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53600000011

第11章 英国作家(4)

在上述四大悲剧外,莎士比亚还根据普鲁塔克的《希腊、罗马名人传》写了《雅典的泰门》(1606年?)、《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1607年)和《科利奥兰纳斯》(1607年)。

《雅典的泰门》写雅典富有的贵族泰门由于好客而倾家荡产,他向朋友们求援,遭到拒绝,成为厌世者。一次,他装了许多碗温水,请朋友们来“赴宴”,他用温水泼他们,咒骂他们的不冷不热的交情。他离开城市住在海滨洞中,在挖野菜根时挖到藏金,他把金子散发给过路人或找他的人,同时诅咒黄金和人类。最后他死在海滨,留下一篇表示厌世思想的墓铭。这部悲剧标志了莎士比亚人文主义思想的低潮。它沉痛而愤怒地控诉了金钱对人以及人与人关系的腐蚀作用:

金子!黄色、闪光、宝贵的金子……

这么一点点就足够颠倒黑白、

美丑、是非、尊卑、老少、勇懦……

这黄色的奴才

能制造或破坏宗教;祝福罪人。

麻风病人被当作情郎;有了它,

在元老会议上,强盗可以封官获爵,

受人们的跪拜、颂扬;有了它,

老朽的寡妇也能再作新娘。

马克思在《资本论》和其他著作中,曾引这段话来说明货币的本质以及它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消灭一切差别的作用。

莎士比亚的悲剧都是写人文主义者的理想同封建、资本主义现实之间的矛盾,其中以《哈姆雷特》和《李尔王》的概括性为最强。人文主义原则虽然遭到现实的挫折,但莎士比亚始终未予放弃,一直把它作为反封建的思想武器。

莎士比亚创作的第三时期(1608~1613年),封建王朝更加暴露其专制的本来面目,清教徒力量壮大,他们和王权的冲突也相应地愈趋尖锐。人文主义者所抱的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距离更难弥合。专横的王权和清教徒控制的议会都极力压制言论自由。詹姆斯一世提倡迷信,生活奢华,影响到舞台,贵族流派风行一时。流行的、描写市民生活的风俗喜剧又缺乏深刻内容,戏剧界以及整个文坛甚至出现一股颓废潮流。

莎士比亚这一时期在找不到出路的情况下,转向神话剧的创作,主要作品有《辛白林》(1609年)、《冬天的故事》(1610年)和《暴风雨》(1611年)。这些作品对黑暗现实都有所揭露,而更多以宽恕和解为主题,把希望寄托于乌托邦式的理想世界和未来的青年一代。他保持了人文主义者的信念,相信人类有前途,始终表现乐观精神。这种信念由于缺乏社会基础,不免带有空想性质。在艺术上,晚期作品也带有传奇和浪漫色彩。

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暴风雨》写米兰公爵普洛斯彼罗被弟弟安东尼奥夺去爵位,携带魔术书籍和襁褓中的女儿米兰达流亡到荒岛。后来他制造一场风暴,把安东尼奥、那不勒斯国王和王子斐迪南所乘的船摄到荒岛,饶恕了安东尼奥,恢复了爵位,斐迪南和米兰达结了婚,大家一同回意大利去。

在作品中,莎士比亚明确提出自己的理想国的主张。剧中大臣贡柴罗表述理想国时说,在这里没有私有土地、继承权、税收,没有富裕、贫困和奴役,没有贸易、官吏甚至文字,没有叛变、刀兵,大地自然产生一切,人人安适,妇女纯洁。达到理想的手段是魔术。主人公用魔术惩罚了自然界的恶势力和社会上的恶人,也用魔术创造了幸福生活。魔术的实质是思想,主人公用思想驱使岛上的精灵爱丽儿,他可以用思想把爱丽儿“想”来,精灵就是主人公思想的化身。在作者看来,更可靠的手段是道德改善、宽恕与悔悟。人文主义者相信人是美好的,人有改善的可能。米兰达第一次见到许多人的时候惊叹道:“真是奇迹!世界上有这么多美妙的生物!人类真美!美好的新世界啊!”她又说人象一座美好的庙堂,“恶不可能居住在内,恶的精灵如果有这样一所美仑美奂的房屋,善也一定争着要住进去的。”

