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33100000002

第2章 李时珍(2)

有一次,李时珍听说均州(现在湖北省均县)的太和山上有一种果子,名子叫榔梅,是稀有之果,人们称之为仙果,吃后可以长生不老。李时珍对此根本不信,他决定亲自去看看。这一天,走了几天路程的李时珍来到太和山。爬到半山腰,山中有一座古刹。李时珍向看门的老人寻问山中何处有榔(lánɡ)梅树。老人指着不远处的一座山峰说:“那山峰的后面,就有几棵榔梅树”,老人说着吐了吐舌头严肃地说:“可不能去采啊!当今皇上有命令,榔梅只能由皇家采摘。别人采摘了,官府要问罪捉拿的。”

李时珍可不管这些,这天夜里山风呼啸,枯草败叶被刮得满天纷飞,虎狼的叫声阵阵,随风从深山处传来,甚是吓人。半夜时分,李时珍起床上了山路,他腰插一把匕首,手提一根结实如铁的枣木短棒,犹如过景阳冈的武松英勇无畏。他趁着月色走在白天看好的山路上,来到那座山峰后,终于找到了几棵榔梅树,他连枝带叶折了几枝,连夜下山。回家仔细一研究,原来榔梅是一种榆(yú)树类的果实,根本不是什么“仙果”。说吃了能长生不死,完全是骗人的鬼话。

李时珍看到陶弘(hónɡ)景写的书上说:河边有一种动物叫穿山甲,最喜欢吃蚂蚁。蚂蚁那么小,穿山甲怎么吃它呢?李时珍来到河边,找到了一只穿山甲仔细观察。原来,穿山甲身上披着一块块的鳞片,能张开又能合拢。它把鳞片全张开的时候,身上放出一种特殊气味,蚂蚁闻到就往鳞片底下钻。等蚂蚁爬满了一身,它就突然把鳞片合拢,然后钻到水里,把鳞片张开。不一会儿,蚂蚁都浮到水面上来,穿山甲就可以饱餐一顿了。为了进一步证实,李时珍特地捉了一只穿山甲,把它的肚皮切开一看,果然胃里装了一升多蚂蚁。李时珍就是这样通过实物实地观察,弄清了许许多多书本上没有解决的问题。

李时珍除了向书本学习医学知识外,他还非常重视向民间学习,向老百姓搜集药方。他这样做是受了一件事的启发。有一次,李时珍从外地行医回家,途中住在客店里,晚上,他见几个车夫在锅里煮一种粉红色的花,他知道这种花叫旋花,可煮旋花干什么呢?车夫告诉他:“喝了这种花熬的汤,可以治筋骨痛。我们整天在外边奔跑,风里来雨里去的,筋骨中风受潮,容易得病,得了病疼痛难忍,所以经常煮点旋花汤来喝。”李时珍听了,心里想:“我经常诊治筋骨痛的病人还未找到明显见效的药,谁知老百姓竟有这么好的治病经验。真是踏破铁鞋无觅(mì)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今后,一定多向老百姓请教!”这件事后,李时珍开始向民间搜集药方。他给人看病常不收诊金,只要求别人告诉他一点验方偏方、一点有关药材的知识。什么河豚(tún)的眼睛和肝脏有毒啦,刀豆吃了能止打呃(è)啦,他都是这样学来的。他还记录了许多民间谚(yàn)语,像什么“穿山甲,王不留,妇人吃了奶长流”(两种药都可以下奶水)这一类的顺口溜等。李时珍觉得民间有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医药宝库,因此无论走到哪里,他都认认真真地向老百姓学习。

李时珍带着他从各地采集到的标本和验方,回到蕲州来了。

早在楚王府供职“奉祠正”,偶尔回乡的时候,他就在蕲州的雨湖北岸,一个叫做红花园的地方,搬进了一座新居,李时珍把它题名叫做“遵所馆”。这地方宽敞、明亮,正好让他安敢各种各样的书籍和在园圃里栽种形形色色的药草,一边研究,一边过潜心著述的生涯。

