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78400000021

第21章 教师必备的素质(4)

素质教育的呼声很高,有的学校也跟着搞一些形式,如建立德育班子,增加一点体育比赛,搞一点社会实践活动,但有的只是空架子,有的是应付检查,个别学校还搞内外两套课表,骨子里还是狠抓升学一条路,这就是形式主义,其原因仍是没有真正转变观念。如果认识到这样考上大学的学生身心不健康,能力不强,更没有创造精神,对将来经济腾飞有害无益,认识到更多落选的学生不能面对社会需要、缺乏自立精神、给未来公民素质造成不可弥补的缺憾,那么就会摒弃一切形式和过场,扎扎实实施行素质教育,认认真真去培养合格的接班人。

更新传统教育观念,就是要紧抓教育理论的学习。教育改革的关键在领导,实践证明,校长的思想转变了,观念更新了,能影响一所学校;县区领导的思想转变了,观念更新了,能影响一个县区;省市领导的思想转变了,观念更新了,能影响一个省市。国家教委中学校长培训中心的工作,对转变重点中学校长的教育思想和更新教育观念起到了重要作用,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的一大创举。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深深感到,要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培训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干部,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已迫在眉睫。为此,我们建议国务院责成国家教委举办教育管理干部培训班。使我们的领导从思想、观念上来一个更新,使其确实能胜任并领导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为核心的基础教育改革工作。

1.树立基础教育的实质是素质教育观

基础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奠基工程,基础教育阶段是人生的奠基阶段,它直接关系到民族素质的提高。基础教育是国民教育,就其实质而言,它的根本任务在于开发人的潜能,提高受教育者的全面素质,它的“基础性”在于为国民素质的提高奠基,为各级各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全面、良好的素质基础。

众所周知,教育这种社会事业具有超前性投资和滞后性受益的特征,今天的教育是十年后的经济。少年儿童是基础教育的对象,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后备力量,他们所具有的素质高低,不仅直接决定着他们自身将来能否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用之材,而且随着其长大成人,跨入社会主义建设行列,他们所具有的素质将构成未来中华民族的整体基本素质,并且直接决定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败得失。

当今世界的经济竞争十分激烈,而经济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竞争,是人的素质水平的竞争。因此,人类已经普遍认识到,进行教育改革,努力提高受教育的质量,是开拓通向21世纪的光明之路。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近40年来,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次又一次教育改革的浪潮。

在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不仅符合世界教育改革的总趋势,而且有助于我国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的贯彻。建国以后,在理论和政策上,我们一直都在强调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但在实践上却走了许多弯路:50年代中期,由于受“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的影响,过分强调了教育的政治功能,忽视了教育的经济功能,甚至一度放弃了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给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正确地看到了社会主义建设对科学技术的需要,在中小学普遍重视了文化知识的教育,但由于没有把全面提高民族素质作为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当然还有许多社会原因),以致产生了忽视和放松思想和政治教育等问题,使学生的整体素质,特别是道德素质水平出现“滑坡”,造成了教育上的重大失误。由此可见,只有把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到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上,只有把全面发展的教育与素质教育联系起来,才能克服理论和实践上的片面性,走出片面追求升学率的误区。

长期以来,我们主要是以两个尺度来衡量基础教育的,一是把基础教育纳入升学竞争的轨道,主要地甚至惟一地把它看为高一级学校输送新生的多寡。每一级学校每年招生数是个变量,不同学校的办学水平又不可能是一个层次,因此这个尺度是不科学、不公正的;二是以浅显的经济决定论和社会决定论的眼光来剪裁基础教育,期待它能直接地、富有成效地推进地方经济发展,这也是偏颇的。当然,成功的基础教育必然作用于经济和社会发展,但基础教育的功能、价值还有超越经济和社会功利层面,即人的全面发展出发点和归宿表现为旨在提高一代人的基本素质,包括身体、心理和精神文化等方面的素质。现在又出现一种把基础教育纳入市场经济的倾向,需要在转变教育观念中对教育的本质和功能进行再认识,以避免误导。教育的人文内涵、教育的非功利性,这是市场经济所不能解决的问题。教育除了教给学生谋生手段和职业技能而外,它还具有其他方面的功能,如促进和实现人的社会化的社会整合功能,摆脱个体间出身局限、缩小社会差距的平等化功能,通过教育促进人的心智发展和道德完善从而促进社会整体进步的发展功能。

尤其是义务教育,它不直接承担培养有一定职业技术和专业技术的专门劳动力的任务,也主要不承担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任务,不直接生产科技产品,因而基础教育成果不具备商品性。所以,基础教育基本上不依靠市场手段配置资源,不宜运用市场调节,而是要求国家和全社会予以保证;还因为基础教育不能商品化,所以也不宜提出面向市场经济,防止把基础教育又引入与应试轨道所不同的另一岔道上去,而背离提高民族素质的轨道。基础教育有多种功能,而根本的是育人,是为提高民族素质打基础的,不论是为升学还是为就业的,都应该在全面提高素质的基础上结合起来。

