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56600000002

第2章 潜居抱道成绝代之功(1)

1.引言

贤人君子,明于盛衰之道,通乎成败之数,审乎治乱之势,达乎去就之理。故潜居抱道,以待其时。若时至而行,则能极人臣之位;得机而动,则能成绝代之功。如其不遇,没身而已。是以其道足高,而名垂于后代。

——《原始章第一》

【解读】

贤人和君子,明白事物兴盛和衰败的道理,通晓事业成功和失败的规律,清楚社会有序和混乱的趋势,知道什么时候该留下,什么时候该离开。所以,虽身怀道术,却韬光养晦,以等待时机。一旦时机成熟,出而任事,就能位极人臣;得到合适的机会,一展身手,就能成就盖世奇功。如果碰不到机会,则宁可身怀道术而死,也没有什么遗憾。所以他的道德值得人们尊崇,而他的名字也会流传后世。

【博弈之道】

作为一部蕴含丰富博弈智慧的经典,《素书》一开始就向我们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即本书是为贤人君子而作的,《素书》所论的博弈之道,既非阴谋诡计,亦非旁门左道,而是堂堂正道。

兴衰有规律,成败有定数,去留也有一定的道理,要想把握这些规律、定数和道理,就得明道、通数、审势、达理,这是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具备的素质。所谓明道,即“明于盛衰之道”,能看清兴盛、衰弱、存亡的道理;所谓通数,即“通乎成败之数”,通晓事业成功和失败的规律;所谓审势,即“审乎治乱之势”,清楚社会有序和混乱的趋势;所谓达理,即“达乎去就之理”,知道什么时候该留下,什么时候该离开。

2.张良博弈的秘诀:明道、通数、审势、达理

张良在下邳得黄石公传《素书》,虽不能完全领会书中的奥妙,但其所学却足以使他“明于盛衰之道,通乎成败之数,审乎治乱之势,达乎去就之理”。也就是在这样的前提下,他实现了自己灭秦的大志,帮助汉高祖完成了建立汉朝的大业,功成名就,而且得以善终。因为张良是《素书》的第一代传人,他一生的功业,与《素书》存在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在本书的开篇,我们有必要详细地介绍张良的生平。

张良,字子房,韩国人,他的祖父张开地历任韩昭侯、宣惠王、襄哀王三朝的相国,他的父亲张平也曾经是韩国的两朝相国。因为张家做了韩国的五代宰相,秦将韩国灭亡后,张良便拿出全部的家财招募刺客,打算刺杀秦王,结果没碰到秦王,却失误伤着了驾车的人。秦王大为震怒,命手下迅速捉拿刺客。张良无奈,只得更名换姓,逃亡到下邳。一天,张良从下邳的一座桥上经过时,一位穿着褐色衣服的老者来到他面前,故意把自己的鞋子扔到桥下,说:“小子,下去把我的鞋子拾上来!”突然听到一个素不相识的老人这样和自己说话,张良很诧异,但想到他年纪那么大,还是忍气吞声地下去将鞋子取上来,并屈膝给他穿上。老者穿上了鞋子后笑着离开了。走了不多久,老者又返了回来,对张良说:“你这个小伙子是可教之材。五天后天亮时,在这里等我吧。”张良虽然纳闷,但还是答应了。可是五天后天刚亮,他来到桥上时,老者已经等候在那里了,看到他来,生气地说:“怎么能来得这么晚?你回去吧,五天以后还是在天亮时来见我。”这样反复两次之后,张良终于让老者满意了,这才得知自己前段时间三番五次被考验的原因。老者从身上取出一部书,告诉张良:“读了这部书,你便可以做帝王的老师。十年过后天下将大变,十三年后,如果你想见我,便去找济北谷城山下的黄石,那便是我。”说着便不见了踪影。张良天明后将书打开,才看清书名叫《素书》。从此,他潜心诵读,每天都有收获,感觉自己就像脱胎换骨了一样。

十年后,陈涉起义,张良也聚集了百余个年轻人响应。景驹在留地自立为楚假王后,张良想去投奔他,却在去的路上遇上了沛公刘邦。张良曾经多次对他人讲述《素书》中的智慧,但都没有人能够领悟其中的真谛,后来他给沛公讲,沛公听了十分叹服。于是,张良感叹道:“沛公的悟性是上天赐予的啊!”从此,张良开始凭借《素书》辅助刘邦一统天下。

