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51600000061

第61章 不敢试锋芒(15)

黄仪终于送来了两张太平鼓照片和文字稿。当时根本没有现在这样铺天盖地场面丰富的太平鼓艺术照片,找一张照片费老了劲了。黄仪局长拿来的照片差强人意,经过我剪裁后编入了节目单说明书,我还从自己保存的照片中找出一张雁滩打鼓的照片滥竽充数,但是他们拟写的说明书文字稿文不对题,根本不能用,只能重新写。你看,第二天我就利用休息时间写了差不多有一天吧。我写下的原稿到现在依然保存着。

八月十九日星期日

在家拟兰州太平鼓简介稿。

八月二十日星期一

昨日所拟简介稿子可作解说词用。

说明书稿子梁新、郭勤披阅后,交和平誊清,明日送印刷厂。

与梁新谈工作人员分工以及进京名单初步拟定。

白鸽已经向戏剧服装店订演出用鞋,店家已经打电话给杭州?苏州?

演出队队员名单花名册送办公室打印。

八月二十一日星期二

上午,印刷厂赵少侠来送审版样设计稿子,文字稿交赵带回。

下午,梁新,岳,燕文,拜会兰州铁路局赵良副局长。(秘书一科杨科长,党委宣传部郭科长,女。转运科李科长)负责教育、卫生、精神文明建设。

三楼(正门进去,后楼)

谈关于太平鼓队进京运输问题。赵良表示全力以赴予以支持。

9月10开始,进京要县以上证明。

客运处,专运科李科长,吴处长,前二楼。

送文件来,具体办理,下月单日发车(17日走,为好)

餐车48个座位,生活标准,民族,队员盒饭,每人两个。工作人员餐车就餐。

加挂一节车厢,66个人,另40人从兰州站客票扣用。软卧定3个。

返程车票请兰铁局去一位同志,与北京局联系。

兰铁局电话:客运处(略)市电(略)

铁路总机转:(略)人事处,李文文

运输问题不敢马虎,你看我记载得多么详细,连如何进门怎么找人都记得一清二楚,生怕下次去晕头转向找不到北。巧了,最后那个人名,是我夜大学的同学。

八月二十二日星期三

上午,进京安排意见稿送办公室打印。

铁路运输介绍信送兰铁路局客运处专运科李科长,约9月初再联系,予以落实,复印件送赵良局长。

校对演出队队员花名册打印稿。

赵少侠来,确定节目单设计。

八月二十三日星期四

上午,宣传部,研究迎亚运太平鼓汇报等事项。

队员花名册印成,装订45份。

下午,黄仪,汤斌来。

1.定旗为竖旗,三角旗。

2.汤斌,古先清为干部,服装制作希望按照干部工作人员一并考虑。

这一天,我亲自画了旗帜的图样,让黄仪带回去制作。原来鼓队用的旗帜是一面红旗,顶端扎着一个红绣球,不伦不类。我受到跑龙套时常常举着的“大帅旗”的启发,就将鼓队的主队旗设计为竖式的旗帜。红底,黄牙,白字,单边穿旗杆,从上到下竖排“中国兰州太平鼓队”的字样。从此,西岔乡文化站长汤斌老兄举着这面旗子走进了首都,后来又走遍了大江南北。

八月二十四日星期五

县委卓副书记来,谈太平鼓有关事项。

——这位副书记很有点个性,比较难打交道,那天他站在县上的立场,向我们提出了好几件要求解决的问题。比如,县上提出了两套班子名单,一套是随队工作人员名单,一套是观光团名单,要求市上解决有关经费并列入进京名单。当然,后来县上观光团的经费是由县上自理的。他说鼓队已经支出伙食费一万两千元,要我们赶快拨付。鼓队要为每一位队员购置演出服的旅行箱,要求在市上经费中支出,等等。后来这位仁兄作为副领队随鼓队进京,这一路上没出什么好主意却净“添了乱”,先是自己执笔写了张纸条,上书“领队办公室”,贴在旅社他住的房间的门上,要与领队梁新副局长争夺领导权见个高低。后来,鼓队那天下午到地坛公园表演,第一次在北京亮相,鼓队刚下了汽车,鼓手们晕头转向地还没有进地坛公园西门,他就霸气十足地命令鼓队开打,说是要显显皋兰人的威风。

