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33400000029

第29章 在北京外交学院的演讲--基辛格

亨利·艾尔弗雷德·基辛格(HenryAlfredKissinger),美国著名外交家、国际问题专家,美国前国务卿。1923年5月27日生于德国费尔特市,1938年移居美国,1943年加入美国籍。1973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生于德国费尔特市,为犹太人后裔。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原籍非美国人的国务卿和第一个兼任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国务卿。任职期间推行"均势外交"。

我对应邀来外交学院讲话感到非常荣幸。我知道诸位要听清楚我讲的英语一定会有困难,因为我讲英语带有德语的口音。对我来说,每次访问中国都使我心情激动。我们两国重新建立关系时,双方当然都有重要的具体原因。大国之间的长期关系确实只能建立在对国家利益的正确理解的基础上。此外,我在多次来中国访问期间,还同许多人结下了个人的友谊,并留下了那么多亲切的回忆。就我而言,这些交往不仅反映了国家利益,而且也带有感情色彩,这么说是违背了在执行外交政策时我自己的某些原则。我应邀同你们谈谈美苏关系问题。大约在一周前我才接到邀请,因此我来不及写成讲稿,我只能按照提纲来讲。我并不是因为你们是中国听众才这样谈论这一问题的,我对你们讲的内容同我对其他听众所讲的一样。

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关系是极其复杂的,部分原因是两国有极其不同的历史经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美国实际上一直无须执行什么对外政策,它受到两个大洋的保护。对我们来说,并不存在强大邻国的问题。因此,美国当时形成的对外政策的观点,部分是孤立主义的,部分是道义上的。那时,大多数美国人认为,历史的偶然性使我们有幸在地理上远离他国,这也反映了我们在道义上的优势。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所寻求的只是能够再次回到它以前与外国隔绝的地位。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威尔逊总统坚持认为美国应该与势力均衡之类的概念划清界限。我们当时考虑建立世界性组织,甚至考虑建立世界政府,大多数美国人认为,美国人有责任改善世界,而不仅仅是控制世界。当杜鲁门总统去参加波茨坦会议时,他拒绝提前与英国首相会晤,因为他不想让斯大林认为我们和英国串通一气来对付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大多数美国人梦寐以求的是发挥今天不结盟运动所起的那种作用,也就是在英国与苏联的冲突中充当仲裁人,采取超脱的立场,执行独立的外交政策。

我之所以提到这一切,是因为与苏联发生冲突并非美国人天生的嗜好,和苏联发生争执是不符合绝大多数美国人的意愿的。现在我简要谈一谈俄国的历史。由于完全可以理解的原因,即今日的苏联及昔日的帝俄地处辽阔的平原,没有自然疆界,俄国的历史就是一部扩张史,既向西扩张,又向东扩张。19世纪扩张到西伯利亚,18世纪末、19世纪初扩张到欧洲。人们经常说,俄国人有理由感到不安,因为他们常常受到侵犯。这是事实,他们确实经常受到侵犯。但是,如果你翻开任何一本历史上的地图集,将任何一个世纪末与任何一个世纪初的欧洲、亚洲和世界的地图相比较,你就会发现,俄国仿佛永无休止地向亚洲、中东和欧洲推进。这一点也是事实。在苏联占领阿富汗之前,在19世纪后半叶,帝俄就已占领了位于阿富汗以西的许多独立的公国。人们有时说,从历史上看,不管谁统治现代俄国,都会感到不安全,除非它在边界两侧都派驻军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就出现了这一问题。美国当时突然发现,苏联军队正在东欧建立政府。原来许多美国人认为美苏关系会是合作关系,但结果却变成了敌对关系。因此,"二战"后两国关系曾多次出现过紧张。但是,认为这种紧张都具有同样的根源是错误的。在我看来,就美国和苏联而言,东西方关系的根本问题是十分简单的。如果苏联愿意成为一个同其他国家一样的国家,那么就有可能制定出共处原则并让美国做出同苏联共处的具体安排。如果苏联认为,它能够确立像勃列日涅夫主义那样的原则,根据这种主义,它有权强行扶植它所喜欢的政府,或当它认为是正确的政府遭到威胁时,它有权进行干涉,那么紧张就会持续下去。

