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18200000017

第17章 在县政府办公室主任(2)

上述,我是从办公室主任不好当的角度简要回顾了一下,那么怎样才能当好办公室主任呢?积我多年之经验,我认为:

第一,要心胸大度,宠辱不惊。办公室主任无过便是功,没有受批评就是受表扬。从某种意义上讲,说明办公室主任这个岗位,天生注定就是一个受气的岗位,工作做好了百事皆无,做 不好,哪怕有一点差错,都会全盘皆输,批评议论纷至沓来。对此,办公室主任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因为办公室主任必须要有 气度,要受得起委屈,要心胸大度,宠辱不惊,安之泰然。

我在政府办当主任时,当时,由于机关车辆少,两个副县长合用一辆车,平时还能凑合,到星期五下午就麻烦了,因为两个副县长回家的地点不一样,时间不一样,常常为此事,副县长 猛“凶”管车人员,甚至把“状”告到县长那里,一般这种事到主管后勤的副主任那里就摆平了。

但有一次,一个副县长把我叫 到他的办公室,说办公室人员不尊重他,从时间上不能保证让他用车,对我很不满意。我不能解释原因,不能申辩理由,只能表 态,是我管得不细,“下不为例”。副职就不理解办公室的难处,从基层调车为政府机关帮忙,时间真的很难保证,因为车是部门的,人家单位就没点事吗?但这些都不能说,“苦果”只能 自己吞下去。因此,办公室主任,对待挨批评,特别对不符合实际、不符合情理的指责,必须以大局为重,坦荡处之,努力修炼 “凡事”顺其自然,遇事处之泰然,得意之时淡然,失意之时坦然,历经沧桑超然的人格魅力,做到毛泽东同志所教导的“不管 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要淡泊名利,甘为人梯,做到视事业如生命,把名利当云烟。要不恋前台明星,甘做幕后英雄,少

攀不比多奉献,俯首甘为孺子牛。

第二,要甘于奉献,充满激情。 如果说“成功是失败之母”,那么激情则是“成功之父”。因为“激情”是成功的第一步,如果没有激情,有可能连“打败”的机会也没有。办公室 主任是一个特殊的岗位,激情尤为重要。做好日复一日、琐碎繁杂、枯燥乏味的事务工作需要激情;没日没夜没完没了地搜索枯 肠、苦心笔耕更需要激情。否则,就不可能产生“灵感”,更不可能出“金玉良言”、精品力作,可以说激情是创造性开展工作 的不竭动力。

1990年,正赶上县委换届。我们办公室知道,新来的书记对文字要求比较高,且书记又擅长写作,所以,我们办公室按领导限定时间,奋斗了七天七夜,写出了一个稿子。但书记一看 就双眉紧锁,批上几个字就给判“死刑”了。我和两位干事又突击了三天才把稿子拿下。交卷之后,第二天累得我躺在床上开 始输液,当时因为胃疼久治不愈,吃不进什么东西,我的体重才一百一十多斤,比刚进办公室时体重锐减二十一斤。书记听说 后,随即到家来看我,当看到我躺在床上有气无力的表情时,当看到我住在一间屋,连早晨的粥锅,也因家属上班忙还没来得及洗刷确实不像个混的时,双眼湿润了。所以我病好上班后,书记 就责成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张良国同志协调,重新为我家属安排了工作。

这个例子,再次证明,在办公室无论是正职还是副职,都必须热爱自己的岗位,不能只想“提拔”不干实事,必须充满激情,像“牛一样干活,像兔子一样奔跑”,这样才能在工作实践 和写作过程中获得无限的乐趣和丰厚的“精神回报”。此外,办公室主任要竭尽全力敬业。办公室主任岗位既辛苦,又清苦,不显山不露水,没有扎实奉献精神难以胜任。必须勇于吃苦,甘当不为名利的“绿叶”,乐于奉献的“蜜蜂”,恪尽职守的“螺丝钉”,忠诚领导服务群众的“勤务员”。

