登陆注册
5254200000015

第15章 梦(2)

按照司马迁的记载,刘邦的父亲其实不是“太公”,而是一个“神”,或者说是一条“蛟龙”。因为刘邦的母亲梦到了神而怀孕,刘邦的父亲亲眼看到她身上有一条蚊龙。这个梦其实是刘邦当了皇帝以后编造出来的,其中包含着这样一种观念:皇帝之所以高贵,是因为他的出生就跟普通人不同。龙是皇帝的象征,因此,司马迁就让龙和这位未来的皇帝母亲交合,这才能生出龙种。即使是无能的皇帝也是如此是夜有白鹤一只,飞来县衙屋上,高鸣四十余声,望西飞去。临分娩时,异香满室。甘夫人尝夜梦仰吞北斗,因而怀孕,故名阿斗。7《三国演义》)阿斗就是刘禅,刘备打下的江山断送在他的手里,而且这位后主被俘后乐不思蜀。就是这样一个孬种,出生竟也大有来历:又是白鹤高鸣,又是异香满室,更怪异的是,她母亲怀孕是因为“夜梦仰吞北斗”。其实,所有这一类未来皇帝诞生的梦都是出于后人的附会,是“君权神授”思想融人梦境的结果。

不仅如此,不是皇帝的著名人物也有类似的出生经历。李白是个大诗人,人们便觉得他的出生应该与众不同:“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惊姜之夕,长庚人梦,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世称太白之精得之矣。”(李阳冰《草堂集序》)按照李阳冰的说法,李白出生时,他的母亲梦见了长庚星。长庚星是天空中最亮的星星,现在叫金星,中国古人把它称为“太白金星”。所以,后人就以李白的名宇附会出了这个梦。这种附会于出生的梦一般采用象征模式’用一个具体事物代表相应观念,梦就这样被中国人观念化了。

另一种梦是附会于死亡的梦,又称“托梦”。所谓托梦,就是死者和生者跨越阴阳界限进行的心灵“沟通”。其内容主要是死者向生者讲述某种隐情或进行必要的提醒,使生者得知事情的真相,这种真相往往是生者本人难以弄清的。因此,死者的托梦往往会对生者产生很大影响。这种现象在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里是比较普遍的。《红楼梦》中有秦可卿托梦凤姐的情节,这个梦关系到整个贾府的命运,以至于影响到对秦可卿这个人物的评价。事实上,托梦大多和复仇有关,甚至成了复仇故事的一个模式。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是个复仇故事,父亲的显灵和托梦构成了全剧的基础。《三国演义》中,关羽被害后托梦于刘备,于是,刘备亲自带兵讨伐东吴。《水浒传》中,当武松从东京应差回来,一进门却看见哥哥的灵位。仅仅两个月不见,哥哥就死了,这怎能不让他疑心呢!

约莫将近三更时候,武松翻来覆去睡不着;看那土兵时,舢舳的却似死人一般挺着。武松爬将起来,看了那灵床于前琉璃灯半明半灭;侧耳听那更鼓时,正打三更三点。武松叹了一口气,坐在席子上自言自语,口里说道:“我哥哥生时懦弱,死了却有甚分明!”说犹未了,只见灵床子下卷起一阵冷气来。那阵冷气逼得武松毛发皆竖。定睛看时,只见个人从灵床底下钻将出来,叫声:“兄弟,我死得好苦!”武松看不仔细,却待向前来再问时,只见冷气散了,不见了人。武松一跤颠翻在席子上坐地,寻思是梦非梦。回头看那土兵时,正睡着。武松想道:“哥哥这一死必然不明!却才正要报我知道,又被我的神气冲散了他的魂魄!”

这个梦揭示了武松在哥哥灵前寻求死因的心理。正是在这种心理的促使下,武松找到何九叔、郓哥等证人弄清了哥哥之死的真相。由于县吏与西门庆相互勾结,所以,知县并不理睬武松的鸣冤。于是,他自己动手杀了潘金莲和西门庆,给哥哥报了仇。

托梦之所以和复仇联系在一起,是因为死亡掩盖了生者无法破解的秘密,而托梦却会让死者“说出”真相。如果没有托梦,死者就会承受不白之冤,坏人就会逍遥法外。托梦是为了弄清真相,弄清真相是为了复仇,复仇是为了替受害人申冤。这就是建立在托梦基础上的复仇故事的内在逻辑。因此,托梦实质上体现的是惩恶扬善的正义思想,它暗合了这样一种民间观念:“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由于受害人一般是弱者,所以,这种观念其实是一种弱者哲学,是弱者和同情弱者的人借助梦的神秘性和“天人感应”学说对梦进行的改造。经过改造的梦似乎仍是一片天然,其实已经渗透了弱者的观念以及正义思想。