我注意到,中国曾就中苏关系问题表明,要改善关系,必须先满足三个条件。美国就没有那样系统和那样明确。美国的历史毕竟比中国任何一个朝代都要短。因此,我们没有用同样明确的语言来表达我们的要求。但是我相信,从根本上说,美国所面临的问题与中国完全一样。如果苏联愿意在它目前的疆界内与别国共处,那就肯定可以找到做出某些具体安排的途径。否则,如果我们声称我们可以在不作某些重大调整的情况下就能解决问题,这对任何人都没有好处,对美国没有好处,对直接或间接依赖于美国的人也没有好处。正是本着这种精神,我想谈谈首脑会谈前夕的当前形势,并提出几点看法。如果像一位教授那样抽象地分析形势,人们就必须讲出许多理由,说明为什么他们认为一个缓和紧张形势的时期对各方都有好处。在西方,人们常常把这归结为苏联新领导的个性。但我认为没有必要对受过一些马克思主义训练的听众强调客观条件比个性重要。像苏联这样的制度不可能产生和平主义的共产党总书记。但是,我之所以认为苏联有可能出现寻求缓和的动机,是因为苏联社会面临着某些客观趋势,至少抽象地看,这是它必须着重关心的。在我看来,首先必须承认目前这种政府制度过分依赖于个人,尚未实行像中国近几月、近几年来所开始采取的那种轮换制度。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必然会出现周期性的争夺领导权的斗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有一段安定的时期。第二个问题同苏联经济的性质有关。经验表明,完全由中央计划机构管理,不允许权力下放,不让下面发挥积极性的经济体制会使经济停滞不前,无法实现社会的愿望。在这方面,又是中国的经验给其他国家提供了或应当提供极其重要的借鉴。我个人认为,问题并不在于生产资料归谁来掌握,而在于决策权是集中还是分散以及物质刺激在各级的作用。如果人们读一读苏联领导人就本国经济问题在报纸和电台上向苏联公众所说的那些话,那么,就能理解在国际形势紧张的情况下,苏联为什么不愿进行改革。所以,我认为,改善关系的客观条件是存在的。在核时代,关于这种力量的许多传统看法已不再适用,这就使问题复杂化了。在核时代,很有可能战争既无战胜国,又无战败国,大家都打输。而在战争结束时,却记不清发生战争的起因。但是,情况肯定将发生巨大的变化。所有这些理由都说明苏、美有达成某种具体谅解的可能性。然而,也还存在一些障碍:一是在美国有许多人倾向于把外交政策看做是精神病学的一个分支,他们因此相信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样的,他们更喜欢治标而不治本的办法;二是在苏联方面,存在这样一个问题--那些想搞经济改革的人感到难以同时在外交政策上也采取灵活态度。所以,在苏联方面,可能也有类似的倾向,即希望建立某种缓和的气氛,而不去解决我们所面临的任何问题。在西方,常有人说当代压倒一切的问题是军备控制。在一定程度上,武器限制当然是重要的。但是,改变国际紧张局势的根源主要并不在于此,这也是事实。国际紧张局势的根源在于政治冲突,在于企图扩张势力,企图把单方面的解决办法强加于人。因此,我建议,首脑会晤必须解决三个基本原则,亦即三个已确定的根本问题:

