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0300000015

第15章 塞德兹天才教育法 (1)

教育思想点击

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懂得教育的父母和老师,每个孩子都有可能成为天才,正如每个家长都有可能成为教育家一样。

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教育家塞德兹的儿子威廉·詹姆斯·塞德兹在父亲的精心教导下, 3岁时已能用本国语自由地阅读和书写了。5岁时,看到家中的骨骼标本,便对人体发生了兴趣,于是开始学习生理学。

小塞德兹11岁进入了哈佛大学,大学的第二年他只有12岁,但却非常擅长往往使硕士课程的研究生们感到头痛的高等数学和天文学,还能用希腊语背育《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等原著作品。15岁时他作为哈佛大学的优等生毕业了。

总结塞得兹的教育观点,我们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第一,儿童的教育之所以异乎寻常的重要,完全是因为“人如同瓷器一样,小时候就形成一生的雏形。”因此,应该在特定时期给予孩子恰当的教育。

第二,教育最重要的课题是要防止习惯的固定化,而不是形成习惯。他认为,教育就是要为孩子打开智慧的天窗,使孩子看清楚社会上的矛盾和缺陷。我们的教育,绝不能让孩子成为精神上的盲目乐观主义者。

第三,塞得兹指出,主动地学习,再用工也不会损害神经,早期教育绝对不会损害幼儿的身心健康。

俗物是怎样形成的

塞德兹认为,按照一定规格培养起来的、行动受到限制的、循规蹈矩的、内心压抑的儿童,他们长大成人以后必然成为庸才。他们的特征是很听话,总是唯命是从,害怕批评,竭力使自己的举动不出格、不违礼俗、不犯过;他们接受别人教给的东西,几乎从不表示怀疑。

片面的教育养俗物

误区:只让孩子学一门知识

许多人认为学得太多就会达不到良好的效果,而只让自己的孩子学习一门知识。然而,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天才不是只懂一门知识的俗物

在塞德兹看来,各种知识存在着某种相互影响的关系。仅学一门,只能使孩子的视野局限在狭小的范围之中。

片面的教育只能让孩子拼命地学一样东西,将全部的宝贵童年都一门心思地集中一处。这样做的结果当然是能够在某一领域取得突出的成绩,但在其他方面却犹如白痴。

难道,这样的孩子能够称得上“天才”吗?如果是那样的话,只能说明这是人们对天才一词的误解。

塞德兹以“神童”里斯米尔的例子说明这一问题。

报纸上曾报道了“神童”里斯米尔的事迹。这个只有6岁的孩子在绘画方面有超人的天赋,能准确地描绘人体,并对人体结构以及光影都有极准确的把握,人们都在沸沸扬扬地谈论着这个伟大的天才,几乎都异口同声地断定这个孩子将会是一名艺术大师,因为他只对绘画有很高的天赋,在其他方面却很平庸,这足以说明他的天赋是先天性的。

这件事引起了塞德兹的注意,因为如果是那样的话,他的教育思想将会面临一次打击,因为他的教育思想的核心就是后天的培养,如果这个孩子的才能真是来源于所谓的天赋的话,那么这将是他教育思想的一个反证。

一天, 塞德兹以心理学家的身份访问了这个孩子以及他的父亲。

孩子的父亲对塞德兹的到来感到很高兴,一再诚恳地要求塞德兹指导他的儿子。

里斯米尔的“画室”墙壁上挂满了各种画作和装饰品,房间的地板上摆放着各种各样的石膏模型,一幅巨大的人体解剖图高挂在最主要的一面墙上。有一个身材矮小的男孩在画架前坐着,他便是里斯米尔。

孩子的父亲拿出许多参展证书和获奖证书说:“这些都是里斯米尔的。”

这些全是儿童美术大赛的参展证明,有区域性的,也有全国性的。

但塞德兹却发现里斯米尔始终坐在那儿一动不动,两眼无神而茫然地盯着前面的墙壁。

塞德兹奇怪地问这位父亲:“里斯米尔在干什么?”

这位父亲说:“他一定是在思考。”

“思考?为什么一定要以这种方式思考?”

“恕我直言,报纸上的那些报道并不完全真实。他们说我儿子的才能来自于天赋,我可不这样认为。正如您所说的那样,孩子的才能来源于后天的教育,我对此是深信不疑的。所以,我为了让儿子成为一名伟大的画家,一直对他要求很严。你也看见了,他无时不在考虑绘画的事。可以这样说,他的那些成绩完全来自于努力和勤奋。”他解释道。

“那么,除了绘画以外,里斯米尔还在学习什么?”

