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51600000075

第75章 盛典礼赞(11)

这还没有完呢。我接着说:“瞻仰纪念碑。”便带着大家在纪念碑下绕场一周。这才算完了。我这一招,搞得好几个人意犹未尽,纷纷点燃自己抽的香烟,敬献在纪念碑下台阶上,各人自己又念叨了一番。大家心里似乎是才有了底。这个仪式真的起了很大作用,一来给大家一个信号,这里不是开玩笑的地方,我们的所有工作也不得有半点马虎。二来给大家一个心理暗示,烈士们知道我们要干什么了,那你来到这里,心里就不会发怵,要是真有神灵,也会保佑大家。仪式结束之后,各项准备工作真的是百无禁忌,风调雨顺,非常顺利。

有趣的是负责舞台搭建的一位仁兄那天临时有事情没能上山参加这个祭奠仪式,第二天带着舞美队上山开工布置舞台,登上台阶一迈步就扭了脚腕子。心中不免慌了,想必一定是昨天没来祭奠,这座灵山显灵了,赶紧备酒燃香自己祭奠了一番,对着纪念碑连磕八个响头,心里这才算坦然了。

我这一招,无疑是高招。这次庆典的主持词撰稿人一向心高气盛恃才傲物,是省上大才子,过去久闻大名,这次初次相识,相互之间倒也相敬如宾,客气有加。庆典结束后,我们在一起聚餐,酒喝高了,他搂住我的脖子说:“逢春,你知道,老哥一般是看不上什么人的。你,陵园祭奠那一招,我对你刮目相看……”后来,我们成了很好的朋友。

我有高招,但也有考虑不周的时候。你看,我在设计请柬的时候,稍微大意了一点,就差点闹出麻烦。因为时间紧张,我自作主张,将陵园纪念碑风景照片放在请柬的封面,封底是个大理石的花圈图案,中间写着请柬文字。我没有来得及让领导审查,300张请柬就给印制了出来。我给马琦明副市长送去的样品已经是成品。他一看,就连连摇头,说,这不行,这不行,逢春,你要捅漏子了。我说,有什么问题。他说,你好好想想。我一想,当时就明白了。不错,这烈士陵园是神圣之地,谁过世了,被送到那里去安葬,当然高兴,但一定没有几个人愿意在生前接到烈士陵园的请柬。这请柬不是要请人到这里去吗,阴阳两界在这里是很难分开的。有点岁数的人看见这印着陵园照片的请柬,怕是不大高兴吧。当然没有人会说出来,但这请柬拿到手的一瞬间,看见那大理石的花圈,心里一定“咯噔”一下子。我赶紧拿起电话通知处里的干部,“请柬先不要发,等我回来再说。”这才算避免了一次麻烦。好险啊,若不是马市长提醒,我真的要捅个大漏子了。是啊,我懂这个呀,丝路节开幕式入场券原来设计的是一个丝路的“丝”字图案,我都让改成了“路”字图案,以回避“丝”的谐音“死”。怎么就没有想到烈士陵园也有忌讳呢。马副市长真是有水平,提醒得真是及时。那么一切从简,请柬就是一张粉色克罗雅硬卡纸,各种证件也就一张白纸,印上几个红色或绿色的字,要体现庄严肃穆,绝不再搞得花里胡哨。设计节目单,我就干脆不要图案,就是一张粉色克罗雅硬卡纸,六面三叠,全是文字,完全找不出忌讳来。没有美术设计,就是最好的美术设计。

8月21日,庆典举行合成彩排。舞台演出部分有汪小平负责,我没什么可干的事情了。这时,我的工作重点就转向了领导接待和观众组织。在安排领导席位的时候,陵园提出三百个椅子没地方去找,买吧,钱又不够。买来了用过了没办法处理。我说,放些马扎小板凳就可以了。有位仁兄却说,“前面坐的都是副地级以上的省市领导,怎么能坐小板凳马扎子呢。”我仔细地查看过那场地,由南向北有个坡度,前面摆上三百个椅子坐满了人,一定会挡住后面的观众的视线,后面的群众就看不见舞台了,而看不见演出场面,观众秩序就一定会乱。但我用这个理由说服不了他。我就抬出了政治理由,我说,这是什么地方,8000烈士要是活着,哪一个的官职都比这些副地级干部要高,在这里,没几个人有坐在椅子上看演出的资格。我们的意见不能统一,官司打到总指挥马琦明副市长跟前,马市长听我说的有道理,便同意了我的意见。

