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07800000039

第39章 文化遗产(4)

武当山道教发展达到鼎盛,主要是因为明成祖朱棣对道教的重视,他是历代营建武当山道观最得力的一个皇帝。

明成祖朱棣是从他侄子手中夺取帝位的,他起兵之前,为了给自己的行动寻找合理性,在军师姚广孝的帮助下,制造了一系列真武“显彰圣灵,始终佑助”的神话,给自己蒙上了一层天意神授的色彩。

永乐皇帝在圣旨里说得很明白:“至我朝,真武阐扬灵化,荫佑国家,福庇生民,十分显应。我自奉天靖难之初,神明显扬,威灵感应之多,言说不尽。”为答谢真武佑护之德,朱棣在北京城建起了真武庙,又在紫禁城的御花园中建造钦安殿,专门奉祀真武,甚至在他坐朝的奉天殿两壁斗拱间也画了真武像。对真武得道之地武当山,朱棣更是恭敬有加,封武当真武神为“北极镇天真武元天上帝”,封武当山为“大岳太和山”。

永乐十年(1411)朱棣遣隆平侯张信、驸马都尉沐昕、礼部尚书金纯、工部右侍郎郭王进等率30余万军民工匠,用12年工夫,在元代旧址上,建成9宫9观等33处宏伟的道教庙宇。各处设计布局,均按明朝永乐皇帝的意旨,根据《真武经》中真武修真的神话故事,采取皇宫建筑款式统一设计建造。其规模的大小、间距疏密的布局,做到时隐时现,若明若暗,先抑后扬,迂回曲折,前呼后应,玄妙超然,充分显示出神权的神奇和皇权的崇高威武,从而创造出自然美与人文美相结合的高度协调景观。正如明代的洪冀圣所描绘说:“五里一庵、十里一宫,丹墙翠瓦望玲珑。”其工程之大,耗费之巨,不亚于北京紫禁城的修建,明朝人称之为“成旷世之极盛,万古之奇观也”。

整个武当建筑群荟萃了中国古代优秀建筑范式,体现出道教的玄妙、皇宫的宏伟、环境的原始、民风的淳朴等多种特色,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建筑风格,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建筑史上的一个伟大的创举,是古代规划、设计建筑的典范。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始建于北魏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的时代,由当时的佛教高僧昙曜奉旨开凿。大多数石窟完成于北魏迁都洛阳之前,历时40年,参加开凿人数多达4万余人。就连当时狮子国(今斯里兰卡)的佛教徒也参与了这一举世闻名的伟大艺术创作,至今,仍留有中外文化交流的足迹。北魏着名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录了当年云冈石窟的壮景:“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希。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林渊锦镜,缀目所眺。”

云冈石窟,现存洞窟45个,石雕造像达51万多躯,是中国最大的石窟群之一。在武周山南崖,东西伸展1000米,云冈石窟的佛龛,如蜂窝密布,大、中、小石窟疏密有致地嵌贴在云冈半腰。这里石佛聚会,石人、石马、石刻浮雕群集,真可谓是艺术家的乐园。

云冈两道山麓,把石窟分成东区、中区和西区。一、二窟位于石窟群东端,这里风化比较严重,只有第一窟东壁后下部浮雕仍保存较完整,两窟同期开凿,窟内布局大致相同。

第三窟,是云冈最大的石窟,前面断崖高25米,中上部凿有12个长方形石孔。这里分为前后两室,后室内有一佛二菩萨雕像。这些雕像体态自然,衣纹流畅,面容丰满,此窟从雕刻手法判断,应为隋唐时期作品,反映了隋唐时期的衣冠服饰和造像风格。

第四窟,平面呈矩形,中央雕方形立柱,窟前清顺治八年(1651)建造的有4层木构,顶饰琉璃,颇为华丽。窟内中央端坐佛像一座,高达17米,是云冈石窟中最大、保存较完整的雕像。这尊佛像,膝上可站立120人,一只脚上可站立12人。

第六窟,中央是连接窟顶的两层高达15米的塔柱。每层四面雕有塑像,周壁雕满佛、菩萨、罗汉、飞天的造像。窟顶刻有33天神像和各种骑乘。壁上和塔柱四面,雕刻有释迦牟尼从诞生到传教的故事,雕工精细、娴熟,是云冈诸窟中具有代表性的洞窟。