“绘画已经占用了他所有的时间,不可能再学其他的东西。何况,我认为只有用心一处才能有所成就。既然想成为画家,那么就应该有所牺牲。”

他这样一说,塞德兹才明白了为什么里斯米尔会有那么一种古怪的表情。可以毫不客气地说,他的那种表情完全是白痴的表情。事实上,这个孩子在父亲长期的“强行教育”下,已经变成了只会画画的机器,几乎对其他的事一窍不通。他既不会认字也不会书写,更谈不上有其他的爱好。里斯米尔所受到的教育完全是舍本求末。塞德兹判定,他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

果然,几年后里斯米尔的“天才”便不复存在了,人们也没有见到他们所期望的这位“天才”有任何的成就,里斯米尔后来真成了一个白痴,一个大脑发育不良的白痴。

习惯固定化是俗物成长的温床

误区:坚持使孩子的行为符合我们的习惯

现行的教育重纪律甚于重素质,把纪律看得高于一切。凡是遵守纪律的孩子,就被看成是好孩子,享受各种优待;人们常常不自觉地要用纪律去约束孩子,尽力使他们合乎规范。一旦孩子违犯了什么纪律,不管是有心还是无意,一律被视为大敌,非得严惩不可。

有多少年轻的父母看见孩子穿着干净崭新的衣服兴高采烈地玩泥巴而不生气的呢?又有多少母亲发现时却好像发现了世界末日,急忙上前去拍了他一巴掌,一边数落一边把他带进屋呢。

大人们想当然地认为,应当教会孩子处处为大人着想,让大人尽可能过安静的生活。因此,培养服从、礼貌和恭顺是十分重要的。儿童的自由天性就被这种愚蠢的力量所扼杀。他们在摇篮时期就被弄得毫无生气,他们受到的教育就是拒绝生活。

可悲的是,现实生活中当孩子显露出某方面的天才时,我们的教育不但不加以引导和启发,反而首先是用纪律的条框去规整它,使它符合我我们的习惯。

应该坚决禁止使孩子的习惯固定化

塞德滋认为,对于教育者最重要的是这样的认识:用烦琐而不必要的纪律使儿童的习惯固定化,把孩子造就成一具具只会听话却不懂思考的机器,这是在教育中应该予以坚决禁止的。

鼓励孩子天才的想法

在塞德滋的教育下,小塞德滋长成了一个热爱生活、自由自在的天才。 

塞德滋认为这样培养的孩子要么漫漫丧失了想象力和创造力,要么就会非常痛恨生活。小塞德兹的表哥就是一个极端的例子。

小塞德兹的舅舅是个生活刻板严谨的人,极有规律,无论发生什么事,作息时间从不改变。但这么一个讲究纪律的人,却有一个最调皮捣蛋的儿子彼特。

彼特是个精力旺盛的孩子,成天都在不停地动,不知疲倦地摔碎器皿,弄坏东西,惹是生非。他与他的父亲是两个极端,因此两父子之间的战争一天之中不知要发生多少次。

有一次,彼特把祖母刚送给他的万花筒拆开了,想看看里面究竟藏了些什么,这自然会招致他父亲的愤怒。不过拆东西可算是彼特最大的爱好了,凡是让他感到好奇的东西,都逃不过被拆的命运,当然他也逃不过挨揍的命运。可是无论父亲多少打骂,他的这个毛病始终也改不了。

还有一次,彼特竟然把一块金表给拆开了,要知道这块表是彼特故去的爷爷留下来的遗物。他父亲一直十分珍惜,总是带在怀里,从不离身。不久前他还说表出了点故障,必须拿去修理,哪知还没来得及修,就被他这个调皮的儿子给翻了出来。现在这表被大卸八块,零件散落了一地。小塞德兹的舅舅立即暴跳如雷,一耳光将儿子煽得坐在地上,接着他上去就是一阵拳打脚踢。

塞德兹问他:“你还在生父亲的气吗?彼特?”

他看着塞德兹,鼓起勇气说:“没有,我只是不想再和他住在一起。我恨他!”

第二天,彼特突然失踪了。原来他是跟着一个马戏团跑了。当家人找到他的时候,他依然不肯跟回家,而且态度十分坚决。他说自己在家里总是不愉快。而跟马戏团在一起,却感到非常的自由,非常的快乐,他喜欢马戏团的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

直到他母亲哭得昏死过去,彼特才不情愿地回家了,这件事对他父亲的震动非常大,他开始认真地对待儿子的天性,不再强求他非要与自己一样。这样一来,他发现自己和儿子都变得轻松愉快了。

这个例子有些极端,但我们不能不说它反映了太多的现实。因此,我们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不能将孩子的行为和习惯固定在我们以往的框架中。

开发智力的有效手段

孩子感受到学习中的乐趣,他才会主动要求学习更多的知识。我们家长要做的就是这一点:努力帮助孩子寻找出学习知识的乐趣所在。

让孩子享受知识的快乐

“我太忙了,确实没时间”

