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80900000005

第5章 西山经(2)

河,即黄河,是黄河的专用名词。在《五藏山经》里,河流的通称为“水”,黄河称为河水,当时黄河泥沙并不多,因此不使用颜色词“黄”。藻玉指有色彩有纹理的玉石。泾水发源于宁夏泾源县境内的米缸山(海拔2942米,属六盘山山脉)。

西次二经的数历山“楚水出焉,南流入渭”,这可能是“楚”之名首见于典籍,或许这里的居民以地名“楚”自称,他们后来迁徙到荆楚地区,仍然自称“楚人”。

女床山·鸾鸟·龙首山

西南三百里,曰女床之山,其阳多赤铜,其阴多石涅,其兽多虎、豹、犀、兕。有鸟焉,其状如翟而五采文,名曰鸾鸟,见则天下安宁。

又西二百里,曰龙首之山,其阳多黄金,其阴多铁。苕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泾水,其中多美玉。

石涅即煤矿石中的石墨,俗称画眉石,女床山的名称或许与此山出产画眉石有关,古代的床并不指今天睡觉用的床,而是指小桌几、小支架,当然亦可用于梳妆台。翟即长尾野鸡。鸾鸟与凤凰同类,也是著名的吉祥鸟,它们展开五采的翅膀、拖着长长的五采尾羽,美丽异常。郭璞注称:“旧说鸾鸟似鸡,瑞鸟也,周成王时西戎献之。”在古人的眼里,美丽的事物同时也就意味着它们是安全的事物,因此鸾鸟和凤凰的出现,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天下安宁的象征。

鹿台山·凫徯

又西二百里,曰鹿台之山,其上多白玉,其下多银。其兽多牛、羬羊、白豪。有鸟焉,其状如雄鸡而人面,名曰凫徯,其鸣自叫也,见则有兵。

白豪,即白毛野猪。此处凫徯鸟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初祖伏羲的发音相同,两者可能存在某种关系。不过,更可能的是,这个人面雄鸡实际上是人装扮的,当有敌情出现时,有人便装扮成凫徯鸟的样子,一边飞跑一边大叫“伏击”;后人用鸡毛信表示军情火急,或即源于此。上古时期,当人口急剧增加,或者发生天灾变故,都会导致部落战争;当部落战争演化成世仇之后,小规模的敌对活动可能会更加频繁。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一种战争预警机制,每个部落都要有专人负责侦察敌情、预报敌情。为此,这些敌情预报员装扮成某种常见的动物,亦在情理之中。还有另外一种可能,即凫徯鸟与信鸽类似,可以传递战争信息。

鸟危山·小次山·朱厌

西南二百里,曰鸟危之山,其阳多磬石,其阴多檀楮,其中多女床。鸟危之水出焉,西流注于赤水,其中多丹粟。

又西四百里,曰小次之山,其上多白玉,其下多赤铜。有兽焉,其状如猿,而白首赤足,名曰朱厌,见则大兵。

鸟危山,顾名思义应当是一座非常高的山,这里出产“女床”。女床是什么?郭璞注称“未详”。从女床山出产画眉石来看,女床也应该属于女子化妆所用之物。此山的朱厌,也应当是一名侦察兵,他化装成猿猴的样子,爬上树梢警惕地望着远方。当然,也存在着另一种可能,即生态环境的变化,或者远方部落的迁徙,会惊动某些动物迁徙到新的地方,它们的出现在客观上也起到了战争预警的作用。

大次山·薰吴山·厎阳山

又西三百里,曰大次之山,其阳多垩,其阴多碧,其兽多牛、麢羊。

又西四百里,曰薰吴之山,无草木,多金玉。

又西四百里,曰厎阳之山,其木多、楠、豫章,其兽多犀兕、虎、犳、牛。

垩,白色粘土,可用作颜料或涂料,亦可制陶。厎,通砥;至也,定也。,水松。豫章,郭璞注称:“大木,似楸,叶冬夏青,生七年而后可知也。”楸树属落叶乔木。犳,一种长着类似豹的花斑的动物。

众兽山·皇人山·中皇山·西皇山

又西二百五十里,曰众兽之山,其上多琈之玉,其下多檀楮,多黄金,其兽多犀、兕。

又西五百里,曰皇人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雄黄。皇水出焉,西流注于赤水,其中多丹粟。

