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6000000002

第2章 神奇的催眠现象 (1)

催眠能使生理“无中生有”吗?

在催眠学界中,有一种奇特现象广为人们所谈论:催眠师只要通过对被催眠者做一暗示,而不用实际的东西刺激他,就能使被催眠者不仅在主观上产生一定的心理体验,而且生理上也会产生相应的生理效应,这种奇特的催眠现象被称为“无中生有”的生理效应。

关于“无中生有”的催眠现象,有这样一个著名的实验:催眠师请被催眠者喝下一杯白开水,并暗示他:“这杯水,像蜜一样甜,里面放了很多糖。”被催眠者一口喝下白开水后,非常兴奋地说:“这杯水好甜啊。”事情还在继续发展,人们对被催眠者进行了抽血化验,竟发现其血液中的含糖量大大增高,被催眠者在生理上也出现了相应的变化。由此可见,在催眠状态中,被催眠者不仅能按催眠师的暗示做出相应的心理变化,还能够引起其生理方面的变化。

催眠师暗示受术者:“从现在起,你的手腕上瞬间要被烧红的铁块烫着。我现在手里拿着烧红的铁块。”然后,用一个常温的木块对其一触,受术者立即惊慌地把手移开,好像真的被烫似的,而且,他的手腕的确有被烧伤的痕迹。用显微镜检查其病理变化,与一般的烧伤毫无两样。

可见,催眠的这种“无中生有”的现象,真是令人惊叹不已。实际上,催眠暗示甚至可以使被催眠者陷入“假死”状态,即与一切自然死亡的特征具有相同状态,如呼吸、脉搏终止等。

催眠能否让一个人重获新生?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士说过:“本世纪最重大的发现是我们已知,通过改变我们的心理态度,可以改变我们的人生!”通过改变心理态度,我们确实可以生活得更幸福、更充实、更美好。

然而,改变心理状态又谈何容易?能在短时间内脱胎换骨更不简单!

青年李飞在10岁时即养成小偷小摸的习惯。后来,他多次出入拘留所。他的母亲为了他不知落了多少泪,度过了多少不眠之夜,他的家人不知多少次苦口婆心地劝他,可结果还是让他们大失所望。是他自己不想改吗?不是。他很想改,也愿意改。可是,到时候手就不知不觉地伸了出来。用他自己的话说:“我也不知道是怎么搞的?”

张兴,今年28岁,身高1.75米,健壮如牛。然而,他总是怀疑自己有毛病,经常去看医生。每次医生都做认真地检查,结果表明,没有器质性病变。医生耐心地告诉他:“你呀,自己不要往这方面去想,你的病是想出来的。”张兴认为医生的话有一定的道理,于是努力不这样想。可是,头照样痛,胸部照样闷得难受,喉咙依旧有异物感。

陈绘勇是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学的是绘画专业,他的理想是要成为一名画家。他对齐白石的画非常感兴趣,并对之相当着迷,他希望自己能够成为齐白石那样的大画家。于是,他开始模仿齐氏的画风。但他的水平跟齐白石比起来却是相差甚远。他感到无比的伤心和苦恼。

李飞为什么总改不了小偷小摸的毛病呢?张兴如何能使自己头不疼、胸不闷呢?张绘勇为何再模仿也不像齐白石呢?这是因为,陈绘勇、张兴、李飞都不知道,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种改善自我的最强有力的方法——催眠重生术。后来他们认识了催眠重生术,并在催眠师的诱导之下,改变自己,获得了新的“生命”和“活力”。李飞变成了一个非常守规矩的孩子,不再偷偷摸摸;张兴变成了一个身心健康有青春活力的人;陈绘勇的绘画水平有了大大的提高,与齐白石的绘画技术越来越近了。是催眠术创造了这个奇迹,让他们获得了重生的机会。

具体来讲,催眠重生术是在催眠状态下,让一个人的心理、行为、人格“脱胎换骨”的方法。它能够使一个人在短时间内由“旧我”变成“新我”。“旧我”的锁链打碎了,“新我”的创造性行为方式也同时形成了。

催眠师能完全操纵一个人吗?

