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7800000002

第2章 拈花微笑之间,心悟禅的真谛 (1)

读经三千,不如灵心一闪

智慧点金石

禅宗又被称为顿宗,是什么意思呢?是因为禅宗讲究“顿悟”,什么是顿悟?一个人,参禅学佛往往要经历很长的时间,但是,修禅不能完全靠渐修,必须有一次智慧的飞跃。怎样才能达到智慧的飞跃呢?这就是“顿悟”。顿悟是修禅成佛的必经阶段。

故事苑:曲径通幽

真正悟道的人,是没有时间观念的。一个人必须要在一时、一刹那之间顿悟,才有成佛的可能。

唐代的智闲和尚曾拜灵佑禅师为师,有一次,灵佑问智闲:“你还在娘胎里的时候,在做什么事呢?”

“还在娘胎里的时候,能做什么事呢?”他冥思苦想,无言以对。于是说:“弟子愚钝,请师父赐教!”

灵佑笑着说:“我不能说,我想听的是你的见解。”

智闲只好回去,翻箱倒柜查阅经典,但没有一本书是有用的。他这才感悟道:“本以为饱读诗书就可以体味佛法,参透人生的哲理,不想都是一场空啊!”

灰心之余,智闲一把火将佛籍经典全部烧掉了,并发誓说:“从今以后再也不学佛法了,省得浪费力气!”

于是他前去辞别灵佑禅师,准备下山,禅师没有任何安慰他的话,也没有挽留他,任他到自己想去的地方。

智闲来到一个破损的寺庙里,还过着和原来一样的生活,但是心里还总是放不下禅师问他的话。

有一天,他随便把一片碎瓦块抛了出去,瓦块打到一棵竹子上,竹子发出了清脆的声音。智闲脑中突然一片空明,内心澎湃。他感到了一种从未体验过的颤抖和喜悦,体验到了禅悟的境界。

他终于醒悟了:“只有在生活实践中自悟自证,才能获得禅旨的真谛。”于是立即赶到灵佑禅师身边说:“禅师如果当时为我说破了题意,我今天怎么会体会到顿悟的感觉呢?”

如果没有那次顿悟,也许智闲禅师永远都不能成佛,这就是顿悟的巨大作用。

不管是做什么事,想要获得成功,都需要功夫。任何一种技术、技巧都需要花工夫学会,还要再花更多工夫学精。投机取巧的事是做不长久的,即使是窍门或捷径,也是功夫和经验积累达到熟能生巧的结果。一个人想要修养内心,更需要功夫,功夫到了,你就会在一瞬间获得开悟。

佛经中就记载了“拈花微笑”的动人故事,将心灵、修养、觉悟等妙不可言的境界展现得淋漓尽致。

释迦牟尼在灵山法会上正准备说法,这时大梵天王来到灵山,向释迦牟尼献上一朵金色波罗蜜花。然后坐在最后的座位上,聆听释迦牟尼说法。

释迦牟尼面对人间天上诸神一言不发,只是举起这朵金色波罗蜜花给大家看。大家都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相传就在那拈花示众和微笑之间,已经把所有的佛法都道尽了,把生活的智慧和艺术说得淋漓尽致了。但是在法会上的大众,都面面相觑,不知道佛陀说的是什么。

这时,座中有一位叫大迦叶的弟子,却对佛陀报以会心的微笑,就这样发生了禅宗的第一次传灯。他们师徒之间完全会心,心传密付了。

释迦牟尼便对大迦叶说:“我有正法深藏眼里,以心传心。你们应摆脱世俗认识的一切假象,显示诸法常驻不变的真相,通过修习佛法而获得成佛的途径,了悟本源自性是绝对的最高境界,不要拘泥于语言文字,可不在佛教之内,亦可超出佛教之外。我以此传授给摩诃迦叶。”这其中提示出这样一条禅教大法,那便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在一拈花一微笑间,便传递了这一切,也包容了一切它绽放着心灵的和谐、完美与圆融。它使我们在发现生命的意义的同时也看到了真正的自己。

