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54300000018

第18章 与李世民过招(1)

正式进入中央政府的李勣即使做了宰相,也低调得使人恐慌。尤其是李世民,他总感觉李勣太能干,太无懈可击。而李勣可谓是李世民的知音,他知道老板对他的怀疑。表面上,两情契合,水乳交融,暗地里,两人却是你来我往,杀机频现。这是那个时代最好看的惊悚剧情片。但,很少有人看懂。

薛延陀:瘟神来了

初看唐史的人见到“薛延陀”三个字,肯定以为是个人名。其实,它是一个游牧部落的名字。简单的说,它是匈奴远房亲戚铁勒诸部下面的一个分部,在突厥北面。很长的岁月里,它给突厥打工,后来,突厥分裂,东突厥的光芒渐渐熄灭,它雄起。当年,唐政府跟东突厥决战,他充当唐朝的打手,在战场上茁壮成长,渐渐取代了东突厥的位置。东突厥被唐政府瓦解后,有一部分归顺了唐政府,唐政府就把他们安排在陕西。可在贞观十三年(639年)四月,东突厥突利可汗的弟弟在长安城里血压上升,居然策划了一起针对李世民的恐怖袭击,结果没有得逞。李世民暴跳如雷,认为所有突厥人都是恐怖份子,放在身边太不安全,于是,驱赶突厥人回了老家——阴山南北。

突厥人被驱赶回老家,让薛延陀人很恼火。一方面,阴山南北已经逐渐被他们开发,另一方面,突厥人把他们向南发展的路给堵死了。薛延陀的老大真珠可汗认为,他即使不南下发展,但不敢保证突厥人强大后不北上威胁他的老窝。所以,他决定干掉突厥人,让阴山南北恢复原样。

真珠可汗敢想敢为,但却谨慎持重。对突厥人开战其实就是对唐朝开战。因为唐政府现在自认为是世界警察,哪里有罪犯或者是准备犯罪,他的身影就出现在哪里。真珠可汗积极备战,寻找可以躲避唐朝野战军的机会。机会在贞观十五年(641年)十一月到来。李世民认为功与天齐,想去泰山封禅。真珠可汗立即发表动员大会,很快,一支20万人的骑兵集团军就冲向了突厥家园。

面对排山倒海而来的薛延陀骑兵团,突厥人魂不附体,拼命逃到长城以南,向唐政府大喊救命。

李世民比上次还要恼怒,因为他一直想要封禅泰山,这次都已经成型,却让薛延陀这小王八羔子给搅合了。他觉得,不给薛延陀点血的教训,对方还真不知道世界警察到底是干什么吃的。

作战计划很快完成,三位将军分别从东、南、西三个方向对薛延陀发动全面攻击。刚上任的国防部部长(兵部尚书)李勣担任主攻。这是典型的包饺子战术,薛延陀人从来没有吃过饺子,所以不知道这种战术的威力。

包饺子战术和汉堡战术在战场上经常被卓越的军事奇才所使用。汉堡战术是左右夹击或者是前后夹击,而最要命的是包饺子战术,它把对手看成是肉馅,疯狂的想要把你包起来,很多时候,肉馅都被包成了饺子。

李世民这次也坚信可以吃到饺子,他分析说,薛延陀的集团军虽有20万,但远道而来,风尘仆仆,人和马都会受到影响。他们肯定坚持不了多久,我们只要在他们撤退时发动全面总攻,就稳操胜劵。

李勣此时还在太原,根本没有进长安城。对于自己荣升国防部部长的事让他有点受宠若惊。贞观年间,是李唐王朝四处管闲事和抢地盘的时代。国防部部长这个职务轻易不授普通人。在李勣之前,最有名的国防部部长如杜如晦、李靖、侯君集,李勣的前任是李世民的大舅哥长孙无忌。算上李勣的五位国防部部长,有三位是李世民的心腹,只有李靖和他李勣不是。两人所以能到这个位置,就是因为能打。李勣知道老板李世民对自己还是保持着警惕,在这个时候把自己提升为国防部部长,是因为朝中的确没有人可以胜任了。

新官上任三把火,这是俗人的做法。李勣只需要烧一把。倒霉的薛延陀撞到了火把上。当李勣从朔州北上时,薛延陀的先头部队3万人已经逼近长城,先锋官大度设准备牛刀小试,但突厥人不出城,大度设脾气火爆,派了一批嘴巴极利的特种兵站在对方的城下叫骂。当他们骂的口干舌燥时,李勣来到前线。其实,他只带了6000人,但这些人全是两栖战神。上马能战,下马能打,学院派搏击和街头血拼,样样都拿手。这些人两栖战神快马加鞭,在马后面拴上枯枝,搅起漫天尘埃,大度设不知道到底来了多少人,扭头就向北逃回。

