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56200000022

第22章 文化问题与大学教育(6)

我觉得现代化,科技发展了,网是一个体现,我对网络要好好地学习。谢谢大家!对于北大的这次举措抓住了一个很重要的一点,教育问题,东西方也好,各方面都有不同处,也有共同处,主要就是一个传承问题,至于不同的地方那是形式。所以,我觉得我们北大提出这个问题来,是很了不起的设想,证明了北大的精神,我作为一个北大的校友,我感到我们学校越来越“北大”。谢谢!

主持人:让我们再次感谢两位老师来到我们的论坛,和大家聊了中国的教育,我们今天的视频访谈到此就结束了,非常感谢大家的收看与参与,再见!

周有光:一○六岁再谈“改”文字

访问者任姗姗

常州青果巷,本是一条幽长的江南小巷。临河而居的粉墙黛瓦,因为文人雅士辈出而生出几分传奇。已届一○六岁的语言学家周有光就诞生在青果巷一三三号的老礼和堂。而另外两位中国语文现代化的先锋--瞿秋白与赵元任,也都与周家在青果巷比邻而居。

与两位邻居不同,周有光的名字与语文现代化联系在一起,却是“偶然”。一九五五年,新中国召开文字改革会议,周有光从上海赶到北京赴会。没想到,会开完了,人却被留在了新成立的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三年后,周有光等人创制出一整套《汉语拼音方案》,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贴上全球通行的标识。而此时,他已年过半百。

“爷爷搞经济学半途而废,搞语言学半路出家;两个半合起来是一个零”。孙女周和亲上小学时说的话,如今常常被周有光拿来自嘲。

八十五岁离休后,周有光开博客、写文章,二十年时间竟有十几本著作问世,永葆学习的热情和充满活力的思考,令人叹服。如今,一○六岁的他每天端坐在书房里那张黄色小书桌前,读书,写作,会客。老先生满面泛出红润的光泽,讲起话来思路清晰、中气十足,写起字来,手不抖、气不喘。爱讲笑话的他,讲着讲着就会像孩童一样笑出声来,一只手还会不由自主地挡在嘴前,好像很不好意思笑成这样。

因为是百岁长者,访者常向他讨教长寿的秘诀,他总爱开玩笑说:“上帝把我给忘掉了”;因为历经近代中国的百年动荡,人们常向他探求中国的前途,他总是坚定地回答:“我对未来很乐观,充满信心。”

语文现代化符合历史需要:

“人家笑我们几个字母搞了三年,其实不止三年”

记者:您当年从经济学研究转向语言学研究,虽然是意外改行,但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语文现代化。站在历史的角度,您如何看中国的语文现代化?

周有光:我觉得语文现代化发展得非常好。语文现代化主要是四种要求:语言要共同化,文体要用白话文,文字要用简化字,注音要用字母。中国早在清朝末年就开始了语文现代化运动。当时的中国人只会方言,不同地方的人碰在一起不能讲话沟通。一九五五年,我国召开文字改革会议。为什么开这个会?我们要建设一个现代化国家,而当时人民群众文化低,所以一定要搞语文现代化运动,并把它视作新中国成立后的大事情。我认为这个看法是符合历史的。

记者:语文现代化的重要部分--《汉语拼音方案》已历经五十五年的实践检验。如今回顾《方案》的制订过程,有无遗憾?

周有光:那时我们花了六年工夫,非常认真,一丁点的问题都仔细研究。假如那个时候马马虎虎,今天就要后悔了。汉字有六万个,可一直到一九一八年才制订了注音字母,后来语言学家赵元任也设计过国语罗马字的方案,都很好,但是很复杂,不容易推广。所以,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要重新设计。当时我们一下子收到国内外来信四千多封,许多人提出不同的要求和几百种方案,我们一个一个认真答复。

汉语拼音方案制订的过程当中有许多困难。人家讲笑话,说几个字母你们搞了三年,太笨了。其实不止三年。全国人大通过了汉语拼音,这还只是中国的标准,拼音方案还要应用到外国,要得到国际标准化组织的通过。后来我代表中国参加国际标准化组织,开会讨论了三年才成功。一直到一九八二年,《汉语拼音方案》才被认定为国际标准。这对中外文化交流非常重要。当时我去美国谈判,他们说国会图书馆有七十万部中国书,要将全部编目改成拼音,需要二千万美元,实在没有这个资金。后来他们筹了两年才集到这笔资金,改了过来。

《方案》起初作为小学生认字的工具,后来作为文化和商品流通的工具,再后来成为国际交流的文化桥梁--汉语拼音的传播比我们想象得还顺利。

记者:语文现代化中的汉语拼音几乎没有争议。但有人认为简化字,从技术性和艺术性方面都比不上繁体字,而且割裂了中国的文化传统,您如何看?

