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07800000049

第49章 江河(1)

长江源头考察记

俗话说,河有头,江有源,长江这条举世闻名的大川,源头究竟在哪里?

清朝康熙后期,为了编制精确的全国地图,曾多次派人探测青藏地区,包括江源在内。因此,在朝廷内府地图《皇舆全览图》上,明确标示金沙江上源为“木鲁乌苏河”。不过,使臣在1720年到达江源地区时,面对密如鱼网的众多河流,不知所以,只有望洋兴叹,他在奏章里写道:“江源如帚,分散甚阔”,就是说那里的河流多得就像扫帚一样,千头万绪,百支千条,不知长江的源头究竟在哪里,可见,对江源地区河流的认识还是模糊的,在中国近代史上,西方列强在大肆侵华的同时,也觊觎长江这块宝地,不同国籍的所谓探险家们,曾经多次踏上青藏高原。沙皇俄国军官普尔热瓦尔斯基,在1867~1885年的18年间,曾5次率领武装“探险队”窜入我国新疆、青藏地区活动,其中两次到达通天河上游。1889年和1908年,沙俄又派科兹洛夫率人两次经过柴达木盆地,翻越巴颜喀拉山,来到通天河北岸。1892年,美国人洛克希尔更深入到现在青藏公路西侧的尕尔曲。他们虽然都已到达了江源地区,但都未能到达长江源头。

晚清及民国年间,涉及江源水系的着作虽然很多,但其详尽程度没有超出《水道提纲》的。1946年初出版的《中国地理概论》是一本有代表性的着作,书中写道:“长江亦名扬子江,源出青海巴颜喀拉山南麓……全长5800千米,为我国第一巨川。上游于青海境内有南、北两源,南源日木鲁乌苏,北源日楚玛尔。”既然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北麓,而长江又源出该山之南,于是便有“江河同源于一山”、“长江和黄河是姐妹河”之说。当时,中小学地理教科书都是这么写的,并且介绍5800千米长的长江为世界第四大河,因而谬传甚广,影响极深,以至于直到解放以后。这种观念仍然盛行于世。

1976年夏和1978年夏,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曾两次组织江源调查队,深入江源地区,进行了详尽的考察,结果证实:长江上源伸入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和昆仑山之间,这里有大大小小十几条河流,其中较大的有3条,即楚玛尔河、沱沱河和当曲,这3条河中,楚玛尔河水量不大,冬季常常干涸,不能成为长江正源;要论流域面积和水量,都以当曲为最大;但根据“河源唯远”的原则,确定以水量比当曲小五六倍而长度比当曲还要长18千米的沱沱河为长江正源。

沱沱河的最上源,有东、西二支,东支发源于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冬雪山(海拔6621米)的西南侧,西支源于尕恰迪如岗雪山(海拔6513米)的西侧,东支较西支略长,故长江的最初源头应是东支。东支的上段是一条很大的冰川(姜根迪如冰川),冰川融水形成的涓涓细流,便是万里长江的开始。

新华社于1978年1月13日公布了这一江源考察的新成果:“长江究竟有多长?源头在哪里?经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组织查勘的结果表明:长江的源头不在巴颜喀拉山南麓,而是在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冬雪山西南侧的沱沱河;长江全长不止5800千米,而是6300千米,比美国的密西西比河还要长,仅次于南美洲的亚马孙河和非洲的尼罗河。”第二天,美联社从日本东京发了一则电讯:“长江取代了密西西比河,成了世界第三长的河流。”

直到那个时候,才揭开了“万里长江的真正源头在哪里”这个千古之谜,纠正了历史上长期以来对江源情况的错误记述。

万里长江第一弯

金沙江是长江的上游,它和怒江、澜沧江等大河在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发源,然后几乎彼此平行地一齐向南流淌,在青藏高原的东侧切成几列深邃的平行河谷。而在河谷与河谷之间,就是一条条大致平行的高山,这就是我国有名的横断山脉。在这3条河流中,金沙江最靠东边。起初,金沙江也是由北向南流的,可是当流到云南省境内的石鼓村北时,江流突然折转向东,而后又转而向北,在只有几千米路的距离内,差不多来了一个180度的大拐弯。金沙江流过石鼓村以后,坡度骤然加大,江水在只有几十米宽的深谷中呼啸奔腾。江两岸,一边是玉龙雪山,一边是哈巴雪山,从江底到峰顶高差3000多米,形成世界上最壮丽的峡谷,这段峡谷就是大名鼎鼎的“虎跳峡”。

