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93200000014

第14章 终极武器:致良知(3)

如果非要从南赣区域的土匪帮中找出一位智勇双全的人,那必然是池仲容。池仲容的人生路线图是那个时代政治腐败的温度计。詹师富、蓝天凤,包括投降的卢珂等人等同于梁山上的晁盖、宋江一类人物。没有人逼他们造反,他们的造反是自己的职业选择。而池仲容却是林冲类型的人物,是货真价实被逼上梁山的。

池仲容穷苦人出身,给地主家种地为勉强活命,偶尔上山打猎,但付出和回报无法成正比。不过在深山老林里和野兽们的斗智斗勇,让他练就了一身本领,使他能在任何危机时刻从容不迫。明王朝时,给地主家种地只能有一个结果:永远无法偿还的债务。池仲容的老爹因为无法还债,被地主抓走,不但抄了池仲容四壁空空的家,还把池仲容揍得鼻口窜血。池仲容气冲斗牛,召集那些无时无刻不在受地主和地方政府欺压的百姓,号召他们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于是,造反开始了。

池仲容靠着勇猛和心机还有必不可少的运气,很快就组建了一支虽然简陋但却士气旺盛的武装部队。最开始,他的活动区域在县城周边,很快就发展到中心城市。地主和贪官是他们的主要掠夺和杀戮的目标,政府正规军本身的愚蠢拿他们毫无办法。

池仲容在当了一段时间流寇后,突然警觉,发现必须要有根据地才好。放眼望去,他相中了广东和江西边界的三浰一带,根据地就设在浰源山。浰源山属于原始森林,即使在今天,也是人迹罕至。在几百年前,除了山精树怪把那里当成乐园外,很少有人喜欢这里。但正是渺无人烟,所以很容易被开拓,而且有着重要的军事地理价值。

池仲容凭借和野兽打交道的经验,很快就把势力拓展到无以复加的境地,几年之内,池仲容的武装部队达到一万多人,他自称“金龙霸王”,下设了元帅、总督、总兵等职,据守上、中、下浰头38个寨。

池仲容有理想,有抱负,用王阳明的话说,这种人肯立志,但却不是圣人之志,而是山大王之志。在王阳明到来前,池仲容和周边的土匪头子经常搞联谊会,在这种会上,他总能成为焦点人物。因为他有想法,他不但把抢劫作为工作的重心,而且还喜欢攻击政府机关,也就是说,当别人喜欢当山中老虎时,池仲容已经把自己当成一只下山的猛虎。王阳明初到赣州时,池仲容就用一支奇兵突袭信丰城,把当地的守军打的落花流水。王阳明在给当时中央政府的信中特意提到此事,要求中央政府应严厉处置守军的将领,由此可看出池仲容这次突袭的严重。

王阳明在扫荡其他土匪时,从未把池仲容放在脑后。那封动人心弦的《告谕巢贼书》发出时,王阳明特意嘱咐要照顾池仲容,多给了他几份。他看完信后,着实动容了一会,但他马上理性的意识到,这个时候动心,很不好。所以,他对手下说,咱们做贼不止一年,官府来招降也不是一次两次,有人投降了,还不是被杀了。所以,我们要静观其变,不能因为别人的一封信,就方寸大动。

池仲容所谓的静观其变,其实是坐山观虎斗,看看王阳明能劈荆斩棘到哪里。在他看来,王阳明几乎寸步难行。可当王阳明势如破竹,几乎是一鼓作气荡平所有土匪时,池仲容才突然发现,自己是多么的孤独,王阳明是多么的使自己心惊肉跳。

所以当王阳明站在桶冈,昂首阔步向他的地盘走来时,他马上放下傲慢,让他的弟弟池仲安和王阳明谈判归降事宜。当然,他的傲慢只是人格的一面,另外一面,他抓紧战备,准备把自己的地盘建筑成铜墙铁壁。

王阳明说,世界上很多好人和很多好事都被傲慢毁掉了。一个人傲慢,就会太自以为是,把别人都当成白痴,如此一来,他看到的客观世界就扭曲变形,其实全是他主观的映射。一个傲慢的人永远活在自己私欲欣欣向荣的野草堆里,看不到外面的世界,以为野草堆就是整个世界。

现在,池仲容就拥有这样的人性弱点,王阳明的使者到他的地盘视察时,发现戒备森严,不禁惊讶,说,你不是要投降吗?为何要如此戒备?

