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91600000030

第30章 处理心理空间的境界

多一点接受。

只有你意识中充满了接纳,世界才会在你心中显得无比美好,苦味在你口中才会变得甘之如饴,苦酿才会在你口中变成琼浆玉液。你会情不自禁地向往到乡村一游,同蝴蝶一道飞舞,同鱼儿一道戏水,同鸟儿一道鸣唱。你可以同富翁们比富足,赛欢乐。你可以自豪地对他们说:“美好产生出来的幸福远远超过了金钱产生出来的幸福,金钱属于你们,你们只能自己享用,而美好属于上苍,可把它施与众生!”

上苍赐给我们的一切,首先,我们都应无条件的接受。许多人都只能按受对他有利的条件,而不能接受看似不利的因素。其实,失败的人主要是没有搞清楚,一切不利的因素才正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正是我们存在的价值。

大海的博大是因为接受。高山的雄伟是因为接受。一个人不能接受现实,他就会生出抵触情绪,就会产生偏执和狭隘,就会与环境作对,与他人不和,就会不利于快速成长。

接纳是勇敢的象征。接纳给我力量,使我做出明智的抉择。接纳现实不等于喜欢现状。接纳不是选择待在恐惧里,接纳不是选择待在愤怒里。想要接纳,就得对自己、别人和生命的过程保持耐心。

你所有的财富,不会超过人的思维格局。如果你只想在工作中混一口饭吃,那么你就永远只能在温饱线上生活。一个人的成败是由他的思维格局大小而决定的。因此,我们要不断的升级我们的思维格局,开阔我们的心胸,把我们的目光放得更长远一点,才有可能成就大我。

佛说,万物都在流动变化之中,从来就没有固定的存在,一切都在组合形成中,一切都在瓦解分裂中。人生只是一场流动的电影。世界本来无一物。又谈什么这是你的,那是我的呢?因此,要想产生真正接受的心理,就只有修习佛家的“空”观才最有效。无论遇到外界任何不利因素,你都能作“空”观,那么,你将远离一切苦恼。

昔日修筑金字塔的人早已作古,埋在冰冷的石头下面,而金字塔有朝一日,也会埋在沙土下面。如果世上种种终必成空,又为何对今天的得失斤斤计较?

有道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生活中,工作中,本就没有绝对的观点正确与否,只是立场和角度不同而已。因此,一个角度不能接受,我们应立即转换再看再听。若还不能接受,则再转换角度。我们要有一双动态的眼睛。无论多么不利的,我们都能转换视角后接受。

一切都应接受。你的胸怀有多大,你的人生就会有多大的成就。我们要有一种海纳百川的境界才能成就自我。你爱上了你的爱人,你就得接受她的一切,包括优点和缺点。他选择了企业,你就要毫无怨言地接受,无论是优点还是缺点,无论是你讨厌的员工,还是你工资太低,工作条件差。

一切的一切,你只有先接受,才有可能改进,改变。接受是第一步。一个要没有一颗接纳一切的胸襟,则必然流于小家子气。则必然是一个斤斤计较,自怨自艾的家伙。

一切的一切,都在于你的心。只有接受,你才会快乐;只有接受,你才会正确对待工作,对待问题;只有接受,你才会试着去改进你的现状。

那么强大的恐龙灭绝了,而小小的变色龙却繁衍生息到现在。适者生存,而不是强者生存啊!人要学会把自己变成水。可以改变的就要尽力改变,不可以改变的就要尽力接受!

多一点理解。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一些致命的缺点,都有一些别人看来很恼火的恶习。因此,当别人对你做了一点小动作时,你要理解他。人本就是自私的动物嘛。当他向你发火时,你要理解他,也许是他工作困难受阻,也许是情场失意,他不向你发火,他就会憋得受不了。

当我们发现了对方不足时,我们不应升起厌恶之心,而应升起同情心。对方由于过去的因缘不利而导致了今天的恶业。在骂我时他自己也是十分难受。骂完了还有半个小时心情难以平静。而且,他的骂并没有真正解除了他的困境。此时,不仅不应责备对方,而且还应分析对方发怒的原因,还应当反过来给予一些帮助才是。人总不能见难不救呀!

