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17600000045

第45章 1966年(3)

这个《纪要》,是1963年和1964年毛泽东《关于文学艺术的批示》"左"倾错误的继续发展。毛泽东从2月下旬到3月下旬,3次对《纪要》作了修改和重要补充。他在3月中旬的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上指出:"现在学术界和教育界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掌握实权。社会主义革命越深入,他们就越抵抗,就越暴露出他们的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面目。"提出要对资产阶级学术权威进行切实的批判。3月19日,经毛泽东同意,江青给林彪写了一封信,附上《纪要》,要求林彪审批。林彪于3月22日给中央军委常委写了一封信,吹捧"江青是我们党内女同志中少有的杰出代表。她做过许多贡献,不为人们所知,这次’文化大革命‘,她的才华就显露出来了"。并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文件,用毛泽东思想回答了社会主义时期文化革命的许多重大问题,不仅有极大的现实意义,而且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这个《纪要》的炮制,标志着林彪和江青勾结起来,利用"文化大革命"进行反革命活动的开始。3月30日,中央军委将《纪要》和林彪的信报送中共中央。由于这个文件是毛泽东修改和同意的,中共中央表示"完全同意"。4月10日,中共中央批转了这个《纪要》,并作为中央文件转发到全党,要求认真讨论研究贯彻和执行。此后,林彪、江青互相勾结,把《纪要》作为他们在文艺界大搞法西斯专政,打击迫害革命同志的合法理论依据。"文艺黑线专政论"的出笼,不仅整个否定了文化艺术界的成就,而且搅乱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助长了"怀疑一切"的思潮,特别是军队和地方的不少单位,在贯彻《纪要》中错误地揪斗或批判了一大批文艺工作者,从而造成了大量冤假错案。《纪要》的发表,实际上否定了《二月提纲》,为发动"文化大革命"做了重要的舆论准备。

这个《纪要》虽然是江青直接炮制的,但也反映了毛泽东对文化领域阶级斗争形势过分严重的估计和发动一场"文化大革命"的决心。

3月2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向中共中央呈报了《关于建议撤销1966年2月(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的请示》。5月30日,中央同意总政治部的请示,决定撤销这个《纪要》,对受《纪要》影响而被错误批判处理的人员和文艺作品,实事求是地予以平反。

"文化大革命"

6月27日,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明确指出:"历史已经判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文化大革命"从1966年5月开始到1976年lO月结束,共分为三段。

(1)从"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到1969年4月党的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1966年5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同年8月八届十一中全会的召开,是"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的标志。这两次会议相继通过了《**********》和《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对所谓"彭真、罗瑞卿、陆定一、杨尚昆反党集团"和对所谓"刘少奇、邓小平司令部"进行了错误的斗争,对党中央领导机构进行了错误的改组,成立了所谓"中央文革小组"并让它掌握了中央的很大部分权力。毛泽东的左倾错误的个人领导实际上取代了党中央的集体领导,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被鼓吹到了狂热的程度。林彪、江青、康生、张春桥等人主要利用所谓"中央文革小组"的名义,乘机煽动"打倒一切、全面内战"。1967年2月前后,谭震林、陈毅、叶剑英、李富春、李先念、徐向前、聂荣臻等政治局和军委的领导同志,在不同的会议上对"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作法提出了强烈的批评,但被诬为"二月逆流"而受到压制和打击。朱德、陈云也受到错误的批判。各部门各地方的党政领导机构几乎都被夺权或改组。派人民解放军实行三支两军(支左、支工、支农,军管、军训),在当时的混乱情况下对稳定局势起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带来了一些消极后果。1969年召开党的九大使"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合法化,加强了林彪、江青、康生等人在党中央的地位。