一,地区性的冲突。只要强国可以进攻弱小邻国而不受惩罚,就不可能有和平。不能到处都推行勃列日涅夫主义,也不应当承认可以用输入武器的办法来加剧国际冲突的原则。因此,双方都必须实行克制。作为一个美国人,我当然认为,苏联在超级大国中的侵略性要大得多。第二,两个超级大国在相互之间的关系中,必须建立起某种体现互相克制的行动准则,并表现于具体的政治安排之中。换句话说,它们不应当威胁和平精神,也不应当相互进行威胁。第三点才是军备控制问题,这一点也具有同样的重要性。这一点涉及十分复杂的技术问题。我想强调指出:提出一些数字上的关系是容易的,而且很动听,但实际上却毫无意义。今天,对于苏联提出的双方将各自的核武器裁减50%的建议,人们议论纷纷。但是,事实上双方各有多达一万个以上的弹头。在没有任何防御力量的情况下,减少50%并不使形势有所变化。如果原来是能够毁灭人类20次,现在则是毁灭10次,这意味着并未发生任何根本性的转变。

我认为,一个政府有寻求保护其人民的道义责任。我认为最有效的军备控制是把进攻力量和防御力量联系起来的军备控制。这样的军备控制最小可能产生核战争,即使由于某种原因发生了战争,也最有可能减少伤亡。我深信,如果我们采取一种也许可以称之为中国人的谈判方式,如果我们清楚地阐明在政治关系和战略关系中稳定的基本因素是什么的话,那么这样的军备控制就可以实现。

现在,我想在这方面简单地谈谈中国在世界和平及美苏关系方面所起的作用。中、美重新建立了关系,先是接触,然后是建立关系,因为两国都认识到,如果彼此不了解对方的观点,不可能建立一个安全的世界。美国十分关心中国的完整、独立和发展,这并不是出于一种反苏行动,也不是因为我们达成了这方面的协议,而是因为不能将一个具有这样的历史、幅员和重要性的国家排除在国际均衡之外。几年前,曾有一些美国人说,美国应当打所谓中国牌。这是荒谬可笑的。中国不是一张可以往美国打的牌,中国是活生生的现实,必须作为现实来对待。只要中国独立强盛,它本身的分量就有助于全球平衡。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独立的外交政策是符合全世界的利益的。现在,人们有时猜测苏中关系可能改善以及这种改善可能对美国和美苏关系产生的影响。我愿向你们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苏中关系极端紧张不符合美国的利益,发生战争则更不符合美国的利益,因为这将使整个国际形势激化。中国回到50年代那样,成为苏联的亲密盟友对美国也不利。但是,最终北京不是根据什么对美国有利,而是根据什么对中国有利来对这些问题作出决定的。我认为,中国和美国在这方面的利益是非常相近的。极端紧张的关系不可能符合中国的利益,与苏联结盟不可能符合中国的利益,作为苏联的盟国而同美国处于冲突的地位也不可能符合中国的利益。中国要在这两个极端之间确定自己的地位。至于美国,历史把它置于这样的地位,即它必须保卫世界上许多友好国家的独立和完整,否则就不可能有均衡。随着历史的发展,随着其他国家力量的壮大,将可以减轻美国肩上的部分担子,许多美国人对此都会表示欢迎。美国人当然对缓和紧张形势的任何机会都表示欢迎。我在政府任职时,参与了与苏缓和政策的实施,我现在仍认为这项政策是正确的,只要这个政策是以现实主义为基础,并导致真正的克制,而不仅仅是形式主义的宣言。我已说过,我认为存在着取得进展的客观条件,能否取得进展,那就要看是否具备了某些具体条件。政治家所能做的一切都是保持对话,并确保让世界人民理解我们所讲的和平条件是什么。就中国和美国而言,一个强大的不断发展的中国是符合共同利益的。我们这些70年代初到中国的人都必然会钦佩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在适应情况变化,承担使10亿人民现代化这一宏伟崇高的任务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勇气和想象力。就中国和美国而言,保持对话是很重要的,这样我们可以了解彼此对世界的看法以及对实现和平的必要条件的看法--各方都有自己的看法,都独立地追求自己的利益。双方的利益在一些根本性的原则问题上吻合,但在某些策略问题上存在分歧,在和平问题上却没有分歧。在你们向我提出的美苏关系问题上,我只能说:这一直是个很深刻的问题。存在着很好的机会,但如果我们以为靠口号就能抓住这一机会,那我们是在欺骗自己。如果我们愿意为此而努力,我想我们是能够获得长时间的和平的,这对全世界人民都有利。在这个进程中,美国对中国的关系将起重大作用。

谢谢诸位!