当人为的观念被过多加人梦境之后,梦就会面目全非,以至于直接变成迷信。《水浒传》的作者就把梦当成了宣扬迷信的工具。在被逼上梁山的过程中,宋江是难度最大的一个。上山之后,他又担心父亲和弟弟被捕,就单身下山去接他们。不幸遇到官兵的追捕,宋江急忙躲进一座庙里,钻进神橱之中。正在他百般无计时,奇迹出现了:两个青衣童子来到他身边,称他为“星主”,对他说“娘娘有请”。九天玄女会见了他,赐予他三卷天书,并向他宣称法旨道:“宋星主,传汝三卷天书,汝可替天行道:为主全忠仗义,为臣辅国安民。去邪归正,他日功成果满,作为上卿。吾有四句天言,汝当记取,终身佩受,勿忘于心,勿泄于世。”娘娘的四句天言是遇宿重重喜,逢高不是凶。北幽南至睦,两处建奇功。”随后,娘娘又有法旨说玉帝因为星主魔心未断,道行未完,暂罚下方,不久重登紫府,切不可分毫失忘。若是他日罪下酆都,吾亦不能救汝……”接着命童子送宋江回去。至石桥边,青衣童子对宋江说恰才星主受惊,不是娘娘护佑,已被擒拿。天明时,自然脱离了此难。”最后二青衣童子一推他宋江大叫一声,却撞在神橱内,觉来乃是南柯一梦”。

作者说这是一个梦,事实上,读者都会说这是作者编的“假梦”。它假在什么地方呢?首先,宋江正在被官兵追捕,一做梦就躲过去了,作者认为这是受了“娘娘护佑”。其次,宋江在梦中得了三卷天书,醒来后,袖中真的有三卷天书。梦见什么就真的会拥有什么,谁做过这样的梦呢?难怪宋江自己醒来也想:“这一梦真乃奇异,似梦非梦!”当他揭起帐幔看时,“九龙椅上坐着一个娘娘,正和梦中一般”一原来“神明”就在他的面前!

由此可见,这个梦显然出于作者对宋江的神化。为了和“九天玄女”、“玉帝”相称,作者把宋江称为“星主”。所谓星主,意思是众星之主。由于一百零八位梁山好汉对应着天上的三十六座天罡星、七十二座地煞星,所以称宋江为星主一一尽管此时晁盖尚未中箭,宋江还只是梦中“二龙戏水”里的一条龙。无疑,星主不同于一般的星,在这个梦中,作者竟然把宋江和晁盖比作“二龙”,这说明梁山好汉们虽然名为兄弟,实有君臣之分。征方腊时,杜迁等三人是最先战死的,宋江得知后心中烦恼,吴用便劝他:“生死人之分定。虽折了三个兄弟,且喜得了江南第一个险隘州郡,何故烦恼,有伤玉体……”在兄弟们看来,宋江的身体已是玉体,而不是平常之身了。但是,在娘娘看来,此时的宋江还是有缺点的,即所谓的“魔心未断”,也就是说他还有杀人诛恶之心。所以娘娘劝他“去邪归正”、“替天行道”。这里的“天”指的是大宋皇帝,所谓“替天行道”就是替大宋皇帝行道。“为主全忠仗义”,就是说作为山寨之主,在受招安前应依靠兄弟们的支持忠心不二地给皇帝服务;“为臣辅国安民”,就是说作为大宋之臣,在受招安后要辅助皇帝安定黎民,破辽是辅国,征方腊是安民。

在作者看来,宋江是忠臣,所以,当他遇到不可解决的困境时自有神助。作者把神引人梦中,使它具有梦本身所不具备的现实功能,甚至使梦发挥了超现实的力量。在和郑彪作战时,宋江竟然能借助梦境起死回生。在《水浒传》第九十七回中,宋江先后两次梦遇邵俊。第一次竟然是在作战之中:

