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06800000003

第3章 赢在执行,做有执行力的好员工(2)

后来,在公司的例会上,领导介绍了几个新招的职员,其中有一个就是打字员。小林还在下面高兴:“终于有人分担我的工作了,待会儿和领导沟通一下,争取调入销售部!”例会结束后,主任带着新招的打字员来找小林,让小林和他交接一下工作。主任的理由很简单:“很多同事反映说你不太愿意干这个伺候人的工作,那你就另谋高就吧!”小林当时就傻眼了。

没有哪个上司、老板能容忍只会空谈、懒于行动的员工,任何一名员工都应该明白:在工作中多做一些,你的能力就多增一分,你在老板心中的影响力同时也多增一分。老板可能没看到你长期废寝忘食忙碌工作的身影,但不会对你的进步视而不见。如果只懂得空谈,对待实际工作采取应付推托、得过且过的态度,这样会伤害你的老板、你的公司,而受伤害最深的其实是你自己。等到老板对你忍无可忍,等到你被炒了鱿鱼,你还能享受少干工作所带来的轻松快乐吗?你还能实现自己整天大谈特谈的所谓梦想与目标吗?

不管你认为自己是多么的优秀,目标是多么的远大,构想是多么的美妙,若想出类拔萃、赢得发展,就一定要经得住实践的考验,避免空谈,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证明一切。如果只是空谈,不能为企业带来实际的效益,那么你的目标、构想便没有任何价值可言。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向领导表明决心增加拜访客户量、做到翻两番的业绩,向上司保证一定处理好与同事之间的关系,向父母、朋友夸下海口一定在三年内达到什么职位……做到了没有?真正努力了没有?或许在一开始还能够认真践行,却不能坚持下去,更有甚者,就是做一做嘴皮子文章,根本就没有想过要去踏踏实实地努力。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如果不肯为之付出行动的话,那么一切都是空谈,一切都是无法实现的。是的,有行动才有结果,没有行动一切都是空谈。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做到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实实在在的行动是我们生存与发展、赢得一切的基石。只有行动起来,你的目标、你的理想、你的事业才会变得有意义。

(第四节)服从是有效执行的开始

一个企业的凝聚力来自哪里?答案是来自全体员工的服从。

服从是有效执行的开始,是员工的天职。如果所有员工都能和企业保持高度一致,坚决服从命令,那么势必产生强大的执行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推动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如果企业中的员工没有服从意识,不服从上级的安排、不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势必会造成混乱不堪、效率低下的局面,企业就如同一盘散沙,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定会失败。

没有服从理念的企业是不可能长远发展的,可以说,没有服从,就没有执行,没有一切。良好的服从精神是确保不折不扣、高效执行的前提。所有团队运作的前提条件就是服从,企业也是如此。所谓的创造性、主观能动性等都必须在服从的基础上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只有服从,才能造就一支高效率、富有战斗力和竞争力的团队,才能将各项任务执行到位,并富有创造性,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的确,“服从”看似冷漠,缺乏人情味,但它却可以激发一个人最大的潜力。它是企业中优秀职员奉行的第一准则,它强调的是凭借强大的执行力,想尽办法去完成任何一项任务。如果一个人在工作时能够坚决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上司或老板的安排,对工作全力以赴,不计较眼前利益,不偷懒混日子,即使现在他的薪水十分微薄,未来也一定会有所收获。

美国独立企业联盟主席杰克·法里斯曾讲起他少年时的一段经历。在杰克·法里斯13岁时,他开始在加油站工作。那个加油站里有三个加油泵、两条修车地沟和一间打蜡房。法里斯想学修车,但他父亲让他在前台接待顾客。