范志虎译

同类推荐
  • 谋略的故事

    谋略的故事

    很多人为如何提高自己处世、办事的策略苦恼不已,读了很多智谋类书籍也无济于事。殊不知一滴水里就蕴藏着浩潮的大海,一个小故事中就孕育着博大的智慧。 本书共收录了近300则中国古代经典的谋务故事,这些故事都是从浩如烟海的古代谋略典籍中摘选出来的。其中很多故事被国外无数政治家、军事家和企业家奉为经典。本书分政治谋略、军事谋略、断案谋略、说辩谋略、智童谋略等五大部分。与其他智谋类书籍相比,本书所辑故事短小精练,但对于人们提高办事能力,丰富人生智慧的意义却毫不逊色。
  • 比尔·盖茨给青少年的9个忠告

    比尔·盖茨给青少年的9个忠告

    以比尔·盖茨从小到大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经历为依据,把他的成功经验和人生智慧总结出来,以此作为对那些正在成功路上彷徨的年轻人的宝贵忠告。
  • 那些和抑郁相处的日子

    那些和抑郁相处的日子

    因为疼痛,所以成长;因为伤心,所以坚强。谁的青春不迷茫?谁的过往不心伤。今天的80后渐渐“奔3”,他们开始怀念,开始懂得人生。本书作者正是将代表着中国数千万80后所共有的成长故事,通过画笔描绘出来、讲述出来。而作者那段与众不同的经历,却也是我们人生故事中要学会品尝的一颗怪味糖果。
  • 向着阳光奔跑2

    向着阳光奔跑2

    阳光想要遮盖阴影,快乐想要吞噬痛苦,开朗想要战胜沉闷,善良想要淹没邪恶,积极想要消灭颓废,当它们在我们的身体里较量、决斗、抗衡、共同存在时。我们其实可以选择,而我们的心态便决定了我们选择的答案,即使放弃选择,那也是另一种选择。生活总在继续前进中帮你安排了一条通往你选择的结局。本书就是旨在从方方面面提醒读者打破消积思维,换一种心态来生活。品读本书的同时,乐观、开朗、善良将会悄悄在读者的心底播种,慢慢生根发芽,在她的阳光下找到真正的自我,于乐观中积极进取;于开朗中努力奋斗;于善良坚强中快乐生活……阳光可以遮盖阴影,快乐可以吞噬痛苦,开朗可以战胜沉闷,善良可以淹没邪恶。人这一生,还有什么不可以?
  • 冯仑内部讲话

    冯仑内部讲话

    本书通过冯仑的经历和他曾经的讲话,还原了他们创业的过程,找到了万通地产发展、壮大的关键时间点,并展现了冯仑在该时刻扮演的角色及所起到的作用。同时,还对冯仑的所作所为进行了剖析和拓展,探讨了他的做法中哪些能给人理论上的启示,哪些值得现实中直接推广和学习。通过这些,让读者对冯仑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也让读者对创业及管理企业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热门推荐
  • 倾尽天下来爱你