第三,要练就真功,外圆内方。办公室主任既是领导的参 谋和助手,又是事务的总管;既要联系上下,又要协调各方;既要动手,又要动脑;既要动嘴,又要动笔。这就要求办公室主任 必须有真才实学,不仅是“小灵通”,而且是“全球通”,只有张口能说,提笔能写,有事能办,遇事能解,才能无愧于“参 谋长”这个光荣的称号。一是要有较高的文字运用能力,这是办公室主任的看家本领和第一要务。必须强化“以文立室、执笔 为民”的工作理念,苦练内功,厚积薄发。二是要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对上负责对下关心,对外求支持,对内讲团结,充分发挥好桥梁和纽带作用。三是要有准确的判断观察能力和灵活的应变 能力。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灵活机动,多谋善断。四是要有周密的办事能力。办公室工作无小事,不是“一好遮百 丑”,而是“一丑遮百好”。因此,必须百密而无一疏,确保工作不出岔子,情报不捅娄子,办事不失面子,实现“零差错,零 失误”。五是要有广泛的社交能力。积极建立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工作关系,只有坚持不懈,孜孜追求,才能达到具有高尚的 人格、丰富的知识、高超的水平、卓有成效的方法艺术的办公室主任最高境界。在我从政四十多年的生涯中,在我县党政机关办公室系统内,令我佩服的高水平的办公室主任是我的恩师、我的 老领导贾英朝、焦聚祥、吴志芳和焦秋云。他们是办公室的老前辈,一直也是我当主任的楷模和榜样,我总结的上述内容,多是

从他们身上总结提炼而来的。

第四,要敏感善悟,足智多谋。办公室最大的规律是“无规 律”,有时甚至要“捉迷藏”,要做到从容自如、得心应手,就必须机灵、善悟。首先,要增强敏感性。“聪者听于无形”,办 公室主任是领导的“外脑”,要善于抓住一滴水见太阳的能力,多一点“神经过敏”,少一点“麻木不仁”。既要“谋事”,又 要“谋人”,用心感受,善解人意,准确领会组织意图,把握领导思路,身在兵位,胸为帅谋,想领导之所想,谋领导之所虑, 积极给领导出谋划策,及时为领导拾遗补缺,实现与领导的“同频共振”。其次,要增强预见性。“走在领导后面,想在领导前 面”。并且要在“快半拍”“快半步”上下功夫,想领导所未想,多当超前参谋,不当“事后诸葛”。关键时候要提头知尾,一点就破,不点自破。再次,要增强创造性。不能仅仅满足于一 般性的事务性工作,要把精力放在领导、群众最关心、最迫切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上,大胆提出新思路,积极采取新举措,及时 总结新经验。

第五,要有张有弛,把握好度。办公室主任是“兵头将尾”,既是官又是兵,既是主任又是秘书,为人处世必须把握分寸,只有张弛有度,方可游刃有余。要摆正位置,台后不台前, 揽事不揽权,参谋不拍板,到位不越位,做到“代表领导不代替领导,服务领导不附属领导”。要恰当汇报,重要事情先奏后 斩,紧急的事先斩后奏,份内的事只斩不奏。要了解“气候”,掌握“火候”,参到关键处,谋到“点”子上,并且要当“高 参”,不当“刁参”,当“明参”,不当“隐参”。要处理好各种关系,对上,尊重不吹捧,服从不盲从;对下,与人为善,不狐假虎威,不盛气凌人,不瞎指挥穷折腾。总之,要坦坦荡荡,表里如一,言行一致,“见了小官不能大,见了大官不能小”。要谨言慎行,做到该说的说,不该说的坚决不说,对一些不利于团结的话要“烂在心里”,宁可交“白卷”,不当“二传手”, 努力做一个“有宰相胸襟、军师心智、状元文笔、平民心态、公仆品格”的符合现代要求的新时期办公室主任。

06我眼中的功勋人物

1990年5月,经县五大班子联席会议决定,在全县开展“树功勋、增斗志”活动,整个活动整整进行了八个月。经层层推荐、层层评议、层层筛选,最后确定王武忠等十一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曾 为新河县作出过突出贡献的同志,被县委、县政府命名为“新河县功勋”人物。他们当中,本地干部九人,其中县级干部四人,科级 干部两人,股级干部两人,农村支部书记一人,外地干部两人。

