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80400000011

第11章 隋唐建筑大观(4)

千寻塔是三塔中最大的塔,位于南北两座小塔前方中间,所以又称中塔。塔的全名为“法界通灵明道乘塔”,建于唐代南诏保和时期(公元824~839年)。塔的底层高约13米,塔高69.13米,一共有十六级,为方形密檐式空心砖塔,属于典型的唐代建筑风格。塔心中空,在古代有井字形楼梯可以供人攀登。通体自上而下有两重塔基、塔身。塔身每层正面中央开券龛,龛内有白色大理石佛像一尊。两边龛为窗洞,莲花座,庑殿式顶,中嵌梵文刻经。两级窗洞的方向交替错开,解决了塔内的采光通风问题。塔檐越往上间距越小,自第三、四层起逐层向内收束,最后集束于塔顶。因此塔身的外形轮廓不是僵硬地直线向上,而是微凸。

塔身的第一层,高13.45米,是整个塔身中最高的一级。东塔门距基座平面2米,西塔门则在近6米处。塔墙厚达3.3米。第二至十五层结构基本相同,大小相近。第十六层为塔顶。以第二层为例,高约2米,宽约10米,上部砌出叠涩檐。每层挑出0.05~0.07米不等,檐的四角上翘。

塔顶高8米,约为塔身的七分之一。挺拔高耸的塔刹,使人有超出尘寰、划破云天之感。顶端是铜铸的葫芦形宝瓶,瓶下为八角形宝盖,四角展翅,安有击风锋;其下为钢骨铜皮的相轮;最下为覆钵,外加莲花座托。塔顶四角各有一只铜铸的金鹏鸟,传说用以镇压洱海中的龙妖水怪。

塔下有黔国公沐氏楷书“山海大观”四个大字,每字纵横4丈,由文石凿成。塔前照壁上镶有大理石镌刻“水镇山川”四字,是明黔国公沐氏的裔孙沐世阶所书,字体苍劲有力。

之所以写“水镇山川”这四个字,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吉时大理地区恶龙作怪,因此要治水就要先治龙,可龙唯独只尊敬塔畏惧大鹏,因此只要塔和大鸦金翅鸟存在,龙就不敢作恶,水患当然也就减少了。另一种说法是,明朝时,地处边疆的大理地区已成为其版图,为了充分表达对这块版图的坚守之意,在屹立不倒的塔基上题字刻碑就再合适不过了。

千寻塔后面的南北两座小塔,它们的建筑时代晚于千寻塔,大约在五代时期。而且都比千寻塔矮,南小塔约高38.25米,北小塔高38.85米,都为八角形十级密檐实心砖塔。每层分别雕券龛、佛像、莲花、瑞云、花瓶等,华贵庄重。塔身外面涂抹一层白色泥皮,塔顶有伞形铜铃和三只铜葫芦。

据《南诏野史》记载:塔上有一万一千多尊铜佛,用铜四万零五百斤。千寻塔顶有纯金观音像、金质释迦牟尼坐像等几百尊,及大量珍珠、玛瑙、水晶、珊瑚、绘画等。

崇圣寺三塔,从修建至今,除经历上千年风吹雨打和日晒之外,还经历过三十余次强地震的考验。其中,明朝正德年间的大地震,大理古城房屋绝大部分倒塌,千寻塔也折裂如破竹,可十天后竟奇迹般自行复合如初,塔基仍很坚固,塔身也未见倾斜。

开元寺钟楼和须弥塔

开元寺原名净观寺,始建于东魏兴和二年(公元540年),隋开皇十年(公元591年)改名解慧寺,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改今名。因年久失修,寺院废毁,殿堂塌落,今仅存钟楼和须弥塔。

钟楼为砖木结构的二层楼阁式建筑,平面呈正方形,面阔、进深各三间,建筑面积135平方米,单檐歇山顶,上布青瓦,通高14米。其大木结构、柱网、斗拱都展示了唐代建筑艺术风格,甚至上层木构件还有相当部分保持了唐代原貌。钟楼上挂铜钟一口,高2.9米,口径1.56米,厚15厘米,造型古朴,为唐代遗物。

