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15900000012

第12章 艺术先驱:芳草碧连天(2)

在画报中,他很是推崇画家陈师曾,除了推荐他为苏曼殊的小说画插图之外,他还接连发表过陈先生的十几幅画作。作为画报编辑,他推贤举才,与真正的画家惺惺相惜,他是合格的,饱含活力的。

姹紫嫣红不耐霜,繁华一霎过韶光。

生来未藉东风力,老去能添晚节香。

风里柔条频损绿,花中正色自含黄。

莫言冷淡无知己,曾有渊明为举觞。

虽然他的诗文所作好如往昔,但因是编辑,刊登出的作品却是屈指可数,这首《咏菊》,便是其中之一。那时他已是沉稳内敛的年纪,颇有几分孤芳自赏之意,与那些掀天揭地的革命词风相比,他的格调是文艺含蓄的,性格使然,他已很少参与那些高朋满座,饮酒赋诗间的高谈阔论。

1912年8月,因袁世凯复辟封建统治,《太平洋画报》被迫闭馆歇业,刚刚迎来的一丝曙光再度被乌云覆盖,民主革命的道路也灰蒙一片。

他离开了,不再为这支同盟会的文学之军奉献心力。乱世之中,还是壮大艺术救国人才的道路更实在些,也能走的更坚定些。

时间很短,天涯很远,革命很长。往后的一山一水,一朝一夕,还是安静的走完。倘若不慎走失迷途,跌进水里,也要记得,有一条河流,叫重生,那么请守着那剩下的流年,看岁月静好。

3.教·世纪师魂

《早秋》

十里明湖一叶舟,城南烟月水西楼。

几许秋容娇欲流,隔着垂杨柳。

远山明净眉间瘦,闲云飘忽罗纹皱。

天末凉风送早秋,秋花点点头。

——李叔同

人生是从一个又一个别处,来追寻内心的回归。生命辗转,李叔同来到了杭州。杭州,之于李叔同,就如同一个老朋友。这里虽然和上海相距不到200公里,却完全是另外一种境界。

上海是人间的乐土,忧伤而繁华,如同一个风情万种的贵妇,而杭州则是纯净的天堂,缥缈悠然,如同仙子。生性淡泊的李叔同,在精神世界里,更加向往杭州这片人间天堂。

杭州,西湖,趟过多今古梦境,醉了多少多有情人。

苏轼曾在诗中有云:“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想必那潋滟湖色,那绝美之景,必定是在苏轼的记忆中闪着粼粼跃动的波光。

杨万里更是《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在诗中说:“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那无穷碧色,映日娇荷,给后人留下的了永久艳丽的回忆。

李叔同是一个多才多艺的性情中人,西湖美景,怎能不让他动容,他写《早秋》回忆曾经,十里的明湖,当年临水西楼上的娇容,想必如今已经在岁月里失了色彩。岁月苍老了容颜,只留下了沉甸甸的回忆,轻舟在回忆的粼粼波光中荡漾……那注定是一个悲优的故事,然而,时光辗转,渴望与思念都在被岁月稀释了。只剩下轻轻愁死,闲置心中,如今,在这傍晚的凉风之中,你也一定跟我怀着同样的感情,无奈而又坦然地送去一个又一个的春秋。这一首诗中,李叔同写下了诸多关于西湖的记忆。西湖,之于他来说,已然不仅仅是一片美景,而更是承载了他饱满的情感。

后来,李叔同又做《西湖》一词,以文抒怀,将西湖美景,一字一字的演绎出来。

看明湖一碧,六桥锁烟水。塔影参差,有画船自来去。垂杨柳两行,绿染长堤。肠清风,又笛韵悠扬起。看青山四周,高峰南北齐。山色自空蒙,有竹林媚幽姿。探古洞烟霞,翠扑须眉警暮雨,又笛声林外起。大好湖山如此,独擅天然美。明湖碧无际,又青山绿作堆。漾晴光潋滟,带雨色幽奇。倩妆比西子,尽浓淡总相宜。

碧水依着青山、微风漾着笛韵,这一首词中,李叔同以极静的文字,将西湖写得有声有色,远胜光影的记忆。烟波浩渺,画船若半隐于烟雾,竹林摇曳着妩媚的姿态,潋滟的山光水色,使人心声向往,又深深地迷惘。至此时,西湖,已经的不仅承载了李叔同的情怀,也承载着他崭新的命运。

这一次,李叔同应邀到浙一师执教,当他的脚步再次踏上西湖的堤岸之时,他的人生,便开始了在暗暗地转航。许仙在西湖遇到了他的爱人,而李叔同遇见的却是他后半生的是命运。他踏上了讲台,殊不知,却是一条走向佛陀之路。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之下新式学堂首重“英、国、算”,因此教英文、国文和算学的教师往往最有权威。但无论是在南高师,还是在浙江第一师范,音乐、图画教师却最有权威,因为执教者是严厉而温和的李叔同先生,并且,他传奇的人生经历,他卓越的才华,更是让他在教师之中有了更高的声望。