弦外有音

很多人看到这个故事之后都会觉得,原来开悟这么简单啊,其实,为了这次觉悟,迦叶在背后下了多少工夫又有谁知道呢?觉悟是一种智慧,它是长时间思考后灵感在一瞬间迸发出的光芒,也是历经人生后那无言的微笑。

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千万不能心存侥幸,只有通过实实在在的努力,才能在一瞬间获得灵感,实现人生的飞跃。

六祖原来不识字

智慧点金石

一则禅宗公案这么说:

有人问文益禅师:“什么是第一义?”

文益说:“我如果告诉你,就是第二义。”

文益禅师在这里所表达的就是,禅是不可说的,不但不可说,甚至是不可思议的。因为人的思维和语言文字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而禅是超越思维和语言的领域的,因此,禅不能用语言来表达,不能用思维来思考。

故事苑:曲径通幽

文字只是一块敲门砖,但是它敲不开禅门。

有一次,慧能禅师在别人家里借宿,中午休息的时候,忽然听见有人在念经,慧能倾身细听,感觉有些不对,于是来到那个念经人的身旁,问道:“你常常诵经文,是否了解其中的意思?”哪个人摇摇头说:“有一些实在难懂。”

慧能就把那个人刚才朗诵的部分为他做了详细的解释:“当我们在虚名浮誉的烟灰里老去,满头白发的时候,我们想要什么?当生命的为烬将熄灭,心跳与呼吸即将停止的时候,什么是我们最后的期盼?当坟墓里的身体腐烂成尸骸,尘归尘,土归土,生命成为毫无知觉的虚空之后,我们在哪里?”

一时间,天清地明,那个人混沌顿开,似乎隐约看见了生命的曙光。

那个人惊异地问慧能佛经上几个字的解释,慧能大笑,说道:“我不认识字,你就直接问我意思吧!”

那个人听了他的话感到十分吃惊,说道:“你连字都不认识,怎么能够了解意思呢?怎么能够理解佛理呢?”

慧能笑着说:“诸佛的玄妙义理,和文字没有关系。文字只是工具,理解靠的是心,是悟性,而不是文字。骑马的时候,不一定必须要有缰绳,那是给那些初学者准备的,一旦入门,就可以摆脱缰绳,到想去的地方自由驰骋。”

的确,禅到极处,不必谈禅。这时,所有的语言、文字、思维都是多余的了。

弦外有音

“云在青天水在瓶”,是什么就是什么,不要用任何语言来描述,就是这么不可思议。禅的路标需要文字,就好像旅行需要地图,但地图绝对不是旅行。

心为修行初渡头

智慧点金石

佛经上说,“心净则国土净”,处处都是净土,处处都是极乐世界,只要心净国土就净。

其实,不管儒家、佛家、道家,以及世界上其他一切宗教,人类的一切修养方法,都是这三个字──善护念。就是好好照应的心念,起心动念,都要好好照应你自己的思想。

故事苑:曲径通幽

打坐与参禅只是外在的形式而已,禅就是禅,无形无象,只能用心体悟。

慧能禅师见弟子整日打坐,便问道:“你为什么终日打坐呢?”

“我参禅啊!”

“参禅与打坐完全不是一回事。”

“可是你不是经常教导我们要安住容易迷失的心,清静地观察一切,终日坐禅不可躺卧吗?”

禅师说:“终日打坐,这不是禅,而是在折磨自己的身体。”弟子迷茫了。

慧能禅师紧接着说道:“禅定,不是整个人像木头、石头一样死坐着,而是一种身心极度宁静、清明的状态。离开外界一切物相,是禅;内心安宁不散乱,是定。如果执著人间的物相,内心即散乱;如果离开一切物相的诱惑及困扰,心灵就不会散乱了。我们的心灵本来很清净安定,只因为被外界物相迷惑困扰,如同明镜蒙尘,就活得愚昧迷失了。”弟子躬身问:“那么,怎样去除妄念,不被世间迷惑呢?”

