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92000000002

第2章 心中有佛,参透人生百味(1)

佛说,行善积德,便能升入极乐世界。其实,那是因为问心无愧,在百年回首时,便可安心离去。

佛说,大难之后必有后福。其实,那是因为经历过灾难的洗礼,人会变得更坚强,而坚强的人,才能走得更远。

佛说,上世作恶造成今世之苦,今世向善修得来世之福。其实,哪里有“上世”“今世”,那是让人坦然接受苦难,不怨天,不尤人,永远追求真善美。

佛说,你的一切所为,皆会报应在子女身上。其实,那是因为你的言传身教,会影响孩子的一生。而你的待人处世,也会为孩子建立社会基础。

其实,心中有佛,便处处有佛。佛在我心,我便是佛。一切全在自己。

人的一生,必定要经历无数的风风雨雨。可人生又是精彩的,酸、甜、苦、辣、咸百味俱全。

人生有甜,师长、挚友们一直关心我们,陪着我们一起分享人生的苦与乐,让我们体会到人生的美好;人生有苦,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逆境,也经常会遇到一些难于解决的问题。人生有酸,我们也会经常遇到他人的羞辱,也会遇到一些难以启齿的事……

人生虽然会遇到许多困难,但这些困难又是有趣的。如果人生没有这些困难,那人生不是很单调,很无味吗?所以我们要珍惜人生的每时每刻,不要让属于自己的美好人生随着时光的流逝而失去,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为人生的精彩而活。

拿得起,放得下

一踏进寺院,笑眯眯、胖乎乎的弥勒佛,便袒露着大肚皮迎接着每一个人。他无忧无虑、风趣可爱的面容,往往引得人们会心一笑,烦恼不翼而飞。

弥勒佛的这副乐天派模样,源自中国五代时期的一位禅师——布袋和尚。

布袋和尚本名契比,号长汀子,不知他来自哪里,更不知他将去向何方,只是见他腆着大肚皮,禅杖上挑着一只大布袋,时常在明州(今宁波)奉化的街上转悠。他那出人预料的举动、幽默滑稽的言行,往往令人捧腹大笑。所以,总是有一大群孩子跟在他后面起哄、玩闹。他可不管这些,想坐就坐,想卧就卧;看到什么东西就向人家乞讨,然后一股脑儿装进他那大布袋。

人们大都忽视了他那神奇的布袋。它,无所不容,无所不包,总也装不满,总也掏不完。好像,他挑着的是一只乾坤袋,森罗万象,日月星辰,尽在其中。

那天,有一位云游禅僧在街上走。他追上去,在人家后背上拍了一巴掌。禅僧回首,以为他要询问什么佛法。谁知,他却伸出手,大言不惭地乞讨:“给我1文钱。”然而,禅僧是个历练多年的参禅的行家,所以从这俗不可耐的举动中感受到了深藏的机锋①。禅僧道:“你说得好,就给你钱。”

布袋和尚放下布袋,叉手而立。禅僧见状,深深礼拜下去。

放下布袋,何其自在!

著名的保福禅师听说了布袋和尚的事,专门来勘验他,问:“什么是佛法大意?”

他依旧放下布袋。保福追问:“难道仅仅如此?更有向上的事吗?”

他拿起布袋,挑在禅杖上,扬长而去。

放得下,拿得起,才是真洒脱!

一个人想要成就事业,要想获得幸福,就必须要有“拿得起、放得下”的气魄。当然,说起来总是容易,做起来总是太难。但只要我们每个人抱定一颗平常心,把名利看得淡些,离忧愁远些,幸福、快乐就会自然来到你的身边。

佛印的境界

苏东坡与佛印禅师是很好的朋友。他们经常在一起参禅悟道。

有一天,他们又斗起禅机来了。

苏东坡首先问:“印老,你看我像什么?”

佛印禅师毫不犹豫地回答说:“学士像一尊佛。”接着又反问他:“你看老僧像什么?”

