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54300000018

第18章 与李世民过招(1)

正式进入中央政府的李勣即使做了宰相,也低调得使人恐慌。尤其是李世民,他总感觉李勣太能干,太无懈可击。而李勣可谓是李世民的知音,他知道老板对他的怀疑。表面上,两情契合,水乳交融,暗地里,两人却是你来我往,杀机频现。这是那个时代最好看的惊悚剧情片。但,很少有人看懂。

薛延陀:瘟神来了

初看唐史的人见到“薛延陀”三个字,肯定以为是个人名。其实,它是一个游牧部落的名字。简单的说,它是匈奴远房亲戚铁勒诸部下面的一个分部,在突厥北面。很长的岁月里,它给突厥打工,后来,突厥分裂,东突厥的光芒渐渐熄灭,它雄起。当年,唐政府跟东突厥决战,他充当唐朝的打手,在战场上茁壮成长,渐渐取代了东突厥的位置。东突厥被唐政府瓦解后,有一部分归顺了唐政府,唐政府就把他们安排在陕西。可在贞观十三年(639年)四月,东突厥突利可汗的弟弟在长安城里血压上升,居然策划了一起针对李世民的恐怖袭击,结果没有得逞。李世民暴跳如雷,认为所有突厥人都是恐怖份子,放在身边太不安全,于是,驱赶突厥人回了老家——阴山南北。

突厥人被驱赶回老家,让薛延陀人很恼火。一方面,阴山南北已经逐渐被他们开发,另一方面,突厥人把他们向南发展的路给堵死了。薛延陀的老大真珠可汗认为,他即使不南下发展,但不敢保证突厥人强大后不北上威胁他的老窝。所以,他决定干掉突厥人,让阴山南北恢复原样。

真珠可汗敢想敢为,但却谨慎持重。对突厥人开战其实就是对唐朝开战。因为唐政府现在自认为是世界警察,哪里有罪犯或者是准备犯罪,他的身影就出现在哪里。真珠可汗积极备战,寻找可以躲避唐朝野战军的机会。机会在贞观十五年(641年)十一月到来。李世民认为功与天齐,想去泰山封禅。真珠可汗立即发表动员大会,很快,一支20万人的骑兵集团军就冲向了突厥家园。

面对排山倒海而来的薛延陀骑兵团,突厥人魂不附体,拼命逃到长城以南,向唐政府大喊救命。

李世民比上次还要恼怒,因为他一直想要封禅泰山,这次都已经成型,却让薛延陀这小王八羔子给搅合了。他觉得,不给薛延陀点血的教训,对方还真不知道世界警察到底是干什么吃的。

作战计划很快完成,三位将军分别从东、南、西三个方向对薛延陀发动全面攻击。刚上任的国防部部长(兵部尚书)李勣担任主攻。这是典型的包饺子战术,薛延陀人从来没有吃过饺子,所以不知道这种战术的威力。

包饺子战术和汉堡战术在战场上经常被卓越的军事奇才所使用。汉堡战术是左右夹击或者是前后夹击,而最要命的是包饺子战术,它把对手看成是肉馅,疯狂的想要把你包起来,很多时候,肉馅都被包成了饺子。

李世民这次也坚信可以吃到饺子,他分析说,薛延陀的集团军虽有20万,但远道而来,风尘仆仆,人和马都会受到影响。他们肯定坚持不了多久,我们只要在他们撤退时发动全面总攻,就稳操胜劵。

李勣此时还在太原,根本没有进长安城。对于自己荣升国防部部长的事让他有点受宠若惊。贞观年间,是李唐王朝四处管闲事和抢地盘的时代。国防部部长这个职务轻易不授普通人。在李勣之前,最有名的国防部部长如杜如晦、李靖、侯君集,李勣的前任是李世民的大舅哥长孙无忌。算上李勣的五位国防部部长,有三位是李世民的心腹,只有李靖和他李勣不是。两人所以能到这个位置,就是因为能打。李勣知道老板李世民对自己还是保持着警惕,在这个时候把自己提升为国防部部长,是因为朝中的确没有人可以胜任了。

新官上任三把火,这是俗人的做法。李勣只需要烧一把。倒霉的薛延陀撞到了火把上。当李勣从朔州北上时,薛延陀的先头部队3万人已经逼近长城,先锋官大度设准备牛刀小试,但突厥人不出城,大度设脾气火爆,派了一批嘴巴极利的特种兵站在对方的城下叫骂。当他们骂的口干舌燥时,李勣来到前线。其实,他只带了6000人,但这些人全是两栖战神。上马能战,下马能打,学院派搏击和街头血拼,样样都拿手。这些人两栖战神快马加鞭,在马后面拴上枯枝,搅起漫天尘埃,大度设不知道到底来了多少人,扭头就向北逃回。