千百年来,万里长江第一弯曾使许多到过这里的旅行者迷惑不解。就是世世代代居住在江边的居民们也弄不清这到底是怎样形成的。世界上所有的河流都是弯弯曲曲的。河流弯曲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河水对两岸的侵蚀不同造成的,因此河流总是在地球大地上划出一条条十分平滑和缓的曲线。但是,也有一些特殊的情况。有的河流在它的流程中,可能会产生十分突然的拐弯,金沙江上的大拐弯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因此有“万里长江第一弯”之称。

科学工作者通过对金沙江的河流形态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下面的推断:从前金沙江并没有今天的大拐弯,而是和怒江、澜沧江等一起并肩南流。就在金沙江与它的伙伴们一起南流的时候,在它东面不远的地方,还有一条河流由西向东不停地流淌着,我们不妨叫它“古长江”。急湍的古长江水不断地侵蚀着脚下的岩石,也不断地向前伸展着。时间一长,终于有那么一天,古长江与古金沙江相遇了。它们相遇的地点就在石鼓村附近。

想想看,两条大河相遇会发生什么情况呢?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古长江地势比起古金沙江要低得多,滔滔的金沙江水受到古长江谷地的吸引,自然掉头向东。于是,金沙江就成了长江的一部分。这种现象,在地貌学上有一个名词,叫“河流袭夺”。河流袭夺这个词起得非常生动。一条本来流得好好的河流,竟然被另一条毫不相干的河拦腰斩断,把它掠夺到自己的怀抱里。

河流袭夺说还有一个有力的证据,那就是在今天的金沙江石鼓大拐弯的南方,也就是人们认为的当年金沙江流过的地方,还真的有一条小小的河流——漾濞江。漾濞江的源头与石鼓的距离也不很远,那里还有一条宽阔的低地。这里虽然没有河流,可是仍然是一种河谷的形态。袭夺说的支持者们认为,古金沙江被古长江袭夺以后,江水虽然被古长江袭夺而去,但是,当年的河谷还在,并且在古金沙江的下方,仍然残存着一条小河——漾濞江,那也是古金沙江的遗迹。

也有人不同意这种看法。他们认为,这里根本就没有发生过古长江与金沙江相互连通的河流袭夺事件,今天的金沙江所以会发生这样奇怪的拐弯,只不过与当地地壳断裂有关。他们发现,在石鼓以下的虎跳峡是沿着一条很大的断层发育起来的。金沙江在它流淌的过程中,碰巧遇到这条断层,河流不得不来了一个大拐弯。

可是,金沙江的大拐弯是发生在几十万年以前甚至更早的地质现象,谁也没有亲眼看见过长江是怎样把金沙江袭夺而去的。另外,年代又距离我们那么遥远,不管袭夺也好,还是沿着一条断裂带流淌也好,当时留下来的遗迹,已经被无情的风雨侵蚀得面目全非了。所以,这两种意见争论了许多年,直到今天仍然没有取得一致看法。

三江并流的奇观

在“彩云之南”的云南省西北部,存在着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现象:三条大江与山脉互相夹持,平行地奔流了400千米,相隔最近的地方直线距离只有66千米,这就是美丽而神奇的三江并流。

三江并流指的是位于云南省西北部的丽江地区、迪庆藏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三条大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并行而流的独特地理现象。三江同发源于青藏高原,并肩在云南西北部的崇山峻岭中奔流。三江并行流经云南境内约170余千米,整个区域面积达4万平方千米。由于三江并流地区特殊的地质构造,欧亚大陆最集中的生物多样性、丰富的人文资源、美丽神奇的自然景观使该地区成为一处独特的世界奇观。三江并流地区是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云集了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和寒带等多种气候类型和植物群落类型,是北半球生物景观的缩影,名列17个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地区”的第一位,也是世界级物种基因库和中国三大生态物种中心之一。

三江并流的形成,几乎可以说是一部地球演化的历史教科书。在发生于大约4000万年前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中,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造成青藏高原的隆起,构成了在150千米内相间排列的担当力卡山、独龙江、高黎贡山、怒江、澜沧江、云岭、金沙江等巨大山脉和大江形成的横断山脉的主体。“三江并流”就是这次远古地球陆地漂移碰撞的产物。“三江并流”地处横断山脉,是欧亚大陆生物南北交错、东西会合的通道。第四纪冰期曾给欧亚大陆的生物带来灭顶之灾,但“三江并流”地区独特的地形却为生物的存活提供了庇护,并成了这些孑遗生物的主要避难所。在三江并流地区生存着包括孑遗植物领春木、水青树、秃杉、桫椤、长苞冷杉、光叶珙桐、独叶草、红豆杉、云南榧树等在内的34种国家级保护植物,而小熊猫、针尾鼹、林跳鼠等原始孑遗动物也得以躲过冰期,在此处繁衍生息。这里是与大熊猫齐名的国宝滇金丝猴的故乡,还有珍稀濒危动物羚牛、雪豹、黑仰鼻猴、戴帽叶猴、孟加拉虎、藏马鸡、黑颈鹤等栖息。

