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1400000051

第51章 金融—读懂生活中的“钱”规则(1)

货币——不仅仅是钱那么简单

【经济学故事】

在太平洋某些岛屿上,当地居民以一种贝壳——“加马里”货币来交税,600个加马里可换一整匹棉花。再如美拉尼西亚群岛的居民以狗牙作货币,一颗狗牙大约可买100个椰子,而娶一位新娘,必须给她几百颗狗牙作礼金。

在太平洋加罗林群岛中的雅浦岛,居民使用石头货币。这里每一枚货币叫做“一分”,但这样的“一分”,并不方便随时携带在身上。因为它是一个“庞然大物”——中心有一个圆窟的圆形石头。照当地人的规定,“分”的体积和直径越大,价值就越高,有的“分”直径大到5米。这种货币是用石灰岩的矿物——文石刻成的,但雅浦岛上没有文石,当地人要远航到几百里外的帕拉乌岛把文石打下,装在木筏上运回。单是惊险百出的海上航程,就要历时几个星期。

为什么贝壳、狗牙和石头也能成为货币?货币为什么能买到任何东西?要解开有关货币的疑问,就必须了解货币是怎么来的。

【经济学课堂】

货币的前身就是普通的商品,它是在交换过程中逐渐演变成一般等价物的。货币是商品,但又不是普通商品,而是特殊商品。货币出现后,整个商品世界就分裂成为两极,一极是特殊商品货币,另一极是所有的普通商品。普通商品以各种各样的使用价值的形式出现,而货币则是以价值的体化物或尺度出现的。普通商品只有通过与货币作比较,才能体现出其价值,普通商品之间才可以相互比较。

货币的发展一共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

1.物物交换。人类使用货币的历史产生于物物交换的时代,在原始社会,人们采取以物易物的方式,交换自己所需要的物资,比如一头羊换一把石斧。但是有时候受到用于交换的物资种类的限制,不得不寻找一种能够同时为交换双方都接受的物品,这种物品就是最原始的货币。牲畜、盐、稀有的贝壳、珍稀鸟类羽毛、宝石、沙金、石头等不容易大量获取的物品都曾经作为货币使用过。

2.金属货币。经过长年的自然淘汰,在绝大多数社会里,作为货币使用的物品逐渐被金属所取代。使用金属货币的好处是它是人工制造,无法从自然界大量获取,同时还易于储存。数量稀少的金、银和冶炼困难的铜逐渐成为主要的货币金属。某些国家和地区使用过铁质货币,而中国最早的金属货币是商朝的铜贝。

3.金银。西方国家的主币为金币和银币,辅币以铜、铜合金制造。随着欧洲社会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易量逐渐增大,到15世纪时,经济发达的佛兰德斯和意大利北部各邦国出现了通货紧缩。从16世纪开始,大量来自美洲的黄金和白银通过西班牙流入欧洲,挽救了欧洲的货币制度,并为其后欧洲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4.纸币。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金属货币同样显示出使用上的不便。于是作为金属货币象征符号的纸币便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宋朝时期在中国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

目前世界上共有200多种货币,作为各国货币主币的纸币,精美、多侧面地反映了该国历史文化,沟通了世界各国人民的经济交往。目前世界上比较重要的纸币包括美元、欧元、人民币、日元和英镑等。

随着信用制度的发展,存款货币和电子货币如今越来越多地被使用,而新的货币形式还将不断出现。

【经济学茶座】

在现代社会中,货币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渗透了人们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一个人如果没有货币,在社会上就寸步难行;如果有了货币,就可以得到物质享受。正因为货币的这个作用,使货币拥有了一种令人疯狂的魔力。

有人向电信部门投诉,抱怨某个公用投币电话总是“吃钱”,投了钱币进去,即使电话未接通,它也不退钱出来。可是电信部门接到投诉后却迟迟不派人去修理。后来,这个人想出一个办法,再打电话给电信部门,说那个投币电话出了点毛病,只要一投币,投币机里就哗啦啦地掉钱出来。结果,电信部门的人很快就赶来修理了。

这个笑话从侧面反映出货币的重要性。金钱可以衡量大部分具体事物的价值,为人类经济社会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人类从以物换物的商品交易体系发展到现代社会中的股票、地产、金融等多种公开交易平台,货币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货币如此重要,那么货币的持有者应该以何种态度和方式来对待货币呢?