池仲容把王阳明想成了白痴,说,“卢珂和我有宿怨,他现在弃暗投明,我听说他在加紧训练军队,可能是要来打我,我不能被动,所以必须要防备。”

几天后,王阳明给他回信说,我已经训斥了卢珂,他表示要和你冰释前嫌,你可否来一下我这里?

池仲容不相信王阳明在说实话。但他的人捉住了王阳明的一位使者,那位使者身上有封信,信是王阳明写的,收信任是卢珂。信的口气很严厉,要卢珂速速来,听候处罚。而且还威胁卢珂说,如果你不来,我就去揍你。

同时,池仲容又接到情报,王阳明的部队正在伐木开道,路线正是卢珂驻军地。

池仲容现在大脑混乱,他不知该相信王阳明,还是不该相信。应该相信王阳明,他能找出一百个根据,但不该相信王阳明,也能拿出一百个根据来。

事情一目了然,人最容易做出判断,但情况朦胧不明时,人如果要做出判断,必须需要智慧和阅历,还有强大的内心。内心不为外物所动,坚持自己良知判断的,就能得出结论。但池仲容做贼心虚,良知摇摆不定,陷入混乱的漩涡中,不可避免。

《船夫日记》的作者伊姆莱说过这样一句话,在这个世界上,你无论相信什么还是不相信什么,你都会死去。

现在,池仲容已被这条咒语所诅咒,他无法回避,也无法解决。当他怀疑王阳明那些眼花缭乱的动作时,他的心已被王阳明掌控。

池仲容唯一想出的一招就是,再派自己的弟弟池仲安接近王阳明。格言不是说了嘛,眼见为实。

池仲安见到王阳明后,还未聊几句,就看到卢珂来了。卢珂早已来了,而且把池仲容不肯归顺的情况向王阳明做了报告。

王阳明就对卢珂说,我们需要联袂主演一出戏,演给即将到来的池仲安看。卢珂说,我的角色是什么?

王阳明回答,没有台词,只用肢体语言。我当着池仲安的面揍你三十军棍,你先去准备道具。卢珂穿了个东北大棉裤,就在池仲安面前趴在地上,被王阳明揍了三十军棍。

棍子横飞,卢珂哇哇大叫,就在这杂音四起中,王阳明对池仲安说,这小子诬告你哥俩,我现在惩罚他,你若觉得他玷污了你哥俩的真诚,我可以再来三十棍子给他。

池仲安急忙制止,如果眼见为实,那他真是见识了王阳明的真诚。回到老巢后,他把所见的一切都告诉了哥哥。

池仲容还未来得及思考这件事背后的玄机,王阳明的信就来了。信中说,心学就是教人自尊的学说。我说个心即理,天理就在你心中,你认为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别人不能干涉。所以人人心中都有个做人和做事的道理。于是,人人都是圣贤,圣贤就有傲人的资本,就有自尊的信念。你如果认为我招降你伤了你的自尊,你大可不必这样理解。你我有同样的心理,就是为一方百姓开太平。如果你想明白了,就来我这里。我就在城外“小溪驿”接待你,你不必进城,我不带军队,如何?

