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53600000024

第24章 德国作家(3)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时,席勒曾给以热烈的欢迎。他的《强盗》在巴黎上演,他本人被法国人民推选为共和国的名誉公民。但是,雅各宾党专政后,他被革命暴力所吓倒,变成了革命的反对者,甚至表示要在路易十六受审时为之辩护。与此同时,他钻进了康德的唯心主义哲学,热衷于美学。席勒的美学思想是他回避现实斗争,害怕暴力革命,而从精神领域去寻求社会出路的结果,即主张“通过美来达到自由”。他认为暴力手段不可能实现真正的自由,只有通过审美教育才能恢复人性的和谐统一,实现内心的自由,从而达到理想的和谐的社会。这就是他在《审美教育书简》(1795年)中所表现的主导思想。

1794年,席勒与歌德订交,从此开始了他的生活与创作的新时期。他们二人的思想方式很不相同,但是他们发现这种相异不但不妨碍他们对问题作出共同的结论,而且能互相补充,互相促进。

正如席勒1794年9月1日给克尔耐尔的信中所说:“我们关于不同问题的思想竟意想不到的一致,这种一致因为确实出之于观点上的截然不同就尤为饶有兴趣。每一个人都能给予另一个人所缺少的,接受另一个人所给予的。”

法国大革命后,德国出现了浪漫主义文学流派。许多浪漫派作家害怕革命而缅怀过去,从中古时代去寻找理想境界。席勒与歌德虽然同样对革命感到恐惧和失望,但是他们都不满这种向后看的浪漫主义。他们把古代的艺术与近代的(主要是浪漫派的)艺术相互比较,探讨文学健康发展的道路。席勒的最重要的美学著作《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1796年)就是这种探讨的产物。

他认为:在古代,在人与自然统一、人的内心和谐的条件下,产生了素朴的诗;近代的诗是在失去了这种和谐与统一的条件下产生的,诗人追怀已经失去的自然,表现理想,因而是一种感伤的诗,前者是“现实主义”的,后者是“理想主义”的,他褒扬前者而贬责后者,也就是否定当时的浪漫主义。然而,他认为真正理想的诗应该是二者的结合。

因此,在总的见解上,他与歌德趋向一致。他们从人道主义原则出发,认为理想的艺术应当描写通过理性而重新取得和谐的具有完整的人性的人。这也就是他们都走向“古典”主义的原因。

与歌德的亲密交往,使席勒摆脱了康德的唯心主义。歌德的从感性出发的、重实际的思想方式帮助他发现了自己的弱点。他在1794年8月23日那封著名的给歌德的信中说:“最近和您的一些谈话使我整个思想都活跃起来了。我缺乏客体,缺乏实体,思辨的观念太多了,而您给了我启示。”在歌德的鼓励下,席勒又恢复了文学创作的激情,出现了他的创作的又一丰产时期。

1798年,他们俩合作写了大量的警句诗——《馈赠》。次年又大写叙事谣曲。席勒的著名叙事诗《潜水者》、《手套》、《波吕克拉特的指环》、《去铁匠铺的路上》、《伊比库斯的鹤》等都是这一时期所写。在席勒创作中,除了戏剧以外,这些作品占有最主要的地位。

席勒后期创作的主要成就是戏剧。他从德国和其他国家的历史转折关头选取题材,写了一系列历史剧,也翻译和改写了莎士比亚、拉辛、莱辛、歌德等人的作品。人民群众为争取独立、自由而进行的伟大斗争,成为这一时期席勒作品的中心主题。在创作方法上他更多地靠近歌德,倾向于现实主义。1793年开始写作的历史剧《华伦斯坦》就是这种变化的标志。

《华伦斯坦》是席勒在历史研究的基础上,花了7年时间(1793~1799)完成的一部规模宏伟的历史剧,取材于德国30年战争史,共分3部(《华伦斯坦的军营》、《皮柯洛米尼父子》、《华伦斯坦之死》)。

华伦斯坦是当时一个复杂的人物。他是皇军的统帅,有统一德国的愿望,但是他有个人野心,迷信星象,又采取了勾结外敌的错误政策,最后众叛亲离,被人谋杀。剧本忠实于历史事实,描写华伦斯坦从深孚众望到身败名裂的全部过程,力图以现实主义的原则来塑造华伦斯坦的形象,同时展开了广阔的时代背景的描写:战争的破坏,人民的灾难,奥地利与瑞士的矛盾,皇帝与诸侯的矛盾。

通过这出历史悲剧,席勒写出了德国人民的统一愿望,也写出了当时德国没有出现足以实现这一愿望的力量。作品中唯一的正面人物麦克司是席勒虚构的人物,他对华伦斯坦的忠诚和绝望,更增加了剧本的悲剧性。剧本的演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席勒在这一时期还写了取材于16世纪英国史的《玛丽·斯图亚特》(1801年)、取材于英法百年战争史的《奥尔良的姑娘》(1801年)、取材于14世纪瑞士人民反抗奥地利统治的史实的《威廉·退尔》(1804年)等。

