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96500000005

第5章 火烧大明宫(1)

朱元璋驾崩,孙子朱允文登上皇位,燕王朱棣深深失望。一个饱读诗书,锐意文治,一个久经沙场,心怀异志;一个身为侄子,恭顺如善良的羔羊,一个名为叔父,奸狡如凶残的虎狼;一个欲仁政天下续儒圣千秋之梦,一个连环诡计,成谋夺皇位之霸业。一把大火,烧掉的是明都宫阙,是建文帝的泪水,是骨内相残的悲剧,更是读书人仁政天下的千古一梦!而朱允文这个中国帝王中唯一的准书生的皇帝,在宫阙大火中出逃后,至今人们不知其身首何处。翻开历史,只见舔舐着明都宫阙的残烟,于暮色中漫卷……

洪武三十一年,从钟楼传来的暮钟敲击着帝都应天府灰暗的上空,也一下一下地敲打在兵部尚书齐泰的心上,使他感到自己的心就如皇城的暮色,空落而暗淡。自从被疾病缠身、坐在殿堂上不住咳嗽的皇帝朱元璋任命为手握重权德兵部尚书以来,他对自己的命运就有一种不祥的感觉。面对文武百官眼热的称贺,齐泰的心中却有如阵阵寒气飘荡着。那朱元璋雄猜好杀,在创立大明王朝之后,行的仍然是历来皇帝的老路:飞鸟尽,走狗烹,以种种莫须有的罪名杖杀大臣,可是到了自己快寿终正寝之时,才发现朝中已无贤臣干吏辅佐新皇。自己被皇帝仓然特简,将要面对的是辅佐那一直在东宫读书、足不出户的年仅二十一岁的文弱书生皇太孙朱允文的王朝,去统治那建有藩国、拥有卫甲的十七个如狼似虎的藩王,这个兵部尚书能当多久,甚至自己的脑袋能保住多少日子,想一想也是心惊胆颤。

可是这一切想法都只能埋在心底,表面上还要装出高兴的样子接受同僚们的拜贺,进出朝还要将八字步踱出一个稳稳重重的大臣的形象来。

昔日在马背上龙腾虎跃的皇帝,如今已是步履蹒跚,倒卧在床,除了每日行例召见一下几个身边大臣,再无力事无巨细地决断国家大事。实际上,国家的政务已由刘泰和皇太孙及太常侍卿、东宫伴读黄子澄等掌管。

几日来,朱元璋只能进汤水,殡天之期已指日可数。齐泰一方面暗紧关防,严密封锁皇帝病重的消息,一面抓紧办理皇帝殡天之后的事谊。每当落日西下,夜幕低沉,钟声在暮色里回荡,忙碌一天的齐泰就感到一种难言的落寞和寒意。在那一下一下的钟声里,皇上离死亡又近了一步,而自己也仿佛正一步一步地走向那无底的深渊。

听了钟声,齐泰知道已是戌时,内侍们正忙于掌灯。又有几日没有回府了,已是五月,连日天暗燥热,自己忙得热一阵冷一阵,身上的夹衣发出了难闻的汗酸味儿。齐泰走出了尚书衙门,早有家卜二狗喜巅巅地牵来了马,齐泰望着二狗的乐样,笑了。这二狗是要急着见他的小情人杏花儿。正要上马,突然传来内侍的急切的喊声:

“大人!齐大人!——”

那内侍因走得急,一下绊倒在石阶旁。齐泰见来人是皇帝身旁的,心里一沉:担心的事儿终于来到了。

“何事惊慌?!”齐泰仍是不露声色,声音严厉,但身子却象沉入冰水里。

那内侍从地上爬起来,没有拍打身上的灰尘,反而举手就自己扇了自己一个耳光:

“奴才该死——”

“死”字还有说完,忙避讳地停住了。自皇上病重以来,皇太孙严禁宫内的人说与“死”、“亡”有关的字,违者十大扳。那内侍情急中说了出来,又拍拍狠打起自己的耳光来。齐泰无心理会,只是问:

“你来何事?”

