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80400000008

第8章 隋唐建筑大观(1)

公元581—907年,隋唐国内民族大统一,又与西域交往频繁,更促进了多民族间的文化艺术交流,秦汉以来传统的理性精神中糅入了佛教的和西域的异国风味,以及南北朝以来的浪漫情调,形成了理性与浪漫相交织的盛唐风格,把中国古代建筑推到了成熟阶段,并远播影响于朝鲜、日本。其特点是:都城气派宏伟,方整规则;宫殿、坛庙等大组群序列恢弘舒展,空间尺度很大;建筑造型浑厚,轮廓参差,装饰华丽;佛寺、佛塔、石窟寺的规模、形式、色调异常丰富多彩,表现出中外文化密切交汇的新鲜风格。

隋朝虽然是一个不足四十年的短命王朝,但在建筑上颇有作为:它修建了都城大兴城,营造了东都洛阳,经营了长江下游的江都(扬州),开凿了南起余杭(杭州),北达涿郡(北京)东始江都,西抵长安(西安),长约2500公里的大运河;还动用百万人力,修筑万里长城。炀帝大业年间,名匠李春修建了世界上最早的敞肩券大石桥——安济桥。

唐代建筑规模宏大,规划严整,中国建筑群的整体规划在这一时期日趋成熟。首都长安与东都洛阳规模巨大,且建筑布局也更加规范合理。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的城市,南北8651.7米,东西9721米,城内除了宫城与皇城外,还有108座由坊墙围绕的里坊与东西市,其规划也是中国古代都城中最为严整的,它甚至影响到渤海国东京城,日本平成京(今奈良市)和后来的平安京(今京都市)。

隋唐时代宫殿的规模很大。如隋代洛阳宫殿中的正殿干阳殿,殿身的高度有170尺。唐长安城内有三座宫城,一座是西内太极宫,一座是东内大明宫,另外一座是南内兴庆宫。即使是规模最小的兴庆宫,也比明清北京紫禁城大许多。东内大明宫极为雄伟,其遗址范围相当于紫禁城总面积的三倍多。大明宫的正殿含元殿,建造在龙首原上,通过一个龙尾道到达殿前,两侧有翔鸾与栖凤两座阙楼,形成一个巨大而高耸的“凹”字形平面。含元殿前的门殿丹凤门,距离含元殿六百米,空间气势十分宏伟。武则天时期,她不顾儒臣反对,在洛阳宫拆除正殿建立明堂为国家盛典。明堂方88米,高86米,是唐代所建体量最大的建筑物,也是继汉武帝后兴建的唯一明堂。

唐代还专门订立了建筑法规——《营缮令》,规定哪一等级的官吏可以建什么规模的房屋,使用什么样的装饰,在居宅上表现出尊卑贵贱的关系。隋唐大规模建设也促进其建筑的标准化、模数化。洛阳遗址表明,隋代在规划时已以四坊为一组,每坊方一里,极有规律。隋唐各城市之周长也表明,各类城市的规模按坊数分级。隋洛阳宫、唐大明宫以及唐乾陵遗址都表明,在规划时按50丈的方格为控制网。大明宫、洛阳宫、渤海国上京宫殿,都把主殿建在全地盘的几何中心。

唐代在都城和地方城镇兴建了大量寺塔、道观,并继承前代续凿石窟佛寺,著名的有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南禅寺佛殿、西安慈恩寺大雁塔、荐福寺小雁塔、兴教寺玄奘塔、大理千寻塔,以及敦煌石窟等。我国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建筑五台山南禅寺和佛光寺屋顶坡度平缓,出檐深远,斗拱比例较大,柱子较粗壮,多用板门和直柩窗,风格庄重朴实。

隋唐时期,皇家园林趋于华丽精致。隋代的西苑和唐代的禁苑都是山水构架巧妙、建筑结构精美、各类动植物繁多的皇家园林。北宋时期的李格非在《洛阳名园记》中提到,唐贞观开元年间,公卿贵戚在东都洛阳建造的邸园,总数就有一千多处,足见当时园林发展的盛况。