我多次进京,真的知道北京搞大型活动的深浅。那年,《热血》剧组去北京,记得是在中南海怀仁堂演出,我跟着田局长负责接待前来看戏的中央首长和各界贵宾,同时请首长们在一个大红本子上签名。我从首长休息室里间的屋子端出个铜墨盒子,让坐在外边大厅里的嘉宾蘸墨舔笔签名,签完了又端了回去。里间门口站岗的中央警卫局哨兵人高马大,一身草绿色的礼服呢军大衣,大马靴擦得铮光瓦亮,全副武装扎着宽板武装带,个头比我高出一个头都有余,一伸手就把我给拦住了。我指指胸前佩带着的演出工作证,他却用戴着雪白手套的大手把墨盒子给拿了过去,揭开盖子看了看,看清楚墨盒子里面没有什么多余的东西,这才敬礼伸手示意,让我又回到里间房子里。这就是北京的规矩,一切由不得你乱来,我是领教过的。

所以,当卓副书记命令鼓队开打的时候,我就从现场指挥的角度劝他按照规定的方案来,不可擅自行动,因为计划里没有在地坛西门大打出手的安排,您不能乱来。他却不管不顾地命令汤斌挥动旗帜指挥开打。汤斌是乡文化站干部,不用说是县委书记的下级,哪里敢不听书记的话。举着旗帜晃动三下,这鼓就惊天动地地响了起来,惊动了路人纷纷驻足观看,看上去倒也威风,激起一片热烈的掌声。这位仁兄正在洋洋得意,不料风风火火跑过来两个执勤警察,冲着举旗子的汤斌大呼,嗨嗨嗨,这是干嘛呢,赶快停下,方案上没你们这一出啊。汤斌的旗子这就乱了章法,鼓队队员们无所适从,乱七八糟,稀稀拉拉地就停了鼓声。

要知道,1989年的夏天刚刚过去一年,谁都怕引起群众骚乱惹出麻烦,警察才不管你什么表演团呢,他必须按照自己的职责行事,警察出面了,鼓队这才偃旗息鼓排着大队走到指定地点等待上场。哥们这才知道,这天子脚下皇城根里的一切事情都有规矩,一举一动都必须按照事前制定的方案来,比不得皋兰县城那一亩三分地自己说了算,后来才算是规矩了点。这其实也是个好事情,后来鼓队全听我的指挥,我拿着个小喇叭不下命令,谁也不敢乱动了。这都是十几年以前的事情了,就不再一一列举了。

我说这些,绝没有揭老底的意思,不过提供一点经验和切身体会而已。这位书记仁兄后来官运亨通,一路做到了地厅级干部,说不定就是他身上的这种“霸气”起了作用。想大人必有大量,敢做又敢当,不会与我计较,只当我是说了个笑话吧。

八月二十五日星期六

去皋兰,梁新,岳,许琪,大周4366

中午到铧尖村。郭书记,及秘书袁

会议,确定鼓队训练演出进京等问题。

确定:

1.宣传。节目单已经送印刷厂。

2.组织机构。报领导小组审定。

第十一届亚运会艺术节·中国·兰州太平鼓队

领队以下设:

秘书组:岳逢春。组织、联络、宣传、资料

演出组:黄仪。演出、服装、道具、化妆

后勤组:郑敏。食宿、车辆、财务、医护、安全

市政府原则同意工作人员进京不超过20人。县上去10-11人。演出队80人,同意县报名单。

3.日程。27日至9月2日,集中训练一周。

9月5日在县上汇报,一切准备工作就绪

10日,在兰州汇报

11日,先行工作人员出发

17日,鼓队出发

演出方案,最后确定后,不能再改动。考虑到队员体力素质,请许导演最后确定。

(略)

晚9时回兰。

至此,万事具备只欠东风了。

不要以为这个阶段我的工作只是太平鼓,实际上其他工作一样也没有少做。比如,这一天就发生了文物保护工作方面的问题。几位尼姑师太进占了文物保护单位白衣寺塔院,将铺盖铺在大殿里,赖在那里不走,我听了博物馆汇报后,赶紧向局长汇报,又协调文化稽查队赶到现场,解决了此事。后来,又起草汇报材料,积极向政府请示汇报,最终将另一所文物保护单位白衣庵划拨给尼姑师太们作为宗教活动场所,从而保证了白衣寺塔院作为兰州市博物馆的建设用地。这边气还没有喘匀,那边又接到市政府通知,去开协调会。