他连年奔走各地,虽然也准备了大量材料,并已经写出稿子的一部分,但这距离他的目标:写成大大超越前人的崭新本草著作,增加药物900多种,字数达100多万的巨著,还有十分艰辛遥远的历程呢,他在心里琢磨着:“在我有生之年,一定要完成它,为苍苍黎民献出我的心血,造福千家万户。我决不能与草木同腐!”正因为这样,当他在堆满历代种种本草书藉、案头搁着一叠叠材料的书房里工作的时候,他固然是紧张万分,就是当他蹲在园圃(pǔ)里,观察自己所栽种的各式药草的时候,他也是聚精会神,备极辛劳:“怎样把它们栩栩如生栩栩如生:形容生动活泼的样子。、绘声绘色地描述出来呢?”当他对着他所栽种的蕲艾、紫苏、薄荷、丝瓜、鬼针草、铁丝莲一类植物的时候,他也总是凝神沉思,该怎样恰如其分地写出它们的形貌,阐释它们的药效,让人们一目了然一目了然:一眼就能够看清楚。,记忆深刻呢?这时候,他所读过的历代文学名家状物写照,恰如其分的精彩句子,就纷纷飞临他脑海了。他决定在必要的时候,要适当引述一些文学名句才好。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够使这部药书写得更加美妙和精彩。

这时候,李时珍已经有4个儿子,依次是建中、建元、建方和建木。这些儿子继承了李家的传统美德,都淳(chún)朴忠厚,助人为乐。在李时珍回乡初期,急于从事著述的时候,他们都成为他的得力助手,他们都深深知道父亲从事的工作的深远意义,都乐于协助父亲,有的人校勘(kān)资料,有的人从事绘图,有的人帮忙抄录。李时珍有一个孙子,楷书写得很漂亮,就专事誊(ténɡ)写,以便来日一并交给书坊,作为雕版的蓝本。可以说,李时珍为了写作《本草纲目》,是把全家的力量都动员起来了。

工作一天天在进展,一叠叠的原稿连同图谱,越堆越高。他的书房里,仅仅是历代的本草著作,就有好几十部,加上五花八门的经、史、子、集,还有许多标本;再添上这一叠叠的原稿,简直就像是一个小图书馆了。

他一辈子都奔波劳碌,从没有肥胖过,到了越发劳碌的晚年,就显得更加瘦削了。

李时珍完成《本草纲目》的著述工作以后,又经过三次大规模的修订,使它更加完善。1578年(明万历六年),这部巨著终于大功告成了。他是在1552年,34岁的时候开始执笔写它的,历时27年,完成的时候,李时珍已经是61岁、白发苍苍的老人了。

《本草纲目》是一部集中国历代药物学大成的巨著,它总结了16世纪中国的博物学成就。第一是篇幅巨大,全书52卷,约190万字,收载药物1892种,附图1109幅,附药方11096个,而旧本附方,不过2935个罢了。第二是内容丰富深厚,所收资料非常广泛。《本草纲目》引述的书凡八百家,共993种,其中包括历代诸家本草41种,古今医家书目361种,古今经史百家书目591种。第三是内容博而不繁,采订精深。旧本本草中,凡是重复的,都被删(shān)去,一共删了200多种,加上了金、元、明时代新补的39种,李时珍自己增补了374种。《本草纲目》近2000种药物中,大部分都经过他自己的实地考察,或临床验证,或向有实践经验的人采访。第四是编纂(zuǎn)合理,《本草纲目》的体例要比它以前出现的任何本草学书籍更系统更先进。它把1800多种药物分成16个部门,作了介绍。每一部门分成若干类,一共包括了60类。在解释工作上,他定下的体例是:用“释名”一栏确定每一药物的名称;用“集解”一栏说明它的出产地带、形态和采集方法;用“修治”一栏讲解它的炮灸(jiǔ)过程;用“气味”、“主治”、“发明”各栏,分析它的性质和功用;最后以“附方”一栏把它所收集的10000多个药方分别作为附录,以供天下医家参考。

这部巨著对中国,对世界将发生怎样的影响,李时珍当时还未能充分意识到,但是他确信这将有助于千万医生的治病救人,有利于千万病人的脱离苦海。但是,这样卷帙(zhì)浩瀚(hàn)的大书,190万字,1000多幅插图的巨著,将到什么地方去寻求出版呢?一个崭新的难题又出现了。

蕲州虽然是一座名城,也有些大户名流,把刻书当做一件赶时髦(máo)、扬名声的雅事,但是他们刻的大都是经、史一类的书籍,并没有谁认识《本草纲目》这样的学术著作的伟大意义。他们对出版它毫无热情。懂得它的价值的人,又没有什么实力,帮不了什么大忙。

李时珍四处访寻能够出版的书坊,但是不幸的是多方接头,却连连碰壁。一年、两年过去了,始终一筹莫展一筹莫展(chóu):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

那时的南京,是东南一带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李时珍不久就前往南京找寻门路。同时,他也想到:他认识的文坛名宿王世贞,就住在南京附近的太仓,何不去找他写一篇序文,使这部药书的出版,获得一些便利的条件呢!

