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77000000014

第14章 旧学宗师(13)

“我从来说中国缺乏宗教,中国人淡于宗教。孔子就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拿孔子来说,他注重的是现实人生……有人将儒家称为儒教,这不对。儒家不是宗教。孔子的精神,是全部放在照顾现实生活上的……宗教则不能如此……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儒家,总是在现实生活中必恭必敬于眼前。宗教则必恭必敬于‘上帝’。故说中国人淡于宗教,中国人远于宗教。故说中国儒家不同于其他宗教……”

这就是梁先生的风格。他最后说:“中国所有的伟大宗教均为外来的……中国有的就是伦理。‘上帝’一词,古书上有,但不重要;而伦理在中国特别重要。伦理内容的根本精神,是‘互以对方为重’。这与西方的‘个人本位’、‘自我中心’不同……”

梁先生神态从容,侃侃而谈,令在场的人不由屏住呼吸。当时的情景,不禁使人回想起费孝通曾说过的这样一段话:“梁漱溟先生是我一向尊敬的前辈,是当代中国一位卓越的思想家……是一位一生以事思考人类基本问题的学者……他的思想永远是活的,从不僵化……环顾当今之世,在知识分子中能有几个不唯上、不唯书、不唯经、不唯典?他是最认真求知的人,是一个无顾虑、无畏惧、坚持说真话的人……是一个为今后中国文化进行探索的前锋。”

录制了约3小时,拍摄结束后,梁先生与大家一一握手告别,并多次道谢。大家怕他累着,可他坚持要把他们送出门,目送他们离去。后来,录好的带子由费老带到香港,在研讨会上播放,得到热烈反响。可万万没有料到的是,这次讲演竟成了这位蜚声海内外的国学大师的最后一次学术报告。

【大师小传】

梁漱溟(1893—1988),蒙古族,原名焕鼎,字寿铭、萧名、漱溟,后以其字行世。原籍广西桂林,生于北京。其长子梁培宽,次子梁培恕。

梁氏原是元朝宗室梁王帖木儿的后裔,出身于“世代诗礼仁宦”家庭;早年颇受其父梁济(巨川)的影响。青年时代又一度崇信康有为、梁启超的改良主义思想。辛亥革命时期参加同盟会京津支部;曾热衷于社会主义,著有《社会主义粹言》的小册子,宣传废除私有财产制。20岁起潜心于佛学研究;几度自杀未遂,经过几年沉潜反思,重兴追求社会理想的热情,又逐步转向儒学。

1917—1924年,受蔡元培之聘,任北京大学印度哲学讲师,后升为教授;发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阐发其“东方精神文明论”和新儒家思想,在学术界颇有影响。

1924年辞去北大教职,到山东菏泽办高中;又创办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发表《中国民族自救运动之最后觉悟》、《乡村建设大意》、《乡村建设理论》等著作,推行乡村建设运动。1925年任山东省立六中(今菏泽一中)高中部主任。1928年至1929年任广东省立第一中学(今广雅中学)校长;将广雅精神提炼为“务本求实”4个字,并成为延续至今的校训。1931年在邹平创办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

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抗战活动,开始卷入政治生活的旋涡中;曾在重庆北碚创办勉仁书院。1939年发起组织“统一建国同志会”。1940年参加发起“中国民主同盟”,任中央常务委员。次年赴香港,创办民盟刊物《光明报》并出任社长。1946年参加重庆政治协商会议,并代表民盟参与国共两党的和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从四川北上,出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委员。1950年后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孔子研究会顾问、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等职。1955年,由于批评当时的农民政策等,遭到政治批判。以后主要在家从事理论研究,发表《人心与人生》、《东方学术概观》等著作。80年代后期,以90多岁高龄仍然著文、演讲,继续宣传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