刘邦和项羽接受楚怀王的命令,分路进攻秦国都城咸阳,并当众宣谕“先入关者为王”。

刘邦先入,但权力尽归项羽,反受其控制,被封为汉中王,驻节南郑。项羽的谋士范增深忌刘邦,打算把他杀掉,没有成功就想把他软禁在咸阳。刘邦为了脱离虎口,问计于张良,张良说:“我有办法。”

次日,张良先以调虎离山之计向项羽奏请,派范增往彭城催怀王徙居郴州。范增临行的时候,向项羽约法三章:一是不可离开咸阳;二是重用韩信,若不用则杀之;三是不可让刘邦归汉中。

事隔不久,张良再次让刘邦上表说,国家经济拮据,改变这种状况,首先就要节约开支,目前驻咸阳有几十万军队,坐吃山空,不如将诸侯遣回驻地,减少开支。项羽准奏,即令新封诸王限五天内起程返国,可是由于与范增有言在先,于是就单独不准刘邦成行。

刘邦大惊,急与张良计议。张良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叫刘邦上表,向项羽请假回故乡沛地省亲。项羽看过了刘邦的表章,沉思了好一会儿,对刘邦说:“你要回乡接取父母,亦是人子孝亲之意,但怕不是出自本心,是不是我要你留在咸阳,才有此举呢?”

刘邦装出悲戚的样子回答:“我父亲年老,无人侍奉,我日夜怀念,无时或已。往日因见陛下初即位,事务繁忙,故不敢启齿。今见各诸侯已返回驻地,能享天伦之乐,独我留在此地,又不知何年何月得见父亲之面了!”说到这里,哭了起来。

这时,张良故意唱起了双簧,他悄悄地对项羽说:“不可以放刘邦回乡取家眷,宁可遣他驻汉中去,使人去沛地把他的家眷带到这里来当人质,就可以好好控制刘邦了。”

项羽认为张良的计策非常有道理,但是仍然不想放刘邦到汉中去。于是,陈平又乘机启奏说:“陛下既封刘邦为汉中王,已布告天下,臣民共知,不使他上任,恐不足取信于天下,大家会说陛下登位便说假话,那对以后的法令,他们不是也会阳奉阴违吗?”

这样也有道理,那样也有道理,本来就有勇无谋的项羽开始糊涂起来,他想了很久,无可奈何地对刘邦说:“既然大家这样说了,也是合情合理,现只可准你去汉中上任,不可回沛地,明天就起程吧。”

汉王刘邦要回封国,张良为之送行,一直送到褒中这个地方。张良劝告汉王把栈道烧掉,这样方可向天下人表明自己根本没有东还的意思,以便让项王失去提防之心。汉王听从了这个建议,让张良回到韩王身边做事,自己则一边向前行进,一边把栈道烧光。

张良行至韩国境内时,获知项羽已经在彭城把韩王杀掉了。这时汉王在三秦安定下来,张良便回到汉王那里,并被封为成信侯,跟随汉王向东攻打楚国。汉王带军在彭城遭到重创,大败而归。行军到下邑,汉王翻身下马,背靠着马鞍问身边的人:“能与我共同成就事业的人,我计划用函谷关以东的地方作为封地奖赏给他,但这个人又是谁呢?”张良答道:“楚国有一位勇猛的将军,就是九江王黥布,他与项王有极深的矛盾。彭越与齐王田荣正联合起来在梁地共同反叛楚国,事情紧急时这两个人都可以委以重任。而在汉王的将领之中,唯有韩信才可以托付重任,独当一面。如果您现在真想封赏土地,那就赏给这三个人。如能这样,楚国就一定会被打败。”汉王听从了这个建议,于是派萧何游说九江王黥布,然后又派人去联络彭越。果然,后来楚国被汉王打败,这三个人都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张良因为身体较弱,常常生病,所以不曾独自一人带领军队四处征战,但他作为谋臣,常常为汉王出谋划策。