苏东坡想了又想,见佛印禅师穿了一件黑色僧袍,人又长得胖,盘腿坐在那里,黑乎乎的一大堆。于是便冲口而出,说:“和尚活像一堆牛屎。”

佛印禅师听了,不怒反笑,默然不语,然后怡然自得地闭目养神。

苏东坡回到家里,高兴地对他的妹妹说:“妹妹啊,从前与印老斗禅机总是斗不过他;今天不知是和尚倒霉,还是我苏东坡走运,总算斗得他哑口无言。”接着便把他与佛印禅师斗禅的经过,绘声绘色地讲了一番。

苏小妹听后,首先禁不住“呸”了一声,然后便数落了苏东坡一顿:“哥哥今天输光了矣!你还自以为大获全胜是不是?”

苏东坡瞪大眼睛,问她这是什么意思。

苏小妹不急于告诉他答案,只问他:“我且问哥哥,是佛名贵呢,还是牛屎名贵?”

苏东坡说:“当然是佛名贵啊!”

苏小妹说:“好道!印老的见处是佛;哥哥的见处是牛屎。请问,谁高谁低?”

苏东坡一怔。

苏小妹接着又说:“印老心中装的是佛,所以他看人人都是佛;哥哥一开口就是牛屎马粪,你心中装的是什么?可见印老的心境比你高啊!他既然获胜,便见好就收,还同你啰唆什么?你就认了吧!”

苏东坡这才恍然大悟。

古语道:“君子所见无不善;小人所见无不恶。”外部世界是一个人对自己的内心世界进行归类的一种形式。要拥有和谐的世界,首先必须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不妄想,不被名利所累

慧能禅师见弟子整日打坐,便问道:“你为什么终日打坐呢?”

“我参禅啊!”

“参禅与打坐完全不是一回事。”

“可是你不是经常教导我们要安住容易迷失的心,清静地观察一切,终日坐禅不可躺卧吗?”

禅师说:“终日打坐,这不是禅,而是在折磨自己的身体。”弟子迷茫了。

慧能禅师紧接着说道:“禅定,不是整个人像木头、石头一样的死坐着,而是一种身心极度宁静、清明的状态。离开外界一切物相,是禅;内心安定不散乱,是定。如果执著人间的物相,内心即散乱;如离开一切物象的诱惑及困扰,心灵就不会散乱了。我们的心灵本来很清净安定,只因为被外界的物相迷惑困扰,如同明镜蒙尘,就活得愚昧迷失了。”

弟子躬身问:“那么,怎么去除妄念,不被世间迷惑呢?”

慧能说到:“思量人间的善事,心就是天堂;思量人间的邪恶,就化为地狱。心生毒害,人就沦为畜生;心生慈悲,处处就是菩萨;心生智慧,无处不是乐土;心里愚痴,处处都是苦海了。”

在普通人看来,清明和痴迷是完全对立的,但真正的人却知道它们都是人的意识,没有太大的差别。人世间万物皆是虚幻,都是一样的。生命的本源也就是生命的终点,结束就是开始。财富、成就、名利和功勋只不过是生命的灰尘与飞烟。心乱只是因为身在尘世,心静只是因为身在禅中。没有中断就没有连续,没有来也就没有去。

弟子终于醒悟,禅师的话像暮鼓与晨钟唤醒了碎裂在生活碾磨里的人。

人的心灵本来很清净安定,只因为被外界物相迷惑困扰,如同明镜蒙尘,就活得愚昧迷失了。财富、成就、名利和功勋只不过是生命的灰尘与飞烟。心乱只是因为外物所累,除去妄念则心静坦然。

烦恼来自于心

小和尚做了一个噩梦,梦见一片树叶,从半空中飘落到眼里,于是他逐渐失去了天空,失去了一切。小和尚急了,哭了,醒了。

窗外树上的叶子,依然在树上,暖阳照耀,树下嬉戏的猫儿狗儿,以及天上的鸟儿,屋脊的炊烟,组合成一幅快乐的风景图画。

一场虚惊!