须弥塔,俗称砖塔、方塔,坐落于钟楼西侧。塔平面为正方形,密檐九级,举高39.5米。塔身建在高约1.5米的正方形砖砌台基上。塔身第一层较高,下部砌石陡板一周,各面两端均浮雕一尊雄劲有力的力士像。石腰线以上全部由青砖砌筑。正面辟石券门,门框刻以花瓶、花卉图案,门循浮雕二龙戏珠。门楣上端镶嵌长方形石匾,上面镌刻“须弥峭立”四个楷书大字。每层砖砌叠涩檐,四角悬挂风锋。塔身宽度自第二层开始收缩,外观清秀挺拔,简朴大方,颇似西安唐代小雁塔,是叠涩出檐塔的典型作品。

塔内星空筒式,内壁垂直,上下贯通。第二层以上的八层,虽然各设一方形小窗,但无台阶攀登。

此塔可能始建于唐贞观十年(公元636年),唐乾宁五年(公元898年)重建。后虽经历代维修但依然保持唐代建筑特点,是我国建筑宝库的珍贵遗产。

布达拉宫

藏语布达拉就是普陀之意,因为在当地信仰藏传佛教的人心中,这座小山犹如观音菩萨居住的普陀山。

布达拉宫位于西藏拉萨西北郊区约两千米处的玛布尔日山(红山)上,是一座融宫殿、寺宇和灵塔于一体,规模浩大的宫堡式神奇建筑。始建于公元7世纪藏王松赞干布时期,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年的历史。

唐初,松赞干布迎娶唐朝宗室女文成公主为妻,为夸耀后世,在当时的红山上建九层楼宫殿一千间,取名布达拉宫以供公主居住。据史料记载,红山内外围城三重,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宫殿之间有一道银铜合制的桥相连。当松赞干布建立的吐蕃王朝灭亡之时,布达拉宫的大部分也毁于战火。

明末,五世达赖建立葛丹颇章王朝。公元1645年,开始重建布达拉宫,五世达赖由葛丹章宫移居白宫顶上的日光殿,1690年,在第巴桑杰嘉错的主持下,修改红殿五世达赖灵塔殿,1693年竣工。以后经历代达赖喇嘛的扩建,才达到今日的规模。

布达拉宫依山垒砌,主楼高119米,十三层,东西长420米,南北宽300米,房屋近万间。主体建筑分红、白两宫,红宫居中,有历代达赖喇嘛的灵塔和各类佛堂及经堂;白宫横贯两翼,是达赖喇嘛处理政务和生活居住的地方。由东平台扶梯直上即为上楼去各殿的松格廊廊道,廊道交错,殿堂杂陈,空间曲折莫测,置身其中,如步入神秘世界。

布达拉宫宫殿外墙厚达2—5米,基础直接埋入岩层。墙身全部用花岗岩砌筑,高达数十米,每隔一段距离,中间灌注铁汁,进行加固,提高了墙体抗震能力。

屋顶和窗檐用木质结构,飞檐外挑,屋角翘起,铜瓦鎏金,用鎏金经幡、宝瓶、摩蝎鱼和金翅鸟做脊饰。闪亮的屋顶采用歇山式和攒尖式,具有汉代建筑风格。屋檐下的墙面装饰有鎏金铜饰,形象都是佛教法器式八宝,有浓重的藏传佛教色彩。柱身和梁枋上布满鲜艳的彩画和华丽的雕饰。廊道内雕梁画栋,满布壁画。

布达拉宫内部绘有大量的壁画,先后参加壁画绘制的有近二百人,用十余年时间。壁画的题材有西藏佛教发展的历史,五世达赖喇嘛生平,文成公主进藏的过程等。

五世达赖的灵塔,坐落在灵塔殿中。塔高14.85米,是宫中最高的灵塔,塔身用黄金包裹,并嵌满各种珠宝玉石,耗赞黄金十一万两。其他几座灵塔虽不如达赖喇嘛灵塔高大,其外表同样装饰大量黄金和珠宝,可谓价值连城。

落拉康殿中有大型铜制坛城,坛城是佛教教义中世界构造的立体模型,也是佛居住、说法的讲坛。造型别致,装饰华丽。

萨松郎杰殿中供奉有用藏、汉、满、蒙四种文字书写的康熙皇帝长命牌位和乾隆皇帝画轴,表现了历代达赖同中央政府的隶属关系。

布达拉宫雄伟、辉煌、壮丽、震撼人心,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是可以夸耀于世界的建筑艺术珍品。

