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54300000014

第14章 我站在胜利者一边(1)

李老大和李老二在长安城剑拔弩张之时,李勣正在齐州担任军政一把手(齐州总管),手握重兵。是站在李老大一边还是站在李老二一边,这样对他人而言极其艰难的抉择,李勣轻松的给出答案:我站在胜利者一边。

失实的李老大

要了解真实的李建成,是颇费脑筋的。新旧《唐书》把李建成描绘成一个恶棍,纨绔少爷式的人物。后来写史的人都以《唐书》为蓝本,对李建成进行不留余地的诋毁。不过,《唐书》是由李世民暗示史官修改过的,由于李世民是通过不光彩手段而得到的皇位,自然会对太子李建成大肆臭骂,贬低对手的同时也抬高了自己。

李渊于617年太原起兵时,作为长子李建成,自然身负重任。由于他当时在河东看护李氏家族,所以没有参与老爹在太原起兵的谋划。一个月后,李建成才赶到晋阳,爷几个举着造反的大旗就杀向了长安。在进军长安的过程中,李建成作为三军副总司令,肩膀上的担子很重,幸运的是,他们所遇到的对手都很差劲,比如隋朝西河郡长官助理高德儒。空有一腔对隋朝忠诚的心,却无勇也无谋,被李建成和李世民转瞬拿下。守卫霍邑的宋老生号称名将,敢想敢为的过了头,于是变成了鲁莽。双方周旋了很多天,最终被李建成和李世民用诱敌之计诱出城池,阵前斩首。

夺取霍邑后,李建成统领一路军马,屯永丰仓,守卫潼关,防御屈突通和李密入关,占据永丰仓粮饷基地,李建成采取积极的防御措施,大败屈突通,保住永丰仓,解除夺取关中后顾之忧,为顺利占领长安打下基础。李渊当时大喜道:如此用兵,则天下无敌了。

李渊进入长安城后,于第二年废掉隋恭帝,自立为帝。理所当然的,李建成为太子。

接下来就是老李家对各路英豪的扫灭征途,由于李建成是太子,所以需要经常在老爹李渊身边学习如何处理国家大事,于是,战场上的事情全都落到了李世民头上。

李世民野心勃勃,目的性特别强。特别是在干掉薛氏势力和刘武周后,随着在军界声誉的鹊起,李世民的欲望无限扩大。这自然引起了李建成的羡慕嫉妒恨。

没有人会在自身受到威胁时保持冷静的态度,据东宫官员李纲说,太子李建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牢骚满腹,经常以酒度日,对老爹也颇有微词。这是李渊称帝的第二年,兄弟俩就已经有了矛盾。

经常出入战场上的政治家有其他政治家所没有的优势,他不但能让提高自己的声誉,还能把大批英雄豪杰笼络在身边。李世民长期在战场上,拉拢了一大批能战善战和能掐会算的杰出人才。无数后来的风云人物诸如李君羡、尉迟敬德、侯君集、房玄龄、杜如晦都被他的人格魅力所感动,甘心为他献计献策,甚至是献身。慢慢的,李世民团队成型了。

李勣是在620年投奔李渊的,不久,即被李世民召至麾下,拿着砍刀上了战场。在与李世民亲密接触的两年时间里,李勣对李世民很有感觉。但是,对李世民邀请他参加李世民团队的事,李勣从来都没有答应。这就是他的聪明之处,在那种情况下,皇帝李渊还在,李世民虽然战功赫赫,但也不过是个王爷,他没有资格成为未来的皇帝。所以,他不想押宝。后来,李建成到河北讨伐二次起兵的刘黑闼,李勣奉命跟随李建成。李建成的手下,也是李勣的同事魏征邀请李勣加入太子团队,李勣还是没有答应。因为他太了解李世民了,李世民这人心机缜密,理想远大,不可能一直做他的王爷。两人必然会有一场较量,谁胜谁负,李勣预料不出,对于没有把握的事,最好的办法就是静观其变。