第七窟,窟前建有三层木构窟檐。窟内分为前后两室。后室正壁上层中刻有菩萨坐于狮子座上。东、西、南三面壁上,布满雕刻的佛龛造像,南壁门拱上的6个供养菩萨,形象优美逼真。

第八窟,与第七窟相似,窟内西侧刻有五头六臂的鸠摩罗天,东侧刻有三头八臂骑牛的摩首罗天,这种雕像在云冈石窟中极为罕见。

第九窟,有前后两室,前室门拱两柱为八角形,室壁上刻有佛龛、乐伎、舞伎,造型生动,飞天、乐舞伎动作优美,造型别致。

第十窟,与九窟同时开凿,分前后两室。前室有飞天,体态优美,比例协调。

第十一窟,窟中央雕有直达窟顶的方形塔柱,柱四面有佛像。正面菩萨像保存完好,其他壁上满刻佛龛造像和小佛。

第十二窟,正壁上端刻有伎乐天人,手执弦、管、打击乐器,这些古典乐器形状十分奇特,是研究中国音乐史的珍贵资料。

第十三窟,正中端坐一尊交脚弥勒佛像,高12米多,右臂与腿之间雕有一托臂力士像,这是云冈石窟仅有的一例。

云冈石窟,气魄宏大,外观庄严。在这1000米的石雕群中,雕像大的几十米,小的几厘米,形态、神采都很动人。这些佛像、飞天、供养人面目、身上、衣纹上,都留有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艰辛。这些佛像与乐伎刻像,还明显地流露着波斯色彩,这是中国古代人民与其他国家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

云冈石窟用艺术形式记载了佛教,赞美了佛教。这无疑是当时历史时期石刻文化的大检阅、大展示、大发展,由此推动了石刻艺术向着更高层次发展和升华,完成了石刻艺术与佛教文化的完美结合。

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始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历经东西魏、北齐、北周,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龙门石窟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全长1000多米,现共存佛洞、佛龛2345个,佛塔40多座,佛像10万多尊。其中最大的佛像高达1714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另有历代造像题记和碑刻3600多品,这些都体现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极高的艺术造诣。

龙门石窟群,大部分集中在伊水西岸的崖壁上,其中大型洞窟29个;伊水东岸崖壁上全是唐代窟龛,其中有7个大型洞窟。在龙门石窟中,北魏时期(420~534)的洞窟具有代表性的有古阳洞、宾阳中洞、莲花洞、普泰洞、魏字洞和石窟寺等;东魏时期(534~549)窟龛具有代表性的有路洞和一些小龛;北齐时期(550~577)作品具有代表性的要算药方洞和一些小龛造像;隋代作品(581~618)的代表是宾阳南洞北壁的梁佩仁造像龛等;唐代(618~907)的洞窟,具有代表性的有潜溪寺、宾阳北洞、敬善寺、万佛洞、惠简洞、赵客师洞、奉先寺、龙华寺、极南洞以及东山的看经寺、擂鼓台诸洞。

龙门石窟中潜溪寺是人们最先到达的一个洞窟。它又名斋跋堂,开凿于初唐。由于寺下有泉进流,故名。其洞中刻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和三天王。二菩萨丰满圆润,造型敦厚,双目炯炯有神,十分出色。

宾阳洞有3窟,开凿时间长达24年之久,洞中佛像体现了北魏、隋唐等不同时代的艺术风格。宾阳洞一般是指宾阳中洞。宾阳洞洞窟正壁刻主像释迦牟尼,左右两边有弟子、菩萨侍立,佛和菩萨面相清瘦,目大颈平,衣锦纹理周密刻画,有明显西域艺术痕迹。窟顶雕有飞天,挺健飘逸。据说,洞口两壁上还有一幅浮雕“帝后礼佛图”,造型别致,构图美妙,后被盗凿。

万佛洞在宾阳洞南边,洞中刻像丰富,南北石壁上刻满了小佛像,很多佛像仅几厘米高,计有1500多尊。正壁菩萨佛像端坐于束腰八角莲花座上,束腰处有四力士,肩托仰莲。后壁刻有莲花54枝,每枝花上坐着一菩萨或供养人,壁顶上浮雕伎乐人,个个婀娜多姿,形象逼真。洞口南壁上还有一座观音菩萨像,手提净瓶,体态圆润丰满,姿态优美,特别传神。