莎士比亚的理想只是对现实的否定,他把人类前途寄托在道德改善上,这和当时许多先进的人文主义者是一致的。

莎士比亚是欧洲文学史上少数几个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从人文主义观点出发,对封建衰落、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这一历史过渡时期的英国社会作了广泛而深刻的分析和描绘,予以痛切的批判,间接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情绪和愿望。他创造了一系列欧洲文学中的著名形象。他塑造的人物丰富多样,他们不是“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而是活生生的、从生活中概括出来的、有个性、有发展的人物。在许多人物中,特别是正面人物中,他注入了自己的理想。莎士比亚的戏剧描绘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图景,从古代到当代,从宫廷到战场,从市肆到乡村,从英国到意大利,把文艺复兴时期五光十色的社会都收罗眼底,而主要的则是16、17世纪之交的英国现实。

莎士比亚除了少数作品外都是沿用旧情节,他善于推陈出新,利用民间戏剧传统和古典戏剧传统;他经常在一出戏里安排平行交错的情节,悲剧中插入喜剧的因素,抒情性和戏剧性场面相互交叉,场景随剧情需要而更迭,时间随剧情的需要而压缩或伸延,因此莎士比亚的戏剧情节总是生动的。

莎士比亚是一位杰出的语言大师,他吸收了人民语言、古代和当代文学语言的精华,在他的成熟作品中能做到得心应手,与人物当时当地的心情吻合,按人物性格和剧情需要,时而诗体,时而散文。早期语言流于华丽,后期日趋成熟,但始终生动而富于形象性。他的许多词句脍炙人口,成为英国全民语言的一部分。

约翰·弥尔顿

约翰·弥尔顿(1608~1674),生于伦敦一个富裕的清教徒家庭,在剑桥大学求学时,钻研古代和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深受人文主义思想熏陶。1638年他旅行意大利,访问过被天主教会关在狱里的伽利略,并和意大利的文人学者交往。1639年,英国革命形势紧张,他回国参加反对国王和国教的斗争,在1641~1645年间发表过许多政论小册子,1649年共和国成立后,新政府任命他为拉丁文秘书。他写了不少文章捍卫共和国,因积劳过度,双目失明,但仍坚持斗争。王朝复辟后,他受到迫害,著作被焚毁,生活贫困。这一时期,他完成了三部杰作:《失乐园》、《复乐园》和《力士参孙》。

弥尔顿早年的创作主要是短诗,其中较为著名的有《快乐的人》和《幽思的人》(1632年)。这两首诗描写了诗人的轻松愉快心情和沉思的乐趣,体现了人文主义者对生活享受的追求。他的十四行诗歌颂自由,斥责教会,或抒写个人的情怀,艺术上有较高的成就。

弥尔顿在担任政府职务前后写了不少政论文,参加宗教和政治论战。他站在清教徒立场,主张取消国教的主教制度,并在政治问题上给王党以有力打击。他的《论出版自由》(1644年)主张言论自由,反对当权的长老派的跋扈。《论国王与官吏的职权》(1649年)从《圣经》和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学说中找出论据,说明人民有废除以及杀死暴君的权利,坚定了英国人民的革命信心。《为英国人民声辩》(1651年)驳斥反动派所谓英国人民犯了弑君之罪的言论。

《失乐园》(1667)长约10000行,分12卷,故事取自《旧约》。夏娃和亚当因受撒旦引诱,偷吃知识树上的禁果,违背了上帝旨令,被逐出乐园。撒旦原是大天使,但他骄矜自满,纠合一部分天使,和上帝作战(卷5、6),于是被打到地狱里遭受苦难(卷1、2)。他这时已无力反攻天堂,才想出间接报复的办法,企图毁灭上帝创造的人类。上帝知道撒旦的阴谋,但为考验人类对他的信仰,便不阻挠撒旦。撒旦冲过混沌,潜入人世,来到亚当居住的乐园(卷3、4)。上帝派遣拉法尔天使告诉亚当面临的危险,同时把上帝创造世界和人类的经过告诉他(卷7、8)。但是亚当和夏娃意志不坚,受了撒旦的引诱,吃了禁果(卷9)。上帝决定惩罚他们(卷10),命迈克尔天使把他们逐出乐园,在放逐前,迈克尔把人类将要遭遇的灾难告诉了他们(卷11、12)。

