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27700000115

第115章 李开芳速占汉阳(9)

天军全部人马沿长江东下,殿左一检点黄玉昆,与殿右二指挥李开芳,担任水师前锋,为庞大船队清路开道。御林侍卫林凤祥继续率陆路军沿长江南岸前进。

天王、东王仍然坐中水路指挥全军。典水匠唐正财新官上任有新招,他把水师八千艘船只编排得井井有条。诸王船只并不显眼,夹在船队中间具有保密性,在行军打仗中这样做是安全的。带兵官船插上红旗便于传令;作战船队插上黄旗便于调遣;老幼船队插上黑旗便于保护;物资船队插上绿旗便于看管。

陆路军也用旗帜来区分兵力:每军打一红旗、每师打一黄旗、每旅打一绿旗。天军近十万人浩荡而来,旌旗处处,十分壮观。

离岳州入湖北,陆路军首先进抵蒲圻县。清知县周和祥以卵击石,率几百兵勇阻拦,结果一触即溃,周和祥死在战乱中。

水陆两路大军沿途攻占五、六座县城皆弃而不守,迅速奔向武汉,五日后水师前锋即抵武昌府江面。

湖北巡抚常大淳悔不该堆石沉船于湘江临资口。他万没想到自己苦苦经营了一个多月的防御工事,就那么几日内被发匪破坏了。他听说有数千平民百姓协助发匪打捞沉船,不由不感叹道:“人心不古世风日下。”

岳州失守,湖北提督博勒恭武逃得杳无踪影,想必是隐居他乡苟且偷生去了。常大淳只好奏请朝廷,改任原江南提督双福为湖北提督,会办武汉防守事宜。

双福系满族旗人,主要靠高贵出身提升起来,本无什么军事才能。他平日身居高官只知道欺压百姓、胡作非为,面对汹涌而来的太平军,双福又有什么本事抵挡呢?他的前任博勒恭武也是满人,在和平年代里那真是耀武扬威,气冲牛斗,可是面对太平军博勒恭武逃亡民间,隐姓埋名,不知所踪。

同是满人,双福比博勒恭武强一点的是:他还敢于面对战争,没有逃跑。

双福采用了两种防御措施:一是将城外所有兵力都撤到城内,美其名曰加强城内防守。二是撤除城墙下所有民房,免得太平军利用民房攻城。时间紧迫拆房困难,双福干脆命令兵勇们举火焚烧。一时间城外大火冲天,浓烟滚滚。时值冬季,寒天冷冻,失去住房的百姓们嚎啕大哭、凄惨万分。

太平军殿左一检点黄玉昆、殿右二指挥李开芳率作战水师顺江东下,抢先到达武汉江面。武汉三镇已被焚烧房屋烟火遮蔽,敌情不明先打哪里?黄玉昆只好请示东王。

杨秀清分析了军事形势,他觉得武汉三镇呈三角形夹住长江、汉江,南岸武昌城是最坚固的。武昌历来是湖广总督住地,城池高大防备森严,不是一下子就能打下来的。拿下整个武汉的最好办法是各个击破、先先易后难,先占汉阳、汉口再打武昌就无后顾之忧了。杨秀清于是决定尽快攻占汉阳。

黄玉昆、李开芳率五千精兵弃船登陆,前去攻打汉阳城。

驻守汉阳的清军人数不到两千,由副将朱瀚、知府董振铎指挥。他们仿效左宗棠保长沙之法,日夜以酒肉犒赏兵勇及斩发匪人头一颗,赏银十两的老套激励部下。可是,当太平军大部队一到,两千清兵还是不顾一切争相逃命。他们有一个想法:人如果死了,那酒肉和银两又有什么用呢?

人数本来就比太平军少士气又如此低落,朱瀚、董振铎纵有三头六臂也挡不住太平军猛烈进攻。

李开芳命令炮兵对准汉阳城墙先来一阵猛轰,城门倒了城墙塌了,几千天兵以排山倒海之势从几处冲进汉阳城。连日来,昼夜喝酒吃肉的两千清兵少数为义气出来抵抗,很快非死即伤。多数则好汉不吃眼前亏,逃吧!保命要紧啊!城反正守不住死了也白搭。

朱瀚、董振铎见兵勇一哄而散部队跑个精光,怎么也拦不住。董振铎不由骂骂咧咧:“格板妈,没良心,平日好酒好肉待你们,就这么白吃了?”

副将朱瀚骑马从城边撤下来,喊道:“董知府,粤匪已冲进城来了,你快逃吧!”朱瀚话音未落一发炮弹打来,朱瀚当场毙命。

董振铎已被眼前的一切闹得神情麻木,他目光呆滞,自言自语:“逃?逃到哪里去?先逃的先死,后逃的后死,迟早都是一死。”他索性不跑,望着眼前人喊马嘶、战火纷飞的杂乱景象,仿佛自己是个局外人、旁观者。

李开芳先率几千人冲进汉阳搜索残敌;黄玉昆随后带一千人扑灭城中大火,安抚百姓。

知府董振铎被活捉,数百个当地百姓围上来咬牙切齿、破口大骂:“你这狗官为了阻拦天军,就放火烧掉我的住房,你真是狼心狗肺呀!”“汉阳城外成了一片火海,你真是罪恶滔天、死有余辜啊!”“弟兄们,打!打死这个黑心狼。”被烧掉住房的百姓们愤怒以极,止不住对董振铎拳打脚踢。