王世贞是当时文坛领袖,声名很大,他曾任山东副使,后来官至刑部侍郎,颇称博学。像李时珍这样的著名医生,交往的人是很多的。7年前王世贞担任湖广按察使的时候,他们就相识了。

王世贞对这位著名医生从前本就有相当的了解,对他接待得十分亲切,并且留他小住几天,彼此可以海阔天空地倾谈。那些日子里,他们一同饮酒赋诗,纵谈经史、山川、声律、医理、园艺、民俗,十分投机。王世贞对于这位目光明亮,脸色红润,身材瘦长的来客见识渊博、谈吐如流暗暗感到惊奇,在他的生活经历中,碰到这样熟谙(ān)古今、娴(xián)习博物的人是极少极少的。因此,当李时珍打开了行囊,把几十卷《本草纲目》的原稿抄本拿了出来,请求他作序,以便这书能够更好地流传的时候,他翻着翻着,对于卷帙(zhì)如此浩瀚,插图这样丰富的著作感到十分意外,略一沉吟,就痛快地答应下来了。

有了王世贞答应写序,李时珍挟着他的著作,在南京访寻能够出版它的书坊。

李时珍打听到:当时南京的书坊,一般都是以印50部书为“一帖”,一种书印行到“十帖”,即500部,就算是很高很高的纪录了。李时珍惆怅惆怅:伤感;失意。地想:“这太少了!五百部能推销到多少县份去?能散播到多少省份去?要使这部耗(hào)尽我毕生精力的大书广布全国,这样的印法只能是遥遥无期。”但就是这样的印数,也没有什么人愿意承刻。也可以说,唯其印数少,书商对赚钱没有把握,就更不敢轻易接纳这么大部头的书了。

也有些书商是懂行的。他们说:“李先生独立完成这样的本草新著,真是可钦(qīn)可敬!但是这种大部头的药书,历朝都是由皇帝诏令修撰(zhuàn),命大臣主持其事,由京师刊刻。《唐本草》、《蜀本草》是这样,宋朝的《开宝本草》、《嘉祐本草》也是这样。本朝能够出现李先生这样的新编《本草》,自是祥和之事。但是这样的伟业,没有朝廷的力量,终究是很难办到的。”

10多年的磨难挫折,10多年的失望难堪,谁也不知道李时珍是怎样熬过那悠长痛苦的日子的。他的著作的伟大价值终于被一个相当懂得医药的书商胡承龙发现了,胡承龙震惊于这部书的伟大,立下宏愿,一定要把它刻印出来。

一块块木版逐渐被胡承龙的书坊刻了出来,这时,距离李时珍完成书稿的时间已有10多年,李时珍已经是一个73岁的老人了。

由于长年累月著述《本草纲目》,生活极端劳累,书成以后,为了出版的事奔走劳瘁,受到许多打击,七十五六岁的时候,就显得日渐衰弱和更加瘦削了。他想到:如果朝廷能加以重视,下一道诏(zhào)书,就可以使全国都风起云涌,竟相刊刻传播了。想到这儿,他觉得将来这书出版,是应该献呈一部给朝廷才好,说不定这样一来,这部耗(hào)尽他一生心血的书,就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风行四方了。这样一想,他就强忍着病痛,起身伏案,执笔沉吟(yín),赶着写一份“奏表”。

李时珍并没有缠绵卧榻(tà)经历过长久的疾病折腾,他是在日渐衰弱中突然去世的。那时是1593年(万历二十一年),他76岁。

李时珍的逝世,在蕲州一带引起很大的震动。他的墓地在雨湖南岸的土耳地,下葬那一天,受过他诊治的、仰慕他的仁厚为人的,敬重他的奇才卓(zhuō)识的,亲朋邻里、四面八方的人,都怀着哀伤的心情前来送丧,撒下了纸钱,发出了悲声。