大度设丢尽了英勇善战的薛延陀人的脸,一路狂逃,李勣在后面一直狂追。最终,在诺真水(内蒙古艾不盖喝)畔,大度设不跑了。因为他的大部队赶来了。既然不跑,那就打吧。大度设让人去探查李勣的虚实,回来的人报告说,李勣只有6000人。大度设哇呀呀怪叫,深为自己这一路挣命而感到耻辱,为了洗刷耻辱,他把20万人摆到了10里长的战线,誓要与李勣决一雌雄。

李勣对付这些喜欢吃肥肉喝烈酒的邻居骑兵,经验丰富。但这一次,他愣了一下。一直以来,都是中原军队学习游牧兵团的骑兵作战方式,但薛延陀人和其他游牧兵团不同,他们喜欢创新,更喜欢学习。薛延陀人就把中原军队的步兵战法效仿过来,并且做了改进,使步骑合二为一。

这种战法的特点是:5人为一个战斗单位,1人牵着5匹马,剩下4人在前步战,战胜了,到牵马人那里打个报告,牵马的人把马交给他,追击敌人。如果战败了,到牵马的人那里打个报告,牵马的人也把马给他,让他逃跑。如果战死,牵马的人就牵着他的马逃跑,让敌人得不到马匹,这样,全军战斗力不会受到大影响。

李勣琢磨了很久,才想出破敌之计:兵分三队,一队诱敌深入,一队击敌人的步战者,一队专门收拾敌人牵马的人。

诱敌深入是李勣经常玩的把戏,双方一接战,负责诱敌的唐军没打几个回合扭头就跑。薛延陀可不是傻子,有人提醒大度设,小心他们使诈。大度设被追得神经错乱,说,老子几十万人马,我看他有什么诈。一阵怪叫,领着几万人就深入了。深入不久,李勣亲自带人攻击他的侧翼,大度设又是一阵怪叫:“我不会怕你的。”紧接着,大度设的弓箭部队万箭齐射,李勣幸好躲得快,否则也和其他唐军一样成了刺猬。当大度设的箭雨开始稀疏时,李勣下了命令,骑兵改步兵,下马作战。

大度设看到对方下了马,哈哈大笑,因为步战,他更有优势,他人多,而且有好的战法。不过他根本不知道李勣当年在瓦岗山的事情。当初在瓦岗,李勣训练了一批特种兵。这些人善使长枪,能把一支超过身高几倍的长枪耍的比孙悟空还厉害。这些特种兵排成方队,所向披靡。所以当大度社的特殊战斗单位还未接近李勣的特种兵时,就被长枪挑到空中。

大度设的特种战斗单位纷纷失去作用,从后撤变成溃退,最后变成溃败。现在想想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很不可思议。曹操当年以绝对优势的兵力惨败在赤壁,苻坚大帝当初在淝水岸边以10万对8000,结果一败涂地,身死国灭。李勣这次又以6000对20万,最后把薛延陀人打得抱头鼠窜。

其实,以少胜多的战役在人类战争史上经常发生。军队是最忠诚,最服从的一个群体。但这也正是军队的致命缺陷。战场上,狭路相逢,勇者胜。群体勇敢的爆发威力惊人,10人的团队如果激励得当,可能是100个人的勇猛。但是,如果这10人的勇猛被对方的策略或者是勇敢震慑当场,那群体的懦弱也会具备爆炸式的威力。所以,冷兵器时代,很多血流成河的战役,不是在战场上,而是在溃退的过程中。打仗可不是数字的累积,6000人对20万,当然不是1人对30人,而是一个小团队对一个大团队。可以这样比方:战场上,不是1颗螺丝钉对30颗螺丝钉,而是一块小铁和一块大铁互相碰撞,谁最先被碰碎,没有科学答案。大铁一旦被小铁所震慑,撤退的不是20万颗螺丝钉,而是一块大铁。所以,以少胜多这种事在战场上发生的概率并不低。

薛延陀被李勣打的满脸伤痕,又在回家的路上遭遇暴风雪,损失惨重。不久,薛延陀老大真珠可汗向李世民伸出惭愧的橄榄枝,双方表示永远友好下去。

而李勣和李世民的关系,双方也表示将永远友好下去。

李世民痛了

李世民一生没有痛过几次,即使把他亲哥哥的脑袋砍下来示众,也没有通过。不过,贞观十七年(643年),他痛了两次。一次是魏征死,他大哭,说出了魏征是我的镜子;另外一件事就是太子李承乾谋反未遂案。