多一点欣赏。

欣赏是一种能力,欣赏能使内心充满愉悦,使心灵戴上光环,使精神得到慰藉。谁的感觉和意识中充满了欣赏,那他便青春永驻,永远富足!

有了欣赏,生命将豁然觉醒;有了欣赏,爱就会像春风一样扑面而来!

所谓欣赏,就是要有一双正面发现的眼睛,就是能目光到处既天堂。

今天,无论你怎么看待他人,都要让这一天的时光令你开心。记住你的成功事迹。提醒他人,你曾做过什么好事、曾经为别人做过什么。记住你在何时获得成就,体验到爱、喜悦和骄傲。你一定要让心中充满积极的自我概念。你像一棵植物,需要浇水才能活下去。对他人保持正面的看法,对他人,也为他人说好话,就等于浇灌一棵干渴的植物。

大多数人把生命里的大多数时间,用来复制别人对他人的批评和判断。我们的潜意识力量很大,能记住自己听到的每一个字。当人们怀着愤怒、恐惧,或是出于自身的痛苦和疏忽,对我们讲话时,他们在我们的潜意识留下了持久的印象。这些话语变成了思想,这些思想又变成了杂草,紧紧勒住我们的自尊和自我价值。你的本质是神圣的,你的本质很有力量,你的本质永不改变,这就是关于你的真理。无论你听到什么看法,经历到什么事,真理就是真理。你这一生的任务就是了解这个真理,尽量去肯定这个真理。

一个舍不得为别人鼓掌的人,必定回得不到别人的掌声。

第一种境界:能接受一切

达赖喇嘛曾说:“我们永远不会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会先到。”

生命本来就不是能被安排的,因此我们应该相信“所有的安排,都是最好的安排!”

北欧一座教堂里,有一尊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苦象,大小和一般人差不多。因为有求必应,因此专程前来这里祈祷、膜拜的人特别多,几乎可以用门庭若市来形容。

教堂里有位看门的人,看十字架上的耶稣每天要应付这么多人的要求,觉得于心不忍,他希望能分担耶稣的辛苦。有一天他祈祷时,便向耶稣表明这份心。意外地,他听到一个声音,说:“好啊!我下来为你看门,你上来钉在十字架上。但是,不论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都不可以说一句话。”这位先生觉得,这个要求很简单。于是耶稣下来,看门的先生上去,像耶稣被钉在十字架般地伸张双臂,这位先生也依照先前的约定,静默不语,聆听信友的心声。

来往的人络绎不绝,他们的祈求,有合理的,有不合理的,千奇百怪不一而足。但无论如何,他都强忍着没有说话,因为他必须信守先前的承诺。

有一天来了一位富商,当富商祈祷完后,竟然忘记手边的袋子便离去了。他看在眼里,真想叫这位富商回来,但是,他憋着不能说;接着来了一位穷人,他祈祷耶稣能帮助他渡过生活的难关。当要离去时,发现先前那位富商留下的袋子,打开里面全是钱。穷人高兴得不得了,耶稣真好,有求必应,万分感谢地离去。

十字架上伪装的耶稣看在眼里,想告诉他,这不是你的。但是,约定在先,他仍然憋着不能说。接下来有一位要出海远行的年轻人来到,他是来祈求耶稣降福他平安的。正当要离去时,富商冲进来,抓住年轻人的衣襟,要年轻人还钱,年轻人不明究竟,两人吵了起来。

这个时候,十字架上的假耶稣终于忍不住,遂开口说话了。既然事情清楚了,富商便去找捡了他钱的穷人,而年轻人则匆匆离去,生怕搭不上船。真的耶稣出现了,指着十字架上的人说:“你下来吧!那个位置你没有资格了。”

看门人说:“我把真相说出来,主持公道,难道不对吗?”

