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54400000008

第8章 奥地利作家(1)

施蒂弗特

施蒂弗特,1805年10月23日生于波希米亚森林中的奥伯普兰村。他早年丧父,由祖父母抚养长大。1818~1826年,他在上奥地利天主教会办的学校求学,随后进入维也纳大学攻读法律,后转学数学和自然科学,并习绘画。读书期间,在一些贵族府邸中当家庭教师,生活贫苦。

1840年,施蒂弗特创作第一篇短篇小说《兀鹰》,开始走上文学道路。此后10年间,共完成13篇中、短篇小说,于1850年以《素描集》为总题名成集出版。同年他被任命为上奥地利国民学校的督学,1865年退休。曾出版短篇小说集《彩石集》(1853)。晚年完成《晚来的夏日》(1857)和《维提科》(1867)两部长篇小说。他于1868年1月28日因病自杀。

《晚来的夏日》继承德国“教育小说”的传统,以自述方式写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主人公一位年轻的科学家在里查赫男爵的庄园避雨,发现男爵与寡妇玛蒂尔德关系暧昧。在亨利希与寡妇的女儿娜塔利亚结婚前夕,男爵道出了他与玛蒂尔德的关系:他年轻时与玛蒂尔德发生了爱情,但没能结婚,如今玛蒂尔德已成为寡妇,两人只是相邻而居。亨利希和娜塔利亚的结合,给这对未成眷属的情人莫大的安慰,使他们的暮年充满了夏日的阳光。《维提科》是一部冗长的历史小说,它通过主人公维提科从20到64岁的经历和见闻,反映了12世纪波希米亚大公国的统治权力继承之争。书中宣扬的忠君思想和顺应现制度的主张,实际上反映了作者对1848年革命的否定立场。

施蒂弗特的文学成就主要是在中、短篇小说方面。最出色的几篇是:《高山上的森林》,写30年战争给人民和社会带来了不幸和破坏,唯有神秘美丽的波希米亚大森林依然存在。《林中小径》,写一个自认为病入膏肓的男子在林中与一姑娘邂逅,爱情的力量使他的身心俱得康复。中篇小说《曾祖父的记事册》,写一个刚从大学毕业的狂躁的青年到某乡村做医生,遇见一位老上校,向他学得用写日记的办法进行自我克制,最后终于得到老上校的女儿的爱情(以上3篇均收入《素描集》)。《彩石集》中的《水晶》写一对小兄妹圣诞夜被困在山里的大雪中,但两人毫不气馁,互相安慰,互相勉励,终于脱险。

施蒂弗特追求“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自称“我虽然不是歌德,却是他亲属中的一个”。他的作品语言生动朴实。

施尼茨勒

施尼茨勒,1862年5月15日生于维也纳一犹太家庭。1879年他入维也纳大学学医,1893年开办私人诊所。后来他专门从事文学创作,成为“青年维也纳诗社”的核心人物。1901年他发表中篇小说《古斯特少尉》,被认为有辱奥地利军队的荣誉,当局撤销他的后备军医官的资格。1931年10月21日他于维也纳逝世。

施尼茨勒把心理分析方法运用于文学创作,被称为弗洛伊德在文学上的“双影人”。施尼茨勒自认为一生都在探索人的灵魂这个“遥远的国度”,作品较少反映重大社会问题,自称:“我表现爱情和死亡。”他认为描写水兵暴动并不比写爱与死等现象更具普遍性、更有时代气息。他的作品多以描写没落贵族、资产阶级小市民等不同层次的人对爱情、婚姻、生活的不同看法为主题,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维也纳的社会风貌,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资产阶级荒淫的生活和腐朽没落的文化。

施尼茨勒前期创作的主要成就在戏剧,重要剧作有《阿纳托尔》(1893)、《儿戏恋爱》(1895)、《绿鹦鹉》(1899)、《轮舞》(1900)、《孤独的路》(1903)、《遥远的国度》(1911)、《贝恩哈迪教授》(1912)等。他也是当时维也纳戏剧界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奥地利戏剧家胡戈·封·霍夫曼斯塔尔齐名。