又西三百里,曰中皇之山,其上多黄金,其下多蕙、棠。

又西三百五十里,曰西皇之山,其阳多金,其阴多铁,其兽多麋、鹿、牛。

皇水西流入的赤水,按方位在黄河上游兰州河段附近,而不可能是远在南方长江上游金沙江的支流赤水。丹粟,颗粒状像粟米的丹矿石。青雄黄是雄黄矿石的一种,雄黄的化学成分为硫化砷,燃烧时生白烟或生黄色升华物,在自然界中常见于温泉沉淀物中。雄黄可入药,可制颜料,还可用于制革的脱毛剂,此外它也是炼丹术士最喜爱的原料之一。

皇人山、中皇山、西皇山,得名于皇水,亦即今日流经西宁、兰州入黄河的湟水。

莱山·罗罗

又西三百五十里,曰莱山,其木多檀、楮,其鸟多罗罗,是食人。

楮即榖树,亦即构树;榖的字形与谷的繁体字穀极为相似,两者极易混淆。罗罗鸟,经文未描述其形貌,《海外北经》记述有一种状如虎的青兽亦名罗罗。在《五藏山经》时代,人已经相当强大了,恐怕没有什么猛禽再敢冒犯人类,因此所谓罗罗食人的说法,或许与西藏地区曾流行的天葬习俗有关,在天葬中是由鸟来吃净死者身上的肉,然后再将其骨下葬。

今日祁连山山脉的中段名称为托来山,其主峰即祁连山,海拔5547米,此处的莱山当即指托来山。祁连山积雪把高空水汽转化为可用的水,河西走廊才可通行。

西次二经之神

凡西次二经之首,自钤山至于莱山,凡十七山,四千一百四十里。其十神者,皆人面而马身。其七神皆人面牛身,四足一臂,操杖以行,是为飞兽之神;其祠之:毛用少牢,白菅为席。其十辈神者,其祠之:毛一雄鸡,钤而不糈,毛采。

少牢,其祭祀等级低于太牢,即在祭神仪式中只供奉羊和猪,而没有牛。所谓“毛用少牢”,即用有毛的羊和猪祭神;所谓“毛一雄鸡”,即用有毛的雄鸡祭神。所谓“钤而不糈,毛采”,即用打着印记的杂毛雄鸡作为祭品来祭神,而不用谷米。钤意有三,犁、锁、盖印。钤山出产的铜,如果用于制作印章,可能是有文字记载的最早印章和印刷术了。在家畜、家禽或其他器物上,打上部落、氏族或所有者的印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种标志;此外,印记也可能具有某种吉祥、神圣的象征意义。

从经文可知,西次二经的居民分属两个部落,其中十座山的居民以马为图腾,另外七座山的居民以牛为图腾,可惜原文没有说明究竟是哪些山的居民供奉什么神。与此同时,西次二经屡屡出现的“见则有兵”,亦不清楚是否指的是这两个部落之间发生了矛盾和冲突。

崇吾山·举父

西次三经之首,曰崇吾之山,在河之南,北望冢遂,南望之泽,西望帝之搏兽之丘,东望渊。有木焉,员叶而白柎,赤华而黑理,其实如枳,食之宜子孙。有兽焉,其状如禺而文臂,豹虎而善投,名曰举父。有鸟焉,其状如凫,而一臂一目,相得乃飞,名曰蛮蛮,见则天下大水。

此处西次三经的“三”乃“四”之误,因为它记述的是《西山经》最北的一条山脉。为了确定崇吾山的地理位置,经文提供了六个参照地,其中“帝之搏兽之丘”采用曾经发生过的重要事件作为地名,表明当时的考察者还知道有关的历史事件,而这也是《五藏山经》撰写时代非常古远的证据之一。

崇吾山“食之宜子孙”的树,未言其树名,当是经文缺漏。举父或作夸父,“豹虎”当系“豹尾”之误。举父既可以解释为猿猴类动物,或者巫师的装扮,也可以解读为野人。所谓“禺”即猿猴类动物,所谓“善投”即手能持物投物,显然这就表明举父能够直立行走。蛮蛮即传说中的比翼鸟。