慧能说道:“思量人间的善事,心就是天堂;思量人间的邪恶,就化为地狱。心生毒害,人就沦为畜生;心生慈悲,处处就是菩萨;心生智慧,无处不是乐土;心里愚痴,处处都是苦海了。在普通人看来,清明和痴迷是完全对立的,但真正的人却知道它们都是人的意识,没有太大的差别。人世间万物皆是虚幻的,都是一样的。生命的本源也就是生命的终点,结束就是开始。财富、成就、名位和功勋对于生命来说只不过是生命的灰尘与飞烟。心乱只是因为身在尘世,心静只是因为身在禅中,没有中断就没有连续,没有来也就没有去。”

弟子终于醒悟,禅师的话像暮鼓与晨钟唤醒了碎裂在生活碾磨里的人。

有学僧请示峻极禅师道:“如何才是修行行善的人?”

峻极:“担枷戴锁者。”

学僧:“如何是邪恶为非的人?”

峻极:“修禅入定者。”

学僧:“学僧根基愚昧,禅师的开示,颠倒难明,恳求禅师还是用简明易晓的言辞开示吧!”

峻极:“所谓恶者,恶不从善。善者,善不从恶。”

学僧如坠五里雾中,仍旧茫然。

良久,峻极禅师问学僧道:“懂了吗?”

学僧:“不懂。”

峻极:“行恶者无善念,行善者无恶心,所以说善恶如浮云,无所生也无所灭。”

学僧于言下有悟。

心中无善恶,才能拥有一片清净的心地。

其实参禅的关键并不在于打不打坐,说不说佛,而是在于你怎样去修心,只有心先行进入禅的境界,人才可能修成禅。心是修行的渡头,生命之舟停靠在那里。

弦外有音

禅是载我们渡过苦海的舟,禅是你脚下的岸,而心是扬帆起航之初渡头。因为佛本来在我们心中,回到你的自性,人人都能成佛。

同类推荐
  • 圣经故事(第四册)

    圣经故事(第四册)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淡定·从容·心安之淡定

    淡定·从容·心安之淡定

    民国四大高僧中,弘一法师和虚云法师两位高僧的思想代表着近现代佛学界的权威思想,《淡定·从容·心安》系列将两位大师的思想精华集结,把深奥的道理化成通俗易懂的话,使人以读书的方式亲近高僧大德善知识,启迪大众思维,唤醒世人迷梦,是值得细细品味的经典之作。
  • 一花一世界:跟季羡林品味生活禅

    一花一世界:跟季羡林品味生活禅

    一本集中体现季羡林先生天人和谐思想的作品。 书中的万事万物都被季羡林先生赋予了生命的内涵,老妇人、小男孩儿,一枝花,一条老狗,一场雨......季老以朴素的笔触描写对天地万物的情感,一生经历的人、事、物、景,在季老笔下是鲜活感人的,集中表达了季羡林先生对天地万物那种"民胞物与"的大爱。这位可敬可爱的老人不只是在诉说着他的情感,更想向世人传达一种力量,跟随季老感受生命、体悟人生,收获内心安宁平静的力量。
  • 有一种智慧叫禅悟(MBook随身读)

    有一种智慧叫禅悟(MBook随身读)

    幸福无处不在,只是我们少了发现幸福的心境。《心灵修养:有一种智慧叫禅悟》选择了许多经典故事,从心境、生命、自然、逆境、修养、生活等方面,以禅悟的境界为读者诠释了幸福的本意,是一本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幸福宝典。
  • 圣经故事(2册)

    圣经故事(2册)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热门推荐
  • 男狐妖

    男狐妖

    破土重生,世间早已历经沧桑!曾经的无上皇族,早已没落在尘埃之中!一颗诡异的心脏,一部无上的功法,一道永恒不灭的灵魂,伴随着他踏出了云海,破入九天苍穹。
  • 仙印记