催眠师不仅能在催眠状态下控制受术者的行动、观念,而且在催眠状态醒来后也能支配他的行动,这就是“后催眠暗示”的作用。所谓“后催眠暗示”是指催眠师在催眠状态中暗示被催眠者,要他在醒来之后的某个时间或看到某个讯号的时候就去做某一件事情。被催眠者醒来后都会毫不犹豫地去执行某种行动,即使这个行动非常荒诞。这样的事例很多,这里我们介绍两种例证。

有一次在催眠训练课程里,催眠师邀请女学员小芳登场示范。

当她进入深度催眠状态后,催眠师暗示她:“等一下当我拍手一声,你就会睁开眼睛,并且看见坐在你前面的人,是失散多年的好朋友。”这个示范是要用催眠来制造幻觉、呼唤记忆、活化情感,难度较高。

当催眠师拍手完毕,小芳睁开眼睛,向眼前的同学一瞧,眼眶立刻湿润,鼻子转红,然后一个箭步跳过去拥抱这个“失散多年的好朋友”,边啜泣,边说:“这么多年已经没见到你了,真的好想你……”

催眠师在一旁问她:“她叫什么名字,什么时候的朋友?”

小芳抽咽地说:“她是林灵,是我高中时代最要好的同学……”

催眠师耐心等候她叙完离情,回到座位后,再度下指令说:“我们准备结束这次的催眠了,当我弹指头一下,你就会睁开眼睛,结束催眠,然后,你会站起来,把大门打开,而你会忘记这是我要你打开的。”

小芳听见催眠师弹指头一声,就张开眼睛,面部表情轻松,催眠师问她感觉是不是很轻松,她说是的,然后催眠师故意不理会她,慢慢地环视同学一周。就在这一片寂静的时刻,一股张力逐渐绷紧,大家在期待着……

小芳似乎在思索,又似乎在迟疑,过了几秒钟,终于站了起来,径直往大门走去。这时大门敞开了,她露出一种轻松的神情,仿佛把心上一块石头给卸下了。

催眠师立刻问:“什么原因使你把门打开呢?”

小芳毫不犹豫说:“等一下就要下课了,我先把门打开,这样大家走的时候,就很顺畅了。”同学们扑哧一笑,小芳也跟着笑起来,但有点不知所措。

“你的意识很清楚,对不对?”

“是啊。”

“你起身开门前,心里在想什么?”

“我觉得有一股冲动想去开门,可是又觉得很怪,想了好久,还是觉得去开门比较好。等老师问我为什么开门时,一个念头跑出来,我就那样回答了。”

被催眠者忘记了,是催眠师要她开门的。可是,她必须解释自己为什么要开门,她绝对不会说:“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开门。”而是会找出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

我们再看另外一个例子:

催眠师暗示被试者醒来后,当他一听到拍桌子的声音,就会不可抑制地需要清喉;或当他听到“开始”这个词时,就会抓耳朵。于是,被试者醒来后,听到拍桌子的声音就会自动地咳嗽清喉;或听到“开始”一词后就抓耳朵,而且并不知道,这是催眠后暗示的结果。他们往往会辩解道,自己的嗓子不舒服了,所以要清喉;或有蚊子在耳朵飞,所以要抓耳朵。

这就是深度催眠状态下的催眠后暗示的典型反应,被催眠者完美地接受暗示,并且做出被指示的行为。

与群仙同乐,催眠能否帮你实现?

使人产生幻觉的催眠现象是屡见不鲜的。通常,在催眠状态中,催眠师可以通过暗示,使被催眠者把不存在的东西看成是存在的,即产生各种各样的幻觉。

人们总是把月宫描述成宇宙中的仙境,一个无比美妙的世界。但是,在目前科技发展状况下,仅有少数宇航员才能去探索这一仙境。

催眠术却能让你实现这个梦想,它能把你带到这美妙的“仙境”,与月中群仙同饮“仙酒”,享受那仙人般的生活。在催眠中,催眠师用想像性的暗示后,被催眠者就会沉浸在这种想像之中,有身临其境之感。

催眠师所用的想像性暗示语是:“你已进入深催眠状态,你感到身体开始变得轻飘,像飞人一般,飞吧!飞吧!”“现在你已进入了太空,看到许多仙人翩翩起舞,弹琴奏乐,你已经看到了!”此时,被催眠者如表示已看到,就说明已接受了暗示性指令,出现了催眠性幻觉。可继续暗示:“仙桃、仙酒已备好在月宫的台子上,是为欢迎你而特地准备的。月宫就在前面,继续飞吧!好!到了宫中,你仔细地欣赏这一仙境吧!许多仙人正在鼓掌欢迎你,你尽情地享受这仙人般的生活!开怀畅饮吧!品尝仙桃吧!欣赏那悦耳的音乐,迷人的舞姿,奇异的世界!”

催眠结束之后,被催眠者依然能体验到这种情景,并在清醒后能记忆这些情节。这是一种催眠性幻觉,大多数情况下都将“亲身经历”当做是现实。

忘却的记忆也能重现吗?

