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80900000007

第7章 西山经(4)

毕沅注称:“《春秋传》云:‘帝鸿氏有不才子,天下谓之浑沌。’此云帝江,犹言帝江氏子也。”《庄子·应帝王》称:“中央之帝为浑沌。”《左传·文公十八年》杜预注谓:“帝鸿,黄帝。”袁珂注谓:“此经帝江即帝鸿亦即黄帝也。”不过,帝江也不一定就是黄帝,他可能是另外一位先帝。那么,为什么帝江会有如此尊容呢?其实,这里描述的是帝江坐在车帐之中欣赏歌舞的场景,所谓“状如黄囊”是指帐篷(蒙古包),“六足四翼”是指车轮和拉车的马,颇似吉普赛人的大篷车,帝江坐在车帐里别人当然看不清他的面目了。

泑山·蓐收

又西二百九十里,曰泑山,神蓐收居之。其上多婴短之玉,其阳多瑾瑜之玉,其阴多青雄黄。是山也,西望日之所入,其气员,神红光之所司也。

我国古史传说中,蓐收是西方之神。此处神红光即蓐收,他负责观测日落的时间和方位,以预报季节。在北半球,太阳只有在春分和秋分时才从正东升起、在正西落下,当太阳升起或落下的方位越来越偏北则表示夏季来临,反之则表示冬季来临。所谓“其气员”,疑即佛光现象,古代巫师有责任观测奇异现象并给予解释。“婴短之玉”的短字或谓“脰”之误,指颈饰之玉。

翼望山·讙·鵸

西水行百里,至于翼望之山,无草木,多金玉。有兽焉,其状如狸,一目而三尾,名曰讙,其音如夺百声,是可以御凶,服之已瘅。有鸟焉,其状如乌,三首六尾而善笑,名曰鵸,服之使人不厌,又可以御凶。

此处“西水行百里”当为一大湖泊,古代我国的西北地区有许多湖泊,今天大部分已经干涸,例如著名的罗布泊。狸,俗称山猫,体形比狐小,毛棕黄色,有黑色斑纹。讙能叫出一种具有威慑力量的声音,因此才有“御凶”的功效。瘅,热证,又指因劳致病或黄疸病。不厌即不做噩梦。

西次三经之神

凡西次三经之首,崇吾之山至于翼望之山,凡二十三山,六千七百四十四里。其神状皆羊身人面。其祠之礼,用一吉玉瘗,糈用稷米。

吉玉,郭璞注谓:“玉加采色者也,《尸子》曰‘吉玉大龟’。”稷米可指黍或高粱。此处“西次三经”当为“西次四经”之误,它是《西山经》4条山脉之中位置最靠北的一条,其地理方位大体东起黄河河套,西至新疆天山。在这一地区的阴山、桌子山、贺兰山、天山存留有众多古代岩画,涉及狩猎、祭祀、巫术和婚俗等丰富的内容,构图古朴而又神秘,其中大量岩画均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据苏北海先生的《新疆岩画》一书介绍,当地还有水流图岩画、水利图岩画、地图岩画、天文岩画。如其不谬,这可能是中国境内保存最古老的地图实物)。如果有条件将这些地区的岩画,以及这些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与《山海经》等古代典籍记载的黄帝、西王母的活动事迹进行深入系统的多学科综合对比研究,一定有助于揭开我们祖先在上述地区的文明活动之谜。

阴山·劳山·罢父山·申山·鸟山

西次四经之首曰阴山,上多榖,无石,其草多茆蕃。阴水出焉,西流注于洛。

北五十里,曰劳山,多茈草。弱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洛。

西五十里,曰罢父之山,洱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洛,其中多茈、碧。

北百七十里,曰申山,其上多穀柞,其下多杻橿,其阳多金玉。区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

北二百里,曰鸟山,其上多桑,其下多楮,其阴多铁,其阳多玉。辱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

茆,莼菜,又名凫葵。蕃,郭璞注称“似莎而大”;莎,多年生草本,生于原野沙地,开赤褐色花,地下块根称香附子可入药。茈草即紫草,有两种,一种可染紫,一种可染绿,是古代常用的植物颜料。