梁先生与山东邹平有着不解之缘,在遗嘱中表示要把自己的骨灰安放于邹平。今梁漱溟纪念馆坐落于邹平一中图书实验楼。

钱穆:讲学坚持以史救国

钱穆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4)生于江苏省无锡县荡口镇南延祥乡啸傲泾上七房桥之五世同堂。原名钱思嵘,1902年入小学担任教师时才改名为钱穆,笔名有公沙、忘未学斋主等。

钱穆是中国历史上知名的儒学大师。尽管他的一生历经抗战国难、流落香江、定居台湾等颠沛流离,但他却凭借对学术的执著与狂热,自成一家之言,最终成为一代学界宗师。

钱穆毕生以发扬传统文化为己任,弘扬国史,坚持以历史救国。尤其是他在抗战流离之际,冒着生命危险著成的《国史大纲》,成为两岸史学的重要经典文献。

中国学术界尊之为“一代宗师”。更有学者谓其为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国学宗师。

任教北大,成一家之言

钱穆自幼天资聪颖,博闻强记,过目不忘。虽然家境贫寒,却仍刻学苦读。1901年入私塾,父亲钱承沛称赞他“前世曾读书来”。1906年,钱承沛因肺病逝世,临终前叮咛他要好好读书。私塾老师期许他能效法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在国学上成大器。

18岁那年,钱穆出任无锡市郊秦家水渠三兼小学校教师,开始发表文章。1918年,24岁的他由商务书局出版第一本著作《论语文解》。

此后,钱穆任教于厦门集美中学、无锡师范学校及苏州中学,讲授国学概论。1920年秋,钱穆转任后宅镇泰伯市立第一初级小学校校长。1928年夏秋之交,他的妻子邹氏、新生婴儿及兄长钱声一先后逝世,钱穆开始挑起全家的重担,长侄钱伟长随他在苏州中学就读高中一年级。1929年,钱穆续娶张一贯,迎养母至苏州,长子钱拙在此时出世。《墨子》、《王守仁》等著作也陆续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

1930年秋,在学者顾颉刚的极力推荐下,钱穆任北平私立燕京大学国文系讲师,时年36岁。他在《燕京学报》上发表《刘向歆父子年谱》一文,辩驳康有为“新学伪经考”的误言,平今、古文经学之争,震惊北京学术界。隔年,钱转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师,开设中国上古史、秦汉史等课,讲授史学,终成一家之言。

钱穆个子虽小,但十分自信,两眼炯炯有神。平时虽不苟言笑,说话时却十分风趣、健谈。当时,在北大穿长袍上课的教授极少,陈寅恪却是个坚定的长袍主义者。钱穆对陈寅恪的学问十分佩服,看到陈寅恪穿长袍,他便也效仿改穿长袍,后来一直保持着这个习惯。

钱穆不仅长于著述,也长于上课。在北大,钱穆主要讲中国上古史、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国通史和中国政治制度史等课,每堂课2个小时。钱穆每次都是准点进教室,上堂就讲,没有一句废话,中间也不休息。由于博闻强记,上课时常常旁征博引,把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借古讽今,频出新见,很快声名大振,听课的人越来越多。

大约因为在家乡执教太久,钱乡音不改,上课时始终不脱一口无锡腔。开始学生听了很不习惯,但他的课讲得实在精彩,谁也舍不得离开。时间一久,大家也就习惯了,反而觉得“无锡腔”很有味道。

钱穆自己从不觉得无锡话有什么不好,后来50年代在香港新亚学院演讲时,香港学生反映听不太清楚。有人问他要不要提供翻译,意思是译成粤语。他很不高兴地反问道,要译成英语吗,中国人怎么会听不懂中国话呢?