当有汽车开进来时,法里斯必须在车子停稳前就站到司机门前,然后忙着去检查油量、蓄电池、传动带、胶皮管和水箱。法里斯注意到,如果他干得好的话,顾客大多还会再来。于是,法里斯总是多干一些,帮助顾客擦去车身、挡风玻璃和车灯上的污渍。有段时间,每周都有一位老太太开着她的车来清洗和打蜡。这个车的车内地板凹陷极深,很难打扫。而且,这位老太太要求极为苛刻,每次当法里斯给她把车准备好时,她都要再仔细检查一遍,让法里斯重新打扫,直到清除掉每一缕棉绒和灰尘她才满意。

终于,有一次,法里斯实在忍受不了了,他不愿意再侍候她了。他的父亲告诫他说:“孩子,记住,这是你的工作,你应该服从工作安排!不管顾客说什么或做什么,你都要记住,一定要执行好你的工作任务,并以应有的礼貌去对待顾客。”

父亲的话让法里斯深受震动,法里斯说道:“正是在加油站的工作使我学到了严格的职业道德和应该如何对待顾客。这些东西在我以后的职业经历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优秀的员工、渴望事业成功的人,都会坚决服从上司命令,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服从是敬业精神的具体体现,只有具有敬业精神的人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现代企业中有很好的发展。

对那些不服从上级指示,不能认真执行自己本职工作的人;对那些在工作中推三阻四,老是抱怨,寻找种种借口为自己开脱的人;对那些总是挑三拣四,对自己的公司、老板、工作这不满意、那不满意的人,最好的救治良药就是:端正他的坐姿,然后面对他,大声而坚定地告诉他:记住,这是你的工作,你应该服从工作安排,努力去执行!

优秀员工和普通员工的区别在于,普通员工一般都会这么想:“公司和老板为我做了些什么?”而那些优秀员工则会想:“我能为老板做些什么?”大多数人都认为尽自己的能力完成分配的任务,对得起自己的薪水就可以了。但是,这还远远不够,要想取得成功,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获得更多。

也许你会觉得自己已经在工作中投入了很多,各项任务都执行得非常完美,却没有马上得到回报,而心有不甘。你会想,既然不能升职,还不如忙里偷闲,反正也不会被开除、扣工资。这样一来,你就可能会拖延怠工,以免提前完成工作,揽上其他的事务。久而久之,你的进取心将被磨灭。另外,如果计较自己的付出没有在短期内得到回报,你会产生抵触情绪,进而影响你在公司里的人际交往。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你从事的也许只能是很琐碎的工作。你只有服从老板的安排,全力以赴地完成各项工作、执行好各项任务,才有可能得到提拔和重用,才有可能获得发展的机遇。

军人以服从为天职,员工也是如此。学不会服从,不养成服从观念,就不能在企业中立足。有人对此做了非常生动的描述:“上司的命令,好似大炮发射出的炮弹,在命令面前你无理可言,必须绝对服从。”商场如战场,对企业和员工而言,服从、敬业、协作等精神永远比任何东西都重要。一个高效的企业必须有良好的服从观念,一个优秀的员工也必须有服从意识。因为上司的地位、责任使他有权发号施令;同时上司的权威和整体的利益,不允许部属违抗命令而行动。

一个团队,如果下属不能无条件地服从上司的命令、执行上司所交派的任务,那么在达成共同目标时,则可能产生障碍;反之,则能发挥出超强的执行能力,使团队胜人一筹。

(第五节)执行,没有任何借口

喜欢橄榄球的朋友们都知道,锋士·隆巴第是美国橄榄球运动史上一位非常伟大的橄榄球队教练。正是在他的带领下,美国绿湾橄榄球队成了美国橄榄球史上一支最令人惊异的球队,创造出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成绩。看看锋士·隆巴第的言论,能从另一个方面让我们对执行有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

锋士·隆巴第告诉他的队员:“我从来都只要求一件事,就是胜利。如果不把目标定在必须取得胜利,那么比赛就没有任何意义了。不管是打球、工作、思想,一切的一切,都应该必须取得胜利,‘非胜不可’。”

“你要跟着我工作,”他坚定地说,“你只可以想三件事:你自己、你的家庭和球队,要按照这个先后次序。”“比赛就是不顾一切。你要不顾一切拼命地向前冲。你不必理会任何事、任何人,接近得分线的时候,你更要不顾一切。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阻挡你,就是战车或一堵墙,或者是对方的11个人,都不能阻挡你,你一定要冲过得分线!”

