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31800000067

第67章 唐统一中国的战争(3)

隋炀帝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七月初四日,李渊以四子元吉留守太原,初五日即亲率甲士三万向长安进军。并移檄郡县,谕以尊立代王之意。初六日又分遣张纶将兵徇离石、龙泉、文城三郡,以为主力军右侧翼之掩护。初八日渊至西河慰劳吏民,赈赡贫乏,民年七十以上皆除散官,其余豪俊,随才授任,遂即挥军南下,经雀鼠谷(今介休县西南),至十四日抵于贾胡堡。时代王侑知李渊起兵,遣屈突通屯兵河东(治今永济县),宋老生屯兵霍邑。此时唐军因雨不得进,乃遣沈叔安还太原,运一月粮。十七日张纶军已克离石,杀太守杨子崇。渊当此天候不利,强敌守险,将陷于进退维谷之时,为加强自己声势,削弱敌之阻力,乃致书李密,以结盟友。时李密攻东都,屡败王世充,兵强将勇,河南、河北、淮水诸地区皆附之,因此密得书,即欲为盟主而使祖君彦复书以示此意,约与渊面结盟约。渊得书笑曰:“密妄自矜大,非折简可致。吾方有事关中,若拒绝之,乃是更生一敌,不如卑词推奖,以骄其志,使为我塞成皋(今河南汜水县)之道,缀东都之兵,我得专意西征。俟关中平定,据险养威;徐观鹬蚌之势,以收渔人之功,未为晚也。”乃使温大雅复书,表示尊密为盟主。密得书甚喜,以示将佐曰:“唐公见推,天下不足定矣!”自是信使往来不绝。是时或传突厥将与刘武周乘虚袭太原。渊乃召诸将计议问如何对付当前形势,众将主张固守太原,对霍邑暂缓进军。渊顾问建成世民曰:“尔辈何如?”对曰:“武周位极而志满,突厥少信而贪利,外虽相附,内实相猜;突厥必欲来利太原,宁肯近忘马邑(今朔县)?武周悉其此势,未必同谋。老生、突厥奔竞来拒,进阙图南,退穷自北,还无所入,往无所之,畏溺先沈,近于斯矣。今禾菽被野,人马无忧,坐即有粮,行即得众。李密顾恋仓粟,未遑远略。老生轻躁,破之不疑。定业取威,在兹一决。”渊喜曰:“尔谋得之,吾其决矣。”时太原运粮亦至,于是决定雨霁后继续进兵。

八月初一日,天晴。初二日渊命军中曝晒铠仗装具。初三日,即由山脚小道向霍邑前进。当时所虑者为宋老生固守不战,建成世民曰:“老生勇而无谋,可以轻骑挑之。彼若仍不出战,则诬以通于我;彼恐为左右所奏,安敢不出。”渊曰:“汝言甚善。”乃亲率数百骑先至霍邑城东数里,以待步兵,使建成与世民将数十骑至城下,举鞭指麾若将围城之状,并高声诟骂之。老生果怒,引兵三万,自东门、南门分道而出。渊使殷开山召俊军,后军至,亲与建成布阵城东,使世民布阵城南。渊及建成军战小却,世民与军头段志玄自南原驰下,冲老生阵,而出其后。世民手杀数十人两刀皆缺,血流满袖,洒之复战。渊兵因而复振,传呼曰:“已获宋老生矣!”老生兵大败。渊挥兵先趋东门,以断其归路,门闭;老生下马投堑,刘宏基就斩之。此次战斗至为激烈,僵尸数里。会日暮,渊即命登城,虽无攻具,将士均肉搏而登,遂克霍邑。

城克后议功,军吏曰:“奴应募者,不得与良人同赏。”渊曰:“矢石之间不辨贵贱,论勋之际,何有等差?宜并从本勋授。”于是,计功行赏,无所差异。

(二)渡河作战

攻占霍邑后,唐军继续南下,同年八月初八日人临汾郡(山西今县),抚慰之一如霍邑,然后进军。十二日唐军宿营鼓山(绛郡北口。绛郡治正平,今新绛县),绛郡通守陈叔达拒守,翌日,攻克之,擒叔达礼而用之。十五日唐军抵龙门。