    仙印记

    平静了三千年的大陆,却因为自古流传至今的一个关于仙的传说,而变得波云诡谲。耿云本来是一平凡少年,但是在随师父魏成贤参加了一场酒宴之后,人生的轨道由此而变,在风云际会下,在无尽的争斗中,逐渐走出了自己不平凡的道路。经过结印期强者点化,人体会开启一扇玄门,之后经过锻体、养气、存神、通玄、结印……一步一重天,草木亦褪凡。
  • 初相遇与初离别之间

    初相遇与初离别之间

    我们输给的不是年少时光而是后来的后来没有办法放下的骄傲我说的不是不愿意将就而是后来的后来没有后悔自己的所作所为
  • 兵坚女媚

    兵坚女媚

    且看经历千年而来的古代美女如何在当今社会中淡定成长,收获满满的幸福。
  • 穿越之腹黑王爷冰冷妃

    穿越之腹黑王爷冰冷妃

    21世纪金牌杀手幻兮阡,带领着父亲精心培养的杀手组织‘幻灭’在执行一次任务时,惨遭背叛,被逼下悬崖。醒来后便发现自己变小的身体,并被一位性情古怪的老头收为徒弟,还有一位银色瞳孔的师兄,这个世界简直不要太玄幻。东陵皇室最小的王爷君伊墨,性情怪癖,做事狠厉,冷酷无情,但是看上去却是温润如玉,一张脸妖艳绝美,不料被人暗算下了魂哭。看冷情女主与腹黑男主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吧。
  • 史上最强帝王

    史上最强帝王

    是他金戈铁马征战天下,令群雄慑服统一内乱,还百姓一个太平盛世;是他创建了一个强大无比的帝国,开疆拓土宇内扬威,令万国来朝称臣纳贡;就是他说出:凡日月所照之地,江河所至之处,皆为帝国疆土。
  • 问仙弑天

    问仙弑天

    谁生来就能无敌于天下?谁又自愿沉寂在平凡之中?苍茫大地,天骄并起。乱世豪杰,谁主沉浮?问世间是否有仙,最是缥缈!看一个平凡的少年,如何演绎属于自己的传奇。
  • 重生之死神降临

    重生之死神降临

    他前世是最强雇佣兵团团长,却意外重生到一个学生身上,得到死神系统,掌控死神之力。懦弱学生强势崛起,化作死神、除尽邪恶!黑夜主宰,死神降临,天黑请勿出门!……………………公子新书,希望各位兄弟们继续支持!
  • 逆天之最强法神

    逆天之最强法神

    行动代号“逆天”千年前打下逆天的基础,千年后,谁来延续?“屠龙仗”和“倚天盾”究竟跟逆天行动有何关联,逆天行动究竟是造福苍生,还是祸害天下,这始终是个迷!谢文涛连夜被猎杀者追杀,即将面临死亡时,意外的踏入一间神秘小屋,他的命运,似乎从此改变了。五行魔法,变异魔法,控制魔法,驱兽魔法,融合魔法,谁能笑傲大陆,主宰天下?谢文涛性格名言:“宁断我头,不折我誓;宁碎我身,不伤我友;年少热血,至死不冷。”
  • 我当驴友的诡异经历

    我当驴友的诡异经历

    我是一个野外探险俱乐部的驴友,在俱乐部里的代号是“玄子”。那天,我在论坛灌水帖子里发现了一个叫做“中国第一鬼村封门纪实录”的帖子,粗粗的看了一下点击率,才两千多。好奇心驱使下,我点开了论坛的帖子。中国第一鬼村封门村到底埋藏了什么秘密?1963年到1981年期间封门村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村民们为何集体迁出?被勾起好奇心的我背上背包去鬼村探险,九死一生才回到城市。为了分享这个经历,我决定将这个故事告诉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