天下本无事,小和尚却做了个煞有介事的梦。扰乱他心的竟是一片平常的树叶。

“别往心上去!”他竭力扫除心障,借以安定自己。

“别往心上去!”一句极普通的劝慰人的话,现在急欲镇定住自己时,却只有用它。小和尚平生读了不少的书,学了无数的话,但到了危难之时,还得用这句话。好不容易平静下来了。

他静静地想:“别往心上去。”说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却难上加难。真能够做到,就能立地成佛。一个人无烦恼,岂不快活如神仙?纵然天大困难,都难不倒地阔天宽的英雄汉;而哪怕芝麻点儿的小事,却能困扰住一个小心眼儿,闹出意想不到的大坏事。于是便有了友情决裂,夫妻分手,子女离散,甚或一索悬梁,身首分家……

常说人生苦海,诚哉斯言,扛个人头在世上不容易,哪怕“诗礼簪缨之族”,而且越是“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越是祈求慈航普度。谁来渡呢?慈航在哪里?实则,“我心即佛”。慈航在自己的心里,靠自己来渡。佛有佛眼,心有心眼,只要不被一叶遮拦,便会满目青山。“窗含西岭千秋雪”,何止千秋雪,无遮拦的心灵之窗,能含容万千世象,日月星辰。心眼之大,大到可以包容宇宙洪荒。怕的就是自己一叶障目,什么都看不见,怎能不一片苦海?“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慈航在自己的心里,靠自己来渡。佛有佛眼,心有心眼,只要不被一叶遮拦,便会满目青山。

你本是自己命运的主宰

过去,有一个年轻人跟几个亲戚合伙做棉花生意。结果,他们第一次外出购货,就遭遇了数十年不遇的暴雨,数千斤棉花被沤在库房里霉烂,损失惨重。当他黯然返回家乡后不久,父亲经营的饭铺意外遭遇大火,被烧成了一堆瓦砾。从此,他家一贫如洗。他的父母因为悲伤过度,先后病故。

后来,他在集市上请一个算命先生为自己占卜一下前程。结果,算命先生告诉他,命数注定,他一辈子都不会有发迹之日。

从此,他彻底失望了,啥事都不再去想,啥事也都不想去做,只靠亲戚和一些好心邻居的接济勉强度日。

终于有一天,他厌倦了这个世界,便独自来到河边欲跳河自杀,结果被路人救了起来。路人问他为何轻生,他就将自己的不幸命运告诉了路人,那人便劝他到湛山寺去拜谒惠明禅师,求他指点迷津。

他心怀一线希望,到湛山寺去拜见惠明禅师,又将自己的不幸对惠明禅师倾诉了一遍,然后问道:“命数可以逃避吗?”

惠明禅师微捻苍髯,笑着说:“命,是由你自己做成的。你做了善事,命就好了;你做了恶事,命就不好了。那你此前做过恶事吗?”

他摇了摇头。

惠明禅师仍笑着说:“那么,从现在开始,就重修你的命运吧!”

他有些迷惑地问:“师傅,命运真可以重修吗?”

惠明禅师没有回答,却从几案的瓷盘里摘下一粒葡萄攥在手里,而后,问道:“你能告诉老衲,这一粒葡萄是完整的还是破碎的呢?”

他思考了一会儿说:“如果我告诉您它是完整的,您一用力它就会变成破碎的了。”

惠明禅师朗声笑了起来,然后说:“命运就像这粒葡萄一样,就在你的手中啊!”

年轻人终于悟出了惠明禅师的禅意,重新振作起来,操起父亲生前的生意,先是在街市上摆了一个小吃摊,生意一点一点做大。后来,他就成了远近驰名的大老板。

命运是非常奇怪的,它有着不可预测的复杂性。在许多时候,成功和挫折会交替出现。但命运不是固定不变的:命从心生,运由心转。人生事业成败的关键,不在命运,而在于你付出了怎样的努力!

淡泊才是人生真谛

惟俨和尚是唐代著名禅师,晚年住在澧州(今湖南澧县)的药山,人称“药山惟俨”。他与许多高僧一样,善于从眼前小事物入手,启发弟子们的悟性。

有一次,惟俨指着林中一棵枯木,问弟子道悟和云岩:“你们说,是枯萎好呢,还是向荣好?”

