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19500000031

第31章 王阳明

一、人物生平事迹简介

王阳明是历史上非常有影响的思想家,并且涉猎非常广泛。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书法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出生于1472年,去世于1529年。王阳明本名王守仁,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浙江承宣布政使司绍兴府余姚县人,王阳明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南京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很多叛乱等军功而被封官,隆庆年间追封侯爵。王守仁是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释、道三教,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王阳明于1472年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官宦世家。他出生前夕祖母梦见有人从云中送子来,梦醒时王阳明刚好出生,祖父便为他起名叫王云,他到了五岁还不会说话,一天一位高僧经过,抚摸他的头说“好个孩儿,可惜道破”,意指他的名字“云”道破了他出生的秘密。其祖父恍然醒悟,遂更其名为守仁,此后他便开口说话了。这个故事有点神话色彩,但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他幼年时并未显示出聪慧和才华。他十岁时,父亲高中状元,王阳明随父赴京,路过金山寺时,他父亲与朋友聚会,在酒宴上有人提议做诗咏金山寺,大家还在苦思冥想,王阳明已先一步完成:“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扬水底天。醉倚妙高台上月,玉萧吹彻洞龙眠。”四座无不惊叹,又让他做一首赋蔽月山房诗,王阳明随口诵出:“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人有眼大如天,还见山小月更阔。”这意思是看事物的角度不同,看出来的东西也不一样。13岁丧母后,继母待他不好,他竟买通巫婆捉弄其继母,使得她从此善待他。他学习并非十分用功,常常率同伴做军事游戏。年轻时他出游边关,练习骑马射箭,博览各种兵法秘笈,遇到宾客常用果核摆列阵法作为游戏。王阳明于1506年,因反对宦官刘瑾,被廷杖四十,谪贬至贵州龙场(贵阳府修文县治,现为贵州省修文县龙场镇)当驿丞。途中被刘瑾派人追杀,他机智地化险为夷。正德十三年(1518年)正月,王阳明平定池仲容(池大鬓)部,奏请设立和平县,并兴修县学。三月,王守仁抵达江西莅任。他迅速调集三省兵力,镇压了信丰等地的起义。王阳明一生最大的军事功绩,是平定洪都的宁王朱宸濠之乱。王阳明将去福建剿匪时(无大量军队),所率部队行军刚到丰城,宁王朱宸濠突然举兵叛乱。两广战役之后,王阳明肺病加重,上疏乞归,于1529年元月9日(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王阳明在归途中病逝于江西省南安舟中。在临终之际,他身边学生问他有何遗言,他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二、王阳明主要思想和主张

(一)主张明“赏罚”以提高统治效力,行德治礼教以预防“犯罪”。他认为:赏罚乃“国之大典”,应当受到充分重视和正确地加以使用,强调执法要“情法交申”,区别对待,他反对“贪功妄杀,玉石不分”。

(二)求重视“纲纪”,整肃执法之吏,杜绝“法外之诛”他认为“法之不行,自上犯之”。

(三)王守仁秉承陆九渊的学说,使陆的思想得以发扬光大,因此他们被称为“陆王学派”。王守仁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

(四)在知与行的关系上,王守仁从“天地万物本吾一体”出发,他反对朱熹的“先知后行”之说。王守仁认为既然知道这个道理,就要去实行这个道理。

(五)王守仁经历过百死千难的人生体验,在五十岁时提出犹如画龙点睛般的学说宗旨“致良知”

三、王阳明的情操和人格魅力

(一)在知与行的关系上,王守仁从“天地万物本吾一体”出发,他反对朱熹的“先知后行”之说。王守仁认为既然知道这个道理,就要去实行这个道理。如果只是自称为知道,而不去实行,那就不能称之为真正的知道,真正的知识是离不开实践的。比如,当知道孝顺这个道理的时候,就已经对父母非常的孝顺和关心;知道仁爱的时候,就已经采用仁爱的方式对待周围的朋友,真正的知行合一在于确实的按照所知在行动,知和行是同时发生的。他的目的在于“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需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

(二)王阳明倡“君子之学,唯求其是”的“求是”学风,并多有阐发。时至今日,“求是”精神仍然十分重要。浙江大学把它作为校训的一部分。

(三)王守仁经历过百死千难的人生体验,在五十岁时提出犹如画龙点睛般的学说宗旨“致良知”:“某于此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不得已与人一口说尽,只恐学者得之容易,把作一种光景玩弄,不实落用功,负此知耳!”人性本善,良知现成,但要懂得戒慎恐惧,所谓“慎独”(独处时犹如在大庭广众前,言行、思想均合乎礼仪),“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没有丝毫不善夹杂,“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使心灵不受任何染污,这样良知自能百发百中。王阳明解释说:“夫心之本体,即天理也。天理之昭明灵觉,所谓良知也。君子戒惧之功,无时或间(间断),则天理长存,而其昭明灵觉之本体,自无所昏蔽,自无所牵扰,自无所歉馁愧怍,动容周旋而中礼(合乎礼节),从心所欲而不逾(矩),斯乃所谓真洒落矣。是洒落生于天理之常存,天理常存生于戒慎恐惧之无间(间断)。孰谓敬畏之心反为洒落累(牵累)耶?