耶稣说:“你懂得什么?那位富商并不缺钱,他那袋钱不过是用来嫖妓,可是对那穷人,却足可以解决一家大小生计;最可怜的是那位年轻人,如果富商一直缠下去,延误了他出海的时间,他还能保住一条命,而现在,他所搭乘的船正沉入海中。”

这是一个听起来像笑话的故事,却透露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自认为自己的想法才是最好的,但往往事与愿违。我们必须相信:目前我们所拥有的,不论顺境、逆境,都是对我们最好的安排。”

因此,要乐于接受必然发生的情况,接受所发生的事实,这是克服随之而来的任何不幸的第一步。惟有学习坦然面对失败和痛苦才能拥有真正的幸福,让生命中无可避免的困境、失败、障碍、疾病与痛苦都转变成创造成功、奇迹与完美的力量。

在阿姆斯特丹有一家15世纪的老教堂,在它的废墟上留有一行字:事情既然如此,就不会另有它样。

在漫长的岁月中,你一定会碰到一些令人不愉快的情况,它们既然是这样,就不可能是那样。

琳达的丈夫要调到距她的亲友千里之遥的一个城市去,令她沮丧非常。她肯定自己会很苦恼,她激烈抗拒,甚至暗自希望丈夫不要带她一起去。

后来有一位朋友劝服了她,说太阳虽在一个生活领域落下,却会在另一个生活领域升起。她才决定尽可能体面地接受这个改变。

为了交新朋友,她参加了绘画班。在绘画班里,她显露出她从没梦想到自己居然有的才华。不久之后,她们的老师筹备了一次画展。琳达的作品竟然大受欢迎,从此许多人向她求画,委托她画海景,她很快就成为人们争相罗致的水彩画家了。

“我当时多么幼稚可爱,”她写信给她母亲说,“这次改变给了我一个机会,让我发挥出自己可能永不会发现的才能。”

假如我们学会欣然接受变化,从中求福,对眼前的种种难题和烦恼就能处之泰然,因为我们知道“这一切都会过去”。

接受光明的美好,也接受它阴暗的角落。但别忘了微笑,别忘了挣扎,别忘了在苦恼和重压下细品生活中甜蜜的快乐。

第二种境界:能理解一切

理解,是一种能力,这里的理解不是理性的理解,不是对逻辑关系的理解,而是一种感性的理解,也是一种广义的理解。这种理解让人对世间万事万物都可以泰然处之,不会因任何事情或冲突而感到奇怪和不安,世间万物皆有生存之道,每种事物的存在都是合理的,不合理只是对于感到它不合理的人来说的。

生活中总有一些寂寞的人,他们也许外表坚强,但是内心脆弱,他们让我们无法理解,无法靠想象去拨开他们的心扉,与他们保持平衡与宽容,但是我要说的是:理解与宽容一样,是世界上最大的感动。

一位16岁的少年去拜访一位年长的智者。

他问:“我如何才能变成一个自己愉快,也能够给别人愉快的人呢?”

智者笑着望着他说:“孩子,在你这个年龄有这样的愿望,已经很难得了。很多比你年长很多的人,从他们问的问题本身就可以看出,不管给他们多少解释,都不可能让他们明白真正重要的道理,就只好让他们那样好了。”

少年满怀虔诚地听着,脸上没有流露出丝毫得意之色。

智者接着说:“我送给你四句话。第一句话是,把自己当成别人。你能说说这句话的含义吗?”

少年回答说:“是不是说,在我感到痛苦忧伤的时候,就把自己当成是别人,这样痛苦就自然减轻了;当我欣喜若狂之时,把自己当成别人,那些狂喜也会变得平和中正一些?”

智者微微点头,接着说:“第二句话,把别人当成自己。”

少年沉思一会儿,说:“这样就可以真正同情别人的不幸,理解别人的需求,而且在别人需要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帮助?”

