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54600000014

第14章 中国现代文学(8)

《子夜》的故事发生在1930年的两个月时间里,主人公吴荪甫雄心勃勃地企图发展民族工业,但这理想在半殖民地现实面前迅速地被碰得粉碎,转瞬之间便破了产,终于把自己的产业出卖给帝国主义。吴荪甫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典型,他的悲剧就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共同悲剧,说明20世纪的中国没有发展资本主义的可能性。围绕吴荪甫的活动,《子夜》描绘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的广阔画面——工人罢工,农民暴动,反动当局镇压和破坏人民革命运动,帝国主义掮客的活动,中小民族工业的被吞并,公债场上的惊心动魄的斗法,各色地主的行径,资本家家庭内部的各种矛盾……,从而在较大规模上反映了当时复杂的阶级矛盾。其中最主要的一条线索,即吴荪甫与买办赵伯韬的矛盾,写得最为充分、深刻。吴荪甫是个有抱负、有实力、有手腕的资本家,他想要做一个正正派派的工业家、企业家,希望在中国实现发展资本主义的宏图,因而看不起赵伯韬这种人。但是当他刚刚迈出第一步时,就遇到了困厄。一是厂里的经济跌落,中国丝在巴黎、纽约被日本丝排挤;当他不得不把损失转嫁给工人时,引起了工人的反抗。二是农民运动兴起,家乡双桥镇告急,这位出身大地主的资本家失去了资本的一个重要来源。三是赵伯韬找上门来,提出联合建立多头公司,实则准备随时吞掉他的资产。

在这种情况下,他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来对付各种棘手问题,表现出他的果决和铁腕,一时成为上海滩上的凤云人物。但他处境险恶,赵伯韬可以应付各种公债和各样女人,吴荪甫则要把全副精力用于事业,“过着打仗一般的生活”。由于军阀连年混战,人民破产,购买力大降,再加上交通阻隔,商品销售困难,严重打击了吴荪甫的事业。而另一方面,农村破产使得大批农村资金流入城市,例如那个让女儿出卖色相的老地主冯云卿就是带着大笔款子到上海来的。摇摇欲坠的民族工业无力吸引这批资金,于是它很快就流入金融投机市场,那里正是金融托拉斯赵伯韬的天下。吴荪甫为了打败这个劲敌,也出于资产阶级贪婪的本性,竟也把资金投入这买空卖空的冒险投机事业,走上自己开始时并不想走的路,并且遭到惨败,一切理想落空。为了与赵伯韬“开个玩笑”,让他在美国老板面前碰个钉子,便把产业卖给了英、日帝国主义。吴荪甫自己空做了一场黄粱梦,最终还得投入洋人的怀抱。这些描写肌理稠密,严丝合缝,是社会分析小说的重大特色,表现了作家对半殖民地社会了解、剖析的深刻性。

20世纪30年代一位着名经济学家曾说,要了解中国经济状况应该读一读《子夜》。关于金钱的罪恶,是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笔下的老主题,从巴尔扎克、左拉到狄更斯都写过。茅盾的《子夜》,似乎也在写金钱罪恶,但并不把金钱作为罪恶的根源,而从分析、描写社会各阶级的动态中,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因而它所包含的是远比批判金钱罪恶为大的历史内容。

但是吴荪甫并不是理论的傀儡,他有自己的鲜明的性格特征,他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活人。一方面是魄力和学识所养成的冷静、清醒,一方面是由残忍和虚弱的结合产生的暴躁,形成了吴荪甫特有的心理状态。当他规划发展自己的事业时,知道手中要有两本账,一是远景的,一是始于足下的,他确有求实的态度。但毕竟本性难移,利令智昏,在困难面前一反科学精神,迷信“成事在天”,甚至纡尊降贵亲临公债场前线,晕倒在经纪人的岗亭里。连汽车抛锚也能使他胆战心惊,大失常态。当他一心专注于事业时,似乎一本正经。到了日暮途穷之时,便无须掩盖,从常进“秘密艳窟”,到强奸老妈子,也干出不少下流无耻之事。此一时彼一时,看来相当矛盾,然而这性格矛盾正是民族资产阶级矛盾处境所造成。而且《子夜》还表现吴荪甫在1930年特定条件下思想上的反动性,如骂共产党、请兵镇压农民暴动等,使人物思想性格更有时代特征。其他如赵伯韬、杜竹斋、屠维岳、林佩瑶、朱吟秋、周仲伟、冯云卿等一些角色,也都各有个性特征。尽管这些人物都为科学理论之光照射过了,但仍是按照自己的性格在行动。