董振铎无法忍受这种肉体上的殴打,以及心理上的摧残,他使劲分开人群,猛力向墙角撞去。只听得一声沉闷响声,他头破血流而死。

太平军占领汉阳,有了一块落脚点,一万多艘船只浩荡而来,完全控制了武汉江面。水师占有绝对优势,而陆路军也同时在南岸围住武昌城,困守在城内的清军只有挨打的份了。

正是:太平军四面包围,武昌城指日可取。

同类推荐
  •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是苏联时期拍摄的一部经典电影,而张锡模的《莫斯科不相信眼泪》当然不是一部文艺爱情小说,但是,它的确是一本细腻记录俄罗斯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作者从历史、政治、体制、文学、鬼魅、民间传说到乡野逸事、价值观……包罗万象、无所不谈。本书表面看是作者俄罗斯留学时期的生活随笔与心情记录,然而读者在细读每则“小故事”的过程中,却又不自觉地坠入到一个更深层、更严肃的社会议题中而陷入沉思。
  • 大明战狼

    大明战狼

    特战精英,穿越明末乱世,附身小将李定国。时值朝廷腐败,强势鞑子虎视眈眈!时势造英雄,携前世记忆,他在明朝开启工业革命!八旗铁骑横扫天下,却可敢挡红衣大炮?任你神算多谋,又如何与精通历史的他相比?不为明朝,他只为民族大义,乱世出兵七个月,辟地三千里!连胜!……
  • 动荡年代(1960-1969)

    动荡年代(1960-1969)

    本书讲述了1960年—1969年这一段历史时期内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重大事件。记录了中共中央上海会议决定继续“大跃进”,提出四个现代化目标,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人民解放军参加援越抗美斗争,“文化大革命”,二月抗争等历史事件。
  • 唐朝是这样说的嘛

    唐朝是这样说的嘛

    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可以说不仅在唐朝,甚至在古代中国都是公认的黄金鼎盛的时代。然而好景不长,唐玄宗天宝年间,人君德消政易,宰相专权误国,边将包藏祸心;唐朝的政治与经济境况因之而急转直下,安史之乱后,地方藩镇割据,内庭宦官专权,朝中朋党相争,边将报警不已;在纷繁的矛盾中,藩镇连兵可使朝廷流亡,宦官弄权能够废立皇帝,强盛的唐朝帝国没有能够再度辉煌起来。“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 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

    本书是《中国现代史演义》系列之一:《中国现代史演义》以演义体的形式,叙述了从辛亥革命孙中山缔造共和到今天海峡两岸企盼统一的现状。它把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邓小平历史巨人在百年中国历史上的惊涛骇浪表现的淋漓尽致。该书还展现了当今海峡两岸重要人物的重大活动。这是一本给读者以深思的书。
热门推荐
  • 征服校草:学长,请多指教

    征服校草:学长,请多指教

    韦小妞:学长你好,我要追求你。钟校草:哦,谢谢。不过我并不喜欢你。韦小妞:我现在只是在通知你而已,并没有要你获得你的批准。钟校草:所以?韦小妞:所以,你只要等着接招就可以。钟校草:哦,随便。只要不妨碍到我的生活。韦小妞:那以后还请学长,多多指教。鸡飞狗跳的女追男开始鸟~
  • 游戏骚年

    游戏骚年

    一个平凡的骚年,因为一个偶然的任务逆转了他的人生、彻彻底底地改变,了……
  • 棋王在异界

    棋王在异界

    这个一个剑与魔法的世界,他不懂斗气,更不精神为何物,他有的是只是残缺的半副象棋,几个棋子。你拔剑,我出軍;你冲锋,我跳马;你杀人,我……跑路。“在这个弱肉强食,强者为尊的世界里,诸神为吾之棋子,天地为吾之棋局,博一局又如何?”
  • 远牧昆仑:盛彤笙院士纪实

    远牧昆仑:盛彤笙院士纪实

    本书记述了盛彤笙院士的生平事迹。内容涉及家世渊源、求学之路、执教生涯、建业西北、广揽英才、筚路蓝缕、教育大家、鼎盛时光、科学巨子、落难之后、战略构想、晚年岁月等。
  • 战魔神将

    战魔神将

    魔尊的女儿水玉从昏迷中苏醒之后,失去了法力与记忆。为了恢复法力,水玉即将前往人界修行并且在那里遇到了自己的真爱……
  • 女人内调外养美颜经

    女人内调外养美颜经

    本书通过作者多年的经验总结,与读者一起分享美丽与魅力的秘籍,内容包括:在脸上下功夫不如在饭桌上下功夫、睡眠不只是一种本能、内因决定外貌、做你自己的化妆师等。
  • 盗墓天图二

    盗墓天图二

    平凡小伙子盗墓起家,从此断阴阳,知生死......
  • 纪元残说

    纪元残说

    在一个平凡的日子里,未知的恐怖犹如死神般地降临。原本应该充满浪漫的狮子座流星雨却带来了恐惧,带来了死亡,但同时也带来了机遇。一个本该平庸度过大学,找一份平庸工作,平庸地度过一生的平庸普通重点大学的少年,却先人一步,拥有了问鼎世界的实力。“只要我成为最强的人,我就可以得到我想要的一切!”这是他变强的信念。“曾经你对我爱搭不理,现在我要你高攀不起!”这是他变强的源动力。但是这犹如末日般的世界似乎仅仅只是一个庞大计划的冰山一角而已······
  • 龙斗主宰

    龙斗主宰

    武道一途,尔虞我诈,在真正的实力面前,一切皆是浮云.权力算什么?一片只追求实力的大陆!神龙出,神王现,天之字渐渐露出锋芒,拯救大陆!
  • 九玄神尊

    九玄神尊

    一个家族普通少年,因玄功陷入滔天阴谋,处处打压。不屈少年的苦苦挣扎,凭借九天玄功,上于九天取造化,下于黄泉炼碧落。大地苍茫,我主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