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06800000038

第38章 赴英培训的思考(1)

阳春三月,春意盎然。受湖北省广播电视总台党委的委托,我带队于2010年3月21日开始到英国伦敦威斯敏斯特大学进行为期6周的培训。参加培训的成员除我以外共20人。其中男11人,女9人;从事电视业务的16人,广播业务的4人;主持人8人,其余12人为编辑记者或制片人。他们年龄最大的40岁,最小的29岁,都是经总台人事部门经过考试选拔的,都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出国前还接受了近两个月的英语培训。下面从4个方面介绍此次英伦之行学习考察的情况及体会。

一、培训基本情况

负责培训的是伦敦威斯敏斯特大学媒体、艺术与传播学院中国媒体中心。该中心主任戴雨果教授曾是英国BBC的新闻主播,担任过记者、制片人,会讲汉语和意大利语,在英国业内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他门下的博士研究生中有几位是中国留学生。威斯敏斯特大学诞生于1838年,至今已有150多年历史。据2008年英国教育部的排名,该大学的新闻传播专业名列全英榜首。中国传媒中心成立于2005年,由两名教授及其领导下的博士生和博士后团队组成,其研究领域主要包括中国文化及创意产业、杂志、出版及新闻传播等。给我们设置的培训内容主要包括电视节目样式的研发、媒体经营(电视节目生产、采购、播出流程及控制)、媒体数字化战略等。培训方式为课堂授课(配中文翻译)、现场观摩、实地考察、提问、作业等。授课老师除上述教授外,还请了多位电视台颇有成就的人士,他们来自BBC、ITV、UKTV和商业制作公司等。课程安排主要为:英国电视产业介绍、电视节目的研究与发展、电视新闻、体育、娱乐节目及电视剧的创意与制作,还参观考察了BBC、路透社电视新闻中心、美联社、CNBC等电视机构。

应该说,在本次培训中,老师讲得认真,虽然在后期因英国大选,师资受到一定影响,但经过交涉及时得以调整。学员们学得也很认真,不懂就问,课堂气氛热烈,课后及时整理笔记,交流学习体会,特别是在完成“头脑风暴”作业时,三小组分别认真准备、充分讨论,多次策划演练到深夜甚至凌晨。总之,通过这次培训,包括我在内,大家都学到了知识,启发了思想,开阔了视野,增强了信心。

二、英国电视产业现状概括

英国国土面积23万平方公里,人口6500万,它虽是世界上第五大经济体,但人均GDP却是我国的7倍。英国仅有1.5%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社会主体从19世纪中期就为城镇居民,伦敦地区生活着讲300多种语言的居民,是名副其实的国际化大都市。1922年,英国广播公司BBC成立,是为“公共广播电视”系统的起端。1926年只有广播,1936年,BBC成立第一个定期播出的电视台(1939—1945年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停播至1946年恢复播出)。1956年除了BBC外又增加了ITV(独立电视台);1966年,BBC2开播;1986年,Channel4(第四频道)开播。至此,英国共有4个电视频道播出电视节目并且形成竞争。1996年,随着Skypaokage(天空电视或卫星电视)的出现,当时可收看约40个频道的电视节目。2006年至今,则可收看500多个频道,增加的是靠卫星锅接收的卫星电视节目。BBC现有7个电视频道,为“公共广播电视系统”以及一些合资经营的项目,它的新闻、娱乐、少儿、体育、电视剧等节目都贯穿着为公众服务的原则。BBC既确保一个拥有广泛节目类型的广播电视服务存在,并且要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这就是说广播电视节目要丰富多彩而且有一部分是从市场上选购的。其为公众服务的原则表现为:维持公民社会和公民权,促进学习和教育,鼓励创新和推广优秀文化,再现英国社会、地区、社区,将英国推向全球,让公众受益于传播技术和服务的发展。所谓“公共广播电视系统”,就是在皇家宪章、英国文化和传媒体育部纲领的规定下运营,宣扬民主的普世价值,承担“告知、教育和娱乐”的角色,独立于政府,不受制于任何经济压力,内容上追求多样性,讲究节目质量,追求节目原创,为其他商业广播电视频道的发展树立模板。

BBC现有2.5万名员工,分布在全球43个国家,2009年收入45亿英镑,其中85%靠收取家庭观众电视执照费和少量的政府拨款,其余15%则靠社会合作项目营利或销售电视节目所得。电视执照费按户收取,现在每户每年交143英镑,是否涨价,要到2012年由国会开会决定。BBC电视执照费及其经营管理由一个各方人士组成的信托会或称董事会负责,信托会成员由英国首相任命。当下英国民众开始讨论BBC在多大程度上履行了自己的职责,许多观众仍认为BBC虽然独立于政府,但又偏袒政府,政府则认为BBC应该更加支持政府并且不断向其施压,BBC也认为处在观众的质疑、同行的指责和政府的胁迫之中,电视执照费的实际收入总比期待的要少。最近,政府指责、同行批评BBC用电视执照费开放其他项目,电视观众也有意见。为此,BBC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从电视执照费中拿取一部分支持地方电视新闻报道和商业广播;制作有竞争力的电视剧和喜剧;打造更出色的儿童节目;从2013年起减少网站的投资规模,把同行或竞争对手的网站链接到BBC网站;增加广播中的新闻而减少音乐节目,重点开发早间及上下班时段的节目,关闭亚洲台的节目。