《子夜》是冒险家乐园的上海社会的一幅巨大的画卷,其人物之多、线索之繁,在过去没有一部长篇(包括茅盾自己的作品)能比得过。因而作家在结构上组织安排复杂事件的能力也给人以深刻的印象。第一章吴老太爷到上海,使吴荪甫全家大小亲属倾巢而出,先在家庭风波中小试锋芒,然后形成一条副线贯串全书。第二章又借吴老太爷的丧事,把全书重要人物检阅了一番,并且埋下了工运、农运和公债斗法三条线。这三条线的交织形成了全书的主线。随后在第四章通过农村暴动贯串了曾氏父子等一些人物。这条线到此收束,农村斗争只成为映衬城市斗争的背景。这个紧缩完全正确,使作家得以集中笔力于城市生活的描写,而且并不影响结构上的完整性。由于《子夜》场景广阔、人物多样,也有助于展开人物性格上的多面性。一个吴荪甫就是在对工人、农民、小资本家、大买办等各色人物的关系中,在顺境、逆境、欢乐、颓丧、成功、失败等种种场合中,得到了表现。作家带领着读者游遍了他的灵魂的天堂与地狱。

作家还特别用不同性格的对比、映衬来表现人物:杜竹斋的优柔寡断、谨小慎微,衬托出了吴荪甫的果断气魄;唐云山对经营管理的外行,衬托出了吴荪甫的手腕与才干;林佩瑶追求温情,衬托出了吴荪甫的冷酷。连两个截然不同的奴才屠维岳和莫干丞,竟同时成为吴的左右手,也从两个侧面反映了吴的性情。茅盾还善于精雕细琢地写人物的心理,对人物在不同条件下的心理的反应,把握得很敏锐、准确。他还常用正衬、反衬诸种手法,描绘环境,以加强人物心理的显现。如果把《子夜》比做宏伟的石窟艺术,则在总体的恢弘之中,也还有不少个体的精细之作。但由于反映生活面的广阔,艺术描写上因对人物性格把握的深浅有异而显出不平衡性,有的人物只有大体轮廓、甚至漫画化。个别人物的个别语言也有概念化之嫌。特别是工人和党的地下工作者的形象写得不很成功。

《子夜》中农村矛盾这一条线没有得到发展,但作家也还准备了一些素材。他在写《子夜》的同时和以后,又写了一些中短篇,如《春蚕》、《秋收》、《残冬》(以上三篇合称农村三部曲)、《林家铺子》、《多角关系》、《当铺前》、《小巫》等。这些小说众星拱月般与《子夜》共同组成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变动的系列小说。它们各自独立,不似三部曲那样人物、情节有一定连续性,但有一个大致相近的主题,以此为中心,互相可以补充。这些小说从城市、小镇、乡村各方面表现帝国主义加紧经济入侵,城乡经济凋敝,各阶层人民痛苦不安。这批作品以《林家铺子》最为成功,《春蚕》次之。

《林家铺子》描写“一二八”事变前后,上海附近一个小镇上一家小商店的破产。老板姓林,习惯于勤勤恳恳地做生意,不放过每一桩交易中可以获取的蝇头小利。但帝国主义经济侵略,东洋货充斥市场,同时救亡运动高涨,抵制日货运动波及小镇,林老板受到了冲击。在上海战争的影响下,钱庄收紧底盘,镇上的讨债者纷纷出动,使林老板财源枯竭。影响最大的还是农民购买力降低,使林家铺子生意萧条冷落。外加反动军队勒索、土匪出没、治安纷乱,国民党官吏敲诈,以及同行不择手段的竞争等,林家铺子四面楚歌。年轻的店员寿生,聪明能干,较快适应新环境,学了点资本主义商业的经营方式,例如卖“一元货”等,使生意似有转机;但只是回光返照,最终逃脱不了破产的必然性。林老板危难之际将小姐下嫁寿生,自己仓皇出走。最后是向林家索债的一群贫民受到最为惨重的损失。小说虽然写的是一家小小店铺的命运,却反映了整个国家经济破败的现实。一个短篇能有这么深的蕴含,这在现代小说中也并不多见。