大度设丢尽了英勇善战的薛延陀人的脸,一路狂逃,李勣在后面一直狂追。最终,在诺真水(内蒙古艾不盖喝)畔,大度设不跑了。因为他的大部队赶来了。既然不跑,那就打吧。大度设让人去探查李勣的虚实,回来的人报告说,李勣只有6000人。大度设哇呀呀怪叫,深为自己这一路挣命而感到耻辱,为了洗刷耻辱,他把20万人摆到了10里长的战线,誓要与李勣决一雌雄。

李勣对付这些喜欢吃肥肉喝烈酒的邻居骑兵,经验丰富。但这一次,他愣了一下。一直以来,都是中原军队学习游牧兵团的骑兵作战方式,但薛延陀人和其他游牧兵团不同,他们喜欢创新,更喜欢学习。薛延陀人就把中原军队的步兵战法效仿过来,并且做了改进,使步骑合二为一。

这种战法的特点是:5人为一个战斗单位,1人牵着5匹马,剩下4人在前步战,战胜了,到牵马人那里打个报告,牵马的人把马交给他,追击敌人。如果战败了,到牵马的人那里打个报告,牵马的人也把马给他,让他逃跑。如果战死,牵马的人就牵着他的马逃跑,让敌人得不到马匹,这样,全军战斗力不会受到大影响。

李勣琢磨了很久,才想出破敌之计:兵分三队,一队诱敌深入,一队击敌人的步战者,一队专门收拾敌人牵马的人。

诱敌深入是李勣经常玩的把戏,双方一接战,负责诱敌的唐军没打几个回合扭头就跑。薛延陀可不是傻子,有人提醒大度设,小心他们使诈。大度设被追得神经错乱,说,老子几十万人马,我看他有什么诈。一阵怪叫,领着几万人就深入了。深入不久,李勣亲自带人攻击他的侧翼,大度设又是一阵怪叫:“我不会怕你的。”紧接着,大度设的弓箭部队万箭齐射,李勣幸好躲得快,否则也和其他唐军一样成了刺猬。当大度设的箭雨开始稀疏时,李勣下了命令,骑兵改步兵,下马作战。

大度设看到对方下了马,哈哈大笑,因为步战,他更有优势,他人多,而且有好的战法。不过他根本不知道李勣当年在瓦岗山的事情。当初在瓦岗,李勣训练了一批特种兵。这些人善使长枪,能把一支超过身高几倍的长枪耍的比孙悟空还厉害。这些特种兵排成方队,所向披靡。所以当大度社的特殊战斗单位还未接近李勣的特种兵时,就被长枪挑到空中。

大度设的特种战斗单位纷纷失去作用,从后撤变成溃退,最后变成溃败。现在想想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很不可思议。曹操当年以绝对优势的兵力惨败在赤壁,苻坚大帝当初在淝水岸边以10万对8000,结果一败涂地,身死国灭。李勣这次又以6000对20万,最后把薛延陀人打得抱头鼠窜。

其实,以少胜多的战役在人类战争史上经常发生。军队是最忠诚,最服从的一个群体。但这也正是军队的致命缺陷。战场上,狭路相逢,勇者胜。群体勇敢的爆发威力惊人,10人的团队如果激励得当,可能是100个人的勇猛。但是,如果这10人的勇猛被对方的策略或者是勇敢震慑当场,那群体的懦弱也会具备爆炸式的威力。所以,冷兵器时代,很多血流成河的战役,不是在战场上,而是在溃退的过程中。打仗可不是数字的累积,6000人对20万,当然不是1人对30人,而是一个小团队对一个大团队。可以这样比方:战场上,不是1颗螺丝钉对30颗螺丝钉,而是一块小铁和一块大铁互相碰撞,谁最先被碰碎,没有科学答案。大铁一旦被小铁所震慑,撤退的不是20万颗螺丝钉,而是一块大铁。所以,以少胜多这种事在战场上发生的概率并不低。

薛延陀被李勣打的满脸伤痕,又在回家的路上遭遇暴风雪,损失惨重。不久,薛延陀老大真珠可汗向李世民伸出惭愧的橄榄枝,双方表示永远友好下去。

而李勣和李世民的关系,双方也表示将永远友好下去。

李世民痛了

李世民一生没有痛过几次,即使把他亲哥哥的脑袋砍下来示众,也没有通过。不过,贞观十七年(643年),他痛了两次。一次是魏征死,他大哭,说出了魏征是我的镜子;另外一件事就是太子李承乾谋反未遂案。