简而言之,BBC从最初的私营企业逐渐成为完全国有化的非营利性公司,承受着市场竞争和社会责任的双重压力,这就意味着从领导到员工、从创意到节目都必须努力地开拓创新,认真履行所担负的社会职责,同时要不断生产受欢迎的电视节目,赢得更大的观众收视群。

成立于1956年的ITV(英国独立电视台),作为一家商业性电视台在英国具有特殊地位并富有影响力,它像BBC一样,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经历了许多风雨。政府认为ITV在履行为公众服务的义务上与BBC相似。ITV是由16个公司组成的联合机构。这些公司按英国地理位置划分,享有不同的地方特权,每个公司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目前,ITV归一个名为格兰纳达的电视公司所有,总部设在英格兰西北部。ITV上市公司是目前欧洲最大的传媒机构之一,凭借它在房产上的优势和灵活的商业运作,制作出了有独特风格的商业性大众化电视节目,其影响力与BBC不相上下。

同类推荐
  • 胡适新论

    胡适新论

    本书是作者1987年至1995年间胡适研究的相关成果。内容涉及很多方面,从《新青年》的思想及“新青年”群体的分歧乃至分裂,到胡适本人的思想及其与各界的关联,如胡适的文化观与价值观,他在国语运动中的地位与作用,他在抗战前及抗战期间的思想与活动,他与蔡元培、陈独秀、梅光迪的关系及其思想、学术与政治态度的比较,等等。其中《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再认识》一文,批评某些人以所谓“全盘反传统”来否定新文化运动是不实之词,反响很大,纠正了学界对这一重大历史阶段的认识偏差。作者认为:对胡适的认识的改变和深化,在一定意义上反映出中国社会的进步,反映出开放社会条件下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 曾国藩日记

    曾国藩日记

    曾国藩写日记,就是为了提醒自己,要将自己的努力,牢牢的锁定在自己能够掌控的范畴之内。但是有意思的是,他频繁的玩出界,于是他的一生,就变得琳琅满目,丰富多彩起来。终其一生,曾国藩孜孜以求的,是成为一个普通人,斗室书斋,揽月自赏。然而这个人生目标,于他而言太过于艰难了。一旦抵达智慧之颠,再求诸于普通寻常,必然是劳而无功。再没有一条路径,比得上对日记的品评,更易于走入当事人的心中。我们品评曾国藩的日记,追溯他生命中的跌宕起伏,其目的正是通过这样一个完美的标范,寻找到人生智慧的真谛。这种对纯净智慧的汲取,不唯具学术上的、思想上的,也包括了丰富我们自己生命价值及意义的必要性。
  • 诸葛亮

    诸葛亮

    诸葛亮(181年7月23日-234年8月28日),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后来的东晋政权为了推崇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乾坤鱼编写的《诸葛亮(躬耕隐士成为千古谋臣)》是“世界名人非常之路”丛书中的一本。《诸葛亮(躬耕隐士成为千古谋臣)》中包含了人物简介、经典故事、人物年谱和名人名言等相关内容,分为“少年才子”、“游学拜师”等数个部分。
  • 名家眼中的100位中国历史名人

    名家眼中的100位中国历史名人

    不及格的政治家——王春榆点评李自成;他为中国古代隐逸史画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何鸣看黄宗羲;投机分子: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柏杨眼中的吴三桂;伊非寻常女,境界堪绝伦——阎崇年眼中的孝庄;慎之又慎解难题——阎崇年解读康熙;疏于哨鹿,勤先天下——樊树志谈雍正;积极进取的儒士与惊世骇俗的狂怪——孟桢评郑板桥;他掌舵的朝代,盛世与危机并存——范文澜评乾隆……本书收录百篇名家眼中的100位中国历史名人的评论。
  • 我就是我:张国荣的音乐人生

    我就是我:张国荣的音乐人生

    本书详尽地记录了张国荣一生的艺术成就,力求还原他的各个艺术创作阶段。越是短暂的越美好,让我们记住张国荣这段躲开了岁月的磨损美好人生,记住他永远站在云水间、迷雾里,魅惑地笑着,带着美好的年华与灿烂的脸庞。四月又如期而至,在这春暖花开的某个时候,希望我们大家依然会记起,当年那个满眼烟火色的哥哥。
热门推荐
  • 俊俏妃惹王囚爱