李时珍的墓地是和他父亲李言闻、母亲张氏的墓地紧紧地依靠着的,他的早已去世的妻子吴氏也和他葬在一起。

《本草纲目》在朝廷里没有受到充分的重视,但是在民间却发挥越来越大的影响。300多年间不同的版本的出版超过了60种,重印的就没法计算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和文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本草纲目》不但是药学、医学的巨著,而且也是博物学的大辞典,李时珍不仅是医药学家,而且也是伟大的博物学者、自然科学家。他总结了16世纪中国灿烂文明的成就。中国自汉代至于近古的一系列古代自然科学家中,他的名字现在是被排列在最前头了。

《本草纲目》17世纪的时候传入日本,最早的版本是小野蓝山翻译的,它被人献给幕府首脑(当时的日本君主)德川家康,德川见了如获至宝,经常置于座右,被称为“神君御前本”,它在日本人心目中的地位可想而知。在江户时代的200多年间,日本学术界研究《本草纲目》的热潮一直奔腾不息,形成了一项专门的学问。在它的影响下,日本还出现了专门解释自己国家药物的《大和本草》。

日本很快有了《本草纲目》的节译本,到了1934年,又有了严格的全译本。

在亚洲,《本草纲目》还传到朝鲜、琉(liú)球、越南等国和地区,在朝鲜的影响很大,它成为医家们的重要参考书。现存的朝鲜医籍中,依据和引用《本草纲目》的十分普遍。

《本草纲目》中提到的植物达1181种,动物达462种,而且,它又有极其新颖的、在当时是雄踞世界最前列的分类法,因此,又引起了许多博物学家的注意。

达尔文在他的名著《物种起源》、《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中曾十几次引用和赞美了“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科学家们考证得出结论,达尔文所称的“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有时是指《本草纲目》,有时是指《齐民要术》。他在谈到鸡的七个品种的资料以及金鱼家化后的变异时,都是从其他学者对《本草纲目》的译文中转引的。

唯其如此,世界许多国家的图书馆,都藏有各个时期《本草纲目》的各种版本。日本、美国、德国的图书馆中便藏有最先刊印的金陵版。

同类推荐
  • 高语罕传

    高语罕传

    高语罕1920年10月加入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曾参与发起新文化运动、参与策划八一南昌起义,本书叙述了高语罕61年生涯中的61件重要事件,以此反映其参加革命和曲折坎坷的一生。
  • 纵横捭阖:苏秦

    纵横捭阖:苏秦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 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 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管宝超编著的《纵横捭阖(苏秦)》为丛书之一,介绍了苏秦传奇的一 生。 《纵横捭阖(苏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 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 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 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 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安娜·陀思妥耶夫斯卡娅回忆录

    安娜·陀思妥耶夫斯卡娅回忆录

    本书是俄国大文豪陀思妥耶夫斯基夫人安娜的回忆录,这本回忆录文笔朴实幽默,包含着安娜对丈夫的浓浓爱意。喜欢陀思妥耶夫斯基及其作品的读者,可以从书中得到诸多知识与乐趣。
  • 山本五十六(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山本五十六(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二战期间日本法西斯著名战将——精心策划并亲手点燃了太平洋战火的山本五十六,他既是一个著名的海军将领,又是一个精明的赌徒,山本的一生以赌为乐,可是在他眼中真正的赌场不在摩纳哥,也不在拉斯加斯,而在战场之上,而“偷袭珍珠港”和“奇袭中途岛”就是他一生最大的赌注,只是结果迥异罢了。
  • 老子自然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老子自然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热门推荐
  • 拽丫头.

    拽丫头.