是时唐军如何选择进军路线,主张不一,汾阳人薛大鼎主张进据永丰仓(华阴县),而诸将请先攻河东。河东县户曹任瑰献策曰:“关中豪杰,皆企踵以待义兵。瑰在冯翊积年,知其豪杰,请往谕之,必从风而靡。”李渊采取二策之长,一面使任瑰为招慰大使,往说韩城,(陕西今县),一面遣王长谐、刘弘基、陈演寿、史大奈等将步骑六千自梁山渡河,并嘱长谐等曰:“阃外之事,宜与任瑰筹之!”临行又授长谐策曰:“屈突通精兵不少,相去五十里不敢来战,足明其众不为之用。然通畏罪亦不敢不出,若彼自渡河击卿等,则我进攻河东,彼不能守;彼若全军守城,则卿等绝河梁(蒲津桥,今永济平民两县间之桥),前扼其喉,后拊其背,彼不走必成擒矣。”长谐等受策而渡。至九月初七日,张纶已相继攻取龙泉、文成等郡,并擒获文成太守郑元踌(译子,译事见隋文帝代周时)。是时屈突通果遣桑显和率骁果数千人,夜袭长谐等于饮马泉(似在今韩城县西南),长谐战不利;孙华、史大奈游骑自后击显和,始大破之。显和败还河东,乃自绝河梁以拒守。初八日冯翊太守萧造亦降。初十日渊遂率诸军围河东,屈突通婴城自守。将佐复推渊领太尉,增置官属,渊从之。时三辅豪俊来附渊者,日以千数,渊遂欲引兵西趋长安,但以河东未下,犹豫未决,乃集诸将议策。裴寂曰:“屈突通拥大众凭坚城,吾舍之而去,若攻长安不见,退为河东所踵,腹背受敌,此危道也。不若先克河东,长安恃通为援,通败,长安必破矣。”世民曰:“不然,夫兵贵神速,吾挟累胜之威,抚归顺之众,鼓行而西,长安之人,望风震骇,智不及谋,勇不及断,取之若振槁叶耳。若淹留自毙于坚城之下,彼得成谋修备以待,我坐费岁月,众心离散,则大事去矣。且关中蜂起之徒,未有所属,不可不早为招怀。屈突通守虏耳,不足为虑。”渊乃并采二人之议,留诸将图河东,自引大军渡河而西。时东都方面,王世充等正会师东都,准备进击李密。(《新唐书》高祖纪、裴寂、任瓌、薛大鼎等传)

(三)围攻长安之战

河西郡县闻李渊将渡河,皆纷纷降附。朝邑法曹靳孝谟以蒲津(今平民县黄河渡口之战)、中洋(今黄河中之郭家滩)二城降,华阴(陕西今县东南)令李孝常以永丰仓降。于是河西诸军及京兆各县,亦多遣使请降。同年九月十二日,渊率诸军渡河,十六日进入朝邑(今县),舍于长春宫,关中士民归之者如市。窦轨(威兄子,威乃渊窦后之从父兄)亦聚兵千余迎谒于长春宫。十八日渊一面遣建成及刘文静帅王长谐等诸军数万进永丰仓,收其兵五千,使守潼关以备东方之兵,慰抚使窦轨等并受节度。一面遣世民帅刘弘基等诸军数万徇渭北,慰抚使殷开山等受其节度。此左右两路军皆以长安为目标,定期会攻。

时屈突通闻李渊军西向,即署尧君素领河东通守,使守河东,自引兵数万还救长安(似在今风陵渡渡河),但为刘文静所遏阻,不得进。时有隋将军刘纲戍潼关,通欲往与合兵,将至,刘纲已为王长谐袭破,被斩。通遂还据北城,与唐军对峙。

当此之时,李渊亲戚在关中起兵者,如渊女(柴绍妻)平阳昭公主,与渊从弟神通,及隋左亲卫段纶(娶渊女高密公主),皆于渊渡河时,遣使迎渊。先是柴绍于奉召赴太原时,不敢携妻李氏偕行,李氏遂潜归鄠县别墅,散家赀聚众起兵。渊乃以神通为光禄大夫,纶为金紫光禄大夫,使柴绍将数百骑迎李氏,对何潘仁、李仲文、向善志及其他关中群盗,则一一以书慰劳授官,使各率其兵,受世民节度。