我国社会主义的中小学校,主要是通过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因为正是人的素质制约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的素质高,可以通过能动作用,推动生产和社会向前发展,人的素质低,则会影响以至阻碍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应该认识到,基础教育的真正功能在于提高受教育者的全面素质,中国人的平均素质水平上去了,各种专家学者、发明家等高级人才也才容易培养出来,其水平也会更高。因此,基础教育工作者,要有战略眼光,要有预见性,要面向未来,要把学生素质水平能否提高看作是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成败,关系到中华民族将来能否自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重大问题,不能只着眼于学生在校学习这一段,更不能急功近利。为了迎接世界性新技术革命和“和平演变”的挑战,为了国家民族的千秋大业,必须把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作为基础教育的基本任务。

2.树立全面的质量观

质量观就是如何评价一个学校的办学质量、教师的工作质量,归根结底是如何评价所培养的学生的质量的问题。在我国教育史上,自从兴科举以来,就是通过考试做官,所以人们就用考分作为评价学生质量的最重要的指标。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虽然制定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但是,高校招生还是主要看考分,社会上也仍然把文凭作为取人、用人的主要依据,而文凭的取得又主要靠知识掌握的水平,这就形成了人们偏重于知识的质量观,甚至把考试分数(衡量知识掌握水平的尺度)作为评价学校办学质量和学生质量的惟一指标。在这种思想支配下,许多教师、家长都不顾一切地逼迫学生为追求高分而奋斗,许多小学生从一入学就被推人追求高分的激流。

时至目前,由于各种考试大多只能考查一个人对知识记忆的程度,所以“考分”不仅不能标志人的全面素质水平,甚至也难以标志人的智能发展状况。因此,为了使我们培养的学生能符合时代的要求,教育工作者应该从用分数衡量质量的狭隘的观念中解放出来,建立素质全面发展的质量观,充分认识德育、体育、美育和劳技教育的重要性,把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能力素质、审美素质、劳动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水平,作为衡量教育工作质量和学生质量的标准,以使基础教育所培养的人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多年来,尽管党和国家反复强调要将普通教育转到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人才的轨道上来,坚决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但是,到目前为止,从学校、家庭到社会,人们还是乐此不疲地围绕着升学率兜圈子。在这样的情况下,升学率的高低,成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惟一标准。必须明白,升学率高并不一定意味着就是教育质量高,因为升学率仅仅是建立在考试分数基础上的表示教育质量的一个方面,远非教育质量之全部。实际上,衡量学校教育质量的总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看为社会培养了多少合格人才,当前,特别是要看为当地经济建设的发展输送了多少能够真正发挥作用的合格毕业生。

所谓“合格”,要看其各方面的素质是否全面、和谐地发展,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全面的质量观。所以,为了促进普通中学教育由升学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必须合理制订正确评估学校教育质量的标准和办法,科学地衡量学校办学水平。

树立全面的质量观,还要正确处理绝对素质培养与相对素质培养的关系。

绝对素质包括人的德能、智能、体能三个方面。绝对素质不仅是人们正常学习、生活、工作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各种相对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幼儿、小学、初中的教育不是直接出人才的教育,而是为未来人才的成长奠定基础的基础教育。因而,素质培养的重点,应放在绝对素质方面,无论是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还是在智育体育方面,始终应该坚持最基础的知识的传授,注意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智力开发,以提高学生的一般发展水平。

相对素质是各类专业人员必须具备的条件。社会发展、经济建设需要各类专业人才。现在接受义务教育的青少年,未来都是从事一定专业的建设者,从小培养他们对专业的选择的兴趣,增加一些他们感兴趣的知识,是十分必要的。有些专业的素质培养也需要从早期开始。单纯为升学服务的教育的弊病之一,就是死抠课本上的知识,忽视甚至取消培养学生相对素质的任务,扼杀了儿童天性中的积极因素,长此以往,就会人为地降低人的发展的总水平,造成人才资源开发上的浪费。

基础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要防止两种偏向。一种是把素质教育与常规教育等同起来,把绝对素质的培养看作素质教育的全部,把相对素质的培养看成是“新花样”、“搞形式”、“影响学习”,这样必然忽视相对素质的培养。另一种偏向是,认为素质就是指一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认为只要组织一些课外兴趣小组,搞一些竞赛活动,就是进行了素质教育。按这样的理解去办教育,不适当地去增加课外活动,会导致对绝对素质教育的忽视,会影响基础教育的质量。就相对素质的培养而言,应该把重点放在对专业的兴趣和专业基础知识的系统了解以及专业基本技能的严格训练方面,在打基础上多下工夫。