奉先寺是龙门唐代石窟中最大的一个石窟,此窟开凿于唐代武则天时期,历时3年。洞中佛像体现了唐代佛像艺术特点,面形丰肥、两耳下垂,形态圆满、安详、温存、亲切,极为动人。

石窟正中卢舍那佛坐像为龙门石窟最大佛像,身高1714米,头高4米,造型丰满,仪表堂皇,衣纹流畅,具有高度的艺术感染力。卢舍那佛像两边还有弟子、菩萨、天王、力士等造像,二弟子迦叶和阿难,形态温顺虔诚;二菩萨文殊和普贤,神情和善开朗;天王手托宝塔,显得魁梧刚劲;而力士像更为动人了,只见他右手叉腰,左手合十,威武雄壮。

龙门石窟虽然是佛教文化的艺术表现,但它也折射出当时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时尚。龙门石窟为研究北魏到唐、宋这一时期的历史、文化、民俗及雕刻、绘画、建筑、服饰、乐舞、书法、医药以及中外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的历史,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无愧为一座丰富多彩、包罗万象的博物馆。

大足石刻

大足县位于四川盆地东南,距成都270千米,建县始于唐乾元年间(758~760),其县取名“大足”为“大丰大足”之意。大足石刻开凿于唐永徽元年(650),历经晚唐、五代,盛于两宋,延续于明清,现有公布文物保护单位的摩崖石刻造像5万余尊,铭文10万余字,遍布大足县100多处地点。大足石刻以佛教造像为主,兼有儒、道造像,有着不同于早期石窟艺术的特征。

在大足县众多的石刻造像群中,北山、宝顶山、南山、石门山、石篆山造像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们无疑是其中规模最大、艺术最精美、最有价值的代表。

北山石刻距大足县城北05千米,开凿在北山之巅,长度超过500米,形若新月,龛窟如蜂房,分南北两区。有营盘坡、观音坡、北塔寺、佛耳岩等5处。造像细腻精美,技艺娴熟巧妙,雕刻石像近万尊。除部分碑刻、塔幢和浅小龛窟残毁外,其余均保存完好。

北山佛湾中部集中了北宋雕塑造像的精华。由于当时菩萨信仰盛行,因此,这些造像中最优秀的作品大多是菩萨像。唐代的观音菩萨造像如同贵族名媛般雍容尊贵,到了宋代,观音菩萨们则带上了平民女性的仪态风神。

大足地区险峻山崖上的这些石刻以其极高的艺术品质、丰富的题材闻名遐迩,成为石窟建筑中的代表之作。

苏州园林

最早的苏州园林可上溯到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的吴王园囿,私家园林最早见于记载的是东晋的辟疆园。据《苏州府志》,苏州园林在周代有6处,汉代4处,南北朝14处,唐代7处,宋代118处,元代48处,明代271处,清代130处。至今仍保存开放的有十几处。与西欧古典主义园林对称的布局、整饬的建筑格局相异,中国园林则追求因地制宜,顺其自然,循例自然。园林布局变化多端,用建筑、花木、围墙、假山来阻隔视线,同时又用曲廊、虹桥、幽径、漏窗、池水使视线不断,而又令人几经周折不能窥得其全貌。山径、石路、溪流都是委婉曲致,景色自是连绵不断,但在一个位置上只能清晰地看见景致的一部分,其他的则若隐若现,美妙极致的景色似乎总在未到的地方招引着你去欣赏。

拙政园是苏州最大的园林,占地51950平方米,它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园林,主要代表明代风格。

拙政园位于苏州娄门东北街,初为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住宅,元代为大宏寺。明嘉靖正德年间,监察御史王献臣弃官还乡而改为拙政园,取晋代潘岳《闲居赋》:“筑室种树,逍遥自在,灌园鬻疏,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政也”之意。王献臣死后,儿子将园林赌输。后来几度易手,现在的拙政园是清同治十年(1871)巡抚张之万恢复拙政园旧时的名称,并把西边的补园与东边的归田园居并入拙政园内,成为苏州最大的园林。