《阿纳托尔》是由7出独幕短剧构成的组剧,描写诗人阿纳托尔对待爱情的轻浮态度。《轮舞》是10场喜剧,描写妓女、士兵、艺术家、贵族等不同阶层的10个人物对待性生活的态度。施尼茨勒不给人物取名,其主要是披露典型的资产阶级生活的腐败和淫乱。剧本出版20年后才全部搬上舞台,演出时引起轩然大波,后被认为色情戏剧而禁演。悲喜剧《遥远的国度》对工厂主霍夫莱特夫妇在爱情生活中的虚伪与变态心理作了戏剧性刻画。

施尼茨勒的作品还有长篇小说《通向野外的道路》(1908)、《特雷塞》(1928)和其他中短篇小说。晚期作品有《梦的故事》(1926)、《清晨的赌博》(1927)、《逃向黑暗》(193)等。《古斯特少尉》是他的代表作,作者写古斯特少尉遭受侮辱后决定自杀,当听到侮辱他的人中风暴亡,却又如释重负。这些心理活动的描写,极端地讽刺了军官的丑态和虚荣心。在艺术上,施尼茨勒采用了“内心独自”的表现手法。他是德语文学史上第一个采用这种写作技巧的作家。1924年发表的小说《埃尔塞小姐》中,“内心独白”再次成为主要表现手法。1902年发表的《瞎子基罗尼莫和他的哥哥》描写了下层劳动人民的生活与痛苦。

施尼茨勒的作品运用心理分析学,把现实与幻觉、真实与假象融为一体,通过这种手法表现了人物的苦闷、彷徨、悲观、无聊等情感,这是现代小说中重要的艺术手法。

霍夫曼斯塔尔

霍夫曼斯塔尔,1874年生于维也纳,1892年在维也纳大学攻读法学,后改学法国文学。他曾遍游意大利、瑞士、德国、法国、英国和希腊。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他应征作后备军官,1916年随使团去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瑞士执行任务。

霍夫曼斯塔尔是德语文学19、20世纪之交唯美主义和象征主义的重要代表。他受尼采、马赫、弗洛伊德等人的影响的同时也受到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精神和欧洲基督教文化传统的熏陶,在思想和创作中都表现出复杂而深刻的矛盾。1891年,他在受到维也纳德国诗人奥尔格唯美主义文艺思想的感染。早期的创作在艺术上刻意求工,诗歌语言优美而富于音乐性,剧本中的对话都用典雅的诗句,情节与人物形象都带寓意性和象征性;但内容脱离现实,往往通过生与死、苦与乐的矛盾这类“永恒”主题抒发内心的感受,情调感伤、抑郁,表现了对世事无常和死亡的悲叹。

霍夫曼斯塔尔的诗歌大多写于1893~1900年之间,其中着名的有《生命之歌》、《早春》、《三行串韵诗节咏消逝》等,主要表达人已经失去认识世界和自我发展可能的思想。他的剧作大多为诗体短剧,早期重要的短剧有《傻子与死亡》(1900)。

1900年以后,他改变唯美主义倾向,同时又厌恶帝国主义时期的社会并感到和恐惧,因此试图建立古代人道主义传统同基督教“受难”的学说组合起来的宗教剧。为了革新古希腊悲剧,他写了《埃勒克特拉》(1904)、《奥狄浦斯与斯芬克斯》(1906),宗教神秘剧《每一个人》(1911),维也纳喜剧《困难的人》(1921)。1920年与赖因哈德一起创办“萨尔茨堡音乐戏剧会演节”,并写了《萨尔茨堡的世界大舞台》(1922)。《花花公子》(1911)、《失去影子的女人》(1916)是他与施特劳斯合作写的歌剧。