周有光:现在许多人不了解历史,认为简化字是新中国的独创。其实,简化字在古代就已经存在。我这里有一本书,叫作《简化字溯源》,这本书把最早的简化字都拍了照片。你看,简化字的“还”字,在汉简上面就已经有了。许多人认为书法一定要写繁体才好看,这话不对。书圣王羲之的行书《兰亭序》有三百二十四个字,其中一百零二个是简化字,占总字数的三分之一。历代大书法家不乏写简化字者,许多简化字是书法家创造出来的。所以说,简化字跟书法没有矛盾。

要让全世界华人懂得汉语:

“当今文化是国际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两个方面”

记者: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中国文化加快走出国门,有的地方还掀起了“汉语热”。许多人就问,未来汉语能像英语一样流行吗?

周有光:国际共同语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一旦一夕能改变的。英语的推广经过四百年的历史。英语变成世界共同语,不是开会决定的,而是事实的变化。为什么英语流传这么广?因为全球化。选择英语有五个有利条件:人口众、流通广、文化高、出版多、使用便。改革开放以后,我到联合国工作人员语言学会演讲。我问学会负责人:联合国有六种工作语言,哪一种用得多,哪一种用得少?他告诉我,英语占到了80%,法语15%,西班牙语4%,俄语、阿拉伯语、汉语加起来占1%。你看,我们的国际性并不高。

我提倡的是,第一步要把我们的语言文字推广到全世界的华人,二十一世纪要使全世界的华人都会讲汉语,都会写汉字。

记者:在全球化时代,中华文化处于怎样的位置?

周有光:发出自己的声音非常重要。我提出一个原则,全球化时代,你要从世界来看国家,不是从国家来看世界。有人说“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世界文化的接力棒从西方传到中国来了,文化中心也要跑到中国来了。我根据文化学,提出“双文化”论,即传统文化和国际现代文化,而不是简单的“东西文化”。东方文化实际上并不是一个东方,而是三个东方:东亚、南亚、西亚;西方文化是西欧加上美洲。所以现在有四种传统文化:东亚传统、南亚传统、西亚传统、西方传统。在这四种传统文化之外,还有一种文化是世界性的,即国际现代文化:它由全世界共创并共享。所以我认为当今的文化是国际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两个方面,而不是东西轮流坐庄。

周有光趣事

周有光的太太是“张家四姐妹”的老二张允和。叶圣陶曾说:“九如巷张家的四个才女,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在与张允和结婚前,周有光曾写信说:“我很穷,怕不能给你幸福。”张允和回了一封十页纸的信,只有一个意思:“幸福是要自己去创造的。”二人婚姻持续了七十年,直至张允和在九十三岁去世。

连襟沈从文曾开玩笑地送给周有光一个外号--“周百科”。谁知中美建交后,周有光与刘尊棋、钱伟长等共同翻译了《不列颠百科全书》,真成了“周百科”。

九十七岁时,周有光住院做检查,在病历上填写年龄,医生不相信,认为是将七十九岁错写成九十七岁。其他人听说有个近百岁的老人,纷纷来看热闹,周有光开玩笑说:“大家是把我当作大熊猫了!”

喝咖啡红茶,看电影大片,开网络博客,九十九岁那年游览天津,小辈儿们称他“新潮老头”;周有光戏称自己是“漏网之鱼”,脱出二十世纪那张网,进入到二十一世纪。

(《人民日报》,二○一一年四月二十一日)

对话周有光

同类推荐
  • 世界太大还是遇见你:林徽因传

    世界太大还是遇见你:林徽因传

    她是我国20世纪第一位杰出的女建筑学家。她是著名诗人、作家,现代文学史上独领风骚的巾帼才俊,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她的人生不算长,可是经历了繁华与优渥,贫困与疾病;收获了亲情、友情与爱情;也获得了圆满的婚姻。她,就是林徽因。《世界太大还是遇见你:林徽因传》是一本优美动人的文学传记,以时间为脉络,用清澈的文字、全面翔实的资料,生动地展现了林徽因的传奇人生,进而折射出一个时代的缩影,给人积极的人生启示。
  •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成长日记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成长日记

    本书讲述了洛克菲勒的成长以及创业故事。洛克菲勒堪称是一个商业奇才,他从来都认为自己的成功完全在于自己。他内心非常强大,很小的时候就懂得理财,具有超强的财商。在成长过程中,一次次准确的判断为他带来的大量的财富。他曾经说过,即使把他放在沙漠身无分文,即使有个驮队经过,他也能东山再起。洛克菲勒一直是一个狠角色,所以他的成长更具有传奇色彩。因为作者研究日久,采访了洛克菲勒家族的后人,并且掌握了第一手很多外界并不知道的秘密,在本书中都是首次披露。
  • 智慧卓著的思想家(4)