《春蚕》写的是长江三角洲地区蚕农“丰收成灾”的生活,是茅盾描写农村题材的最佳之作。主人公老通宝为了蚕茧的丰收,竟然孤注一掷地把最后一点家产也抵押出去,实是害了发家狂。但老通宝却又出奇的保守,他几乎原封不动地保留着盲目排外心理,甚至为反对用洋蚕种与四大娘等发生冲突。最后因为中国丝在国际市场上竞争不过洋丝;民族丝业破产,商人趁机压价,老通宝在蚕茧大丰收的情况下反而进一步破产。《春蚕》还写父与子的矛盾,新一代的阿多已经看到光靠努力生产是发不了家的,他到了《秋收》、《残冬》中,思想又有发展,成为农民暴动的领头人。

无论《林家铺子》或《春蚕》等,都具有社会分析小说的特征。作家十分注重人物活动的社会背景,他既把矛盾集中在一个小范围内,如林老板、老通宝的家,但又总是把一家的矛盾同社会上的阶级矛盾相联结,象《春蚕》中河里突突地行驶的火轮、茧厂关门消息的流传等,都不是可有可无的闲笔。作家最终所要的目的,是告诉读者这些家庭的悲剧,归根到底是社会上阶级矛盾所导致的,从而以小见大,引导读者认识更广阔的社会问题。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市人,满族。他出身于城市贫民家庭,父亲是清皇城一名护军,牺牲于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的战争中,此后生活全靠母亲给人缝洗和当佣工的收入勉强维持。这个经历使老舍对北京下层的市民生活十分熟悉,因而能够成为现代文中用纯熟的北京语言描写北京市民生活的“铁笔”、“圣手”。1918年在北京师范学校毕业后,曾任国文教员、小学校长等。1924年赴英任教,在英国完成了3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他当时为了学英语便读英国小说,所以一开始在创作中便受狄更斯等的影响。前两部都以北京城为背景,讽刺老张等黑暗势力和赵子曰等醉生梦死的青年。这些小说表明作家对社会上一些腐朽现象的不满,有幽默之风,但反映现实并不深刻。他讽刺军阀也讽刺学生运动。他认为救国之道在于让内行(如懂财政、市政的人)来领导国家,腐朽的军阀政府不足担负此职责,学生们也应去学点真本领。他赞扬的是《二马》中的李子荣这样的人。这部小说通过马氏父子到伦敦继承遗产,表现父与子的矛盾,否定了不能适应资本主义社会环境的老马,而肯定小马和李子荣。李子荣能想尽一切办法挣钱,他认为有了钱才能当财主,然后办报、办图书馆、办博物馆、开新戏园,利国利民。小说对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华民族的污辱表示愤懑,同时又认为使国家富强必须学习资本主义。因而继续嘲笑“摇旗呐喊”的学生运动,认为纸旗永远打不过大炮,“真正爱国的人不这么干!”老舍初期的创作表现了他的爱国主义,不满国内黑暗落后的社会现状,反对军阀势力,同情受压迫者。同时,又没有找到正确的变革之路,对已经兴起的人民革命缺乏理解,甚至有某些错误的认识。这种矛盾、复杂的思想状况,几乎贯穿于他的20世纪30年代的整个创作中。

1930年,老舍回国,在一些大学任教,并创作了大量长、中、短篇小说,硕果累累,成为20世纪30年代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从这时到1937年,写的长篇有《猫城记》、《牛天赐传》、《离婚》、《骆驼祥子》、《文博士》,以及中篇《我这一辈子》等。

《猫城记》是一部讽喻小说,借描写火星上一个猫国,来影射中国的现实。对猫国上层统治者的讽刺,和对猫国民众自私、贪婪、势利、守旧等种种“国民性”的描绘,表示老舍对黑暗旧中国的强烈不满。但书中也对马克思主义、共产党、红军、学生运动做了不正确的描写。在20世纪30年代的政治环境中,这种左右开弓的态度在某一部分知识分子中是有代表性的;既然他不满现实,追求光明,这种政治态度当然也是会变化的。但更重要的还是书中所反映出的世界观。作品过分地渲染了群众的落后性,提出须要对他们进行“人格教育”,而两个正面人物大鹰和小蝎,都是“超人”式的“英雄”、“教主”。最后,只能是猫人的灭绝。这种思想、情绪对这时期的创作的影响至大。当老舍不是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政治思想,而是用现实主义的方法来描写生活时,这些作品至少在客观上有较大认识价值。

《牛天赐传》写牛天赐被牛老者抱养,后在牛家生活20年的情况。牛家的20年变迁,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中国民族商业的处境。牛老者是旧商人,他习惯的是在封建社会中的经商方式,终于敌不过新式的资本主义商业而破产,使得牛天赐下降为“小资产阶级”。老舍的短篇集《蛤藻集》中的《老字号》、《新韩穆烈德》也是写这个内容的。不过把牛家铺子的破产归结为旧经营方式的失败,这还没有触及问题的本质,不象《林家铺子》那样有深度。但毕竟也反映了重要的社会现象,表示了对破产的民族商业的同情。