那内侍停止扇自己的耳光,语无论次地说:

“皇上召见——”

这时召见,必主到了最后的时候。齐泰对身旁的当值校尉说:

“传各皇城守卫,只能进不能出,放走一人,斩!”

这实际是封锁了皇城。那当值校尉从没见过一向温温尔雅的新来的兵部尚书竟是如此严厉,一时愣在那里,不知所从。

“嗯?!”

“遵命!”那柱石般立在黄昏里的兵部尚书,质问的声音有如一道寒光,使这校尉不由一颤。

见那校尉领命而去,齐泰说了声“走”,来传旨的内侍便忙在前面提着灯,引着齐泰进宫。

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十七日,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在身染重病二个月后,于乾清宫内鼎湖上升。

乾清宫里,已哭成一片。兵部尚书齐泰、东宫伴读、太常侍卿黄子澄、

司礼监秉笔监王铖跪在榻下,泪流成河,皇太孙朱允文半跪在榻上,抚着那刚断气的朱元璋的尸体不停地哭喊:“祖皇!祖皇!——”

然而那躺在龙榻上的朱元璋却听不见他孙子的哭声。原先魁梧孔猛的皇上被疾病折磨的只剩下一把骨头,残留依旧的,只有那头上的几个仍光闪闪的戒巴,仿佛在诉说着这皇帝传奇的一生。皇上是何等人物,到头来也不过是如此了此一生!齐泰又涌出一阵泪水,不知道是为了皇上,还是为自己未来的颠险莫测的命运。皇上咽气前的最后一句话,仍是不放心他的文弱的孙子朱允文。

“新皇仁柔,还望众卿扶持——”

在皇帝企盼的眼光中,齐泰看见了那藏在深处的担忧:那如狼似虎的王子们,决不会在他朱元璋死后,心服口服的让这仁柔的皇太孙坐在皇位上高枕无忧!朱元璋从凤阳寺一个和尚起家,出生入死,终于争得朱家江山,建立了大明王朝。在他创立江山的血腥岁月里,没有什么能阻挡他横扫千军的步伐,可是在立储建君、传朱家江山万世之业的问题上,却让他颇费周折。朱元璋共生子二十又五,长子朱标是理所当然的太子,其余二十四子均分封为王,为保朱家江山平安长久计,朱元璋让这些驻扎各要塞的王子建立藩国,添置卫甲,一旦国事有变,可外镇偏圉,内控雄域,成为朝庭的得力屏障。

然而事情并非象朱元璋想象的那样。各藩王在对外的征战中,竟相发展自己的势力,早已暗存异志。在诸王子之中,二子秦王、三子晋王、四子燕王和周王、湘王等势力庞大,尤以四子燕王朱棣,总领北方军务,屡次出塞作战,控制了北方的军权,成为强藩之首。正在朱元璋想约束这些藩王的时候,太子朱标突然不明不白地死去。朱元璋疑心是藩王们所为,却又没有实据。他在悲痛之余,感到立储的艰难。按立储的顺序,长子朱标死,就应立朱标现在的长子朱允文为皇太孙。

可是朱元璋想这长孙朱允文虽然聪颖好学,性情慈恺,但温文知礼、宽厚多德并不能成为一代帝王的全部品质。只有四子燕王朱棣文武双全,若单从选皇储的角度考虑,自然最为合适。但是若四子燕王立为皇储,那长于燕王的二子秦王、三子晋王又处于何地?弄不好那将是战乱的开端!朱元璋多次顾问左右大臣之后,终于痛下决心,立这长孙朱允文为皇储。为了让自己亲定的皇储将来能稳稳当当地登上皇位,也为了自已创下的江山能兵不血忍地世代相传,朱元璋制定了《祖训录》,以规范制约藩王的行为,还特意制定了藩王拜见东宫的礼仪,在自己有生之年,企图强制这些倔骜不逊的藩王们对未来的侄子俯首称臣。在朱元璋强大的威慑面前,朱允文得以暂时安坐储君之位。

可是那藩王之间的争斗却仍没有停止。就在朱元璋撒手西去之前,二子秦王、三子晋王又不明不白的死去。齐泰似乎看见一只带血的手掌正向皇宫伸来。

秉笔监王铖走上前去,搀扶抚尸痛哭的皇太孙朱允文。

“殿下节哀!”