丰富多彩的人文资源、美丽神奇的自然景观、参差多态的生物资源使三江地区成为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壮丽奇观。4000万年前沧海桑田的变迁,造就了今日三江并流的宏伟与神奇。雄奇、险峻、幽深、秀丽、神秘……这片造物主精心缔造的净土,带给人梦境般的独特感受,仿佛是千万年苍茫岁月留给后人的无声诉说。

黄河源自何方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是唐代诗人李白留下的着名诗句。它形象地描绘了黄河雄伟的风姿,磅礴的气势和一往无前的精神。横贯中华大地的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也是世界古代文化发祥地之一。黄河中游流经广大的黄土高原地区,支流挟带大量泥沙汇入,使河水呈黄色,故名黄河。

黄河源地究竟在哪里?在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我国人民曾对黄河的发源地进行了多次探索。然而,限于当时的科学水平和各方面的条件,一般都只到达星宿海一带。历史文献中记载有星宿海“小泉亿万,不可胜数,如天上的星”。星宿海,藏语叫“错岔”,意为花海子,即大片沼泽及许多小湖组成的低洼滩地。这里密密的短草成堆形块状,散布水中,枯叶烂根年年积累,形如表面松软的沮洳地带,行经其上,极易下陷。“星宿海”并不是真正的黄河源。解放后,政府曾多次派出河源勘查队,历经千辛万苦,寻找河源。

青海南部高原有“江河源”之称,水系错综,河流纵横。长江和黄河仅巴颜喀拉山一脉之隔,直线距离200余米。究竟黄河河源在哪里?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20世纪50年代初期,认为黄河源出约古宗列曲。目前主要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黄河多源,其源头分别是扎曲、卡日曲和约古宗列曲;另一种意见认为,卡日曲全长2019千米,是上述3条河流中最长的,应定为正源。

黄河的河源地区没有龙门激浪洪波喷流的气势,没有壶口飞瀑巨灵咆哮的声威,只有潺潺细流蜿蜒逶迤,穿越坡地、草滩和沼泽,绕行于巴颜喀拉山的群峰之间,河水散乱,难以辨认主河道。黄河的藏语名称叫“玛曲”,即孔雀河之意。当地人民根据黄河河源周围有众多小湖的地理景观,命以孔雀河的美名,的确恰如其分。每当登高远眺,数不清的大小湖泊宛如繁星落地,恰似孔雀开屏时尾羽上彩斑点点的样子。

黄河上游最着名的还要算龙羊峡。在这里,黄河劈开近百里长的峡谷,两岸壁立千仞,悬崖耸立高达700米。河谷深窄,水面宽仅四五十米,峡谷内天然水面落差225米。龙羊峡水电站是黄河上游水力发电梯级电站的龙头。高原峡谷人烟稀少,在这里建电站淹没损失小,工程量小。而且,黄河愈往上游,水土流失愈轻微,河水泥沙含量小,不会出现由于泥沙严重淤积不能蓄水的问题。

黄河泥沙来自哪里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据多年观察测得的平均值,进入下游河道的年输沙量为16亿吨左右,也就是说,每年要有16亿吨泥沙流入黄河下游。这样多的泥沙,要想把它全部冲入大海,需要有丰沛的水流,可是与泥沙相比,黄河的水量却并不充裕,它的年径流量仅有468亿立方米,照这样下去,黄河有“河清海晏”的希望吗?

黄河中游的水土流失现象由来已久,在遥远的地质历史时期,强烈的土壤侵蚀,就已经把黄土高原切割成了千沟万壑,而冲积到下游地区的泥沙,则堆积形成了华北平原。这完全是自然的造化,其间的功过也无从评说。进入人类历史时期以后,黄土高原的土壤侵蚀有增无减,从而,黄河中下游干流的泥沙也就从史前时期起一直居高不下。历史文献中的记载表明,黄河自古就是一条充满泥沙的混浊河流,“黄河”这一名称就得自它水中饱含黄土泥沙,致使水色混黄,因此说,黄河的名称本身就带着黄土地的烙印。