在这十一名功勋人物中,除邢悌民、刘杰、牛迪义、张前光四位同志,我没有直接接触过外,其他七名同志我都直接打过交道,比较了解。

王武忠是副县长,我在水利局工作时曾多次给其送 简报或送汇报材料;秦大山是我们村人,也是我在水利局工作时的“顶头上司”;李涤生、曹书田都是我身体不适或患病首先考虑求 治的“知名大夫”;杨永振我们在一起工作五年;陈坦同志,是我多次到该厂调研、多次接触的好长辈;张翼震是我下乡包村打过一 年交道的老伙计。

在全县开展“树功勋、增斗志”活动中,我们“两办”主要负责典型人物材料的最后把关和审改。同时,组织运作了具体的挂匾事宜。因此对整个活动比较了解。我认为,县委、县政府组织的这项活动非常必要,它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其活动本身。其一,它树 的是正气,使全县人民通过此举认知本届班子是干正事的班子;其二,它鼓的是心气,对全县上下是个引领,是个激励,是个提振, 把全县干事创业的劲头鼓起来了;其三,它让人服气,因为这些人,这些活生生的典型就在我们身边,而且这些同志的精神、人 品、业绩也确实让人感动、让人震撼。所以,我决定将这十一个人的典型事迹收入我的回忆录,旨在让我的后人记住他们、学习他 们、效仿他们,永远做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人。

但我认为,还有不少令我佩服令我敬仰的同志,虽然他们有些没上《新河功勋谱》,但我认为,历史和人们也同样不应忘记他们,因为他们在新河发展的历史上曾经作出过较大贡献。他们是, 我县县办工业的奠基人:刘忠博、刘民生、郭庆昌、冯志月、司中伏、赵继英、马志恩、刘恒钦、李进喜、田子杰、刘东升、付同 江、张庆东、李国茂、马维义、刘旭东等,水利战线的开拓者:许庭印、范国光、袁洪儒、王成录、陈增顺、王文秀、李义华、高印 泉、孙陆群等,还有曾在台庄闸任战地指挥长的李忠文。

被载入新河《功勋人物谱》中的十一位功勋人物是:

县办工业的奠基人王武忠同志。该同志系河北饶阳县张家庄人,民国35年(1946年)参加革命工作来到新河,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历任新河县财政科长、工业部长、财贸部长、副县长、 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1983年离休。

同类推荐
  • 记者的感悟

    记者的感悟

    这么多年,我写了许多杂文、短评、述评、时评,也写了许多业务研究文章、采访体会、记下了自己的工作经历,还为各类培训班写过不少演讲稿。与采写消息通讯等本职业务相比,我对这类东西的重视程度并不低、所花精力并不小、所获的感悟并不少。因此,我一直希望将这些凝聚着我的心血、汗水的文字结集出版。现在,奉献给读者的,是继《记者的天空》之后又一部研究业务的书。
  • 十八岁,我有勇气独自旅行

    十八岁,我有勇气独自旅行

    《18岁,我有勇气独自去旅行》是一本主打“成人礼”概念的游记、小说、图文集。精选适合18岁学生独自旅行的国内景点或城市,并配以当地为背景的小说,搭配景点介绍的形式,让读者们可以够鼓起勇气,行走领略我国的好山好水。本书整体定位为积极向上,充满青春朝气及正能量。旅行是一种病,当你把身边的人都传染了,而你自己根本不想从中跑出来。人生,是一次充满未知的旅行。去了不同的地方,看了不同的风景,知道了不同的事,感悟了不同的人生。
  • 斯人独憔悴

    斯人独憔悴

    1919年发表。南京学堂学生代表颖铭、颖石兄弟俩参加请愿斗争,身为军阀政府官僚的父亲停止了他们的学业,将他们关在家中。后兄弟俩当了办事员,在苦闷中低吟“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的诗句。
  • 容美土司王田舜年

    容美土司王田舜年

    长篇历史传记文学《容美土司王·田舜年》以史为据,以文学之笔,全面描述了田舜年执政期间乃至整个土司时期的社会、人文、自然景观,展示了土家族丰厚的文化底蕴。
  • 开着坦克去唐朝

