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96500000026

第26章 梦中的家园(3)

还是出来打工的第二年,匆匆忙忙回过一次家,三年来,她再没有回去,即使是春节过年。回一趟家太花费了,她是种田人,知道那来来往往洒在路上的费用,就是一担担的谷,一担担的米,一包包雪白的面粉,是做一幢房的一筐筐砖瓦。她背井离乡的目的,就是为了挣钱,攒钱,为盖一幢大楼房,为儿子将来充足的学费。打工几年,她越发意识到知识的重要,不能让孩子再像自己一样,仅仅是因为贫穷而辍学,失去充满希望的生活,继续祖辈们贫困和老死深山的命运。靠节俭和勤奋,这些年来给家里寄回的钱,就是盖一幢三层楼房也绰绰有余了,给儿子准备的将来上几年大学的钱也差不多了,出门来的愿望达到了,现在她要回家了,回到那和风吹送着清香气息的庄稼地,回到鸡鸭家禽热闹温馨的鸣叫声中,回到那风平浪静又自得自乐的生活里。

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丈夫的电话少了。如果她不打回去,丈夫就根本不记得打过来。自己有时候也忙忘了,突然想起来,就仿佛有好长好长的时间没有家里消息了。不知丈夫怎么了,脾气越来越怪,说话越来越不耐烦,那一回的电话打得很不高兴。也难怪,自己长期不在他的身边,洗衣弄饭,照顾孩子,里里外外的一切家务活儿,都扔给了一个大男人,也的确委屈了他。男人心情不好,发几句脾气,说些气人的话,也是正常的,可以理解的,可让人感到不满的,还是男人太节约了,话还没有讲完呢,他就三言两语,就啪地关了电话,像真的是有什么急事在等着他;更从没听他主动说过一句关心体贴人的话。

那一次,打通了电话,仍是她不停在讲,男人一声不吭地听,这回他没有催了,半天没有听到吭一声,让她怀疑男人还是不是在听她讲。她喂了一句,话筒里就说,你一人出门在外,自己还是要照顾好自己——几年了,男人突然说起了客套话,这让她惊喜,又感到了什么不对劲儿。原来她早习惯了丈夫的大大咧咧和沉默寡言;她还想说几句什么,可那边的电话已挂断了。

此后丈夫再没有给她打过电话。她把电话打回去,不是打通了没有人接,就是电话关了机。再后来,她打通过一次电话,出人意外的是那个离了婚的亲戚,叫菊花的接的,菊花先是亲亲热热地喂了一声,听出是她的声音,就迟疑了。接着菊花告诉她,她家正在忙着请人割油菜,曾庆龙下田去了。

再后来,那电话就停了机。

凤宁不知道家里出了什么事,是不是丈夫见她几年不回去,这回真的生气了。她把电话打到村里的邻居家里,打到村口的小卖店,得到的回答都是一个结果:什么事儿也没有,一家人都好,小宝天天挎着书包从他们门口过——儿子小宝已在上一年级了;总之一切都不用担忧。她问曾庆龙的电话为什么停了机,是不是换了手机,换了号码,电话里的那个大婶就劝她说,风宁啊,钱是什么人是什么呀,还是回家来吧。厂里有一个老乡,住的隔龙凤村不远,她让她回去后帮忙看一下家里怎么样了。那小妹老乡回去了一趟,回来告诉她的情况和自己已经知道的也差不多:村里都好,她儿子小宝动了一个小手术,早就好了;不过,听说有个叫风菊的女人常到她家去——说到这里,那个小妹老乡意识到什么,突然停住了嘴。风宁就一笑,说我知道,我们是亲戚,农忙要相互换工帮忙的。

话虽这么说,凤宁打不通家里的电话到底是不放心,不知是不是那个节俭的的男人有了钱越来越小气了,还是对她几年没有回家,真动了气。想起那日思夜想的家,凤宁返乡的决心就下了。