智者两眼发光,继续说道:“第三句话,把别人当成别人。”

少年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不是说,要充分地尊重每个人的独立性,在任何情形下都不可侵犯他人的核心领地?”

智者哈哈大笑“很好,孺子可教也。第四句话是,把自己当成自己。这句话理解起来太难了,留着你以后慢慢品味吧。”

少年说:“这句话的含义,我是一时体会不出。但这四句话之间有许多自相矛盾之处,我用什么才能把它们统一起来呢?”

智者说:“很简单,用一生的时间和经历。”

少年沉默了很久,然后叩首告别。

后来少年变成了壮年人,又变成了老人。再后来在他离开这个世界很久以后,人们都还时时提到他的名字。人们都说他是一位智者,因为他是一个愉快的人,而且也给每一个见到过他的人带来了愉快。

“别人”与“自己”是一种辨证的统一,懂得理解别人,试图多为别人考虑,一切就要比我们想象得要美得多。

“理解一切”是一种境界:,是一种常人不可及的高度。理解包含有宽容之意,它代表着一个人对一切事物甚至罪恶的宽容之心,这种宽容不是奖赏,不求回报,不是恩赐,不求受之者铭记感恩,这种理解、这种宽容是一种自然的反应,它不会因为对象而改变,一条狗和一个人在这种宽容者面前是等价的。宽容者对狗和人的理解是一样的,是平等的。

第三种境界:能欣赏一切

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同样,每一个人也应该学会去欣赏别人。欣赏与被欣赏是一种互动的力量之源,欣赏者必具有愉悦之心,仁爱之怀,成人之美之善念;被欣赏者必产生自尊之心,奋进之力,向上之志。欣赏是一种给予,一种馨香,一种沟通与理解,一种信赖与祝福。

一年秋天,屠格涅夫在打猎时无意中捡到一本皱巴巴的《现代人》杂志。他随手翻了几页,竟被一篇题名为《童年》的小说所吸引。作者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但屠格涅夫十分欣赏,钟爱有加。他四处打听作者的住处,最后找到作者的姑母,表达了他对作者的肯定与欣赏。

姑母很快写信给侄儿:“你的第一篇小说引起很大轰动,大名鼎鼎的《猎人笔记》的作者屠格涅夫逢人便称赞你。他说:这位年青人如果能继续写下去,他的前途一定不可限量!作者收到信后欣喜若狂,他本是因生活苦闷而信笔涂鸦打发心中寂寞的,由于名家屠格涅夫的欣赏,竟一下子点燃了心中的火焰找回了自信和人生的价值,于是一发而不可收地写了下去,最终成为具有世界声誉和世界意义的文学巨匠。他就是列夫·托尔斯泰。

台湾作家林清玄青年时代做记者时,增报道过一个小偷作案手法细腻,犯案上千起,文章的最后情不自禁感叹:“像心思如此细密、手法那么灵巧、风格这样独特的小偷,做任何一行都会有成就的吧!”林清玄不曾想到,他20年前无心写下的这几句话,竟影响了一个青年的一生。如今,当年的小偷已经是台湾几家羊肉炉的大老板了!在一次邂逅中,这位老板诚挚地对林清玄说:“林先生写的那篇特稿,打破了我生活的盲点,使我想,为什么除了做小偷,我没有想过做正当的事呢?”从此,他脱胎换骨,重新做人。

当然了,在所有的欣赏中,人,是最难欣赏的了。实话实说,人的素质,是有三六九等之分的,但是,只要我们能宽怀地去静心细看他(她),也总是会发现他(她)有异于别人的趣味之处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在人世间,最常见的欣赏眼光,是对大自然中美景和公认可爱的欣赏,而一些为人所不齿的景质,往往只是孤独的存在而己。

――粪秽是恶臭的,但它却是嘉禾的营养。(这是一种常见的辩证目光。)

――莽间出没的猛虎,有其力量的美,而晨夕道边的蜗蚓,却是在蠕动着柔善的美。(这是佛家的无限悲悯目光。)

