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53200000014

第14章 绚烂的端午风景(3)

出会的另一个原由,就是旱龙,乃由龙舟竞渡而来,这与祛疫除灾的意义是一脉相承的,这反过来也正好证明龙舟竞渡的风俗内涵,那就是送灾安徽、江西等地有旱龙之俗,本由竞渡而来,据《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乾隆《歙县志》记道:“城关一带,好事者更以锺馗偶像架诸肩,团团旋转于市衢,金鼓随之,旁人亦燃放爆竹,掷五色小纸块纷飞空中以助兴。”同治《祁门县志》记道:“是日,福会、船会迎神船,袭画心鳅(以十二人为神)载而游诸市,钲鼓导引。乡间有木制神船,彩画装金,肩舁游村落驱疫。”同治《南昌府志》记道:“五月五日,为旱龙舟,令数十人舁之,传葩代鼓,填溢通衢,士女施钱祈福,竞以爆竹辟除不祥。”民国《南昌县志》记道:“又有旱龙船,舁行村市,沿门击鼓,歌送神辞,妇女以香枝掬米与之,亦有裹盐米投火以厌之者。”乾隆《德安县志》记道:“城市内用缯纸作五色龙舟,执大鼗钲,沿户欢呼周遍,鼓吹沸城中,出南门焚之,以宣阴气,名曰‘除疫’。”嘉庆《湖口县志》记道:“初,竞龙舟于江中,后屡禁止,然犹有以小舟相角逐者。十八日为干船日,巨制龙文,装戏游市中,备极巧丽。十七日及是日先后送北门外焚之,所过家投以五谷、盐茶,曰‘收瘟’。历任知县禁止,不久即复,俗之难转如此。”同治《武宁县志》记道:“天中节,市井以纸印龙舟标插门外,晌午迎神,鼓吹沿门收之,送诸水以禳灾,夜则沿街歌唱为乐。”道光《金溪县志》记道:“近水者亦或竞渡,城中则作船形,妆杂戏于上,负之以趋。”

《古今图书集成·岁功典》对金溪的情形,更有详细的描写:“自汨罗竞渡相习成风,人无异俗。独溪邑龙舟,谢波臣之劳,荡以人力,使临深者变为登高,千古奇观,难以名状。考其船制,修丈有六尺,广四尺,博三尺,绘以龙纹,泛海之槎高峙,其四横以木板,人立其上,有力者负之而趋,以游三市。每岁孟夏,出舟于通衢,至五月朔始迎‘鬼船’。当建治之初,遇堪舆杨院使者,以县治之对二山如舟,恐溪民无安乐之土,放设此以禳之,今仍其俗。‘鬼船’用七人,皆被朱衣,一人三头六臂,秉斧钺于前;一人居中位最高,金冠赤面;其次二人并立,青面秃角,目光如炬,各执色旗,书‘迎祥集福’字;一人状如行者,手摇飘带,跳跃于梢。此五人者,皆舟中之怪,小鬼鸣金,判官伐鼓,按节以送之,回则竞为得胜之声。至三日,则有正船,皆古今传奇,高者几五丈,有凌霄之意,天中之节,尤极其盛。聚而观者,几数万人,有谈笑者,有嚬蹙而睨者,而俯首不敢视者,然载瞻其上,飘飘乎若羽化而登仙焉。及其下而问之,则曰:‘予目与云平,飞鸟绕其膝,时闻惊风波涛之声,如有神助,是以不惧。’至七日,多传降魔伏怪之奇,以斩其缆,藏舟于庙,以成岁功。”

同书又记云梦的情形:“五月五日赛龙舟,因邑河水浅,作旱龙缚竹为之,剪五色绫缎为鳞甲,设层楼飞阁于其脊,缀以翡翠文锦,中塑忠臣屈原、孝女曹娥,俗称娥为‘游江女娘’,及瘟司水神像,蟒袍锦带,朱冠剑佩,傍列水手十馀,装束整丽,择日出行,金鼓箫板,旗帜济济,导龙而游,曰‘迎船’。好事者取传奇中古事,扮肖人物,极其诡丽,用铁杆撑之空中,前后轮转,宛若半仙之戏,彼此角胜。自前月廿外,至此日无日不然。次日用牲牢、酒醴、角黍、时果祭之,极其敬畏。又以茶米楮币实仓中,若饯赆然,仍如前仪导送水涯,合炬焚之,曰‘送船’。”

