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6100000120

第120章

交待的人似乎还是不放心。将信从那人的手上再拿回来,打开一字一字确认完之后,才又交到那人手上。

“你要快去快回,这都是二小姐交待的,若是泄了风声,月府咱们都别想呆了明白吗?”

“明白明白”

于是,声息,两人前道而驰,不出片刻,角落归于宁静。

阴冥宫主殿,一个全身发颤的小丫头,手里头捏着薄薄的信纸差点被泌出的汗水浸湿成一团,前后左右脸色阴沉的男人带着她进了这里头。

她明明已经说明只是个送信的,为什么还要带她进来,呜呜……她不要了了,宁愿不要在月府做事,也不要丢掉性命。

他们好可怕——

小丫头满脸惊慌,双眼无措的打量四周,越往里进,心里越发毛,直到看到首位上的男人,心咚的一下子跌进了谷底。

她怀凝自己是不是已经死了,目前人就在九泉之下的地狱里,而主位上的就是那个掌人生死的阎王爷。

小丫头心里再一次哭泣,她这辈子什么坏事都没有做过,为什么会死得不明不白。

“你是来送信的”主位上的“阎罗王”开了口,一字一句听进小丫头的耳里,就往想像中的地狱鬼使一般,冰冷,毫无感情,而且阴寒。

“是……是……”她忙不迭的点头,深怕晚了一刻,让主位上的人一个不高兴,一手捏扁了她。

“把信拿上来”男人沉声交代。

她身边的一人上前,从她手中抽过信,恭敬的交于首座男子手中。

手一抽,轻甩,动作流利快速。

且连看信的速度也快。

不出片刻,他的黑眸牢牢的盯住底下抖得像是风中落叶一般随时会落地会被吹跑,像是盯着猎物一般。

“这信是谁给你的?”男人下了鹰座,一眨眼的功夫,便立在小丫头身前。

小丫头被硬生生的吓住了,怔是半刻没有呼吸,张大的双眸里盈满了恐惧,在她的眼中,他就是恶魔。

男人不理会她的惊慌失措与惶恐。

再一次出声,这次声音更显狠厉,连一旁立着的人也正了脸。

“说,这信是谁给你的。”

“这信……”小丫头被吓得快要哭出来了“这信是在大街上,人家要我送的”闭着眼,才把一句话说完。

大街上?男人凝眉显然不信。

“你为什么要帮她送?”

“因为她有……有给钱”她将事先准备好的借口搬出来。

男人没了声,似乎相信了,小丫头低低,不可闻的松了一口气。

岂料男人一转头,黑眸里的冷冽残佞又一次吓坏了她。

“你说谎。”

咚!的一声,小丫头再也没有开口反驳,因为她被硬生生的吓晕过去了。

四鬼使将那个送信的小丫头抬了出去,再问也问不出个所以然来,若是宫主再吓一吓她,那小丫头,八成会被活活吓死。

阴冥主殿再次恢复平静,奥撒黑眸一眨也不眨的盯着手中的宣纸,那字迹有些扭曲,不很漂亮,却是他最熟悉的字体。

是她的字。

“宫主,到底是何人送来信”冷魅不明,斗胆上前询问。

奥撒抬手轻甩,信已经落入冷魅手中。

他略一看完,才惊讶的抬起头。

“是夫人写的。”

其他三鬼使也因为冷魅的话而讶异万分,夫人既然被人绑走又怎么有机会写信,不过,既然有机会写信,定是注明被关何处,他们自然也可以去救她们。

只是,扬天门太过警慎,他们来回几乎把扬天门都翻遍了。还是找不着夫人的影子,这几日,宫主一日比一日阴沉。

若是再找不到夫人,怕是死人又要堆积如山。

“信上怎么说?”冷魑迫不及待的问,被绑走的,也有他的女人,是的,他的女人,一想到那个时不时摆出倔强不屑样子的女人,他就忍不住想要找人大打出手,可恶,他尽然保护不了她。

“我没事,至少现在很安全,我要你全力夺取武林盟主之位”这就是信的所有内容,冷魅念了出来,省了前后的称呼,后面落款是谦雨,加之笔迹相同,一定是出自夫人之手。

“宫主,现在该怎么办?”

奥撒不语,黑眸深幽,望不见底,没有看得透他心里到底在想什么。

片刻之后,他才开口问。

“那个小丫头醒了吗?”

片刻之后,有人回报,已经醒了。

“跟着她。”

然后奥撒再次不言不语的回到鹰座,双手牢牢握住那一张信纸,黑眸里闪现无比嗜血的光芒。

“禀宫主,那小丫头在市集上已经来回转了好几圈,如今仍在原地打转”出探的人回报,语气甚是不解。

四鬼使互望一眼。

看来是有人事先交代。

“你们让她发现了?”

“并没有”

并没有?那她怎么可能还在原地打转,“全都隐暗,一定要跟着她,看她进入的是哪一家。”冷魑冷声命令。

奥撒不语,亦是同意冷魑的做法。

片刻之后,又来回报。

“禀宫主,那名小丫头进了城西的月府”这一次,语气中仍然是浓浓的不解。

阴冥宫中谁人都知夫人是被扬天门的人绑走了,这月府是一介商贾,怎么可能跟江湖上的事有勾搭。

“月府?”奥撒如墨的浓眉早已皱成团,他亦不解其中为何,送信之人在街上转了几圈之后才回的地方一定是写信之人所在之处,也就是说,谦雨如今留在月府。

以扬天门主的江湖历练,不可能不知道如今杭城藏匿人质的最佳地点不是别处,而是扬天门内,有无数江湖人士一同看着,岂不是比哪里都安全。

不过,如今多出了个月府。

也难怪,他们在扬天门探不到谦雨的所在。

她为什么坚持要他夺取武林盟主之位,而又不告之所在之处,难到另有隐情?