太子李承乾,那可是李世民的心肝宝贝。李承乾是李世民的长子,当上皇帝的第二个月,他就立了才八岁的李承乾为太子。在立李承乾为太子的五年后,李世民又为其组建了一个历史上最优秀的教师队伍,儒经注疏大师孔颖达、国学大师颜师古、书法家欧阳询,重臣于志宁、张玄素,房玄龄、魏征,几乎唐初的所有重量级人物都做过李承乾的老师。

李承乾也的确秉性聪慧,他很小的时候,李世民就见识了这个孩子的聪明,那个时候给他起了个名字叫高明。原本就禀性不差的他,再加上这么多高人指点,异乎常人就在情理之中了。

贞观八年(634年),李世民外出避暑,大半年的时间不在京,令李承乾监国,此时,李承乾才十四岁,在处理政务上有声有色,第二年,第三年,李世民也有大部分时间不在京,同样是李承乾监国,许多大臣都对其处政能力赞誉有加。

不过,也就是在他监国的这几年,他的性情突然大变。由以前的乖孩子变成了一个贪恋声色的纨绔子弟。

李承乾是个聪明人,在玩乐上当然也显出他的高智商来。唐朝初年,突厥人常常来中土,他们的打扮很是引人注目,一时间,“突厥风”兴起,李承乾就是这股风的忠实追随者。他经常穿着突厥的服饰,说着半生不熟的突厥话,还把头发搞成突厥发型。如果那个时候,你进入东宫,就会看到一群头上梳着发辫,穿着羊皮裘衣,赶着羊的人,他们之中就有太子李承乾。

走进一间突厥人住的穹庐,太子李承乾坐在里面,用手抓住羊来烹煮,用刀子效仿突厥人吃羊肉。总之,他玩得花招太多,使人眼花缭乱的同时而佩服他的想象力。

他的确很喜欢突厥人,他曾玩过一个假装自己是突厥可汗的游戏,先是自己装死,让手下人效仿突厥人为可汗办丧事的礼仪来给自己办理。然后,他就僵卧在地上,众人都围着他号啕大哭,哭完后又跨上马围着他奔跑,最后跳下马来,用刀比试着划他的脸。

这种仪式的每一步骤都是他通过对突厥人的了解而亲自设定,他对每一步骤的要求都非常严格,俨然就是一场地道的突厥可汗丧礼。

有一次,仪式还没有结束,他突然就从地上坐起来,直瞪着眼睛,半天说道:“我一旦有了天下,一定要亲率数万骑兵到金城以西(突厥领土)打猎,我要解开我的头发做突厥人。”

正是对突厥的热爱,才使得一段时间内,长安城里经常有人丢失牛马,偶尔会有人看到一群“突厥人”在月色下将他们的牛马牵进东宫,有人试图告发,但无法上达圣听。

这样玩乐,显然跟李世民对预备领导人的要求相去甚远。有一次,李世民将李承乾叫到宫中,训斥了一番。原因是,有人告他“太爱吃喝玩乐”。李承乾当然知道是谁在父亲面前告得状,站在那里,满脸怒容,却又不敢发作。李世民就安慰他道:“我在你这个年纪尚在民间,知道民间疾苦,即位以来还有过失,你生于深宫不明世事,偶尔犯错是很正常的,不过,不要再犯。”

李承乾回到东宫后把气撒到告他状的于志宁、孔颖达身上,甚至有一次还派出了人去刺杀二人,但没有成功。

倘若换作一般人,肯定要隐藏一下自己的玩乐,可李承乾偏不,不但不,反而变本加厉,每天都与东宫的群小们嬉戏,并且还在性取向上故意标新立异。他越是这样,他身边的那些老师们就越是在太宗面前告他的状。

聪明的李承乾每次上朝时,都大谈特谈忠孝之道,李世民有时候被搞得迷糊了,他不知道,听来的李承乾和看到的李承乾,到底哪个才是真的。

所以,虽然李承乾有过失,李世民仍然让他偶尔监国处理政事。贞观九年时,太上皇李渊驾崩,李世民按规定守丧,此时已是十八岁的李承乾再次监国处理政务。

在朝中是一个样,回到东宫,李承乾就变成了另外一个人。有大臣想要劝他,开始的时候,李承乾还很怒耐烦地听。后来,他就耍起了这些人。一看到有大臣来,他先是揣度出他的意思,然后迎上去礼拜,亲自让到位子上,等来人坐下,他才面色凝重,正襟危坐,不等来人开口,他立即引咎自责,言语如滔滔江水,引经据典。来人渐渐地被他引到另外话题上去了,结果是,他开始了询问,来人做答。问来问去,来人回答不上来了,只好拜谢出门。