汉三年(前204年),汉王被项羽围困于荥阳。汉王忧心忡忡,惊恐不已,便把郦食其叫过来,一起谋划削弱楚国势力的办法。郦食其说:“以前商汤伐桀时,把杞地封赏给夏的后代;武王伐纣时,把宋地封赏给殷的后代。但现在秦国对天下人残暴无比,毫无道义可言,它把六国全部消灭,使其后代根本没有立锥之地。如果陛下能把六国的后代重新封立起来,人们就会因此而对陛下感恩戴德。这样做以后,便可逐渐称霸。”汉王应道:“就这么办吧。”

郦食其还没有付诸行动,张良从外地赶回来见汉王。正在用餐的汉王告诉张良说:“门客中有人替我谋划了削减楚国力量的计谋。”然后把郦食其的计谋详细地讲给张良听,并且问:“子房,你感觉这条计策怎么样呢?”张良回答道:“向陛下献这条计策的究竟是谁?这会彻底坏了陛下的大事!”汉王问:“为什么这样讲呢?”张良说:“我需要用您面前的筷子比划一下,请您拿给我。以前商汤、周武王册封夏桀、商纣王的后代,是因为他们有足够的把握控制那些人的生死大权。但现在陛下能轻易控制项籍的生死吗?这是不能分封的第一个原因。周武王进入殷,把商容的品德操行表彰了一番,表示十分敬重箕子,并把比干的坟墓进行了一番修整,这些陛下现在能做到吗?这是不可分封的第二个原因。周武王看到普天下的老百姓特别贫穷,便把殷朝积聚的粮食钱财全部赏赐给了老百姓,现在陛下能做到这些吗?这是不能分封的第三个原因。周把殷彻底打败之后,把战车改成了运输车,把兵器放倒表明不再发动战争,现在陛下能做到这一点吗?这是不可分封的第四个原因。周灭商后将战马放养在华山南面,表明不再发动战争,现在陛下能做到这一点吗?这是不可分封的第五个原因。成群的牛放牧在野外的桃林之中,表明不会再用来运转粮草辎重,现在陛下可以这样做吗?这是不可分封的第六个原因。并且那些普天之下的谋士宾客,背井离乡,远离亲戚故友,前来跟随陛下,对赏封土地都是梦寐以求,但您现在却要赏封六国的后裔,这样必然会使谋士宾客纷纷离开陛下,而各自回国侍奉国君,会聚故友,与亲人生活在一起,在这种境况下陛下又能依靠谁去取得天下呢?这是不可分封的第七个原因。现在只有削弱楚国的力量,如果让它强大起来而六国成为其附庸,陛下您也就根本不能成就大事了!”汉王听了,把口中的饭食吐了出来,大骂:“这个书呆子差点把老子的大事给坏了!”

韩信攻破了项羽所设立的齐国之后,听从了别人的劝告,拥兵自重,派使者去见刘邦,要刘邦封他为齐地的假王。刘邦一听,勃然大怒,心想自己这里形势吃紧,韩信不但不率兵解救,反而利用这个机会进行要挟,当时就想大骂韩信的使者。张良私下里对刘邦说:“这时候可不能训斥韩信的使臣,更不能攻打韩信。现在韩信帮助您,则楚王就会灭亡;如果韩信背叛了您,去帮助楚王,那您可就危险了。韩信派人来,无非是想试探一下您的态度,您不如干脆封他为齐王,让他守住齐地,至于其他的事,等灭了楚国再说。”刘邦听了张良的话,回头对韩信的使者说:“大丈夫要当就当真王,何必当个假王!”于是,在第二年的二月,刘邦派张良携带印信,到齐地去封韩信为齐王。

汉五年(前202年)冬天,楚军接连失败,被汉王追击到阳夏之南。但汉王在固陵坚守不出,本来相约合击楚军的诸侯到了日期却不见踪影。后来,还是因为汉王听从了张良的建议,诸侯才纷纷赶来。

据《史记·高祖本纪》记载,汉六年(前201年),有大功劳的人都得到了封赏,在封赏张良时,高帝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这是子房的功劳,齐国境内三万户的食邑,你可以自由选择。”张良说:“让臣追随陛下是上天的意旨。我的计策能被陛下采纳,并且经常还能起点作用真是万幸。当年臣在下邳起兵,在留这个地方碰上您,能把留赏封给我,我已心满意足,万户食邑臣实在不敢接受。”于是张良被封为留侯。