3.树立多元的人才观

人才观,即什么是人才的问题,这涉及到教育的培养目标,也决定着如何看待教育质量的问题。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人上了大学,成了专家、教授、学者、发明家,才称得上“人才”。这是一种狭隘的人才观,把基础教育引向了只重少数尖子学生、忽视大多数学生的素质的全面提高的邪路。其实人才是多样化、多层次的。一般而言,人才大致可分两类:一类是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勤奋工作,富有创造精神,为社会做出较大贡献的普通劳动者;

一类是有特殊专长,在某一特殊领域内做出特殊贡献的高级专家。从社会分工的角度看,上述两种人才虽然处在不同层次,却并无轻重贵贱之分。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既需要一批高水平的专家,更需要一支高水平的劳动力量。自诺贝尔奖金设立以来,英国已有60多位获奖者,日本却只有6位,但近几十年来,日本的经济发展却大大超过了英国,这主要是因为日本有一支高水平的劳动力大军。基础教育的任务在于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水平,它无法培养成熟的人才,而只能培养“人才苗子”或至多也只能培养出“半成品”。因此,我们无法确定谁最后将会成为能创造发明的高级专家。

如果我们教育工作者只把着眼点放在少数人身上,势必会忽视甚至牺牲大多数,将许多有一技之长的人排斥在“人才”之外,以致断送了一大批高水平的劳动力量,给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造成损失。长期以来,人们对人才这一概念的理解很不全面。在许多教师、家长甚至一些领导者眼里,分数高的是人才,高级专业人员是人才,除了这些“阳春白雪”,剩下的便是“下里巴人”而不能谓之人才了。这些人头脑中缺乏多层次人才合理结构的观点,自觉或不自觉地将人才这一概念的外延狭窄化、单一化了。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多层次的人才,不但需要高级科学技术专家,而且迫切需要千百万受过良好职业技术教育训练的中、初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技术和其他受过良好职业培训的城乡劳动者,这些人才的培养都是离不开普通中学基础教育的。当然,我们提倡多元的人才观,并不意味着将人才这一概念泛化使用,人才必须是有品德有才能的人,必须是具有各方面良好素质的人,这一点是不能有任何动摇的。

如果我们不树立多元化的人才观,就难以正确地解决好人才培养目标的问题,就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多种人才。还要指出的是,过去我们讲人才,只重视人才的文化、业务素质方面,严重忽视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

4.树立立体的教学观

所谓立体的教学观,是指运用系统论的思想和方法,对全部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综合考察,从而建立起来的关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的教学思想。素质教育所要求的现代学校教学,已经不是单纯的课堂教学,也不是单纯的书本知识的传授,而是立体化的大教学。

立体化的教学,需要对教学内容、方法和途径等进行必要的、合理的革新与改造。传统的、以“三中心”为标志的教学体系,应该说有其合理的成分,但面对日益发展的形势,其弊端日益显现,不利于因材施教,不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征,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和开拓精神。因此,我们实施素质教育,就要改变一切不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建立新的教学论体系。

同类推荐
  • 好老师 好校长 好家长

    好老师 好校长 好家长

    青少年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是教育的重大课题,是千千万万家庭最关注的问题。本书围绕“做好老师”、“任好校长”、“当好家长”三个主题,以作者亲身经历和案例为题材,展现了中、小、幼教育阶段学生、教师、校长以及家长的丰富多彩的教育与生活侧面。其中情节生动,事例典型。尤其是诸多具有哲理的警句,说理质朴,思维先导,是对教育现状的剖析,对教育改革的探讨,也是教育智慧的结晶。本书对教育工作者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对将走上教育工作岗位的高等师范院校学生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对中、小学生和幼儿园孩子的家长有很好的启发作用,对有志于教育改革者有很好的参考价值,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
  • 相信自己是雄鹰

    相信自己是雄鹰

    对于处在成长重要阶段青少年,怎样才能开启他们的智慧之窗,激发他们潜藏的巨大能量呢?精彩的哲理故事如一丝丝火苗,点亮心灵睿智之灯;如一把金钥匙,开启智慧宝库之门。
  • 我的第一本成语经典(班级图书角系列)

    我的第一本成语经典(班级图书角系列)

    系列丛书依据少年儿童的兴趣与心理发展特点精心策划、编撰而成,非常有利于补充、丰富他们的课外知识。丛书十分关注孩子的智力开友,以生动、有趣的故事,特別是孕肓子故事中的道理,以及活泼、美观的版面,而给予他们以智慧上的启迪、心灵上的洗礼、知识上的传授与阅读上的享受;丛书注重在培养孩子智商的同时,愈加重视他们的情商教肓,培肓他们的为人处世之遺,促迫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丛书内容涵盖科学、文学、生活、地理、历史、文化、植物、动物、自然等内容,篇幅短小、內容精炼、语言简洁,貝有很强的可读性、趣味性和知识性,是一部值得广大少迁儿童珍藏、阅读的成长必读书。
  • 小王子(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一辑)