《奥尔良的姑娘》写法国民族女英雄贞德的故事。剧本的爱国精神对1813~1815年的德国解放战争起过积极作用,因而被称为解放战争的前奏曲。

《威廉·退尔》是席勒的最后一部剧作,也是他后期创作中最好的作品。威廉·退尔原是瑞士民间传说中的英雄。歌德在瑞士旅行时听到这一传说,本想用它来写一篇诗歌,后来他把这故事告诉了席勒。席勒巧妙地把它和十四世纪瑞士人民反抗异族侵略者的斗争历史糅合在一起,写成了一部歌颂民族解放斗争的史诗剧。

剧中描写了瑞士的湖光山色和勤劳淳朴的劳动人民,谴责了奥地利统治者的暴行。残暴的总督滥施淫威,侮辱妇女,强迫人民去建造堡垒,命令瑞士人民向挂在高杆上的总督帽子行礼,瑞士人民不能忍受这种压迫,秘密地组织联盟,酝酿起义。他们抛弃了对皇帝的幻想,决心团结一致,自己来争取自由。他们高呼“不自由,毋宁死”,“祸福与共,生死相同”的誓言,走上了斗争的道路。

威廉·退尔是一个传奇性的神箭手。他正直、勇敢,痛恨暴虐的异族统治,忘我地帮助被压迫的同胞。他曾在惊涛骇浪中驾驶渡船,帮助一个敢于反抗总督的同胞逃出虎口。但是,在瑞士人民联合起来准备起义的时候,他却对奥地利统治者抱有幻想而游离在外。他认为在统治者的暴行面前保持缄默,他们就不会胡作非为。后来,他因未向总督的帽子行礼而受到非难。总督命他射击放在他儿子头上的苹果。他忍辱从命,总督仍将他逮捕。人民的怒火就此燃烧,起义爆发。退尔也机智地逃出魔掌,射死总督。起义的人民解放了自己的家乡。

剧本歌颂了人民的力量。退尔的形象说明了人民不甘压迫,奋起反抗的道理,描写了人民觉醒的道路。剧本中还描写了贵族阶级中的开明分子如何认识人民的力量而参加起义的情节。

剧中人物众多而形象鲜明。威廉·退尔的性格变化被席勒以深刻的现实主义手法刻画得细致而真实。剧本对瑞士自然风光的描绘和抒情性场面的穿插,更加强了作品的爱国主义感情。

这部作品发表在拿破仑入侵德国之时,它反映了德国人民正在高涨的爱国情绪,鼓舞了人民的解放斗争。

席勒因长期生活困难而体衰多病,但他仍长期坚持写作。1805年5月9日因病去世。

施莱格尔兄弟

奥古斯特·威廉·施莱格尔(1767~1845),德国文学理论家、语言学家、翻译家。生于汉诺威,1786年入哥廷根大学学习神学和语言学。1798~1800年与其弟弗里德里希·施莱格尔创办早期浪漫派杂志《雅典娜神殿》。1819年起任古印度语言学教授。

施莱格尔的成就主要在文学批评和翻译方面。在《关于文学和艺术的讲稿》(1801~1804)和《论戏剧艺术》(1809~1811)中,他系统地阐述了早期浪漫派的世界观和美学观,对于浪漫派基本思想的传播做出了独特的贡献。他所翻译的9卷本的莎士比亚戏剧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弗里德里希·施莱格尔(1772~1829),德国文学理论家、作家、语言学家。生于汉诺威,1790~1794年在哥廷根、莱比锡学习法律、古典语言学、艺术史。

同类推荐
  • 老牛犁痕

    老牛犁痕

    我同牛增慧同志相识已有半个世纪,我们是老同事、老朋友。近年来,增慧在周围同志的鼓励支持下,把他从1956年当唐山农民报通讯员以来所写的分类文章搜罗起来,准备汇印成集。
  • 太原诗钞

    太原诗钞

    本书是太原市委宣传部组织整理出版的歌咏太原人、事、物等相关诗歌的结集出版。本书上起上古歌谣,下至当代诗人的现代诗,精选300首,纵横二千多年,是一部展示太原历史和人文的优秀作品。诗集为了方便读者阅读,附有作者简介、题解以及简要的注释。
  • 我们的存在或新的种族

    我们的存在或新的种族

    本书选用书中一篇文章做书目,以有机地连接12篇各不相干的文化批判随笔。在这些文章中,有些篇章由于引用了古人的著作片断,对已习惯使用现代汉语的读者来说,初读时,可能会引起一些难以避免的不习惯。但这些篇章同其余各篇一样,充满了思想的灵感的闪光,引文并不多,文章是易读的,值得读者品味,其中的独创性、新颖性,很有启发意义。
  • 巴山红旗:红四方面军川陕纪实

