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31800000067

第67章 唐统一中国的战争(3)

隋炀帝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七月初四日,李渊以四子元吉留守太原,初五日即亲率甲士三万向长安进军。并移檄郡县,谕以尊立代王之意。初六日又分遣张纶将兵徇离石、龙泉、文城三郡,以为主力军右侧翼之掩护。初八日渊至西河慰劳吏民,赈赡贫乏,民年七十以上皆除散官,其余豪俊,随才授任,遂即挥军南下,经雀鼠谷(今介休县西南),至十四日抵于贾胡堡。时代王侑知李渊起兵,遣屈突通屯兵河东(治今永济县),宋老生屯兵霍邑。此时唐军因雨不得进,乃遣沈叔安还太原,运一月粮。十七日张纶军已克离石,杀太守杨子崇。渊当此天候不利,强敌守险,将陷于进退维谷之时,为加强自己声势,削弱敌之阻力,乃致书李密,以结盟友。时李密攻东都,屡败王世充,兵强将勇,河南、河北、淮水诸地区皆附之,因此密得书,即欲为盟主而使祖君彦复书以示此意,约与渊面结盟约。渊得书笑曰:“密妄自矜大,非折简可致。吾方有事关中,若拒绝之,乃是更生一敌,不如卑词推奖,以骄其志,使为我塞成皋(今河南汜水县)之道,缀东都之兵,我得专意西征。俟关中平定,据险养威;徐观鹬蚌之势,以收渔人之功,未为晚也。”乃使温大雅复书,表示尊密为盟主。密得书甚喜,以示将佐曰:“唐公见推,天下不足定矣!”自是信使往来不绝。是时或传突厥将与刘武周乘虚袭太原。渊乃召诸将计议问如何对付当前形势,众将主张固守太原,对霍邑暂缓进军。渊顾问建成世民曰:“尔辈何如?”对曰:“武周位极而志满,突厥少信而贪利,外虽相附,内实相猜;突厥必欲来利太原,宁肯近忘马邑(今朔县)?武周悉其此势,未必同谋。老生、突厥奔竞来拒,进阙图南,退穷自北,还无所入,往无所之,畏溺先沈,近于斯矣。今禾菽被野,人马无忧,坐即有粮,行即得众。李密顾恋仓粟,未遑远略。老生轻躁,破之不疑。定业取威,在兹一决。”渊喜曰:“尔谋得之,吾其决矣。”时太原运粮亦至,于是决定雨霁后继续进兵。

八月初一日,天晴。初二日渊命军中曝晒铠仗装具。初三日,即由山脚小道向霍邑前进。当时所虑者为宋老生固守不战,建成世民曰:“老生勇而无谋,可以轻骑挑之。彼若仍不出战,则诬以通于我;彼恐为左右所奏,安敢不出。”渊曰:“汝言甚善。”乃亲率数百骑先至霍邑城东数里,以待步兵,使建成与世民将数十骑至城下,举鞭指麾若将围城之状,并高声诟骂之。老生果怒,引兵三万,自东门、南门分道而出。渊使殷开山召俊军,后军至,亲与建成布阵城东,使世民布阵城南。渊及建成军战小却,世民与军头段志玄自南原驰下,冲老生阵,而出其后。世民手杀数十人两刀皆缺,血流满袖,洒之复战。渊兵因而复振,传呼曰:“已获宋老生矣!”老生兵大败。渊挥兵先趋东门,以断其归路,门闭;老生下马投堑,刘宏基就斩之。此次战斗至为激烈,僵尸数里。会日暮,渊即命登城,虽无攻具,将士均肉搏而登,遂克霍邑。