    俊俏妃惹王囚爱

    意外重生,她为别人而活,人称相貌丑陋,性格无能的洛府嫡小姐洛兮,只因为意外撞了他却被卖入青楼,再次相遇。她是君王谋臣,为了家族荣辱,她女扮男装入朝为官,他一纸诏书,她入宫为妃……再相见,她是倾国倾城的容颜,举世名医,龙玹腾将当初的悔恨化作一腔执着相随,“你生是朕的人,死是朕的死人,此生绝不会再放过……”一面谋臣一面妃,君王不懂情和爱,奈何情痴……【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敢教日月换新天

    敢教日月换新天

    《我的梁山我做主》是鄙人的新开的,能上架自然是最好,不能上架也争取写完,说话算数,不算数就真成TJ,呵呵
  • 强势夺爱

    强势夺爱

    沐风曾经和七爷打过一场,痛快的打过一场,七爷曾说过,真正展现实力的他,像是一个浴血修罗,那一次他将七爷打到内出血。七爷的身手自小训练,肖任和肖笑联手都只能七爷打个持平,七爷说他打架是在搏命,狠劲从骨血里透出来的。他就是如此一个血腥的男人,却为了一个女人放下了自己的血腥变成了一个温柔的男人……
  • 从大地走向大地

    从大地走向大地

    2004年夏天,作者在养病期间无意中接触到19世纪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的作品,这些才华横溢的俄罗斯画家的油画将作者带入一个优美深邃的境界,引发了作者对自然、对艺术的赞叹与欣赏、探索与思考。作者的文字淡泊宁静,却能将读者带入深远的意境,跟着作者的思绪,我们看到了一粒种子是如何成长,最后变成一艘远航的船的过程;看到了森林与海洋的对视与相溶,看到了秋天美丽宁静的树林,薄暮时分钟声中的教堂,强烈光线下的雪地与沼泽,还有从容不迫地流淌着的小溪,比肩而生的青黄的小草,这些生活中可能被许多人忽略的事物,在作者的笔下却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这是一本能给人带来极大美感的随笔,给生活以希望,给心灵以阳光。
  • 冷面辰帝倾世后

    冷面辰帝倾世后

    重生的她,意外获得异能,这到底是好是坏?暗藏心计的她遇见了冷面木头的他,是命运的注定,还是老天的玩笑?如果爱了,请深爱,别放手!明明爱着,又为何要处处伤害她?
  • 地下城与勇士之我是新手

    地下城与勇士之我是新手

    因为网游《地下城与勇士》是腾讯的游戏,所以我写这本书可能有侵权的嫌疑,我本来不该写的。但是我并不是投机取巧抢别人的故事,而是出于对《地下城与勇士》的热爱,我真的很喜欢《地下城与勇士》这部网游,我玩得很开心。所以我决定把我心中的《地下城与勇士》写出来,我相信《地下城与勇士》不只是虚拟的网游,更是有血有肉的玩家们的故事,希望能够通过审核,谢谢审核者。
  • 野心首席,太过份

    野心首席,太过份

    【全本大结局】新婚前一晚,她被闺蜜算计,惨遭神秘面具男人的狠狠欺负。这场声势浩大的灾难来得猝不及防,当幸福来敲门时,她却被拒之门外。他是春城里野心勃勃的公司首席执行官,她是敢作敢为雷厉风行的传媒集团负责人。一次精心设计的阴谋,让两个人从此有了交集。他,步步为营,残野如狼。她,精于算计,狡猾如狐。他,有最心爱的女人;她,亦有钟情的男人。但是,却不得不走进婚姻的城堡里。然,这场婚姻,让同样骄傲的两个人走的鲜血淋漓。是死守婚姻这座城?还是孤注一掷?婚姻如棋盘,若注定死局,坐守孤城,又该如何杀出一条血路?如果结婚是一场盛大的豪赌,我已拍桌下注,郁霆琛你敢不敢陪我坐庄?当真相来临,她的所有骄傲毁于一旦,每一个人都有软肋,他喜欢的女人才是江晓溪唯一的软肋。她用尽所有力气的喊道:“我们离婚,连孩子也归你,我江晓溪此生不再见你!”
  • 九道生死决

    九道生死决

    主角是一位废柴因为一次机缘。得到了力量。闯出一片天地,追寻道的真谛。
  • 无爱承婚

    无爱承婚

    她以为只要她爱,只要她努力,他就会爱上她,他就会发现她的好,结果却是,婚姻两年,仅仅的700多天,他的前女友回来,他毅然选择了那个女人,在离婚前一夜,她第一次给他戴了绿帽子,离婚当天,她挽着她的青梅竹马,走进了婚姻礼堂,一年的报复,她遍体鳞伤,他也遍体鳞伤。
  • Twelve Stories and a Dream

    Twelve Stories and a Dream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