宋江军兵当被郑魔君使妖法,黑暗了天地,迷踪失路。众将军兵,难寻路径。撞到一个去处,黑漫漫不见一物。本部军兵,自乱起来。宋江仰天叹曰:“莫非吾当死于此地矣!”从巳时直至未牌,方才云起气清,黑雾消散。看见一周遭都是金甲大汉,团团围住。宋江兵马,伏地受死。宋江见了,下马受降,只称:“乞赐早死!”伏于地下,耳边只听得风雨之声,却不见人。手下众军将士,都掩面受死,只等刀来欲杀。须臾风雨过处,宋江却见刀不砍来。有一人来搀宋江,口称:“请起!”宋江抬头仰脸看时,只见面前一个秀才来扶。宋江见了失惊,起身叙礼,便问:“秀才高姓大名?”那秀才答道小生姓邵名俊,土居于此。今特来报知义士,方十三气数将尽,只在旬曰可破。小生多曾与义士出力,今虽受困,救兵已至。义士知否?”宋江再问道先生,方十三气数何时可获?”邵秀才把手一推,宋江忽然惊觉,乃是南柯一梦。醒来看时,面前一周遭大汉,却原来都是松树。

与其说这是梦,不如说是对梦的破坏作者所写的已不再是梦,而是宣扬迷信的神话。作者这样写无非想表明宋江的军队是正义之师,正义之师是无敌的,即使身在危难之中,也不会有性命之忧,因为总有神在暗中帮助他。这种梦无疑成了观念的传声筒。《水浒传》的作者写梦有个固定模式:先由童子引导,未见神人,必先详述其居;然后是大段的赐教,这一部分集中体现了作者的观念;最后,由童子来送,把做梦者推醒。宋江就被青衣童子、晁盖、邵秀才推醒了三四回。这种梦将神秘的预言、怪异的内容和俗套的模式融为一体,就像那些用韵文写成的人物披挂、山水风物一样,实在是书中的败笔。

除了充当表达观念的工具之外,梦还常常被用来预测吉凶,因此,梦成了中国人占卜解析的对象。且看《三国演义》中的例子:

却说马超在西凉州,夜感一梦,梦见身卧雪地,群虎来咬,惊惧而觉。(第五十八回)

且说关公是日祭了“帅”旗,假寐于帐中,忽见一猪,其大如牛,浑身黑色,奔入帐中,径咬云长之足。云长大怒,急拔剑斩之,声如裂帛。霎然觉来,乃是一梦。(第七十三回)

却说钟会请姜维问曰:“吾夜梦大蛇数千条咬吾,主何吉凶?第一百一十九回这些梦醒了之后,做梦者都曾卜过吉凶。马超醒来以后,把梦里的情景给大家一说,庞德就说:“雪地遇虎,不祥之兆也。莫非老将军在许昌有事乎?”果然,马上就有人哭拜于地曰:“叔父并弟死矣!”后面两个梦占卜的结果都是吉兆。关平解关公之梦说:“猪亦有龙象。龙附足,乃升腾之意,不必疑忌。”听了钟会的梦以后,姜维说:“梦龙蛇者,皆吉庆之兆也。”然而,不久的事实却是关羽败走麦城,身首异处;钟会听了姜维的话,高兴劲儿还没有消失,就被乱箭射倒,枭了首级。这一系列被兽所咬的梦结果都是凶,其实这一套都来自中国的占卜书《周易》。《周易》第十卦里说:“履:履虎尾,不垤人,亨。”又说六三:眇能视,跛能履,履虎尾,垤人,凶。”“垤”就是咬的意思,人被咬的结果就是“凶”。由此可见,这些梦都是作者根据《周易》中的教条编造出来的。

对于人来说,梦既十分常见又无比神秘,于是,它在冥冥之中成了预示个人命运的密码,上至君王、下至臣民,无不把它作为珍贵的启示加以解析。《周公解梦》之所以广为流传,梦之所以成为迷信和鬼神的风水宝地,都和梦的神秘性、复杂性密切相关。因此,认识中国人的梦需要清理,

弄清哪些是梦本身固有的神秘因素,哪些是附加进去的观念成分。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全面把握中国人的梦观念。

(第三节)“梦”“醒”之间

对于中国人来说,梦还是认识世界、认识人生和认识自我的重要方式。中国人有一种错觉:有时觉得梦里人生异常真实,现实人生却有些虚幻。就此而言,梦凝结了许多中国人杰出的人生智慧。