此处“西次四经”乃“西次三经”之误,根据《五藏山经》26条山脉的分布规律,其地理方位应当在西次二经以北。西次四经前半部分诸山,或有水向西流入洛水,或有水向东流入黄河。据此可以推知,它们位于今日陕西境内的洛水与黄河之间的黄龙山脉一带。黄龙山脉之东即黄河壶口瀑布和龙门,其西即轩辕黄帝陵,其北则是抗日战争时期闻名遐迩的南泥湾。

上申山·当扈

又北二百里,曰上申之山,上无草木,而多硌石,下多榛楛,兽多白鹿。其鸟多当扈,其状如雉,以其髯飞,食之不眴目。汤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硌,石大而不齐整。榛即人们喜食的榛子树。楛,其木可制箭。当扈鸟的样子像野鸡,所谓“以其髯飞”,表明它脖颈下部的毛羽特别发达。所谓吃了当扈鸟的肉可以不眨眼睛,说明当时的人也忌讳眼皮跳,或者是为了射箭射得更准。

诸次山·号山·盂山·白于山·申首山·泾谷山

又北八十里,曰诸次之山,诸次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是山也,多木无草,鸟兽莫居,是多众蛇。

又北百八十里,曰号山,其木多漆、棕,其草多药、虈、芎藭;多汵石。端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

又北二百二十里,曰盂山,其阴多铁,其阳多铜,其兽多白狼白虎,其鸟多白雉白翟。生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

西二百五十里,曰白于之山,上多松柏,下多栎檀;其兽多牛、羬羊,其鸟多鸮。洛水出于其阳,而东流注于渭;夹水出于其阴,东流注于生水。

西北三百里,曰申首之山,无草木,冬夏有雪。申水出于其上,潜于其下,是多白玉。

又西五十五里,曰泾谷之山,泾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渭,是多白金白玉。

诸次山是一座蛇山。号山出产白芷、川芎等草药,还出产泥石。在盂山栖息的鸟兽毛羽均出现白化现象,可能是当地有放射性矿物或其他未知因素导致动物的基因发生了变化。今日洛水发源地仍然名叫白于山,海拔1823米,位于陕北高原的北部,内蒙古毛乌素沙地的南缘。白于山北麓发源有两条河流,一条流入红柳河后再流入无定河,另一条直接流入无定河,其一当即经文所说的夹水。申首山“冬夏有雪”,表明它是一座海拔比较高的山,终年积雪不化。泾水有两个主要的来源,其一来自宁夏的米缸山,其二来自环江,环江发源于宁夏、甘肃、陕西交界处的甜水堡一带。此处经文所说的泾谷山,当指泾水支流环江的发源地。

刚山

又西百二十里,曰刚山,多漆木,多琈之玉。刚水出焉,北流注于渭。是多神,其状人面兽身,一足一手,其音如钦。

刚水向北流入渭水,说明刚山位于渭水以南的秦岭;据此可知,此处经文内容原本属于西次一经,因竹简错乱而误入西次四经之中。,通常指山精木怪;此处神当即《海外西经》、《大荒西经》中所说的一臂国。

《西山经》绝大多数地方都是绿色盎然,仅仅有9处缺少植被的地方,是《五藏山经》东南西北中五大区域里“无草木”最少的一个区域,而它描述的地理范围正是今天我国的西部地区(秦陵以北,潼关至呼和浩特一线以西的黄土高原,以及河西走廊和天山一带)。也就是说,在4200年前的帝禹时代,这里同样到处都是绿色的原野。但是,今天的黄土高原已经处于荒漠化的边缘,沙尘暴正在越来越频繁地掠夺黄土高原所剩不多的绿色。这样鲜明的对比和反差,不能不让每一个华夏子孙进行深刻地反思。面对《帝禹山河图》,我们应该警醒!善待自然,就是善待我们自己!为了我们人类自己,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我们需要绿色文明!