拉萨大昭寺

拉萨大昭寺建于唐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至唐永徽六年(公元650年)之间,经历代增扩,才成为寺院,保存到了今天。

寺大门向西,面临八角街,八角街围绕大昭寺一圈,每天都有信众沿着它右旋(顺时针方向)回行,表示对佛的尊敬。

经过带有门廊的门殿,隔着一座千佛廊院,是大昭寺主殿觉康大殿。觉康大殿平面正方,周围四层,隔成一间间小佛堂,中轴线上一座佛堂供奉着文成公主带来的释迦牟尼大像,有一间佛堂还有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和尼泊尔尺尊公主的塑像,中央是一个高通三层的大空间,平顶。第四层四面正中各有一座鎏金铜屋顶,形象仿自汉族建筑,四角各有一座平顶角楼。觉康大殿的金顶非常富有特色,沿着大殿整个方形外墙墙头列短檐一周,把全殿统束起来。短檐在四座金顶殿处外伸,使得每个金顶仿佛都是重檐。再加角楼的陪衬,形象特别丰富而华丽。

大昭寺的寺门、千佛廊院和觉康大殿,加上寺门外仿佛起着影壁作用的小围院一起,构成了一条中轴对称的空间系列。

大昭寺周围环绕经堂、佛殿、回廊、院落的整体结构形式,以其不对称的排列,明显区别于汉式寺院的整体结构。虽然大昭寺的主殿位于寺院整体结构的中轴线上,但是其高于汉式寺庙的建筑空间及其空间结构和构造方式,都表明了藏族寺院建筑的特色。而主殿外观中的单檐歇山式绝对对称的屋顶又反映了藏式建筑从一开始就受到汉族建筑传统的影响。

大雁塔与小雁塔

大雁塔位于西安南郊大慈恩寺内,相传是唐僧从印度(古天竺)取经回来后,专门从事译经和藏经之处,因仿印度雁塔样式的修建故名雁塔。由于后来又在长安荐福寺内修建了一座较小的雁塔,为了区别,人们就把慈恩寺塔叫大雁塔,荐福寺塔叫小雁塔。

唐末以后,寺院屡遭战火,殿宇焚毁,只有大雁塔巍然独存。

大雁塔属楼阁式砖塔,造型简洁,气势雄伟。平面呈方形角锥状,建在一座方约45米,高约5米的台基上。塔七层,底层边长25米,由地面至塔顶离64米。塔身用青砖砌成,磨砖对缝坚因异常。塔内有楼梯,可以盘旋而上。每层四面各有一个拱券门洞,可以凭栏远眺。塔的底层四面皆有石门,门楣上均有精美的线刻佛像,传说是唐代大画家阎立本的手笔。塔南门两侧的砖龛内,嵌有唐初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褚遂良所书的《大唐三藏圣教序》和《述三藏圣教序记》两块石碑。碑侧蔓草花纹,图案优美,造型生动。

小雁塔是唐代著名佛教寺院荐福寺的佛塔。荐福寺建于唐睿宗文明元年,是唐高宗死后百日,宗室皇族为他“献福”而建造的。小雁塔建于唐景龙年间,原为十五级,是密檐式砖构建筑,塔形秀逸出众,是建筑艺术遗产的精华。

兴教寺玄奘塔

兴教寺是唐代著名僧人玄奘的葬骨地,位于西安韦曲南樊川的少陵原畔。玄奘从印度取经回国后,先后在长安弘福寺、大慈恩寺、西明寺翻译佛经。唐高宗麟德元年(公元664年)二月,玄奘圆寂于玉华宫,先葬在长安城东白鹿原上,后迁葬于兴教寺,并修建了这座五层灵塔。