时光如电,随着李家统一战争的结束,李老大和李老二的矛盾突飞猛进的炙热起来。李世民团队日益壮大,李建成想要保住自己的位置,就必须出奇制胜。

《旧唐书·隐太子传》记载了李建成的“出奇制胜”:李建成和好兄弟李元吉邀请李世民吃饭,当然这是鸿门宴。李世民心胸宽广,欣然赴宴。在宴席上,李建成把毒药放到酒里,李世民明知那是毒药,为了照顾兄弟的面子,一口喝下。不一会,李世民大口大的吐血,就像是血崩一样,达到公斤以上(吐血数升)。回到家中,李渊得到消息,过来慰问李世民,李世民吐了那么多血,居然没有死。李渊说,这是一个奇迹!

为了让李世民不要再吐这么多血,李渊对李建成说,你兄弟晚上的酒量很差,以后不要让他喝了。

一般人身体里的血在4——5公斤左右,但流血或者是吐血达到一斤,就有生命之忧。李世民真乃神人,吐了几公斤,居然没有死!这比武侠小说里盘场大战三百回还要神奇!

还有一件记入史册的事。建成太子给了李世民一匹根本已经站不起来的劣马,想摔死李世民。李世民还是给兄弟面子,就骑了上去,结果,就在李渊眼皮底下摔了下来。史书记载说,李渊要惩治李建成,李世民从地上一跃而起,为兄长求情。

这是多么高、大、全的形象!千载之下,只有李世民一人配称为“孝悌”圣人。

当然,这是被篡改过的史书。不过,篡改者还是留下了点蛛丝马迹,对我们了解真实的李建成打开了一扇窗口。

史书有这样的记载:李建成被李世民干掉后,李建成的党羽散亡于民间。李世民费了很大劲也没有捉到这些人,倒不是因为这些人神通广大,而是因为很多人都同情太子建成,所以会想办法将这些人藏到朝廷无法找到之地。建成太子经营多年的河北地区,人心不稳,打着为太子报仇的旗号进行反对李世民的武装对抗时有发生。玄武门兵变后不久,幽州都督王君廓不服李世民登基,奔于突厥。李世民登基才几天,在幽州的李艺就起兵造反,这些人都是李建成的人,如果李建成真如史书描绘的那样,心狠手辣、一事无成、恶棍,那如何能有这样的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所以,还原李建成这位大唐第一位太子的真实面目,也并不是件难事。但还原本身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因为他退出了历史,玄武门流血冲突的一刹那,他就已经被历史所遗忘了。

玄武门政变被提前

李世民和他的团队发起的玄武门政变是有史以来,宫廷政变最杰出的案例。从开始的谋划、执行,到善后,绝对完美无缺,无懈可击。

实际上,玄武门之变发生的时间被提前了。无论是李世民还是李建成都知道,两人之间必有一战,但两人都没有想到会在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四日爆发。

之所以这样快速的爆发,很可能是因为太谷之战。太谷之战是李氏父子多年对突厥仇恨的爆发。李渊起兵时跟突厥签订过屈辱的称臣条约,不过随着局势的发展,两方都没有严格遵守。突厥始终支持反唐武装,而李渊则一直在潜心准备对突厥发动一次决定性战役。李建成担当重任,从武德四年开始,李建成一直在构筑唐突边境防线,为的就是对突厥反攻做准备。武德八年,李渊和李建成自认为已准备完毕,在四条战线上对突厥进行猛烈的攻势。按照原计划,李世民应该在太原附近太谷野战军司令、同时是李建成部下的张公谨发动攻击时配合作战,但李世民却按兵不动。更奇怪的是李勣,从黎阳出发,到达太谷时,张公谨的野战军被突厥全歼。虽然有东线和西线的胜利,但这些胜利都是非决定性的。任何人都看得出,李世民是在保存实力,或者说是为了破坏作为前敌总指挥李建成的计划。太谷之战让唐朝高层内部矛盾骤然凸显,反攻突厥计划破产了。李建成和李世民同时回到长安,李建成愤怒之下,准备对李世民明升暗降。这个时候,李建成还希望采用温和方式把李世民消灭。