钱穆讲的中国通史,是最受学生欢迎的课。这门课他先后上了8年之久。中国通史课每周2堂,每堂2小时。多安排在下午1点到3点。虽然这个时间是学生最容易疲倦的时候,但他却能把枯燥的历史课讲得绘声绘色,没有一个学生打盹或走神。除了北大学生,其他高校学生也慕名前来旁听。每一堂将近300人,坐立皆满,以至于学校不得不把小教室换成大教室。有的人一听就是4年。其中有一个姓张的学生,从北大一直听到西南联大,总共听了6年之久。钱穆也被学生评为北大最叫座的教授之一,有人把他与胡适并提,时称“北胡(适)南钱(穆)”。

北大学术空气自由,学生可任意选听与自己专业无关的课程;教授的观点也常常互相矛盾,大家可以自由地展开辩论。钱穆治学非常严谨,他坚持己见,从不隐瞒自己的观点。一次讲上古史时,有人告诉他,主张疑古的北大名教授钱玄同的儿子就在他的班上,让他讲课时注意一点分寸,别引起误会。但他毫不避讳,当众声称“若言疑古,将无可言”。

当年,北大有三个知名的教授,被称为“岁寒三友”。所谓“三友”,就是指钱穆、汤用彤和蒙文通三位先生。钱先生的高明、汤先生的沉潜、蒙先生的汪洋恣肆,都是了不起的大学问家。

当年,燕大发通知多用英文,或许是受到美国文化影响的原因。有一次,钱穆接到一份水电费缴费通知,上面全是英文。当时水电费须按月缴。可是他的英文不好,接到英文通知时感到很气愤,索性不缴。年底时,学校来人问他收到通知没有?他说收到了。来人又问:为何不按月缴费?钱穆愤然回答:吾乃国文教师,不必识英文,何以在中国学校发英文通知?对方一时哑然。

还有一件事也很能见钱穆的性格。胡适对钱一向十分欣赏。有人向他请教先秦诸子的有关问题,胡适便让他们找钱穆,说你们不要找我,钱穆是这方面专家,你们找他。见胡适这样推崇钱穆,大家对钱穆也另眼相看。

一次胡适生病,许多人都争先前去拜访,乘机联络感情,钱穆却偏偏无动于衷。朋友知道后,对钱穆大加责备,认为他太寡情,辜负了胡适对他的一片好意。钱穆不以为然地说,这是两回事,怎能混为一谈?如果他帮助过我,说过我好话,我就去看他,那叫我今后怎么做人?钱穆的性格由此可见一斑。

在北大教授中,钱穆除了学问好,人品亦佳,在师生中有口皆碑。他平时不苟言笑,埋头治学,惜时如金,但决不是一个酸夫子,而是一个很有生活情趣、也很懂生活的人。他毕生有两大爱好,一是昆曲,一是旅游。

他在常州中学时,受老师的影响爱上昆曲,自谓“余自嗜昆曲,移好评剧,兼好各处地方戏,如河南梆子、苏州滩簧、绍兴戏、凤阳花鼓、大鼓书——兼好”。因为热爱昆曲,由此喜欢上吹箫,终生乐此不疲。长兄好笙与琵琶,他喜欢箫笛。当年在乡教时,兄弟二人课余常常合奏《梅花三弄》,成为早年的一大乐事。

钱穆特别欣赏朱熹的“出则有山水之兴,居则有卜筑之趣”的生活方式,也自觉实践。他读书治学都尽可能选择环境清幽、景色绝佳的地方。初到北大时,一段时间他借住在朋友汤用彤家。汤家位于南池子边,紧靠太庙,四周广布古柏草坪,“景色幽茜”。他在西南联大写《国史大纲》时,居住的宜良县岩泉寺山明水秀,更是人间仙境。其后借读的苏州耦园还读我书楼,三面环水,“有池林之胜,幽静怡神”。晚年栖居的台北外双溪素书楼,依山面溪,是台湾有名的风景胜地。