道吾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是向荣的好。”不料惟俨断然否定道:“灿烂终将归于消灭。”这一来,答案似乎已经明确,所以云岩随即转口说:“我看是枯萎的好!”谁知惟俨同样认为是错的:“枯萎也终将成为过去。”

这时,正好另一位高沙弥从对面走来,惟俨便以同样的问题“面试”他,机灵的高沙弥不偏不倚地答道:“枯萎的让它枯萎,向荣的让它向荣。”

惟俨这才颔首赞许道:“高沙弥说得对,世界上任何事情,都应该听其自然,不要执著,这才是禅的态度。”

其实,惟俨提问的本意,不是要你作“非此即彼”的选择,而是要你懂得,世界上没有永恒的东西,随着时间的流逝,灿烂也罢,枯萎也罢,都会如过眼云烟,不复存在。

进而言之,灿烂与枯萎本来就只是事物不同阶段的不同表现形式而已,灿烂过后是枯萎,零落成泥后又孕育出新的灿烂,无所谓哪个好哪个坏,其各自独特的魅力,就看你怎样去欣赏了。比如月亮吧,总有阴晴圆缺,不能说圆月就一定比缺月好。一勾新月或一弯残月,同样充满诗情画意。“杨柳岸,晓风残月”,不也是令人赞赏的千古绝唱吗?因为有变化,有圆缺,才使我们见到了生命的完整形态,从而更加珍爱人生。

所以,惟俨和尚说得好,世间万事万物都有一定的发展规律,不偏执,不强求,顺其自然,才是明智的态度。如果你一味钟情于“灿烂”,那么,一旦灿烂变成了枯萎,就难免会产生“黛玉葬花”的悲哀,那将徒生多少烦恼啊!看来,结论应该是这样的:不管外界形态、环境、条件起了什么变化,最好始终超然物外,安然知足于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和每一种形态,不管是灿烂还是枯萎,不管是年少还是年老。

世界上没有永恒的东西,随着时间的流逝,灿烂也罢,枯萎也罢,都会如过眼云烟,不复存在……

玄奘的机智

窥基本是唐金吾卫将军尉迟敬宗之子,后从玄奘出家,成了玄奘的高足弟子。他一生著述无数,宣扬玄奘传入的法相唯识学,是佛教史上的著名人物。然而,窥基出家的原因却非常奇特,是被父亲一怒之下赶出来的。

唐贞观十九年(645年),玄奘游印度归来,在长安(今西安)创办译经道场,一边翻译佛典,一边讲经说法传道。在从事传译事业的同时,他也很注意物色、培养说法的人才。

一次,玄奘偶在路上行走,碰上了眉清目秀、举止大方的窥基,便欲度他为弟子。可一打听才知道,眼前这位少年竟是尉迟敬宗将军的公子。这位公子的名气在京都是人人皆知的,他虽然出身将门,却自幼通学儒典,善于属文,他的文章也早已得到许多公卿大夫的赏识。这样一位宝贝儿子,尉迟将军能够割爱相舍吗?玄奘心想:不论如何都应先试试再说。

这一天,玄奘特意来到尉迟将军家中做客,为了达到目的,他还带上了一位比窥基年纪小的童子。那位童子说起来也非同小可,本是西域人,却聪颖绝伦,过目成诵,记忆的天才很少有人能及得上他。玄奘自印度东归时,遇上并收留了这位童子。

玄奘带着童子来到将军府上,东扯西拉,不一会儿便把话题转到了窥基身上。玄奘说:“听说将军的公子文采横溢,才华出众,何不请出来让贫僧见识一下呢?”