自己是一株幼苗,祖皇就是一棵参天大树,这大树遮挡着酷热的阳光和凄厉的风寒。这大树倒了,朱允文看见了大树挡着的一片令他兴奋的风光,同时他也感到了深深的忧惧。那些叔父们能让他在这一片风光里施展才华吗?他似乎看见了一身边塞膻腥的叔父们对他不悄一顾的眼神。这时他深切感到了祖皇诃护的珍贵,不禁倍觉伤心。

见朱允文仍沉溺在伤感之中,跪在地上的朱允文的老师、东宫伴读太常侍卿黄子澄从地上爬起来,擦了下眼睛,走到跪在榻上痛哭的朱允文的面前,伏拜道:

“国不可一日无君。请殿下节哀!”

从朱允文十六岁立为皇储起,这黄子澄就被朱元璋选为朱允文的东宫老师。见朱允文仍只顾痛哭,便端出了老师的架子。看来,大明的半个江山,这黄兄可以做主了。跪在地上的兵部尚书齐泰暗想。同为顾命大臣,但在新皇的心中恐怕就不一样。只是同朝共事,以后如何相处?齐泰想至此,也揩了揩眼泪,轻声说:

“殿下,还有许多事儿要办,请节哀。”那朱允文渐渐停止了哭泣。君臣三人来到太和殿的偏殿,商量后事,内侍王铖去安排人焚香守灵。

“眼下如何是好?”

明亮的宫灯下,朱允文红肿的眼望着黄子澄。

黄子澄一顿首:

“微臣以为,先听兵部齐大人的意见。”

齐泰见皇太孙询望着黄子澄,正想听一听黄子澄的高见,没想到黄子澄这样回话。这正是在即登皇位的太孙面前表现谋略才干的千载难逢的时机,这黄子澄却让给了自己。是他想推脱什么干系呢,还是有其他的什么想法?然而这被朱元璋作为顾命大臣的齐泰已不容他多想,只有倾力辅佐新皇,才可报先皇知遇之恩。

这第一要务,是防诸王借奔丧之名,齐集京师。设若有变,形势不可想象。第二要务,是加强京城布防,六部督都府分兵防务。

这两件做好之后,就是黄大人说的,国不可一日无君,请殿下择吉辰登基!”

奏文简洁明了,尤其是后一句,不轻不重地拍了一下黄子澄的马屁,也让黄子澄心中慰贴,点头称是。

话说到这一步,朱允文接下去说也就顺理成章。剩下的话不是他齐泰说不到,而是不能说,他都把话说完,那将置这将登皇位的皇太孙于何地?置皇师于何地?能者招人怨。这正是齐泰在风云漠测的朝中能晋升到从二品大员的园滑。

听齐泰这样一说,朱允文昏胀的头顿感轻松。于是想起祖皇断事的口气。

“颁先皇遗诏,各藩王唯在本国泣临,无得进京奔丧;尚书齐泰调防六军兵马;至于可时登基,还要有先议国号——黄爱卿,那方孝儒何时可进京?”

方孝儒是当今第一大儒,在士林中声誉雀起。朝廷早已下诏宣他进朝听用。

“正在途中。估计近日可到。”

君臣三人商议完毕,正要散去,那司礼监秉笔正监、锦卫军总管王铖颤颤地走了进来。

“禀报殿下,奴才刚听下人来报,燕王已南下北平,到了淮安。”

“什么?!”