正式演出那天,我们只给老革命王世泰临时搬来一把蓝色的塑料沙滩椅,请他落座。只有他老人家有资格在这里坐椅子。老人家年近九旬,依然精神矍铄,神采奕奕,在椅子上足足坐了三个小时,看完了全部演出也没说觉得累了。他在兰州解放战役中就是纵队司令,野战军长,兵团政委。长眠在烈士陵园的八千将士,曾经都是他的部下,只有他是以首长的身份来这里探望战友。其他人,都是来祭拜先烈的后生晚辈。所以,从省委书记到大军区政委,都坐在马扎子小板凳上参加了活动,似乎也没有人提出意见。事后我总结,小板凳再合适不过了。倘若黑压压两百多人都坐在椅子上,那场面不是有点不够妥当了吗。人坐在椅子上,不免就会下意识地翘起二郎腿,那您这是祭奠先烈来了,还是“摆谱”来了。别的场合都可以摆“官派”,这里不行,这不是一场单纯的文艺演出,而是一次神圣的政治性纪念活动。这根弦子,我绷得很紧。

让两百多位省地级干部坐在小板凳上看节目,确实委屈了领导同志们,于是,在电视台录像时,我们耍了一点小技巧,请他们出镜亮相,算是我们这些艺术方面的策划编导人员给各位赔个不是。外请的歌星大腕万山红演唱《公仆赞》是一个重头戏,当她唱到“你是公仆……”的时候,我们特意安排她与省委书记握手,将镜头切换到了坐在观众席最前面小板凳上的那些省地厅级干部,特意给省委书记和军区政委以及市委书记和市长几个特写镜头。我们知道,在中央电视台剪辑片子压缩时间的时候,一定会剪掉不少段落,但是,万山红演唱的歌曲是一个整体,不可能从中剪断,那么,领导同志的镜头就会随着歌曲音乐出现在银屏上,全国的观众都会看到他们。电视行里的人都知道,拍了镜头在播放时却被剪掉,被拍的人看不到自己的形象,是不高兴的。我们的工作就做到了这样细致的程度,可谓是用心良苦,也不知道领导同志是否买账。这是一个小技巧,也是一个“拍马屁”的办法,摄像和导播一定要注意借鉴。

8月22日上午九点,演出正式开始。

我们通过军分区调动了两千解放军战士,安排教育局调来三千中学生,协调机关工委召集了三千名机关干部,统计为8260人,将烈士纪念碑广场坐得满满的。从陵园建立到今天,从来没有这么多人在此聚会,新闻宣传号称万人云集。宏大的场面让我有一种成就感。我体会到了居高临下的运筹帷幄是怎么一回事,在纸上写写画画就可以动员那么多人的感觉真是十分奇特。

庆典活动和文艺演出总体上进行得很顺利。但也出了一点小纰漏。演出中间,音响设备突然没了声音,舞台上的歌声中断了。当时我正在纪念碑后面的空地上抽烟,听到前台没声音了,就知道出了事故,急忙跑到副台去看,音响很快又恢复了。这才放下心来。一问,说是电缆插头松动了,调整一下就好了。当时我脑子一热,拉着汪小平就给纪念碑跪下了,我念念有词,祈祷先烈神灵保佑,别再出事故了。小平挣扎了一下,立起了身,说,岳处长你这是干什么呢!我说,祈祷吧,总导演,保佑我们这事情顺顺利利的吧。小平摇摇头,没再说什么。后来我才反应过来,小平是少数民族,人家不信这个,人家信真主。

这么大的场面,任你千思万虑,也会有想不到的事情。所谓,百密一疏。当最后一个节目即将完成,演出就要结束时,我忽然发现,我设计的观众退场顺序有问题。我原来设计的是学生先离开,然后是干部,最后是军队。此时一看,若让学生先走,三千个娃娃一出大门必然放羊,会将下山的道路堵塞,军队的车辆就会被堵在道路上。那就赶紧调整吧。我把问题向现场总指挥马琦明副市长做了紧急汇报,他当即指示我在演出结束后上台指挥观众撤出。我急忙在节目单上写了几句话,在演出落下帷幕后,拿起话筒宣布,学生和干部原地待命,不要动,请部队指挥员带领队伍迅速撤出会场。真是一声令下,全场雷厉风行。部队训练有素,动作迅速,很快就秩序井然地撤出会场。当他们的几十辆军车开走后,学生和干部队伍才离开。当我们乘车下山时,满马路都是学生。车辆只能慢慢走。下山的路走了将近半个小时。

