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18400000058

第58章

一般说来,睡眠的基本姿势有三种,即仰卧、俯卧和侧卧。据统计:人类睡眠时仰卧的约占60%,侧卧的占35%,俯卧的只占5%。有人认为,俯卧、仰卧、左卧等睡眠的姿势均不适宜。因为俯卧时整个身体上半部的重量都压在胸部,以至不能自由呼吸,易引起噩梦。仰卧时手易放在胸前压住心窝部,这也是梦魇的原因。仰卧时,舌根往后坠缩,容易引起呼吸不畅而打鼾。左侧卧心尖部易受压,如耳贴枕上会听到心跳声音,影响入睡,也会导致噩梦。右侧卧时,全身肌肉松弛,呼吸舒畅,而且能使心脏、肺脏和胃肠的生理活动降到最低。心脏不受压迫,肺脏自由呼吸,能保证得到全身的在睡眠状态下所需要的氧气。氧气的供给充足,使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脑细胞就能充分恢复自己的能量储备。胃的内容物在这种姿势下,亦较易输入十二指肠,因为与十二指肠的连接处是向右开口的。但是,近年来有些学者认为,睡眠的姿势与心脏病有关,70%的心脏病患者是向右侧睡的,而健康的人只有14%是向右侧睡。也有学者认为,人在睡眠过程中,姿势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不管朝哪侧睡,睡着了都要翻身。在整个睡眠过程中,体位的变动达20~60次。生理学家认为,睡眠是抑制过程在大脑皮层广泛散开的结果,而睡眠时的辗转反侧有助于这个扩散的作用。

总之,睡眠姿势的选择,应以有利于迅速入睡,睡得自然舒适为准。

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和生活节律,对睡眠有着重要意义。生理研究证明:睡眠长期不好的人易于衰老。据国内外大量资料分析,发现几乎所有的长寿者都有很强的生活规律和良好的睡眠。在我国最适宜睡眠的时间是晚上九点至十点钟至次日晨五至六点钟。只要认真坚持,按时上床,按时起床,天天如此,时间长了自然会形成条件反射,建立起固定的睡眠“动力定型”,形成一种牢固的节律性。

睡眠时间

关于睡眠的时间古人的认识比较笼统,即所谓“日出而作,日人而息”。《内经》讲的较为具体,即春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夏季“夜卧早起,无厌于日”;秋季“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冬季“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其后明代胡文焕在其《类修要诀养生要诀》中更进一步阐述了这个问题,他写道:“春夏宜早起,秋冬任晏眠,晏忌日出后,早忌鸡呜前。”

长寿老人大多睡眠很好,每天睡足7~8小时,这是长寿的重要条件,有人做过研究:每晚睡眠不足四小时的成人,其死亡率比每晚睡7~8小时的人要高80%,每晚睡眠超过十小时的人,其死亡率也比每晚睡眠7~8小时的人高80%,这说明睡眠时间过长或过短都可危及人的寿命。

古人睡眠十忌

由于睡眠与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对睡眠的忌讳也很重视,总括有十个方面:

睡眠不可仰卧

古人说,“睡不厌蹴,觉不厌舒”,睡时宜侧生屈膝,则精气不散,醒时宜舒展活动,则气血流通,如果仰卧,则体直不舒,肌肉不能放松,且手易搭胸,多生噩梦,还影响呼吸与心跳。

睡眠不可忧虑

睡时一定要专心安稳思睡,不可想事,古人说:“先睡心,后睡眼。”这是睡眠的重要秘诀。如果睡下以后思想日间或过去、未来的杂事,甚至忧愁焦虑,不但会失眠,而且对人体的损害会比白天更大。

睡前不可恼怒

《素问举痛论》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思则气结。”凡情态的变化都会引起气血的紊乱,从而导致失眠,甚至疾病。所以睡前非但不可恼怒,亦应避免任何情绪过激。

睡前不可进食

临睡进食容易增加肠胃负担,既影响入睡,又伤害身体。如睡前感觉饥饿,饮食后宜稍休息一段时间再睡。古人说,“早饭宜好,午饭宜饱,晚饭宜少”,这确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养生经验。若夜卧以后在床上进食,则更为不利。当然,由于特殊情况所造成的因饥饿而进食,则又当别论,只是不应形成习惯。