正是有了这种坚强的意志和必胜的决心,绿湾橄榄球队的队员们才懂得无条件地服从,完美地执行。在比赛中,他们的脑海里除了胜利还是胜利。对他们而言,胜利就是目标,为了目标,他们奋勇向前、锲而不舍,没有借口、没有抱怨、没有拖延、没有畏惧、没有逃避。他们是所有雇员的榜样。

“执行,没有任何借口”,这是每一位优秀的职场人士所应具备的基本职业素养,也是实现自己职业发展的基础。不管在什么企业工作,如果你肯努力地工作,认真负责地执行每一项工作任务,那么你不仅会获得重用,获得职位、薪水等方面的提升,而且获得更多的磨炼和发展机会,充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令人感到可惜的是,在我们的周围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为自己找借口的人——他们对工作抱着不负责任的态度,对于没有执行到位的工作任务找出百般理由为自己辩解、开脱。当然我们也可以清楚地发现,由于这类人爱找借口,企业的日常工作受到了或大或小的影响,这类人永远不可能得到企业的重用,永远不可能成为一流的员工、优秀的职场人士,更不要说取得辉煌成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了。

约翰是一家保洁公司最年轻的职员之一,工作非常勤奋努力,但是和其他有经验的老职员相比,约翰似乎略显稚嫩。由于业务不断增多,公司准备开拓一个新市场,但是新市场的负责人迟迟未能确定下来。

同类推荐
  • 解密职场冷暴力

    解密职场冷暴力

    本书是由作者的采访稿整理而成。作者为了调查职场冷暴力,采访了40多位不幸遭受过或正在遭受职场冷暴力的职场中人,他们的遭遇为作者的调查研究提供了翔实的第一手资料。本书的每一个小节都由一个真实的案例开始,极具可读性。案例故事之后,本书还有精炼的经验总结和方法性提炼,为职场人士提供了可参考的防治职场冷暴力的简单方法,不仅轻松,更有实用价值。
  • 有一种智慧叫忍耐

    有一种智慧叫忍耐

    本书从忍耐是一种智慧谈起,继而从哲学、生存、理想、亲情、成功等各种人生角度,与读者交流忍耐这一智慧的心得,并力图真正认识个中三昧。因为人生的漫长、复杂、曲折,所以忍耐是生命的常态。既然是常常相伴,那就要了解它、把握它、运用它。既然是智慧,那就要让它淋漓尽致地发挥效能,以使我们的人生更圆满。
  • 年轻就是这么任性

    年轻就是这么任性

    年轻就是资本,是无所畏惧,是可以从头再来,是死了还能活。不必去羡慕别人什么都有,他们有的,你以后都会有,而现在你拥有的,他们再也不会有了。我们还年轻,总是有无限可能。这是我们放肆闯祸,付出代价最少的年纪,这是我们最敢想敢干,不怕头破血流的年纪。失败了怕什么,我们还有大把的时间可以重头来过。年轻人,别堕落,你没资格!
  • 成功者找方法,失败者找借口

    成功者找方法,失败者找借口

    在现实中,没有一个人不想获得成功,但是一个人若是想获得成功,就必须懂得如何像成功者那样去养成找方法的习惯,同时也要明白那些失败者为什么总是喜欢为自己找借口。本书正是出于这样一种目的,分别站在成功者和失败者的角度去衡量和分析他们各自的命运,力争让读者能够更为深入地了解到那些隐藏在“成功者找方法”与“失败者找借口”背后的原因,以期读者能够真正走出“找借口”的泥潭,从而在不断的“找方法”中成就自己的辉煌人生。
  • 执著(青少年成长智慧丛书)

    执著(青少年成长智慧丛书)