兴趣是靠后天培养的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兴趣这东西不是天生的,需要后天的培养。小塞德兹从小接受的都是自愿的学习,如果他不想学,塞德兹肯定不会强行要求他学。况且,每学一样知识,小塞德兹总会觉得快乐,并主动要求学更多的知识。

有一次旅行中,小塞德兹就毫不费力地掌握了一个物理学原理。

坐在火车车厢里的小塞德兹指着窗外说道:“那些树木在飞快地向后面跑,爸爸。”

“不,那不是树木在向后跑,而是我们坐的火车在向前跑。”塞德兹笑着对儿子说。

“不,我认为我们坐的火车并没有动,而是窗外的树木。”儿子天真地说:“因为我在这儿坐了很久了,但并没有发现火车有什么变化,反而发现外面的东西都变了。这不是说明窗外的东西在动还能说明什么?”

“那么,假如现在你不在火车上而是在窗外的话,你会怎么想呢?”

“这个嘛......”小塞德兹想了想说,“一定是我也会向后跑,就像那些树木一样。”

“你能够跑那么快吗?”

“是呀,我能跑那么快吗?这可有些奇怪了。”小塞德兹充满疑问地说。

“虽然你不能回答这个问题,但我仍然向你表示祝贺。”

“什么?祝贺我什么?”

“你今天发现了一个物理现象,当然应该祝贺啦。”

“我发现了一个物理现象?”儿子不解。

“你刚才发现的,正是一个参照物的问题。”于是,塞德兹耐心给他讲解,“你之所以说窗外的树木在向后跑,是因为你把火车当成了参照物,也就是说相对于火车来说,树木的确是向后移动了。反过来,如果把树木当成参照物,火车就是向前跑了。”

同类推荐
  • 斯宾塞的快乐教育

    斯宾塞的快乐教育

    小斯宾塞是作者赫伯特·斯宾塞的侄子,因为一次不幸,失去了父母,于是被作者收养。在家乡的小镇上,小斯宾塞的生活是幸福的,因为他接受的是名符其实的快乐教育。尽管小斯宾塞的天资并不聪颖,但在作者的教育下,他14岁就以优异的成绩被剑桥大学破格录取,后来顺利取得博士学位,成为著名的植物学家。那么何为快乐教育?作者告诉我们,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成为快乐的人,因此教育的方法或手段也应当是快乐的。而教育孩子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少对孩子发布命令,要用积极的暗示令他们看见希望,让他们能够快乐成长。
  • 成功父母的7堂课

    成功父母的7堂课

    不是每位父母部懂得如何去爱孩子,如何去教育孩子。作为父 母,仅仅为孩子创造了丰富的物质基础是远远不够的,父母有责任提 高自己的能力,有责任学习正确的教育方法。 廖康强编著的《成功父母的7堂课》是一本培训好父母的教材,告诉父 母家庭教育中的基本理 念,教父母如何与孩予沟通,如何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如何让孩子 自由地成长。对于心望子成龙的父母来说,毫无疑问,《成功父母的7堂课 》是一本不 可多得的好书。
  • 11种类型的父母教子方法的得与失

    11种类型的父母教子方法的得与失

    科学、有效的教子方法并没有统一,规范的模式,而是要针对孩子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因材施教。可以将成功家教的一系列方法进行分类,将它们分为若干种类型。同样,失误的家教方法,也可以将其分为若干种类型。本书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通过对全国主要城市和地区的192个典型家庭的亲身访谈或问卷调查,特别是借助媒体对很多家庭及子女的跟踪采访,归纳总结出了十一种类型父母的教子方法,其中有成功的教子艺术,也有失误的教子方法,从而为广大家长提供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也许你可以从中感悟出什么,甚至找到自身的影子。
  • 培养了不起的女孩

    培养了不起的女孩

    本书通过几十个具体、生动的育女案例,从培养新时代需要的女性入手,逐层展开,阐述了培养女孩的好心态、好性格、好习惯的重要性。本书指出,女孩子天生感情细腻,又善于提成饰自己的感受,所以,作为父母要给予女儿更细致的关心和爱,多和女儿交流,不要吝啬赞美之词,让她感到自己是出色的、重要的!
  • 孩子就吃你这套