霍夫曼斯塔尔的作品还有小说《第672夜的童话》(1905),散文《尚多爵士致弗朗西斯·培根》。此外,他还编选了《德语小说集》(1912)、《德语读物》(1922或1923)、《奥地利文库》(1915或1916,共20卷)。

里尔克

里尔克,原名勒内·卡尔·威廉·约瑟夫·马里亚·里尔克,1875年12月4日生于布拉格。他曾入军官学校学习,后在林茨商学院、布拉格大学等校学习哲学、艺术史和文学史。1893~1898年间,着有诗集《生活与诗歌》(1894)、《祭神》(1896)、《梦幻》(1897)、《耶稣降临节》(1898)等,情调缠绵,富有波希米亚民歌风味。

1897年,里尔克与女作家鲁·安德烈亚斯·萨洛美相识,曾一同两次去俄国旅行,会见了列夫·托尔斯泰。《图像集》(1902)、《祈祷书》(1905)等都是这时期的作品,情感炽烈,语言精练,形成了独特风格。《祈祷书》是里尔克的成名之作,分为3部分:《修士的生活》、《朝圣》、《贫穷与死亡》,赞美单纯,赞美上帝,表现了作者的泛神论思想,同时也反映出资产阶级没落时期的精神矛盾。

1901年,里尔克和女雕塑家克拉拉·韦斯特霍夫结婚。1905年结识罗丹,并任罗丹的秘书。这期间受到法国象征主义诗人波德莱尔、魏尔兰、马拉梅等人的影响,他的诗作不再是早期偏重抒发主观情感的浪漫主义风格,而是写了许多象征人生和表现自己思想感情的“咏物诗”,收入《新诗集》(1907)和《新诗续集》(1908)。其中短诗《豹》最为脍炙人口,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在探索人生意义时的迷惘、彷徨和苦闷的心情。

1912年,里尔克到亚得里亚海滨的杜伊诺,动手写作着名的《杜伊诺哀歌》(1923)。这时资本主义各国出现了严重的社会经济危机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他更加悲观失望。1922年他完成了《杜伊诺哀歌》和《献给奥尔甫斯的十四行诗》(1923)。里尔克在这一阶段的生活中充满痛苦,他在思索人生的意义。《杜伊诺哀歌》和《献给奥尔甫斯的十四行诗》是这种痛苦思索的产物。前者收有10首哀歌,针对世界的存在是否合理,以及生与死、幸福与痛苦的关系等问题。他认为世界充满苦难,人生空虚渺茫,只有死亡才是人的解脱和永远的快乐。后者借希腊神话中的歌手奥尔甫斯人冥界寻妻失败的故事,讽喻诗人对人生意义的无望追求。两部诗集都用了许多比喻和隐晦离奇的象征词句。

此外,他还创作了不少中、短篇小说。散文诗集《旗手克里斯多夫·里尔克的爱和死亡之歌》(1906),主人公青年旗手在匈牙利抗击土耳其入侵时期经历了自己的初恋,最后死在了战场上,抒发了他对“英雄业绩”的向往。长篇日记体小说《马尔特·劳里茨·布里格记事》(1910)叙述一个性情孤僻敏感的丹麦青年诗人的回忆与自白,是作者自身的写照。他揭露了巴黎的贫穷、疾病和道德败坏等现象,表现了对人生的恐惧。这部作品与传统的讲故事方式不同,没有连续的情节,没有时间顺序,将童年生活的回忆、眼前的景象以及对未来的幻想交织在一起。这部小说是研究作者乃至现代资产阶级世界观和文艺观的重要材料。

里尔克是20世纪上半叶西方文艺界和知识界知名作家,作品多数充满孤独、感伤、忧虑、恐慌的情绪与虚无主义思想,在艺术方面也有一定的探索与创新。

里尔克于1926年12月29日病逝。

S·茨韦格

S·茨韦格,1881年12月28日生于维也纳一个富裕的犹太工厂主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1904年后任《新自由报》编辑。他在法国结识了维尔哈伦、罗曼·罗兰、罗丹等人,受到他们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茨韦格发表了反战剧本《耶雷米亚》(1917),在瑞士与罗曼·罗兰等人一起从事反战活动,成为着名的和平主义者。1919年后长期隐居在萨尔茨堡,埋头写作。1928年应邀赴苏联,与高尔基结识。1938年流亡英国,并加入英国国籍。1942年2月23日与妻子一起在里约热内卢附近的佩特罗波利斯自杀。