长沙山·不周山

西北三百里,曰长沙之山。泚水出焉,北流注于泑水。无草木,多青雄黄。

又西北三百七十里,曰不周之山。北望诸之山,临彼岳崇之山,东望泑泽,河水所潜也,其原浑浑泡泡。爰有嘉果,其实如桃,其叶如枣,黄华而赤柎,食之不劳。

不周山是中国古史传说时代名山之一,但是其确切位置无人知晓。从其名称可知,它是一个有缺口的环形山,或为火山口,或为陨石坑。如果共工撞倒不周山引起天塌地陷的传说有着事实背景,那么不周山有可能是天外星体撞击而形成的大型陨石坑。根据《西山经》和《北山经》的记述,泑泽是当时人们认定的黄河发源地,其地理位置在今日的黄河前套地区,古代这里曾为湖泊。也就是说,不周山应当在今日内蒙古托克托县土默川平原以西的某地,它北面的“诸之山”当即指阴山山脉;由于其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特殊,我们今天有希望借助科学手段找到它。

密山·黄帝

又西北四百二十里,曰密山,其上多丹木,员叶而赤茎,黄华而赤实,其味如饴,食之不饥。丹水出焉,西流注于稷泽。其中多白玉。是有玉膏,其原沸沸汤汤,黄帝是食是飨。是生玄玉。玉膏所出,以灌丹木。丹木五岁,五色乃清,五味乃馨。黄帝乃取密山之玉荣,而投之钟山之阳。瑾瑜之玉为良,坚粟精密,浊泽而有光。五色发作,以和柔刚。天地鬼神,是食是飨;君子服之,以御不祥。自密山至于钟山,四百六十里,其间尽泽也。是多奇鸟、怪兽、奇鱼,皆异物焉。

丹水向西流入的稷泽,即黄河后套地区,古为大湖泊。所谓密山与钟山之间“尽泽也”,是说当时在黄河前套湖泊泑泽与后套湖泊稷泽之间水网交错、沼泽密布,而这正是那个时代的人将泑泽视为黄河源头的原因所在,他们在密布的水泽中,无法继续向上追溯黄河的源头。

玉膏是什么?众说纷纭,或谓石油、豆腐、奶酪,但最可能的是指食盐。所谓“沸沸汤汤”是在煮盐。所谓“玉膏所出,以灌丹木”,是说从盐卤中提炼出食盐之后,剩下的卤水中富含营养,可以促进丹木生长;我们今天知道,盐卤中含有硫酸钾,有促进果实生长的功效,也是今日普遍使用的化肥,因此可以说黄帝是最早使用化肥的人。所谓黄帝所取的密山“玉荣”,是指提炼出的优质食盐晶体,用它们可以促使盐卤更快地结晶出颗粒大的食盐晶体。所谓“瑾瑜之玉”即食盐晶体,要把它敬献给天地鬼神。这是因为,食盐在远古社会就是极为重要的资源,人几天吃不上盐,就会浑身无力、诸病缠身。事实上,许多动物都知道食盐的重要性,它们经常要喝盐湖的水,或者舔食含盐的岩石。从这个角度来说,人类对食盐的追求,可以追溯到非常古远的时代,而黄帝这一部落的兴起与其掌握了提炼食盐的技术当不无关系。

钟山·鼓

又西北四百二十里,曰钟山,其子曰鼓,其状如人面而龙身,是与钦杀葆江于昆仑之阳,帝乃戮之钟山之东曰崖。钦化为大鹗,其状如雕而黑文白首,赤喙而虎爪,其音如晨鹄,见则有大兵。鼓亦化为鵔鸟,其状如鸱,赤足而直喙,黄文而白首,其音如鹄,见则其邑大旱。

这是一段远古部落战争的故事。钟山之神(烛龙,又名烛阴)有一个人面龙身之子名叫鼓,他与钦率领人马进犯黄帝部落,黄帝部落迎战的首领名叫葆江。葆江战败,鼓与钦一直追杀到昆仑丘的南面,并把葆江杀死。此后,黄帝率领大队人马展开反击,很快就把鼓与钦赶回到他们的老家钟山地区,然后在钟山东面的一个名叫崖的地方,将鼓与钦处死。

钦死后变成了一只大鱼鹰,样子像凶猛的雕,爪子像虎爪一样尖利,叫声好像清晨的天鹅,它的出现预示着一场大规模的战争即将发生。鼓死后变成一只样子像猫头鹰的怪鸟,羽毛有黄色的纹理,头上的毛羽却是白色的,它的叫声与天鹅一样,什么地方见到它就意味着这个地区将发生大旱灾。