城克后议功,军吏曰:“奴应募者,不得与良人同赏。”渊曰:“矢石之间不辨贵贱,论勋之际,何有等差?宜并从本勋授。”于是,计功行赏,无所差异。

(二)渡河作战

攻占霍邑后,唐军继续南下,同年八月初八日人临汾郡(山西今县),抚慰之一如霍邑,然后进军。十二日唐军宿营鼓山(绛郡北口。绛郡治正平,今新绛县),绛郡通守陈叔达拒守,翌日,攻克之,擒叔达礼而用之。十五日唐军抵龙门。

是时唐军如何选择进军路线,主张不一,汾阳人薛大鼎主张进据永丰仓(华阴县),而诸将请先攻河东。河东县户曹任瑰献策曰:“关中豪杰,皆企踵以待义兵。瑰在冯翊积年,知其豪杰,请往谕之,必从风而靡。”李渊采取二策之长,一面使任瑰为招慰大使,往说韩城,(陕西今县),一面遣王长谐、刘弘基、陈演寿、史大奈等将步骑六千自梁山渡河,并嘱长谐等曰:“阃外之事,宜与任瑰筹之!”临行又授长谐策曰:“屈突通精兵不少,相去五十里不敢来战,足明其众不为之用。然通畏罪亦不敢不出,若彼自渡河击卿等,则我进攻河东,彼不能守;彼若全军守城,则卿等绝河梁(蒲津桥,今永济平民两县间之桥),前扼其喉,后拊其背,彼不走必成擒矣。”长谐等受策而渡。至九月初七日,张纶已相继攻取龙泉、文成等郡,并擒获文成太守郑元踌(译子,译事见隋文帝代周时)。是时屈突通果遣桑显和率骁果数千人,夜袭长谐等于饮马泉(似在今韩城县西南),长谐战不利;孙华、史大奈游骑自后击显和,始大破之。显和败还河东,乃自绝河梁以拒守。初八日冯翊太守萧造亦降。初十日渊遂率诸军围河东,屈突通婴城自守。将佐复推渊领太尉,增置官属,渊从之。时三辅豪俊来附渊者,日以千数,渊遂欲引兵西趋长安,但以河东未下,犹豫未决,乃集诸将议策。裴寂曰:“屈突通拥大众凭坚城,吾舍之而去,若攻长安不见,退为河东所踵,腹背受敌,此危道也。不若先克河东,长安恃通为援,通败,长安必破矣。”世民曰:“不然,夫兵贵神速,吾挟累胜之威,抚归顺之众,鼓行而西,长安之人,望风震骇,智不及谋,勇不及断,取之若振槁叶耳。若淹留自毙于坚城之下,彼得成谋修备以待,我坐费岁月,众心离散,则大事去矣。且关中蜂起之徒,未有所属,不可不早为招怀。屈突通守虏耳,不足为虑。”渊乃并采二人之议,留诸将图河东,自引大军渡河而西。时东都方面,王世充等正会师东都,准备进击李密。(《新唐书》高祖纪、裴寂、任瓌、薛大鼎等传)

(三)围攻长安之战

河西郡县闻李渊将渡河,皆纷纷降附。朝邑法曹靳孝谟以蒲津(今平民县黄河渡口之战)、中洋(今黄河中之郭家滩)二城降,华阴(陕西今县东南)令李孝常以永丰仓降。于是河西诸军及京兆各县,亦多遣使请降。同年九月十二日,渊率诸军渡河,十六日进入朝邑(今县),舍于长春宫,关中士民归之者如市。窦轨(威兄子,威乃渊窦后之从父兄)亦聚兵千余迎谒于长春宫。十八日渊一面遣建成及刘文静帅王长谐等诸军数万进永丰仓,收其兵五千,使守潼关以备东方之兵,慰抚使窦轨等并受节度。一面遣世民帅刘弘基等诸军数万徇渭北,慰抚使殷开山等受其节度。此左右两路军皆以长安为目标,定期会攻。