――嵌于柔碧细草中的乡间别墅,有其典雅之美,而虬柏啼鸦的古刹,却能给人以苍凉之美。(这是道家的静虚目光。)

――桃花流水莺歌燕舞固然怡情,但电闪雷鸣暴风骤雨,却能给人以震撼之美。(这是儒家的洒脱入世目光。)

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不光有着美丽的风景,同样也有着不同个性、不同气质、不同人格魅力的人。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中,你会相识、相遇很多的人,不同的人身上有着不同的品质及魅力,欣赏、喜欢和爱便成了我们最难把握的尺度。

但是,一个不懂得欣赏的人,一定是一个不会爱的人。发现、品味世间万事万物和谐与美,这不仅是艺术家的功课,同样也应是每一个追求人格完美的人的功课。

《庄子》言: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恶有恶的合理,丑有丑的价值。人处身天地之间,渺如沧海一粟,臧否事物的本身,是不能改变事物的,而溶于其间,进而认同与欣赏,这是尊重客体,也是开心自己。

培根说:“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漠视者冰结心城,四海枯竭,丛山荒芜。”一个人都是有血、有肉、有灵魂的,他们的身上同样散发着不同的美,每一种美好的品质都是诱人的。任何时候,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世界,看待你周围的人,你便会更坦然地面对一切了。

第四种境界:能主宰意志

生活是一个竞技场,在这个竞技场上的每个人都在不断地竞争,并力求超越自我。一个人只能征服自己,才能尝试着去征服世界。然而,要主宰自己,最需要的是意志。俄国的乌申斯基曾说:“意志是一个十分强劲的杠杆,它不仅能改变精神,也能改变身体及其对精神的影响。”

春秋战国时代,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出征打战。父亲已做了将军,儿子还只是马前卒。又一阵号角吹响,战鼓雷鸣了,父亲庄严地托起一个箭囊,其中插着一只箭。父亲郑重对儿子说:“这是家袭宝箭,佩戴身边,力量无穷,但千万不可抽出来。”

那是一个极其精美的箭囊,厚牛皮打制,镶着幽幽泛光的铜边儿,再看露出的箭尾。一眼便能认定用上等的孔雀羽毛制作。儿子喜上眉梢,贪婪地推想箭杆、箭头的模样,耳旁仿佛嗖嗖地箭声掠过,敌方的主帅应声折马而毙。

果然,佩戴宝箭的儿子英勇非凡,所向披靡。当鸣金收兵的号角吹响时,儿子再也禁不住得胜的豪气,完全背弃了父亲的叮嘱,强烈的欲望驱赶着他呼一声就拔出宝箭,试图看个究竟。骤然间他惊呆了。

一只断箭,箭囊里装着一只折断的箭。

我一直刳着只断箭打仗呢!儿子吓出了一身冷汗,仿佛顷刻间失去支柱的房子,轰然意志坍塌了。

结果不言自明,儿子惨死于乱军之中。

拂开蒙蒙的硝烟,父亲拣起那柄断箭,沉重地啐一口道:“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远也做不成将军。”

把胜败寄托在一只宝箭上,多么愚蠢,而当一个人把生命的核心与把柄交给别人,又多么危险!

自己才是一只箭,若要它坚韧,若要它锋利,若要它百步穿杨,百发百中,磨砺它,拯救它的都只能是自己。

大志与良谋为成功的必要条件,志不强者智不达,如若腾达,就要强志。钢铁般的意志比一个人的智慧、博学更为重要。拥有钢铁般的意志,就能成为主宰自己心灵、情感、行为的主人。人生的幸与不幸,是命运对我们的考验,不管是身体上的还是心理上的,无人幸免,关键要看我们的意志够不够坚强,能不能经得起考验,坚强的人在经受了老天对他的一切考验之后眼前便是一片光明,经不起考验的人只能是越来越糟!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这句名言现在说来好像有点虚,但是这就是真理,老天给了我们这么多的磨难,一定会给我们一个公平的回报。