从上述记载可知,在这场黄帝部落与钟山部落的激烈战争中,黄帝部落取得全面胜利。所谓钦和鼓死后化为某种动物的说法,其内涵的历史信息的解读非常困难,可能意味着鼓与钦的族人被黄帝部落接纳为新成员,并被赋以预报战争和旱灾的工作;也可能意味着鼓与钦的族人被迫远走他乡,但仍然伺机收复家园故土,欲向黄帝部落报一箭之仇。

这个居住在黄河河套地区的“鼓”部落(袁珂认为系炎帝部落),或可称为“河鼓”,而“河鼓”乃天上的星星,相传是牛郎所变(炎帝族以牛为图腾)。与此同时,黄帝的妻子嫘祖,以发明养蚕纺丝著称,乃名副其实的“织女”。据此,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可能记录着炎帝部落与黄帝部落青年男女冲破两族敌对情绪而通婚的故事,而正是他们的爱情促成了炎黄两大族的和解与融合,并形成了统一的中华民族。

泰器山·文鳐鱼

又西百八十里,曰泰器之山。观水出焉,西流注于流沙。是多文鳐鱼,状如鲤鱼,鱼身而鸟翼,苍文而白首赤喙,常行西海,游于东海,以夜飞。其音如鸾鸡,其味酸甘,食之已狂,见则天下大穰。

观水流入的流沙,或谓是一条流沙河,或谓是流动的沙丘。如果是后者,那么观水就属于内陆河。内陆河俗称半截河,它们缓缓地流淌在荒漠上,随着河水的蒸发和渗漏,渐渐地消失在沙漠之中。

自然界中确实有会飞的鱼,通常产于热带或温带的海洋里,它们的胸鳍非常发达,好像鸟的翅膀一样,因此能够跃出水面,在空中长距离滑翔。但是,泰器山的文鳐鱼却不是普通的飞鱼,它们能够在夜间从西海飞到东海,在东海里畅游一番,然后又飞回来。这种传说是如何产生的呢?可以接受的解释是,古人曾经见到过龙卷风把海里、湖里、河里的鱼卷上天空又落下来的场景,或者见到过类似的海市蜃楼现象。

此外,文鳐鱼的传说也可能与沙漠里的季节河、季节湖泊有关。当雨季来临,干涸的河流和湖泊重新注满水的时候,鱼又重新出现在河流和湖泊之中,古人不明白其中的道理(鱼潜入泥中,鱼籽能在无水的环境中继续生存,鱼籽可随风吹来),就想当然地认为这种鱼能够飞来飞去。

从文鳐鱼可吃来看,它是一种样子像鲤鱼却又会叫出声的鱼,可能特别适应在季节河里生存。所谓“见则天下大穰”也是有道理的,这是因为每当文鳐鱼出现的时候,也正是雨水充沛的年头,而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充足的雨水就意味着农作物的大丰收。至于吃了文鳐鱼的肉,为什么能够治疗狂躁不安的病,或许也是“手上有粮,心中不慌”的缘故吧!

《山海经》中看起来有些荒诞的内容,实际上都有着真实的信息,正确地解读这些远古文明信息乃是我们今天义不容辞的责任。

槐江山·英招

又西三百二十里,曰槐江之山。丘时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泑水,其中多蠃母。其上多青雄黄,多藏琅玕、黄金、玉,其阳多丹粟,其阴多采黄金、银。实惟帝之平圃,神英招司之;其状马身而人面,虎文而鸟翼,徇于四海,其音如榴。南望昆仑,其光熊熊,其气魂魂。西望大泽,后稷所潜也;其中多玉,其阴多榣木之有若。北望诸,槐鬼离仑居之,鹰鹯之所宅也。东望恒山四成,有穷鬼居之,各在一搏。爰有淫水,其清洛洛。有天神焉,其状如牛,而八足二首马尾,其音如勃皇,见则其邑有兵。

同类推荐
  • 声景生态的史料方法与北京的声音

    声景生态的史料方法与北京的声音

    在理论论述和探讨的基础上,作为声景生态史料方法的应用案例,对具有史料价值的北京的声音进行了记录和分析,包括老北京的叫卖声、老北京的响器声、天安门广场的声景、北京的交通声景,以及北京的音乐厅与音乐生态等。
  • 文化传播人员职业素养

