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53600000019

第19章 法国作家(4)

卢梭的政治名著《社会契约论》用社会契约学说解决国家的起源和本质问题。作者强调人是生而自由平等的,天赋人权不容剥夺。主张国家应以人间的社会契约为支柱,实行民主共和国形式的直接的人民政权,行政权属于全体人民大会。法律也是由人们订立契约而成立的,人民是拥有全部立法权的最高君主。只有由人民的契约约束而组成的政府,才可能实行人民的意志。君主专制政体下的人民没有自由,“人权”遭到蹂躏。为了获得自由,人民有权进行革命,以便恢复天赋人权。这一学说对18世纪和19世纪初政治生活的发展起过巨大影响,成了资产阶级推翻封建专制的强大思想武器。它的历史进步意义是不容忽视的。

1762年《爱弥儿》问世,这是一部讨论教育问题的哲理小说,在世界近代教育史上占有一个重要的位置。全书5篇,前4篇叙述贵族的孤儿——爱弥儿从诞生到成年的成长经过和“我”对他所进行的教育。第五篇,叙述对爱弥儿的未婚妻苏菲亚的教育。最后,爱弥儿到欧洲旅行,接受政治教育,然后与苏菲亚结婚。

开卷第一句:“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表现了卢梭的重要观点。他认为:腐朽的社会文明把人弄得堕落了,他把封建社会和封建文化教育看作是损害人的自然本性的根源。在教育上他提出“返回自然”的口号,用自然社会对抗封建社会。

从这一观点出发,他认为远离文明社会,接近自然状态的劳动人民及其儿女都不需要受教育,他们已经在生活本身中受到了教育;而富人不但不劳动,反而攫取别人的劳动成果,他们的阶级偏见已经远远背离了自然状态,所以应当重新教育封建主、贵族和懒汉,应当正确地教育他们的儿童,只有这样才能根治社会的弊病。因此,卢梭有意识地把出身显贵的爱弥儿当作教育对象和作品中的主人公,提出了一个教育改造贵族的设想。

他主张对爱弥儿进行“顺乎自然”的自由教育,给他安排了一个脱离当时社会影响的、适合他身心健康发展的自然环境,让他从童年起在大自然中光头赤脚,自由地奔跳,接触农民,接触实践,使他通过自身的经验,获得对生活的认识。卢梭不反对宗教信仰,但他要爱弥儿信仰的不是天主教,而是自然神教。这样爱弥儿“就会得到自然的帮助。”

经过这样的教育,爱弥儿被培养成为一个具有健康体魄、热爱劳动,掌握了各种劳动手段,保持“自然习惯”,并能进行独立思考的自由人。这种人不受权贵的奴役,自由自在地享受大自然赋予的权利。这样一个自食其力的平民劳动者,就是卢梭理想中的新人。

卢梭的教育思想,对于当时的封建教育和宗教偏见是强有力的批判,对于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具有鼓舞作用。他按着儿童年龄特点分段进行教育的提法,在教育史上也是重大的进步。但他的教育、改造贵族的计划只是一个天真的幻想。至于他对妇女的教育,仍未摆脱封建偏见。

《爱弥儿》不注重人物性格的刻画,也没有结构严密的情节,作者只注意教育问题的论辩,它是半论文体的哲理小说。

《爱弥儿》的问世,引起封建王朝和僧侣们的惊恐不安。大理院下令在巴黎的一个广场上焚烧此书,还威胁要烧死作者。教会也决定把作者革除教门,卢梭被迫逃亡国外。但是,仍遭到反动势力的迫害,他到日内瓦,当局下令烧他的书;他到普鲁士的属地莫捷,教会宣布他是上帝的敌人;他逃到圣皮埃尔,当局又命令他立刻离开。