(2)从党的九大到1973年8月党的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1970年至1971年间发生了林彪反革命集团阴谋夺取最高权力、策动反革命武装政变的事件。这是"文化大革命"推翻党的一系列基本原则的结果,客观上宣告了"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的失败。毛泽东、周恩来机智地粉碎了这次叛变。周恩来在毛泽东支持下主持中央日常工作,使各方面的工作有了转机。1972年,在批林过程中,周恩来正确地提出要批极左思潮的意见,但毛泽东却错误地认为当时的任务是反对"极右"。1973年召开党的十大继续了九大的左倾错误,并且使王洪文当上了党中央副主席,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势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3)从党的十大到1976年10月。1974年初,江青、王洪文等提出开展所谓"批林批孔"运动,把矛头指向周恩来。毛泽东发现江青等人借机进行篡权活动以后,对他们作了严厉批评,宣布他们是"四人帮",指出江青有当党中央主席和操纵"组阁"的野心。1975年,周恩来病重,邓小平在毛泽东支持下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着手对许多方面的工行进行整顿,使形势有了明显好转。但是毛泽东不能容忍邓小平系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又发动了所谓"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全国再度陷人混乱。1976年1月周恩来逝世。他的逝世引起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无限悲痛。同年4月间,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以天安门事件为代表的悼念周总理、反对"四人帮"的强大抗议运动。这个运动实质上是拥护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的正确领导,它为后来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奠定了群众基础。当时,中央政治局和毛泽东对天安门事件的性质作出了错误的判断,并且错误地撤销了邓小平的党内外一切职务。1976年9月毛泽东逝世,江青反革命集团加紧夺取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权的阴谋活动。同年10月上旬,中央政治局执行党和人民的意志,毅然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这场灾难。持续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使党、国家和各族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是一场灾难深重的内乱。

在思想上,建国以来17年中大量正确的方针政策和成就被否定,很多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和社会主义原则被当作修正主义或资本主义的东西受到批判,而很多错误的东西则被当成了社会主义新生事物,是非被混淆了。

在组织上,党的组织和国家政权受到极大削弱。广大党员被长时间停止过组织生活,从基层党支部到县委、省委在长达数年里基本上处于瘫痪状态;公检法机关被砸烂了,各级政权机关被夺了权,社会秩序非常混乱。

在经济上,国民经济遭到极大破坏。10年间国民收入损失约5000亿元。国民经济的主要比例关系严重失调,重工业由1966年的32.7%上升到1976年的38.9%,农业同期却由35.9%下降为30.4%,轻工业同期由31.4%下降为30.7%。人民生活水平有所下降。

在文化上,科学文化教育事业遭到严重摧残,大批科学文化界的专家学者被扣上"反动学术权威"等莫须有的罪名,许多人被迫害致死。在"文化大革命"中成长起来的一代青少年的学业被荒芜了,我国与发达国家的科技水平差距进一步拉大。

对于"文化大革命"这一全局性的、长时间的左倾严重错误,毛泽东负有主要责任。但是,毛泽东的错误终究是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所犯的错误。他在犯严重错误的时候,还多次要求全党认真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著作,还始终认为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是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所必需的,这是他的悲剧所在。他虽然在全局上一直坚持"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但也制止和纠正过一些具体错误,保护过一些党的领导干部和党外著名人士,使一些负责干部重新回到重要的领导岗位。他领导了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的斗争。他对"四人帮"也进行过严厉的批评,不让他们篡夺最高领导权的野心得逞,这为后来我们党顺利地粉碎"四人帮"起了重要作用。他晚年仍然警觉地注意维护国家的安全,顶住了社会帝国主义的压力,执行正确的对外政策,坚决支援各国人民的正义斗争,并且提出了划分三个世界的战略思想。在"文化大革命"中,我们党没有被摧毁并且还能维持统一,国务院和人民解放军还能进行许多必要的工作,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根基仍然保存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还在进行,我们的国家仍然保持统一并且在国际上发挥重要影响。这些都同毛泽东的巨大作用分不开。