另外,唐朝文人画家以风雅高洁自居,多自建园林,并将诗情画意融贯于园林之中,使我国的园林从仿写自然美,到掌握自然美,形成写意山水园阶段。如盛唐时期著名诗人和画家王维(公元700—760年)知音律,善绘画,爱佛理,他晚年在陕西蓝田县南终南山下作辋川别业。据《唐书》载:“维别墅在辋川,地奇胜,有华子冈、歌湖,竹里馆,茱萸汴,辛夷坞。”《山中与裴迪书》中有:“北泺玄霸,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网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水,明灭林外。深苍寒犬,吠声如豹。……步厌经,临清流也。当待春中,草木蔓发,卷山可望。轻倏出水,白鸥骄翼。”华子冈有:“飞鸟去不穷,连山复秋色。上下华子冈,惆怅情何极。”等诗句,说明园林建筑建在山岭起伏,树木葱郁的冈峦环抱中的辋川山谷,隐露相合。虽然辋川别业今已不复存,但从题名和诗情来看,辋川别业是有湖水之胜的天然山地园,充分利用自然条件,精心布置,构成湖光山色与园林相结合的园林胜景,再加上诗人的着力描绘,使得辋川别业处处引人入胜,流连忘返,犹如一幅长长的山水画卷,淡雅超逸。

一代诗人白居易也像王维一样,营建了庐山草堂。堂前有平地广十丈,中为平台,台前有方池,广二十丈,环池多山竹野卉,池中种植有白莲,亦养殖白鱼。由台往南,可抵石门涧,夹涧有古松老林,林下多灌丛萝。草堂北五丈,依原来的层崖,堆叠山石嵌空,上有杂木异草,四时一色。草堂东有瀑布,草堂西依北崖用剖竹架空,引崖上泉水,自檐下注,犹如飞泉。阴暗、显晦,晨昏,草堂千变万化各有异景,犹如多变的水墨画。

在陵墓建设方面,隋唐的帝王陵墓多倚山而建,气势更加雄壮异常。唐代包括武则天在内共二十一帝,除武氏与高宗合葬,末代的两位皇帝葬在河南、山东外,其余都在陕西渭水北岸,号称“关中十八陵”。宏伟孤耸的陵园主峰,广阔浩大的陵园区域,庞大的皇亲勋臣陪葬墓,威武雄壮的神道石刻,使唐代皇陵和大唐盛世一样,在中国皇陵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掀起了继秦汉以后的第二次高潮。唐陵最突出的特点是“因山为陵”,就是利用自然孤山穿石成坟,气势恢弘辽阔,有很强的纪念性。

唐陵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以整个陵区模仿都城,渗透着严格的礼制逻辑,陵区内有很多殿字楼阁组成的地面建筑,以突出皇权的尊严。在陵丘四周建方形围墙,称为内城,四面正中为门,设门楼,四角设角楼;南门朱雀门内建献殿,举行大祭典礼;朱雀门外是长达三四公里的神道,最南端以一对土阙开始,阙后为门,由此向北离朱雀门约数百米至一公里是第二对土阙及第二道门,再由此门通向朱雀门前的第三对土阙。在第一、二重门之间的广大范围分布众多的功臣陪葬,皇亲从葬墓,太宗昭陵的陪葬墓最多,达167座。陵区范围十分宏大,如昭陵和宣宗贞陵的周围达60公里,超过了长安郭城。乾陵周围40公里,相当于长安。