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这话用来形容钱穆再合适不过。钱穆治学之余,每到一处,总要遍访名胜,游山玩水。在北大几年,他几乎年年出游,“余在北大凡七年,又曾屡次出游”。几乎遍及山东、山西、江西、河南、湖北等周边地区。即使在西南联大那样艰苦的条件下,他也照样游兴不减。许多当地人没有去过的地方,他都游到了。在遵义浙大执教时,适逢学生李埏也来任教,于是钱拉着他一起遍游遵义山水。李埏已精疲力竭了,他仍兴致勃勃。李埏原以为老师这样的人一定终日埋头读书,不想他长日出游,大为感叹:“不意先生之好游,乃更为我辈所不及。今日始识先生生活之又一面。”对他的诧异,钱穆自有一番解释:“读书当一意在书,游山水当一意在山水。乘兴所至,心无旁及。……读书游山,用功皆在一心。”这才是钱穆。

抗日战争以后,钱穆历任西南联大、华西大学、中央、齐鲁、武汉等大学教授,无锡江南大学文学院长,依然是讲授上古史、秦汉史、政治制度史等课程。并于1939年云南避难期间,在岩泉寺完成学术代表作——巨著《国史大纲》。

创办香港新亚书院

1949年,大陆时局紧张,大批自由派学者随蒋介石迁往台湾。钱穆虽然没有赴台,却因为左派学者对他的攻讦,被迫离开新中国的土地。后来,他应张其昀之约,与不少知识分子经广州南避香港。

避居香江的钱穆,未能因此避开政治纷扰。毛泽东在《丢掉幻想,准备斗争》一文中,点名批判钱穆、胡适和傅斯年为“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所能控制的极少数人”。

身处英国殖民地,自认是流亡知识分子的钱穆,除在徐复观主持的《民主评论》上发表文章外,又与谢幼伟、唐君毅、崔书琴等学者,借用华南中学在九龙伟晴街的课室三间,筹办“亚洲文商夜学院”,招收港、台学生60余人,实现为中国人办教育的理想。

1950年秋,上海商人王岳峰斥资,在九龙深水埔桂林街61—65号购得新楼三楹,供作新校舍。其占地虽不大,也无图书馆,但亚洲文商从此由夜校改为日校,并更名为“新亚书院”,钱穆出任院长。

同类推荐
  • 最具影响力的文坛巨匠(上)

    最具影响力的文坛巨匠(上)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曹雪芹(中国十大文豪)

    曹雪芹(中国十大文豪)

    曹雪芹(?—1763,一作1764)清代小说家。名,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祖上为汉人,其远祖曹彬是宋代开国大将军。曹彬生七子,其中一支后来移居辽东。曹雪芹先祖世选(又作“锡远”),约在明万历年间被满军俘虏,做了奴隶,不久就跟了多尔衮,属满洲正白旗,后称“上三旗”包衣人(包衣,满语译音,即奴才)。
  • 谭东之歌

    谭东之歌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人类被赋予了一种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长。”谭东不愧是这样的好同志,好战友。我为之精神感染的同时,也为之骄傲和自豪。我们要弘扬谭东同志的崇高精神和优秀品质,坚持政治建警、从严治警、从优待警,树立良好的人民警察形象。谭东虽然走了,但精神永存,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一曲《谭东之歌》,满怀着诗人的一片赤诚,携带着时代的主旋律,讴歌我们的英雄。谭东不仅是我们公安系统政治工作培养和树立的重大“典型”人物,更是这个时代涌现出来的党员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学习的楷模。
  • 好好爱,梦里花会开:最美三毛

    好好爱,梦里花会开:最美三毛

    本书品读三毛,看她的人生、读她的文字、品她的洒脱。书中呈现了这样一个女子:洒脱穿梭于撒哈拉沙漠,有义无反顾说走就走;在路上,寻一座座城,行遍千山万水,只为在流浪中接近梦想。跟随这本书,我们将看到一个潇洒的女人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灵性的笔触写下人生的修行,教会我们领略世间最平和的快乐,最美的爱情。
  • 雍正的智慧