太子李承乾,那可是李世民的心肝宝贝。李承乾是李世民的长子,当上皇帝的第二个月,他就立了才八岁的李承乾为太子。在立李承乾为太子的五年后,李世民又为其组建了一个历史上最优秀的教师队伍,儒经注疏大师孔颖达、国学大师颜师古、书法家欧阳询,重臣于志宁、张玄素,房玄龄、魏征,几乎唐初的所有重量级人物都做过李承乾的老师。

李承乾也的确秉性聪慧,他很小的时候,李世民就见识了这个孩子的聪明,那个时候给他起了个名字叫高明。原本就禀性不差的他,再加上这么多高人指点,异乎常人就在情理之中了。

贞观八年(634年),李世民外出避暑,大半年的时间不在京,令李承乾监国,此时,李承乾才十四岁,在处理政务上有声有色,第二年,第三年,李世民也有大部分时间不在京,同样是李承乾监国,许多大臣都对其处政能力赞誉有加。

不过,也就是在他监国的这几年,他的性情突然大变。由以前的乖孩子变成了一个贪恋声色的纨绔子弟。

李承乾是个聪明人,在玩乐上当然也显出他的高智商来。唐朝初年,突厥人常常来中土,他们的打扮很是引人注目,一时间,“突厥风”兴起,李承乾就是这股风的忠实追随者。他经常穿着突厥的服饰,说着半生不熟的突厥话,还把头发搞成突厥发型。如果那个时候,你进入东宫,就会看到一群头上梳着发辫,穿着羊皮裘衣,赶着羊的人,他们之中就有太子李承乾。

走进一间突厥人住的穹庐,太子李承乾坐在里面,用手抓住羊来烹煮,用刀子效仿突厥人吃羊肉。总之,他玩得花招太多,使人眼花缭乱的同时而佩服他的想象力。

他的确很喜欢突厥人,他曾玩过一个假装自己是突厥可汗的游戏,先是自己装死,让手下人效仿突厥人为可汗办丧事的礼仪来给自己办理。然后,他就僵卧在地上,众人都围着他号啕大哭,哭完后又跨上马围着他奔跑,最后跳下马来,用刀比试着划他的脸。

这种仪式的每一步骤都是他通过对突厥人的了解而亲自设定,他对每一步骤的要求都非常严格,俨然就是一场地道的突厥可汗丧礼。

有一次,仪式还没有结束,他突然就从地上坐起来,直瞪着眼睛,半天说道:“我一旦有了天下,一定要亲率数万骑兵到金城以西(突厥领土)打猎,我要解开我的头发做突厥人。”

正是对突厥的热爱,才使得一段时间内,长安城里经常有人丢失牛马,偶尔会有人看到一群“突厥人”在月色下将他们的牛马牵进东宫,有人试图告发,但无法上达圣听。

这样玩乐,显然跟李世民对预备领导人的要求相去甚远。有一次,李世民将李承乾叫到宫中,训斥了一番。原因是,有人告他“太爱吃喝玩乐”。李承乾当然知道是谁在父亲面前告得状,站在那里,满脸怒容,却又不敢发作。李世民就安慰他道:“我在你这个年纪尚在民间,知道民间疾苦,即位以来还有过失,你生于深宫不明世事,偶尔犯错是很正常的,不过,不要再犯。”

李承乾回到东宫后把气撒到告他状的于志宁、孔颖达身上,甚至有一次还派出了人去刺杀二人,但没有成功。

倘若换作一般人,肯定要隐藏一下自己的玩乐,可李承乾偏不,不但不,反而变本加厉,每天都与东宫的群小们嬉戏,并且还在性取向上故意标新立异。他越是这样,他身边的那些老师们就越是在太宗面前告他的状。

聪明的李承乾每次上朝时,都大谈特谈忠孝之道,李世民有时候被搞得迷糊了,他不知道,听来的李承乾和看到的李承乾,到底哪个才是真的。

所以,虽然李承乾有过失,李世民仍然让他偶尔监国处理政事。贞观九年时,太上皇李渊驾崩,李世民按规定守丧,此时已是十八岁的李承乾再次监国处理政务。

在朝中是一个样,回到东宫,李承乾就变成了另外一个人。有大臣想要劝他,开始的时候,李承乾还很怒耐烦地听。后来,他就耍起了这些人。一看到有大臣来,他先是揣度出他的意思,然后迎上去礼拜,亲自让到位子上,等来人坐下,他才面色凝重,正襟危坐,不等来人开口,他立即引咎自责,言语如滔滔江水,引经据典。来人渐渐地被他引到另外话题上去了,结果是,他开始了询问,来人做答。问来问去,来人回答不上来了,只好拜谢出门。

机变、洞察,再加上皇太子的气质,使得许多老臣都无法在他面前说上一句教育的话,他们兴冲冲地去,却垂头丧气地回,李承乾就在他们后面,看着他们老态的背影心里发笑。

不但对他的老师瞧不起,有时候,他还对老爹喜欢别人提意见的习惯看不起。他曾经说,“如果我作了天子,就要为所欲为;有敢提意见的,我杀,再提,就再杀,杀个五百人,我看还有谁敢提不!”