16

同类推荐
  • 20几岁的人生必修课(男人篇)

    20几岁的人生必修课(男人篇)

    如果20几岁的你学历不高,从事着一份卑微的工作,拿着仅仅可以维持温饱的薪水,那么,你还敢渴望成功的人生吗?为什么不敢?120几岁是用来做梦、用来努力的,你应该做你想做的事,成为你想成为的人!20几岁的男人,人生的画卷刚刚展开,需要对自己的人生、对社会、对职业发展之路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清醒的规划。成功的人生规划设计需要了解自身的优势劣势,需要审视内外环境的变化,并调整自己的前进步伐。文清编著的《20几岁的人生必修课》不仅能给你深刻的启迪和真诚的忠告,还能给你打拼的力量和人生的指引,《20几岁的人生必修课》告诉你怎么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获得事业的成功和人生的幸福。
  • 20几岁,一定要悟透的成功智慧

    20几岁,一定要悟透的成功智慧

    本书的50个关键问题,都是日常生活和工作、感情中随时会面对的, 你一定知道它们的存在,但是你可能并不知道究竟应该如何对待它们,只 有透彻领悟关于它们的智慧,才能获得真正的利器,并利用这些利器,去 开辟自己的天地,为你的一生储备足够的智慧,让成功水到渠成。 50个成功智慧,让你改变命运,成就自我,奠定你一生的成功基础! 50个成功智慧是20几岁的年轻人走向成功的智慧经典,在迈向成功的道路 上,助你一臂之力!
  • 智慧的盛宴:中国人的人生境界

    智慧的盛宴:中国人的人生境界

    你安安静静听智者之言,心里就明白,头脑就清楚,就这么简单。可别再去跟人嚷嚷,少瞎掺和,多读《圣经》与中国圣贤书,大有益处。犹太人为什么富?因为他会祷告。遇见困难他明白关键问题不在于去解决什么,而在于使自己的心静下来。犹太人明白自己能力有限,把一切交给帝,放放心心,这样做人有望,做事有底。我们可不敢认为自己能力大得盖过上帝,那样将很快因虚妄而灭亡。本书讲做人做事,其实都不过让人把自己搞明白,借一切问题反省自己,这是智慧。你又凭着信仰看轻智慧,这是更大的智慧、真正的智慧。
  • 思念与惜别(漫漫求知路)

    思念与惜别(漫漫求知路)

    思念是心灵的栖息,是感情的慰藉,是精神的享受,是淡淡忧伤中的喜悦,是温馨中的片刻孤寂。思念是流淌在心灵深处一首无字的歌,隽永,悠长,有人值得你默默地思念,是幸福的;你能让远方的人默默地思念,是欣慰的。思念是孤独中开放的花,带着几分忧伤,几分惆怅,甚至还有几滴晶莹的泪滴……
  • 聪明女人要懂点话语操纵术

    聪明女人要懂点话语操纵术

    高品质的沟通,应把注意力放在结果上,而不是情绪上,沟通从心开始。作为女人,懂一点话语操纵术,不仅可以让自己在社交上左右逢源,更可以驾驭人心,让他人为你所用。了解对方想听和不想听的、喜欢和不喜欢的,以及对方的担心、顾虑等,如此便打开了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大门。懂得说话技巧的聪明女人能轻松驾驭生活,并获得属于自己的成功。我们如果在交谈中根据不同人的性格、兴趣爱好,从不同的话题入手,常常可以比较容易地开启对方的心扉。
热门推荐
  • 胶东半岛鸟文化

    胶东半岛鸟文化

    城市,可以被称为是一本“可读”的历史。一个城市的文化个性,只能从地域文化的亮点中寻找。胶东文化有着自己的特性和独立性,是一支原生态独立起源的文化,胶东文化偏重于齐文化,在之后的发展过程中,与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结合得非常紧密。
  • 玄气风云录