王铖声音不大,却有如惊雷,让这刚商议完事的君臣一时呆愣。

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二十三日,在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驾蹦后的第六天,朱允文仓促地登上了他的叔父们梦寐以求的金銮宝座,改国号建文。

“皇太孙朱允文,明仁孝友,天下归心,宜登大位。中外文武臣僚,

同心辅佐,以福吾民。布告天下,使知朕意——”

司礼监秉笔监王铖苍老而干涩的声音宣读着朱元璋的遗诏,如同朱元璋的幽灵在大殿上徘徊。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那跪在金銮殿宣表致贺有如二条长龙的文武百官,跪拜的声音排山倒海,惊飞了那落在殿顶上的一只鸟。那鸟从皇宫上空飞走了,仿佛是看见孙子登上皇位后放心而去的朱元璋的幽魂。

文武大臣们感到新奇的并不是朱允文的继位,因为这已在先皇朱元璋的按排之中;金銮殿上高悬的一副巨匾,却吸引了众臣的目光:“仁政天下”。这是新皇帝的登基治国的宣言,这和所取国号“建文”一脉相承,标志着明王朝文治仁政的开始。然而这些口呼万岁的跪在地上的文武大臣,偷偷望一眼那坐在“仁政天下”的金匾下苍白的脸上泛着兴奋的红晕的新皇上,心里却在打鼓:那些强悍的藩王,能让这个文弱的侄子在皇位上坐多久?

但是朱允文却沉浸在登基的兴奋之中:他终于能够按自己的意愿治理国家了。幼读诗书,常为圣人理想的治国方略所陶醉,圣人治国之术已烂熟于心:为政于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不仁而得国者,有之也,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王如施仁政,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读到圣人周游列国,仁政的思想不为接受,反困于蔡,落落如丧家之犬时,便掩卷长叹:吾若为王,必奉圣人为坐上宾,仁义德政遍施于国。

及为皇太孙皇储,在祖父朱元璋的身边习政,暗拿洪武朝政与圣人治国之道相比,发现祖父朱元璋是重武力而轻文德,与圣人治国的理想相距甚远,心相有朝一日自己当了皇帝,必施文德仁政,让千百年来圣人的治国理想得于实现,建立一个堪和周王朝相比的“郁郁乎文哉”的大明圣朝!

那士林才子方孝儒的进宫,又让刚登位的朱允文高兴异常。那方孝儒精通儒家经典,熟知圣人治国之道,又满怀济世报国之心,朱允文一闻如故,似乎是找到了治国的向导。朱允文对文孝儒,可谓思贤若渴。在朱元璋病重之时,朱允文说动朱元璋,宣方孝儒入朝,欲拜为东宫侍讲,做为专授儒圣治国方略的导师,以做自己登基之后治理天下的顾问。不期在方孝儒进宫之前,祖皇便撒手西去。但这并不妨碍大用方孝儒的决心。所以方孝儒一进宫,就得到了朱允文的召见。

方孝儒通熟儒家经典,深谙儒家“修身齐家平天下”的精髓,以匡扶世教为已任。学识人品虽然深得士林称誉,甚至被人誉为明朝开国文臣宋濂之后的又一个读书人的领袖,可是却困顿科场,屡试不第,当过的最大的一个官,也不过是一个从六品的汉中府教授。他虽退居田园,躬耕于南亩,但他那安邦定国的大志仍炽,坚信这不过是圣人所说的天将降大任之前的磨砺:

我非今世人,空怀今世忧。

所忧谅无他,慨想禹九州。

商君以为秦,周公以为周。

哀哉万年后,谁为斯民谋。

明王朝差的就是秦之商鞅、周之周公!朱允文从方孝儒的诗作里,感到这方孝儒就是帮自己建立仁义圣朝的商鞅、周公。

“先生请起!”

方孝儒着从六品的官服,跪在殿上,虽然来京时一路风尘,但那方正的脸上却不见倦色,炯炯有神的目光有如仰望星月般望着这年轻的皇帝。

“谢殿下圣恩!”方孝儒仍跪在地上。

“先生请起身说话。”

朱允文见了这明王朝的“周公”,自然爱心有加。想起这方孝儒进宫的一路巅跛,早已动了侧隐之心,令内侍看坐。

那跪在地上的方孝儒却又一伏拜:

“微臣谢殿下圣恩。从七品的小吏,与皇上同坐殿中,与礼不合!望殿下容微臣跪奏!”