水龙、旱龙、迎神赛会,究其根源,还是请龙,各地的情形大致相同。如徐珂《清稗类钞·时令类》记道:“青浦朱香泾有月宁侯水神庙,每年端午将届,衙署胥役轧敛赀赛会,迎其入城,备物斋之。水中赛龙舟,且有饰成凤形虎形之船,船中有台阁,有秋千,自初一至初五,无日不然。某年闰五月,好事者又为展端阳之举,复迓神入城,张灯演剧,士女填咽,盖道光以前事也。”正因为是请龙,故迓迎入城的是水神庙的神道。这一风俗比较直观地反映了端午与龙的关系。

演戏也是端午前后常见的事,那是为了酬神,至于是何方神圣,各地不一,也无关紧要。叶绍袁《叶天寥年谱·别记》记吴江的情形:“壬申五月,正青苗插柳之时,城市竞相媚五方圣贤,各处设台演戏。郡中最有名之梨园毕集吾邑,北则外场书院前,南则垂虹亭、华严寺,西则西门外,东则荡上。一日斋筵及梨园供给价钱旨三十金不止,总计诸如一日百五六十金矣。”至于看戏的热闹,周作人在《关于迎神赛会》里说了一点,鲁迅的小说《社戏》更有生动具体的描写。

清代广州还盛行“唱龙舟”,又称“舞旱龙”、“扒龙舟”,乃是端午前后的街头卖艺。卖艺人胸前挂着小鼓,一手举着一只精美的木雕龙舟,一手拿着击鼓棒,先说一番吉祥话,然后敲响小鼓,再念几句“龙舟词”,就开始唱起来,一边唱,一边拉着龙舟上木偶的牵线,那些木偶们就奋力划桨,唱的节奏与木偶的动作快慢协调,煞是热闹,时常聚拢不少人来。有时沿街串巷,挨家按户,站在人家门口,就唱了起来,主人一高兴,就给赏钱。一直到上世纪四十年代,广州街头还有“唱龙舟”。

值得一说的是,唐高祖李渊初即位,万年县法曹孙伏伽上表曰:“近太常于民间借妇女裙襦以充妓衣,拟五月五日玄武门游戏,此亦非所以为子孙法也。”(《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九十三)这件事,看来有点荒诞不经,自然不可为“子孙法”,但它没有说出它的背景来,属于断章取义的议论,如果那“玄武门游戏”也是迎神赛会,恰好证明端午节俗活动中的“娱神”是由来已久的。

3、人家庆节

虽然五月是恶月、毒月,但民间自然有避祛的办法,并不真正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吴自牧《梦粱录》卷三说:“杭城人不问大小家,焚烧午香一月,不知出何文典。其日正是葵榴斗艳,栀艾争香,角黍包金,菖蒲切玉,以酬佳景,不特富家巨室为然,虽贫贱之人,亦且对时行乐也。”苏州人却将五月称为善月,还有“修善月斋”之说,袁学澜《吴郡岁华纪丽》卷五说:“今吴俗讳恶月为善月,僧道先期印送文疏于檀越,填注姓字,至五月朔日,焚化庙庭,谓之修善月斋,其实不修斋也。”

自五月初一起,除家家瓶供蜀葵、石榴、蒲蓬等物作“端阳景”外,北京人家,凡有佛堂或供有佛龛或佛像的,凡有祠堂或供有宗亲牌位或画像的,从五月初一日上午起,焚香燃烛,设三堂供,一般有粽子、五毒饼各三至五碗,樱桃、黑桑葚、白桑葚各一碟。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说:“家堂奉祀,蔬供米粽之外,果品则红樱桃、黑桑葚、文官果、八达杏。”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也说:“其供佛祀先者,仍以粽子及樱桃、桑葚为正供,亦荐其时食之义。”粽子、樱桃、桑葚在北京人看来是必不可少,老舍在《四世同堂》第三十八章就写道:“她的北平变了样子:过端阳节没有樱桃,桑葚与粽子!”那就不是北平了。另外,据让廉《京都风俗志》说:“此日,食黑色桑葚,或云夏月无食蝇之患。”