时屈突通闻李渊军西向,即署尧君素领河东通守,使守河东,自引兵数万还救长安(似在今风陵渡渡河),但为刘文静所遏阻,不得进。时有隋将军刘纲戍潼关,通欲往与合兵,将至,刘纲已为王长谐袭破,被斩。通遂还据北城,与唐军对峙。

当此之时,李渊亲戚在关中起兵者,如渊女(柴绍妻)平阳昭公主,与渊从弟神通,及隋左亲卫段纶(娶渊女高密公主),皆于渊渡河时,遣使迎渊。先是柴绍于奉召赴太原时,不敢携妻李氏偕行,李氏遂潜归鄠县别墅,散家赀聚众起兵。渊乃以神通为光禄大夫,纶为金紫光禄大夫,使柴绍将数百骑迎李氏,对何潘仁、李仲文、向善志及其他关中群盗,则一一以书慰劳授官,使各率其兵,受世民节度。

同月二十二日,渊又亲赴永丰仓劳军,开仓赈饥民,然后移其大将军府进屯冯翊。此时世民徇渭北,所至吏民及群盗皆归附之,世民收其豪杰,以备僚属,至泾阳时(陕西今县)已有兵九万。渊命建成选仓上精兵,自新丰趋长安长乐宫(汉故宫,今西安市东),而使世民趋阿城(即阿房宫城,今西安市西),并命二子抵达后,候命攻城。十月初四日渊屯营于春明门(长安城东面三门之中门)西北。建成、世民等亦皆依期到达,合兵二十余万。渊命各依壁垒,毋得入村落侵暴。渊数遣使至城中谕卫文异等以欲尊隋之意,城中不报。至十月十四日,渊遂命诸军围城,十七日渊移驻于安兴坊(东面三门之南门)。是时延安(今县)、上郡(今鄜县)、雕阴(今绥德县)皆降于唐。二十七日渊命诸军攻城,攻至十一月初九日、左军军头雷永吉先登,遂克长安。渊命主符郎宋公弼收图籍,定约法十二条,杀人、劫盗、背军、叛者死。时卫文异已卒,乃执阴世师、骨仪等,数以贪婪苛酷,且拒义师,俱斩之,死者止十余人,余无所问。是月十五日,渊立代王侑为恭帝(时年十三),改元义宁,遥尊炀帝为太上皇。十八日榆林、灵武、平凉、安定诸郡(治今鄂尔多斯左翼后旗),皆遣使请附,于是关西大定。渊乃自为假黄钺、使持节、大都督内外诸军事、尚书令、大丞相,进封唐王。以建成为唐世子,世民为京兆尹、秦公,元吉为齐公。

(四)平定河东之战

屈突通在潼关,阻刘文静兵不得进,相持月余,至十二月乃遣其将桑显和夜袭文静营,诘朝大战,显和纵兵破唐二壁,唯文静一壁独完。文静与殷志玄悉力苦战,数为显和兵突人,及短兵相接,文静中流矢,军垂败;显和以士疲,乃传餐食,文静因得分兵实二壁。会游军数百骑,自南山还击其背,三壁兵大呼,奋而出击,显和遂溃,其众尽降,通势益蹙。或说之降,通曰:“吾蒙国厚恩,事二主,安可逃难,独有以死报尔。”俄闻长安不守,家尽没,乃留显和保潼关,率兵将如洛阳。既行,显和降唐,刘文静遂遣窦琮、殷志玄以精骑追之,及于稠桑(今河南灵宝县西三十里)。显和因呼其众曰:“京师陷,诸君皆家关西,去欲何之!”众乃舍兵仗而降。通知不免,遂下马东南向再拜口称至尊曰:“臣力屈至此,非敢负国!”遂被擒,送长安。渊曰:“忠臣也!”释之,授兵部尚书,蒋国公。