茨韦格的文学活动从诗歌创作开始。早期诗集《银弦》(1901)和《往日的花环》(1906)深受法国印象主义和霍夫曼斯塔尔、里尔克等人的影响。他的主要成就在传记文学和小说创作方面,作品有《三位大师》(1920),为巴尔扎克、狄更斯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作传;《罗曼·罗兰》(1921);《同精灵的斗争》(1925),为德国作家荷尔德林、克莱斯特和尼采作传;《三个描摹自己生活的诗人》(1928),为托尔斯泰、斯丹达尔和卡萨诺瓦作传;《约瑟夫·福煦》(1929);《精神疗法》(1931),为催眠术发明者梅斯默尔、“基督科学”的创始人玛丽·贝克一艾迪、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作传;《玛丽亚·斯图亚特》(1935)和《鹿特丹人埃拉斯穆斯的成败》(1935)。他的传记作品不拘泥于史实,着重表现人物性格。

同类推荐
  • 寄小读者·往事

    寄小读者·往事

    《寄小读者·往事》总共分为六辑:第一辑中为我们讲述了,我的故乡、我的童年、童年杂忆、我入了贝满中斋、我的中学时代、我的大学生生涯、在美留学的三年、在巴黎的一百天。
  • 中国经典名作鉴赏系列:当代散文鉴赏

    中国经典名作鉴赏系列:当代散文鉴赏

    本书收录了多篇现代散文,并且由专家、名家为你解析、引导你鉴赏每一篇散文。这些散文的作者有:鲁迅、郭沫若、许地山、张恨水、林语堂、徐志摩、老舍、冰心、闻一多、沈从文、林徽音、余光中、何其芳等等等等。
  • 怀石逾沙

    怀石逾沙

    第二卷内容以《岛》前期散文和《最小说》前期专栏为主,那段时间里,发生了很多事情,经历很多挫折,也遇到很多变故。书名逾沙二字,取自成语逾沙轶漠,形容跋涉了很多路途,经历了很多事情。而怀石,则是指这段岁月的跋涉,尤其沉重,负担着心中的壁垒,依然艰难地前行。
  • 千秋家国梦

    千秋家国梦

    本书是作家曾纪鑫近几年来思考地域文化、历史名人及现实社会问题的大文化散文著作。全书由15篇各自独立的文章组成,但强烈的优患意识与炽热的爱乡爱国之心始终是本书的主调。作者以地处中华腹心位置的荆楚地区为标本,通过一个个历史人物的命运遭际、一桩桩历史事件的风云变幻、一处处历史名胜的兴衰荣枯起笔,毅然穿透那重重的历史帷幕,犀利的笔触直指现实社会那一个个令人尴尬的沉重话题。其中,《走出古隆中》、《古城荆州》等文热切地呼唤改革,希望人们冲决封建网罗,摒弃小农意识,以跃身现代文明的大潮中去中流击水。
  • 唐宋诗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唐宋诗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诗人们的命途有别,作品的韵味各异。比如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显示出大唐气派;杜甫的“每依北斗望京华”,反映出其对盛唐的一副衷肠;杜牧的“烟笼寒水月笼沙”,以清丽哀伤之景衬托六代兴亡之感,此诗被誉为绝唱;李商隐的“昨夜星辰昨夜风”,是通过对昨夜一度春风的抒写,以倾吐对其意中人的怀想。《唐宋诗精品鉴赏》搜集了唐宋大量的经典诗句,包括《在狱咏蝉并序》、《回乡偶书二首》、《夜归鹿门歌》等,对它们一一进行解析和鉴赏。
热门推荐
  • 用制度管人