1764年12月,出现一本题为《公民们的感情》的小册子,对卢梭进行了激烈的诽谤;更令他痛心的是这一攻击来自启蒙者阵营。卢梭腹背受敌,处境极为孤立。在流亡的8年里,他眼看自己有被诬为千古罪人的危险,迫切地感到有为自己辩护的必要。他怀着悲愤的心情,尝试着做一件绝无先例,而后世将永远效仿的事,即坦率地解剖自己,不管美与丑、善与恶,全部如实地写出来。这就是他的自传性作品《忏悔录》的写作动机。

卢梭从1765年开始写作此书,大部分在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活中写成,最末一章是1770年12月下旬在他回巴黎之后完成。此时卢梭已58岁。

《忏悔录》(1781~1788年)分为两部,共12章。全书的主题是通过卢梭坎坷的一生控诉封建专制社会对人的迫害和腐蚀。卢梭真诚地、坦率地,甚至是赤裸裸地把自己的灵魂合盘端给了读者,其坦率的程度确实是史无前例的。在这部被称为“文学史上的奇书”的自传里,卢梭是把自己作为人的标本(具有资产阶级个性的人)来剖析的。

他认为自己与那些迫害他的人相比,是纯洁的。他说:“不管末日审判的号角什么时候吹响,我都敢拿着这本书走到至高无上的审判者面前,果敢地大声说:‘请看!这就是我所做过的,这就是我所想过的,我当时就是这样的人……请你把那无数的众生叫到我跟前来!让他们听听我的忏悔……然后,让他们每一个人在您的宝座前面,同样真诚地披露自己的心灵,看有谁敢于对您说:我比这个人更好!’”这是一个平民出身的人对封建专制社会的大胆挑战,也是为维护“人权”尊严的一部宣言书。

当作者在贵族沙龙中宣读《忏悔录》时,大家极其冷漠,闭口不言。他的预想破产了,从此,周围常有充满恶意的人看守着他。

卢梭在晚年于贫困、孤独中写了自传的续篇《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梦想》。1778年7月2日他于悲愤中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卢梭作为启蒙运动的思想家,曾为法国大革命提供了理论武器。法国大革命中的民主派、激进派把他奉为精神导师。在他死后十年,即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头一年,政治家、法国资产阶级革命领袖之一马拉在巴黎街头朗读《社会契约论》的片断,促使法国人民奋起。雅各宾派领袖罗伯斯庇尔以第三等级的代表当选后,写了对卢梭的赞词。他发誓追寻卢梭的崇高足迹,即使以过早死亡为代价,也要把卢梭的思想继承下去。革命后,卢梭的思想在市民中广泛地传播着。法国大革命后,他的遗体移葬于巴黎的伟人公墓。

狄德罗

狄德罗(1713~1784),法国启蒙主义哲学家和作家。出生于一个富裕的作坊主家庭,幼年受教会教育,后到巴黎上中学。曾因发表无神论著作而入狱,出狱后主持编纂了《百科全书》。

他在哲学、美学、戏剧理论和小说方面都有所建树。他在《美之根源及性质的哲学研究》、《绘画论》等著作中提出了真善美统一的理论,主张把美建立在真与善的基础上。在艺术表现上提出“要真实”、“要自然”的要求。

狄德罗的文学成就主要是他的3部小说:《修女》、对话体小说《宿命论者雅克和他的主人》和《拉摩的侄儿》。后者通过作者和拉摩的侄儿的对话,塑造出一个才华出众而寡廉鲜耻的人,他的自白控诉了封建制度的黑暗,揭示了正在成长中的资产阶级的一些心理特征,被恩格斯誉为“辩证法的杰作”。

在戏剧方面,狄德罗主张打破悲喜剧的界限,建立一种运用日常语言、表现市民家庭生活的“严肃喜剧”或“市民剧”,他的主张为欧洲近代戏剧开辟了道路。

萨德

萨德,法国作家。原名多纳西安,出身贵族家庭,父亲和叔父的放荡生活,以及他自己的生活经历,使之养成了目空一切的狂妄性格,并且热衷在作品中表现鞭笞、鸡奸和被动接受等,因其作品有大胆的性描写和性虐待等而不容于当时统治者,他曾两次被投入巴士底狱。