“庄周梦蝶”是中国梦文化史上最著名的梦之一: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在这里,梦境与现实同样清楚,结果却让做梦的人感到分外糊涂:梦与醒哪一个是真?人与蝴蝶哪一个是“我”?这种茫然的状态有点接近死亡,梦对应的是死还是生,醒对应的是生还是死?梦梦醒醒、生生死死已无从分辨。正如庄子在《齐物论》中所说的:“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而愚者自以为觉,窃窃然知之。君乎?牧乎?固哉!丘也与女,皆梦也;予谓女梦,亦梦也。”在这里,死为“大觉”,而生为“大梦”,知与不知又从何说起呢?《西厢记》最后一折是“草桥惊梦”,金圣叹在他评点的《第六才子书西厢记》中说:“入梦是状元坊,出梦是草桥店,世间生盲之人,乃谓进草桥店后,方是梦事,一何可叹!”是人生如梦,还是梦即人生呢?

刘备三顾茅庐想请诸葛亮出山,而诸葛先生正在午睡’醒来后还不知道刘皇叔已恭候多时,他旁若无人地吟了一首诗:“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三国演义》是一部英雄之书,也是一部悲凉之书,不管哪一回都让人觉得热闹,但是一口气把它读完,便不能不从心中涌起一股悲凉之感:人,不过是早死晚死而已;事,无非是反复循环罢了。所谓的分合交替、朝代兴衰永远是“青山依旧在”,作为一个人只能目睹其中的“几度夕阳红”。英雄豪杰也好,凡夫俗子也罢,到头来都不过是“是非成败转头空”。邓艾、钟会灭蜀难道不是一番功业吗?随后却是他们自己的灭亡。看来,诸葛亮所吟的“大梦谁先觉”还真是个问题。

同类推荐
  • 城市语境与大众文化:上海都市文化空间分析

    城市语境与大众文化:上海都市文化空间分析

    论著从公共空间、电影、戏曲、杂志和图象等方面,对上海一百多年来的多种大众文化及它们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进行了考察并梳理。虽然这种考察和梳理远非全面和深入,但是我们已经从中发现了不少有意思的内容,并形成了自己的观点,其中,最引起我们的重视的是:看似散漫无边的、时生时灭的、此消彼长的大众文化有着它自身独立的发展逻辑:它们有自己的发展历史,有现实的存在,更有发展的未来。它们与政治的、经济的乃至文化的发展有着或互相依存,互相排斥的联系,但是,它们依然是某种独立的存在。
  • 老北京那些事儿(3)

    老北京那些事儿(3)

    老北京那些事儿(3)秉承“老北京”系列的京味儿,诗文画三位一体。诙谐、逗乐、风趣、自然,旨在为正在失去的老北京留下鲜活记忆:踩高跷、贴门神,寄托着老北京最生动的生活乐趣;锔匠、染坊、日杂挑子,串起老百姓朴素的岁岁年年;牛头肉、二锅头,蕴含着老北京的老礼儿老习俗;编席子、采野菜、拉冰床,是再也见不到的困苦;穿“的确良”、戴“羊剪绒”,野营拉练、看露天电影,是新时代的新时髦。这里的每一个细节都展示了老北京曾经辉煌的市井文化,再现了老北京难以复原的精神遗产。
  • 一本书读通中国未解之谜

    一本书读通中国未解之谜

    本书以知识性和趣味性为宗旨,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各领域最有研究价值、最具探索意义和最为人们所关注的多个中国未解之谜,分为远古文明、历史悬案、帝王之迷、军事谜团、文物寻踪、奇域奇俗、自然玄奇、文化迷踪、科学探索等10个部分,生动剖析了这些谜团背后隐藏的真相与玄疑。虽然这些中国未解之谜目前还没有完美的答案,但是却能够激发人们的好奇心,让人类的想象力更好地挑战极限、探索未来。
  • 现代四川文学的巴蜀文化阐释

    现代四川文学的巴蜀文化阐释

    本套书收录秭归县8位作家创作的小说、诗歌、散文作品,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思考,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其中大部分作品已公开发表过。
  • 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丁明秀编著的《司马光与<资治通鉴>》为丛书之一,介绍了司马光与《资治通鉴》的有关内容。《司马光与<资治通鉴>》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热门推荐
  • 帝少强宠:逮捕佣兵逃妻