《佛经》里把人分成三种:第一种是盲人。这种人不知如何使自己拥有的财富增长,不知如何获得新的财富,也无法区分道德上的好坏。第二种是独眼人。这种人仅有一只金钱眼,而无道德之慧眼。他们只知道如何使自己拥有的财富增长和创造新财富,却不知道如何培养好的道德品质。第三种是双眼者。这类人既有金钱眼,又有道德之慧眼。他们既能使已有的财富增长,获得新财富,又能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做一个有德而富、富而有德的人,应是我们每个人的不懈追求。

我们对钱要有一种正确的认识,既不能像晋朝的王夷甫那样,把它蔑称为“阿堵物”,连碰也不愿碰它,也不能为它而疯狂,用不正当的手段去获取它。我们应以平和的心态去赚钱,做到“取之有道,用之有度”。

银行——身边的“钱柜”

【经济学故事】

中世纪时,欧洲只有两种人有钱,一种是贵族,另一种是主教。所以,银行是不必要的,因为根本没有商业活动。到了17世纪,一些平民通过经商致富,成了有钱的商人。他们为了安全,把钱存放在国王的铸币厂里。那个时候还没有纸币,所谓存钱就是指存放黄金。因为那时实行自由铸币制度,任何人都可以把金块拿到铸币厂里铸造成金币,所以铸币厂允许顾客存放黄金。

但铸币厂是属于国王的,如果国王想动用铸币厂里的黄金,那谁都无法阻止。1638年,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同苏格兰贵族爆发了战争,为了筹措军费,他征用了铸币厂里平民的黄金,美其名曰贷款给国王。虽然,黄金后来还给了原来的主人,但是商人们感到,铸币厂不安全,于是,他们把钱存到了金匠那里。金匠为存钱的人开立了凭证,存钱的人以后拿着这张凭证,就可以取出黄金。

这时正是17世纪60年代末,现代银行就是在那个时候诞生的。可以说,世界上最早的银行是私人银行,最早的银行券是由金匠们自己发行的,他们和政府没有直接的关系。

【经济学课堂】

银行一词,源于意大利语Banca,其原意是长凳、椅子,是最早的货币兑换商的营业用具。英语将该词演化为Bank,意为存钱的柜子。在我国,之所以有“银行”之称,则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相关。在我国历史上,白银一直是主要的货币材料之一,“银”代表的往往就是货币,而“行”是对大商业机构的称谓,由此,把办理与银钱有关业务的大金融机构称为银行。

银行是通过存款、贷款、汇兑、储蓄等业务,承担信用中介的金融机构。银行是最主要的金融机构,主要业务范围有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以及办理票据贴现等。

银行起源于古代的货币经营业。货币经营业主要从事与货币有关的业务,包括金属货币的鉴定和兑换、保管和汇兑业务等。货币经营者手中大量货币聚集就为发展贷款业务的开展创造了条件。随着贷款业务的发展,保管业务逐步转变成存款业务。当货币活动与信用活动结合时,货币经营业便开始向现代银行转变。1694年,英国英格兰银行的建立,标志着西方现代银行制度的建立。

我国在明朝中叶就形成了具有银行性质的钱庄,到清代又出现了票号。第一次使用银行名称的国内银行是中国通商银行,成立于1897年5月27日,最早的国家银行是1905年创办的户部银行,后称大清银行,1911年辛亥革命后,大清银行改称为“中国银行”,为现代中国银行的前身。

在我国,银行可以按如下方法分类:

第一类是中国人民银行,它是中央银行,在所有银行中起管理作用。

第二类是政策性银行,如农业发展银行、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等,一般办理政策性业务,不以赢利为目的。

第三类是商业银行,又可分为全国性国有商业银行,如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如招商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区域性商业银行,如广东发展银行;地方性商业银行,如武汉市商业银行、南京银行等。不过,随着银行业务范围的扩大,这几种银行的区别正在缩小。

最后一类是外资银行。外资银行有很多,比较著名的有花旗银行、汇丰银行,等等。外资银行一般都设在一线城市,业务与国内银行有很大不同,现在正逐步放开它的业务范围。

【经济学茶座】

1930年,美国爆发了一场规模空前的银行大危机。在此前的10年里,美国经济一路高歌猛进,然而在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危机,狂热的人们把股市吹成了巨大的泡沫。1929年10月,人们的信心再也无法支撑股票市场的泡沫,股市开始大幅下跌,直至彻底崩溃,人们积累起来的财富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几乎完全蒸发。