    文化传播人员职业素养

    文化传播产业是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辉煌前景的朝阳产业。近年来我国、我省的文化传播产业按照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大力推动文化传播阵地建设,文化传播良性发展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文化传播产品日益丰富,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和喜爱。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突出强调了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极端重要性,对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全面部署。这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当今时代发展趋势和我国文化发展方位的科学把握,体现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高度文化自觉,为促进文化传播产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 土眼洋事之总理衙门

    土眼洋事之总理衙门

    《点后斋画报》,它像一个巨大的橱房,既遇映射出西方的巨大投影,也反映出国人对西方文化的最初印象。人们从这份画报上可以看到有矣西方的种种事像:外国的总统和国王,贵妇与时装,天上飞的气球,地上跑的机车,水里走的轮船。当然,也有大最也不知道是谁编出来的“人咬狗”的奇闻怪事。国人也因此知道了,洋人也有男欢女爱,也有贪生怕死,也有凶杀和恶行,有一切中国人也能有的爱好和毛病。虽然,我们的画师画的无论哪一国的洋楼,都是租界的产物,画面上一股洋泾浜味。官方的战报也跟民间的战事传闻一样有着报喜不报忧的习惯……
  • 季羡林五堂国学课

    季羡林五堂国学课

    聆听国学泰斗畅谈中国文化之精髓,感受东方传统文化魅力。众所周知季老是著名的文化大师,他对于中外文化,尤其是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一位学贯中西的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长期从事东方文化研究,他在晚年也一直在思考“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什么?”《季羡林的五堂国学课》将引领读者于行文问听大师阐述他对中国文化的体悟与沉思,带领读者从深层次感受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
  • 宫规礼俗探幽

    宫规礼俗探幽

    本书以专家的视角深入皇家腹地领域,剖析宫闱幕后生活。既具有史料翔实、言之有据、正说细述、全面具体、图文并茂、生动丰富的特点,又符合大众口味。让本书为你细说明清中国宫廷生活!
热门推荐
  • 诸葛亮十讲

    诸葛亮十讲

    在诸葛亮的一生中,最为出彩的,就是“三顾茅庐”时的“隆中对”。在后世的评价中,“隆中对”被认为是诸葛亮的天才之作,但也有不少人认为这是一个失败的战略。那么,这个计划究竟是对是错,其实施情况又如何呢?诸葛亮是三国时代最著名的智者之一,他在世的时候,蜀汉政权视他为顶梁柱,所有的军政大权都由他掌控。可是,如果他不在了,又将如何维持政权的稳定呢?诸葛亮也不是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只不过,他在接班人的选择问题上,陷入了一个误区,那就是——人才匮乏,次中选“优”。
  • 王爷的小鬼妃

    王爷的小鬼妃

    一个才华横溢还有点淘气,一个睿智潇洒还有点霸道,痛苦并爱着.日久生情的两个人,伊人的第一部作。“纵向坐标178的宇就像春天的第一缕和风,阳光的笑容,抹去了人们心头的忧郁,让人舍不得打扰,总是很温柔的说话。每当他比赛的时候,都会有女生送给他花,小晴就嘲笑他说“你掠去了无数少女的心啊,坏蛋”,他也总会将她的手放在心脏的位置,“感觉一下,我这里已经有两颗心了”“你的女人那么多,干吗非得来强迫吻我,还那么熟练?”我的脑袋一热,话脱口而出,倒像是一个吃醋的小媳妇,脸更红了。“那么,晴儿是希望我技巧生疏一些,要不,我们再试试。”“坏蛋,你走开,不讲道理的坏蛋。”“啊!你怎么打我屁股啊!坏蛋!”晴儿的声音不大,还是让丫鬟们都听见了,她们脸一红低头,都装作没听到。辰轩一个手势都下去了。“这是对你的惩罚。下次再敢不听话,我就在府里所有人的面前打你屁股。”辰轩一脸的坏笑,终于找到这个小丫头的弱项了。辰轩走到任菲儿的面前,拽着她的衣领一把将她从座位上拎起来,碰掉的碗“啪”的一声打碎在地上,“不要再挑战我的耐性,如果颖晴有什么事,我不敢保证这是你在王府吃的最后一顿饭.安旭盯着辰轩的眼睛,最后一次,不是每个男人都可以这样一次一次的放走心爱的人。
  • 无法对你说再见