尉迟敬宗哈哈大笑,道:“小小的孩子能有什么才华文采,还不是大家捧着说嘛。”口上虽然谦虚,心中却为自己有这样一位孩子而骄傲。他随即唤出儿子,说:“这位法师想见识一下你的学问。咱们武将人家又有什么学问?除了兵书韬略,还能会什么?你就把自己学过的兵书背给法师听听吧。要用心背,别扫了法师的雅兴。”

尉迟敬宗官至将军,自小便教给窥基兵书战法,他让儿子背兵书,正是要让儿子背诵他最熟悉的,以便向玄奘显示,自己的儿子的确名不虚传。

儿子得到父亲指令,便把自己学过的兵书毫不停顿,从头至尾地背诵起来,果然是一字不错。玄奘听他背书,越听心中就越喜欢,同时几次向那位童子使眼色,要他用心记忆兵书的内容。

小慰迟把洋洋数千言的兵书背完,玄奘道:“果然名不虚传,真是将门虎子啊。”

尉迟敬宗谢道:“哪里的话,法师您太过奖了,小心别把孩子宠坏了。”

这时,玄奘对身边的童子说:“这是上古兵书,刚才那位哥哥背了一遍;你也背背,看到底能记住多少。”

那位童子于是便背诵起来,从头至尾,也是一字不错。

这下可把尉迟敬宗气坏了,他不敢得罪玄奘,便迁怒于儿子说:“你这个孽子,把我的脸丢尽了。刚学了几天就卖弄学问,却连个胡人的孩子都不如,还留你何用,看我不杀了你。”

同类推荐
  • 哈佛所坚持的世界观(哈佛家训)

    哈佛所坚持的世界观(哈佛家训)

    欲说哈佛家训,不能不先介绍哈佛大学。哈佛大学建于1636年,是一所享誉世界的私立研究型大学,是著名的常青藤盟校成员,这里走出了8位美利坚合众国总统,有上百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曾在此工作、学习过,其在法学、医学、文学、商学等多个领域拥有崇高的学术地位及广泛的影响力,被公认为是当今世界最顶尖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直至现在,世界各国的莘莘学子无不把上哈佛读书看为是一种至高的荣幸,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呢?这正如哈佛第23任校长科南特所言:“大学的荣誉,不在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培养出来的人的质量。”那么,哈佛大学为什么能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高质量的人呢?这在于它秉承的是学问的研究而不是世俗的习气。
  • 再苦也要笑一笑全集Ⅲ

    再苦也要笑一笑全集Ⅲ

    本书教你如何调节心态拥有快乐的生活,包括学会接受、学会应对、学会解脱、学会调节、学会行动等九章内容。
  • 好习惯造福你一生

    好习惯造福你一生

    本书从影响人一生的习惯入手,探讨养成良好的习惯和戒除不良习惯对人生的积极意义。立意高远、内容深刻。不但对习惯的表现形式进行了科学的分类,还与生活中的案例紧密地结合起来,具有很强的指导性与借鉴性。
  • 庄子叫我们想开点

    庄子叫我们想开点

    本书共分十章,主要内容包括: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知足常乐,随遇而安;不卑不亢,独善其身;秉持原则,保持自我等。
  • 读《庄子全书》学生活

    读《庄子全书》学生活

    庄子通过对人生的思考和探索建构了“道止于一”的理想人生境界,通过顺物自然、无我丧我安顺天意,通过指引人们对“道”的追求,达到精神的自由与超越。《内篇》是一以追求神仙境界为最高价值的道家知识体系,“逍遥”是这个知识体系的最高价值,所以《内篇》中的庄子是一位出世的哲学家。题解《逍遥游》为《庄子》的首篇,描述了一种精神自由的逍遥境界:世上万物纷纭,虽有“小大之辩”,但“犹有所待者”,都要依赖客观条件。但是,真正的逍遥者,追求一种超越时空限制的绝对自由,是“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地。
热门推荐
  • 我是神算师

    我是神算师

    这本书因为刚开始的设定问题,加上前段时间刚好遇上答辩,没时间修改,然后……然后就将这本书修改一下,重新发文
  • 星际拳神

    星际拳神

    一个名叫孤独者的普通学生,无意间来到了一万年前地球上参与了外星人之间的纷争。然而,面对这突如其来又不得不对峙的状况下,正义的精神让他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使命感。遇见了真爱,不想失去却在不经意间失去。在星际的他到底该如何的诀择呢?
  • 边城剑侠