西周时有一句谚语叫“俟河之清,人寿几何”?意思是说,人要活到不知多高的年龄,才能等到“河水”(即今黄河)清澈的现象出现,用来比喻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显然,当时黄河水已相当混浊,水色澄清已是人们的一种极难实现的愿望。

龙羊峡以上河段,为黄河的源头段,河网密度小,地表侵蚀轻微,水流清澈,含沙量很小。到兰州附近后进入黄土区域,这才开始打上黄土地的烙印,含沙量明显增加,逐渐呈现出浑黄的水色。随着含沙量较大的大夏河和洮河等支流的汇入,黄河的年平均含沙量增至每立方米3千克,年输沙量1亿吨。

兰州以下,除祖厉河外,其余支流泥沙含量均不太高,银川平原和河套平原的灌溉水渠又分流出一部分泥沙,所以在进入中游河段时,含沙量的增加有限,平均含沙量每立方米6千克,年输沙量不到2亿吨。

黄河下游的泥沙主要来自中游地区。黄河中游流经侵蚀强烈的晋、陕黄土高原地区,黄土结构疏松,本来就极易流失,黄河中游的干支流河网又比较稠密,所以水土流失情况严重。在河口镇到陕西潼关的黄河转折处这一段干流上,集中汇入了许多泥沙含量很高的支流,于是黄河干流中的含沙量和输沙量都迅速增大。

同类推荐
  • 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来源于古希腊民间,是古希腊人留给后人的一笔精神遗产。它文字凝练,故事生动,想象丰富,饱含哲理,融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它是世界上最古老、最伟大的寓言集,被誉为西方寓言的始祖,它的出现奠定了寓言作为一种文学体裁的基石,对后世寓言大师诸如法国的拉·封丹、德国的莱辛、俄国的克雷洛夫等产生了深远影响。它所展示的是一个活生生的古希腊世界,故事涉及到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等方方面面。篇幅短小,寓意深刻,处处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 少年儿童成就金口才的80个秘诀

    少年儿童成就金口才的80个秘诀

    少年儿童时期是锻炼和培养卓越口才的最佳时机,本书正是基于这一点,从少年儿童自身的年龄、成长环境出发,从基本语言表达、交谈、朗诵、演讲、辩论、即席发言及巧妙问答等几个方面,为少年儿童朋友们提供80个口才技巧。冲破认识与实践的樊篱,让我们在家里、在学校、在社会交际中都能轻轻松松地提高口语表达水平,从而成为口才高手。
  • 海豹山姆复仇记

    海豹山姆复仇记

    本书从孩子的行为出发,用心理学的知识分析和解读孩子心理,并为家长提供了孩子不良行为和培养孩子好行为的方法和技巧。内容包括:孩子的行为折射成长轨迹等。
  • 世界历史未解之谜大全集(优秀青少年最想知道)

    世界历史未解之谜大全集(优秀青少年最想知道)

    在绵延不绝的五千年世界历史长河中,人类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世界文明,又给后人留下了众多扑朔迷离的未解之谜——特洛伊战争真的爆发过吗,古巴比伦的通天塔修在何处,埃及金字塔隐藏着多少千古之谜,是谁建造了英国庞大的巨石阵,华盛顿为何拒绝竞选第三任总统,拿破仑神秘死亡的真相是什么,牛顿的黑匣子里藏着什么秘密,二战中德国为何未能造出原子弹,泰坦尼克号因何沉没海底,希特勒因何下令大肆屠杀犹太人,日本天皇二战后逃脱审判之谜,肯尼迪家族为何悲剧不断。走进神秘莫测的历史长廊,打开一段段尘封的往事和谜题,在探索中增长人生见识,在沉思中肩负历史使命,迈向无限广阔、无限精彩的未来世界!
  • 我的第一本数学探索发现全纪录

    我的第一本数学探索发现全纪录

    本书以启发孩子自主性、创造性思维方式为目的,从选材、语言组织到整篇布局都注意到了孩子的心理,抓住孩子感兴趣的问题,从杰出科学家的故事、重大的科学发现到科学猜想,引导孩子在读书和听故事的过程中开动脑筋,思考问题。
热门推荐
  • 纯爱都市

    纯爱都市

    在这个世上,每个人心底都有一段放不下的过去。但不是所有人都会选择始终坚守。以至于作为此生所爱。那需要太多勇气。世间繁华,众生百态,你还记得最初自己的样子吗?遇千万人,感动千许,可让我微笑的也只有你。让我们闯岁月风影,依旧回到最初地方,说一句,原来你还在这里。十几年前,陆逸告诉苏筱,风是抓不住的。十几年后,当苏筱的心还沉在过往的湖水里时,她再次遇到陆逸。他多情而理性,她聪慧而又执着。如何在我知道自己爱着你的时候,而你身边已有守护?如何让自己倒干净自己爱沉溺的过往,开始新一轮的故事。再告诉你,风曾停。
  • 总裁宠上身:丫头哪里逃