刚山尾·蛮蛮

又西二百里,至刚山之尾,洛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其中多蛮蛮,其状鼠身而鳖首,其音如吠犬。

刚山尾与刚山当是彼此连麓之山,或者存在着某种地望关系,若刚山位于秦岭,那么刚山尾也应在秦岭之中,而该处经文原本也应在西次一经之内。陕西境内有两条洛水流入黄河,一为发源自白于山的北洛水,二为发源自秦岭的南洛水。南洛水经洛南县入河南省,穿行于崤山与熊耳山之间,流经洛阳,与伊水汇合后向北流入黄河。

英鞮山·冉遗鱼

又西三百五十里,曰英鞮之山,上多漆木,下多金玉,鸟兽尽白。涴水出焉,而北流注于陵羊之泽。是多冉遗之鱼,鱼身蛇首六足,其目如马耳,食之使人不眯,可以御凶。

鞮,皮靴。“其目如马耳”疑当为“其目如马目”,因而才有“食之使人不眯”的功效。眯,通常指有异物入眼;袁珂认为此处“不眯”意为不厌,厌即厌胜,即用咒语制服他人;不厌,即不怕对方的诅咒。此外,不厌又可指不做噩梦。

中曲山·駮

又西三百里,曰中曲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雄黄、白玉及金。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身黑尾,一角,虎牙爪,音如鼓音,其名曰駮,是食虎豹,可以御兵。有木焉,其状如棠,而员叶赤实,实大如木瓜,名曰櫰木,食之多力。

虎为动物之王,自然界没有其他动物能够捕食老虎。因此这里的駮,应是猎人的伪装,他们化装成马的样子,引诱虎豹到包围圈里或掉入陷阱中,然后伺机用猎网或弓箭、长矛将虎豹捕杀(亦可用于战争)。木瓜又称文冠果,有舒筋、祛湿之药效。

邽山·穷奇

又西二百六十里,曰邽山。其上有兽焉,其状如牛,蝟毛,名曰穷奇,音如獆狗,是食人。濛水出焉,南流注于洋水。其中多黄贝,蠃鱼,鱼身而鸟翼,音如鸳鸯,见则其邑大水。

邽山,可能是当地石材适于制作圭,或者该山的地形像圭。今陕西省渭南县有地名下邽。圭最初是一种测量太阳升起高度的仪器,后来演变成为祭祀用的礼器。穷奇,样子如牛,毛如刺猬的毛又尖又硬,非常像是一万年前曾经广泛出没于西伯利亚的披毛犀;对比之下,三危山吃人的傲则可称之为白披毛犀。《海内北经》亦记有吃人的穷奇,其状如虎而有翼。在中国古史传说里,穷奇又是一个居住在北方以凶恶愚顽著称的部落;这或许是因为,该部落以披毛犀为图腾,能够驱使披毛犀侵害其他部落,故而有此恶名声。穷的繁体字“窮”,像是人弓身卷缩在穴洞里,看来穷奇是一个在冰天雪地里穴居的部落。

鸟鼠同穴山·鳋鱼

又西二百二十里,曰鸟鼠同穴之山,其上多白虎、白玉。渭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其中多鳋鱼,其状如鳣鱼,动则其邑有大兵。滥水出于其西,西流注于汉水。多魮之鱼,其状如覆铫,鸟首而鱼翼鱼尾,音如磬石之声,是生珠玉。

今日渭水发源地陕西省渭源县有两座山,一是海拔2609米的鸟鼠山,二是海拔3495米的太白山。因此,这里的鸟鼠同穴山原本应在西次一经里。郭璞注谓:“今在陇西首阳县西南山,有鸟鼠同穴,鸟名,鼠名鼵。鼵如人家鼠而短尾,似燕而黄色。穿地入数尺,鼠在内,鸟在外而共处。”