当银行一家接一家破产时,美国人才意识到,真正的灾难才刚刚开始。由于当时美国很多商业银行把大量资金投入证券市场,股市暴跌给他们带来了巨额亏损,市场上关于某银行即将破产的流言四处传播,恐慌的储户希望赶在银行破产之前把钱取出来,很多商业银行立刻陷入挤兑危机。这种恐慌已经失去控制,人们已经不管自己存款的银行是不是健康,一心只想着把钱取到手才安心。挤兑令更多银行被迫关门停业,很多财务健康的银行也惨遭横祸。1930年美国有1350家银行倒闭,1931年有2300家银行倒闭,1932年有1450多家银行倒闭,1933年情况恶化到了极点,公众对银行彻底失去信心,银行倒闭风潮加速进行,这一年共有4000余家银行倒闭,许多州宣布银行停业。1933年3月,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并立即宣布全国银行停业。

然而,事情远没有结束。在挤兑压力下,银行紧缩信贷,更加剧了企业的衰退和破产,越来越多的工人加入失业大军。人们的收入水平急剧下降,产品需求委靡不振,销毁牛奶面包的举动与人们的饥肠辘辘并存于市场中,整个社会似乎陷入了毫无希望的恶性循环之中。大危机期间,美国先后有9800家银行破产,而企业破产竟超过14万家。

从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危机中可以看出,银行业是整个经济的核心体系,银行危机具有传染性强、破坏性大等特点。一旦发生银行倒闭事件,如果处理不好,将引起连锁反应,甚至引发整个银行业的危机,继而引发一系列社会经济危机。

之所以发生银行危机,往往是商业银行的支付困难,即资产流动性缺乏,而不是资不抵债。只要银行能够保持资产充分的流动性,就可能在资不抵债、技术上处于破产而实际上并未破产的状态下维持其存续和运营。

同类推荐
  •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国际关系扑朔迷离,错综复杂,要进入世界政治与经济这个学科的大门,把握国际关系的本质,认清其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必由之路就是熟悉国际关系的历史经验,掌握有关国际关系的基本理论。近现代国际关系的发展历程,是资本主义列强争霸和扩张的历史,也是国际社会的秩序和准则逐步形成、国家行为得以规范的历史。西方国家的学者从西方立场和角度力图探究国际关系发展的本质和规律,提出了一系列理论和主张,推动了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 怎样办好农家乐

    怎样办好农家乐

    本书内容包括:了解农家乐文化的重要性、了解农家乐市场特点、开办我的农家乐、农家乐经营理念及经营方式、农家乐规划与设计、餐饮服务内容与技巧、客房服务内容与技巧。
  • 经济学不是教你诈

    经济学不是教你诈

    最见怪不怪的生活案例和最意想不到的趣味解读,为你揭开日常生活中鲜为人知的经济学秘密和潜规则。
  • 国富论中文珍藏版(下)

    国富论中文珍藏版(下)

    本书继承了19世纪初以来英国庸俗经济学的传统,兼收并蓄,用折衷主义的方法把供求论、生产费用论、边际效用论和边际生产力论等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以“完全竞争”为前提和以“均衡价格论”为核心的庸俗经济学体系。
  • 老百姓身边的经济学

    老百姓身边的经济学

    老百姓的住房梦为何难以实现?为什么生活成本越来越高?涨工资为何总是那么难?为什么老百姓不敢花钱?为什么勤劳而不富有?一个个老百姓身边的问题,一个个关乎生计的百姓事,却蕴含着不同的经济原理。本书从小处着手,以经济学的角度剖析老百姓身边的事儿。
热门推荐
  • 回到末世变成老鼠

    回到末世变成老鼠

    丧尸很恐怖?很血腥?呵呵,在我千万变异鼠嘴下,一样尸骨无存!这里是人类的末世,却是我的天堂!一朝成鼠,末日称王!
  • 家常肉小炒

    家常肉小炒

    《美食天下(第1辑):家常肉小炒》由中国烹饪协会美食营养专业委员会推荐,《美食天下(第1辑):家常肉小炒》名厨不传的地道好吃肉秘诀,招招好学易做,道道色昧俱佳,让您轻轻松松在家做美味!从“家常”“基础”人手,从原料和原料加工说起,最家常的菜式、最基础的做法一一详解。
  • 僵尸道长前传