二十多位大功臣已被封赏了,其余的功臣没能得到封赏,因为他们的功劳大小还存在争议,一时难以决定。汉高帝在阁楼间的天桥上看见一些将领三五成群,窃窃私语,大为疑惑,问道:“他们这是在讲什么?”张良回答:“难道陛下不知道么?他们是在计谋反叛。”高帝又迷惑地问道:“天下才刚刚平定,为什么又要去造反?”张良说:“陛下出身寒微,起家于平民百姓,能获取天下,与他们的功劳分不开,陛下登基成为一国之主,仅有像萧何、曹参这样的故旧亲信才在封赏之列,您平时所怨恨仇视的人却遭到诛杀。现在军吏们都在计算功劳,即使把天下所有的土地都拿出来分封给有功劳的人也难以满足,他们十分担心您不能够全部进行封赏,又担心会因为以往的过失而遭致诛杀,就因为这些才聚集在一起计谋反叛呢!”高帝忧心忡忡地说:“那该如何是好?”张良说:“陛下生来最憎恨、又为群臣都知晓的人是谁呢?”高帝说:“我与雍齿素来积怨很深,他不止一次地侮辱我,我一直想把他杀掉,只因他功高不忍下手。”张良说:“马上对雍齿进行封赏,雍齿受封的事实必定会使人人都有信心。”于是高帝设置宴席,封雍齿为什邡侯,并且催促丞相御史抓紧时间把功劳大小确定下来,以便一一论功行赏。吃完酒宴,群臣高兴地说:“连雍齿都被封侯了,我等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呢?”

定都关中是刘敬所献之策,高帝对此犹豫不决。身边的大臣尽是华山崤山以东的人,他们大多劝高帝在洛阳定都:“成皋在洛阳的东面,黾在洛阳的西面,黄河在洛阳的背面,洛阳对面是伊洛,地势坚硬牢固足以依靠”。张良却以为:“洛阳的地势虽然稳固牢靠,但它的腹地却极其狭小,不过几百里,田地不肥沃,四面受敌,根本不是兵家用武之地。但崤山、函谷关在关中的东面,肥沃的陇山蜀地在关中的西面,并且方圆千里,丰饶的巴蜀在关中的南面,胡地草场在关中的北面,地势十分有利,西、南、北三面地势险要可以固守,又可东向控制诸侯。只要诸侯不叛乱,天下的粮食就可以通过黄河、渭水进行漕运,满足京师的需要。一旦诸侯发生叛乱,则可以顺流而下,转运军队和辎重也十分方便。人们所说的金城千里、天府之国指的就是这儿呀!刘敬的建议完全正确。”于是当天高帝就向西进发,将都城定在关中。

张良跟随着高帝一同进入关中,只因天生体弱多病,就采用辟谷不吃粮食的方法,在家修身养性,一年多都闭门未出。

同类推荐
  • 做人要低调说话要幽默

    做人要低调说话要幽默

    本书内容包括:“做人要低调:低调才能达高标”、“说话要幽默:幽默让你备受欢迎”两篇。
  • 是的,我最棒

    是的,我最棒

    长久以来一直阻碍我们成功的弱点,还要伴随我们多久呢?如果没有改变,我们将依然是现在的混沌状态,忙碌而平凡。人人都清楚的缺点,偷偷地塞给我们一点点短暂的快乐,就肆无忌惮地夺走了我们一生的成功。 写一封战书给自己,向自己的弱点宣战! 《是的,我最棒!》,以大师卡耐基的理论为基础,同归我们的日常生活细节,直指隐藏在你身上的弱点,深入分析弱点产生的原因,为你提供极具实用性的战术,指导你为人生写一封完全的战书,勇敢PK自己
  • 柴静的气场法则

    柴静的气场法则

    "内心独立,倔强生长。她是柴静,火柴的柴,安静的静。著名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记者,畅销书《看见》的作者。她并不是一个禀赋突出的女生,却靠着许三多式努力成为后天型女神……可以说,她是知女里站得最稳的一个,她立足央视这个最强平台,拥趸遍布音乐、出版、小说、导演、媒体等强势行业,而她的人文风格、悲悯路线,在当下文艺青年审美中具有最大公约数的特质。"本书通过解析著名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记者柴静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睿智、优雅、知性、勇敢和宽容等气场正能量,为读者追求事业、为人处世、内涵修养等方面提供一个榜样和参考,从而不断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个人魅力,做最好的自己。
  • 活出最好的自己