他的主要作品有《贞洁的厄运》(另译《美德的磨难》),《阿斯汀娜》、《爱之诡计》、《爱之罪》、《隆维尔的女主人》等。

《贞洁的厄运》描写一对姐妹,妹妹想恪守贞操,却先后落入淫乱的修士等人之手,遭受了种种磨难。姐姐淫乱放荡,却享受荣华富贵。由于小说对妹妹遭受的蹂躏进行了详细的描写,一度因为渲染性暴力而被禁。

博马舍

博马舍(1732~1799),是法国喜剧作家。生于巴黎钟表匠家庭。20岁发明钟表零件,任皇家钟表师进宫服务。后为公主们的鉴琴教师,同时经商致富,跻身上流社会和金融界。

同类推荐
  • 恋歌十八拍:追忆古典诗词中的惆怅往事

    恋歌十八拍:追忆古典诗词中的惆怅往事

    古典诗词中,情诗最动人。恋爱往事中,入诗的多不堪。能写缠绵动人诗句的未必情深似海,看似轻薄的往往晚令人同情。文姜、息夫人、刘细君、蔡文姬、鱼玄机、朱淑真、仓央嘉措、苏曼殊……由古到今,才子佳人多为“情”为困。爱情在他们的诗中,在他们的生活中,在有关他们的一切往事里。
  •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文学理论批评研究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文学理论批评研究

    本丛书探讨中国社会文化转型背景下湖北文学发展的现状及与当代中国文坛的联系、荆楚文化文学传统和地域文化意识在世纪转型期湖北文学中的表现、湖北作家队伍的构成与创作质量的关系、湖北小说诗歌散文创作的基本特色与主要成就等问题。既注意到生活和创作在荆楚大地上的作家的某些与地域文化相关的共性,也充分正视其多元繁杂的特点。充分展示近20年湖北文学成就,指出其某些缺失,分析湖北文学未来的走向并对其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 千家诗全解

    千家诗全解

    《千家诗全解》所收作品,都是五、七言绝句和律诗,且绝大多数是唐宋诗人的名篇,这些诗作题材丰富,篇幅短小,文字浅显,易于记诵,在编排上亦很有特点,因崦历来为人们所喜爱,得以长期流传而不衰,至今仍有其生命力,此次整理,据通行本加以注释、今译、评解。希望对读者全面了解每首作品能有所助益,作者简介按时代先后排列,集中附于书后,以便于读者查阅。
  • 中国人的心灵

    中国人的心灵

    本书作者没有按常规的教材模式来编写则是显而易见的。全书五十一个专题,既不按朝代也不按文学潮流加以分期,只是大略地依照时间顺序,挑出作者心目中最为杰出的作家与作品加以介绍和论析,而自然而然形成具有 “史”的意味的流动。就好像在一大堆成色各异的珍珠中挑出了最漂亮的珠子贯穿成链,显得简洁而好看。体现了文学史的感性化特征,也体现了历史学的思想性特征。
  • 昔日重现

    昔日重现

    在这套《中外名家精品荟萃》中,包罗了近百年来中外广泛流传的名家名作。它们的作者大都是在历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曾经影响过文坛的大师、巨匠、泰斗。这些作品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和历史的洗礼,作者的思想高度和精神内涵在岁月中不断沉淀,最终成为最美丽的琥珀。本书为其中之一的《昔日重现》分册,所选的文章都具有很强的故事性和可读性,展现了名家们的经典构思。
热门推荐
  • 鬼域灵绝