    僵尸道长前传

    人王伏羲留下的两个入世徒弟:金童、玉女,一个化名马灵儿,成了秦始皇最信任的护国大巫,而另一个则化名为张陵,开创天道一派。马灵儿一生荣耀,临死时却发下令人奇怪的诅咒:马家的女人世代不能为男人留下一滴眼泪,否则法力尽失;而张陵却广收门徒,天道派盛极一时。多年以后,每逢妖邪横行,僵尸为患之时,必有正义之士挺身而出,北上有驱魔龙族马氏一家,而南下则有天师道一派,本书的故事便是讲天师道派第二十七代掌门毛小方如何凭借着高深的道法,独闯阴阳,斩妖除魔以及一步步解开先辈与马家的恩怨···
  • 网游之战行天下

    网游之战行天下

    小青年林逸无意间进入时下最热门的游戏天幻,靠着华丽而又风骚的走位技术,他游走在游戏世界之中。华丽的初恋,各色甜美而又充满诱-惑的MM接连闯入他的生活之中,林逸该何去何从?闯各种特色地图,杀BOSS夺宝,丰富的主线任务,强大的对手,以及越来越强大的阻碍力量,林逸只有拥有更强的希望,才会最终到达那最强的巅峰。
  • 重生的光景

    重生的光景

    轻搭着那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在适当的时候填补一下记忆中的缺憾,在不经意的瞬间增添一下现实的无奈,同样的是岁月,不一样的是生活。“自卫反击战,互联网,操作系统,柏林墙倒塌,东德西德,东欧剧变,重工业,发动机,中医,民族文化,大飞机,教育,移动通信.....”这里有很多不一样的元素,相信总有你喜欢的。另感谢中国作者素材库支持
  • 哀家不祥

    哀家不祥

    哀家这么好的一个女子,可直可弯能屈能伸,镇得住后宫,平的了天下,扮得了少女,当的起后妈,侍奉过先帝,养的起太子,玩的了小清新,咽得下重口味,斥退过死皮赖脸的无知丞相,躲过了不怀好意的搭讪外国使臣,摄政王讲笑话我可以拍桌大笑,小侍卫你要玩文艺我仰望星空。得之你幸,失之你命。
  • 修真千年

    修真千年

    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看少年如何追寻修真之路,如何解开复姓之谜。斩轮回、踏生死。如何问道真仙,解开天道循环之谜。逆天行、问天道。如何抉择天道无情。“感谢创世书评团提供论坛书评支持!”
  • 诗美之辨:中国当代美学与诗学

    诗美之辨:中国当代美学与诗学

    本书对中国当代美学与诗学研究进行反思和重构,追溯中国当代美学研究的理论资源,系统阐释柏拉图、康德、尼采、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的美学思想对中国当代美学理论建构的影响;对中国当代美学研究中的理论基础、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等进行系统反思,并论及中国当代美学研究的未来走向问题;对诗学研究的反思主要是从诗学生产的角度出发,论及新时期以来影响深远的10本文学理论教材,对文学理论生产的知识空间、问题意识和现实语境进行反思,从而达成重建本文诗学的目标;最后以新时期浙江文学发展落脚点,阐释新时期浙江文学发展的诸多问题进行反思。
  • 用人的难点

    用人的难点

    作者通过多个角度讲述怎样用人,应该用什么样的人,对管理中常见问题进行剖析,语言通俗易懂、文字生动有趣。
  • 未来女儿来找我

    未来女儿来找我

    一个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忽然多出一个从天而降穿越来的美丽女儿。“爸,我要让你成为富一代,那样未来的我就是一名富二代……”但是,一切真的会这么简单吗?女儿穿越来的任务是什么呢?基因液、生化武器、忍者、狼人、超人、吸血鬼、异能者、古修道者……这些本来和邵晨阳的世界没有一丁点交集的事情,纷纷浮现。天啊,我的理想并不是拯救世界!安安心心的做一名富一代,就这么难吗?【已A级签约,请放心收藏,同时求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