诗人写这首诗的目的在于说明人类不幸的根源。他认为人类由于理性不强,意志薄弱,经不起外界的影响和引诱,因而感情冲动,走错道路,丧失了乐园。夏娃的堕落是由于盲目求知,妄想成神。亚当的堕落是由于溺爱妻子,感情用事。撒旦的堕落是由于野心勃勃,骄傲自满。诗人通过他们的遭遇,暗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也由于道德堕落、骄奢淫逸而惨遭失败。

弥尔顿继承了16世纪的人文主义思想,接受了17世纪新科学的成就,同时对它们采取批判的态度。他肯定人生,但否定无限制的享乐。他肯定人的进取心、自豪感,但否定由此演变出来的野心和骄傲。他肯定科学,但认为科学不是一切,有科学而没有正义和理想,人类不会得到和平与幸福。弥尔顿这种思想也就是革命的清教思想的反映。

弥尔顿在思想上要批判骄矜的撒旦,在感情上却同情他所处的地位,因为撒旦受上帝惩罚,很象资产阶级受封建贵族的压迫。在描绘地狱一场时,弥尔顿虽然口口声声说撒旦骄傲、嫉妒、野心勃勃,但在对话里,在形象上,撒旦又完全是一个受迫害的革命者。这个形象十分雄伟,在凶险的地狱背景里,他的战斗决心表现得更鲜明。撒旦说:

“战场上虽然失利,怕什么?

这不可征服的意志,报复的决心,

切齿的仇恨,和一种永不屈膝,

永不投降的意志——却都未丧失。”

同时通过和撒旦一起被贬入地狱的天使们的形象,诗人描绘了当年愤怒的革命战士:

对最高的掌权者,

他们发出了怒吼,并用手中的枪,

在他们盾牌上,敲出猛烈的声响,

愤愤然向头上的天穹挑战。

这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可磨灭的纪录,是卓越的艺术成就。而诗中的上帝却显得冷酷无情,缺乏生气。

弥尔顿在这首诗里对于封建贵族的放荡生活也给予尖锐的批评。

在《失乐园》里,弥尔顿表现出高超的艺术。诗人的革命热情和高远的想象使他雕塑了十分雄伟的人物形象,如撒旦、罪恶、死亡等,描绘了壮阔的背景,如地狱、混沌、人间等。他的诗歌风格是高昂的。诗中运用了璀璨瑰丽、富有抒情气氛的比喻,独特的拉丁语的句法,和雄浑洪亮的音调等。在结构上,《失乐园》承继着古希腊、罗马史诗的传统,成为英国文学中一部杰出的史诗。

《复乐园》(1671年)4卷,根据《新约·路迦福音》叙述耶稣被诱的故事。耶稣在约旦河畔受圣徒约翰的洗礼后,准备公开宣道,这时圣灵引他到荒郊,先要给他一次考验。这考验就是撒旦向他进行的引诱。撒旦第一天以筵席,第二天以城市的繁华和古希腊、罗马的文学艺术引诱耶稣,都遭到拒绝。第三天撒旦使用暴力,把耶稣放在耶路撒冷的庙宇的顶上,他也毫不畏惧。后来天使们把他接下来,认为他胜利地经受了考验,于是他开始布道,替人类恢复乐园。

《复乐园》和《失乐园》都在于说明生活的引诱问题,但《失乐园》所强调的是理性控制情欲,是人文主义对生活的肯定和清教的道德观之间的相互协调,而《复乐园》则强调信仰消除情欲,体现宗教思想的胜利。这首诗反映了革命挫败后,诗人厌弃和抗拒复辟王朝的道德堕落和反动王朝对古代文化的歪曲,以锻炼自己的性格,继续和封建势力作斗争。诗里的耶稣念念不忘罗马奴役下的以色列,他认为以色列的解放一时还不能实现,但是他说:“一旦那一天来临,你不要想象我会坐失良机。”这说明诗人对英国革命的始终不渝的态度。