毛泽东所犯错误的原因,主要是他对国内国际形势作了违反实际的估计,他在关于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理论和实践上的错误发展得越来越严重。他的个人专断作风逐步损害了党的民主集中制。他经常注意要克服我们党内和国家生活中存在的缺点,但他在晚年对许多问题不仅没能加以正确分析,而且在"文化大革命"中混淆了是非和敌我。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是利用毛泽东的错误,背着他进行了大量祸国殃民的罪恶活动,其性质是属于反革命罪行,其目的是为了篡党夺权。因此,毛泽东的错误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罪行性质不同,决不能加以混淆。

党和人民在"文化大革命"中同左倾错误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斗争一直没有停止过。从同江青等人进行尖锐斗争的老一辈革命家,到坚持真理的普通共产党员张志新,我们党的广大干部和党员,无论是曾被错误打倒的,或者是一直坚持工作的,绝大多数都是忠于党和人民的,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的信念是坚定的。遭到打击和折磨的知识分子、劳动模范、爱国民主人士、爱国华侨以及各民族各阶层的干部和群众,绝大多数都没有动摇热爱祖国和拥护党、拥护社会主义的立场。正是由于广大党员、工人、农民、解放军指战员、知识分子、知识青年和干部坚守岗位,坚持生产和工作,才使"文化大革命"的破坏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这期间,我国国民经济虽然遭到巨大损失,仍然取得了进展。粮食生产保持了比较稳定的增长。工业交通、基本建没和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成就。氢弹试验和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尖端科学发展的新成就。这期间,在局势动乱的情况下,人民解放军仍然英勇地保卫着祖国的安全。在对外关系上,联合国恢复了我国的合法席位,实现了中日建交、中美关系正常化,打开了外交关系的新局面。这一切成就的取得决不是开展"文化大革命"带来的;相反,如果没有"文化大革命",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会取得更大的成就。在"文化大革命"中,尽管受到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破坏,但是最后还是战胜了他们。中国共产党、人民政权、人民军队和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都没有改变。

"文化大革命"是以"革命"的名义进行的,采取了似乎非常"革命"的手段,但实际上,它不是也不可能是一场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

首先,十年"文化大革命"是大革文化命。按照马列主义所讲的本来含义上的文化革命,通常是指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提高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在落后的国家,还有一个扫除文盲的问题。在我国,50年代末期,也曾提出过进行文化革命的问题,并成为党的八大二次会议的一个内容。刘少奇在1958年召开的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上的报告中,明确提出为了适应技术革命的需要,必须同时进行文化革命。当时确定的文化革命的内容,主要是发展社会主义的文化、教育事业,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和健康水平,建设工人阶级的知识分子队伍,改变我国教育、科学、文化的落后状态。这种观点同马列主义关于文化革命的思想是一致的。但是,"文化大革命"虽然冠以"文化"二字,而且也是从思想文化领域开始的,但它使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被严重破坏,学生停课"闹革命",教育质量严重下降,许多科学研究被迫停止,其结果是在"文化大革命"中成长的一代青少年的学业荒芜了,一大批学有所成的专家、学者被打倒或被迫害致死,我国的科学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因此,"文化大革命"是对文化、教育、科学事业的一场大破坏。

第二,"文化大革命"不是真正的政治革命。"文化大革命"被说成"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的政治大革命"。这种说法是违背我国历史事实的。事实上,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劳动人民已经成为国家的主人,政权已经牢牢地掌握在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手中。在1956年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还要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但是革命的内容和方法已同过去根本不同。对于党和国家肌体中确实存在的某些阴暗面,虽然需要作出恰当的估计并运用符合宪法、法律和党章的正确措施加以解决,但决不应该采取"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方法。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进行所谓的"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政治大革命,既没有经济基础,也没有政治基础。它必然提不出任何建设性的纲领,而只能造成严重的混乱、破坏和倒退。第三,"文化大革命"也不是一场思想大革命,它给人们带来了空前的思想混乱。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是"文化大革命"的指导思想,一度被誉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顶峰",号称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第三个光辉的里程碑",实际上这个理论是完全错误的。修正主义作为"文化大革命"的头号敌人,没有人给它一个确切的界定,包括毛泽东在内,也没有讲清楚什么是修正主义。"文化大革命"中批判修正主义,甚至认为在中央出现了修正主义,这是毫无根据的。