八月二十七日星期一

省政府二楼会议室。亚运火炬接力布置任务。

9月2日,中心广场,火炬接力。现方案严肃有余,活泼不够。

增加欢庆热烈气氛,调太平鼓来。在广场西侧,宣布大会开始,表演15分钟。之后,向东行进表演,到主席台前不动,奏鼓。明日早8:30广场现场定程序,8月30日下午广场预演,鼓队不来,来人看场地,定程序。

八月二十八日星期二

上午,中心广场,广播局会议室,亚运火炬传递事项研究部署。

演员车辆4;联络2;共6辆车(大轿车3,卡1,小车2)停放广播局大院。

工作人员15人,通行证6个,工作证15个。

车辆停放体育馆。9月1日晚到兰。

住宿8元90人=720元;车辆2天800元=1600元

伙食15元100人=1500元

合计3820元

实际支出伙食3500,化妆服装

车辆2000

住宿1000约7000

下午,去皋兰,梁新,岳,大周4366

向杨重琥副县长安排9月2日表演事项。

亚运火炬传递到兰州,省上召开大会举行接力传递仪式,太平鼓队即将亮相。我的协调工作做得很详细。七年后,重琥副县长调任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成了我的上级,后来也成为很好的朋友。

八月二十九日星期三

上午,太平鼓领导小组会议。

与梁新商定去京人员名单。

八月三十日星期四

上午,进京工作人员会议,布置9月2日上午演出准备工作。

下午,广场预演。看场地,发工作证,通行证。

九月一日星期六

上午9∶30出发,去皋兰接鼓队。

这天的记载虽然只有一句话,事情却搞了整整一天。那天,我带着两辆大轿子车,到村上去接来了鼓队。到达驻地五泉饭店,安排好了队员食宿问题后,就发服装,发鞋。服装每人两套,一套运动服,在京日常穿着和训练时使用;一套演出服,演出时穿。每人发了两双鞋,一双演出用的薄底“快靴”,一双日常和训练时使用的“白墩子”网球鞋。

这是鼓队第一次穿上新制作的服装。人靠衣装,佛靠金装,新服装令队员们面貌焕然一新,看上去人人精神抖擞,喜气洋洋。

有趣的是有一位作为预备队员的老人家明明登记的是小号38的“白墩子”运动鞋,领取的时候却要换成大号42的,好带回去给儿子穿。负责发鞋的我的副科长玉潇觉得很难办,就问我怎么办。我不免动了点肝火,发了点脾气,还很严厉地说了老汉几句。

你看,人上一百,形形色色,这句话是一点都不假。“色”读音“筛”(shai),第三声。

九月二日星期四

上午,中心广场表演。

这是皋兰太平鼓队第一次在省城正式亮相。经过我们的宏观协调,许琪先生的编排导演,县上文化局黄仪副局长的督战,文化站汤斌站长和其他有关人员的具体组织训练,鼓队面貌焕然一新,一亮相就轰动了兰州城。

十一

在1990年9月,兰州太平鼓的表演艺术水平和表演风格进入了一个划时代的崭新时期。

后来在北京,这支鼓队二十多场现场表演中所激发出来的鼓手激情亢奋的精神状态和对编导意图下意识的感悟和理解,更是使得这支鼓队是如此地光彩照人,鼓声是那样地震撼人心,在首都出尽了风头,占尽了风光。作为“中国·兰州太平鼓队”赴亚运会表演的现场指挥,我在北京曾不止一次地被这鼓声所震撼。说实在的,作为一个有着十四年舞台生涯的前京剧演员,作为一个在文化局工作了六七年的行政干部,组织了几十次大大小小各种类型的群众文化活动,我对热闹的场面早就习以为常,交感神经都麻痹了,但是,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太庙广场上看见这场面,听见这鼓声,我也曾出现过抑制不住的热泪盈眶。

这支鼓队从北京返回后,在表演艺术水平方面一直遥遥领先,鼓队中一些技艺高超的鼓手后来成了其他县区屡屡邀请的教练员,他们将这种崭新的打法和风格传遍了三县五区。以后,也有一些专业人员希望在编排训练和表演技法上有所提高和突破,但很少有人能够做到。顶多也就在所谓“阵法”上做些调整变化,其实就是在队形的变化上做点文章而已。在我看来,后来有所突破的只有一所中专技校的那支学生鼓队的表演,可以说是有了一些进步。但是要说达到了又一个“划时代”的水平,那还有点早了。而皋兰西岔的那支鼓队,后来也打“油”了,打“浮躁”了。你看,现在的鼓点节奏越来越快,急急忙忙地似乎已经失去了太平鼓那特有的沉稳节奏和激动人心的韵律。