《力士参孙》(1671年)是一出悲剧,取材于《旧约·士师记》。参孙是以色列民族英雄,被妻子大利拉出卖给非利士敌人,眼珠被挖掉,每日给敌人推磨。一个节日,非利士人庆祝对参孙的胜利;参孙痛苦万分,这时他父亲劝他和解,大利拉的忏悔更给他以刺激,敌人赫拉发对他威胁侮辱,这些都激发了他的战斗精神。在敌人威逼他表演武艺之后,他撼倒演武大厦的支柱,整个大厦坍塌,他和敌人同归于尽。

这出悲剧表现了坚强的革命精神。它反映王朝复辟后资产阶级革命者内心的痛苦和身受的迫害。歌队这样责难神:

“你甚至叫他们

死在邪门异教的刀剑之下,

把他们尸体丢给野狗、猛禽;

或使他们作俘虏,

或朝代改了,在暗无天日的法庭里

受负义群氓的审判处刑。”

从这里可以看出复辟王朝如何残酷地对待革命者,如何杀的杀,放逐的放逐,就连克伦威尔的尸体也被枭首示众。他们痛苦异常,愤怒无比,一定要继续革命。

“有一天神会把不可战胜的力量

放在人民救星的手里,

来镇压世间的暴力、人民的迫害者

和野兽一般狂暴的恶人。”

诗人也指出自我忏悔、克制骄矜、控制情欲、恢复信心,是资产阶级革命的道路。

《力士参孙》采用了崇高严肃的题材,具有汹涌澎湃的感情,质朴有力的语言,活泼有节的音律。这一悲剧是弥尔顿艺术的新发展。它运用希腊悲剧形式,实际是一部宏伟的剧体诗。

班扬

班扬(1628~1688),英国散文作家。出生于农村劳动人民家庭,父亲是补锅匠。他未受过正规学校教育,很早就继承了父业。内战时期,他于1644年至1646年参加了议会军队,接触清教徒运动和社会各阶层人物,对他以后的宗教信仰和文学创作产生了影响。

1649年和一个清教徒的女儿结婚,家里一贫如洗。他的妻子带来的嫁妆是两本宗教书籍。于是他加入浸礼会,并成为传教士。他的传教活动触怒了正规的传教士,他们说他“企图如同补壶补锅一样修补人们的灵魂”。复辟以后,政府禁止不信奉国教的人自由传教,班扬置之不顾,遂于1660年被捕,监禁12年。1672年获释。1676年再次入狱,6个月后出狱,担任浸礼会牧师,外出传教,继续写作,并继续以补锅为业。

班扬的第一部重要作品是自传《罪人受恩记》(1666年),主要叙述他信教的过程,在狱中所写。他的代表作是《天路历程》(1678年),也是在狱中写的。这是一部讽喻小说,和中世纪的讽喻文学如兰格伦的《农夫彼得之梦》一脉相承。

作者叙述他在梦中看见一个背着沉重包袱的人,名叫基督徒,在路上徘徊,不知何往。经传福音者的指点,他必须离开故乡“毁灭的城市”,朝着“天国的城市”前进。于是基督徒开始了他的天路历程。班扬生动地描写了路途中的重重艰险,基督徒先从“绝望的泥潭”中挣扎脱身,路经“名利场”,爬过“困难山”,越过“安逸”平原,来到流着黑水的“死亡河”畔,“天国的城市”就在河的彼岸。这些地名的讽喻意义是十分明显的。除宗教意义外,基督徒的历程也象征着人类追求美好未来的进程。

同时,班扬运用现实主义方法描写英国乡村公路上的一些景象和许多人物,如“无神论者”、年轻的“愚昧无知”、“世故的聪明人先生”、“马屁先生”、“爱钱先生”和喋喋不休的“话匣子”等,他们既代表抽象的概念,又是有血有肉的活人。班扬把他们的动作和谈话写得非常生动、具体,因此可以把班扬看成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先驱。