    雍正的智慧

    康熙十七年十月三十日,伴随着几声响亮的婴儿啼哭声,一个男婴诞生在皇宫中。康熙皇帝给他的这第十一个儿子取名叫“胤禛”,从此开始了爱新觉罗·胤禛智慧的一生。
热门推荐
  • 妖怪都市生活录

    妖怪都市生活录

    跟随不靠谱老爹前往异国,李凌被咬变成妖怪。四年间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原来妖怪也能琴棋书画精通。四年后回国,一个身份已经完全不一样东方少年,将要演绎一场怎样风云变幻。——唔,忘了说了,我现在可是黑暗议会吸血鬼部议员之一哦!好吧,这就是一个东方的少年,变成吸血鬼后,玩转地球的故事……
  • 有一天,我不爱你了

    有一天,我不爱你了

    如果有一天,我不爱你了,请不要找我......
  • 九幻异闻录

    九幻异闻录

    世间有九个地球,每个地球拥有不同的奇能异术。吸血鬼,狼人,魔法,斗气,转生者,妖魔鬼怪。。
  • 重生之天翻地覆

    重生之天翻地覆

    上一世,她的痴情换来他的冷漠与厌恶,他与她的情敌设计车祸将她带离了这个世界。那一瞬间,她在心里呐喊:如果可以重来,我绝对不会再那么傻气的爱上冷宇辰,我要让所有给我痛苦的人,十倍百倍千倍万倍地还回来!上帝同情她,让她重生了一回。这一回,看我怎么让你们下地狱!重生后的她,生活有了天翻地覆的改变,遇见一个个痴情的他们,她的心还能再次悸动吗?(新手作品,写的不好请见谅。)
  • 雨的味道

    雨的味道

    雨,是一场神圣的仪式;勾起了遐想,也唤起了记忆洗尽了浮沉,却留下了味道
  • 王爷太妖孽:倾世灵女三小姐

    王爷太妖孽:倾世灵女三小姐

    她,是21世纪的王牌杀手,却穿越成云家“女扮男装”的废材“少爷”。他,是凤都的楚王殿下。让人人唾弃的她,却只有他,对她死缠烂打不离不弃。当废材“少爷”碰上天才王爷,将会上演怎样一场你追我赶的好戏呢?
  • 人教

    人教

    穿越重生小说很多,穿越重生洪荒的小说也很多,不过很少写关于人教的,因此甚为遗憾,由此产生了自己写一部的想法.写的不好别见怪.<br>—————————————————————————————梦邪?非梦邪?谁又说得清楚........
  • 悍妻当国

    悍妻当国

    最悲剧的穿越,一座破城四面楚歌,无良父女把烂摊子扔给她。他是万丈荣光中高不可攀的大将军,本事兼腹黑。好吧,我求降,这烂摊子再弄烂点给你了,我的主上。担架上,她虚弱无力露出一抹无良笑意,想杀她?很好,让他舍不得她这个人才,让他爱上她,再将他弃如敝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远古仙皇

    远古仙皇

    上古共有九重天世间共有三千界他,天神转世,为了救兄甘愿牺牲了自己所有的修为。她,魔界圣女,只外出历练却遇见了自己一生的真爱。
  • 再成眷属

    再成眷属

    凡事不能看表面,穿越更是如此。镇国公嫡女嫁为平王府正妃,表面风光无量,实则……谁穿谁知道。四皇子平王英俊潇洒、器宇轩昂,表面高富帅一枚,实则……谁嫁谁知道。大齐朝第一家庭叔慈侄孝、兄友弟恭,表面无比和谐,实则……谁处谁知道。面对如此表里不一的态势,李倩抓腮挠头,老天你敢情是让我穿来玩大揭秘的吧?等等,还有终极问题?夫妻两人道不同不相为谋、相看两相厌,表面怨偶一对,实则……历经风雨,再成眷属?李倩:老天,我确定你在玩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