诸位,这么急躁,慌慌张张、毛毛躁躁的这是赶着想去哪里呢。

许琪先生,是一位女性,但我现在,必须称呼她为先生。因为早在1970年进入样板戏学习班之前的一段时间里,我作为业余宣传队员,就曾经在西北民族学院省歌舞团的排练厅里受到过她在形体训练方面的指导。她对太平鼓发展的贡献,更是历史性的和划时代的。因此,不是我在这里错用了称呼。大家都知道,在中国,将杰出的女性称呼为先生,原本是一种崇高的敬意。比如,宋庆龄先生,吴仪先生。

在公元1990年,许琪先生已经将太平鼓的编导艺术推进到一个很难企及的高度。她将各种风格的太平鼓的打法融汇贯通揉合在一起,用精湛准确的舞蹈规律去训练鼓手,她以自己出色的舞蹈基本功做出了美的示范。一个真正的舞蹈家身上有意无意地表现出来的那种美的韵味是可以影响鼓手的视觉神经,更会激发他们内心对这种韵味的模仿动机,使得他们的身姿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从而形成下意识的良好的动作习惯和舞蹈韵律。而一个蹩脚编导的那种令人惨不忍睹的身姿也会影响到鼓手不知不觉地变成这种编导“身上”的“毛病”的继承者。这类舞蹈化艺术的传授和提高,常常是“身教”重于“言传”的。我常常在黄河岸边看到一些锻炼身体的人们在看来是“老手”的教练引导下挥扇舞剑打拳,可以很明显地看到,“老手”们所达到的水平和个人特有的形体动作风格,也就是这些男男女女们的水平和风格,用来锻炼身体这倒无所谓,只要活动着就可以了,不必要求教练员有多高的水平,反而应该感谢这些“老手”给人们带来了健康。可是,倘若是自己并没有真正地懂得太平鼓,却要冒充什么专家,只能“言传”却不能“身教”,或者“身教”的个人特色像一些“老手”一样的“业余范儿”,那就十分令人遗憾了。您自己倒是过足了当编导的瘾,可是,拿您那点三脚猫的功夫去误人子弟,把这么个好东西给糟蹋了,自己还洋洋得意,那就太不应该了。

十几年来,太平鼓在发展,这是不错的。但是真的很少有人能够达到当年许琪先生所达到的那个高度了。在一定意义上说,后来的鼓队甚至没有能够保持住亚运会鼓队所达到的那种高水平。

我真希望有人能站在许琪先生的肩膀上,将兰州太平鼓这个民间艺术瑰宝带入又一个划时代的崭新时期。

十 天下第一鼓

同类推荐
  • 我在联合国当首席记者

    我在联合国当首席记者

    联合国是一个具有权威性、普遍性和代表性的国际组织,作为一个国家执政党的中央机关报常驻联合国记者,无疑具有很强的挑战性和压力。作者以亲身经历向读者介绍在这一组织中开展工作的一些经历,以及如何广交朋友,利用手中的笔和相机,为国家服务,为广大的读者服务。
  • 艺术哲学读本

    艺术哲学读本

    本书是作者历时20年所写的学术专著,是作者多年来有关艺术哲学问题研究的理论总结。它比较全面和系统地从哲学角度论述了艺术的位置、本性、特征,表现出作者的独特见解和心得,提出了新的理论观点,对艺术哲学的理论变革也提出了新的设想,富有探索精神,具有相当高的学术价值。出版该书,对于目前学术界关于艺术哲学的学术研究可以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同时,该书还可以作为理论工作者、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大学生的有价值的参考书。
  • 美国音乐文论集

    美国音乐文论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几十年中,美国对世界音乐文化的影响越来越显著,这不仅表现在表演艺术、音乐教育、作曲技术理论、音乐史学、民族音乐学和音乐学的其他学术领城中,而且在现代音乐创作方面也举世瞩目。美国已经成为世界现代音乐发展的重要中心之一;美国的流行音乐对全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这些现象都值得我们注意和研究。
  • 丁玲自述