“冷魅”黑眸一眯,瞄向冷魅。

冷魅上前。

“宫主请吩咐。”

奥撒略一点头。

“从你手下找出两名女使,混入月府探清虚实”由谦雨的信中来看,她并不希望自己现在就去找她。

同类推荐
  • 妙女多娇

    妙女多娇

    谁说穿越女都是人见人爱花开花现,林妙就是天生的扫把星!克死亲娘、克死弟弟,尼姑庵里带发修行整整八载!谁说重生的都是倒霉蛋,对于某人来说,重生只是更强大。忽然有一天,重生男遇到某个倒霉蛋,吓了一蹦——你不就是我上辈子临死前遇到的那个催命鬼!【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盛世嫡女:一品皇后不可欺

    盛世嫡女:一品皇后不可欺

    大晋深宫,多少人心算尽,只为君王一顾。初见漫雪纷纷,她一舞名动,他一见钟情。再见美人入怀,他眼底波澜,她朝暮有幸。红墙内外,楼阁深重,都说人心难测,可人心又如何?她言笑晏晏,叹山河入梦,不过阖手繁华,覆掌枯骨。人间不老,怅然离魂,皆知帝王无端,可无端亦有端,他眸色深深,簪桃花入袖,只想盼那人一回首。--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最不屑一顾是相思

    最不屑一顾是相思

    若终是欢欣了却空一场,吾愿君望乡台前莫驻足凝望。
  • 九宫独尊

    九宫独尊

    一朝习武,成就千古绝唱。众叛亲离,举目天下为敌。一朝女帝,如何翻手云覆手雨,九宫独尊!
  • 驸马有毒

    驸马有毒

    陆素问上辈子死得凄惨,归根结底,因为心善过了头。这辈子,她励志要把那些混蛋挫骨扬灰、只不过么……这身份,似乎有点微妙。
热门推荐
  • 剑寂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闲话鼻烟壶(20世纪中国著名作家散文经典)

    闲话鼻烟壶(20世纪中国著名作家散文经典)

    该书展示一百年来百位散文大家的创作成就,反映出我国二十世纪散文发展的概貌和轮廓。每位作家附小传。
  • 幸福女人给自己的11个礼物

    幸福女人给自己的11个礼物

    身为女人,就注定了她们具有男人无可比拟的资本和优势,任何事业成功的女性,都完全发挥了她的优势。女人的优势不仅仅是传统观念中的漂亮、风情,也包括女性强大的内在潜能和人格魅力。本书讲关于女人的十一大优势向你娓娓道来,希望让女性读者重新审视自己,发现自己以往不曾发现或不够重视的潜能优势,助你踏上人生的成功之路。
  • 末世超宠

    末世超宠

    魔气入侵,生物异变,末世降临。当他人正在生气的边缘挣扎时,他却带领着自己的超宠踏上屠魔之路!
  • THE DOOR IN THE WALL

    THE DOOR IN THE WAL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七月时光:微凉夏风吹

    七月时光:微凉夏风吹

    少女阮梨颖既然奇迹般的苏醒了,自杀却又苏醒,命运的轮回始终不愿放过她么??????????
  • 烽烟情

    烽烟情

    谨以此书献给艰苦卓绝的勇士。勤勉学生深受国文女老师赏识。女老师丈夫是地下**,为迎接红军到来,组织暴动队,该生积极参与,并与暴动队长结为拜把子兄弟。红军主力撤离,负伤的他和重病的领导——老师丈夫率领部分队员留下艰辛坚持,与凶残的铲共团不停息战斗。领导去世,不少人牺牲,他和患难与共的女老师等人坚韧不拔。国共合作局面,胜利在望情形,学生和老师在烽烟中催生的情谊得到升华……
  • 执者失之如期而至

    执者失之如期而至

    感谢世界杯的那个夏季,我和你相遇,我以为的遗憾,其实都来得及。青草、树荫、还有教室上面觉得会随时掉下来的空调,这些都是记忆。照片上面你和我多亲密。当午后的太阳把旗杆当做日晷转了一圈,当再次的蝉鸣把我们的梦都敲醒,你就这样走进我的生活;当北方的大风在异地把我们两个吹得东倒西歪,当绿皮火车最后一次走进我的车票,你是否这样离开我?我执着的太容易失去,而我绝望的却总在明日才悄然到来。——周宇暖《情书,写给17岁的你》
  • 张学良的政治生涯

    张学良的政治生涯

    本书基于史实,以客观公正的视角,通过整理当前最新研究资料及成果,向世人展现了张学良将军的戎马生涯。全书共分十一章,前五章探讨了张学良的生平和处世,他与日本人、蒋介石和中国共产党的关系;接下来五章涉及张学良扣押蒋介石(“西安事变”)及后果;最后一章叙述了张学良被幽禁的情形。结论部分分析了张学良对中国现代史所作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