学生们对于这位传奇的教师,早有耳闻,都迫不及待地想要见识一下这位神话般的人物。然而,在真实地接触之后,学生们却完全推翻了之前对李叔同具有传奇风采的概念印象。

李叔同是一位非常称职的老师,他教课认真负责,仪表端庄。他将自己的精力全然地投入到教学中。每一节课,都仿佛是一个神圣的仪式,每节课前他都会去得很早,把本节要讲的内容提前在黑板上写好,然后把案头的讲义,点名册等等教学用具摆放整齐。之后,静静地端坐着,等待学生们的到来。当铃声响起,他会起身,向同学们深鞠一躬,就开始了一节课程。

对待学生的教育,李叔同有着自己独到的方法。他温和,却又严厉。因而被学生们称作是“温而厉”。

一次,一个学生在上课时津津有味地看着小说,李叔同早就已经发现,可是他并没有直接去制止,善良的他不忍心当众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在下课之后,李叔同叫住了那个学生,让他稍等片刻,有事情要和他说。当其他学生走完之后,他便郑重又和气地说:“下次上课时不要看别的书了。”说完,他又鞠了一躬。学生深感羞愧,以后再也没有犯过此类错误。对于许多其他一些不守纪律的现象,他皆是用这种温和又严厉的方法进行教育,并且收效极好,学生们真正地得到了的教育,改正了错误,而他也在学生中建立了威信。

对于每一个学生,李叔同都心怀慈悲,当学生犯了严重的错误,他都不会轻易放弃对学生的拯救,他爱学生,就如同爱自己的孩子。

一次,班上一个学生的三块银元和一块手表丢了,这东西是督学儿子的。当时,督学非常生气,要求一定要找出偷东西的学生,并严惩不贷。李叔同则是缓缓地说:“生之错,师之过矣。”于是,他把责任全部揽在了自己的头上,在他认为,发生了这样不好的事情,是自己没有把学生教育好,于是他宣布以绝食的方法来反省自己的教育问题。看着敬爱的老师断食代学生受过,学生们都很心疼。

第一天过去了,一个学生找到了李叔同,并且说:“老师,是我不对,东西是我拿的。”李叔同摇了摇头:“钱呢?”孩子拿不出来,李叔同让孩子回去。

第二天,又有几个学生找到了李叔同,李叔同问明白后又让孩子们回去了。

第三天,终于,一个孩子流着眼泪找到了李叔同:“老师,对不起,钱我花了买表,手表在这儿。”李叔同拉起了学生非常温和地说道:“孩子,我知道你一定会来找我的,你绝对不会让自己一直错下去,不是吗?”

正是因为李叔同发自内心的关爱,还有他强烈的责任感,才赢得了学生们的信任和尊重。李叔同,成为了许多学生们记忆中难以忘怀的恩师。后来的著名画家丰子恺,提起李叔同这为恩师时还是念念不忘。

那个时代很讲师道尊严,一次,一个学生在走进图画教室时,大声喊道:“李叔同哪里去了?”顽皮的学生并不知李老师就在隔壁。直呼老师名字,这是很不礼貌的,甚至会引起老师大发雷霆。然而,李叔同并没有因此发威,而是走过来,十分平静地问:“什么事?”学生闻声跑远了。看着学生惊慌远去的背影,李叔同微微地笑着,他的眼眸闪着光,如同父亲一般慈爱。

李叔同以为,尊重和宽容皆是一种慈悲,每个人都希望被尊重,但如果自己不懂得尊重他人,往往也无法获得别人的尊重。李叔同就是这样,他始终严谨地奉行尊重别人、对人当恭敬有礼的处世原则。他强调,中国文化以明人伦为教育的先务。人与人互敬互助,是家庭、社会、国家所所谓“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法华经》记载,有一位常不轻菩萨,无论见到任何人都会恭敬礼拜,并且说道:“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做佛。”当别人闻之,心生慎患打骂他时,他还是依然坚持恭敬的态度,并不会因别人的辱骂而改变,这位常不轻菩萨就是释趣牟尼佛的前身。李叔同,就是这样秉承着自己的恭敬之心,一点一滴地积攒下了自己的功德。

在教学上,李叔同也有自己独特的方法。他会帮学生们拾起零碎的饭后课前时间,让学生们练琴作画,帮助学生们充分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率。他每周都给学生们教授一次弹琴,他通常都是自己先把新的曲目弹奏一遍,然后再去指导学们一些弹奏的要点。然后,让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练习,到下一周的课上再由学生弹奏给他听,叫做“还琴”。学生们的就在这一来一往之间,得到成长。

丰子恺在《甘美的回味》一文中为人们描述了当他步入教室后的情景:“我们的先生-他似乎是不吃饭的-早已静悄悄地等候在那里。大风琴上的谱表与音栓都已安排妥帖,显出一排雪白的键板,犹似一件怪物张着阔大的口,露出一口雪白的牙齿而蹲踞着,在那里等候我们的到来。”

李叔同对每个学生的弹琴进度都了如指掌,每次看到丰子恺进来,都能准确地翻出他今天应还的一课。这使得学生们不敢抱又侥幸心理。还琴给丰子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回忆,还琴的时候,李叔同并不逼近他,也不正面督视他的手指,而是斜立在离他数步远的地方用眼睛不停地斜注丰子恺弹琴的手指。这并不代表李叔同对还琴的考核松懈。李叔同对音乐的洞察力是非常敏锐的,如果按错一个键板,他会立刻知晓。有时即便是用错了一根手指,他也会急速地转过头来表示通不过。

每当还琴时遇上一些小错,李叔同会要求他从开始重弹,即使到了最后,还是没法通过考核,他也不会对学生呵责,而是用和平而严肃的语调低声地说一声:“下次再还!”