活动结束之后,我写了述评文章《解放颂歌蔚为壮观——纪念兰州解放50周年大型文艺庆典——“8·26”颂感想》(原载《兰州宣传》1999年第六期)作为这次活动的总结。

这是一次盛况空前的政治性庆典;这是一场蔚为壮观的高水平文艺演出。歌舞诗《8·26庆典》以宏大的场面和磅礴的气势准确而完美地表达了缅怀先烈、讴歌时代、展望未来的主题,堪称我市文艺创作史上一部难得的精品;而上万名观众在灿烂的阳光下纹丝不动地观看了近三个小时,更是我市大型活动组织工作中又一个成功的范例。

解放五十年来,在烈士陵园这样一个神圣的地方举行如此规模的融政治性与艺术性为一体的纪念庆典,这是第一次。面对“8·26“这样一个神圣的主题,纪念活动最初的组织策划工作的确使我们煞费苦心。原拟在体育馆举办一场主题性晚会的方案几易其稿都不能令人满意,然而,当我们把目光投向烈士陵园纪念碑时,那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的红星电光石火般地点燃了新的创意灵感,在红星照耀下,纪念活动和庆典节目的创作思路立即豁然开朗,意象无比清晰。缅怀、讴歌、展望的主题和庄重、热烈、激昂、奋进的基调在烈士陵园这个神圣的地方找到了最恰当的表现形式。仿佛有一种神奇的力量鼓舞着我们,整个庆典活动的所有方面都是如此地配合默契。艺术环境决定艺术氛围,演出环境孕育艺术风格,纪念碑前三级平台仿佛是专门为这庆典在几十年前量身定制,在任何地方都不可能搭起如此完美的表演舞台;面对上万观众以《兰州的名义》朗诵这精美的诗篇,老艺术家朱鸿鼎和青年新秀郁海滨则感受到刻骨铭心的神圣;诗人汪玉良伏案两昼夜呕心沥血创作的这首长诗从而成为一个范本,而他的儿子汪小平作为总导演,与撰稿人张恩奇珠联璧合地使庆典主题和演出基调得到了准确把握和完美体现。大气磅礴的串场词和恢宏壮阔的总导演构思使得19个节目具有了统一的“贯穿动作”。如同19颗璀璨的珍珠被一条红线串起。《8·26颂》从而有了整体的完美。

当解放军仪仗礼兵手捧花篮缓步迈向纪念碑;当50名少先队员放飞手中的和平鸽;当满头华发的老战士列队登台;当孙英书记和陈秀将军轻轻揭起覆盖“兰州战役纪念馆”牌匾的红绸;政治性仪式被艺术渲染得更具有激动人心的感染力。此刻阳光分外灿烂,我不禁热泪盈眶。此刻,作为这次活动的策划人和艺术总监,我知道这个盛大庆典取得了巨大成功,我已经泪流满面了……

这的确不是一场单纯的文艺演出,政治性集会的独特内涵与恰当的艺术表现形式结合得如此完美,的确使兰州人感受到一种自豪。即使万山红、郁钧剑这样见惯了大场面的演员也被庄严而热烈的现场氛围激动得情不自禁,他们从心底涌出的真情更是感动了所有的人。而部队两千将士与演员共同引吭高歌,已经不是一种艺术表演,而是面对无数革命先烈的英灵所发出的誓言;席地而坐的100名少先队员三个小时中没有一个离开位置,他们没有动一下摆在眼前的矿泉水;护卫纪念碑的解放军战士伫立了三个小时依然英姿挺拔。500多名演员和上万观众的情感坐标空前到位,现场气氛之热烈难得一见。为了庆典的成功,所有参与活动的人们都献出了一片真情。而这些,正是这个盛大庆典取得圆满成功的重要原因。

9月,汪小平奉命带着庆典活动的录像带前往北京,推开了中央电视台文艺部主任的门,请求中央电视台安排时间播放这部专题片。小平不无炫耀而又很有把握地说:“这是兰州解放五十年的庆典演出,片子很重要。”主任却一口京腔地打趣说:“哪个城市不是解放五十年啊。北京不也才解放五十年嘛。带子搁那儿吧,抽空我瞧瞧。”结果,主任看后也被感动了,问汪小平,这,你们花了多少钱啊?小平说,二十万,外请的大腕演员拿走七万。主任倒吸一口凉气,瞪大了眼说,“二十万,我看至少是一百万的活儿,你们真不容易。”便安排频道连续播出了三次。这对一个市级电视台来说,是突破性的成绩。