这样的“乖戾分子”肯定会闹出事来。

果然,贞观十七年四月初,事情就发生了。这一天,国家监狱里一个叫纥干承基的刺客供出了一个天大的秘密:当朝太子李承乾准备造反!

纥干承基是受到先前齐王李佑造反的牵连而进的监狱,马上就准备处死。可这位兄弟想要活命,就供出了这样一条消息。

李世民听了这消息,半天闭不上嘴,亲自审问,最后发现,这刺客没有说谎,因为刺客本人就是参与人之一。李世民惊恐恼怒之下,直转圈,最后想到国防部部长李勣。

他连夜叫来李勣,问他怎么看这个问题。

李勣的生存信条永远都是跟着现任老板走。齐王李佑在他的地盘黎州谋反,他当初坚决主张镇压。李世民要他迅速执行,想不到他还没有到黎州,由于他在当地的影响力,就使李佑成了光杆司令。

在李勣眼中,李佑和李承乾没有任何分别,李承乾虽然是预备皇帝,但还不是皇帝。还没有实现的事就不叫事。所以,他很冷静的回答,既然证据确凿,兵部待命,随时可以行动。

李世民下令,迅速捉拿太子李承乾和东宫官员。

由于李承乾还在谋反预备状态,所以东宫一干人等全被活捉。经过凌厉的审讯,水落石出:太子李承乾的确正在准备动用武力提前登基。

李世民这个痛苦,难以言表,甚至想要拔刀自杀。他想不到自己的儿子居然要谋杀老子。在场的大臣苦苦劝住李老板,说,现在不是发泄感情的时候,赶紧处理事情啊。

李世民气若游丝,问大臣们:“你们看该如何处置承乾?”

没有人愿意先说话,因为这个时候发表意见是极其凶险的一件事。儿子要干掉老子,老子内心痛苦,鬼知道老子心里到底怎么想。长孙无忌不说话,李勣也不说话。李世民看了李勣半天,李勣就是不说话。最后还是有位大臣豁出命去,说了个折中的办法:“陛下不失为一位慈父,让太子得以颐养尽其天年,这就好了。”不杀李承乾,但也别让他当太子了。

同类推荐
  • 辉煌时代大帝王:刘彻

    辉煌时代大帝王:刘彻

    本书内容包括:年少即为初露锋芒、南征北战固疆土、严刑制律驭天下等共九章。
  • 契诃夫

    契诃夫

    契诃夫戏剧创作的题材、倾向和风格与他的抒情心理小说基本相似。他不追求离奇曲折的情节,他描写平凡的日常生活和人物,从中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一重要问题。在契诃夫创作的剧作中,具有十分丰富的潜台词和浓郁的抒情味;他作品中所表现的现实主义,具有强大的鼓舞力量和深刻的象征意义。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丹钦科以及莫斯科艺术剧院与契诃夫进行了创造性的合作,对舞台艺术作出了重大革新。一起来翻阅《契诃夫》吧!
  • 遗落的名人往事

    遗落的名人往事

    国家地理·神秘中国是一套以地域事件为单元散点透视、实地实拍、实证实录的图书,从地理人文风貌,到社会历史心态,有记录,有拍摄,有考察,有论证,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把历史之树的绚丽风采展示给大家。从社会生活的细节上,揭开历史的面纱,看一看神秘中国的精彩。每本书中围绕同一主题生发出的不同故事,就像几片相似的树叶,为中华历史的大树平添几抹生命的绿色。在这里,我们即将看到:秀丽的山川,古老的城镇,尘封的遗迹,神秘的陵寝;我们将接触到:奇石美玉,奇异建筑,珍贵遗产,传奇人物……
  • 我所认识的蒋介石

    我所认识的蒋介石

    本书是冯玉祥将军和蒋介石在政治上分手之后,在美国口述、并由其夫人李德全笔录而成的。1928年冯玉祥与蒋介石换帖结盟,拜为兄弟,开始了20年的合作关系和私人交往,过从之密,交往之久。非一般人所能及全书以第一人称口述,读来真实生动,朴实无华,振聋发聩,是一部值得阅读和收藏的好书。
  • 阎锡山回忆录