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出发点,是想通过天下大乱而达到天下大治。事与愿违,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没有任何的积极意义。它留给人们的教训是深刻的: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必须正确地认识基本国情,正确分析社会的阶级关系和社会主要矛盾,认清执政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取得的成就充分证明:必须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认真贯彻执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同类推荐
  • 王朝湮灭:为西夏帝国叫魂

    王朝湮灭:为西夏帝国叫魂

    11世纪时,党项人建立了大夏国,史称“西夏”,盘踞中国西北两百年,曾经与宋、辽、金、蒙古等并立。岂料横扫欧亚战无不胜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临终遗嘱要将西夏党项一族斩尽杀绝!在蒙古人的铁骑践踏与驱逐下,党项人失所流离,不知所终。诗人记者唐荣尧跋山涉水,将脚印送往历史故地的角角落落,步量访谈,与史籍印证,顺源溯流,追寻他们的蛛丝马迹,发现他们的最后去处,破解了一个被重重迷雾包裹着的历史疑案……
  • 至尊顽主

    至尊顽主

    我是郑晓阳,前特种兵,后来成了军事收藏家。在地下要塞里从一死鬼手里拿了个镯子被炸回大明成了朱厚照。后来我才知道,我之所以能回到大明是正德那厮的魂儿捣的鬼,他还给了我一个任务。我凭啥要听他的,我就按照自己的意思玩儿,因为我是顽主,不让我玩我就捣乱。所以,我在大明开始捣乱。
  • 夺秦

    夺秦

    战国末年,受秦国杀手追杀的楚国末代王孙熊心在死亡前一刹,心血激活楚国神器“凤神玉”,夺魂附生在了三十五年前被吕不韦抛弃在了赵国邯郸的亲侄子吕渊身上。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国仇家恨俱在的熊心,他该何去何从?强秦能否依然一统天下?占据秦国大势的法家能否屹立不倒?策划祭起了“农民起义”这一个大杀器的墨家能否守得云开见月明?无为而为的道家能否依然如史上一般,最终篡取了胜利的果实?受到最残酷镇压的儒家能否提前几十年发动致命一击的逆袭?拥有最强武力的兵家呢?神秘莫测的阴阳家呢?春秋战国几百年,合纵连横,不断挑动着天下大势的纵横家呢?兼儒墨,合名法,博取百家之长的杂家呢?在它背后,“奇货可居”,率领杂家全面崛起,连秦王赢政亦要尊称一声“仲父”的吕不韦又是何等的霸气风骚?……画卷已开
  • 三国之江山国色

    三国之江山国色

    三国,又见三国。看惯了霸道凶残的董肥肥,雄才大略的曹阿瞒,腹黑伪装的刘大耳,骁勇霸气的吕奉先,岂知还有睿智贤达的卫仲道。李代桃僵借尸还魂的21世界军官在这个波澜壮阔,人命如草芥的时代又能有什么样的故事,一切都在《三国之江山国色》。
  • 官匪录

    官匪录

    兴元元年七月,泾源兵变结束,唐德宗返回长安。此时中央威望下降,权力不稳,民心动荡。为巩固中央集权,德宗以雷霆手段打击江湖势力:下旨招安江湖侠士,委以公务官职,拒不受者,或囚或杀;平民不得学习武艺,凡开宗立派者,须得朝廷许可。抗旨不从者,统称为匪,格杀勿论。QQ交流群:50941756
热门推荐
  • 机甲时代催生的铁血战将

    机甲时代催生的铁血战将

    没有任何的绚丽色彩,只有灰色的硝烟和红色的血液,远征边境后,生化危机突然来袭,是继续...还是退缩...宿命的对手已然超越了现实的范畴,这让一腔热血的肉体凡胎如何凭借冷热兵器来战斗...机甲时代来临...
  • 舌尖上的皇后