第二年,2000年“8·26”这天上午,我正在西部欢乐园参加一个聚会活动,汪小平打来电话,劈头就是一句话,岳处长,你往窗户外面看。我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就跑到窗户边,掀起窗帘一看,外面居然下起了冰雹,打得房顶树木噼啪乱响,风雨交加白茫茫一片,真吓我一跳。小平又问我,今天什么日子。我掐指一算,好家伙,居然是8月26日。我顿时明白了小平打电话的意思。我就说,咱们去年搞出那么大动静惊动了华林山,今年却没动静,烈士们不高兴了。小平说,我就是这个意思。我说,那咱俩上去祭奠祭奠,可是咱俩级别不够,上去也不算数啊。汪小平说,我看,十年内,无人敢再用这个场地了,下次上去,恐怕要在十年后了。我说,说得有理,诚哉斯言。

原来觉得,十年,那是个漫长的时间段,还早得很呢。没想到,在我写下以上这几行字的时候,十年的倒计时,只剩下不到两年时间了。

国庆60周年和兰州解放60周年就要到了,我还想再去一次。

六 悠扬的《兰山钟声》

21世纪究竟是从2000年算起,还是从2001年算起,这曾经是一个问题,学术界曾经为此而争论不休,报刊和网络上发表的论证文章连篇累牍不一而足,相反的观点看上去却都有各自的道理。

一种观点认为:现时世界普遍采用的公历,将耶稣基督降生年定为公元1年。因此从公元1年到100年为1世纪,公元101年到200年为2世纪。如此类推,公元1901年到2000年是20世纪,而21世纪将始于2001年1月1日直至2100年12月31日。所以,公元2000年并不是新世纪的第一年。学术界给2000年起了个名字叫做“千禧年”。但“千禧年”这个观点在1999年并不占上风,一直到2000年的时候,才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千禧年”这个说法才流行开来。

同类推荐
  • 情书·名人·美文

    情书·名人·美文

    在北京《京报》上,女师大学生为“驱逐校长杨荫榆”而向当时的北洋政府请愿的消息刊登了出来。但“驱杨运动”的初步结果,却是,许广平等6人被校方开除,在开除令里许广平被斥为“害群之马”,从此就得了一个害马的绰号。在学校的布告里面,校方公布了这几个人表现怎么不好,并把表现不好的内容寄给六个家长。这样就很容易引起家长误解,认为自己的女儿怎么在学校里面不守规矩,不守纪律,不知出了什么事情。于是鲁迅就和几个老师联合起来写了一个声明。《情书·名人·美文》讲述了名人生平事迹和家庭婚恋。
  • 午夜的独舞

    午夜的独舞

    有的人有才无趣,有的人有趣无才,刘蕴慧有才有趣,更兼美貌美德,曾是许多人瞩目的“四有新人”。然岁月荏苒,转眼十年过去,新人似乎已有了些“资深”的味道。 趣者,相映而成也,反正没刘蕴慧时,大家便觉相顾无趣。有个朋友说,刘蕴慧一走,南京城好像空了——她说的是我们这个圈子空旷了很多。刘蕴慧在南京大学读完作家班后,曾离开这里一年多。那的确是段黑暗的日子,大家人心离散,无组织无纪律,许多人仿佛已相忘于江湖。好在她很快又回来了,于是欢乐回来了,牌局回来了,火锅回来了,茶馆的品茗谈诗歌厅的声嘶力竭都回来了。
  • 湖北当代长篇小说纵横论

    湖北当代长篇小说纵横论

    历史题材的长篇小说创作,构成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之旅中最为显目的景观,历史小说的创作更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创作成就,凸显出中国文学史上一个历史小说创作的鼎盛时代的到来。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和历史记忆,成为当代作家创作的最丰厚的文化底蕴和书写资源。历史小说作家在创作中所体现出的巨大的艺术审美的创造力,以及历史文本的接受效应和后遗效应等等,都为文学研究提供了可多种选择的话语批评空间,和进行多向度审美研究的可能性
  • 打开另一扇窗户