    总裁宠上身:丫头哪里逃

    他宠她上天、爱她入骨,但换来的却是她无情的背叛,婚礼当天她卷款消失,他这才明白从一开始这就是一个圈套,她爱的只是他的钱和人无关,他愤怒发誓哪怕天涯海角也要将她抓捕归案……五年后,当他再次见到她时,她的身边带着缩小版的他,他说:“许静然,你竟然带着我的种消失了五年,你想死是不是?”某女二话不说转身就逃,某男大吼:“丫头,你哪里逃!”
  • 我的女友是蜘蛛精

    我的女友是蜘蛛精

    许仙敢玩蛇,心怀铅敢玩蜘蛛,许仙敢睡千年白蛇,心怀铅睡万年蜘蛛精蜘蛛精女王范霸道狠毒
  • 三国之吕布称霸

    三国之吕布称霸

    特种兵易风在一次的歼灭战中,糊里糊涂成了三国战神吕布。一代英雄吕布就得死于“白门楼”吗?易风是现代人,具有知晓历史的前景。既然老天让自己来了,那么我就逆天改命,我就不信自己知道历史后,还是斗不过命运?
  • 那丁香如缕的感动

    那丁香如缕的感动

    忙碌、冷静、刻板、漠然,还记得吗,如今的你有久没有动过感情了?来看看他们的故事吧,刘德华、李咏、赵本山、蒋雯丽、孟广美、孙俪、濮存昕带你分享荧屏背后的质朴真情。十几位作者的采访对象,不是荧屏上悲喜交加的明星,也不是娱乐节目里谈笑风生的大腕;作者笔下的人物,既是在剧组里蹲着身子吃盒饭的演员,也是在家里边聊天边做家务的主妇。他们在不化妆的情况下,被还原了普通人的原始状态。和你周围的人一样,他们有的成熟、有的单纯、有的仗义执言、有的也有点小自私。本书希望给你的,是那些尽量真实的感动。
  • 风芊芊

    风芊芊

    抉择只在一念之差选错了和选对了是天地之差
  • 瓷骨:大明第一女督陶官

    瓷骨:大明第一女督陶官

    明朝成化年间,宦臣掌权,暗险蛰伏。一起误杀,令她从景德镇不谙世事的少女,变为淮王府寄人篱下的孤儿。原想埋头钻研瓷业,却是意外卷入情仇纷争。她秉持理想步步攀升,倾心揭幕陶瓷盛世,终成明朝唯一女督陶官。本以为未来已然在手,怎料一夕之间,世事倾覆,爱恨翻转……“沈瓷?呵,这名字漂亮是漂亮,就是脆得很,容易碎。”她抬头,从染泪的睫毛下看他,一双眼亮得令人心惊,徐徐地、静定地开口:“这又怎样,经得起火炼。”
  • 清明断魂

    清明断魂

    古人言“天时不如地利,人和不如祖地,认命不如改命,此道为风水也”。俗话说“当官如开棺,升官可发财,开棺能摸财,此道为致富也。先人的离奇死亡,一场意外的风暴,海岛上诡异的火山墓,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却又那么的离奇,一环接一环一墓接一墓,原本被大海相隔离的两个墓地为何会是同一主人,而它真正的主人又是谁!
  • 太空海贼王

    太空海贼王

    人类永远追求的东西有两种:幸福,和永生。人类永远敬畏的东西有两种:心中深藏的正义,和头顶高悬的星空。只是,这无法抹去的孤独是什么?
  • 青少年礼仪节知识

    青少年礼仪节知识

    本书是一本专门为青少年量身定做的礼仪读本,全面介绍了各种现代礼仪规范,如举止礼仪、社交礼仪、交往礼仪、特殊场合的礼仪、送花礼仪、馈赠的礼仪、在学校的礼仪、就餐礼仪、外出礼仪等,以及在各种场合交往的实用技巧。并导引出详细周到的礼仪要点,针对性强,极具实用性。本书在介绍礼仪要点的同时,还进行了相关的知识链接,并穿插大量古今中外的礼仪故事,让青少年更清晰地了解各种礼仪的知识,加深理解和记忆。文中配有精美的图片,让抽象的文字更生动,青少年读者可以在寓教于乐的阅读过程中轻松掌握、轻松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