    巴山红旗:红四方面军川陕纪实

    本书以纪实的笔法,真实形象地描述了1932年至1935年间红四方面军进入四川、建立川陕苏区、发展壮大红四方面军和川陕苏区、最后迎接中央红军并进行战略转移、北上抗日的全过程,满怀深情地颂扬了红四方面军的丰功伟绩,生动有力地刻画了“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伟大红军精神。
  • 眺望柔软的玫瑰园

    眺望柔软的玫瑰园

    其实,你是价值连城的钻石,切莫把自己当成鹅卵石一样随意丢弃。慢慢地寻找吧,去发现和你相匹配的宝贝。
热门推荐
  • 幸好与你度此生

    幸好与你度此生

    他说:安言,我们结婚吧。她说:顾煜恒,我离过婚。他说:这不重要。顾煜恒,你知不知道,我有多感恩,让我遇到你。可是当我用尽聪明才智在这商场上搅弄起风云的时候,你是否能原谅我这从未想过要伤害你的别有用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酒店营销一本通

    酒店营销一本通

    《酒店营销一本通》不仅介绍了阐述了酒店营销工作的岗位职责、岗位要求、管理技能,还通过25个经典案例,34个经验提醒,32个核心问题,19个工具表单,分享了作者多年来总结的实操技巧,让读者拥有酒店营销的真本领,从而实现酒店利润倍增。
  • 无尽斩魂

    无尽斩魂

    在这无尽大陆,我将站在巅峰,我会是最巅峰的存在。
  • 人生大哲学 生活小哲理

    人生大哲学 生活小哲理

    人生的意义何在?活着究竟又是为了什么?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本书精选人生16大法则,向您讲述一个个简单而深刻的道理:志向法则:人生的风向标;时间法则: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情绪法则:自我调节很重要;自信法则:成功人生的前提;梦想法则:自由飞翔的心;坚持法则:滴水穿石,坚持不懈;自强法则:永不言败的精神;生存法则:胜者为王;处世法则:一门精深复杂的学问;人脉法则:左右逢源的处世之道;交往法则:取得成功的必备能力;习惯法则:左右人生的力量;合作法则:单打独斗难成功;财富法则:幸福的资本;成功法则:命运自己掌握;幸福法则:保持一颗平常心。
  • 飞龙特工之情无疆

    飞龙特工之情无疆

    爱坦荡,情无疆,战火飞扬,出生入死。生死线,命相连,携手迎战,不惧生死。一场刻意安排的游戏,一场等了又等的爱情,一段曲折的回家路途…飞龙,在这个暗流涌动的国际局势下,让世人铭记,让各国担忧。
  • 初恋莫言殇

    初恋莫言殇

    青春年少,豆蔻年华,爱情悄然来袭,是年幼无知思想不够成熟,也是青春期荷尔蒙作祟,喜欢上一个人便刻骨铭心。以一个错误的开始爱上,以一个正确的结束离开。曾经的分分合合都是闹剧一场,最后的最后,成熟会给青春一个交代。
  • 盛世龙魂

    盛世龙魂

    传说地球的彼端有一个光怪陆离的神话世界,那里有御剑而行的剑仙,有吞食天地的妖魔,还有永恒不朽的神仙。30年前,风水术师龙千吟发现一把钥匙,打开了地球与这个神话一般的世界的大门。30年后,他的养子在一场策划已久的阴谋下,携带一套现代化装备,穿越这扇大门,如蛟化龙,掀起一番高科技vs仙魔的狂潮。
  • 血腥新时代

    血腥新时代

    当魔幻空间与科技空间相结合,你会选择何种方式进化?当异界生物、信仰物种、灵类大军、以及未来的人类科技相遇,会发生什么?
  • 慢慢仙途

    慢慢仙途

    一个傻女人被一超级大“机缘”砸得口吐鲜血,全身抽搐,差点嗝屁,五百年修为尽毁,灵资被改。重修啊!重修!这简直就是重生再修!遂她悟了,从此披起羊皮在修仙界中做一只夹尾巴狼,摸爬滚打重新爬向光明的康庄大道。
  • 苦着坚持,笑着放下

    苦着坚持,笑着放下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因此,许多人说,人生是一段苦难历程。其实,大可不必如此伤感。只要掌握了在苦与乐、坚持与放下之间进退、选择的学问,就能品出人生的味道。本书围绕“坚持”和“放下”来阐释人生的哲理,为读者提供了在人生道路苦难与挫折的策略。成功从来只青睐人生中的种种负累,比如名和利及以往的成功与荣耀,只要淡然面对,你就可以活得更轻松、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