催眠可用来犯罪,但也可用来破案。利用催眠进行犯罪的例子很多,利用催眠进行破案的例子也很多,下面就是运用催眠进行破案的典型例子。

圣诞节前夕,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昂商场门前车水马龙,人来人往,这时一位40出头的女子,提着购物篮,急匆匆地步上台阶,准备进入商场购物。

突然,一声枪响,场面一片混乱,伴随着一片惊慌的呼叫,人们四处奔逃。当中年女子从惊恐中回过神来,发现她面前有一位妙龄女郎躺在血泊中。

警察闻声立即赶到现场,但是凶手已逃之夭夭。

作为现场的目击证人,她必须到警察局作证。但是她怎么也说不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她当时只想赶紧进入商场买东西而无其他任何杂念。直到突然听到枪声,她只见人们惊恐万分地四散奔跑。究竟是谁开的枪,她根本无从回忆。

在这种情况下,警察局请来一位催眠师,对这位妇女进行催眠,以使她回忆起当时案发的情景。

这位女子被安置在催眠椅上,接受催眠师的催眠。

催眠师对她进行暗示诱导:

“你从汽车里出来,是想去买东西吗?”

“是的,我要给孩子买圣诞礼物。”她不假思索地回答。

“你是不是去里昂商场买圣诞礼物?”

“是的。”

催眠师继续暗示她:

“你现在正从汽车里出来,往商场走去,你已经走上商场的台阶。商场门口人很多,非常拥挤?”

“是的,人非常多。”妇女回答。

“你看看你前面的人,他们都是什么样的人?”

被催眠的女子接受催眠师暗示之后,抬头向前看。停留片刻回答说:

“什么样的人都有,有男人、女人、小孩、老先生、老太太,可是这些人我一个也不认识。”

“你见到一位穿狐皮大衣的女郎吗?”

她稍微迟疑了一下,摇摇头说:“我没看见。”

“你肯定能看见她,你再找一找。”催眠师提示她说。

她又引颈向前仔细地观望,然后激动地回答说:

“啊!我看见了,她从商场出来,走得很匆忙,看上去很慌张的样子。”

“后面有人跟踪她吗?”

同类推荐
  • 心理专家给女性的88个幸福处方

    心理专家给女性的88个幸福处方

    幸福是女人一生追求的目标,但是真正的幸福又是什么呢?是奢侈的物质享受,还是丰富的精神感受;是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还是拥有一份成功的事业?其实,幸福没有固定的标准,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它是来自女人内心深处的一种感觉。更是一种心态,一种习惯,一种满足。做个幸福的女人,用女人细腻而敏感的心记录生活的美好。感受人生的幸福。幸福的女人,懂得独立。拥有坚强,充满自信。富有个性,既有女性的柔情,又有女性的坚韧。她们会不断充实自己。活力四射地面对每一天,让每一个日子都充满情趣和精彩。
  • 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如何让青少年幽默乐观

    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如何让青少年幽默乐观

    《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如何让青少年幽默乐观》针对青少年朋友当中存在的厌学、耐挫力低、不适应集体生活、处事能力不足等方面的问题,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案,帮助青少年朋友走出困惑,身心得到良好发展。
  • 罪犯改造心理学

    罪犯改造心理学

    本书系统介绍了罪犯改造心理学的基本问题一主要有:罪犯改造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包括罪犯改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罪犯改造心理学的学科地位、罪犯矫正的心理学思想、罪犯心理转化的动力和机制、罪犯改造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等。还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原理,深入探讨了在教育改造中如何激发罪犯的改造动机,转变罪犯的改造态度问题书中还系统介绍了罪犯心理咨询、罪犯心理治疗卡“罪犯心理危机干预的理论、原则、方法和技术,并指出在罪犯改造的实践中运用这方法和技术应该注意的问题。书中专门介绍了对罪犯的心理进行测评的过程、方法和罪犯心理评估的主要内容。
  • 跟专家学情绪调节

    跟专家学情绪调节

    每个人都是有情绪的,因为情绪是与生俱来的东西,高兴、悲伤不用别人教,天生就会。但是,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控制自己的情绪,调节自己的情绪,这些能力却是通过后天学习得来的。所以,只有学会并提高自己表达、控制、调节自己情绪的能力,才能够自由地体验不同的感受,并将它融入我们心理的不同层面,使自己成为一个更加成熟的人。
  • 专家给上班族的心理呵护书

    专家给上班族的心理呵护书

    不堪重负的压力,难以应付的职场,复杂的人际纠葛……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就像潮水般涌来,让上班族无力招架、苦不堪言。这时他们需要最全面、最贴心的心理呵护,安慰他们的心灵,引导他们走出困境,让他们找回自己、找回快乐。《专家给上班族的心理呵护书》就是一本适合上班族需要的书。
热门推荐
  • 昆虫记:松毛虫的行进行列(第6卷)