怎么,不干了?分管她的总公司的副老总很吃惊。再回去种田吗?一个乡村走出来的妇女,走到这一步可不容易啊。可是听她说明了情况,听她说了一个远离家乡的妇人,长年在外,思乡念家的种种心酸,副老总受到了感动。他取下了眼镜儿,擦了一下因此勾起的思乡的迷濛,对凤宁的要求表示了理解。不过副老总还是请她帮忙把分厂带到年底。副老总的话很客气,说出的理由也不容推辞,总不能说撂挑子就撂挑子吧。这一辈子就打得这一回工了,还有半年时间,熬就熬到年底吧。

年底终于到了。回家之前,总公司专门给她谈了一次话。副老总代表总公司告诉她,如果她不走,过了年总公司就要把她调到总部,到一个风景秀丽的大城市。可城市再美也美不过自己的家乡,美不过那个叫龙凤村的小山弯。凤宁这回是说什么也要走了,她把财务,把几份和客户签了还没有到期的合同,把牵着她留下的一切,把所有与打工相连的根根草草,全割断了,全摊在了副老总的桌子上。

副老总见她去意已决,叹了一口气,十分惋惜,然后从抽屉里拿出一叠钱,说这是表彰你这几年来为公司做出的贡献。凤宁把钱推了回去。谢谢!我不能收,我该得的都得了。

该要的一分不少,不该要的一分不取,这正是她做人的标准。现在最重要的是回家,与自己的亲人团聚。

虽然年关前的车不好赶,但凤宁采取了曲线运动,南上北下,东进西突,火车客车出租车,抓住什么就是什么,终于赶在过年前,在腊月三十,在这个万家团圆的日子,回到了辞别几年的家乡。离家的几个春节,自己一人都是怎么度过的啊,她拿着电话一次又一次给家里打,听着话筒里传来团年的鞭炮声,自己就不停地擦着眼泪;问儿子过年吃什么,穿什么,问得儿子不耐其烦,她却兴尤未尽。今天,终于回到了家,可以和自己的亲人一起过年了!在要进村的时候,她跳下了那辆红色的出租车,那激动的神情就像一下跳进日夜想念的亲人怀抱;她陶醉地呼吸着,这已辞别了如同数个世纪的家乡的气息;她一路兴奋地左顾右盼,要仔细看看这常在梦中出现的一方天地是不是有什么改变。她回来了,不用再远离家人,远离家园,远离这块土地了,从此她就安安心心地做龙凤弯的女人,回到拾柴寻猪草,烧火做饭,那忙碌却宁静踏实的生活里了。

那忙着贴对联,糊门画,准备过年的,一抬头看见了大路上走来一个洋气却眼熟的身影,看了几眼便隔了两块田高声打着招呼。这乡音,这笑容,和梦中的并没有什么两样,但细心的凤宁却感到那话语和微笑中分明有一种什么不同。但到底是什么不同,她一时还没弄清,也没有时间去想。她加快了步伐朝家走去,团年的时间临近了,她千里迢迢,千辛万苦地赶回来,就是要赶在团年的时刻和家人团聚。

过一个路弯,凤宁的心突然跳起来了,山弯的那边就自己的家。大步流星的双腿一下松了软了,浑身疲惫了,那是一种幸福的庸倦,是奔波了漫长的日子后突然见到目标,回到家的感觉,这感觉让她有些委屈,有些心酸,又幸福得两眼放光;一阵阵袭来的巨大喜悦,让她拖不动双腿了。

凤宁随着卟卟的心跳,怀着复杂的感情,走近自己的家。让她惊奇的是,昔日的老屋旁,建起了一幢两层楼的砖瓦房,一个孩子正站新房的大门口,用竹杆挑着一条鞭炮,点放鞭炮。她认出了这放鞭的孩子,就是自己的儿子小宝,他头上戴的那一个米黄色的老虎帽,就是去年过年,她亲手缝制寄回家的。

小宝!母亲亲切地喊。可抬起头来的儿子却是满脸的疑惑。几年的离别,儿子已认不出自己的母亲,望着这个从天而降的陌生女人那热情得不正常的眼神,孩子感到了恐惧。他吓得丢掉了手里的鞭炮,转身朝新楼房里跑,一边对屋里喊了几声什么。随之出来的,也是凤宁熟悉的人影,自己的男人曾庆龙。