    活出最好的自己

    本书沿着肯定自己调整自己提升自己这样一根金线,从人的思想、行为、习惯、性格、人际关系等多方面多角度出发。全面阐述了一个人活出最好自己需要克服的种种来自于自己的障碍。书中的每一章都从一个侧面帮助你解决现实中的一个难题,解开你思想上的谜团和精神上的枷锁,帮助你矫正各种不良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助你步入成功的殿堂!
  • 知道点简单的人生哲理

    知道点简单的人生哲理

    人生不是在逢场作戏、走马观花,去仔细聆听,耐心品味,等你知道了这些简单的人生哲理,并能够把它消化于内,运用于外,就能够把生命的高度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此时,你的人生之路会豁然开朗。知道一些简单的人生哲理能驱散走人生中的浑浑噩噩,理顺人生中的千丝万缕。抬头瞭望,征途漫漫,哲理在心中,路就在脚下。本书就是将人生的哲理、感悟与生动的故事集于一体,从这些文章里我们能读到智者的睿智、学者的思索、长者的淡薄。这里没有闻而生厌的说教,没有长篇大论的道理,它教我们用一种简单的思维去化解复杂的纷争,用一个简单的心境去面对复杂的人生,简单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热门推荐
  • 山西民居与饮食

    山西民居与饮食

    山西民居和饮食生活是中华民族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黄河文化中有代表性的特定地区文化类型之一,展现着别具一格的地方味道和风情。
  • 谁是最可爱的员工

    谁是最可爱的员工

    本书详细地介绍了“最可爱”的员工所具备的十种优秀品质,包括具有和谐精神、责任心、忠诚敬业、视服从为天职、有创意、会工作、善于学习、适应力强、德才兼备等十种宝贵品质,并结合实例,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成为可爱员工的方法和窍门。
  • 我们要的幸福:婚房Ⅱ

    我们要的幸福:婚房Ⅱ

    林小洛也曾因此抱怨过、彷徨过,可是,却从未丢失过追求幸福的勇气。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林小洛渐渐明白:幸福不是你拥有得越多就越幸福,而是要懂得知足常乐,因为幸福没有一劳永逸,幸福永远在路上。
  • 雪疡

    雪疡

    我庆幸没有在深夜入睡之时看到她的脸,那会湮染成我的悲伤,并且让我所有的器官生疼。若真那样的话,我宁可在梦里流泪到双眼通红肿胀,渐渐失明看不见东西,阳光再也照不进我的视线里、、、
  • 星际源皇

    星际源皇

    陈晋作为一个被抛弃的世家子弟,经过不懈的努力后,终于站在了星际的巅峰……
  • 逍遥创始神

    逍遥创始神

    一个平凡的都市青年是怎样成为创始神的呢?天界强如如来佛祖、玉帝、太上老君、菩提老祖、镇元子之流都在追寻着什么?在主角林凡的带领下,你会发现传说中的远古神兽,你会经历无比神秘的禁地,你会认识众多传说中神仙的真正面目。让我们一起来逍遥快活吧。
  • 十世待君安

    十世待君安

    阳世里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恰巧我叫牡丹,还是个索命的阴差。我去勾一位郡主魂魄的时候,那倾慕郡主的臭乞丐恰巧殉情而去了……然后,我便撞见了那七百年前不要我了的男渣神。
  • 网游之逆天改命

    网游之逆天改命

    一梦醒来,杨凡回到十年之前。这一年,《星空》还未公测。这一年,同桌校花还是单身。这一年,杨凡接过冥王权杖。这是一段美女与奇遇的故事。这是一段热血与激情的故事。一切精彩尽在《网游之逆天改命》
  • 人总不会一直迷茫

    人总不会一直迷茫

    现在的我依旧是一名普通的在读大三学生,也读过一些类似的大学校园的励志书籍,却总是感觉缺些什么,直到我自己开始记录下自己已经过去的大学两年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时,才知道,别人的青春虽好,但却不是自己的,我有属于我自己的人生,有属于我自己的青春,不必惊羡,不必模仿,我是Mr寒先生,我为自己代言。
  • 乱梦生

    乱梦生

    或许我们都似曾相识,只因我们前世路过,而画面,永远定格在了路过却不自知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