凡风雅人家,居室布置除悬挂天师、锺馗等禳灾镇邪的画像外,还要悬挂具有节俗意义的“端阳景”,文震亨《长物志》卷五《悬画月令》就说:“端五,宜真人、玉符,及宋元名笔端阳景、龙舟、艾虎、五毒之类。”“端阳景”本是指节俗活动中的瓶插盆栽,画人据此写意,也称为“端阳景”。“端阳景”是一个传统的绘画题材,也是绘画史上与节俗活动紧密联系的创作方式。如故宫博物院藏清人余穉所作《端阳景图》,就是一幅精品,他以挺秀细润笔法,画了菖蒲、蜀葵、蜻蜓、蟾蜍、青蛙诸物,构图简洁,疏密相宜,用笔工整,严而不板,秀润中颇野趣。也有人别出心裁,以人物出之,如荣宝斋藏清人万寿祺的《午纛神女图》就是,画上一女柳眉细目,手握蟾蜍,作细观状,上有恭楷自题:“宋洛阳女子柴氏真贞,修容倾国,年及笄,见石姝乘飚轮而至,曰:‘余巫山神女也,别子垂四十年,子昔九天司命,于衡山之芙蓉峰以诖误谪人间。吾为子遣蟾虎二帅于重午日,救除万灵疾厄,以释其盭。’世传午纛神女云。癸未五日。”根据传说故事而绘画,并必署端午时日,以应节令。

妇道人家则在端午前后制作各式各样小件,虽说意思还在辟邪,然而丰富绚丽,实在是一次女红的竞赛,《太平御览》卷三十一引《唐宋遗记》说:“江淮南北,五日钗头彩胜之制,备极奇巧。凡以缯绡剪制艾叶,或攒绣人物、禽鸟、虫鱼、百兽之形,八宝群花之属,绉纱蜘蛛,绮谷凤麟,茧虎绒蛇,排草晰蜴,螳螂蝉蝎,胡芦瓜果,色色逼真。加以幡幢宝盖、绣球繁璎、钟铃百状,或贯为串,名曰豆娘。”至清代依然,袁学澜《吴郡岁华纪丽》卷五说:“吴中竞尚丽巧,端午节物,兰闺彩伴,各赌针神,炫异争奇,互相投赠,新制日增。有绣荷囊,绝小,中盛雄黄,名雄黄荷包。以彩绒缠铜钱,为五色符,名袅绒铜钱。又编钱为虎头形,系小儿胸前,以示服猛。择蒜头之不分瓣者,结线网系之,名独囊网蒜,皆系于襟带间,云以辟邪。至于贵家大族,则镂翠叶五色葵榴,钿漆折扇、真珠百索钗符、牙筒香囊、艾朵彩团巧粽之属,互相馈贻,以矜新丽。”这个风气在明清时犹其盛行,它们的制作综合了绣艺、草艺、布艺、金银艺等多种技艺,大都由妇人制作。这在妇女生活史上也是值得一记的。

除上述种种端午节物外,晚近以来,龙舟的题材更运用到日常用品和服饰里。沈从文在《过节和观灯》里说:“至于应用到生活服用方面,实无过西南各省民间挑花刺绣:被面、帐檐、门帘、枕帕、围裙、手巾、头巾和小孩子穿的坎肩、涎围,戴的花帽,经常都把‘闹龙舟’作主题,加以各种不同艺术表现,作得异常精美出色。当地妇女制作这些刺绣时,照例必把个人节日欢乐的回忆,作新嫁娘作母亲对于家庭的幸福愿望,对于儿女的热爱关心,连同彩色丝线交织在图案中。”这些女红也是端午文化的记忆。

过端午,家家要宴饮,《水浒传》第十三回写道:“不觉光阴迅速,又早春尽夏来,时逢端午,蕤宾节至。梁中书与蔡夫人在后堂家宴,庆贺端阳。”又第一百十回也写道:“正值五月五日天中节,宋江教宋清大排筵席。”至于太平盛世,人家过端午更是当桩事儿。那天是以中午为正餐的,《红楼梦》第三十一回写道:“这日正是端阳佳节,蒲艾簪门,虎符系臂。午间,王夫人治了酒席,请薛家母女等过节。”太平闲人在“午间”两字下批道:“不惟点五日,且必点午时,见正天中时方昌盛,而阴起于午矣。”这正是端午正餐必取中午的道理。