曾庆龙见了站在院场里的来客,先是惊愕,接着出现的表情就让凤宁十分陌生,他像见到一个外人,一个打扰了他的人。那皱得越来越大,像个疙瘩的眉头透出比这冬天还冷还硬的淡漠。他是想说什么,突然他听到了身后一声显然是提醒的咳嗽。凤宁扭过脸去,望见了一个同样熟悉的人影,不过这个人的出现的情景却让她惊讶万分。这出现在眼前的远房亲戚菊花,这时的打扮却分明是这个家庭的女主人,她围着围裙,手里还拿着锅铲,一身家庭主妇的打扮,见了凤宁,开始还有些难堪,接着便抬起头,投来毫不示弱的目光,有意跨前一步挨紧曾庆龙的肩头站着,一脸的挑衅。

此时的曾庆龙似被壮了胆,像是突然醒来似的满面的怒容,伸手对凤宁一指,大声喝叱:

你,还有脸回来!!

各种各样的表情还来不及在这个回家的女人脸上轮换,惊讶早已在那风尘和疲惫的脸上凝固了。她是想说点儿什么,可是头脑已是一片空白。

她曾设想过男人种种冷落她的理由,但就是没有想到他已经有了另外的的女人。刹那间,她想起了那个打电话的大婶的话中有话,那小老乡的欲言又止,那次意外的电话,种种本要引起她的警觉的可疑事情。可是一切都已晚了,这个风尘仆仆,本应走进新楼房的主人,却眼睁睁地望着那个叫菊花的女人悻然地望了她一眼,俨然以一家之主的身份,把那一脸困惑的小宝肩一揽,把曾庆龙的背一推,进屋去吃团年饭。

那本不是一家人的一家人进门了,门呯的关上了;接着又拉开,点燃的鞭炮摔了出来,在凤宁的脚下炸响。那条不知什么时候跑来的瘸了一条腿的狗,认出了昔日的女主人,摇着尾,擦着老主人的裤腿,不停地安慰似地呜咽着。

团年已经进入高潮,山弯里爆满了噼哩啪啦的鞭炮声。清脆,急促,喜庆,在清明的空气里激荡。千辛万苦赶回家来过年的女人,已是无家可归,她手中提着为一家人准备的过年新衣和物资的大包小包,像个局外人,呆呆地站在炸响着鞭炮的新楼房门前。

多年以后,一家公司的女副总,常爱站在高耸云宵的写字楼的玻璃窗前,眺望远方;眺望的背影福态而又沧桑。下属们都知道,这个叫凤宁的副老总是在想念她的家乡,那个叫龙凤村的地方。

同类推荐
  • 难忘岁月

    难忘岁月

    作者梁书香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才离开农村,在农村完整度过了毛泽东时代。而且,作者以女性的细腻,对那个年代农村生活的细节,如怎样评定工分、“吃食堂”时怎样分饭、春节各家各户为磨面怎样“抢磨”、如何争草争柴、不识字的农民如何“早请示晚汇报”“背语录”等“鸡毛蒜皮”“鸡零狗碎”,都一一道来。使本书通过社会底层人物的命运和感受真实再现了那些已经成为历史的悠悠岁月。
  • 绿手掌

    绿手掌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西路上

    西路上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红色英勇勋章

    红色英勇勋章

    本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青年,他在美国内战中入伍,希望成为一名英雄。但由于初次参加战斗,他的内心也怀着恐惧和各种复杂心理。因此战斗打响时他被吓得当了逃兵,脱离军团。待战斗结束后他又返回去,一路见到部队死伤的残酷场面。他感到内疚,深怕自己的胆怯行为被战友们发现。后来他在逃跑途中偶然被一名士兵打伤头部,回到自己连队便谎称自己在火线作战时受了伤。伙伴见到他头上的伤口——红色英勇勋章——都称赞他是个英雄。他不敢说出真情,内心感到羞愧。经过内心的激烈冲突和斗争,他决心要勇敢地参加作战,成为一名真正的男子汉。他英勇杀敌,最后成了一名受到大家赞赏的英雄。
  • 沉爱