铫,古代烹器或兵器,又指农具大锄。今鸟鼠山的西面有一条水系,名叫洮河,向西流入黄河。根据上述地理方位,此处“汉水”当指黄河上游。

崦嵫山·孰湖

西南三百六十里,曰崦嵫之山,其上多丹木,其叶如谷,其实大如瓜,赤符而黑理,食之已瘅,可以御火。其阳多龟,其阴多玉。苕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海,其中多砥砺。有兽焉,其状马身而鸟翼,人面蛇尾,是好举人,名曰孰湖。有鸟焉,其状如鸮而人面,蜼身犬尾,其名自号也,见则其邑大旱。

谷是“穀”的简体字,《五藏山经》原文中经常出现指称树木的“穀”字,清代学者早已指出其乃“榖”字之误,“榖”即构树。由于我们今天已经习惯了使用简体字,而一个简体字往往代替一个以上的繁体字,从而易造成信息的失真或不确定性,因此这里要加以特殊的说明。赤符亦即赤柎,红色花萼,丹木的名称或即源此;其果实大如瓜,果壳可盛水或舀水(制成瓢状),因此具有“御火”之功效;古代盛水的器具非常难得,这也许就是黄帝在密山要浇灌丹木的原因。砥砺,制磨刀石的青石,亦可制作其他石器、石具。此处人面怪鸟未言其名,蜼即长尾猿。

孰湖类似西方传说的人头马,其实它就是最早驯服马并骑在马上的人。

西次四经山神祭仪

凡西次四经自阴山以下,至于崦嵫之山,凡十九山,三千六百八十里。其神祠礼,皆用一白鸡祈,糈以稻米,白菅为席。

右西经之山,凡七十七山,一万七千五百一十七里。

此处“西次四经”乃“西次三经”之误。在这一区域生活的居民,祭神都用白色的鸡和稻米。如果当地产稻米,表明当时气候温湿;如果当地不产稻米,则表明存在着远距离的贸易活动。在古史传说中,崦嵫山是一座著名的山,古人相信太阳最终就落在这里。这种观念的形成,或许是因为在《五藏山经》里,崦嵫山是人们所知道的最西边的一座山。

同类推荐
  • 中国织绣

    中国织绣

    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该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故纸拾遗(第二卷)

    故纸拾遗(第二卷)

    本书收集了以洛阳地区为主,包括山西、陕西、云南、东北、甘肃等地在内的各种契约文书,时间从清康熙年间至解放初期,各类包括地契、房契、发票、借据、婚事文书等,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民俗、货币、度量等各方面的情况。
  • 中卫年鉴(2014)

    中卫年鉴(2014)

    这本书内容详细、文字易懂、通过阅读,将带给读者不一样的体验。
  • 体育知多少

    体育知多少

    古代体育非常发达,种类繁多,竞赛激烈,很多情况下,不逊色于现在。但体育最初的来源,又是怎样的呢?体育是与人类的出现而一同出现的,古人采摘果实,捕捞鱼虾,都需要跳高,跳远等活动,由此产生了体育。并逐渐杨枝散叶,丰富化。如现在的足球,它最早被西方国家认为是欧洲产物,事实上,它在中国民间流传很久,名为蹴鞠;唐朝时也出现了马球。该书在展现各种体育项目和活动的同时,也展现出这种古老文化的深厚历史渊源。
  • 虎踞梅岭:梅关

    虎踞梅岭:梅关

    梅岭自越人开发后,成了中原汉人南迁的落脚点,中原文化逐步在梅岭生根开花,并向岭南传播开去。梅岭既是古战场,也是革命战争年代红军多次战斗过的地方,特别是陈毅同志带领部队在这一带坚持了三年游击战,并在临危之中写下了壮志凌云的《梅岭三章》,使梅岭的知名度更高。
热门推荐
  • 最后的屠龙者和巨龙

    最后的屠龙者和巨龙

    在这个时代,龙已经成为了传说中的生物。而以屠龙为生的屠龙者们,也是跟着巨龙的消失而消亡。而最后的屠龙者欧仁·罗德尼,则是一心想着发财致富,走上人生巅峰。而就在他生活艰难,一筹莫展时。这个世界上最后的一条龙出现在了他的面前。或者········一个变成了少女的巨龙,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 至尊小地主