    边城剑侠

    剑——百兵之王,那么天下第一剑,毁天灭地还是守护一方和平,取决于用剑之人。
  • 社会是平的:优秀的人从不抱怨

    社会是平的:优秀的人从不抱怨

    这个社会存在着不公平,因为人与人的出身有差别,人与人的资质有高低,人与人的境遇有不同。这个社会又是极其公平的,它给每个人提供了实现自我的机会。即使你出身非名门,即使你天资不聪慧。即使你遭遇难以想象的磨难,你一样可以实现人生的辉煌,但前提是,你不抱怨不埋怨,只靠努力去抗争!本书就是告诉年轻人,现实有美也有丑,有阳光也有阴霾,有幸运也有不幸,面对这些,我们能做的就是去接受、去适应、去改变,用我们的努力增强我们的实力,变不公平为公平!
  • 和亲帝姬之烟销灭灭

    和亲帝姬之烟销灭灭

    她是无人闻问的赵国帝姬,远去魏国和亲,变成后宫中不受宠爱的后妃。她谁都不爱,只求在这个世间平安过下去。奈何生活不让她如此!她披着伪善的面孔,穿梭在形形色色的人群中,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迎合帝王,对付宠妃,小心翼翼又心狠手辣,是生活将她变成这个样子!获得宠爱又如何,后宫中人人不都是这样?说爱又如何,谁知这话是不是说过很多次?逐出宫门又如何?依旧过得很好!不报复,因为曾经爱你是真的不想念,因为想的人太多,不知从何想起。最后烟销灭灭,只不过是手中一把灰。但不悔!(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谁是谁的阳光

    谁是谁的阳光

    谁是谁的阳光?安然,那一年,我们不是彼此的阳光。许言铮,那一年,你是我的阳光。安然,你忘了我了……不,许诺,我没有忘记,你是我的阳光。你是我的阳光,照亮我的一生。(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遥想三国之锦马超

    遥想三国之锦马超

    本书全新演绎三国大将马超出生、成长、学艺以及征战的传奇人生,也描摹了他与几位美丽女子的凄美爱情,是一部今人写古人的戏说历史的小说。
  • 种神逆天

    种神逆天

    种神大陆,修士以武入道,内穷血华,得成丹野。成功种神之后,方能抢夺逆天神种,孕育圣甲,吸取星辉,力可拔山移海,有种种神通妙用。炼气斩尸,得成金丹,早已成为尘封的记忆,凡敢凝练金丹者,必被冠以堕落之名,为仙界诛杀!一个小人物,为了亲人,毅然踏上修炼之路,却意外的发现,自己竟然拥有传说中可以包容万法的平行神体!种神星甲,金丹正宗,魔功邪术、左道旁门,周行可以一体包容,终将成就一段不朽的神话!***初期境界分类:武师、圣者、至神。武师:淬身、勇力、灵变、阴阳、内穷、种神!圣者:......至神:......***********读者群:33873968
  • 箫声咽

    箫声咽

    深夜,两名道士不请自来,他们自称来自江湖第一善帮的红筹寺,此行无非两个目的,一是送回文总镖头文玮峰的尸首,二是索回红筹寺的圣物。文夫人悲愤交加,百口莫辩,想要寻找帮手,却发现无论是女儿还是其他镖师都在转眼之间没了踪影……文玮峰的女婿,云台山庄的庄主徐士清觉得岳父死得蹊跷,便请来号称“江南府门三绝”之一的仵作白志远协助破案,谁知,白志远刚找到关键线索便死于非命。若干年后,仵作之女白箫被许配给徐家大少爷,不料新婚之夜,新郎却离奇失踪。所有这些都似乎与当年的文镖师命案有关联,而武功高强的蓬莱四子更是个个有嫌疑,究竟谁是凶手?
  • 阴人鬼事

    阴人鬼事

    师公,一个不知名的职业,或许他就在你的身边,但是却不认识,今天我会带大家用我经历告诉你们,这个神秘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