    舌尖上的皇后

    穿越有三怕:没钱、庶女、家人极品。穿越有三宝:美食、颜值、金手指强。她好像全都占了。古语有云:民以食为天。世间之事瞬息万变,唯美食不可辜负也、今有舌尖上的中国,她也可以开创个舌尖上的华国!都说吃货没有前途,但是有一双能让食物在舌尖舞蹈的巧手的吃货,前途便是大大滴。再多艰难险阻,手握美食系统心中不愁!这是小小厨娘用美食征服世界的风华录,这是小小庶女走向皇后之路的锦绣史!【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六独

    六独

    一个原本隐居世外桃源的清纯少年,因为误闯禁地,误入世俗。从此开启了自己人生的精彩旅途,世俗界经历的种种让原本清纯的少年,成为三界万众敬仰的六独老祖。静看少年如何笑傲群雄,纵横三界。。。。。
  • 三个火枪手(下)

    三个火枪手(下)

    平民出身的达达尼昂到巴黎投军,加入国王路易十三的火枪手卫队,和其他三个火枪手成为好朋友。他们为了保护王后奥地利的安妮的名誉,抗击红衣主教黎塞留,击败黎塞留设置的重重障碍,前往英国,从白金汉公爵那里取回王后的钻石,挫败了黎塞留挑拨国王和王后的阴谋。
  • 唯独你,你什么都不要

    唯独你,你什么都不要

    失去四年的感情。我等了他四年他回来了在和好还会认真么。他还会对我认真么?这时一篇幻想型小说,这时我所想得到的。可是我会得到她吗?那位夏紫涵,我是按照我喜欢的人的外貌性格描绘的。林默这一角色是按照我的性格外貌描绘的。痴情的林默,可爱的夏紫涵,恶毒的束敏,还有那为女神级别的双胞胎姐姐张琰和张语。那天真无邪的双胞胎妹妹鲁静茱和鲁静萸。还有那最后被逼反抗家人的鲁静萱。藏獒郑宗乐,长脸陆正健,撒娇女孙雅倩,爱面子的张生荣,老班长陈颖,大长腿胡晓洁,可爱级别的筱雪,还有那些封建性的家长等。本书故事都是我在高中时期所遇到的事。80%都是原事,加上20%的改编。带来一个真正的高中生活的友情及爱情。
  • 最强王者归来

    最强王者归来

    一个孤儿,一个王者,王者的诞生,伴随着事物的毁灭,王者的成长,总有着辛苦的时刻。
  • 紫色樱花之恋

    紫色樱花之恋

    他们的后代也发生着不一样的爱情,这次我会写的多多滴【词穷】还有题目应该是紫雪樱花之恋,无所谓啦
  • 豪门重生之变身纨绔千金

    豪门重生之变身纨绔千金

    重生前的她自卑胆小,在学校被同学欺负,在家被后母和同父异母的姐姐欺负,从未想过反击或抵抗。重生后的她光彩照人,自信潇洒,敢作敢当,纨绔异常。重生后,本为孤儿的她,得到了父亲的关爱,这一切到底是为什么?
  • 人生经历与现实生活

    人生经历与现实生活

    这篇写的关于我从小到现在记得那些事和现在的我,我不是写那种不真实的小说,而是我经历的生活的现代现实故事。
  • 绮罗香

    绮罗香

    "她本是黄河畔的小城孤女,他的出现令她命盘皆乱。不过一衣之恩,须臾之间,她交付痴心。他本是清俊洒脱的少年将军,金戈铁马,征战天下。有朝一日也会被磨尽满怀意气,屈折于命运的摆弄,只余举世倾国之殇。紫陌红尘,巷前白马。少时的相遇,令他们于乱世相依。从此千回百转,他却依然在她心间。痴者痴,醉者醉。在乱世之中,是隐忍还是反抗?她心底痴恋的人,又能否护得她周全?气吞万里,兴尽高歌,纵然王霸天下,谁又是真正的胜者?回首往昔,最难舍的竟非名利权势,而是隐没于红尘纷扰中的那一抹情牵。犹记得,多年前把酒言欢之时,故人的笑颜犹胜桃花俏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