拙政园以山水并重,水面占全面积3/5。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楼、台、亭、榭沿池畔而建,整座园林如浮在水上。就简略繁,实中有虚,虚中有实的艺术手法,巧妙地把平淡景观渲染出绚烂之盛的深邃意境。粼粼池水中,遍种莲花,许多堂、亭、轩都结合莲花命名,如远香堂,荷风西亭等,可以说拙政园是个观赏莲花的好去处。园中建筑朴素、平淡而隐有天真开朗的风格,颇合拙政之名。

留园地处苏州市阊门外留园路,占地约20000平方米。明万历年间(1573~1620)太仆寺少卿徐泰营造东西两园。清乾隆末年,东园为刘恕所得,嘉庆三年(1798)重修取名寒碧庄,俗称刘园。光绪二年(1876),官僚盛康据有此园,加以扩建,取刘字谐音,改名为“留园”。

留园分为中东西三部分。中部为东园与寒碧庄旧址,是全园的精华。这里有清池一泓,池西北山丘高低起伏,老树浓荫,池东南的清风池馆、潦濮亭、涵碧山庄、绿荫轩等错落有致,虚实相间;在池水周围的长廊上嵌刻历代书法家的300多幅法帖,称为“留园法帖”,其中最为着名的是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法帖。

而苏州其他古典名园也各着其美,如网师园、沧浪亭、狮子林、艺圃、耦园、退思园,或以叠山理水胜出,或以因借布局构奇,或以意境深远显长,不一而足。其园林中种种深幽情致,笔力难逮,必须去亲历体验方能得窥其中奥妙。

颐和园

清朝定都北京后,政府努力开发西郊园林风景区。乾隆十五年(1750),乾隆为筹备庆祝其母60岁寿辰,在瓮山上将原来的圆静寺扩建为大报恩延寿寺,于第二年将瓮山改名为万寿山,瓮山泊也改名昆明湖。光绪十四年(1888),清漪园改名为颐和园。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侵入北京,颐和园遭到野蛮破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拨专款修缮,遂成如今景象。

现在的颐和园面积290多万平方米,湖水面积占全园面积的3/4。各种形式的宫殿园林建筑3000多间,分为勤政、居住、游览3个区域。主要景物有佛香阁、排云殿等,都是清末木构建筑的代表作。

勤政区以仁寿殿为中心,正对颐和园的东门。仁寿殿原名勤政殿,这是乾隆时期的规定,凡是园内都要设名“勤政殿”,专为在园内与大臣们处理国事。玉澜堂位于昆明湖之畔,在仁寿殿之后。乾隆皇帝曾在此处宴请过大臣,此处也曾是光绪皇帝的寝宫。

游览区是颐和园的主体部分,也是全园的精华所在。向北通过排云门、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直到山顶的智慧海,层层上升。构成了以琉璃瓦覆盖的前山主体建筑群。

佛香阁建在一座21米高的石砌台基上,八面三层四重檐,通高41米,阁内有8根铁梨大柱直通阁顶,高出于万寿山顶,是全园的中心和制高点,也是颐和园的标志。佛香阁仿杭州六和塔建造,结构复杂,气势宏伟,是一座艺术价值很高的古典建筑。

与万寿山华美的人文意味相比,平阔的昆明湖有着更为丰富的自然韵味。这里有两堤、六岛、九桥,水景巧妙地借鉴了西湖名胜,意指皇家一揽天下美景的江山意识。放眼昆明湖,长堤、岛屿和大桥、小桥,分割点缀着水面,平添了几分壮美的气势。

同类推荐
  •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之二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之二

    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的含义更丰富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并常常附带有感情色彩,包括贬义和褒义,当然,也有中性的。“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汇集了众多的成语,详细地讲解了其释义及相关出处,使读者在增长知识的基础上、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 千字文(国学启蒙书系列)

    千字文(国学启蒙书系列)

    《千字文》原名为《次韵王羲之书千字》,南朝梁(502年─549年)周兴嗣所作的一首长韵文。它是一篇由一千个不重复的汉字组成的文章。据说是梁武帝取了王羲之写的一千个字体,令其亲人练习书法,而后觉得杂乱无章,于是又命周兴嗣(470年─521年)编为一篇文章。千字文是用来教授儿童基本汉字之重要启蒙读物,和《三字经》、《百家姓》合称“三百千”。同时在汉字文化圈也受到重视。
  • 秉公处事(中华美德)