玄奘塔建于唐高宗总章二年(公元669年),以砖石为材,采用传统木结构之艺术造型,是现今遗存最古老带有斗拱之砖砌木结构建筑。塔平面正方,全高21公尺,五层,初层每边5.2公尺,塔身无基座承托,由地面直接出土,二层以上为砖表土心,无法登上。经后世维修,塔身外壁无装饰,已改为平素之砖墙,没有倚柱,上有以砖刻“一斗三升”斗拱,南面辟有半圆形拱券门,内设小方室供奉玄奘坐像。第二层至第五层,高度及面积渐次内缩,均以砖砌出八角形倚柱,柱头用普柏枋和栏额,将每层每面划分成三间。各层塔檐以二层菱角牙子和多层平砖叠涩而出,四个檐角悬挂一个铁铃,檐口上部,反叠涩平砖砌成坡顶形式,以承接上层塔身,至第五层塔顶四坡亦不起脊,棱线柔和向内曲。

塔平面亦呈正方,四瓣仰莲托覆钵、莲瓣及宝瓶、宝珠等,外观简单稳重,表现朴实大方的风格。

塔底有拱形券洞,玄奘的泥塑像在龛内供奉。

在玄奘塔左右各有一座相对矮小的砖塔,是玄奘两位著名弟子窥基和圆测的灵塔。

同类推荐
  • 启迪青少年体验心灵感悟的故事

    启迪青少年体验心灵感悟的故事

    成长,是大自然最寻常的奇迹,比如一粒种子可以长成森林。成长,也是人生最朴素的过程,我们从孩童长成大人。榜样们的成长之路,也就是一条通向成功之路,我们只要愿意学习与秉承,我们也会成长——像榜样一样成长;像榜样一样成功。可以说,人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自己一定要有一个高品质的人生规划。
  • 刨出来的文化遗产

    刨出来的文化遗产

    《刨出来的文化遗产》是一本关于考古的科普书籍。人人皆知考古学家的工作艰难,这些专家花了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的劳动成果就是今天我们所见的文化遗产,还有更多的未知的文化遗产被埋在地底,等待世人的挖掘,本书将带领青少年读者们走进考古学家的工作环境,领略考古的乐趣。
  • 神鹰之城(兽王系列)

    神鹰之城(兽王系列)

    宠兽学校的暑假到了,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全部离开了学校,在邱雷的帮助下,留在学校的兰虎有幸来到了传说中的新人类聚集之地 ——神鹰城,为了凑齐邱雷下学期的学费,两人在神鹰城开始辛苦奔波,兰虎在一个意外的情况下通过考核参加了神鹰城举办的宠兽电子大赛,然而面对来自四面八方,身怀绝技,武功强悍的宠兽战士们,兰虎也只能咬牙坚持,就在宠兽电子大赛开展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因为兰虎暴露了兽王身份,却意外地引发了另一场危机,潜伏在暗中的敌人虎视眈眈地窥视着。
  • 森林报:春

    森林报:春

    这部名著是苏联著名科普作家维·比安基的代表作。著者以其擅长描写动植物生活的艺术才能,用轻快的笔调、采用报刊形式,按春、夏、秋、冬四季12个月,有层次、有类别地报道森林中的新闻,森林中愉快的节日和可悲的事件,森林中的英雄和强盗,将动植物的生活表现得栩栩如生,引人入胜。著者还告诉了孩子们应如何去观察大自然,如何去比较、思考和研究大自然的方法。
  • 青少年最想知道的100个重大事件

    青少年最想知道的100个重大事件

    本书通过100个生动鲜活的历史故事,向广大青少年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全书共分“尼罗河的恩赐”、“血泪交织的流浪之路”、“永恒的遗产”、“忽如一夜春风来”等100篇,约26万字,是一本通俗、生动的青少年历史知识普及读物。
热门推荐
  • 夏莫初年

    夏莫初年

    我不知道每个人的心中是否都有偷藏着一个人,经的过岁月的洗涤,时间的更改,身心的演练以及人心的莫测。————夏知善“夏知善和莫小酥”“夏知善,莫小酥喜欢你,真的很喜欢你,真的真的非常喜欢你!”盛夏时光,绿树成荫。女孩像只小蜜蜂不知疲倦地不断围绕在男孩身边,吵吵嚷嚷。年少时的一声喜欢总是说的那么直白,听在耳就像坠入了蜜罐。
  • 窈窕冷妃邪君好逑