同月渊遣通至河东城下,招降尧君素,谓君素曰:“吁!君素,我力屈而来。”君素曰:“方今力犹未屈,何用多言!”通惭而退。君素坚守至翌年(隋恭帝侑义宁二年,恭帝侗皇泰元年,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渊改以韦义节、吕绍宗攻之。至九月渊再以独孤怀恩代义节,然攻至十二月仍不能克。及怀恩攻之益急,君素乃作木鹅,系表于颈,具论事势,浮之于河,告于东都。君素亦自知不济,然志在死守。至同月初六日,君素左右薛宗、李楚客等遂叛,杀君素以降,传首长安。河东始平。(《隋书》卷七十一)

李渊已奉隋代王侑为帝,尊炀帝为太上皇,自为唐王大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总揽隋政。翌年(恭帝义宁二年,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三月,又自为相国。同月炀帝亦被杀于江都。五月二十日渊遂取隋帝位而代之,是为唐高祖。以世民为尚书令,黄台公李瑗(渊之从子)为刑部侍郎,相国府长史裴寂为右仆射知政事,司马刘文静为纳言,司录窦威为内史令,李纲为礼部尚书参掌选事,府掾殷开山为吏部侍郎,府属赵慈景为兵部侍郎,韦义节为礼部侍郎,主簿陈叔达、崔民干并为黄门侍郎,唐俭为内史侍郎,录事参军裴口为尚书左丞。以隋民部尚书萧瑀为内史令,委以庶政,礼部尚书窦琎为民部尚书,蒋国公屈突通为兵部尚书,长安令独孤怀恩为工部尚书。

三、战略评论

李渊身为国戚,权重位尊,自杨玄感叛后,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彼亦已早有图谋,但见炀帝的政令尚能贯彻于全国,故不敢轻举妄动。后所以卒起兵太原者,实情势所迫;至其能够迅获成功,亦事态所使然。盖太原为隋北方重镇,在突厥强力压迫下,岌岌可危,彼既以战败获咎,几被执送江都。在此种情势下,为隋守太原,终必取咎,与其坐困,不如急谋自存,此为李渊起兵的主要原因。其时东都为李密所困,长安孤悬一方,空虚无援,若自太原进兵,则唾手可得,此种机遇,实千载难逢。加以彼有建成、世民、元吉三子为将,及刘文静等诸人为之辅佐,故能一举而成之。兹简论隋唐在战略上的得失。

(一)炀帝之失

炀帝三征高丽失败之后,前后逃役者纷纷起义,社会动荡,而获征天下骁果,建精锐之军,再举东征,此实逼民反叛。在与突厥主战中,已遭雁门之困,而犹轻视突厥,以为不足为虑,遂赴江都再建水军。至屈突通为李渊击破后,炀帝问方略于裴矩,矩建议曰:“太原有变,京畿不静,遥为处分,恐失事机。唯銮舆早还,方可平定。”但他迟迟不决,侍困于江都。李渊攻陷长安后,炀帝原来轻视突厥及诸叛者的心理已大变,深感大势已去,不可收拾,故不到三月,遂有迁都丹阳之议(武德元年三月)。设其时炀帝能用裴矩早还之策,改弦易辙,率欲西还之骁果以向两京,则形势必为之大变。即使不然,亦不致为急欲西归的关中骁果所杀,此实为炀帝最大失策。(《隋书》卷六十七)

(二)李渊之得失

1.政略运用。前面说过,李渊依突厥以起兵,实形势所使然。盖此时突厥强盛,东自契丹、室韦,西尽吐谷浑、高昌诸国,皆臣附之;且其时凡在北方起兵者,如刘武周、郭子和、梁师都之徒,无不依突厥以自立,由此观之,设使李渊无突厥之助,则其起兵决难成功。尤以李渊缺乏骑兵,欲与宋老生、屈突通争胜负,实为困难至极。故李渊毅然手书称臣于突厥,又许以“京师之财帛金宝人突厥”,此乃逼于事态,一时权宜之计。然此一求助的条件与代价过于高昂,致有“帝以初起,资其兵马,前后饷遗,不可胜纪”,突厥仍“恃功骑倨,每遣使者至长安,多暴横”,遂使“国用不足”。