这席中餐很有讲究,关于南京的情形,夏仁虎《岁华忆语》说:“午酒必有一馔,则萱花、木耳、银鱼等五种炒之,曰炒五毒。午餐既竟,则相率至秦淮水滨看龙舟矣。”潘宗鼎《金陵岁时记》说:“端午,人家取银鱼、虾米、茭菜、韭菜、黑干杂炒,名曰炒五毒。是日必啖苋菜,谓可免腹痛。又取蚕豆和雄黄炒之,曰雄黄豆。”杨心佛《金陵十记》也说:“端午是中午的节日,一般人家的午餐肴馔,都要精心安排。应景的时鲜如炒苋菜、炒四季豆、卤鸭蛋、凉拌黄瓜、油爆虾、油煎黄鱼等,都是不可少的。有人用茭儿菜、干子丝、肉丝、木耳、虾米等五样炒成‘五毒菜’,以象征蜈蚣、蜘蛛五毒全被吃掉。还有所谓‘十三红’的,是用一样赤红色的雄黄酒配上十二样带有红色的菜肴,大致是,一、红苋菜;二、红黄卤咸鸭蛋;三、干菜红烧肉,或蚕豆米红烧肉;四、菊花叶垫底红烧肉圆;五、红烧蹄髈;六、烧鸭;七、红烧黄鱼;八、油爆虾;九、拌红萝卜丝(配海蜇皮)十、火腿片;十一、炒猪肝;十二、酱油茭瓜,肉片猪肝汆汤。但不一定都是这十二样,只要菜肴能调成红色就行。条件差一点的,就采用‘五红’,也就是用五样具有红色的菜。”

唐鲁孙在《我家怎样过端午》里回忆:“中秋节旨在赏月,所以以晚宴为主,天中节以午火是尚,所以饮馔多取中午,这桌饭虽然无山珍海味,可是一切都以接近红色为首要,名为‘双五十二红’。素炒红苋菜、老腌咸鸭蛋、油爆虾、三和油拍水红萝卜、胡萝卜炒肉丁酱、红烧黄鱼、温朴拌白菜心、金糕拌梨丝、红果酪、樱桃羹、蒜泥白肉、鸡血汤。这桌菜以酒菜为主,除了雄黄酒是点缀时令的酒,大家要点缀一番外,真正要喝的酒是状元红、女儿红、玫瑰露。笔者幼年时最喜欢过午月节,菜又是些甜凉清淡爽口小菜,各种酒类又暂时对小孩开禁,准许浅尝两杯,大明大摆奉官饮酒,真说不出有多高兴啦。”

北京的时令糕点五毒饼,很值得一提。邓云乡在《端午小景》里说:“饼而名‘五毒’,这已是外地人想不到的,而这‘五毒’则又是‘蝎子、蛇、蛤蟆、蜈蚣、蝎虎子’等五样丑恶的东西,这岂不更可怕吗?其实说起来会哑然失笑,因为五毒饼实际就是玫瑰饼。用香喷喷、甜滋滋的玫瑰花瓣捣成娇红的玫瑰酱,加蜂蜜和好白糖等熬稀,加松仁等果料,调成馅子,做成雪白的翻毛酥皮饼,上面盖上鲜红的‘五毒’形象的印子,这便是《京都风俗志》所说的‘馈送亲友,称为上品’的五毒饼。这样的滋味佳美、色彩鲜艳而富有浪漫主义想象,以‘五毒’命名的饼饵,难道不是最好的艺术创造吗?当然,这五毒也是有来历的,不源于道家。清初庞嵦《长安杂兴》诗云:‘一粒丹砂九节蒲,金鱼池上酒重沽。天坛道士酬佳节,亲送真人五毒图。’这写的是端午风光,也是五毒饼的来历。所谓‘五毒’,是古代讲求卫生的一种措施,因为天气渐热,各种毒虫要出来,所以要采取预防办法。刘侗《帝京景物略》说:‘插门以艾,涂耳鼻以雄黄,曰避毒虫。’五毒饼是人把五毒吃了下去,当然它不能毒人了。滑稽而又风趣。”