    智慧卓著的思想家(4)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煤海丹心:林海水的诚毅人生

    煤海丹心:林海水的诚毅人生

    本书主人公林海水是安溪大地之子,这块大地赋予他中国优秀的传统思想和传统教育。当人们看到:为中国煤矿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林海水十年来和家人住在“干打垒”的简陋房子里,在东北凛冽无比的风雪中,用扁担挑水吃;当人们看到林海水不顾自己血压高,在煤井里爬进爬出,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尤其在“文革”时期,林海水是“反动学术权威”,属被打倒之列,而且各派系之间的武斗、枪战如同家常便饭,真可谓“黑云压城城欲摧”,可却摧不垮林海水那颗“赤子之心”,心里仍然只装着自己的事业,他不顾头顶呼啸的子弹,和工人们坚定地保护着矿井。看着这一件件、一桩桩事迹,谁能不为之动容!“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 苦命皇帝:明思宗

    苦命皇帝:明思宗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苦命皇帝明思宗》生动介绍了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的凄惨一生。本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穿成端妃这杯具

    穿成端妃这杯具

    方皇后:端妃那个小贱人,居然又是一脸疲惫的样子来请安,她这是想向我示威吗?王宁嫔:端妃当这后宫之中只有她受宠吗,哼,做什么成天被陛下疼爱的样子!曹洛莹:冤枉啊,你们每天晚上瞪大眼睛一宿一宿的不睡觉试试,王宁嫔我也是在救你的命好吗!简而言之,就是一个穿越女凭借自己的王八之气刷嘉靖boss宠爱结果把自己给坑惨了的故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们生于70年代

    我们生于70年代

    本书主要内容为:70年代有自己的朋友,七十年代生人之生长简史,七十年代生人之42个生活烙印,关于70年代
  • 渺天

    渺天

    少年天渺,身怀绝世容颜,背负未知的命运,厄运连连,鬼魅缠身,且看他能否藐视那煌煌青天?逆天,算什么?我要的,是藐视!
  • 纸醉金迷

    纸醉金迷

    命运坎坷,一个蓝道老千的自我救赎。黑暗惊涛,铁血柔情,讲诉人生跌宕起伏,真实还原爱恨情仇……
  • 荒途

    荒途

    他心怀天下,她不爱权贵。一纸诏书,他奉命出征。她随他一路从敦煌到祁连,二人却再没说过情话。那一战听说所有的人都死了。他赶到的时候什么都没有剩下。血染了纱衣,她醒来,陪在身边的人不是他。她以为只是她一厢情愿的倾慕。她说会忘记。可不久之后传来他君临天下的消息……
  • 万事融笔端·叙事卷(名家经典散文选)

    万事融笔端·叙事卷(名家经典散文选)

    “名家经典散文选”,包括 《万事融笔端·叙事卷》 《挥笔如传神·写人卷》 《情动于心中·抒情卷》 《情景两依依·情景卷》 《滴水见阳光·哲理卷》 《闲情说理趣·随笔卷》 《提笔如出鞘·杂文卷》 《宏论博天下·议论卷》共8册。本套散文所选文章除了当代我国的名家精品之外,还选择了一些当代外国名家经典散文,诸如法国作家雨果、大仲马,英国哲学家罗素,印度文豪泰戈尔等。这些中外文学大家的作品,知识丰富,思想深刻,对于我们开阔眼界、提升素养都有极大的帮助。这些散文大多以一种轻松随意的文笔,朴实自然地展现出了名家散文的基本状况,并以这些名家生卒时间为顺序进行编排,充分体现了这些名家散文的个性魅力和风格特色。
  • 倚天屠龙之逍遥录

    倚天屠龙之逍遥录

    现代高手张子山在一场阴谋中被杀,他的灵魂被一本小说吸入倚天屠龙记世界,认识了张无忌结为好友,他究竟喜欢谁呢?
  • 仙帝纪

    仙帝纪

    他年我若为仙帝,众生皆有成仙时!落拓少年从抚育自己成长的书院覆灭阴影之中走出,手握上古圣人秘传书卷,引领三千道门,对抗人道正统,朝廷皇权,一步步踏上天人两道的至高巅峰。三千大道,皆可成仙!六界轮回,我为正统!
  • 后宫长梧传

    后宫长梧传

    小时,父亲让我代替长若进宫,我对此并没有多大想法。秋家总是要有一个人进宫的,不是我,就是长若,我比长若大,进宫也是自然。只是,当长大后,父亲以私访为由,引明棋去见长若时,我便知,在父亲心中,我与长若,还是不同的。青山有木,为梧非桐,雀啄其实,长栖,民呼长梧。明棋,那么多人,你选谁不好,为何偏偏是秋长若?
  • 地球探秘(上)

    地球探秘(上)

    本书内容涉及海洋、自然、动物、生命、科学、建筑、历史、艺术、文化等诸多领域,以及世界上到处流传的未曾被世人揭晓答案的神奇传说故事和谜团,把这些奥秘加以系统地、有重点地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