其次,李渊起兵,仍以奉隋为号召,此亦不失为明智之举。盖其时虽各地盗贼多如牛毛,而隋各地之兵势尚强,炀帝在江都发号施令,各方留守的方面大将,犹遵奉其约束,而不敢有贰心;且李渊乃隋之国戚,地位虽尊崇,若不以尊隋为号召,则隋之官吏视其为叛逆,将失去政治上的优势。李渊深悉此理,故关中巴蜀隋之官吏皆无敌忾之心,而迅速投诚归附。

2.军略运用。

(1)渊自太原进兵时,其军略布置,筹算颇密,如其举军南下,先遣张纶向离石、龙泉、文城等郡,以掩护主力右侧的安全。抵霍邑时,又即设法与李密结盟,以除去其主力左侧的顾虑,遂使寡少之军力(三万),得以集中力量而发挥其战斗力。

(2)大军进至霍邑时遭受霖雨的阻挠,而北方又传来突厥欲袭太原的谣言,诸将皆欲还归太原,再俟后举,李渊力排众议,用其二子建成、世民之策,决意贯彻初定方针。盖起义之兵,全在一鼓作气,若稍涉迟阻,必致士气衰坠,人心瓦解,如此则虽欲还固太原,亦不可得矣。当此之时,决策最为困难,因前有强敌与霖雨之阻,中有诸将纷歧之扰,后有太原被袭之虑,设非兼具精明英勇之气质者,则甚难作出有如李渊的英明决策。

(3)渊军克绛郡之后,薛大鼎、任壤相继献策,建议不可攻河东坚城,自龙门梁山间潜渡,直据永丰仓。但诸将以屈突通数万精兵在河东,诚恐潜渡而进时腹背受敌,故请先攻河东。渊在此两大不同意见之下,乃兼采二策之长,一面先使任壤招慰西岸诸郡县,又使刘弘基等自梁山渡河,一则以诱屈突通脱离其河东坚城,一则遮断蒲津桥梁,以绝屈突通之后。及围攻河东二日不下,李渊深知急引兵渡河之利,但又以河东为忧,乃再集诸将议策,此时又有裴寂与李世民二策之歧异,渊乃再兼采二策之长,分兵围河东,而以主力渡河,一面使建成直趋永丰仓,一面使世民攻略渭北。以此二路对长安行战略机动,遂迫使长安成为孤城,此可见李渊每于诸将议论纷纭之际颇能作出明智的抉择。西方兵学家克劳塞维茨谓“综合抉择力”为统帅主要的才力,李渊可谓得之矣。及已克永丰仓,又即遣刘文静东据潼关,以断屈突通入援长安之路,此一得力措施,遂使诸军得以攻取长安,而无后顾之虑,此亦为军事上至当之举。

同类推荐
  • 石破三国

    石破三国

    好男儿当纵横三国,顺我者昌,逆我者诛之!夜灯初上,红袖温酒,笑看一段三国传奇。
  • 东汉末世录

    东汉末世录

    意外落水,竟错穿东汉末年!对于一个在现代屡屡碰壁的慕楚究竟是好是坏?是机遇还是上天对其新的一次虐玩?“天道酬勤,自不负天下怀志男儿!”“硝烟四起,吾必在这乱世争一席!”“问鼎中原,唐刀在手谁人敢一战!”“万般皆空,重义者自当为情所缚!”
  • 扑朔迷离的历史真相

    扑朔迷离的历史真相

    所谓历史,就是意味着已经过去不会再重演的旧事时光,可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扑朔迷离的真真假假,谜团传奇,却在等待我们去探索和发现。秦始皇身世之谜?世外桃源从何而来?谁是恢弘的兵马俑的主人?究竟是谁毁掉阿房宫?……拨开历史的迷雾,破解事实的真相!
  • 白马啸三国