武德九年五月,李元吉认为急病需下猛药,建议李建成先发制人,动用东宫卫队消灭李世民团队。但李建成优柔寡断,此事没有成行。李元吉就去找老爹李渊,对老爹说,我二哥这小子最近几年没安什么好心,您如果不信,就到他府里看看,手下谋士和猛将都比您的多了。所以我觉得应该控制他一下,把他手下的谋士和猛将调出京城。李渊虽然知道李世民手下谋臣如雨,猛士如云,可从来没有想过李世民能用这些人做大逆不道的事。不过,他还是听从了李元吉的建议,把房玄龄和杜如晦赶出李世民府,下令不许二人再和李世民有任何往来。

房玄龄和杜如晦是李世民谋士群里的精英,两人的被驱逐对李世民本人影响很大,尤为重要的是,这让李世民感觉到了危机。这一次是房、杜二人,下次该是谁?他的团队不能像蛋糕一样,被对方慢慢蚕食掉。老板有危机感,员工的危机感更重。尉迟敬德等一干武将纷纷要求李世民赶紧想对策。

李世民当然有这种想法,而另外一份情报则更坚定了李世民团队“先发制人”的计划。

情报是李世民在李建成的卧底送来的,情报指出,李建成已经有了计划:“太子准备请您吃饭,并且在饭桌上把你干掉。接着就跟皇上说你突然得了急病死掉了。至于尉迟敬德一干人等全部坑杀。”

情报被李世民读给大家听,两名大将尉迟敬德和程咬金最先坐不住。因为他们不想被坑杀,每个人的情绪都非常激动,跳起来要李世民先下手为强。

李世民无奈的说,太子请吃饭,我总得去啊。有人说,您明知这是鸿门宴,还去,这是什么意思。干脆咱们先灭了他!

李世民叹息:“骨肉相残,无论古今,都是不可原谅的罪恶。我当然知道早晚之间,灾难就要出现,不过总盼望对方先行发动,然后以正义之名攻击他。”

尉迟敬德大叫:“人之常情,谁不怕死。蚂蚁还怕死呢,而今大家愿用一死拥护大王,应是上天旨意。大祸立刻就要爆发,大王居然认为不必忧虑,纵使你看轻自己,可是国家前途和皇家祭庙,又怎么办呢?大王如果不采纳我的建议,你这个地方我也不想呆了。干脆我还和从前一样进深山老林去,如果留在大王身边,不是等着送死吗?”

李世民的大舅哥长孙无忌双手赞成尉迟敬德的意见,“大王真要等待的话,恐怕大势一去不返了,尉迟敬德等定必远走,我也不可能在这里等死,我也要跑。”

李世民看着手下人的激动,和颜悦色的说:“我想我认为的没有错,你们再好好考虑一下吧。”

“考虑个屁啊!”尉迟敬德仍然大叫:“大王今天处理事情,一直犹豫,没有智慧;面对危难,无法迅速决断,没有勇气。您平时训练的八百勇士,在外面现在已经进入宫城,随时为你而牺牲,你现在居然说出这样的话来,真是冷了兄弟们的心!”

李世民见大家真是抱成团,所以决定先干掉李建成和李元吉。李世民是个善于做戏和能把戏做好的人,就要求卜卦,大将张公谨大概知道主子在装蒜,就把龟壳扔到地上,“占卜的目的是要神明决断,现在既无怀疑,要什么决断!占卜的结果如果不吉,难到你还不做了吗?”