《离婚》以讽刺的笔法描写北平财政所的3个职员:一个是圆通人,“地狱里最安分的笑脸鬼”;一个是老实人,“地狱里的规矩人”;但他们都敌不过另一个强人小赵。这个新式的人物没有宗教信仰,没有道德观念,不承认良心和责任。作家不满前者的庸懦腐朽,对后一种资产阶级极端个人主义者,则严加鞭挞。这些小说反映了现实的某些方面。而在现实主义上取得的最大成功,还是《骆驼祥子》。这部长篇写于1935年,1936年开始在《宇宙风》上连载。这是现代描写北京市民生活的最优秀的一部长篇。

《骆驼祥子》写从农村流落到北京城里的祥子,怀着朴素的愿望,想挣钱买一辆人力车,以自食其力。但第一次买到车叫军阀部队抢走,第二次攒的钱叫侦探敲走。后来他与人和车厂老板的女儿虎妞结了婚,虎妞在花光了家产后死去,留下孑然一身的祥子。经了这些沉重的打击,祥子完全堕落了,甚至为了钱,竟干出出卖革命者的事来。老舍企图通过祥子的堕落,批判他身上的个人主义,也对他的悲惨经历表示同情。但小说对祥子三起三落的描写,却真实地揭示了旧社会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军阀、特务、车厂老板乃至虎妞,像蛇一样缠着祥子,吸干了他身上的血汗,再把他象渣滓一样吐掉。祥子的命运也就是旧中国城市贫民的共同命运。祥子的堕落是对旧社会的有力控诉。

同类推荐
  • 如戏人生

    如戏人生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我们如何生活?活着的意义是在阐释什么?本书将为你解读如戏人生。
  • 山之南 水之北

    山之南 水之北

    由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南阳作家群新作丛书》包括《非斯》《白鱼儿》《第七个是灵魂》《蓝色寓言》等五个长篇小说,及《村子》《云上的日子》等十部散文。文坛老将行者的《非斯》再攀艺术高峰,带领读者在创世神话的奇境中,对宇宙和世界的存在作最根本的思考,试图在西方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建立桥梁。文坛常青树廖华歌的《村子》用爱去感知疼痛,解读村子永恒的语言。还有王俊义的《第七个是灵魂》、陈明远的《云上的日子》、池长生的《桐柏山寨》等大批佳作,也都受到读者的热烈好评。
  • 野菊花

    野菊花

    野菊花,经风雨,傲霜冻,鲜艳美丽,芳香迷人;花中强者,品质高洁,多好的野菊花!它是浓缩作者七十余年生活历程的真实写照,又是他们夫妻神圣而纯洁爱情的象征。作者以野菊花作书名,含义深刻。
  • 诗人的春天:法国当代诗人十四家

    诗人的春天:法国当代诗人十四家

    本诗集是为了纪念中法文化交流活动“诗人的春天在中国”举办五周年而特别推出的,由诗歌的摆渡者—树才、孟强和余中先先生翻译,收录了法国当代诗人雅克·达拉斯等十四位诗人的优秀作品。诗集展现了法国诗歌的现代性音调,使读者在聆听、阅读和分享中传播诗歌在文字理解之外的美妙旋律。
  • 世界经典散文集(散文书系)

    世界经典散文集(散文书系)

    本书选取了世界经典散文,如蒙田的《热爱生命》、川端康成的《我的伊豆》、《花未眠》,纪伯伦的《笑与泪》、高尔基的《鹰之歌》、加缪的《西西弗斯的神话》等,这些都是文学史以及思想哲学史上的经典名作。这些散文是大文学家、大思想家们哲理玄思的精华所在,是他们思想足迹的重要体现。每篇散文之后有鉴赏,帮助读者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
热门推荐
  • 仙兮凡兮

    仙兮凡兮

    曾经想执起你的手,和你浪迹天涯!奈何姻缘造化,不随人意,人生多舛,只留你我空余恨!此篇只记录一些快乐的修仙游记,填补那缺憾的现实。(若有人说我模仿管大,是有点,可我并不完全和他一样,因为一句话从不同人说出来是不同的。)如果你想和我讨论情节,请入作者群:533457656求推荐,求收藏啊,大家一起加油!
  • 极品星君