端午节那天,苏州人家不但都要吃粽子,还要吃黄鱼,也就是古人所说的石首鱼,苏州人吃石首鱼的历史很悠久,相传它的名字,也是吴人给起的。潘自牧《渊鉴类函》卷四百四十二引《吴地记》说:“阖闾十年,东夷侵吴,吴王亲征之,逐之入海,据沙洲上,相守月馀。时风涛,粮不得渡,王焚香祷之。忽见海上金色逼海而来,绕王所百匝,所司捞得鱼,食之美,三军踊跃。夷人不得一鱼,遂降。吴王以咸水腌鱼腹肠与之,因号逐夷。王归,会群臣,索馀鱼,俱已曝干,其味美,因书‘美’下着‘鱼’,是为‘鲞’字。鱼作金色,不知其名,见脑中有骨如白石,号为石首鱼。”苏州人认为黄鱼是海鲜中的珍品,范成大《吴郡志》卷二十九便说:“今惟海中,其味绝珍,大略如巨蟹之螯,为江海鱼中之冠。夏初则至,吴人甚珍之。以楝花时为候,谚曰:‘楝子开花石首来,笥中被絮舞三台。’言典卖冬具以买鱼也。”为了吃黄鱼,苏州人不惜典质被絮,可见那副馋涎欲滴的样子,再说天气已经开始热起来了,家中的被絮不妨就先换钱买黄鱼吃吧。

黄鱼上市,也就在端午节前后,以为时新佳味。沈云《盛湖竹枝词》咏道:“石首鱼来三月天,埠头日日到冰鲜。如何蒲绿榴红后,冯铗空弹食客筵。”词下注道:“石首鱼即黄花鱼,往时端阳节,家家食黄鱼,近则春末夏初冰鲜已到,每届端阳,辄叹无鱼。”虽说有时黄鱼上市早了,端午节时也就不多,成为紧俏商品,然而苏州人家过端午的宴席上,总还是少不了这道美味佳肴。清代苏州葑门外有冰窑二十四座,海鲜行都集中在葑门外一带,端午节前人们纷至沓来,争买黄鱼,肩摩趾错,人声鼎沸,海鲜行的生意十分兴隆,苏州人称之为“黄鱼市”。袁学澜《姑苏竹枝词》咏道:“比户悬符五毒虫,黄鱼船集葑门东。画屏醉倒锺馗影,人在蒲香艾绿中。”

同类推荐
  • 塞上古史钩沉

    塞上古史钩沉

    本书为描述宁夏历史的一部著作,全书分:神奇香山、枸杞种植考略、枸杞饮食史话、宁夏丝绸之路新考、周穆王西游宁夏考证、成吉思汗病殂海原天都寨行宫考证、成吉思汗陵寝建寻踪等章节。
  • 大国智慧

    大国智慧

    千百年来,日本、美国、中国、印度、德国、俄罗斯、法国这七个思想大国,在历史兴衰和发展方面具有典型的意义。本书将阐述其思想的历史,探寻其智慧的精髓,总结其成功的经验。埃及卢克索神庙法老像的底座镌有一句话:“我看到昨天,我知道明天。”到过那里的人,没有不被这句话所震撼的。我们无法确定明天会发生什么,但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智慧预测明天,自信地去表达、去实现我们的强国之梦。
  • 跟大师学国学大全集

    跟大师学国学大全集

    “国学”一词,原是太学等学府的名称,在近代新文化运动前后,被赋予新的概念,用来指代“汉学”。随着国学的发展,其广度与深度已得到很大的拓展。现代的国学是以先秦儒家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为根基,又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以及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戏剧、明清小说、历代史学等,形成一套独特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时至今日,国学更是成为了增强民族凝聚力、重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不可或缺的基石。真正的国学大师不仅学贯古今、人格高尚,更具有独到的开创性和深远的影响力。我国学界于近现代涌现出了一批既能放眼世界观天下,又能内省自身得真学的大方之家。
  • 新月余晖:失落的古巴比伦

    新月余晖:失落的古巴比伦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不仅仅生活着巴比伦人,还生活着苏美尔人、亚述人、迦勒底人、波斯人以及其他民族,他们在巴比伦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共同奏响了巴比伦文明的辉煌乐章。巴比伦文明虽然早已远去,但其跌宕起伏的历史、神秘莫测的文字、辉煌雄伟的建筑、层出不穷的发明创造,至今依然让世人惊叹和折服。
  • 古代舞蹈的形成与发展

    古代舞蹈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金开诚编著的《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舞蹈的形成与发展》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古代舞蹈史相关知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舞蹈的形成与发展》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美女总裁的贴身兵王

    美女总裁的贴身兵王

    他,曾是天龙组织的领军人物,杀手界闻风丧胆的王者杀手,却因师父陨落,一代极品兵王,隐匿都市人间。为了完成师父遗愿,一代极品兵王化身美女总裁的贴身保镖,自此开启火花人生。外有诙谐笑不停,内有热血激人心。
  • Ghostcentury