李世民这才“终于”下定决心发动政变。傻子都能看出,这场会议纯粹是李世民在装蒜,其他人对这种装蒜有不知道的也有知道的,无论是知道的还是不知道的都认为应该发动政变,诛杀太子李建成。

卧底的报告有很大疑点,用山东煎饼的智商来思考,这很可能是李世民的计谋,只是让人感觉到压力,从来跟着他死心塌地的孤注一掷。

李世民是个天才,即使是发动一场完全可以用武力来解决的政变,他也要一份绝对周密的计划。他想到了自己的两个狗头军师——房玄龄和杜如晦。他们如今不在自己身边,必须要请回来。

他派出派长孙无忌秘密召唤二军师回府,但让他意外的是,这两个人坚决不回。房玄龄不回的理由很直接:“皇上命令,不准再听大王(李世民)的命令,今天如果私自晋见,定被处死,所以不敢接受。”而杜如晦什么都不说,只专心的喝茶。

李世民心想,不愧是军师,他们这是不敢确信自己真的要发动政变,所以不敢回。他把尉迟敬德找来,又把自己的配刀交给他,说:“你去看一下,他们如果真的不肯来,就拎着他们的脑袋来见我。”

二位军师看到了李世民的配刀,害怕了。因为他们二人对李世民早就想发动政变的事了如指掌,如果自己不去,即使没有把消息传递出去,李世民也不可能相信。唯一让李世民安心的就是,让他们变成死人。另外,二人见李世民果然是想杀兄诛弟了,这才跟着尉迟敬德回到了秦王府。

还有一件事表面上是让玄武门政变提前到了武德九年六月初四。

六月初三这天,天文台长傅弈向李渊秘密报告道:“太白金星出现在秦地(陕西省)地带,秦王李世民将登上宝座,治理天下。”古代观测天文的官员对于一个王朝来讲,其一言足可以扰乱朝政。所以,在这个位置上的人除了要有必备的观测天象的技能外,道德水准一定是出类拔萃的。他不会为任何人办私事,说假话,包括皇帝。

傅弈自然就是这样的人,更何况在古代,观测星象的人所说的话就是科学,没有人敢怀疑,也不可能怀疑。

李渊当时才做了九年的皇帝,而且,他并没有老化的迹象,他在皇帝岁月里是相当的舒心,吃喝玩乐要远远大于他对开疆拓土的热衷。一个人如果特别喜爱一种东西,而当有人告诉这种东西就要被某个人抢走时,其担心的程度可想而知。所以,李渊大为惊恐。

实际上,他对李世民的忌惮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李世民在朝中功劳太大,以至于完全遮盖了所有人,当然也包括他这位皇帝。如果不是帝制时代皇帝的神圣不可侵犯,他大概早已经不是皇帝了。

李渊把思路稍作整理,他的眼前就出现了李世民这几年来绝对算不上安分的一条线。公元622年,李建成的命令,秦王李世民和齐王李元吉的“教”和他自己的“诏敕”并行。各个部门对这种没有级别的指示只好根据收到的先后来决定执行哪个。

当时,李世民因为叔叔王李神通功劳大,赠给他几十倾田。而李渊的小老婆张婕妤向李渊求取这些田地,李渊手写敕令赐给她。矛盾就发生了,李神通仗着李世民的“教”在前,坚决不肯把地让给张婕妤。张婕妤只好再向李渊告状,女人,特别是漂亮的女人在皇帝的床上告别人的状,绝对都以成功为结束。

李渊在气愤之下把李世民狠狠臭骂了一顿。然后对自己的亲信、当时的宰相裴寂说:“这个儿子常年在外带兵,被书生们教坏了,跟以前完全是两个人了。”

裴寂不好说什么,因为父子之间的关系无论好与坏,外人都不能干涉。而李渊在这时就已经对李世民生出疑心了。但这种疑心还并没有上升到政变的层面上来,李渊只不过觉得李世民有些不听话罢了。

但是两年后,公元624年,又发生了一件事,让李渊觉察出了李世民的“野心”。这一年,李渊带着儿子们出去打猎。在休息时,他命三个儿子比赛骑马射箭。下面的事情就是被李世民修改过的《旧唐书》的记载了:李建成有一匹十分膘悍的马,但是这匹马有一个非常大的缺点,它飞奔时脚步不稳,容易栽倒。如果人骑在马上飞奔的话,很容易从马上摔下来,在速度非常快的情况下,从上面掉下来的人很容易就被摔死。