    无法对你说再见

    谈过恋爱的都知道,你先爱上了别人,你首先就是弱势群体。杨溪以为自己的爱情隔着世俗偏见和现实差距,永远只能活在暗恋的漩涡里。却不知上天也会垂青于她,暗恋对象已经分手,进入单身行列,这个时候要是还搞暗恋,就上对不起天,下对不起地,中间还对不起自己的良心。谁说女追男只隔一层纱?受苦受累受委屈也只能打落了牙齿往嘴里咽。
  • 冷酷总裁俏佳人

    冷酷总裁俏佳人

    十七岁时,宫羽魅遇到了南宫寞,以为可以和他长相厮守。而因一次误会,他固执的选择伤害。五年后,宫羽魅与南宫寞再次相遇,而他不再认识她。宫羽魅原本以为自己的心已死,可是,当再次遇到南宫寞时,她的心还是会痛,像万箭穿心般的痛。宫羽魅被陷害,而他却将她当成陌生人……
  • 诛天魔主

    诛天魔主

    二货魔主,凌驾鸿蒙的香艳征程!他杀伐果断,他霸绝凌厉,他是魔主。他油嘴滑舌,他色胆包天,他是二货。魔主的口号是:追风揽月;傲立寰宇。软玉温香,统统暖床。
  • 世界500强优秀员工标准

    世界500强优秀员工标准

    本书由国内著名人力资料专家宏超先生编译,是国内众多企业和员工首选的职业培训读物。
  • 弑天霸主

    弑天霸主

    天反道世难休,轮回万载心依旧,一本精彩绝伦的修仙小说,让人看的惊心动魄,意想不到的颠覆剧情,主人公:霸天,历经无数磨难,面临死神毫不退缩,他代父保护国家,代哥保护嫂子,斩妖除魔,他的威名家喻户晓,想知道结局怎样吗?敬请关注此小说,后续更精彩。
  • 食在末世

    食在末世

    本书承诺,绝不太监!!!“这是一个残酷的世界,人如牲畜,人类是任何生物的食物。这是一个美好的世界,人力无限,任何生物都是人类的食物。”——陈枫。2016年,谜一般的浓雾突然降临地球,无数吸入雾气后的人类,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变成了只知道进食的凶恶丧尸,它们在第一时间把魔爪伸向了羔羊一般的人类,伤人!吃人!!猎捕人!!!社会在瞬间陷入到无尽的混乱之中,狂暴的变异兽,神秘的海族,数量众多的虫兽接踵而来,末日从此开始。在这个世界里,弱肉强食,适者生存,进化论被诠释到了极致,所有的生物在自然残酷的选择下拼命变强,追捕、狩猎,进食成为末世的唯一的法则。看一个普通的人类为了生存,为了保护亲人和朋友,在绝境中挣扎,于怪物间生存,吃巨兽!吃丧尸!!吃异族!!!甚至吃人类!!!!吃上食物链巅峰,吃尽世间生灵,吃出一个人类的新世界。
  • 时空之隧

    时空之隧

    美女孔潇潇在旅行结婚的过程中路过大青山,宋朝人楚一封正在练习穿云神箭,射中天上的闪电激发了无穷的能量,形成一条时空隧道,将孔潇潇等人带入大宋,丁博士团队经过研究,发现了时空穿梭的秘密,紧随其后来到大宋,廖格日汗所代表的日汗王国势力一直在试图光复日汗王国,窃取了丁博士的研究成果,输送大量武器和坏人来到大宋屠城并且盗取国库,与当地日汗王国联合,试图颠覆大宋江山,引发现代社会格局大变,时空科学家刘松青率领特种部队前来刺杀廖格日汗,另一方面丁博士联合大宋王爷徐木一等人与日汗王国抗衡,一场大战爆发在即,然而随着事态的发展,这其中的一切只不过是一个更大的阴谋的开始。
  • 禁爱物语 之 阎王的宠妃

    禁爱物语 之 阎王的宠妃

    又名:阎王的宠妃。一座贵族学院,几个帅气的男孩。却被神秘诅咒跟随。传说他们富可敌国,传说他们活不过三十岁,传说有几个女孩,一切源于一场神秘的诅咒;生活因此而变得不平静,九尾狐,吸血鬼,仙湖的神女,鬼界的阎君。爱情从何缘起,红线是否将跨越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