    鬼域灵绝

    事情是发生在一个叫域山的地方,那时是我初次盗墓,也因为这件事情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无缘无故的有了一双阴阳眼,看着那些频频出现的灵异事件与各种来路不明的冤魂杀人案,接连不断的上演。原本盗墓就凶险无比,这下变得更加危机四伏,惊悚不断。他教会了我很多,但当我对他的爱已经根深蒂固时,却发现自己其实分文不值。
  • 南方和枪

    南方和枪

    妓女青蓝为到底是远走南方寻找新机遇还是留在花街同猎户高桑厮守而举棋不定,高桑则固守猎人身份不愿改行不愿缴枪,最后以自残的方式挽留住青蓝。小说写出了妓女和情人的特殊情怀,更凸现了社会发展背景下人们面临现实考量和梦想羁绊之间选择的两难,为作者的“花街系列”精彩的一笔。
  • 镇荒纪

    镇荒纪

    蛮荒大陆,上至天地万域,下至古地沟渠,蕴万物生灵,族群无数,上通九天有灵禽,下到九幽含鬼怪,万域生灵震天,霸绝古兽撼地。蛮荒大陆,荒古异兽不知凡几,法宝灵物层出不穷,古迹洞天多不胜数,深山大妖遍布万域,上古大能更是万万不绝,通古至今,谜布天地。万族林立横行的蛮荒大陆,人族则是最弱小的族群,在这个以实力为尊的暴乱万域,多少族群被灭亡,又有多少族群诞生。人族是消失在茫茫历史长河,或是苟且残生,还是踏着累累白骨蒸蒸日上,在这些白骨铺成的道路上,埋没了多少万古奇才绝代天骄,下一个又会是谁……在这个人、鬼、妖、魔、仙共存的世界中,我不求踏遍诸天万域,但求安坐一方天地!……(我心中的蛮荒世界,欲邀万千道友一同谱写……)(注意!是蛮荒非洪荒!)
  • 踩着云的失败者

    踩着云的失败者

    无论你的出发点有多低,努力就是你的希望。
  • 地府生活录

    地府生活录

    孟波吃错药英年早逝,谁知被地府强聘成孟婆,无法转世投胎
  • 隔壁大老王

    隔壁大老王

    当老王抬起头看着前方时,茂密的树林里阴森漆暗,让人看不到林边的小路。老王的心突然变得压抑,他站起身来,闭起双眼,伸直双手,再次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 源体:无尽虚空

    源体:无尽虚空

    茫茫宇宙何处为源?那巨大的囚笼里到底藏着怎样的秘密?又为何那里会有无数的种族势力?那里的人又为何以源为力?这片写满鲜血的土地究竟从何而来?迷途中的少年,为何结局只是走向死亡……
  • 战神联盟之梦渡世界

    战神联盟之梦渡世界

    战神联盟因困在梦境而遇到了两个人类,他们留在了梦渡世界,为了回到现实世界,他们粉碎了梦魇和海盗的次次阴谋,然而,一个个危险也将慢慢逼近……
  • 双子录

    双子录

    一亿年前,上宇巨人降世,星辰破灭,万千神魔损落,创世泰坦与其同归于尽,落于双子星。乱世之下,一个少年踩着万千骸骨,走上了屠魔灭神的叛逆之路...命运的轮盘开始缓缓滚动...
  • 腹黑宝宝:爹地多了有人疼

    腹黑宝宝:爹地多了有人疼

    六年前,她无意中将呆傻的他捡回家中精心‘抚养’,却不料被他吃干抹净。六年后,她带着缩小版的他回来,堂而皇之的破坏他的‘好事’。“呜,爹地,扬扬好饿啊!”正在两人纠缠不清的时候,门砰的一声被撞开,一个小小的身影,好巧不巧的撞到他身上。“咦,你不是我妈咪,呃,你也不是我爹地。郁闷,走错房间了,对不起打扰了,你们继续。不过这位好看的大叔,你的审美标准有待提升哦。”小鬼在他错愕的眼神儿下,从容的起身,还顺带整理了一下衣服,然后淡定的转身,从容的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