    极品星君

    浩瀚的宇宙星空里,星辰大陆上人杰层出不穷。星器师打造星器,星甲师制作星甲,星魂师负责星器和星甲的启灵。来自地球的少年,意外的成为了星辰大陆上第一个星炼师。星器、星甲第一次在同一人手里制作出来,于是星辰大陆沸腾了。左手通天巫塔,右手天龙苍钟。人称极品星君!*******************************************************************江南书友群:242583820,希望喜欢本书的朋友进群交流。新书上传,求收藏、推荐、点击等一切支持!
  • 多大仇情

    多大仇情

    走过的路,看过的故事,喝过的酒,我们都围绕一个字,那就是情。究竟要成长到什么地步,才可以去恨,才可以去爱。多大仇情?我想应该就是我爱上你之后的那段时光。
  • 穷人穷什么

    穷人穷什么

    打开《穷人穷什么》,改变就已经开始!审视你的现状,改变你的观念,增强的你品位,摒弃你的弱点,就能找到你自己的出路。你知道穷人与富人间的区别吗?《穷人穷什么》从心态的角度,给予说明。看看《穷人穷什么》,你就可以知道你与富人间到底差距在哪。然后从中吸取教训,说不定,下一个富人就是你。《穷人穷什么》立足于让穷人认识自我,尤其是认识自己的弱点,知耻而后勇,它不想让穷人沉溺于一种假想的贫穷快乐中,而是以直面人生的笔触唤起穷人改变自我的勇气。
  • 波段为王

    波段为王

    本书包括波段炒股之常见陷阱、波段炒股之成功法则、波段炒股之大好时机、波段炒股之前人之智、波段炒股之紧贴在家、波段炒股之技术指标、波段炒股之技法图形、波段炒股之择股奥秘、波段炒股之分析软件、波段炒股之买入点判断技法、波段炒股之卖出判断技法等内容。
  • 我的穿越女友

    我的穿越女友

    一个从后时代穿越过来的女孩子,“凑巧”的成了萧宸的女朋友,有着太多新奇思想和想法的女孩子帮着一心想成为街头一霸的萧宸一步步的实现着自己的计划。故事里有激战,有热血,有新奇,有搞笑,有情深义重的兄弟情,也有至死不渝的爱情……
  • 血婴变

    血婴变

    一块意外得来的奇诡蚊牌,却封印着无数神秘的血液。神话,自此开始!
  • 美国行政改革研究

    美国行政改革研究

    本书的研究对象是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的美国政府行政改革,通过对美国行政改革的研究,以点代面地把握当代西方行政改革的实践取向及其内在规律,并试图对中国行政改革提供某些启示。中美两国处在现代化的两个不同发展阶段,同期的中美两国行政改革的具体制度设计多具有不可通约性,但美国的行政改革能为中国行政改革提供有价值的理念启示。本文采用了先实证描述,后规范分析,从具体到抽象,先分后总的研究方法,并以制度分析作为本文的研究框架。通过研究发现:市场化取向、放松规制取向、分权取向是80年代初以来美国行政改革的三大实践取向,而这三大取向在本质上可归结为一个取向,即非官僚化取向。
  • 年华.青春盛宴

    年华.青春盛宴

    他是冷血无情之人,她是一个很平凡身上却带着与常人不一般的气质的女孩。这样的两个人本不应纠缠在一起。。。带着回忆带着沉痛她悲伤的回到曾经给了她无数个的伤害的城市。一个人的旅行是孤独的,在这个肮脏黑暗的社会也免不了一场勾心斗角。然而却是在那样落魄的场景下他们撞在了一起。郁溪:你就像一朵致命的罂粟,明知有毒我仍是一往无前的靠近你。凌源觞,以后不管你怎么把我扔掉我都不会丢了你。可是,如果我把你弄丢了,有一天你记起我时会回来找我吗?
  • 纨绔皇妃

    纨绔皇妃

    前世,她一心助他踏上皇位,他权倾朝野,换来的却是他的薄情,他抛妻弃子,另娶她人。重生回到五年前,再次等到了婚配年龄,她绝对不会像前世那样傻了,她要让那对渣男渣女不得安宁。一次偶然,秦贵妃赏识她的才华,知道贤王看上她,于是便把她赏赐给了贤王为侧室。这一世,她要助自己的夫君贤王登上皇位,爱与皇权似乎两者不可兼得,为了前世的仇恨,在两者之中她也只能够选择皇权。摄政女官这一职位一直都被大臣们反对,但是秦太后非得让她与朝政牵扯上,只因秦太后要掌控皇帝。江山与美人两者之间,只能够二选一,为得美人心,此生便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