池仲容不认为这里有诈,但绝不认为这是王阳明的真心话。王阳明不容他有长时间思考的机会,马上第二封信就来了:春节快到了,来观灯啊。但是,你的部队不要解散,卢珂那小子虽然在狱中,但难保他的手下不趁你出山而去攻打你,所以你应该让你的部众加强警戒。

池仲容的脑袋马上成了浆糊,意识开始向“王阳明是个好人”一面倾斜。他决定下山赴会,但他让93个善于搏击的人化妆成头目,跟随他下山。到了王阳明办公地点后,他没有进去,只是派了几个人。他的打算是,一旦发现事情有变,他逃跑应该来得及。

王阳明见了这几个人,很恼火,说:“你们都是我的新民,现在不入见,是不相信我。”池仲容很矜持的回复说,我山野村夫,从小就没有见过您这么大的官,见了怕失礼,容我适应几天,再见您也不迟。

王阳明乞灵于贿赂,把池仲容身边的人用金钱买通,对池仲容大吹温柔的风。池仲容终于被打动,来到了王阳明专门为他们提供的客栈。

池仲容一行人一见到装修豪华的场所,马上就失去了理智,花花世界的诱惑钻进他们的心,他们要酒要肉,还要女人。王阳明稍一迟疑,他们就跑到街上进行强抢。

王阳明后来对他的弟子说,我原本打算是用良知感化池仲容的,但我发现,有些人的良知尘埃沉重,无法拯救,只能毁灭。这不是圣人的残忍,圣人是要为天下大多数人谋福利,而不是为了拯救一个人,去毁灭无数人。

春节刚过,池仲容要回他老巢,王阳明为他举办了送行会。就在那场会上,王阳明的杀手们把池仲容和他的手下剁成了肉酱。

埋伏在池仲容老巢附近的王阳明部队,一得到池仲容的人头,马上挂到高杆上,池仲容老巢人心大乱,很快,王阳明就结束了这场战斗。

南赣地区最大的土匪就这样被王阳明轻易的搞定,这是一次心理战的火花四溅的较量,看不到硝烟,但比有硝烟的战场更让人惊心动魄。

【7】

从1517年阴历二月到1518年阴历四月,王阳明用了一年零两个月的时间就平定了南赣区域的匪患,这是盖世之功。当王阳明的捷报送到中央政府时,最心花怒放的就是王琼。王阳明的伟大毋庸置疑,但更伟大的是王琼,因为他能识人,并且毫不保留的全力支持王阳明。

这是王阳明第一次把他的心学用在战场上,成绩震耳欲聋。很多人都一厢情愿的以为,王阳明纯粹是靠心学取得了南赣战场的完胜,但这并不是负责的态度。王阳明年轻时就熟读兵法,在下锦衣卫狱前,他曾在老家遇到一个叫许章的隐士,此人属于鬼谷子似的人物,熟悉五花八门的学说。王阳明后来说,用兵韬略,许章是他唯一的老师。

也就是说,王阳明的用兵并非是空穴来风,仅靠一种理论就能在战场上建下震动天地的奇功,世界上从没有这回事。这恰好符合了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思想,要想知必须要行,要想行,必须要知。战场是个死人千万,血流成河的地方,王阳明如果没有把握,依他的良知,不可能接这种工作。只不过和其他军事家不同的是,王阳明作战的指导思想是心学。心学是一门使人内心强大的学说,以不动心为超级武器,以让对手动心为秘密武器,如果这两种武器运用的炉火纯青,那必然天下无敌。

据说,王阳明在庆功宴上表示要感谢他的那些弟子,弟子们很诧异。说,上阵杀敌的是那些将士们,运筹帷幄的是您老人家,我们什么都没有做。

王阳明告诉他们:“你们做了很多。刚开始时,我处理问题,尤其是有所赏罚时,不敢有丝毫的大意率性,生怕对不起你们,怕与我平时给你们讲的不一样。处理完那些事情,还不安,跟你们在一起时,还想着那些事,经常想赏罚分明公正否,想着如何改过。直到与跟你们在一起时一样自然随心,这才心安理得。这就是你们给我的帮助。”

学生们恍然,这不就是王老师经常说的“知行合一”吗?!