    开着坦克去唐朝

    品质是人的立身之本,是通向成功的第一阶梯。有一些品质尤其重要,直接决定着一个人的人生走向和事业成就的高低。长中的青少年要想在未来获得杰出成就,必先锤炼出优秀的品质! 希望本书能够为青少年塑造优秀品质、成就卓越人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热门推荐
  • 管理基础与实务

    管理基础与实务

    《管理基础与实务》是一本着眼于培养高职高专类院校学生的管理素质与管理技能的教材。本书以管理的四项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为主线,系统地介绍了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原理和方法。本书设三篇,共九章。第一篇管理内涵篇,主要介绍管理和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第二篇阐述了管理的基本职能,是全书的重点部分,比较系统地介绍了管理的一般职能以及相关的理论与方法;第三篇是管理的改革与创新篇,主要介绍创新、组织的变革和发展,目的是拓展学生的思路,开阔学生的视野。
  • 霸道少爷的平凡女佣

    霸道少爷的平凡女佣

    亲为何要她去就读学费这麽昂贵的学校……当她迈进美丽的校园时,就惹上了学校的某人,并要求沐兰宣当他的女佣……天哪,沐兰宣与某人的命运将何去何从呢?
  • 钢琴上的黑白左右手

    钢琴上的黑白左右手

    本书分为十辑,收录了《安逸与压力》、《笨学生开创了新纪元》、《夺冠之本》、《享受勤奋》、《没有人不能成才》、《靠自己》等百余篇散文作品。
  • 复仇公主么么哒

    复仇公主么么哒

    我恨她为什么夺走了我爱的人还不够?还要杀害我的父母?仇恨这个词已经霸占了我的内心了。复仇这是我现在唯一想做的事。
  • 不朽剑圣

    不朽剑圣

    一个生而不凡的少年,一只本应握着菜刀的手,最终在人情冷暖下,悍然进入江湖,搅动风云。手中的剑,江湖之密,剑圣可得不朽。
  • 溯尘

    溯尘

    她是南国奇特的公主,并且有着得天独厚的家世条件。他是南国命定的天子,但是有着不为人知的惊天秘密。当爱情挑战皇权,当理想碰撞生活,日久生情敌不过命运捉弄!他一纸契约博得美人归。她从公主变成皇后,爱情被阴谋算计,阴谋被真情揭穿!一切该何去何从!
  • 万界图腾

    万界图腾

    蛇蝎绕金树,鱼龙舞鲲山。星火衔冰月,钟鼓动穹音。一个身世浮沉的少年天才,沉寂于苦寒之地。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一场奇遇,钟岳获得沉沦万年的命轮树,传承天行命轮,为追寻父母的足迹,他走向了一条荆棘血路。铸铭纹,种神血,养祭灵,淬阳魂,伏天罡,塑法相,渡雷劫,夺神火,从此一飞冲天,直至成就乾坤万界不朽之图腾!以天道神人之血,邪灵命魂之轮,成就无上魔帝之行!
  • 现代美女古代之旅

    现代美女古代之旅

    他,英俊非凡,文韬武略,有享誉四方美名的一国之君他,温润如玉,温柔多情,有天下第一乐师之称的异国太子妩媚多情的她,周旋于两个男人之间高傲的她,坚守着心中的“唯一”爱情不可以分享,爱人同样不可分享选择,还是放弃?谁才是她命中的“唯一”或者都不是~~~“‘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可惜他们都不能给我想要的。”她落寞地道。“我愿意为你放弃大好江山,随你笑傲江湖,做一对神仙眷侣。”他坚定如宣誓般道。
  • 桃运小道士

    桃运小道士

    狂龙回归都市,却成了冰山女神未婚妻的贴身小保安,且看最牛小保安如何坐拥佳丽,纵横都市!
  • 季羡林五堂国学课

    季羡林五堂国学课

    聆听国学泰斗畅谈中国文化之精髓,感受东方传统文化魅力。众所周知季老是著名的文化大师,他对于中外文化,尤其是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一位学贯中西的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长期从事东方文化研究,他在晚年也一直在思考“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什么?”《季羡林的五堂国学课》将引领读者于行文问听大师阐述他对中国文化的体悟与沉思,带领读者从深层次感受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