同类推荐
  • 对话与20世纪中国文学

    对话与20世纪中国文学

    20世纪,随着近代外国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入侵,中国文学开始被迫与外来文化、文学进行对话。这种对话从本来弱者被侮时一种本能的话语反应渐渐转变为主动应对,并在主动应对中开始积极吸纳、调整与创造,然后这种调整开始了中国文学自身的对话,包括文学与政治、文学与存在,20世纪文学与古代文学的对话。本书从不同角度对这些复杂的对话关系进行了研究,一定程度地揭示出20世纪中国文学不同于中国古典文学、外国文学的现代性品格。
  • 西部埋伏:秦始皇陵重大考古发现之谜

    西部埋伏:秦始皇陵重大考古发现之谜

    一个偶然的机会,位于中国西部骊山脚下的八千兵马俑破土而出,这一旷世奇观立即震惊寰宇,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经过考古人员几十年的努力探寻,秦始皇陵园地下殉葬品的神秘面纱被层层剥去。本书真实地再现了这支庞大的地下军团被发现、发掘、珍藏、展览的全过程,并以兵马俑军阵和陵园内外陆续出土的铜车马、百戏俑、石铠甲、文官俑、青铜仙鹤等珍贵文物为线索,全景式展现了大秦帝国的风采。同时对这些国宝出土后发生的盗窃与侦破、人事纠葛与恩怨是非,作了较为翔实的描述。这是秦始皇兵马俑发现以来最为精彩动人的一部纪实力作。
  • 温馨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温馨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要有多坚强,才敢念念不忘

    要有多坚强,才敢念念不忘

    每个人都有一颗年轻而伤感的心。在遇见自己的另一半前我们总会在生活的小道上漫步前行。有错过的时候。有疼过的时候。一路上总会有许许多多的陌生人在自己的生命中稍作停留,然后他们最终都慢慢的消失了。甚至此生不会再见。后来当我们再想起这些人的时候,仿佛在回忆另一个人的故事一般。本书讲述成长、爱情。既有青涩懵懂的初恋、缱绻缠绵的相守、恋恋不舍的执着,也有蓦然回首的惊诧,此去经年的追忆,道尽了相思情,离别苦。每一篇文字都充满暖意,却又带着一丝明媚的忧伤,将爱情路上的点点滴滴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 重阳诗钞

    重阳诗钞

    《沁樊重阳诗钞》中,共选录了明清80 多位诗人的200 余首诗歌。这80 多位诗人,大部分是土生土长的沁樊人,少部分是游宦至此或避难至此,受沁河文化熏陶的外地人。他们每逢九九重阳,在此登高饮酒赋诗,抒发对这方水土的热爱之情。这200 余首诗歌,大部分描写的是在本地过节、登山的情景,少部分是沁樊人在外做官、经商时写下的思乡、怀人诗篇。地域的节日文化,和全国各地的节日文化交相辉映,从广阔的层面上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热门推荐
  • 独楚一世

    独楚一世

    楚沅对一个男神动了心。原本八竿子打不着的两个人,一夜之间有了独处一室的正当理由。当楚沅表白时,男神把正当理由扯出来,给她发了好人卡。每天面对一块吃不到的肉,楚沅觉得自己悲催的要命。
  • 斗气懔然

    斗气懔然

    对于一个斗者来说,斗器,灵药,功法重要,还是精神,信仰,意志重要?
  • 网王重生之复仇游戏

    网王重生之复仇游戏

    重生前青学:快看,是手冢灵千那个贱人。听说她还不是手冢家的亲生小姐,是领养的。对了,听说害的花鸟家族大小姐手废了,果然都不知道她父母是什么样子的人。立海大:快看,是柳生千千,那个欺负藤原小姐的人。听说藤原小姐曾经与她哥哥柳生比吕士订过婚。我们还是离她远点吧,连嫂子都会欺负的那个恶毒的女人。冰帝:快看是迹部景樱,那个欺负水源大小姐的,不就是迹部sama的妹妹吗。重生后手冢灵千:你认为死过一次的人还会纯洁吗?迹部景樱:女王的复仇一定要华丽。柳生千千:既然游戏开始啦就一定要见血。作者qq:2912989717qq群:415272372快加群,群内最新更新。
  • 重生之巅峰大姐大