    窈窕冷妃邪君好逑

    九曲瞑星,同时出现在不同时空的夜晚,自幼孤女的十八岁的她,炼得一手好药,却是为了一株草药意外架空。在那个不同的时空里,她,一改前尘,妙手回春,却又能以药杀人,名震四方,家喻户晓;他,不可一世,手起剑落,却因天劫被困,待他被她相救,情不知所起,誓要为她撑起一片属于他们的天空。“爱妃,今夜花好月圆,不如滚个床单?”“你滚。”“我自己滚不好玩。”“那就别滚。”“好啊,那就在这里做。”【第一次写穿越,还请多多包涵,男强女强,强强联手,碧池小三不断任你选。】
  • 有凤来仪之月上凌霄

    有凤来仪之月上凌霄

    他是生活在阳光下的金华国太子,她是隐藏在黑暗中的转世杀手。当他遇上她,看一眼,和一曲,便已注定了这惊世之缘。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且看二人如何完成着倾世之恋,共赏着大好河山。
  • 帝凰之权谋天下

    帝凰之权谋天下

    她是金牌催眠师,一场意外,她附身活尸之上,成为不详之人。他是乱世皇子,一场孽缘,使得他坠入地狱,再无救赎的可能。她谋于算计,布下漫天棋子,他却以情为锁,步步攻心,直逼她白首不相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愿前世不再今生

    愿前世不再今生

    高中成绩优异的木筱筱无奈选择齐铭大学,在那认识了冷菲儿、成殇殁两个前世姐妹。然而不久随着顾天凡、杨阡、韩啸等人的出现,几段前世孽缘渐渐在齐铭秘密浮现出来。为了寻找真相,木筱筱一堆人找到齐铭秘密的知情人。于是随着真相的曝光,前世的一切一切都一点点浮出水面,这到底怎么回事?她们的前世孽缘该如何抉择?是决心放下还是狠心砍断?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 天道法神

    天道法神

    他是传说之中的预言之子!他被誉为兽人第一先知的罗杰预言了他的一生!他掌握了从来都没有人掌握过的空间魔法!一切只能依靠自己的摸索,前途一片光明,道路却是崎岖难行。
  • 花季那年,我们都沉沦过

    花季那年,我们都沉沦过

    如果不是夕阳西下的那个侧脸,不是那个懵懂的岁月里遇见那场盛开的烟花,也许所有的一切都不会这么复杂,可是,命运在冥冥之中便注定,有一种爱,叫做轮回。它不是生离死别,而是撕心裂肺。
  • 废柴逆天:狼君快到怀里来

    废柴逆天:狼君快到怀里来

    “本姑娘有飞天青凤青羽在上,狼犬之子白羽在下,五大美男左右护卫,你等奸诈小人速速纳命来!”“哼,那又怎样!”“青羽远程攻击,白羽近身格斗,五大美男乃是最绝美男计!而本姑娘,手执鸡腿回旋标,还怕打不过你?”“美男计?!”“哼,温柔冷酷腹黑暴力阳光五大美男齐齐勾引,看你哪里逃!”“确定要孤去勾引?”某男一脸黑线。“不不不不,你是我的!狼君快到怀里来!”
  • 索女神探之银河谋杀法

    索女神探之银河谋杀法

    应召女郎接连遇害,尸体均被高度残毁;神秘画像暗藏玄机,模特竟是一具女尸。寻踪索迹,被盗窃的古董戒指似乎成为破案关键……而随着神秘画像作者的残忍被害,以及凶手寄来的一张地下藏尸室的照片被发现,所有的调查都回到了原点,凶手的动机令人无法猜透!一型男作家与涉案人接连接触,又处处遭人暗算。携手索女警花深入调查,却总比凶手落后一步,他真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吗?他的出现是巧合还是刻意安排?索女警花拨开层层迷雾,又能找到怎样的真相?
  • 落日劫

    落日劫

    在遥远的云端,那是人类可望而不可即的世界。神的世界,诸神像天地一般存在于那个高高在上的世界里。他们掌握着天地的变化,他们主宰着日月星辰,他们掌控着生死祸福,他们看似掌控着一切。但是他们的命运由谁来掌握,他们的幸福用什么来获得。大地女神,执掌人间。她是代表希望的女神,她是“生”的象征。冥王,冥界的最高统治者,他是死亡的代名词。当大地女神遇到了冥王,当时空的轨迹发生了诡异的偏转,这次的相遇,是缘,还是孽。大地女神与冥王,不该有交集的轨迹,他们之间,注定是一场虐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