    小王子(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一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白雪公主(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六辑)

    白雪公主(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六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热门推荐
  • 网游之死亡召唤

    网游之死亡召唤

    在这世间,人只两种。一人望天,万人俯首。号角争鸣,杀伐铮铮。火光下,蜿蜒百米的冰霜骨龙在天空结成一片黑云,亡灵法师傲然站立龙首之上,俯瞰这满目疮痍的世界,在这一刻,地面的生灵看起来都是如此的渺小。他悄悄打了个响指,十只冰霜骨龙齐声龙吟,向空中呼啸而去。
  • 杀手不坏

    杀手不坏

    他曾经是杀手界谈之色变的超级精英,绰号‘幻影’!杀人无形难寻踪影!如今低调回归都市,只想安静做一名美男子!美女?萝莉?御姐?少妇?凌枫说:“被我承包了!”装逼?富二代?大哥?高手?凌枫说:“你们一起来吧,美女需要我,观众需要我,我很忙的!”龙回都市,且看风云如何为之变换!!!!
  • 豪门盛宠:暖妻不乖

    豪门盛宠:暖妻不乖

    他们不能相爱,可是爱了却没有办法逃避.他可以宠她至上,却不能正大光明的拥有她.一场不该的爱情,他们该怎么办???
  • 尸鬼修神

    尸鬼修神

    重生之人,本非此世界之灵魂,在修真的世界里拼搏。受命运之潮的推动,不由自主的选择,去体验残酷与唯美的感受。理性与感性的夹缝中,苟延残喘。为了博取力量和生存的权力,殊死搏斗。谁能获得最后的胜利?是勇气还是智谋?是力量还是权术?
  • 花影泪

    花影泪

    上古时代,百花仙子紫苑被罚坠入断魂崖,天神非夜甘愿替她受这断肠之苦,坠入崖中,魂飞魄散。紫苑在崖边含泪叹道:“非夜,你等我,等我用魂魄为你吟一曲长相守,生生世世。”第一世,她是公主夕颜,他是敌国皇子,彼此利用,错付深情,这段浮生注定写满倾世悲凉。第二世,她是弃妃鸢尾,他是冷漠帝王,她痴心相待,他心有所属。唯待她冰冷的死在他怀中,他才泪觉,原来自己要找的人只不过是一个她。第三世,她是魔女曼珠沙华,他是天神非夜,魔神两立,他划地三尺,斩断红尘路,只为守着失去灵魂的她。一指流沙,一句誓言,苍老了一世的容颜,憔悴了一世的相思,撕裂了生生世世念着你的最后一缕魂魄—紫苑
  • 太白剑典

    太白剑典

    楚狂原本只是游戏中的一个普通高手,在江湖中没有多大名气。不过时来运转,他偶然得到一本儒家绝学《太白剑典》,从此有了站在江湖最巅峰的希望。于是战尽江湖中成名高手,名动江湖,击败九阴九阳,对撼长生诀、天魔功,誓要成为最巅峰强者!于是经营儒门,让儒家武学再现江湖,将少林、武当、华山、丐帮、明教之流,统统踩在脚下!正邪大战,刀光剑影,谁才是江湖中真正的王者?华山论剑,江湖巅峰高手齐聚一堂,看看谁才是无敌天下的最强者!从此江湖中永远流传我的传说······(这是一个完全开放性的游戏,没有等级,没有职业,没有攻击力,没有防御力,没有生命值,没有一切数据!有的只是一个接近真实的江湖。)群号:212480150
  • 办公室战争

    办公室战争

    本书紧扣当前社会及职场热点,对职场中的生存法则进行一一解读,加入对真实案例和职场实际的独到分析,涉及职场的方方面面,从全新的角度诠释职场的处世哲学。
  • 如果可以,请再爱我一次

    如果可以,请再爱我一次

    我的生活索然无味,我只是爱做梦、好睡懒觉的孩子!没有什么远高的理想,喜欢过于奋斗的生活。对我来说,过多的疲惫会让生活有更多的意义!
  • 九转生死决

    九转生死决

    一颗神秘妖眼引发千年回忆,一个边远少年意外走进了妖族,生死之间,一步步走上这个大陆的顶峰。
  • 凤逆天:妖娆庶女

    凤逆天:妖娆庶女

    一场传说引一番风云变化,手握龙脉秘密的她九死一生,被最爱的人所骗,被嫡姐亲手掐死自己的孩子,她生不如死万劫不复,最终被一场大火结束生命。一场意外的重生,她步步为营誓要将所有负她害她的人都一网打尽,斗疯嫡亲姐姐,整跨大夫人,谋害逸王爷,使两大帝国两败俱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