    用制度管人

    本书正是站在企业管理者的角度,充分考虑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聚焦在企业管理最为关键的环节,借鉴国际通用的管理制度和文案,详细论述了企业管理中普遍涉及的工作标准化、流程化、工具化,并提供了具体工作的相关理论知识、执行方法或流程、实用工具表格,使之具有可操作性,可在实践的层面上提高企业效率。当然每个企业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所以对于我们提供的制度范本、流程、实用表格,读者可以根据所在企业的具体情况适当修改或者重新设计,使之更适用于自己的企业。同一个企业随着技术的创新,产品的更新,制度也需要创新,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读者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改进已经形成的制度,以期达到高效管理、高效工作的目的。
  • 大唐传载

    大唐传载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贴身大夫

    贴身大夫

    张家唯一传人,奉家族之命入世!上等的医术,只要是我知道的病,我都能治好!高超的人品,医者父母心,在医生面前,没有男女之分!我叫张扬,我为自已代言!
  • 问剑传奇

    问剑传奇

    少负恩仇,持剑问道。豪情万丈,问剑传奇。一部真正的传统武侠,一段快意恩仇的故事,无论是你喜欢古龙还是金庸,我想我们都有共同语言。问天,问地,问剑,武林之中,总有波澜起伏,又有儿女情长,我和你们一起见证!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校园狙神

    校园狙神

    他曾经是华夏龙组组长,参加铲除叛变精英组时被陷害,后退出龙组......最后他做出了选择——上学!在上学的路上误打误撞走到了学校相反方向遇到一位老人,之后就开始他牛逼闪闪的生活,精彩内容敬请期待本小说。
  • 蓋平縣志

    蓋平縣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始,雪舞

    始,雪舞

    她不过只是想见见自己的妹妹而已,居然会被扔到这个强者为尊的光明大陆!曹之!还被绿眼美男太子认为是魔族!泥煤哦!她不过是一个平平凡凡的少女而已啊!这种诡异的节奏让她怎么活啊?第一次见面她和她的包分别砸了他,第二次他一掌拍晕了她,第三次见面他要她做他的夫人……
  • 一代罪妃:王爷轻点爱

    一代罪妃:王爷轻点爱

    夏侯琉璃,本是一个二十一世纪的超级特工,一次执行任务的时候一不小心穿越到一个已死的前朝公主身体上,为了救命之恩答应嫁给冷峻而野心的夜王,成为他众多女人的中的一个,可是她一心想着回到21世纪,误会、被夜王的女人陷害、下毒、暗杀,和跟皇室的三个皇子纠缠不清,最后,谁才是她真正爱的人,谁说今后后宫只是她一个人的男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澈染素年

    澈染素年

    【欠着一个人,伤口是否永远不会愈合?】你会发现有那么一种奇妙的存在,即便是最黑暗的夜,他的存在也会让你觉得黎明马上要出现,用他特有的温柔唤醒你;即使是最寒冷的夜,他也会让你觉得第二天阳光会出现,用他散发的光芒温暖你。然而最奇妙的是,也许照亮你前方的那个人,从来没能真正拥有过他,而你爱了他好多年。【初见你便知不是情之所钟,亦是心之所憾。】
  • 中国农业自然灾害的风险管理与防范体系研究

    中国农业自然灾害的风险管理与防范体系研究

    《中国农业自然灾害的风险管理与防范体系研究》紧紧围绕农业自然灾害以及自然灾害的风险管理与防范体系展开研究。《中国农业自然灾害的风险管理与防范体系研究》首先分析了我国农业自然灾害的基本状况、基本特征、基本类型和农业自然灾害产生的原因;紧接着研究了自然灾害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对农业经济波动的影响和对农村贫困的影响;进而阐述了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减灾抗灾能力的基本状况;最后提出了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自然灾害风险管理与防范体系的具体措施。全书环环相扣,自成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