    4岁时,她因为一场意外火灾,失去了她最爱的爸爸妈妈,她被她妈妈生前最好的朋友带回家领养。因为一些原因她一直在美国生活,17岁那年她回国生活。她和他相爱了。
  • 太古武神

    太古武神

    时空旅行家龙涛意外达到达慕容世家后山圣地,被美若天仙的族长之女误以为是祖师爷降临,刚离开飞船就险些被美女…
  • 基因武神

    基因武神

    地球少年携最高科技成就‘超脑’降临异界,掌握一切地球古武;你的灵力比我强?那我抽取你的天赋基因;你的肉身比我强?那我就抽取你的血脉基因;无限的强化,无限的强大;论天赋,一切武学尽皆无师自通;论潜力,基因强化之躯蔑视万古;敢与魔兽肉搏,敢与天道叫板;我....如何不成武神?【老张的书迷世界,老张家宴五百人群:130433316】。
  • 西河记

    西河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火影之魔忍村

    火影之魔忍村

    傲天玩火影游戏时穿越到火影世界游戏系统也跟着穿越了看他如何在火影世界生存如何建立起强大的魔忍村魔忍村群号:328621265喜欢魔忍村的书友,欢迎各位书友加入魔忍村群,成为一名魔忍,魔忍村的强大,需要你们的支持!!!魔忍村的魔忍你们在哪里?魔忍忍村已经建立!书友们雄起吧!!!魔忍村雄起吧!!!
  • 重生之冷酷总裁哪里逃

    重生之冷酷总裁哪里逃

    左晋扬,海汇集团太子爷,启盛地产总裁,拥有国际知名学府双博士学位,相貌不俗,能力非凡,是众多年轻女性心目中的男神。宋茜,启盛地产的一名财务人员,守信,做事认真,无花容月貌,更无钱财,平凡女孩一枚。看似不可能有交集的两人却因五十万的借款有了交集。片段一:总经理,您能借我五十万吗?能,只是你要拿什么还?……真的会答应我任何的条件?嗯,只要您能借钱给我。我要说让你卖身给我呢?我替启盛终身工作,难道还不算是卖身吗?此卖身非彼卖身,你懂得。好吧,她懂!片段二:听说总裁性无能,结婚一个月总裁夫人就提出了离婚。真的吗?应该是真的,不然这些年谁见过他的身边出现过女人?是没见过。哎!可惜了,他可是我心中的男神。……片段三:我要嫁给他。乖女儿,你不能嫁他。为什么?他性无能。无能我也要嫁他,谁都别在劝我,谁劝我跟谁急。是不是性无能,只有她知道……片段四:左晋扬,我要追你。离我远点。左晋扬,我喜欢你。我讨厌女人。左晋扬,我要嫁给你。你是谁?你到底是谁?某男处在崩溃的边缘,某女笑的隐晦:你想我是谁我就是谁。某男暴走,将笑的妖魅的女子扑倒在床……男神与平凡女孩的温馨同居生活;冷酷男与花痴女的对决,且看花痴女如何拿下冷酷男。简介无能,内容更精彩,希望朋友们会喜欢荒野的文文,荒野同样期待朋友们的支持。
  • 读《吕氏春秋》学生活

    读《吕氏春秋》学生活

    《吕氏春秋》是战国末期秦相吕不韦主持编写的一部著作。书中广泛吸收了先秦诸子的思想,所以内容极为丰富。《吕氏春秋》也是先秦诸子百家学说的最大的综合者,是中华思想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份宝贵遗产。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把《吕氏春秋》与《周易》、《春秋》、《离骚》、《国语》、《孙子兵法》、《韩非子》等著名典籍相提并论,可见在汉代,《吕氏春秋》就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 归去离

    归去离

    平静的离州城,因接连几桩凶杀案陷入了慌乱,公安局调动警力,抽丝剥茧,渐渐发现这几起案子关系12年前的一场打黑运动,两个帮派的恩恩怨怨,只是没料到却给离州带来了如此大的冲击,官、商、警,纷纷卷入其中,还有三代人之间的纠葛,一切,都源于一个大哥的回归,归来离州。
  • 不羁与醉的我们

    不羁与醉的我们

    一群懵懂少年,齐聚在这座校园。是什么让他们发生了改变。笑声和泪水让他们成长。我们也有热血我们也有不羁。年少不轻狂,何时该狂?
  • 公司真相:职场中的读心术

    公司真相:职场中的读心术

    本书抽取公司内部运营的九个重大问题,层层解析,是一本告诉读者职场真相的醒世真言。书中内容包括:生存的要害——从进公司那天起就抱住老板的大腿不放,薪水的密码——“做得多”不如“说得多”,升迁的逻辑——做一只埋头苦干的老狐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