    丁玲自述

    该书中所选编的,都是丁玲记述自己生活与文学创作经历的文章,其中的一些怀人之作,记叙了与她有过密切关系、对她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人物,也留下了丁玲在某个特定时期的侧影,有助于读者对她的了解和理解。
  • 城南旧事

    城南旧事

    文坛名家林海音女士独步文坛三十多年的经典作品。林海音以她超逸的文字风格,饶具魔力的文笔,通过主角——英子童稚的双眼,观看大人世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一种说不出来的天真,自然而不造作。
热门推荐
  • 此生此世,此情不变

    此生此世,此情不变

    浩渺宇宙,无尽苍穹,你为谁独舞?谁为你漂泊?相遇于山水间的那份深情,一见如故的那份情意,多少年后,你是否还会忆起?网络深深深几许?回眸时,几人欢笑?几人在哭泣?最怕是花开花谢,人去楼空;最怕是见,不知再见时是否已物是人非?红尘一笑,你为谁心醉?相逢一笑,恩恩怨怨,一笔勾销!
  • 走过草原

    走过草原

    讲诉了三十年前他们来到蒙古草原上,发生的种种事情……三十年后有了各自的生活,又重新走到了一起,回到了三十年前感慨万分的蒙古,见到了相识的人,想起了旧事。本文分为蚊子的困扰,邂逅,军事训练,跪拜之礼等等。
  • 妃常穿越:妃为王纲

    妃常穿越:妃为王纲

    温妙可:二十一世纪的一个小迷糊,脾气有时好有时坏,好的时候可以把人哄得团团转;坏的时候可以气死人不偿命,属于直肠子,大的成见。至理名言就是:我的生活我做主。东方皓宇:一个国家的王爷,俊美无比,身份高贵。这样的人,是每个女子梦寐以求的如意郎,只可惜,此君好像认定了温妙可一样,非她不娶,至理名言就是:你的眼中只能看着我。
  • 炼星化狱

    炼星化狱

    科技与武学结合,宇宙中种族的对抗,各种星空巨兽纷纷登场演绎大千宇宙世界。看秦乾从一个小小的普通银河星人,开辟强大的神秘天赋,走出星球,跨出银河,迈向宇宙。无上的血统,至高的基因,一切皆有可能。
  • 王,妾身不哭!

    王,妾身不哭!

    她是母亲从鹿群中抱回家的女儿,天生神力犹不自知。为偿父债,倾尽家产。为治腿残的兄弟,受尽世间冷暖。犹是上天无眼,家传“制铁秘技”却是宝……还是祸!“世人待妾如草芥,迫妾卑怜如污泥,妾伤妾痛泪方尽,却留哀怨向何人,泪……罢了!”“王,妾身不哭……”她告诉他,一位如天云般高贵的王。与污泥般的她,却有天壤之别!“泪方尽,痴怨伤人。”她对他苦叹,一位如春风般温柔的王。温情如他,他伤她一时,她却伤他一世……
  • 仙剑奇缘之红颜劫

    仙剑奇缘之红颜劫

    初见时,他一身泥泞,却掩盖不了他那双散发璀璨光芒的眼睛。再见时,他们身份却是他们变得敌对,哪怕她救了他,他却依然不愿看她一眼“人魔殊途,你我终会变成敌人。”为了他,她甘愿被废,只望能陪伴在他身旁,而等待她的却是羞辱与他的漠视。等到最后,她的族人、亲人、孩子,都被他一手葬送。她恨,东洛,来自魔界妖女的报复,你准备好接受了吗?
  • 沙弥十戒威仪录要

    沙弥十戒威仪录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千万合约老公

    千万合约老公

    她为了救白血病晚期的双胞胎妹妹,与素不相识的他,有了共同的孩子。签订了那份价值千万的合约,出卖的是身体?是灵魂?是生命?他意外出现在她的生命,给与她柔情与宠爱,却不知他就是那个剥夺了她一切尊严的男人!当真相被揭开,她是俯首认命,还是挣扎反抗?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鬼通眼

    鬼通眼

    此书写了一个大学的普通学生逐步成为一个极品阴阳师的过程
  • 杂粮小生之麦王子

    杂粮小生之麦王子

    她什么都没有,还是一个从孤儿院被赶出来的可怜孩子,却因为没有车坐而遇上他。他为了保护自己心中所要爱的人,而伤到另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