    帝少强宠:逮捕佣兵逃妻

    被暗算致死,她从让人闻风丧胆的国际雇佣兵重生成了遭人唾弃谩骂的纨绔三小姐。你说有人要害我?那没关系!一人欺我,我杀一人;两人负我,我砍一双!但,要我一个正值青春的花季千金嫁给一个下身残废的豪门弃子是不是太过分了?!当嚣张卖蠢伪萌女撞上腹黑傲娇装残男会产生什么?火花?不!是小、娃、娃!“老婆,帮我穿衣服!”祁修人披着浴衣,在子桑面前晃来晃去。“老婆,服侍我用餐!”祁修人横在沙发上,拍了拍身边的位置。“老婆,坐上来自——”挺着大肚子的子桑终于忍无可忍地抄起餐刀朝正在摆弄按摩椅的祁修人砍了过去:“自己能做就别来烦我啊!!”祁修人扬起唇,装着无辜的样子玩味一笑:“不烦你,哪来的小宝宝呢?”
  • 王爷,帅哥来啦

    王爷,帅哥来啦

    ‘啊啊啊,我不就是为了抢一鸡腿么,我还没来得及吃一口呢,是哪个混蛋这么缺心眼的从楼上砸一花盆下来,还有,这到底是什么鬼地方啊,5555555肚子好饿的说,有没有人啊啊啊’莫小冉悲愤的抗议着,5555555她记得她被花盆砸晕,醒来后就到了这鸟不拉屎的地方,谁来告诉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啊
  • 偷闲斋闲笔

    偷闲斋闲笔

    赵健老师是四川出版界备受推崇的一位导师和前辈。赵老策划、编辑了一批有影响的优秀图书,撰写了上千篇杂文、书评和学术论文。20世纪80年代,赵老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身体力行,严格把关,把一些“信口雌黄”以及伪科学的作品挡在出版的大门外。他引导科普作家端正创作态度,让科普创作规范有序,并亲自策划、编辑了一批高质量的科普作品,受到出版界和读者的欢迎。
  • 南来北往

    南来北往

    “南来北往,何忧带水拖泥;朝去暮来,不到撞头磕脑”——宋?叶适《修路疏》我上辈子一定是个天使,我才能遇见这样完美的你。可后来你却带着风离开,转眼消失在远方。南来北往,再见再见。再后来我们的相遇,千言万语却只化成一句“最近好吗?”
  • 江湖路之风云天下

    江湖路之风云天下

    一世风云,独霸天下。一世情仇,只为红颜一笑胭脂泪
  • 千秋贵妃盛世皇

    千秋贵妃盛世皇

    海棠花开,一抹红色燃烧了整片天空。她,南宫素云,从来就不是一个甘心屈服于命运的人。想要用她来完成自己所谓的千秋大业么?想要用她来得到整个天下吗?想要用她来得到至高无上的权利吗?那么她就偏偏要颠覆你的梦想,你所谓的千秋大业。
  • 未闻天名

    未闻天名

    早已没有尽头的世界支离破碎渐渐崩溃未知的创造物如今已然将秩序毁灭向往着希望指引的路途却投身于黑暗之中紧抱那满是伤痕的心幻想着描绘更美好的明天从而相信希望…因为你与我一直都在仰望着那片清澈的天空~
  • 钢铁惊龙

    钢铁惊龙

    新书极限杀戮已上传书号134887
  • 往事宏图

    往事宏图

    【王都】群号:451308027永嘉十二年秋,随着一位身份神秘的青年政客孟泽抵达魏都晋阳城,魏国持续十余年的暗潮涌动终于逐渐浮出水面,朝廷里,大魏唯一的太子离宫十年生死不知,太子昔日部下好友初心不复,世族大夫纷纷韬光养晦不惹尘埃,武将势大勾心斗角你死我活。朝廷外,新近崛起的江湖势力“元祐”敌友不分,当年掳走太子的靖王郑昭时隔十年再度现身,孟泽旧部“南营”意图反叛另择新主。究竟谁才是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是冒名和亲的太子生母突厥公主?是贪得无厌的大魏世族武将?是年少失孤被送往突厥做人质的陈国靖王?是大魏太子施政不当咎由自取?又或者,是那不可窥测的人心在作祟?【双主角,身份有转换】
  • 三小姐的逆袭

    三小姐的逆袭

    上一世她身为法官孤苦一人,父母双亡,身心俱疲,这一世异世重生成庶女,位卑言轻无依无靠,身陷家宅宫斗之中,生母被害幼弟待哺;女主凭智谋破疑案得赏识,以爱心教幼弟,用诚心结良友,以真心寻真爱,撑起了自己的一片天;奇葩男主苦心追求,感动女主,共结连理,同面危险,经营家庭,最终过上幸福生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