同类推荐
  • 著名教育家周祖训

    著名教育家周祖训

    本书追忆了周祖训先生受其祖父影响,自幼立志教书育人,致力教育兴邦的事迹。
  • 孙子谋略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孙子谋略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高更 列宾(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

    高更 列宾(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

    尹成君、冯志才、乔伟、马建编著的《高更 列宾》是《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之一。《高更列宾》对高更、列宾的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等着墨颇多,尤其探究了本人之所以成功的主客观因素,希望可以对成长中、探索中的青少年会有所裨益。
  • 强权沙皇:彼得大帝

    强权沙皇:彼得大帝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初掌政权、励精图治、锐意改革、领土扩张、强国之道、情感世界等。
  • 犹太人卡夫卡

    犹太人卡夫卡

    没有人能够唱得像那些处于地狱最深处的人那样纯洁。凡是我们以为是天使的歌唱,那是他们的歌唱。”这句有悖常理的话出自20世纪天才的文学和思想大师卡夫卡。
热门推荐
  • 君玄天下

    君玄天下

    。。。。。。。。。。。。。。。。。。。。。。这是一本很无厘头的书,如果亲有规则强迫症,请慎入。而如果亲是一个会对想象力所带来的奇妙感兴趣的人,那这本书是不会让你失望的。
  • 有溪绕山岳

    有溪绕山岳

    一位网络作家与一位位高权重的公安局长和腹黑总裁间的爱恨纠葛,女主与男主历经相爱,结婚,离婚,再相爱,再复婚,再离婚,再复婚的坎坷经历,用真心和真情诠释了爱情与亲情是密不可分的,当一切都归于沉寂,曾经的美好再一次出现在现实的生活里,那颗已经冷透的心渐渐地有了该有的温度。--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最强修真系统

    最强修真系统

    山里来的穷学生陈凌云,被同学欺负看不起,不过,在获得最强修真系统之后,一切都变了,萌妹,软妹,小太妹,女强,女神,女汉子……纷纷来袭,所以,他高中就有了粉丝会!作者QQ:584941605欢迎来扰
  • 樱花落地成霜

    樱花落地成霜

    她们本来是一群单纯,要好的朋友,莫然和华芊却因为一个席殇城,闹的不和成为对手,而一旁的方玘和萧唯都有自己的归属,她们一路走来,变的冷酷无情,甚至不再是以往那般美好,青春的回忆满满都是伤痕,而职场上也并非一帆风顺......
  • 走神

    走神

    年近古稀的大学教授钟老师来到这个陌生的小城是为了替去美国陪读的女儿看家。将近八十岁的“老不正经”却是被有孝心的儿子强行接来这个陌生小城的。一个大学教授和一个乡下老头,两个性格迥异、人生背景完全不同的人就在这个陌生之地从素不相识到成为朋友,最后钟教授因成全“老不正经”安乐死而走神,上了被告席。
  • 我是你的克星

    我是你的克星

    “听我说!从你进公司就注意到了你,把你带到身边做事也是因为不想你离我太远。你可以把我的表白当作一个项目预案,好好考虑!过几天答复我也行的,但是不要让我等太久!”
  • 凡界灶女护神狐

    凡界灶女护神狐

    “这是梦吗?”夏漠研微微动了动唇,眼神差异的伫立了很久,为什么她说的不是陈述句而是疑问句,难道在她的大脑里有一颗细胞组织叫神学?“尊贵的狐狸是不会接受人做主人的!”声音一下子传递开来,像一个傲慢的总裁,不屑与身份地位低微的人接触。于是故事就这样开始了,从妖界追到人界,死也要拔掉他身上的狐狸毛!从人界追到神界,就算不吃不喝不眠不休也要弄死这个人类!"夏漠研!想做我主人,等我白骨化,毛皮掉,妖灵散....也不可能“说完,欧阳尘义后悔死了。
  • 谪星说诗

    谪星说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水瓶王子潜潜爱

    水瓶王子潜潜爱

    【不要看简介哦,因为不对的!】水瓶国的王子来寻找在地球走失的水瓶公主,遇见了收养他们妹妹的一家人,大王子爱上了‘姐姐’,小王子却爱上了自己的妹妹,他们的父王四处阻挠,他们会在一起吗?
  • 碧血黄沙

    碧血黄沙

    1936年,红军西渡黄河进入河西走廊之后,曾在青海地区与马家军进行了惨烈的战斗,步兵对骑兵,西路军损失惨重,几乎全军覆没。《碧血黄沙》以最惨烈的倪家营予战斗为线索,真实反映了西路军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