朱允文听了,心想果然是恪守礼仪的一铮铮仕子!虽然这方孝儒已年逾不惑,又一路鞍马劳顿,可是跪在地上腰却挺得笔直,一副国之栋梁之态。朱允文心里不由又添了几份喜爱。东宫伴读、太常侍卿黄子澄站在殿下,见这位学兄如此之“迂”,心里不觉好笑,但又涌出些苦涩。这位学兄得以进宫,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自己向皇太孙的推荐。没想到皇太孙却是对这位迂倔的学兄如此看重,内心不免有一种淡淡的失落。只听坐在殿上的皇太孙问跪在殿下的方孝儒:

同类推荐
  • 租书店的女儿

    租书店的女儿

    本書分為三輯:歷述少年往事、眷村回憶以及她後故鄉時期的台南人文行跡,也爲辭世的父親送行。全書瀰漫淡淡感傷,以及作家豐沛生命能量與幽默感的獨特筆調,也為充滿人情味與時間感的南都風情種種幽微細節,重新命名。
  • 纸刺刀

    纸刺刀

    日军印制数十亿别国货币的“贝壳计划”被国际间谍获得,共产国际中国情报组派遣富墨林到三江地区建立情报组,搜集该计划的情报。与此同时,日军情报军官铃木信到三江,以开印务所做掩护,成立情报站。两大情报阵营展开惊心动魄的生死较量:白骨筑起山中造币工厂;老爷庙中潜伏的特务;钱币秘密运出……富墨林的未婚妻被日军大佐强暴,血腥年代的爱情夹杂着冰冷的雪花……
  • 那卡的曙光

    那卡的曙光

    从乌干达的首都坎帕拉开车到那卡叶兹村要一整天,在这祥和宁静的起伏山丘与农地田野间,那卡的孩子们与破碎的梦想、营养不良及没有文化为伴。在这里,两美元就能让一个孩子吃饱一个礼拜,十五美元就能买到一学期的书。杰克逊在当地一座小农场里长大,幸运的是,父母勉强付得起他的学费。他在学校表现卓越,得以进入国立大学,并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担任访问学者。当他和妻子回到乌干达时,很震惊地看到许多人在他父母家门外排起长队,想向他求助。其中很多人生活艰困,难以扶养死于艾滋病的亲人的孩子,他发誓要为孤儿们开设国内第一所免费学校。
  • 盛世良缘

    盛世良缘

    一纸诏书,一场赐婚。她是三无千金——无才、无貌、无德。他是废物王爷——毁容、残疾、重病。世人皆言:绝配!喜帕下,她浅笑吟吟,悠然自得。历经生死的她只愿今生静好。喜堂上,他唇边含笑,心冷如冰。受尽羞辱的他发誓,终有一日要将天下踩在脚底。乱世天下,胜者为王,墨家军蛰伏百年,一朝出手看天下谁与争锋……他们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她负责带兵、打仗、生娃,他负责卖萌、傲娇、貌美如花!“他是我夫君,欺他就是欺我,辱他就是辱我,害他就是害我。人若害我,我必除之!”“本王不信鬼神,不求苍天。她若殒命,本王便将这天下化为炼狱,让这山河为她作祭!”且看世间一流潇洒女子与二流混世魔王如何袖手天下,共谱弃世情歌!
  • 变革的村庄

    变革的村庄

    乡村曾经就像被母亲遗弃的孩子,没人疼没人爱。贫穷落后、愚昧无知是其永远的代名词。乡村又像是一位母亲,奉献了自己的全部。都市在变。乡村也在变。生活的无奈、尊严的被践踏、人性在金钱面前的异化、生命的韧性、本真的崇拜与敬意……我们不仅看到了变革生活隐藏下的悲剧,也看到了含泪微笑之下的希望。
热门推荐
  • 异种启示录