    青少年成长智慧丛书》针对当代少年儿童应具备的十种素质,把古今中外的经典故事按关键词归类,精编成十本故事集。每个故事后设计有“换位思考”与“成长感悟”小栏目。用以充分调动孩子们思考问题的积极性,给孩子们以无限启迪。
热门推荐
  •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3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3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3》介绍了中国航空工业创建时期的各企事业单位的创始人(共计86名)的生平、工作业绩和突出贡献,真实地记录了他们为中国航空工业发展而呕心沥血、殚精竭虑,有的甚至献出生命的光辉历程,他们是“航空报国”精神的开创者和传承者。《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3》史料翔实、内容丰富,适合广大航空工业从业人员和关心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相关人员阅读。
  • 国宝档案(走进科学)

    国宝档案(走进科学)

    本文主要内容为北京人化石、和氏璧的秘密、汉墓国宝、皇后之玺、乐山大佛等。
  • 魔焰惊天

    魔焰惊天

    每个人都会做梦,但赵军的梦,却改变了他的人生,成就了他的传奇……到底人生之中,什么最重要?是长生?是毁天灭地的能力?还是……然而,为了爱,等了前世今生,还要等来世,到底值不值得?也许,本书之中,你会找到答案……
  • 星河超武

    星河超武

    阳光少年,信的只是汗水、拳头、与手中剑。多少汗水才能练出最大的拳头?多少热血才能铸出最强大的利剑?多大的拳头才能征服这星河?多强的利剑才能登上这巅峰?只有经历无数生死锤炼的人才能成为顶尖强者,狐狸永远成不了狮子。但当狮子有了狐狸的智慧,那将是怎样的狮子?
  • 倾天门

    倾天门

    十三年前,一个癫道人敲开周家大门,以平步青云为条件要求周家家主抚养孩子,命运开始偏离她的轨道。十三年后,周家败落,少年被迫亡命天涯,找到癫道人,命运又一次回到她的轨道。
  • 会用斗气的孙悟空

    会用斗气的孙悟空

    斗气,永恒不削的力量……斗气版西游记,不过,这次的西游却不同,这一次西游的目标不是取经,而是获得无上力量,帮唐三藏获得后宫,称霸世界……
  • 哑舍之朱雀羽

    哑舍之朱雀羽

    它们在岁月中浸染了成百上千年。每一件,都凝聚着工匠的心血,倾注了使用者的感情。每一件,都属于不同的主人,都拥有自己的故事。每一件,都那么与众不同,甚至每一道裂口和缺口都有着独特的历史。谁还能说,古董都只是器物,都是没有生命的死物?这是一本讲述古董故事的书,既然它们都不会说话,那就让我用文字忠实地记载下来。请聆听,它们与他的故事。那么,现在开始。欢迎来到哑舍,请噤声……嘘……
  • 异界武尊

    异界武尊

    三千世界,谁主沉浮!主人公林萧破开空间,来到另类世界,历经生死淬炼,手掌顶级体技,施展极致心法,融汇无上灵技,召唤魔神来临,操控极限机械体,开启空间最强战役!驰骋于无数世界,唯我独尊!战意无尽,谁与争锋!
  • 天衍之门

    天衍之门

    在一系列巧合之下,中源世界刮起了“工业革命”的风暴,无数来不及或是无法适应的种族烟消云散。原本强大却与世无争的精灵族最终也沦为各国眼中的肥肉。在不得已之下精灵族启用了最后的底牌——生命古树内部的生命之门。“什么?!生命之门竟是传送门!!!”“这个世界......被称作地球?”
  • 杀手先生

    杀手先生

    很多人会怀疑,21世纪和平法制的社会,管制森严的中国是否仍然真实地存在杀手这一职业以及此小说的真实性。我会给你的回答是:从古到今,从中国到世界各地,杀手这个行业一直都会存在,只要有生命的地方,就会有夺走生命的人。此小说以身边一位已经退隐的杀手口述和亲笔日记为故事原型,加以文学的渲染。因为其行业的特殊性,不可能再有更多的真实资料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