唐陵的陵墓石刻丰富多彩、威武雄壮、富有时代感。在神道两侧列石刻,以乾陵为例,由第二道门向北,自南而北列华表一对、翼马一对、浮雕鸵鸟一对、石马各附牵马人五对、石人十对。此外,乾陵在石人和第三道阙之间还有无字碑、述圣记碑各一通,在第三道阙和阙北朱雀门前石狮之间左右共列六十一王宾石像。内城东、西、北三门与南门一样,门外也有石狮一对、土阙一对。北门土阙外又加立马三对,号为“六龙”,表明是帝宫的内厩。这些石刻无疑丰富了陵区内容,扩大了陵区控制空间,衬托出陵丘的高大,对于渲染尊严和崇高的气氛起了很大作用。

在建筑技术方面,隋唐也取得很大进展,木构架已经相当正确地运用了材料性能,出现了以“材”为木构架设计的标准,从而使构件的比例形式逐步趋向定型化,并出现了专门负责设计和组织施工的专业建筑师——梓人(都料匠)。唐代的木建筑实现了艺术加工与结构造型的统一,包括斗拱、柱子、房梁等在内的建筑构件均体现了力与美的完美结合。唐代盛行直棂窗,窗棂上的纹样有龟锦纹及花纹繁密的球纹等。

隋唐时代的砖石结构技术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唐代的佛塔大多采用砖石建造,高达50多米的西安大雁塔、小雁塔和大理千寻塔在内的唐塔均为砖石塔。而隋代由工匠李春建造的赵州安济桥,是完全用石材建造的,总跨度有37米多的大型石拱桥,这座曲线优美、带中心拱券及两侧敞肩券的石拱桥,造型十分典雅。

唐代的瓦有灰瓦、黑瓦和琉璃瓦三种。灰瓦较为疏松,用于一般建筑。黑瓦质地紧密,经过打磨,表面光滑,多使用于宫殿和寺庙上。唐代琉璃的烧制更加进步,如大明宫多使用绿色和蓝色琉璃瓦,并有绿色琉璃砖。还有用木做瓦、外涂油漆和“镂铜为瓦”的。在使用花纹方面,除莲瓣以外,窄长花边上常用卷草构成带状花纹,或在卷草纹内杂以人物。这些花纹不但构图饱满,线条也流畅挺秀,还常用半团窠及整个团窠相间排列,以及回纹、连珠纹、流苏纹、火焰纹及飞仙等富丽丰满的装饰图案。

唐代建筑的屋顶坡度较缓,屋顶曲线恰到好处,常用叠瓦脊和鸱尾,歇山顶的房屋收山很深,并配有精美的悬鱼;较重要的建筑都用线条鲜明的筒瓦,在屋脊上还常用不同颜色的瓦件“剪边”,更加突出了屋顶的轮廓。以上这些,再加上雄健的斗拱,深远的出檐,素雅的外墙粉饰和带“侧脚”、“生起”的立柱,使大唐建筑高贵富丽。

在色彩使用上,唐朝时期的建筑,一律采用朱红与白色的组合,产生了鲜艳悦目、简洁明快的色彩美。黄色是皇室特用的色彩,皇宫寺院用黄、红色调,红、青、蓝等为王府官宦之色,民舍只能用黑、灰、白等色。

由于隋唐对外交往广泛,西境一度到达帕米尔以西的中亚一带,商业活动远及阿富汗、波斯、大食,并间接与东罗马来往。外来的装饰图案、雕刻手法、色彩组合诸方面大大丰富了中国建筑。很多外来装饰纹样,经过中国手法表现,已经中国化,如当时盛行的卷草纹、连珠纹、八瓣宝相花等。

总之,隋唐建筑充分吸收这些外来影响,再加上中国传统建筑自身的特色,表现出一个强大、向上、有生命力的建筑体系。

隋文帝泰陵和隋炀帝陵

隋朝是一个短命的王朝,仅仅有二世,前后不到四十年,文帝和炀帝又都死于非命,所以在陵寝制度上,隋朝虽然恢复了秦汉封土为陵的规则,但是在营建规模上还远远不如秦汉陵寝那样高大宏伟。