(四)王阳明的名言“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从而揭示了认识自己的难度。苏轼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正是这个道理!有的人可以战胜很多复杂的客观事物,但是却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不能清楚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王阳明的观点在今天依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这是王阳明的又一个名言,也充分反映了王阳明作为大儒与传统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四、王阳明名言精选

(一)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二)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三)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四)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五)心即理也。

(六)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七)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

(八)有志于圣人之学者,外孔、孟之训而他求,是舍日月之明,而希光于萤爝之微也,不亦谬乎。

(九)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十)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恶莫深于袭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耻,四者备而祸全。

同类推荐
  • 唐宋八大家的故事

    唐宋八大家的故事

    本书选取唐宋八大家一生中的典型事件,介绍他们的生平事迹、人际交往、人品性情、处世之道、道德文章,以及生活中的趣闻轶事。
  • 百位世界杰出的发明家(上)

    百位世界杰出的发明家(上)

    人类的未来充满了希望,明天的世界令我们无比期待。从历史中汲取知识,感悟人生,追求真理,是每个生活在21世纪的现代人的价值取向。在无比灿烂的历史星空中,众多世界杰出人物犹如明烁夺目的明星,让历史的时空如此地浩瀚,并给后人留下了一份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与智慧结晶。期望本书能让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朋友们,从世界杰出的人物身上,学习与借鉴人生的智慧,创造卓越的人生。
  • 攫雷电于九天:富兰克林的故事

    攫雷电于九天:富兰克林的故事

    本书从青少年阅读的角度、记述富兰克林——这位奠基近代电学的美国科学家、成就并举于文学、政治领域的“美国科学和文学之父”的故事。
  • 希拉里成功日记

    希拉里成功日记

    希拉里是一个复杂的矛盾结合体,少有人能真正读懂她,她也不奢求他人的理解。不管外界有怎样的毁誉,都不能妨碍她一心一意地做一件事――追求成功,诠释辉煌。 《希拉里成功日记》为我们揭秘了大人物希拉里的苦乐喜悲,讲述了一段启迪小人物的励志人生。 《希拉里成功日记》由张佳秋编写。
  • 冯志沂传

    冯志沂传

    本书是忻州代县文物局离休干部崔有良先生的传记新作。该书以大量的原始资料为基础,以时间为序,全面展现了清末山西代县籍著名文人志士冯志沂的人生经历,是一部可读性、资料性皆强的古代人物传记作品。
热门推荐
  • 天涯侠影

    天涯侠影

    第二大章回目调寄《江城子?侠肝义胆》为第十一回至第二十回回目。纤柔不畏莽汉狂,圣手展,世无双,游龙吟啸,浩气震天罡。愿为红颜亲俯首,聚四海,为谁殇?嬉笑怒骂虎胆张,身虽孤,亦无妨,豪气干云,誓要卫河江。血性肝胆惊日月,心中恨,祸根藏。
  • 永恒之光

    永恒之光

    黑暗之子,重现人间界。逆天之路,无尽征途,永恒之光亦将随之重现。上古神话时代的终结,远古缔造者的重生,黑暗与光明的交界,永恒之光,即将开启!
  • 鏖斗三国

    鏖斗三国

    汉末金戈起,神舟铁马急,傲视群雄万人英,骁勇垂汉青
  • 九天狂女

    九天狂女

    穿越后发现竟然穿成女的,而且还在狼群,未知的身世,离奇的遭遇。
  • 局方发挥

    局方发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绝世狂妃:帝君轻轻爱

    绝世狂妃:帝君轻轻爱

    墨子砚对于自己被夕颜公主看上这事,不觉得荣幸,倒觉得十分烦扰!男女情事他不懂,也完全没兴趣,更不打算让女人进入自己的生活中,但这位公主才见过他一面,就大胆的夜访他,非要他做私宠...在北辽国,身为皇储的花夕颜,就是天,就是地,众人莫不臣服于她,父皇也捧她在掌心疼爱。这样的她要什么男人没有,千百个男人供她挑到满意为止,她偏偏看上大炎来的质子,冷情皇子墨子砚。她急,他缓;她出击,他就见招拆招。难道她就这么不讨他喜欢吗?明明他也会意乱情迷啊!
  • 诸法本无经

    诸法本无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甘南宗教演变与社会变迁

    甘南宗教演变与社会变迁

    甘南地区的藏传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之所以能够共同存在并得到发展,而且没有产生剧烈的文化冲突,正如德国学者哈拉尔德。米勒所认为的那样,国家对待文化的不同态度,对各种不同文化的和谐相处具有很大的导向作用。中国自秦汉以来就开始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这个国家内,各民族绝大部分时间和睦相处所产生的“以和为贵”的思想,中国传统文化“和而不同”的兼容精神,都为各种宗教和平共处提供了优越的人文社会环境。
  • My的世界生存简历

    My的世界生存简历

    我的世界作为一款大作,很多人在心里YY去到那个世界自己能怎么怎么!别急,本书讲的就是穿越我的世界。神奇的系统,好玩的奖励MOD,和游戏我的世界MOD同步哦。看看机智的猪脚怎么改变一个原始的世界吧!欢迎读者给我留言,如有MOD想让我写进书里,我会考虑考虑的!
  • 娇女萧无邪

    娇女萧无邪

    本·拉登曾经说过三句话1、中国是我从来不会侵略的国家2、迈克尔·杰克逊是我唯一不会杀的美国人3、看书,我只看《娇女萧无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