睡卧不可言语

中医认为,肺为五脏华盖,主出声音,凡人卧下,肺即收敛,如果此时言语,则易耗肺气,这好像钟磬一样,不悬挂则不能发声。另外,睡前说话,也会使精神兴奋,思想活跃,从而影响入睡,导致失眠。

睡卧不可对灯

睡卧对灯光,使心神不能安定,不易入睡,也易醒。

睡时不可开口

唐代名医孙思邈说,“夜卧常习闭口”,这是保养元气的最好方法。张口呼吸有很多缺点,不仅不卫生,而且使肺脏易受冷空气和灰尘等的刺激,胃内也易进入凉气。

睡前不可掩面

以被覆面,使人呼吸困难,而且吸入自己呼出的二氧化碳,对于身体健康极为不利。因此“三叟歌”中有“下叟前致词,夜卧不覆首”的养生歌诀,足见古人对这一养生方法的重视。

卧处不可当风

古人认为,风为百病之长,善行而数变。人体睡眠后,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降低,最易受风邪的侵袭。《琐碎录》说,卧处不可当风,“恐患头风,背受风则嗽,肩受风则臂疼,善调摄者,虽盛属不当风及坐卧露下”。

卧不可对火炉

卧时对火炉,易受火气蒸犯,令人头重目赤,或患痛肿疮疖,并易发生感冒。《琐碎录》说,“卧处不可以首近火,恐伤脑”。且由于温度高,容易在入睡后将被撩开,反而着凉;或夜间起床,亦易受寒。

抱朴子睡眠功

东晋养生家葛洪在其所著的《抱朴子》中,把伸、屈、俯、仰功应用于侧卧、曲卧、俯卧和仰卧,创抱朴子睡眠功。老人练此功,甚为相宜,现介绍如下。

倾卧功

即向左侧卧或向右侧卧的睡眠功。因为睡眠姿势,像鹿睡眠,所以养生家又叫它“鹿眠”。鹿系长寿之动物,之所以能长寿,主要借助于侧卧,行细呼吸,于睡眠中运通督脉。

侧卧的正确姿势是:如向右侧卧,则半屈右臂,将右手放在枕上,伸右腿,蜷左腿。

左、右侧卧,两种姿势均可,但以卫生常规来讲,向右侧卧,优于向左侧卧,因为右侧卧,心脏在上,不致受压。

侧卧功的最大优点是安适舒展,腹背不受压力,气血运得顺利,久久行之,便于气通督脉。也可用于防治失眠,老人学习气功者用之,尤为相宜。

曲卧功

两腿蜷屈,两手抱膝,好似仙鹤蜷腿抱翅,头藏体内,能于睡眠中运通任脉,古代养生家谓之“鹤眠”。

屈卧姿势,除了屈腿抱膝等外,还可配合缩腹做腹肌锻炼之功,即一吸气,小腹痛失内缩,呼气再放松小腹。此功久久行之,可使丹田温暖,下元坚固,预防遗精。

俯卧功

俯卧于平板床上,下铺厚裖,慢慢做缩颈、仰颈各二三次,然后静听鼻息,呼吸要求细长而匀,类似龟眠,占人谓之“龟息”久久行之,可使督脉旰盛,气行通畅。

仰卧功

即仰卧在床上的睡眠功。具体姿势,张臂伸足,类似一条龙,占人称之口:“龙眠”。

仰卧功,四肢舒畅,呼吸顺利,久久行之,可使丹田温暖,便于任脉及脏腑气血运行。

以上介绍了抱朴子的四种睡眠功,其中第一项侧卧功和第四项仰卧功,可练习纯熟,睡眠中即可行之。至于第二项屈卧功和第三项俯卧功,老人用之如有勉强,可作睡前的锻炼功。锻炼完毕,再换用第一项的侧卧功或第四项的仰卧功。

衣、被、床、枕

衣着

历代养生家认为,衣服的质地应轻柔保暖,大小适宦,明代养生家龚廷贤在《寿世保元》中说:“衣薄绵轻葛,不宜华丽粗重。”清代养生家曹慈山在《老老恒言》中又指出:“唯长短宽窄,期于适体。”对于衣着的厚薄脱着,养生家亦有详尽阐述,综合起来,可有三个方面。