隋文帝杨坚是华阴(今天的陕西)人。他建立了隋朝,年号是开皇。此后,他用九年时间统一了中国,结束了持续三百多年南北分裂的局面。隋文帝在位一共二十多年,他推行均田制,创立了科举制度,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中央集权制度,为以后唐代的政治和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历史上称为“开皇之治”。他死后与皇后同坟异穴,合葬泰陵。

隋文帝的泰陵,大约在陕西扶风县城附近。陵冢往南是一座清代石碑,大约高三米,碑上刻着“隋文帝泰陵”五个清晰的大字,是乾隆年间的陕西巡抚毕沅所书。泰陵的陵南和陵东两块高地上,有当年隋文帝庙的遗迹。原祀庙的垣墙建筑早已毁掉,现在只剩残砖碎瓦,但是我们仍然可以设想出当初祀庙的规模是多么宏大。在这些残砖碎瓦中,比较多的是莲花状的方砖,方砖中央是浮雕的莲花图案,角边饰以蔓草,四周刻着连珠纹,非常美观大方。尤其珍贵的是,这里还发现了一枚残破的、以菩萨形象为纹饰的瓦当。它的正面用弦纹和连珠纹组成一个心形,中心端坐着一尊双手合十、结迦跌坐的菩萨。这种直接以菩萨为纹饰的瓦当在国内是非常罕见的。

隋文帝的泰陵,在中国陵寝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地位,为以后唐宋陵寝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隋炀帝杨广,是杨坚之子。他十三岁就被封为晋王,拜柱国。后来他弑父即位。即位之后他贪图奢靡,开了通济渠,便于自己坐龙舟游玩。他三下扬州,整天杯不离手,纸醉金迷。他的住所甚至用金玉装饰,金碧辉煌。后来宇文化及攻入江都宫,隋炀帝自缢而死。

隋炀帝陵在江苏扬州北雷塘村。雷塘,又称为“雷坡”,相传吴王曾经在这里建造钓鱼台。南朝的时候,这里园林山水,亭台楼榭,是江南胜迹。宋代以后,这里只剩下炀帝孤冢一座。清代的时候曾经重修了炀帝陵。陵墓的前面有阮元所立的碑石,上面清晰地写着“隋炀帝陵”四个大字。隋炀帝在歌舞和美酒中把江山断送了,引起后代文人的感慨赋诗:

帝业兴亡世几重,风流尤自说道踪。

但求死看扬州月,不原生归架六龙。

唐太宗昭陵

唐太宗李世民是李渊的次子,被封为秦王,他为建立统一强大的唐王朝跃马征战,屡建战功。后来他发动“玄武门之变”,用武力逼迫高祖退位,自己当上了皇帝。李世民是一个比较有作为的帝王,在他当政期间,出现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冶”,为盛唐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基础。

李世民生前选定陕西礼泉县的一座海拔1180米的山峰作为自己的陵墓。他想借自然山势,体现大唐君主豪雄非凡的精神气宇。此山“孤耸回绝”有“龙盘凤翁之势”,经著名画家阎立德、阎立本兄弟精心设计,使陵墓与山合一。他极力宣扬薄葬,目的是为了使“歼盗息心”,免得像汉朝诸陵一样被偷盗得尸骨无存。但事实上,昭陵的建制非常奢华,整个陵园方圆几十公里,气势壮观雄伟,是以往的帝王陵园所无法比拟的。墓室内部也非常华丽,传说举世闻名的大书法家王羲之手书《兰亭序》真迹就在其中。

昭陵的玄武门外有一个梯形的祭坛,祭坛陈列着十四个少数民族酋长的石像。唐太宗生前平定突厥,与吐蕃和亲,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深得各族人民的拥护。太宗死时,突厥阿史那社尔请求殉葬,于是高宗派人打制了这十四个少数民族酋长的石像,立在昭陵前。可惜它们在清代乾隆以后大多被毁了。