    昆虫记:松毛虫的行进行列(第6卷)

    《昆虫记》是一部涵跨文学与科学领域的经典巨著,百余年来一直誉满伞球。本套全译插图珍藏本在最大限度重现《昆虫记》原著全貌的同时兼顺原著的文学性、可读性,特别插入了近1800幅细致的于绘图以及精准的图说,力求将一部完整美妙的《昆虫记》奉献给读者。相信这一切精心的编辑将带给您无与伦比的阅读体验。《昆虫记》卷六中,法布尔悉心研究了松毛虫、埋葬虫、白面螽斯、蝗虫等,昆虫的生活习性,以及潘帕斯草原的食粪虫的美貌,并针对昆虫着色的议题展开讨论……语言优美,妙趣横生!
  • 《武者的天地》

    《武者的天地》

    杀人,可用刀剑,可用拳掌。一念可断人生死。武者,向天地夺寿,日月同存。
  • 暗夜战歌

    暗夜战歌

    痛苦,源自无止的欲念、无尽的攀比、无休的争斗,且看纪府公子纪晨在那些曾经的得失、胜败、悲欢中,慢慢成长至天地至尊。
  • 为祸

    为祸

    阿追醒来时发现,她失去了记忆,却看得见未来。彼时天子权力式微,诸侯鼎立,以戚国最为强盛。戚王心狠手辣,威慑其余六国,权势直逼帝王。而据说,她正是被戚王所救。过了几日,阿追觉得世人真是糊涂,这样温柔的男人,何来残暴之谈呢?
  • 猎狗布尔卡·托尔斯泰童话精选

    猎狗布尔卡·托尔斯泰童话精选

    托尔斯泰一生创作浩如烟海,除了三篇享誉世界的长篇小说外,他还创造了大量的短篇小说。而本书从这些短篇小说中,选取了适合青少年阅读的童话、寓言,集合成册,向青少年读者展示了泰戈尔不一样的文学世界。托尔斯泰一生主要是关心人,同情不幸人们的苦难,思索着怎么使人间冲忙人与人之间真诚的爱。他的这种伟大人格,贯穿在他每一步作品之中。阅读这些优秀作品,可以让孩子们学会如何去爱,去面对生活、面对自己的人生。
  • 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教程

    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教程

    新闻传播是社会活动主体间相互传达信息的交流活动,是社会结构体系中新闻传播机构利用媒介向广大受众发布和传递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信息、报道的传播活动。人们在新闻信息传播活动中的行为应该如何的规范,即是新闻伦理研究的内容。新闻传播行为的法律制度,主要包括确认新闻事业体制和隶属关系等因素的法律地位,建立业务组织、管理体系,划定新闻从业人员在法律上的职责关系,调节和监督新闻传播行为的指向,解决新闻机构间的纠纷,规定新闻传播行为的法律后果特别是违法行为的法律制裁以及规定和保障新闻工作程序。在本书的论述及分析中,我们将深入了解到这伦理与法规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深刻内涵。
  • 焚书坑儒

    焚书坑儒

    这本《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焚书坑儒》千百年来,各代学者对秦始皇焚书坑儒事件议论纷纷,各执一词。《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焚书坑儒》将各代学者的不同观点汇总起来详加介绍,可视为一种学术上的总结。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精神,《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焚书坑儒》对秦始皇焚书坑儒一事从不同角度进行论述,对一些学者的相同观点和相反观点兼收并蓄。不同学者手中掌握的材料,有的重复,有的有出入,有的截然相反,但都言之有据,值得重视。
  • 不要平凡的孤独

    不要平凡的孤独

    一次退学,让主人公胡飞踏上了寻找在外打工父亲的道路,原本是最寻常的一次寻父之旅,结果却意外牵扯出了善良谎言下的父爱,家庭的内幕,以及人性的抉择,引人深思。在列车上巧遇一位二十岁的女孩,陈尘。在与其相恋后由最初的恩爱,到最后人性的彻底丧失。金钱的力量使两个人的爱情在藕断丝连中痛苦不堪,接二连三的误会,是人性与爱情的最终的考验……胡飞在跟陈尘分手后,本以为就此两清,可一次意外的短信消息,更大的情感,矛盾,利益,人性展开了画卷。
  • 天下炽

    天下炽

    这是一个邪恶的时代,一切的善良都遭到了践踏。这是一个黑暗的时代,一切的光明都遭到了遗弃。这是一个实力的时代,一切的权利都要用实力去争夺。在这个时代你有无限可能,让我们一起看薛天的成长吧。
  • 古楼观紫云衍庆集

    古楼观紫云衍庆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