    倾尽天下来爱你

    正文已完结。医仙谷外,蔷薇花开,他看见她的第一眼便难忘;强行带回皇城,废除六宫,以天下为聘,娶她为后,给了她无尽的宠爱;神秘的嗜血神功背后,爱是否可以战胜心魔?误会纷至沓来,他化身为魔,万里黄沙,金戈铁马,他眼中的世界染成一片红色..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一个死去,她握住他手中的剑,指向自己心口的位置,“枫哥哥,沫儿从来没有背叛过你,如果你恨的是我,从这里刺进去便好,不要再滥杀无辜了”,她的血刺痛了他的心,他眼中的猩红却让她心痛。他自封内力,音讯全无,她却执意要找到他:“我说过,就算全天下都抛弃了你,我也会守着你不离不弃”。忘情蛊,忘情丹,真的可以将一切遗忘?真情守候能否换来奇迹出现?神秘的嗜血神功背后究竟隐藏着一段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
  • 柳林中的风声(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柳林中的风声(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语文新课标指定了中小学生的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广大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培养语文素养,促进终身学习等具有深远的意义。
  • 永靖诗情

    永靖诗情

    本书内容包括:八臂观音、八盘峡水电站、吧咪山、白塔川、白塔木匠、白塔寺、伴客同游炳灵寺,归途口占等。
  • 低调做人的艺术

    低调做人的艺术

    本书从低调做人的原则;低调做人的策略;低调做人的方法;低调做人的技巧;以及低调做人在职场中的应用等七个方面。详尽的讲解了低调做人在生活、职场中的运用,事例丰富,条理清晰,语言通俗易懂,是一部适合广大青年读者阅读的成功励志类图书。
  • 万能交换

    万能交换

    小姐你想换点什么?你痔疮?我……要不我给你换个超合金菊花?先生你要换什么?什么?把你媳妇藏獒般的相貌换成天仙?也不是不行,那你就用你的寿命跟我交换吧。大爷您要换什么?你打算用你和你妻子的灵魂换你儿子的功成名就?哎,那我成全你!小朋友来干什么?什么?你要换棒棒糖?来,叔叔给你一根,等你成年以后再来……PS:在韩枫这里,不论是有形的珠宝、四肢和器官:还是无形的理智、运气和天赋:甚至是飘渺的亲情、爱情与友情:只要你付得起代价,他就可以给你想要的一切……
  • 红裳为帝

    红裳为帝

    “我吃这些苦,是想别人不必再吃一样的苦,我学兵法,是想总有一天世上再无战争。”曾几何时,她幼年的梦想被一个男人扭曲,她的利刃不是穿透敌人的胸膛,而是砍下了同袍的头颅,她的兵法不是为了保家卫国,而成了踏破边疆铁血征伐的利器。为了这个男人,她变成满手血腥的嗜血杀神,最终沦为权术阴谋下的牺牲品。重生而来,一袭红裳,一杆长枪,她誓保家国百年不坠!
  • 棋魂之围殇

    棋魂之围殇

    以此来纪念我们最爱的佐为,拥有着赤子之心的他们。千年的执着,千年的等待。神之一手,被抛弃的天才。天为棋盘星做子,一子转乾坤。生死之后方看到,真正的神之一手……是天道!
  • 广播经营战略研究正文

    广播经营战略研究正文

    本书从经营战略理论入手,深入分析了当代中国广播媒介经营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符合我国广播发展实践的经营战略。同时,对我国广播经营实践中出现的伦理冲突和道德问题进行了反思,提出了广播经营的伦理规范。本书对我国广播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既适用于高校传媒专业师生,也可为传媒业从业人员提供指导。
  • 中国学生成长必读百科-地球动物百科

    中国学生成长必读百科-地球动物百科

    孩子和动物天生就是好朋友。地球上千姿百恋的动物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地球因为有了它们世界才变得多姿多彩。本书以充满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的文字配以色彩鲜明生动活泼的图片使读者以轻松愉悦的心情去置身大自然.感受可爱的小动物认识和了解这些”精灵”。
  • 鬼嫁新娘

    鬼嫁新娘

    “我们是相爱的不是吗?你难道就不能放下家族的仇恨跟我在一起吗”“对不起,我做不到,是你亲手毁灭了我们的幸福!”“你我今日在此割发断义,再无夫妻关系”对不起,这样的我不可能放下一切跟你在一起,我不会让你死的。再见了,我最爱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