    玄气风云录

    玄武大陆,默默无闻的人族少年踏上强者之路......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我的超灵异经历

    我的超灵异经历

    我叫萧麦,这次因为爷爷的丧葬,我特地从千里迢迢的南方赶回了北方。今天是守灵的第三天,我将家里面的长辈替换下来,独自守灵,看着爷爷摆在那里的遗像,想着小时候的那些事情,眼眶里面渐渐的湿润。正在我悲伤的当口,突然响起了无数猫叫,这些猫像是画上出现的怪物一样,通体漆黑,两眼透着邪气的绿色,在我害怕的当口他们居然抢走了爷爷的遗像!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爷爷身上有什么秘密?
  • 回档重生

    回档重生

    穿越时光,快三十多岁了仍然两手空空,回到自己中学毕业的那一个晚上。跨过了时间与空间的界限,站在时光的另一头,面对那曾经无数次泪流满面的过去,要一步一步重拾遗憾,如凤凰磐涅一般活出一个全新的人生。回到那青涩的岁月,其实,我只是想让生活更好一些,然后在那黄叶飘落之时的校园里,寻觅自己曾经心动的一瞬间,找回那璀璨如流星,却如同落叶般凋谢,最美丽的时刻。在那一瞬,或许在你的心中也有着那么一丝情愫,永远徘徊在心底。
  • 校花的贴身校医

    校花的贴身校医

    屌丝小校医杨宇偶得‘功夫神医’系统,开始走向爽歪歪的人生路。拳打高富帅、脚踏富二代、行侠仗义、救死扶伤.这些都不是杨宇的主业!他最大的目的是:“我一定要找出夺走我处男身的女人!”
  • 衣冠楚楚:总裁老公滚远点

    衣冠楚楚:总裁老公滚远点

    一次意外,让本来陌生的两个男女不得不奉子成婚。苏冉成了宋庭遇眼中不择手段的女人。新婚之夜,他冷笑着对她说:“苏冉你的目的达到了,可除了宋太太的头衔,其余的你休想得到。”婚后的第一天他收拾了东西飞往国外去安慰他心爱的女人。一夕之间,她成了整个安城的笑柄。一别四年。他在国外和别的女人双宿双栖,几乎要忘了她这个妻子,还有他们三岁的儿子。后来儿子病危,他不得不回国和她准备生下第二个孩子,用脐带血来救他。四年后相见,他对她依旧疏离冷漠夜夜同床共枕依旧温暖不了两颗冰冷的心。欢爱至极的时候,他甚至还不忘提醒她他们在一起的原因。她冷艳而笑,装作不在乎,可指甲却掐进了肉里:“宋庭遇,我比你更清楚自己在做什么。”
  • 共生之处

    共生之处

    2022,联合国安全机构重新制作新的安全法规,取名为‘重罪法典’;于是,重罪法典在全世界普及起来,随后的十三年间,世界各国成立专门应对重罪犯的机构,统称为‘惩戒机构’,并用血肉建立起一个个安全的,能够让人舒适生活的管辖都市,但是还有着一些因为过去错误的治理方法导致变成无法进行管理的都市,这便是‘自由都市’。2050年,作为一名普通高中的学生的白空,误打误撞救下了一名重罪犯,还被其脱下了水,加入了重罪组织之中。
  • 名侦探柯南之让我们重新来过

    名侦探柯南之让我们重新来过

    更文会慢,因为柯北现在的全部注意力都在第二个作品上,这是写小兰变小的故事,柯北本人不穿越。
  • 定居唐朝

    定居唐朝

    公元622年,大唐武德五年,唐高祖李渊在位,未来威震四方的大唐刚刚建立,风雨飘雨。薛朗,一个现代青年穿越到此时的唐朝,生存是个大问题!从孤身一人到安居乐业,这是一个男人的励志史。
  • 快活的发明家

    快活的发明家

    本书收录了“快活的发明家”、“生之门”、“一个普通女人的故事”、“明星篇”、“总是春光”等10余篇报告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