    打开另一扇窗户

    此书中相当一部分篇什作于立勤生病前后。生动地记录下她面对疾病、面对死亡的心态和她向疾病和死亡抗争的经历。生与死本是人生难免碰到的课题,然而,当一个正处于人生灿烂季节的二十九岁的女人面对死神狰狞面目时,她的心灵该承受着何等的重压和磨难呢?
  • 最受读者喜爱的散文4

    最受读者喜爱的散文4

    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思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编者从浩如烟海的散文卷帙中遴选出数百篇最受读者喜爱的作品,辑录成书。这些作品有的字字珠玑,给人以语言之美;有的博大深沉,给人以思想之美;有的感人肺腑,给人以情感之美;有的立意隽永,给人以意境之美。
热门推荐
  • 孟婆诡汤

    孟婆诡汤

    “我”一直以为我是人,可是好像不是;我一直以为婆婆是人,可是好像不是;我一直以为小古是猫,可是好像不是。。。
  • 报国殇

    报国殇

    他矗立在抗日前线,书写着中国军人不朽的抗日篇章,他用鲜血篆刻了中国军队的军魂,他保家卫国、洒血沙场,他通过对苏军特种部队的了解,创建了新中国成立之后第一支特种部队,他用顽强的生命诠释着一个共产党人的信念,他是共和国的将军,他的名字————杨龙菲。
  • 中学时代

    中学时代

    黄土高坡上的一个小城镇里,全县唯一的一所重点中学里今天人声鼎沸,特别是在高一年级新生分班表前更是人头攒动。这些人大部分是孩子,还有一部分是家长。他们大都穿着朴素,身上透着几份泥土气息。
  • 九霄神尊

    九霄神尊

    天元大陆,宗门林立,各方才俊,争强斗胜!雪域天才横空出世!修旷世神诀,融逆天龙魂,战四方英豪,破九霄魔印!冰霜神医,搞怪萝莉,天才少女,邻家小妹......携手红颜,征战九州,游龙一出,谁与争锋!
  • 崩仙逆道

    崩仙逆道

    古老洪荒大陆,埋葬了多少秘密。曾经仙道的文明已经逝去,而如今是科技的横行时代!有强悍天穹战甲,动辄屠神灭魔;有憾世时空要塞,泯灭圣灵妖皇。人族,以科技的文明对抗洪荒大陆诸多强悍种族,无往不利。而他,就是出生在了一个没落的修仙世家之中…这一世,科技横行,神魔咆哮,而我,却要一己之力,重镇天地,证明昔日仙道的不朽荣耀!
  • 我本倾城:妖妃驯冷帝

    我本倾城:妖妃驯冷帝

    作为一名弱国进贡的和亲之妃,她小心翼翼,亦步亦趋。她本以为,人心是能够感化的,他终会对她心存一丝怜惜。统一江山后的他,面对她的质问,却只冷冷说道:“赵舒窈,你不过是我的一颗棋子!”三尺白绫,就是她侍君的凄惨归宿……红颜尽,江山改,她图谋复国,华丽转身,铩羽归来,她对自己发誓:这一次,她要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 戏子奋斗日常

    戏子奋斗日常

    在现代,秦明月混了十年的演艺圈,还是个死跑龙套的。一朝穿越,却成了个下九流的戏子。手持一副烂牌:戏班濒临解散,即将流落街头,孪生哥哥被‘贵人请去喝茶’自此失了踪影。为了活命,她顶着哥哥的名号立于世,好不容易凭借现代演戏的手段将局面打开,哪知各路妖魔鬼怪接连等场,还有个傲娇别扭嘴贱的奇葩男主动缠上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春秋后记

    春秋后记

    仙之国度,神之弃子,有仙人一怒酿浮尸血海;凡尘人间,天地法则,有宗师拔剑开天地沟壑;三秋五载,世俗之事,有夫子舌战破百万雄兵。且听,有声慷慨激昂,高歌而泣;且闻,古今风流韵事,如歌如梦;且看,世间英雄豪杰,意气风发。乱世当出英雄,英雄当是年少。这里是快意恩仇的江湖,也是人心角逐的庙堂,更是法则万象的修真世界。
  • 重生黄金时代

    重生黄金时代

    一个全世界范围全民情敌的成长历程。一个让无数人嫉妒的世界首富发家史。一个让无数人追崇的好莱坞天才作家。一个好好先生重生在美国黄金时代末期的绝妙生活历程。本文慢热,部分小白,适度yy有益于身体健康。不喜者勿入。感谢书友快乐天使建立的书友群,群号51396142
  • 雷虚篇

    雷虚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