    Ghostcentury

    一个是机甲部队退役的王牌机师···一架是宇宙创始之初时汇集了所有宇宙能人的结晶、被称之为‘神魔’的机甲!一个宅了五年,一个尘封亿万年!当人类走向宇宙,谱写Ghostcentury!
  • 魔晶时代
  • 你一定想知道:宇宙天文知识

    你一定想知道:宇宙天文知识

    阅读科学知识对提高学习兴趣、优化知识结构会产生积极而有益的作用,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只会扼杀活泼的天性.抑制智力的发展。因此,必须在保护学习热情的基础上,扩大青少年学生的知识面,以便充分调动起他们探索求知的勇气和信心。本书的内容涵盖了宇宙、天文、地理、生物、历史、军事、航空航天等诸多领域.采用深入浅出、符合认知规律的科学体例,为渴望探索外部世界的青少年展现出一幕幕极具想象力、神秘感和挑战性的科学场景。促进青少年学生开阔眼界、启迪心智,在思考与探究中走向成功的未来!
  • 荒原纪事

    荒原纪事

    一场关乎社会公平与正义的较量,讲述了触目惊心的民间疾苦荒原的乡亲再也无法忍受家园被严重污染,要以和平示威方式表达心声,但随即遭遇野蛮阻拦。被激怒的农民失去控制,将一场和平示威演变成暴力冲突。几个领头人被迫逃离荒原,其他参与者包括主人公宁伽,都遭到疯狂的报复。宁伽出来后奔走呼号,踏破铁鞋寻觅失踪朋友,路上见证了更多的悲哀和不幸……
  • 逆天翔

    逆天翔

    既然已经站在世界顶端,还有什么可以追求?既然已经回到异界底层,还有什么可以害怕?不能修炼?我偏要逆天而行……天阻我,我屠了这天;地挡我,我灭了这地;佛?魔?仙?灵?臣服于我,饶你不死!读者交流群:376361259
  • 管控力:通向目标的执行方法

    管控力:通向目标的执行方法

    在这本书中,邵雨通过对企业经营问题的高度提炼,将原本复杂多变的经营简化成目标实现的过程。尽管德鲁克、韦尔奇、戈恩等人都将目标实施视为企业经营的重要任务之一,但这仍然是一个非常微妙的概括。事实上,任何一个企业经营者都知道,经营的核心正是确保目标的实现。本书的目的很明确:打造企业管控力。也就是协助中国企业在内部建立经营新秩序。大多数中国企业面临着一个转型时期:凭借胆识和运气成功的岁月一去不返,同时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继续依靠以往的人管人方式很难持续发展下去。诸多经营问题开始不断出现:目标无法实现、运营失去控制、人心涣散……在这个时候提倡管控力可谓击中中国企业管理的要害。
  • 末日丧尸

    末日丧尸

    2012年,丧尸狂潮席卷全世界,地球因此迎来了一个新的时代——杀戮、黑暗、资源紧缺的时代。热武器逐渐被淘汰,一些新的规则和新的战斗方式出现在幸存者中在这样一个新的时代下,作为打工仔的主人公,异军突起,实力由弱变强,地位由低到高……所谓‘丧尸口下,人人平等’政权不再是地位,美貌不再是宠儿,金钱不再是万能!曾经拥有这些的人,将会变成什么样子?跟随本书,一步一步看着世界从和平到末世的演变吧!QQ1群:17469456QQ2群:21477118(感谢书友提供)QQ3群:26486623(感谢书友提供)
  • 驳道恒世

    驳道恒世

    动乱的世纪,持久而漫无边际的战斗,我们只能看着族人身死,无能为力。没有反抗,唯有被驯服。我们的忍耐只为迎接黎明的到来,它是我们的文明。——《福音书》
  • 大湘西匪殇

    大湘西匪殇

    本书真实、客观地描写了大湘西三大匪帮“鼠大王”瞿伯阶、“彭叫驴子”彭春荣和“古丈魔王”张平的兴衰史,并配有上梁、哭嫁、抢婚等湘西特有的民俗描写,是一部真实再现20世纪20~40年代,大湘西三大强人与他们美丽的压寨夫人田幺妹、周纯莲、杨炳莲在深山密林幽洞中共同开创绿林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