同月二十二日,渊又亲赴永丰仓劳军,开仓赈饥民,然后移其大将军府进屯冯翊。此时世民徇渭北,所至吏民及群盗皆归附之,世民收其豪杰,以备僚属,至泾阳时(陕西今县)已有兵九万。渊命建成选仓上精兵,自新丰趋长安长乐宫(汉故宫,今西安市东),而使世民趋阿城(即阿房宫城,今西安市西),并命二子抵达后,候命攻城。十月初四日渊屯营于春明门(长安城东面三门之中门)西北。建成、世民等亦皆依期到达,合兵二十余万。渊命各依壁垒,毋得入村落侵暴。渊数遣使至城中谕卫文异等以欲尊隋之意,城中不报。至十月十四日,渊遂命诸军围城,十七日渊移驻于安兴坊(东面三门之南门)。是时延安(今县)、上郡(今鄜县)、雕阴(今绥德县)皆降于唐。二十七日渊命诸军攻城,攻至十一月初九日、左军军头雷永吉先登,遂克长安。渊命主符郎宋公弼收图籍,定约法十二条,杀人、劫盗、背军、叛者死。时卫文异已卒,乃执阴世师、骨仪等,数以贪婪苛酷,且拒义师,俱斩之,死者止十余人,余无所问。是月十五日,渊立代王侑为恭帝(时年十三),改元义宁,遥尊炀帝为太上皇。十八日榆林、灵武、平凉、安定诸郡(治今鄂尔多斯左翼后旗),皆遣使请附,于是关西大定。渊乃自为假黄钺、使持节、大都督内外诸军事、尚书令、大丞相,进封唐王。以建成为唐世子,世民为京兆尹、秦公,元吉为齐公。

(四)平定河东之战

屈突通在潼关,阻刘文静兵不得进,相持月余,至十二月乃遣其将桑显和夜袭文静营,诘朝大战,显和纵兵破唐二壁,唯文静一壁独完。文静与殷志玄悉力苦战,数为显和兵突人,及短兵相接,文静中流矢,军垂败;显和以士疲,乃传餐食,文静因得分兵实二壁。会游军数百骑,自南山还击其背,三壁兵大呼,奋而出击,显和遂溃,其众尽降,通势益蹙。或说之降,通曰:“吾蒙国厚恩,事二主,安可逃难,独有以死报尔。”俄闻长安不守,家尽没,乃留显和保潼关,率兵将如洛阳。既行,显和降唐,刘文静遂遣窦琮、殷志玄以精骑追之,及于稠桑(今河南灵宝县西三十里)。显和因呼其众曰:“京师陷,诸君皆家关西,去欲何之!”众乃舍兵仗而降。通知不免,遂下马东南向再拜口称至尊曰:“臣力屈至此,非敢负国!”遂被擒,送长安。渊曰:“忠臣也!”释之,授兵部尚书,蒋国公。

同月渊遣通至河东城下,招降尧君素,谓君素曰:“吁!君素,我力屈而来。”君素曰:“方今力犹未屈,何用多言!”通惭而退。君素坚守至翌年(隋恭帝侑义宁二年,恭帝侗皇泰元年,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渊改以韦义节、吕绍宗攻之。至九月渊再以独孤怀恩代义节,然攻至十二月仍不能克。及怀恩攻之益急,君素乃作木鹅,系表于颈,具论事势,浮之于河,告于东都。君素亦自知不济,然志在死守。至同月初六日,君素左右薛宗、李楚客等遂叛,杀君素以降,传首长安。河东始平。(《隋书》卷七十一)

李渊已奉隋代王侑为帝,尊炀帝为太上皇,自为唐王大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总揽隋政。翌年(恭帝义宁二年,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三月,又自为相国。同月炀帝亦被杀于江都。五月二十日渊遂取隋帝位而代之,是为唐高祖。以世民为尚书令,黄台公李瑗(渊之从子)为刑部侍郎,相国府长史裴寂为右仆射知政事,司马刘文静为纳言,司录窦威为内史令,李纲为礼部尚书参掌选事,府掾殷开山为吏部侍郎,府属赵慈景为兵部侍郎,韦义节为礼部侍郎,主簿陈叔达、崔民干并为黄门侍郎,唐俭为内史侍郎,录事参军裴口为尚书左丞。以隋民部尚书萧瑀为内史令,委以庶政,礼部尚书窦琎为民部尚书,蒋国公屈突通为兵部尚书,长安令独孤怀恩为工部尚书。