第一方面:脱着随乎寒热。《彭祖摄生养性论》说:“先寒而后衣,先热而后解。”《老老恒言衣》亦说,“其厚薄酌乎天时”,“热即脱,冷即着”。均指出了衣服的厚薄脱着应与天时的冷暖相适应。另一方面,古人还认识到穿衣不宜过暖,否则反容易受邪致病。晋代养生家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教诫篇》中说:“彭祖曰:重衣厚褥,体不劳苦,以致风寒之疾。”因为衣服过暖,则机体缺乏耐受风寒的锻炼,反而使得抗邪防病之力减弱。至于老人和身体虚弱的人,由于对寒热的耐受性较差,所以又当尽量注意慎于脱着,以免脱着时感冒邪气。《寿世保元老人》说:“慎于脱着,避免风寒暑湿之侵,小心调摄。”

第二方面:脱着顺乎四时。春季阴寒未尽,阳气渐生。一是早春宜减衣不减裤,以助阳气的生发。《老老恒言燕居》说:“春冰未冸(音判,冰化开),下体宁过于暖,上体无妨略减,所以养阳之生气。”二是随时加减不可急脱急着。《老老恒言燕居》又说:“绵衣不可顿加,少暖又须暂脱。”夏季尽管阳热炽盛,仍应着衣以护其胸背。《老老恒言衣》指出:“夏虽极热时,必着葛布短半臂,以护其胸背。”这一点对老年及休弱之人尤为重要。秋季气候转凉,亦要注意随时加衣。冬季寒冷渐盛,应当随着气温的寒冷逐渐加衣,但要避免一次加得过多。元代养生家丘处机在《摄生消息论冬季摄生消息论》中说:冬季“宜寒甚方加绵衣,以渐加厚,不得一顿便多,唯无寒而已”。

第三方面:脱着要有禁忌。

前人提出的脱着禁忌,主要是有以下几点:

同类推荐
  • 这些病不用上医院

    这些病不用上医院

    本书包括了90%以上的常见小毛病,您只要照着指南做,去医院的时间就能省掉一大半,钱当然也省下一大半,关键还省心啊。有了柴小姝博士的指南,您就不用老去医院麻烦医生了。
  • 女性保健参照书

    女性保健参照书

    为了加强妇女的身心保健,使广大妇女能健康、科学地享受新世纪的现代文明生活,我们综合了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在有关专家的指导下,根据现代妇女身心疾病的特点,编辑了本书。
  • 你的身体,是一切美好的开始

    你的身体,是一切美好的开始

    这本书并非一本节食瘦身书、一本运动养生书,也不是一本让你脱胎换骨、成为别人的手册。这是一本让你更好地做你自己的指南书。你将成为你所能成为的最美丽、最健康、最自信的女人,并且你应该得到这些,因为你比你想象中的更美好。卡梅隆˙迪亚茨将她在20年来的健康之旅中得到的建议、提示、技巧和有用的科学,与女性朋友们分享。她想让女士们明白,变健康永远比变瘦更重要。我们的身体永远是我们所能拥有的最好也是最重要的有形之物,只有了解她、接受她、呵护她,才能真正拥有自信、遇见美好。
  • 一本书,解决女人健康问题

    一本书,解决女人健康问题

    《一本书,解决女人健康问题》一部教会女人从三十几岁就开始正确保养身体的养生圣经!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类疾病、妇科炎病、乳腺类疾病、不孕等多种常见慢性病和抗皱祛斑、美白丰乳、减肥瘦腰等常见美容养颜的中医辩证预防与治疗方案!
  • 赵氏经络综合锻炼方法

    赵氏经络综合锻炼方法

    天地万事万物都离不开“道”。老子在《道德经》第一章讲述了道的玄妙。“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法门”。释义:“道”如果可以用语言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语言来表述的,它并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说明的,它并非普通的“名”)。“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混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
热门推荐
  • 修星高手在都市