同类推荐
  • 深入非洲三万里:李文斯顿传

    深入非洲三万里:李文斯顿传

    150年前,李文斯顿深入非洲这块被称为蛮荒之地的“黑暗大陆”,面对异教文化、从林猛兽的强势围攻,李文斯顿满怀敬畏、热忱与信心。透过作者的生花妙笔,其千辛万苦、九死一生的探险奇遇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读者眼前,读之兴味盎然不忍释手。除了险象丛生的惊奇之旅外,非洲的山川河流之美,动物植物之奇,风土人情之最,莫不跃然纸上,作者娓娓道来,令人感动莫名。本书配有多幅珍贵的图片、插画与地图,更助人享受身临其境的阅读印象。
  • 宋文骢传

    宋文骢传

    本书是一本人物传记。歼10飞机总没计师宋文骢,是中国航空界一位杰出的飞机设计大师,是一个有着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的一生,见证和浓缩了新中国现代战斗机研制的整个历史。他志存高远,却又严谨务实;他严厉刚毅,却又可爱可亲;在飞机型号研制中,他独树一帜成就斐然,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的人生,丰富多彩而又跌宕起伏、险象环生。本书以翔实的史料、深沉的情感、流畅的文笔、紧凑的情节描写了宋文骢传奇的人生。本书也是广大军事爱好者了解我国现代战斗机发展历史的一本难得的读物。
  • 敦煌人物志

    敦煌人物志

    《敦煌人物志》共收录和敦煌有关的古代和近现代人物近500位,包括名臣武将、文人学者、高僧大德以及能工巧匠等,旨在反映敦煌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 “画圣”吴道子

    “画圣”吴道子

    吴道子,唐代画家。画史尊称吴生。又名道玄。汉族,阳翟(今河南禹州)人。少孤贫,初为民间画工,年轻时即有画名。曾任兖州瑕丘(今山东滋阳)县尉,不久即辞职。后流落洛阳,从事壁画创作。开元年间以善画被召入宫廷,历任供奉、内教博士、宁王友。曾随张旭、贺知章学习书法,通过观赏公孙大娘舞剑,体会用笔之道。擅佛道、神鬼、人物、山水、鸟兽、草木、楼阁等,尤精于佛道、人物,长于壁画创作。《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画圣”吴道子》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系列之一,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画圣”吴道子的有关内容。
  • 当光绪皇帝遇到明治天皇

    当光绪皇帝遇到明治天皇

    他们,同样于19世纪中后期登上了最高统治者的宝座;他们的国家,同样面临着被西方列强瓜分的严重局面;在这样的危急关头,他们同样进行了一系列的变法维新。然而,他的改革遭到惨败,国家的困境进一步加深;他的改革获得巨大成功,国家从此踏入了近代化的行列。种种的相同,却产生了最后的不同,他们留下了一个巨大的问号。他们,就是光绪皇帝与明治天皇。
热门推荐
  • 默默的在你身后

    默默的在你身后

    他和她是青梅竹马,却没有像童话里的那样一起,慢慢长大,慢慢相爱……在他们还不知道爱的时候,离开故土,一个去了费城,一个去了伯明翰。从此,隔了一个大西洋。兜兜转转,纠纠缠缠,两人居然在遥远的伯明翰重逢。而一次酒醉,让两人再度陌路她不敢接受他,甚至将他推向别人,可到底受伤的还是自己。******【容颜】曾经想,自己再也逃脱不了背叛,再也遇不到一个真正对的人了,直到,重遇【言朔】,心终于再度沦陷。【言朔】一直觉得,【容颜】并不一定是世上最好的女人,但却一定是他最爱的那个,曾经是,现在是,经年不变。******这是一个错爱与等待的故事。或许曾经也有一个人默默的在你身后等着。记得,偶尔回头……
  • 庄子学院:庄子的逍遥处世