    至尊小地主

    “喂,陈大可,你到底爱不爱我。”“爱,我当然爱你。”“真的吗?”“真的,比真猪还真。”“可是我为什么感觉不到,你是不是已经开始不爱我了?”“怎么可能,宝贝,你想多了。”
  • 魔道不悔

    魔道不悔

    泡妞?盗宝?骗人?我是痞子哎而且是个善良的人看我跟你说了几句话脸都红了我是个羞射的暖男哦不要调戏我因为···我会···反击哦
  • 石述思说中国:中国各阶层矛盾分析

    石述思说中国:中国各阶层矛盾分析

    本书主要围绕当下中国社会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行论述,分为政策之思,价值之辩,富贫之觞,教育之考,文化之思,时事随笔等几部分,分别从国家政策、价值观、贫富差距、教育问题、文化现象、热门话题等方面揭示当下中国各阶层的矛盾。本书语言犀利而不激进,思想深刻而不哗众取宠,有高度的现实意义,是一本能真正反映当下中国社会真实现状的良心之作。
  • 绯色夜尊:夺命天颜祸江山

    绯色夜尊:夺命天颜祸江山

    (已完结)前世尊为皇都郡主,今生却落魄惨淡至斯。前世至亲身死,宫变无情,血色之花毁灭,却不知再次睁眼是另一个世界。身为万世妖魔,异世之魂,重出世间,谈笑间生杀予夺,回眸间勾人心魄。这一世,她不是谁的替身,也不再被人唾弃,只为自己而活,倾覆天下。月巫石道破亡者归来天机,前世眼见至亲身死,如今这样的机会怎能错过?那么,可有人等待她渺茫的归来,伴她身侧?千古女帝风华绝代,举世无双,遗世独立,倾城妖娆。然而曲终人已散,尘嚣寂静,满目喧哗,又是谁得她一顾回眸?
  • 雨至后的流星

    雨至后的流星

    我的青春充满着搞笑,忧伤,励志。你们的青春是否跟我的一样???
  • 穿越之弃女烟华

    穿越之弃女烟华

    在90年那个时代,正赶上计划生育严打的时候,那时重男轻女的厉害,白微微在家排老二,白爸妈已有一个女儿,一直想要个儿子,又不愿出罚款,所以白微微一出生就被父母送人了。养母对她并不好,从记事以来没有一天不被打骂的,在小学还没毕业就想逼她出去打工了,初中三年的学费是自己捡废品打零工凑出来的,在她初中毕业那年养母心脏梗塞而去世,后来亲爸妈又把它接回,愿以为能过上幸福的日子,却不想,亲爸妈也是把她当做赚钱的工具。在一次同事聚餐,完后回家途中突然打雷下雨,不仅出车祸还被雷劈中,等她醒来的时候却没发现自己已经死了,而他的鬼魂穿越到了汉朝~。
  • 杜鲁门传

    杜鲁门传

    本书共分九章,包括:拓荒者的后代、开始从政、“意外的总统”、和平时期的总统、与苏联较量、反败为胜、内外交困、最后的努力等。
  • 传奇之妖孽人生

    传奇之妖孽人生

    新人写书,请多多留言指教,剧情不合理,还请指出来,我会多多改进。谢谢
  • 一壶浊酒

    一壶浊酒

    林豪把嘴里的烟头弹飞;双手插兜,抬起头,嘴里喷出一股浓郁的烟气;沧桑的脸上似乎又回到了当初那个稚嫩的男孩模样;“散了吧!”林豪一挥手,转过了身;身后是黑压压的人群,气氛凄凉,漫天哀伤;“八一门!!!”不知道是谁带头喊了一句,接着数以千计的人群跟着吼了出来。“八一门!!!八一门!!!八一门!!!”林豪清楚这三个字对自己的杀伤力有多大,就像开始那般,涨潮的泪水肆意的滚落脸颊;“我混过!就够了!”林豪淡淡的话语被震天的怒吼席卷而去;像似飘在了风中,钻进了云里,逐渐,模糊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