祭坛的东西庑殿中陈列着世界闻名的浮雕石刻六骏。昭陵六骏,是李世民当年统一全国,南征北战所骑的六匹战马:特勒骠、青骓、什伐赤、飒露紫、拳毛和白蹄乌。其中,飒露紫是唯一旁边伴有人像的。传说,李世民在一次作战中与随从失散了,敌方的骑兵一箭射中了飒露紫,丘行恭拼死护驾。李世民后来为了表彰他的功绩,就把这段情形刻在了石屏上。中箭后的飒露紫垂首侍立,丘行恭果断拔箭,这种救护之情,实在是人马难分,情感真挚。唐太宗特命阎立本为六匹战马绘写图形,钦选名匠将他们雕刻成六块浮雕。在每块浮雕的右上角,还由当时著名书法家欧阳询书写上唐太宗自撰的赞词。唐太宗以此既是纪念“六骏”,也是彰扬自己统一天下的赫赫战功。

陵园内昭陵居高临下,一百六十多座功臣贵戚的陪葬墓分布在两侧,其中有魏征、房玄龄、温彦博、李靖、尉迟恭等人的坟墓。

乾陵

乾陵是唐高宗皇帝李治(公元628—683年)与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公元624—705年)的合葬之地,是全国乃至世界上唯一的一座夫妇皇帝合葬陵,也是唐代帝王在陕西关中地区“十八陵”中保存得比较完整的一座,非常具有代表性。

同类推荐
  • 汤姆·索亚历险记(青少版名著)

    汤姆·索亚历险记(青少版名著)

    一个最顽皮男孩惊险百出的成长历险记。本书是一部懵懵少年的成长之歌,海阔天空的梦想的惊险、跌宕的故事情节间闪烁着光芒。正义的伸张、情感的力量,深深打动着孩子们的心。三个顽皮的男孩鼓足勇气划着木筏离开家,到孤岛去露营。流尚不息的河水刻录着男孩们的成长足迹。男孩们飞扬的勇气与雄心,与他们曲折惊险的寻宝历险,共同构成了这部默、紧张、扣人心弦的小说。
  • 地理探谜

    地理探谜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 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 深入浅出, 生动可读, 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 能够加深思考, 启迪智慧, 开阔视野,增加知识, 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 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 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 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 培养孩子爱心的162个动物故事

    培养孩子爱心的162个动物故事

    本书编选了162个人与动物之间感人的故事,同时配有一些生动、逼真的图片。使小读者们更加了解、热爱、保护动物,更加认识到动物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的爱心和责任心。
  • 中国文化未解之谜

    中国文化未解之谜

    人类总是充满好奇心,富有求知欲望,不仅对历史积淀的文 化知识和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具有浓厚的兴趣,而且对世界上许 许多多的未解之谜都充满了好奇心。这是人类的心理特征,也是 人类社会进步的一种基本动因。从地球到宇宙,从自然到历史, 从科学到艺术,在这许许多多的领域中,无不存在着这样或那样 的“未解之谜”。
  • 科学大探险:世界之地大冒险

    科学大探险:世界之地大冒险

    布瓜博士的伟大发明——时空飞碟。它可以带着主人到任何想去的时间和地点。乐乐淘和小猴搭乘着时空飞碟来到上个世纪初的埃及,见识到了金字塔的神秘力量、法老咒语的威力和木乃伊的诡异;接着他们又通过时空穿梭机来到秦皇陵、莫高窟、进入恐龙时代,解密百慕大三角……
热门推荐
  • 佛说太子刷护经一卷

    佛说太子刷护经一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儿媳翻身之我是大明星

    儿媳翻身之我是大明星

    灰姑娘嫁入豪门,是什么感觉?乔烟来告诉你:菜是你去买,饭是你来做,衣服是你洗,卫生是你做,孩子是你带,全家你伺候!豪门老公是什么样的?关键要看公婆是怎么规划的!指哪打哪,媳妇就是用来孝顺父母的!谁家儿媳不做上述这些?乔烟终于怒了!翻身农奴把歌唱的时代来了!离婚只是我乔烟开始新生活的第一步!再见渣男!却遇到各色男人来袭,外籍美男,肌肉型男,暖心萌男,温柔大叔...究竟谁才是乔烟命里的那个人?且看乔烟如何在经历过失败挫折的婚姻之后,华丽转身,上演着我是大明星的脚本!(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帝国战歌