机变、洞察,再加上皇太子的气质,使得许多老臣都无法在他面前说上一句教育的话,他们兴冲冲地去,却垂头丧气地回,李承乾就在他们后面,看着他们老态的背影心里发笑。

不但对他的老师瞧不起,有时候,他还对老爹喜欢别人提意见的习惯看不起。他曾经说,“如果我作了天子,就要为所欲为;有敢提意见的,我杀,再提,就再杀,杀个五百人,我看还有谁敢提不!”

这样的“乖戾分子”肯定会闹出事来。

果然,贞观十七年四月初,事情就发生了。这一天,国家监狱里一个叫纥干承基的刺客供出了一个天大的秘密:当朝太子李承乾准备造反!

纥干承基是受到先前齐王李佑造反的牵连而进的监狱,马上就准备处死。可这位兄弟想要活命,就供出了这样一条消息。

李世民听了这消息,半天闭不上嘴,亲自审问,最后发现,这刺客没有说谎,因为刺客本人就是参与人之一。李世民惊恐恼怒之下,直转圈,最后想到国防部部长李勣。

他连夜叫来李勣,问他怎么看这个问题。

李勣的生存信条永远都是跟着现任老板走。齐王李佑在他的地盘黎州谋反,他当初坚决主张镇压。李世民要他迅速执行,想不到他还没有到黎州,由于他在当地的影响力,就使李佑成了光杆司令。

在李勣眼中,李佑和李承乾没有任何分别,李承乾虽然是预备皇帝,但还不是皇帝。还没有实现的事就不叫事。所以,他很冷静的回答,既然证据确凿,兵部待命,随时可以行动。

李世民下令,迅速捉拿太子李承乾和东宫官员。

由于李承乾还在谋反预备状态,所以东宫一干人等全被活捉。经过凌厉的审讯,水落石出:太子李承乾的确正在准备动用武力提前登基。

李世民这个痛苦,难以言表,甚至想要拔刀自杀。他想不到自己的儿子居然要谋杀老子。在场的大臣苦苦劝住李老板,说,现在不是发泄感情的时候,赶紧处理事情啊。

李世民气若游丝,问大臣们:“你们看该如何处置承乾?”

没有人愿意先说话,因为这个时候发表意见是极其凶险的一件事。儿子要干掉老子,老子内心痛苦,鬼知道老子心里到底怎么想。长孙无忌不说话,李勣也不说话。李世民看了李勣半天,李勣就是不说话。最后还是有位大臣豁出命去,说了个折中的办法:“陛下不失为一位慈父,让太子得以颐养尽其天年,这就好了。”不杀李承乾,但也别让他当太子了。

同类推荐
  • 毕加索

    毕加索

    本书主要以毕加索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通过日常生活中富于启发性的小故事来传达他成功的道理,尤其着重表现他所处时代的生活特征,以便对读者产生共鸣和启迪。
  • 莫扎特

    莫扎特

    本书主要以莫扎特的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讲述了音乐神童、欧洲之旅、天才少年、热血青年、定居首都、英年早逝等内容。
  • 海明威

    海明威

    海明威的许多作品、许多主人公都给人以迷惑、怅然若失的印象,即使在那些现实性和倾向性很强的作品里,也涂上了浓重的迷惘色彩。在海明威的作品里,最富有魅力和打动人心的,是他塑造的众多在迷惘中顽强拼搏的“硬汉子”形象。海明威的文体风格具有简洁性、含蓄性等特点,最受人称道。他的“冰山”理论精通现代叙事艺术,海明威以此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一起来翻阅《海明威》吧!
  • 最具影响力的企业富豪(上)

    最具影响力的企业富豪(上)

    文学简史主要指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这跟各国历史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历史的发展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时代背景,而文学的发展也形象地记录了历史发展的真实面貌。总之,学习世界文学,就必须研究世界著名文学大师、著名文学作品和文学发展历史,才能掌握世界文学概貌。
  • 在彭德怀身边的日子