“知行合一”思想要求的是每个人在做事时都要把事做完整,其实也就是,解决并不是目的,最终的目的还是要维护。以商品为例,卖出不是终极目的,终极目的是售后服务。

王阳明的售后服务做的有声有色,平定任何一地的土匪后,首先就是安置活下来的土匪迅速融入到百姓生活中去,然后是设置重要的政府据点,以防止将来再有占山为王的人凭借地利和政府作对。另外就是教化。儒家讲究教化之功,希望能通过精神的力量让他人安分守己。王阳明的教化有制度跟随,十家牌法和接二连三发布的政府温情脉脉的文告,这些事都让王阳明的售后服务得到赞许。

在战争闲暇时,王阳明把还把古本《大学》和《朱子晚年定论》印刻。所谓古本《大学》,就是没有被朱熹修改过的《大学》,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朱熹把“亲”改成了“新”。王阳明认为这是胡闹。他说,明德就是良知,明明德就是致良知。而亲民则是致良知的手段。如果改成新民,就解释不通了。《朱子晚年定论》是王阳明把朱晚年的一些与心学题旨一致的书信言论收集到一起,称为朱熹的最后结论。然后又把朱熹之前与此相矛盾的话归纳为朱熹头脑发热的结论。

在王阳明看来,朱熹年轻时解释的格物致知是错的,因为一直向外寻求,而不在心上求取道理。但他晚年后,悬崖勒马,认定,凡事都应该向心上求。也就是说,朱熹其实也是个心学家。

也是在同一年,他的弟子薛侃在赣州刊行了王阳明的语录,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传习录》。《传习录》是王阳明心学思想的精华和发散,作为王阳明的拥趸,一定要读,而且要不止一遍。

最后一件事则体现了王阳明作为教育家的一面,这就是他写作的《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一文。这篇文章的主旨是让人如何教育小孩子的。我们完全可以为他重新拟一个标题:家长心法:

古之教者,教以人伦:后世记诵词章之习超,而先王之教亡。今教童子,惟当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为专务;其栽培涵养之方,则宜诱之歌诗以发其志意,导之习礼以肃其威仪,讽之读书以开其知觉。今人往往以歌诗、习礼为不切时务,此皆末俗庸鄙之见,乌足以知古人立教之意哉!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利达,摧挠之则衰痿。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沾被卉木,莫不萌动狻赸,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索,日就枯槁矣;故凡诱之歌诗者,非但发其志意而已,亦所以泄其跳号呼啸于咏歌,宣其幽抑结滞于音节也;导之习礼者,非但肃其威仪而已,亦所以周旋揖让而动荡其血脉,拜起屈伸而固束其筋骸也;讽之读书者,非但开其知觉而已,亦所以沈潜反复而存其心,抑扬讽诵以宣其志也;凡此皆所以顺导其志意,调理其性情,潜消其鄙吝,默化其廘顽,日使之渐于礼义而不苦其难,人于中和而不知其故,是盖先王立教之微意也;若近世之训蒙摨者,日惟督以句读课仿,责其检束而不知导之以礼,求其聪明而不知养之以善,鞭挞绳缚,若待拘囚;彼视学舍如囹狱而不肯入,视师长如寇仇而不欲见,窥避掩覆以遂其嬉游,设诈饰洈以肆其顽鄙,偷薄庸劣,日趋下流。是盖驱之于恶而求其为善也,何可得乎!凡吾所以教,其意实在于此。恐时俗不察,视以为迂,且吾亦将去,故特叮咛以告。尔诸教读其务体吾意,永以为训,毋辄因时俗之言,妀废其绳墨,庶成“蒙以养正”之功矣,念之念之!

翻译如下:

古时候的老师,教给人们伦理道德,后来的人们背诵文章的风气渐渐风靡,结果先王的教诲也就渐渐佚失了。今天的人教育孩子,却只把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当做中心,正确的培养方法,则适宜以诗歌之类的启发他们的灵感。指导孩子学习礼仪,使他们的形象端庄,教给孩子们读书,让他们的智慧萌发。但是今天的人往往认为诗歌,礼仪不符合当前状况,这都是低俗浅薄的看法,他们怎么能知道古人之所以教育的真正意义呢?