    白马啸三国

    他父母早逝,只身来到城市想要一番作为,却事事不如意。一次意外穿越来到三国。且看他如何玩转坐下白龙马,手中乌金枪,笑傲天下英雄,谁敢与之争锋!
  • 山海经(第九卷)

    山海经(第九卷)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一般认为主要记述的是古代神话、地理、动物、植物、矿物、巫术、宗教、历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记载了许多诡异的怪兽以及光怪陆离的神话故事,《山海经》全书十八卷,其中“山经”五卷,“海经”八卷,“大荒经”四卷,“海内经”一卷,共约31000字。记载了100多邦国,550山,300水道以及邦国山水的地理、风土物产等讯息。其中《山经》所载的大部分是历代巫师、方士和祠官的踏勘记录,经长期传写编纂,多少会有所夸饰,但仍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本书主要是对该书进行了解读。
热门推荐
  • 赠卢大夫将军

    赠卢大夫将军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造像量度经

    造像量度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荒原纪

    荒原纪

    一朝只为红颜知己,踏上修仙路。万年生死谁能预料,魂归一场美梦。(本文极度慢热,希望大家缓一缓先,最初的十章只是铺垫,与玄幻看似相差很大,但你坚持下去就一定会看见不一样的东西!总而言之,我都会一如既往的坚持下去,写完这本幻想多年的书)
  • 直指黑道

    直指黑道

    兄弟有难,我欲狂扫天下,亲人有难,我欲杀尽一切,国家有难,我欲平反世界,热血沸腾,我欲直指天下,称霸世界,俯瞰芸芸。看兄弟五人如何将人生无限辉煌!
  • 黑暗圣裁

    黑暗圣裁

    一个又一个的妖魔现世,到底,是谁在操控着这一切?他有心灭魔,但他自己就是一个魔。神又是什么,天又在哪里,人们命运的背后,隐藏着的什么巨大阴谋,阴谋的操控者,又有着怎样的实力。
  • 星穿

    星穿

    一个爱天下爱万物的王子,看他如何成为一代帝王
  • 绝代风华之美人如画

    绝代风华之美人如画

    美艳高冷的心理专家穿越到古代,在风景如画的世界里,在形形色色的人群里,找寻着自己梦想的温暖……
  • 白貔记

    白貔记

    白貔记题材广泛,内容涉及人生、社会、城乡、校园、亲情等方面。收录的小小说立意新颖、构思精巧,其中的很多作品被转载多次,有些还被设计成中考、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
  • 诱惑(美女局长狱中忏悔手记)

    诱惑(美女局长狱中忏悔手记)

    婚姻破裂、事业受挫,桑萸如同溺水一般,掉进生活的旋涡中无法自拔。 机缘巧合,桑萸遇到了一位特殊的病人——药监局局长耿仕轩。他有权有势、幽默风趣,却家庭不幸,而桑萸有才有色、惹人怜爱,情愫悄悄地在两人心中蔓延。耿仕轩的出现,成为桑萸绝望中的一丝曙光,她及时抓住了这棵救命稻草。而后,耿仕轩荣升副市长,桑萸一步步堕入他的温柔和权势魔力中,再加上“老爷子”暗中庇护,她从一名普通医生一步步升至科室主任、副院长、院长、市卫生局局长。她自认为靠山足够大足够稳,在仕途中完全可以游刃有余、叱咤风云,谁料最后却仍逃不过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 重生之创世纪

    重生之创世纪

    重生九六年,回到十四年前刚刚要上高中的自己,重回校园弥补曾经的遗憾,从零开始创业,漫漫商路,一步一步走向世界的巅峰...本书基本是基于现实的YY,除了重生这个人生最大的BUG外,并没有设定其它金手指,本书是一本以重生为噱头的创业,商战,官场和都市生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