    在彭德怀身边的日子

    本书包括:在彭总身边:警卫参谋的回忆(1950-1966)、最后的年月(1967-1974)等内容。
热门推荐
  • 蛊妃萌爷:溺宠大明星

    蛊妃萌爷:溺宠大明星

    爱妃,爱萌娃?爷送你个淘气小魂魄,逗你一笑,可好。爱睡暖床?爷伺候你在千年寒冰上长睡,可好。爱跳芭蕾?爷允你一辈子在我掌上起舞,可好。爷,用三魂七魄皆只溺爱你一人,可好。不好,不好!去你丫的帝王,本姑娘前世是大明星!这世,没万把粉丝,怎甘心!养小鬼,下降头……宅斗、宫斗……巫术、跳舞……十八般武艺样样通。谁说漂亮女人没大脑,且看本姑娘七十二变。
  • 王爷有喜之独宠妻宝

    王爷有喜之独宠妻宝

    传说,宁王秦堰清隽高洁,以琴为妻,以舞为子。传说,宁王秦堰光风霁月,胸有莲心,虚怀若谷。还是传说,宁王秦堰洁身自好,红颜如白骨,美人如衣服。楼华语笑得阴恻恻:谁再敢传说,我废了他!清隽高洁,大半夜的是谁跑到她床上死皮赖脸?光风霁月,是谁耍人不带眨眼,杀人不带变色?洁身自好,她怎么就点儿背,活该被大尾巴狼吃掉?(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宛如那随风而逝

    宛如那随风而逝

    梦幻,水影,月城,空的盘子,无露不逢,无晓不晨日虚,一切一切,都没有
  • 学会干好工作的方法与艺术:现代职场人工作必备手册

    学会干好工作的方法与艺术:现代职场人工作必备手册

    《学会干好工作的方法与艺术:现代职场人工作必备手册》用十分科学、客观和轻松的方法,详细地叙述了如何让身处职场的你能够更为简单、轻松的取得工作上的成就;如何让身心俱疲的你得心应手的周旋于人事交往中。本书中还运用了大量的鲜活的思想和理论,无数经典的案例以及全新的视角展现给读者朋友们。
  • 青春逆袭录

    青春逆袭录

    还记得你16岁的情窦初开吗,还记得你18的初恋,暗恋以及被暗恋的那些青涩甜蜜抑或苦恼青春年华吗?也许你曾经是学霸,但是经过了社会的熔炉,你已经成为了路人甲;也许你曾经是学渣,但是如今已经成长为大家羡慕的她或他,但是,这都不是终点,无论你曾经处在怎样的低谷,只要你的青春热血还在,你依然可以逆袭成为你想成为的她或他!叶亮经历了成功的逆袭终于再次找到若尘的时候,却发生了想不到的意外......用我的文字来怀念我们都曾有过的匆匆那年的青春.
  • 三国之杀

    三国之杀

    一个无聊的游戏带他走进新的人生。世界上有很多界面,没人可以肯定网游就不是世界。走过一切的他,赫然发现这一切都是阴谋!他…………
  • 少年画鬼师

    少年画鬼师

    军阀混战,百姓苦难,人间涂炭,千妖百鬼……谶纬流传,若能成十万鬼兵,必定一统天下。画鬼只需解开鬼生前心结,但是人心却奇形怪状……故曰:画鬼心易画人心难.关于画鬼师,要画便是一画鬼身,给鬼一个好的身子。二画鬼心,给恶鬼一个好心。因这个职业神秘,历来单传,世间只有一脉画鬼师。
  • 生命的接力如此美丽

    生命的接力如此美丽

    《生命的接力如此美丽》一书为我们展示了出自普通家庭的三代女性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生际遇中,如何以一脉相承的理想追求,来完成自身价值的最大实现。《生命的接力如此美丽》是作者余德庄历时六年的倾力之作,为中国作协和重庆作协重点扶持作品。《生命的接力如此美丽》是一本中国女人书。书里的一家三代女人皆善良、坚强、聪颖,吴雅是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女儿雷吟是加拿大的数学天才。书中记载了她们的奋斗历程,在战争动乱、家庭变动中她们始终以自身的奋斗来抗击外界的纷乱。而书中的历史背景和呈现出的价值观,皆有我们及长辈所走过的历史痕迹。
  • 与心灵有个约会

    与心灵有个约会

    本书正是加强个人品德修养、提高交际处世能力、调整心态、和谐家庭生活、掌握职场生存要领的一部智慧宝典。本书通过大量经典的、富含人生哲理的小故事和深刻洞悉人性本质的阐释,使读者朋友在轻松阅读的同时,能获得在人生各个关键时刻,一些温馨的建议或提醒。从今以后,在你身上散发出的心灵智慧,将照亮你所到的每个角落。每个人都曾经思考过“人活着是为了什么”,那么,你的答案是什么?
  • 月恸

    月恸

    退出虚拟游戏世界多年后,他再次复出,究竟是什么让他再做这个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