    阎锡山回忆录

    阎锡山是百年前辛亥革命时山西起义的重要领导者,起义于十月二十九日以突击形式攻击山西巡抚衙门,一举成功,遂推选其任山西都督。从此,阎锡山统治山西长达三十八年之久。而且,在风云变幻的民国历史上,阎锡山始终是举足轻重的人物。
热门推荐
  • 听,夏

    听,夏

    方晨,纳兰辞,晏小燕是一起长大的好朋友,三人一起上了高中,并与陈里里和黎黎两位姑娘成为好朋友,五个人在校园内欢声笑语不断,然而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晏小燕的病情,黎黎最终的离开以及陈里里的背叛让故事的发展朝着一个惨烈的方向行进,三人因为种种原因最终都没有上大学而是逃离了临溪这个让他们呼吸都感到窒息的地方,可是,离开,并没有让一切变得简单,一直到最后,方晨孤零零的站在临溪废墟上,身边的人都已不在,才发现每个人的命运都不由自己掌控,上帝的手轻轻拨弄罗盘,我们便头破血流骨肉分离。你还记得吗?那一年夏天的午后,我们曾趴在校园桌子上,一起听着窗外烦人的蝉声,昏昏欲睡。
  • 重生之最强纨绔

    重生之最强纨绔

    少年门主魂穿为纨绔大少,叶尘的逆袭人生高调而来,挽回俊俏未婚妻,倒贴美女大小姐;踩小人,收小弟;凭借异能奇术,活的逍遥自在,混得风生水起!
  • 舞极天下

    舞极天下

    宇宙时代,武道文明昌盛。一个烂泥样的问题学生,一块神秘的虎石,成就了一位无双的天才。未来星空下,看这个少年如何以绝世之姿,登上波澜壮阔的舞台,一步步迈上浩瀚星空的巅峰。
  • 大明法相

    大明法相

    我大明之民,不屈服,不谄媚,不卑怯,亦不必如同奴才一样而活,我之生民,既非任何官员之奴婢,也非庸碌无知之贱民。我大明之国,乃自由之国,我大明之民,亦必不羁之民,即使被欺压也不屈服、即使遭遇灾厄也不气馁、遇到不公正时能毫不畏惧地纠正、不向虎狼屈服、不向官吏献媚。当国家危难时,所有人尽皆能够为了这个国家的自由而拿起武器,当国家强盛时,这个国家亦能让其最孱弱之子民由心的感到安全与骄傲。愿我明国之民,皆知不羁为何物!愿我明国之国,世代有此不羁之民!大明崇祯二十五年首辅李文敬提
  • 一斛珠(下)

    一斛珠(下)

    抱皇上的大腿?!罢了,为了脱掉“俏寡妇”的美名,她豁出去了!谁知道龙床不好爬,后宫不好混!没来得及祸国殃民,她竟然被传闻和公公有染!她不过想找个活命的护身符,却得来这种下场!难道她看起来有这么的饥不择食?
  • WUTHERING HEIGHTSL

    WUTHERING HEIGHTS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武道巅峰

    武道巅峰

    携手舞天下伴卿辰影宵。不忘初心梦俯首群雄。身为孤儿的天羽在和神秘老者交易后获得无上功法开始逆天崛起.。在跨过重重障碍生死之间不断徘徊终成一代传说。
  • 超级位面交易帝国
  • 钱夫请慢用

    钱夫请慢用

    说好的离婚,他却夜夜不节制!白天,她替他打发女人,晚上,她做他的女人。某天,她终于累到罢工了:“老公,相信姗姗小姐一定期待你的龙马精已久,不如,我们赶快把离婚手续办了?”苏言澈眯了眯眼,将一份离婚协议书丢到了她的面前:“想要我签字,把字练到我满意为止!”某女环住男人的腰,嬉皮笑脸地道:“老公,怎样才能让你满意,你写下来,我照着学。”男人瞥了她一眼,一本正经地道:“你要跟我学。”
  • 穿越:农门神算贵小姐

    穿越:农门神算贵小姐

    奇怪梦魇。寺庙山脚的老人预言。一本奇葩的《农门新贵》。一本楼梯口糊满泥垢,陈旧的宝蓝书皮,装订返古的奇怪书籍。一曲雌雄难辨的《小桥流水人家》。将一个宅女写手带进了书中世界……这一切,究竟是机缘巧合,还是另有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