三、战略评论

李渊身为国戚,权重位尊,自杨玄感叛后,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彼亦已早有图谋,但见炀帝的政令尚能贯彻于全国,故不敢轻举妄动。后所以卒起兵太原者,实情势所迫;至其能够迅获成功,亦事态所使然。盖太原为隋北方重镇,在突厥强力压迫下,岌岌可危,彼既以战败获咎,几被执送江都。在此种情势下,为隋守太原,终必取咎,与其坐困,不如急谋自存,此为李渊起兵的主要原因。其时东都为李密所困,长安孤悬一方,空虚无援,若自太原进兵,则唾手可得,此种机遇,实千载难逢。加以彼有建成、世民、元吉三子为将,及刘文静等诸人为之辅佐,故能一举而成之。兹简论隋唐在战略上的得失。

(一)炀帝之失

炀帝三征高丽失败之后,前后逃役者纷纷起义,社会动荡,而获征天下骁果,建精锐之军,再举东征,此实逼民反叛。在与突厥主战中,已遭雁门之困,而犹轻视突厥,以为不足为虑,遂赴江都再建水军。至屈突通为李渊击破后,炀帝问方略于裴矩,矩建议曰:“太原有变,京畿不静,遥为处分,恐失事机。唯銮舆早还,方可平定。”但他迟迟不决,侍困于江都。李渊攻陷长安后,炀帝原来轻视突厥及诸叛者的心理已大变,深感大势已去,不可收拾,故不到三月,遂有迁都丹阳之议(武德元年三月)。设其时炀帝能用裴矩早还之策,改弦易辙,率欲西还之骁果以向两京,则形势必为之大变。即使不然,亦不致为急欲西归的关中骁果所杀,此实为炀帝最大失策。(《隋书》卷六十七)

(二)李渊之得失

1.政略运用。前面说过,李渊依突厥以起兵,实形势所使然。盖此时突厥强盛,东自契丹、室韦,西尽吐谷浑、高昌诸国,皆臣附之;且其时凡在北方起兵者,如刘武周、郭子和、梁师都之徒,无不依突厥以自立,由此观之,设使李渊无突厥之助,则其起兵决难成功。尤以李渊缺乏骑兵,欲与宋老生、屈突通争胜负,实为困难至极。故李渊毅然手书称臣于突厥,又许以“京师之财帛金宝人突厥”,此乃逼于事态,一时权宜之计。然此一求助的条件与代价过于高昂,致有“帝以初起,资其兵马,前后饷遗,不可胜纪”,突厥仍“恃功骑倨,每遣使者至长安,多暴横”,遂使“国用不足”。

其次,李渊起兵,仍以奉隋为号召,此亦不失为明智之举。盖其时虽各地盗贼多如牛毛,而隋各地之兵势尚强,炀帝在江都发号施令,各方留守的方面大将,犹遵奉其约束,而不敢有贰心;且李渊乃隋之国戚,地位虽尊崇,若不以尊隋为号召,则隋之官吏视其为叛逆,将失去政治上的优势。李渊深悉此理,故关中巴蜀隋之官吏皆无敌忾之心,而迅速投诚归附。

2.军略运用。

(1)渊自太原进兵时,其军略布置,筹算颇密,如其举军南下,先遣张纶向离石、龙泉、文城等郡,以掩护主力右侧的安全。抵霍邑时,又即设法与李密结盟,以除去其主力左侧的顾虑,遂使寡少之军力(三万),得以集中力量而发挥其战斗力。

(2)大军进至霍邑时遭受霖雨的阻挠,而北方又传来突厥欲袭太原的谣言,诸将皆欲还归太原,再俟后举,李渊力排众议,用其二子建成、世民之策,决意贯彻初定方针。盖起义之兵,全在一鼓作气,若稍涉迟阻,必致士气衰坠,人心瓦解,如此则虽欲还固太原,亦不可得矣。当此之时,决策最为困难,因前有强敌与霖雨之阻,中有诸将纷歧之扰,后有太原被袭之虑,设非兼具精明英勇之气质者,则甚难作出有如李渊的英明决策。