    沉爱

    作品以两个男女主人为经线,爱情故事为纬线,所有人几乎都对当事人的感情深藏不漏,是心灵深处的挣扎和暗战。张杨和舒小娅是高中时期的恋人,彼此非常喜欢,可是爱情发展仅仅限于高中,可是感情一直持续到生命终结。张杨一开始追逐舒小娅,后来从事特工后,有段时间躲避舒小娅,舒小娅被羞辱后躲避张杨,张杨知道后于组织外单独行动私立复仇。而王阳作为一位高中老师却喜欢上了自己的学生张杨,这种初恋式美好的情愫就一直伴随着她,欲罢不能,欲说还休。终于二人在香港把这种心照不宣的僵局打破。而黑社会人物陈英遇到这位大陆的小伙子对生活产生了新的向往。
热门推荐
  • 遇见你是我的情缘

    遇见你是我的情缘

    命运轮回,几年后两人再度相逢,本以为不过是一段你情我愿的情缘,他却以雷霆手段不愿放手。“女人,你这一生,都是我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升级成帝

    升级成帝

    逆天重生,无法修炼?没有功法吗?一套升级系统,突破境界毫无常理。看,一代地球宅男逆天修行,在这片神秘的世界叱咤风云。
  • 芭比宝贝向前冲

    芭比宝贝向前冲

    高中新生尹小草,刚开学就上演惊天动的“迷路记”,遇到两大“超人气校草”,脾气超坏的“美少年”藤司明、总是微笑的“优雅王子”叶司亮。哇咧……还有天上掉下的小恶魔!一场网球比赛后,藤司明变成了她的两星期佣人!可是,很明显藤司明完全不知道自己仆人的身份,天天逼迫她上学接、放学送的……有没有搞错啊!这时,尹小草还发现,小恶魔并不是白白帮她赢取网球比赛的。小恶魔的接近全部都是为了拿回藤司明眼中的魔法书……
  • 七年之痒婚姻保卫战

    七年之痒婚姻保卫战

    她和他在一起已经两千五百四十二天了,也就是六万一千小时,二亿多秒,这样的分分秒秒中,她以为他们会挽手风雨,一生相随,可是一切的一切,就在这七年的痒婚里变了模样,前妻携女突然造访,小三威武张扬,难道婚姻注定是一场战役?可是尘埃落定,一地狼藉,这样的战场,她如何面对?
  • 上清天书

    上清天书

    一部传承《上清天书》,一件宝物传承八卦镜,方玄羽开启了属于她自己的冒险之旅,明明没有野心,麻烦却总是接踵而来。故事中有鬼有妖,有巫有神,没有飞天遁地漫天的法宝,只有不一样的妖精鬼怪故事。
  • 罗素说快乐生活

    罗素说快乐生活

    本书分为不快乐的原因、快乐的原因、我的信仰、为什么我不是基督徒、东方人与西方人的幸福观念五部分,内容包括:什么使人不快乐?拜伦式的不快乐等。
  • 5~7岁孩子爱读的性格启蒙故事

    5~7岁孩子爱读的性格启蒙故事

    5~7岁是孩子智力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培养孩子好性格的最佳时期。本书编写了5~7岁小朋友爱读的性格故事,主人公有善良的小猴子、诚实守信的小熊、自信的小蝴蝶、感恩父母的小松鼠、积极乐观的小鲤鱼等。不仅呈现给孩子一个多彩的童年,而且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孩子养成好性格,健康快乐地成长。
  • 异能高手:城靥心魔

    异能高手:城靥心魔

    凡尘之人,被女友背叛,意外得到修真界奇缘,从此踏入修真界;为了复仇,为了争口气,无意间得知冲凡尘界,进入那神秘的修真界的方法,因此,携美修炼,拳打凡尘界古武修仙者,脚踏修真界大佬、圣主;修真界的那些年,讲述一群手下和猪脚的热血沸腾修真故事。
  • 红方蓝方

    红方蓝方

    军事小白写的小说。在帖游吧玩贴游,贴游~~开了个贴,根据玩家们的表现写的。因为游戏是周更,所以小说更新不会很快。因为基于玩家,所以未来的剧情我也不知道哦。
  • 不育不孕良方

    不育不孕良方

    本书分为两篇,上篇为不育,下篇为不孕,系统收集了古今中医治疗男子不育、女子不孕的良方400余首,每个方剂均以组成,用法,功效,主治,来源等予以分项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