    重生之巅峰大姐大

    她是F市内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一代枭雄人物,然而在她事业帮派如日中天的时候,如花的生命却陨于一个凉薄的情字,她发誓,若苍天有眼,若她能再生一次,她定要血刃F市!让他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情节纯属虚构,请不要模仿。
  • 道归

    道归

    举手天崩地裂,跺脚山倒海陷。看我写出一个不一样的世界,给大家逞现一个宏观的世界,精彩的人生。新书上传,不求多快,只求写的更好!
  • 斗爱:痞子情挑女王

    斗爱:痞子情挑女王

    踩上那人的脸,男人语气冰寒:“我的女人我自己都舍不得动分毫,你竟还敢绑架她?”转身他又蹲在女人身旁,声音温柔:“女人,听着,有危险的时候尽管躲到爷身后去,别妄想逞能!”被绑架时她没有哭,差点被侵犯时她没有哭,她却为男人的一句话落了泪。只因,他成了她心中的痞子英雄。
  • 霸下龙神

    霸下龙神

    修炼者离不开灵石资源,可是,和平分配资源的方式却不多。一万年前,“灵石博彩”横空出世;一万年后,依靠灵石博彩的修炼者,已经数目庞大。但是,一流二流的修炼势力中,始终没有博彩门派的席位。整个灵石博彩产业,也一直非议不断。成为主流,提升地位!万年来,无数博彩流的修炼者,为此目标不懈努力着。主角马由缰,本来跟着师父经商,过着富足的小生活。可是阴差阳错,师父突然成为一个博彩门派的掌门。从此,马由缰的生活充满的挑战。接二连三的挑战,激起了他的天赋和斗志。从处理门派危机,到拨正时代风向;从追寻前辈足迹,到继承先辈未完成的使命;从小富即安,到跨世界狙魔……马由缰的异界之旅,从“霸下死地”开始,在无数人的仰望中落幕。追寻信仰,践行使命。《霸下龙神》,专注一个男人的成长史!
  • 雪的爱恋

    雪的爱恋

    她,林家大小姐;他,叶家少爷。她为躲避联姻出逃,他玩世不恭的传闻传到她耳朵里。两个人碰到一起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她们之间的曾经只是一场梦吗?刁蛮却执着的她将怎样守护这份爱情?高傲而帅气的他将怎样抓住自己的天使?命运这把枷锁将为他们打开吗?他们终将何去何从?亲们,求推荐,求收藏,求月票,求点击。各种求!想认识me的亲们,加我的qq3143678990。一月票,加一更,另外还有惊喜。每天一更。。。
  • 苦是执迷出不来

    苦是执迷出不来

    生命由许多偶然组成,此时此刻,你随手翻开的这本书,必定与你以往读的心理类书迥然不同。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你以前你读的书,都是叫你不断增加知识、技能的书,叫你不断变得强大的书,都是叫你集中精力“进入”的书,而这本书却恰恰相反,它是教你“出来”的书,教你从一切执着痴迷、知识情感中穿透出来的书。常人的智慧都是想方设法教你进去的,而这本书却是教你出来的书。
  • 我的校园军营梦

    我的校园军营梦

    十六岁的花季,十七岁的雨季,十八岁的梦季,也许,注定我的十八岁在梦一般的童话世界里度过,我曾暗暗欣喜:我没有邻居大伯家周恩哥一样考上高中,在无穷无尽的知识海洋中遨游,而埋没了十八岁最美丽的人生风景线!在中专三年时间,从迷军人、恋军人,成了军痴、军迷、军人、军嫂~~一切视乎还在眼前,一转眼其实我们都已长大。女汉子的故事里,从没有浪漫,有的也是一股专情——对军人的情、对军人的爱、对军人的好!在爱情的沙漠里,需要一片绿—迷彩绿,好男儿在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