    孩子就吃你这套

    你是孩子的好朋友吗? 你的孩子喜欢跟你玩耍吗? 你是否知道,你,比任何玩具都让孩子喜欢? 孩子们真正需要的并不是智力玩具或者电动游戏,他们需要的是你!他 们喜欢和你在一起的快乐时光,他们需要被你了解、被你重视,需要和你建 立一生的亲密关系。用孩子喜欢的方式对孩子进行引导和教育。《孩子就吃你这套》结合现 代孩子的心理特点,针对父母最关心的问题。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教会父母 怎样和孩子成为朋友,怎样陪孩子玩耍,如何赞美孩子,如何改正孩子的缺 点等,让孩子从中感受到父母的爱,并乐于接受父母的教育。孩子喜欢吃哪一套,你就用哪一套来教育孩子! 《孩子就吃你这套》的作者是温旻盈。
热门推荐
  • 爸爸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爸爸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爸爸对孩子的最大影响,在于生活态度和人格倾向。好爸爸是孩子的榜样,也是孩子崇拜的对象。爸爸及早认识到自己对子女的影响,是开展良好教育的前提。孩子可以从父亲身上潜移默化地培养出许多好的品质,有些品质还会使其终身难忘,并终生受益,从这点上说,爸爸作为一个榜样的作用的作用,比金钱财富更为珍贵。
  • 一吻成祸:女帝的强悍男宠

    一吻成祸:女帝的强悍男宠

    一朝穿越,手握四……错,三美男……问:什么?你告诉我这么美的生活还有一个大boss?说好的女强呢!答曰:没错,女强男更强!OK?某女【一块砖头砸到作者头上】:“三美男?说好的男配强大有势力和钱呢?”说完转身剃了一眼三货色。“呜,风儿,奴家的人是你的,不可以抛弃奴家!”红袍妖孽要哭了。“你你……呜呜呜,我要拆了你的后宫……”绿衣美人一脸不服!“我……我……啊,哪里有面条,我要上吊。”蓝衣美男十分可怜的看了某女一眼。某女嘴角抽了抽:“看到没?一哭二闹三上吊!这又不是女尊男卑!”“娘子,怎么这么不乖!”某女顿时脸色如猪肝:“说,谁通奸!”
  • 蓝鲨城堡

    蓝鲨城堡

    一个统治武林三百年的武林至尊门派蓝鲨城堡,一夜之间竟然被杀得一个不剩,只有一个腹中婴儿生存了下来。然而,这个腹中婴儿从出娘胎的第一分钟开始就被人追杀了……
  • 湮灭规则

    湮灭规则

    谁是主角?谁都不知道!只有当世界毁灭,才会出现真正的主角!然后,主角又成为他人的配角。时空转换,穿梭位面,谁是谁的配角?且看他如何成为最终的主角。
  • 噬魂之戮

    噬魂之戮

    傲慢,嫉妒,暴怒,懒惰,贪婪,饕餮,淫欲。七宗罪能否代表恶的极限?天冲,灵慧,气魄,力魄,中枢,精魄,英魄。七灵魄能否体现命的真理?腐朽的身躯能否用力的信念撕裂世界虚妄的枷锁?不屈的灵魂能否以人的意志挑战神魔未知的力量?纳罪孽附于己身,驱灵魂葬于黑暗。重生的陈睿,能否以两世的灵魂,矗立世界之巅,搅动天下风云?
  • 错位爱情

    错位爱情

    她和他十几年前开始,从上从初一时就已经对对方有好感了,并且他在初三的时候向她表白,她心中也很是开心。可惜阴差阳错造成他们分开了十几年,十几年中他们相互没有对方一点音讯,却一直在寻找着对方。十几年后他们终于再次相遇并相爱了,可是此时他们身边各自有着“另一半”,他们到底该怎么办?是顺应内心的渴望走到一起,还是为了不伤害另一半而苦苦压抑自己的感情?这段错位的爱情能回到原点吗?看上帝如何对待他们了!
  • 调皮公主姐妹花

    调皮公主姐妹花

    颜以希、颜诺希她们是来自皇室贵族的大公主和二公主,她们在哥哥颜翼寒的帮助下成功的逃出了皇宫。接下来的事情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 求生净土

    求生净土

    为了求生,只求一点净土。若主角换成我们自己,我们是否可以逃出生天?
  • 电影之子

    电影之子

    青年影评人于洛在西班牙的小城里为救被抢的中东少女倒在清晨的街头。苏醒后的他意外发现自己重回到2008年艺考的前夕。他要想尽一切办法考入08年的北影导演系,因为他知道第二年该系会以“资源整合”的名义停招一年。为增加录取的筹码,他拍了一部短片。短片的名字叫《再见金华站》。
  • 双赢学(青年人生指南)

    双赢学(青年人生指南)

    双赢,是人们智慧的结晶,是对现实的理智选择,尽管有时我们放弃一点自身的利益;向对方作出一点让步,多给对方一些实惠,但从全局和整体来看,这种少量的舍弃不仅给对方带来更大的利益,而且给自身也带来更大的利益,这就是“双赢”,是双赢理念的最好表现。本书介绍了双赢哲学、双赢法则和双赢艺术。包括:双赢的六大文化DNA密码:诚实互惠、忍让、合作和利他主义;生命科学的五大发展模式:相互关联、重新分配、互补、不确定性、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