同类推荐
  • 杂家学派与《吕氏春秋》

    杂家学派与《吕氏春秋》

    杂家是战国末至汉初兼采各家之学的综合学派。杂家虽只是集合众说, 兼收并蓄,然而通过采集各家言论,贯彻其政治意图和学术主张,所以也可 称为一家。
  • 行走中的言说:一个思想背包客的心路历程

    行走中的言说:一个思想背包客的心路历程

    科学人文系列。本书为一个哲学工作者对于科学、哲学与文化的全方位思考,主要集中在科学哲学、语言哲学、心灵哲学、科技与社会以及科技政策等。观点新颖、视野开阔、语言流畅,适合爱好哲学的大学生及其他科技工作者阅读。
  • 菜根谭

    菜根谭

    《菜根谭》是明代万历年间隐士洪应明的一部语录体著作,集儒、释、道三家之思想精髓,涉及修身、处世等各方面内容,雅俗共赏,受到了文人学者和市井阶层的广泛欢迎,对后世影响深远。本书按照为学励志、齐家治国、为人处世、修身养性等若干主题,对《菜根谭》原作进行重新编排,加以现代文翻译和评析,并精心选取任伯年、吴观岱、程璋、徐悲鸿、陈少梅等著名画家的作品作插图。希望读者能在文与画的双重熏染中,获得精神上的升华。 "
  • 曾国藩冰鉴(第三卷)

    曾国藩冰鉴(第三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孙子原来这样说

    孙子原来这样说

    《孙子兵法》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博大精深的兵书,它从政治、军事、人才等多个方面深刻阐述了战争规律的各种因素,历时两千多年而流传至今。这正反映了这部传世之作的生命力,也体现了我们祖先超人的智慧与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的灿烂选择。
热门推荐
  • 珠花簃词话

    珠花簃词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容和传

    容和传

    少林神僧,初出江湖。局势动荡,天下相争。一代神僧何去何从?是成,是败?尽在容和传。容和传交流群∶346958746
  • 爱你我没后悔过

    爱你我没后悔过

    女主角周婷和男主角王俊凯一系列的故事……
  • 龙女在农家

    龙女在农家

    特警李小冉睡了一觉,再醒来已是异世农家女,孰料她的身世另有玄机……双重身份的她,会得到上天怎样的眷顾?她在异世带领亲人致富奔小康,机缘巧合,牵扯皇家,两世经历加上天相助,让她成为异世的幕后主宰,前缘未了的她,又能否返回前世亲人身边,她的结局到底如何呢……
  • 浮生三季一二七

    浮生三季一二七

    那年,小升初,我以为那只是普普通通的学校,却有着,不同的事老班坐在讲台上看着书,考着勤,同学们下面打闹着,扔书,下棋……窗边走过隔壁的班主任,瞬间,什么声音都没有,只能听见细细的翻书声。。这也许就是别人眼里的12.7但,了解我们的确是班主任,她知道这只是属于叛逆期,该管就管,该放任就放任……这是一种感觉,相遇七班的缘。12.7那一年初一,我们班落幕了学校里最后一次也或许是开始的一次《天女散花》……
  • 历史年鉴:1905

    历史年鉴:1905

    本系列包含了世界历程、科技、文学、宗教、哲学、历史、国运纪事等各方面的整理记录,作为系列年鉴。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传染病护理

    传染病护理

    《传染病护理(供护理、助产专业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二五”规划教材》不仅增加了一系列传染病法律法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自然灾害时传染病防治、职业防护、医院感染等其他教材涉及不多的内容,还将近年我国新出现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手足口病、甲型HiN,流感等传染病护理知识充实进来,使教材内容充实、可操作性强、贴近临床、紧跟传染病疫情变化。
  • 刀坟

    刀坟

    我有三刀,一刀斩命,一刀斩运,一刀斩自我。我有一命,一命通神,一命通天,一命镇乾坤。我以贱名证王命。PS:求点击,求收藏,抱大腿,各种求……
  • 我的25岁女房东

    我的25岁女房东

    十三岁那年,家里给我哥买了个媳妇,拜堂入洞房那晚,我摔倒在婚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