    修星高手在都市

    秦明从遥远的星空来到地球,除了寻找他的九缕星魂外,他还有另一件大事,就是找到各种各样的美女,他要在区区几十年的时间内,发现尽可能多的美女,这里人的生命很短暂,所以他要更加努力才行。用秦明的话说就是:“若烦恼,何不当做在地球旅游几十年?这本来就是我寻找星魂的一次旅游,在旅途中我只是顺手带走一批美女罢了。”
  • 我的诡探人生

    我的诡探人生

    这些年,我和一群过命交情的伙伴,共生死,共冒险,一起窥探上古秘法,上古诡城,上古灵器。
  • 品国学,谈生活智谋

    品国学,谈生活智谋

    在博大精深的国学中,我们可以汲取到儒家的仁、义、礼、德,道家的无为与淡然以及法家、纵横家的处世哲学与智谋思想。这些思想都是国学中的精髓,也是我们生活中最实用的宝典,今天我们在这里对于这些进行品读、探寻,学习其中的智谋,借鉴先人的智慧,古为今用,丰富自己的头脑。《品国学,谈生活智谋》对博大精深的国学中的各种成功谋略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深入剖析,精选了大量权威、实用、典型的案例,并结合时代特点阐述其要义,目的就是让广大读者在生活实践中得到启发,力求为读者朋友构建成功人生提供更多的帮助。
  • 时间坟墓

    时间坟墓

    末日……降临!整个世界突如其来的一夜崩塌,没有人能告诉你,你该怎么办,该做些什么。没有食物怎么办?抢!面对强敌怎么办?逃!见到美女怎么办?上!没人有资格指责别人的卑鄙或无情,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活下去,才能活得更好!因为道德和法律已经死亡,新的霸主们还没立下自己的规矩。因为和魔鬼们没法讲道理,更不会管你是不是富豪、美女和大官,饿着肚子的它们獠牙间流出涎水,只想……吃你的肉!
  • 术主

    术主

    东方,盛产术者。新书:星尘武装2012.3.16开始上传
  • 摸金传人

    摸金传人

    朱笑东,出身于典当世家的富二代,祖上却是不折不扣的摸金传人,原本混吃等死他却被未婚妻和发小联手推下了明熹宗的万人坑,他不甘坐以待毙,利用家传知识,九死一生,逃出墓穴……死里逃生的朱笑东人生发生巨变,他跋山涉水,堪舆定穴,发生了一系列惊心动魄的离奇遭遇,原始森林鏖战雪原狼,诡异神庙大战水鬼“苦拉”,皇陵盗墓惊现人面蜘蛛……朱笑东从此笑傲古玩市场,迎来刺激的人生。
  • 霸道校草恋上呆萌小丫头

    霸道校草恋上呆萌小丫头

    “本姑娘第一次告白就失败,我是有多差啊!起码我还是学校的校花,我哪里不好了,人长得美,学习又好,他怎么就不喜欢我呢!”我喃喃自语说道。我拿起喝完饮料的饮料瓶朝正前方人扔去,突然听见有人大叫了一声,“啊!好疼!是谁扔我的?”我一下感到事情不妙,我扔到人了。
  • 家族档案

    家族档案

    《家族档案》反映了陆定一与唐义贞(作者外婆)相濡以沫、生死不渝的爱情经历,讴歌了唐义贞执着于革命理想,坚贞不屈、英勇献身的高风亮节;还叙述了一份感人肺腑的武汉唐氏家庭档案。
  • 天津老俗话

    天津老俗话

    《天津老俗话》就将这些流传于天津民间的各类老俗话汇集起来,在记录其内容的同时,深入发掘每句老俗话产生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写出俗话所涉及的人物、事件,特别是与其相关的动人故事。
  • 中国好声音:人生,比乐坛更需要好声音

    中国好声音:人生,比乐坛更需要好声音

    《中国好声音:人生,比乐坛更需要好声音》通过精彩的案例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对中国当下颇具影响力的文艺翘楚、创意精英、实业家、意见领袖,如白岩松、杨澜、李开复、马云、周国平、于丹等人发自肺腑的人生感言进行了解读,把他们对成功和幸福的感悟分享给读者,字字珠玑,从而帮助读者在生活和工作中收获智慧,受益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