    庄子学院:庄子的逍遥处世

    庄子一生都在追求至道,返璞归真,鄙视功名利禄,求得自身的逍遥,庄子的书大多是通过对各家学派的批判,表达自己的思想。在当今社会,有庄子一样的逍遥心态,会让你保有一份闲适,一份快乐。 中国的哲学源头可追溯到先秦诸子百家思想,其中尤以儒、道两家为主流,而庄周的《庄子》可谓是道家思想的杰出代表。 一部《庄子》,成就了多少文人雅士,比如陶潜,比如李白,相信你也会因此过上流水一样自在、行云一样逍遥的人生!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半生江湖

    半生江湖

    *******************************【起点第四编辑组签约作品】**【平行世界请勿与现实挂钩】*******************************主角的自我介绍:没什么特别的经历,就混过几年社会、当过几年特种兵、坐过几年牢而已。没什么特殊的本事,就是力量比人大点、口才比人好点、知识比人多点、观察力比人稍强点。业余爱好没什么长处,就是唱歌、跳舞、泡妞比人厉害点,其实我只是个普通的保险从业员。买保险吗,朋友?从我这半生不堪回首的江湖生活来看,这个世界太危险了,您想象一下吧。▃▃▃▃▃▃▃▃▃▃▃▃▃▃▃▃▃▃▃▃▃▃▃▃▃▃▃▃▃▃
  • 儿女情长

    儿女情长

    刘浪,生于70年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鲁迅文学院第十五期高研班学员。若干诗歌、中短篇小说发表于《飞天》《文学界》《山花》《作品》等数十家期刊,多篇小说被《小说选刊》等报刊转载。
  • 寻仙之逆境之巅

    寻仙之逆境之巅

    纯正中国风,此境在寻仙!回味寻仙,尽在逆境之巅.....
  • 半是蜜糖半是伤

    半是蜜糖半是伤

    你要相信,这世间总有一段情会让你刻骨铭心,哪怕是要经历八十一难的暗恋。她是职场上的女王,生活上的傲娇妹子,外型上的霸气御姐,心理上的变形金刚。他是职场上的霸王,生活上的毒舌汉子,外型上的不羁爷们,心理上的无敌超人。他们“两小无嫌猜”,她却与别人相恋。而他作为默默无闻的暗恋者,心中有万千痛楚却无处诉,也不敢向她表露爱意。他心生一计,试图拆散他们,夺回心中的唯一。他的小小计谋会得逞吗?当她得知他曾经这么做后,是否还能原谅他?她刻意远离,他却步步紧逼。她是他的那根肋骨,经历过了,挣扎过了,爱能如期而至吗?爱情这东西,半是蜜糖半是伤。
  • 瓶粟斋诗话四编

    瓶粟斋诗话四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王俊凯:我想我是你的唯一

    王俊凯:我想我是你的唯一

    当神经大条的女生安浅遇上了银幕巨星王俊凯……某女大叫:天哪!那可是她的偶像!每天舔屏不下100次的偶像!但是!某女汗颜:为什么我觉得自己像个刺猬?某女乞求脸:王俊凯大哥,虽然我很喜欢你,但你这样会让我被别人排挤的。某男略惊讶:哦?你喜欢我?面对某男的一些行为某女咆哮:王俊凯!你就不怕上新闻头条吗!某男勾唇:和你一起上,也不错。某女:……但人都是有脾气的!终于有一天,某女实在是忍不住了!“王俊凯!你是有未婚妻的!”某男淡淡道。“不是给你的竹马挖走了吗?”某女:……欢迎各位小宝贝进坑!
  • 娘娘要革命:霸上温柔暴君

    娘娘要革命:霸上温柔暴君

    凭什么皇帝老公有三千佳丽,她却只有一群太监,于是当今皇后娘娘随手开了一家妓院,每日见到的帅哥何止三千?每天数钱数到手抽筋,可是那个该死的皇帝,居然抓她回家生儿子,凭什么,某皇后一脚踹过去:“找你的三千佳丽去,别挡老娘发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