    帝国战歌

    皇权是最为血腥的斗争,而身在皇室也算是最不幸的事情了。重生变成了一个皇子,阿洛克斯!却被迫让自己强大起来。“我的铁骑,会踏平草原,我的军队会打碎那寒冰屏障,我手中的利剑会斩下异族的脑袋,我的力量将支配这个世界!”——阿洛克斯一个和恶魔做了交易的皇子,血腥的皇位之争,动荡不安的局势。塑造一个铁血帝国!
  • 穿越之妖媚毒妃

    穿越之妖媚毒妃

    前一世,她贵为皇后,庶妹却入宫爬上龙床封为贵妃,落水,通奸,落得一塌糊涂;上天看不下去,给了她重生的机会,重生之后的她,变得很辣,她要让抛弃她的人知道后果,要让陷害她的人尝一尝她所承受的痛苦。再一次入宫,她对他的心早已死去,她要寻求真爱,一个邪魅王爷闯了进来,会如何呢?
  • 无心大小姐:闺门毒秀

    无心大小姐:闺门毒秀

    她是从地狱中挣扎出来的恶鬼,阴险,奸诈,邪恶,她是江湖赫赫有名的魔教妖女,云门九音的名声使人闻风丧胆,她是失踪多年的相府大小姐,一朝归来,阴谋,权术,毒计接踵而来。她冷眸微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只是谁能告诉她眼前这个妖孽男人是个什么鬼??
  • 原大陆之殇

    原大陆之殇

    因为爱,他献祭了整片大陆。因为爱,他甘愿放下弑神的剑。因为爱,她耗尽神力只为苍生博一条生路。因为爱,他来不及加冕就战死沙场。因为爱,他坦然赴死。
  • 梁漱溟口述实录

    梁漱溟口述实录

    梁漱溟是一位信奉佛教而又蜚声海内外的儒学大师,性格耿直,敢说敢为。他是毛泽东的挚友、诤友,也是一位身份特殊的老朋友,在三十多年的交往中,有过彻夜友好的长谈,有过面红耳赤的争论,也有在大庭广众之下针锋相对的吵骂,这其中的恩恩怨怨,让人惊叹,也让人称道……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举行开国大典,梁漱溟远在四川未能参加,据说,当天周恩来在天安门城楼上曾感慨地说过:可惜今天的盛会有两个人不在场,一个是梁漱溟,一个是邵明叔。
  • 一周的Memory

    一周的Memory

    在这个世界,他曾无比信任这个朋友,但,这个人却伤害了他,天真的他无法接受这一切。在那以后,他只记得和这个人所发生的美好的事情,伤心的事情全都在刚刚短短的几分钟内消失了。记忆也只有一周,一周过后他将什么也不记得。然而,另一个女孩闯进了他世界,进入他的内心,帮助他治疗心理。恋爱开始了,可只有一周记忆的他,还会记得吗?
  • 侠义红尘记

    侠义红尘记

    本书讲述了一代大侠西门秋带其门下四大杀手纵横江湖和爱恨情仇的故事。书中人物形象生动,富有情感,语言精练,情节精彩,值得一看。
  • 三千道尊

    三千道尊

    一把剑改变一段人生,一把剑书写一段传奇,一把剑成就一位至尊......大道三千,承载于三千道剑之上。天地之变每一个时代皆以诸天万界为孕养之体,亿万生灵大道为养料,凝结出三千道剑,得其一便可得一大道之路。莫孤云本是一平凡之人,因得一道剑而踏上修行之路,战遍万界诸雄逆天斩道以一道而合三千大道,成就无上三千道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