    异种启示录

    在无边的黑暗里,众多的未解和神秘静静地守候,等待那只探索火炬的亮起,恐怖的丧尸,离奇的事件,残暴的人性,隐藏的真相……那些沉睡在未知世界里的人和事在渐行渐近的好奇下,缓慢开启岁月的封印,褪去寂寞的外衣,展示出一幕幕尘封已久的画面……
  • 全能系统之神豪不怕

    全能系统之神豪不怕

    屌丝林江因意外获得了神豪系统,从此一路装逼打狗逆袭成神。站在世界巅峰仰望众生
  • 那时花开闻香醉

    那时花开闻香醉

    18岁的农村姑娘尤颖青春貌美,独爱荷花清香。20岁的城里小子游勇内向沉默,却家有一莲花池塘。为了让自己每天都能闻见荷香,尤颖找上了同住一条街的游勇……那时花开,闻香醉。待回首——他们,爱过吗?
  • 女主有特殊的作死技巧

    女主有特殊的作死技巧

    女主性别女未婚职业段子手脑洞可日天有一天女主的脑洞真的日破了天际
  • 三神合一

    三神合一

    菜有三神:色、香、味。三神指数破十,诞生第四神——灵神。灵神控制三神,掌控锅中一切。色神以颜色攻击为主,障眼法是色神最拿手的辅助神通。香神施展出来的气味,就跟融化开来的刀剑一样,敌人闻到了,吸进体内,气味就会变成刀子一样批割敌人的肉身。味神的攻击刚更为惊人,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无形无迹;一旦攻击到目标身上,味道直接是从敌人的身子内部发生,一发生就是暴发似的,挡也挡不住,直接暴命当场。三神合一,是为合体攻击,无人能挡其锋!本书等级设定:人、魂、妖、魔、神、仙……【备注】这是一本很认真的搞笑文。
  • 迈向成功的心理学(全集)

    迈向成功的心理学(全集)

    只要我们仔细阅读中外名人传记,并分析与自己同时代的成功人士,我们就可以发现:成功并没有那么难。任何普通人只要你具备正确的心态,你就能够不断地进步和超越自我,走向成功。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心态决定成败”
  • 如何掌控你的生活

    如何掌控你的生活

    掌控自己财富的最好方法,就是向在财富上已经取得成功的人学习。本书概括了数十位亿万富翁的财富理念,他们是:比尔·盖茨、洛克菲勒、萨姆·沃尔顿、李嘉诚;犹太人、美国人……这些精彩实用的财富理念,将使你真正掌握获得金钱,保存金钱以及用金钱赚取更多金钱的全部秘密。
  • 胆商第一,情商第二,智商第三:卓越人士的三大品质

    胆商第一,情商第二,智商第三:卓越人士的三大品质

    “胆商第一,情商第二,智商第三”,卓越人士都会将这三者牢牢记在心中。所以,想要迈向成功的人,就请牢记这句话吧! 书从胆商、情商、智商这三方面向读者一一展示了成功的智慧,旨在告诉读者:在人生道路上,渴望成功的人,就得有闯荡的勇气和魄力,就得有控制自我、独立思考的能力。
  • 中国世界部落文化

    中国世界部落文化

    本书首次全面系统的介绍了世界各地部落的历史起源,发展走向,及其生活状况,人文风俗,语言文化,礼仪庆典等。书中信息涵盖全面,内容考证翔实,且文字清新自然,人文气息浓郁,既是从事文化研究的专家和学者研究世界各地部落的重要参考书,也是广大读者了解其文化风情与生活习俗的最佳读物和旅游时的指导手册。
  • 染氏草包二小姐:换魂重生

    染氏草包二小姐:换魂重生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前生今世皆有因果,而她——柒鸢汐,小时,掉进水里,一身灵气尽失,本应是天才的自己,却转眼变成了废柴!又的应因自己不是长女,母亲也因病去世,没了照顾,受尽姐姐和他人的嘲讽,欺凌。可以,这些她都忍了,但是,这不够,,自己的亲姐姐还命丫鬟带自己去深山里采药,有意让丫鬟把自己推落山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