(3)渊军克绛郡之后,薛大鼎、任壤相继献策,建议不可攻河东坚城,自龙门梁山间潜渡,直据永丰仓。但诸将以屈突通数万精兵在河东,诚恐潜渡而进时腹背受敌,故请先攻河东。渊在此两大不同意见之下,乃兼采二策之长,一面先使任壤招慰西岸诸郡县,又使刘弘基等自梁山渡河,一则以诱屈突通脱离其河东坚城,一则遮断蒲津桥梁,以绝屈突通之后。及围攻河东二日不下,李渊深知急引兵渡河之利,但又以河东为忧,乃再集诸将议策,此时又有裴寂与李世民二策之歧异,渊乃再兼采二策之长,分兵围河东,而以主力渡河,一面使建成直趋永丰仓,一面使世民攻略渭北。以此二路对长安行战略机动,遂迫使长安成为孤城,此可见李渊每于诸将议论纷纭之际颇能作出明智的抉择。西方兵学家克劳塞维茨谓“综合抉择力”为统帅主要的才力,李渊可谓得之矣。及已克永丰仓,又即遣刘文静东据潼关,以断屈突通入援长安之路,此一得力措施,遂使诸军得以攻取长安,而无后顾之虑,此亦为军事上至当之举。

同类推荐
  • 当代北京邮政史话

    当代北京邮政史话

    我想,我们是否可以说,历史至少是人民群众参与创造的。人民群众参与创造了历史,自然也有权了解历史。从这个意义来说,当代北京编辑部的这套丛书是这样一个尝试,即帮助人民群众了解历史,或者具体说主要是帮助有一定文字阅读能力的老百姓了解当代北京的历史。我认为。这是一个好的尝试。一起来翻阅吧!
  • 明朝四月天

    明朝四月天

    当吊民伐罪的战鼓声响起,永乐朝的武功赫赫、弘治朝的文治灿然、唐伯虎的文采风流都成为遥远的绝响,只余下秦淮河畔寂寥的灯火和英雄们苍凉的背影。在万千百姓易子而食的哀嚎中,大明朝走到了尽头。历史的心是冷的,穿越者的心是热的,当宋乔来到明末,他发愿要用自己的智慧与力量温暖人间,缔造一个轻盈、明朗、活泼的明朝四月天,使小民风雨不动俱欢颜,皇帝勤政贤明延寿限。这是人间的四月天,这是宋乔的四月天。
  • 明朝大屠夫

    明朝大屠夫

    一个非典型屠夫穿越到明朝嘉靖年间后,一介书生,却行万人屠之事,谋万世之太平。在历史的故纸堆中,这是黄昏来临前一段原本平静的岁月道士皇帝深居后宫三十年自以为帝王心术登峰造极,群臣尽在彀中。无数能臣权臣奸臣弄臣角逐朝野,屡屡刷新明朝政治斗争的最高水平。蒙古人依然是汉族政权的心腹大患,努尔哈赤的父亲还在荒凉的辽东做野人部落的头领。海盗之王汪直走私小贩的事业在南海才刚刚起步。原本只想混吃混喝的青州府秀才林展立下宏愿:我愿常怀慈悲心,掣屠刀在手,杀出一个海清河晏、锐不可当的大明!
  • 大汉谋相

    大汉谋相

    (起点一组签约作品,敬请放心收藏!)一张利嘴,一颗好财之心,满腹妙计,且看他如何玩弄秦、楚、汉英雄豪杰于股掌之中。陈平性格也太过玲珑,于是,无论处在什么样的时局,无论遇到什么样的人物,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境,他都能游刃有余,从容面对,全情投入,以一个天生戏子的“才华”,演绎出精彩的人生。也许他演绎的太过生动,内容又是如此丰富,于是,千百年来,我们讲起陈平,津津乐道的只是他的奇计故事、智慧火花和表演风度,至于脱下面具的他,有什么样的真实情感和想法,我们则不得而知。PS:此文深藏阴谋诡计,心术不正者勿看!不要学坏哦。书群:41749886
  • 明末之帝国再起

    明末之帝国再起

    崇祯皇帝是一个勤政的皇帝,但是他身在一个悲剧的时代。明太祖的税收政策的后果由他来承担。极低的商业税让朝廷的府库空虚,但受商人支持的东林党是不会允许他加税的,只能加农税,又遇上干旱的气候,百姓活不下去,义军四起。关外满清虎视眈眈,李自成推翻了明朝,却被满清窃取胜利果实,从此,中华民族陷入黑暗深渊。一个来自现代的集团掌门人将怎么拯救这个国家呢?敬请期待
热门推荐
  • 佛说菩萨十住经一卷

    佛说菩萨十住经一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混大的一代

    混大的一代

    谁的青春不张扬谁的青春不迷茫年少就该轻狂年轻就该气盛这是一个关于友情,爱情,亲情的故事,祭奠那些热血的青春岁月。陈墨小时候绝对算是标准意义上的富二代,只是这种好日子很快就随着父亲生意的失败而化为虚无,不过一个暑假,陈墨见惯了人情冷暖,没了父母约束的他开始了混在校园的日子,另一种人生开启,打架斗殴,抽烟喝酒,这些成为了他日常生活的主旋律,是好是坏,谁能说的清。。。
  • 旋风少女5

    旋风少女5

    『暹罗猫·Club』本文承接明晓溪的旋风少女:爱之名。在第四部中藏有许许多多的悬念,正文结束以后就直接到了尾声,在这七年间究竟发生了什么?疑点重重,扑朔迷离,众所周知的结局,过程却有着不为人知的苦涩。白色跆拳道与晶莹的爱情,少男少女们在阳光下挥洒着青春和汗水。
  • 新球管理局局长

    新球管理局局长

    地球源越来越贫乏,还好飞来一颗新的星球。我的使命:扶持公主坐上皇位,全地图镇压一切敢跟我唱反调的人。因为只有这样,你们才能把各种家电、服装、唱片,当神器卖过去,哪怕三无产品。我个人力量微薄,所以我邀请各位有志青年,和我一起实现这个伟大理想。职员守则:坚决跟随易局长脚步,哪怕他正在跳崖。员工目标:将这颗星球每一寸土地,都纳入易局长的管辖内。PS:传说~那个星球某个角落;生活着一群强大而神秘的种族,他们将正义视为荣耀,把仁慈奉为信仰。每当大地陷入黑暗,他们就会哼着战歌,为世界带来光明。【吼吼~我们是禽兽、我们是流氓、我们是刀枪不入的野蛮狂,我们敢攻击除易局长之外的任何人。】我叫易小虎,虽然我有点贪婪、好色、妒嫉,但我认为掩盖不了我伟大的人格。
  • 上古星辰诀

    上古星辰诀

    “游戏中我无敌于天下,却走不出淘汰者的命运,游戏中结识完美的仙子,她却陷入永久沉睡的绝症,游戏中运气逆天得到星辰珠,却在关键时刻让我遗憾死去。”“我恨啊!老天你为何这么折腾我,若给我正常人的一世,我必逆了这苍天!苍天欺我!苍天怕我?!”牧宇异界重生,拥有世间最废的天赋,但这依然挡不住牧宇逆天的脚步。[上古世纪前传,没有关联游戏][我喜白日梦,我喜,白白日梦]
  • 墨魂战决

    墨魂战决

    以大道之魂手写我之逍遥。玄墨阁外阁弟子吴轩勿入禁地解封墨灵无心。无心:“墨本无心,内涵天道。”玄之大陆,这是个美丽,也是强者为尊的世界。整个大陆由又五个板块组成,在大陆上生活着的有两种人,普通人和玄者。普通人我们不说,玄者又分天玄和地玄还有传说中的天者九玄。细分天玄:人之境,心之境,灵之境,魂之境。天玄:天人,天将,天王,天帝,天尊。每个境界由分九级。
  • 易段天机传

    易段天机传

    混沌初开,有四部天书与黑龙自天地孕育而出。相传,得四部天书者得永生,黑龙开悟后守护四部天书,却不料最后被剑宗老祖墨芥子斩落江中,四部天书分散落在人间。数千年后,黑龙转世成为墨芥子后人,被父亲废去经脉,看着天之骄子的哥哥,十三岁的墨天羽内心总是无法平静。却不料在一次郊游遇险后,墨天羽的人生轨迹却发生了变化,从而开启了一个血雨腥风的武林时代。
  • 陌言执风素染錦笙

    陌言执风素染錦笙

    “喂,我喜欢你”“额,我们还是做朋友吧”“。。。。。陌如风,我一定会让你爱上我的!”纵使爱上你是万劫不复的开始,那么,我宁愿以一生的万劫换你一世的平安。只求,上苍能怜他胜过怜我。多年后,回首再见,发现你我仍在互相等待。是情深缘浅,还是命中注定?是一世怨偶,还是甜蜜眷侣?异国的雨,究竟淋湿了谁的回忆。把它埋藏在心里?“即使丢下整个世界,也绝对不会丢下你。”你给的承诺,似曾遇见,却又不可触摸。“还爱吗?”“深爱着。”即使重来一次,我也一如既往。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三国公子

    三国公子

    不一样的无限,不一样的小界;不一样的刘彤;不一样的作者,我是忘不了你我为自己代言。且看主脚如何人前显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