    秉公处事(中华美德)

    本书是从中华美德故事中,撷取具有秉公处事的典型事例,从立志发奋等方面述说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以助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以滋养青少年心灵的成长。
  • 兽王·宠兽大赛

    兽王·宠兽大赛

    神鹰城初试牛刀的兰虎在二年级开学后迎来了七大洲八大新人类学校联合组织的宠兽大赛,只有排名各校前十名的学生才能参加,而本来不够参赛资格的兰虎却因为兽王的特殊身份而意外受到破格邀请。七大洲八大新人类学校强者云集,面对前所未有的压力,兰虎不得不开始特殊强化训练。一个月的魔鬼式训练,终于使他掌握了校长传授的绝技,修为也突飞猛进,达到了一个新的巅峰。大赛面纱层层揭开,为了夺得宠兽大赛的桂冠,八十位新人类顶尖高手各显神通。究竟谁能够勇闯三关,摘取无上的荣誉?年龄最小的兰虎能否如愿夺取“风之无形”神剑?隐藏在暗中的敌人到底是谁?……
  • 精灵战歌

    精灵战歌

    青云天绕春风寒,蓝云雨滴水漫漫。不知此时何事错。天已旦,望空山,森林迷糊水雾漫。小时不知大时愁,不时不知愁何有。春时无悲也无伤。《精灵战歌》是作者(陈重之)继《木塔传奇》和《漫长之旅》的作品。讲述了大雨哗啦哗啦地落下,化出一层薄薄的雨雾。这是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然而加肯村的烈酒客栈,却是灯火通明、一派狂欢的气氛。
热门推荐
  • 将军,别追我

    将军,别追我

    她温婉善良,知书达理,却被爱人亲手害死。听说仇人娇妻美妾,儿女成群。听说至亲孤苦无依,不得好死。她不甘心!推翻!重来!!今生,衣袂生风,款款而来,一颦一笑绝代风华。一管笛子惑人心智。三枚铜钱定人生死。这一世,就算逆天而为,也定要将负她的人踩在脚下,搅的这万里河山,风云色变!
  • 修炼界与科技界

    修炼界与科技界

    他与她生来就是神体降世,被多少强大势力所觊觎,因为他们给任何人都带来了灭顶之灾,他们的属性在大陆从未出现过,合体属性?!什么是合体属性?炽属性?玄属性?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想知道原因吗?小说中都将告诉你!
  • 苍穹道主

    苍穹道主

    大千世界,位面交汇,天才云集,在这无边世界,无数强者留下了许许多多古老的传说!且看一个身怀诅咒的少年,如何逆天改命,一手舞动风云,一路行去,一路彩虹,纵横天地,万道称尊!
  • 傻儿皇帝:阿斗回忆录

    傻儿皇帝:阿斗回忆录

    《水煮三国》告诉你经营之道,《傻儿皇帝》告诉你人生之道比《武林外传》还好看的[三国故事],在竞争激烈的当下,不妨做一个清醒的傻子……”
  • 毓言又止

    毓言又止

    两个几乎平行线的人突然相交在了一起,开始的打打闹闹,相互斗嘴,怎么到了最后,反而产生了一种微妙的东西,难道这就是爱情?只是尤艳毓不明白,除却爱情之余,这各种挑剔到底是什么情况?“尤艳毓咬碎牙齿往肚子里咽,尤靖!我现在要跟你硬撑到底!”
  • 武仙圣

    武仙圣

    融合神秘脊骨,获得绝世传承,开启一段强势逆袭之路!修根骨,壮气血,成就仙圣!
  • 武道天域

    武道天域

    大荒少年,妹妹被人带走,为了找回妹妹,而追寻武道天域,踏上武道之极!
  • 权力

    权力

    《权力》以流畅的语言与准确的描写刻画了现实机关的众生相,对当下官场有着深刻的观察和独特的思考。 作者在党政机关工作数十年,积累了丰富的机关生活素材,熟悉机关人物的言行举止心态,刻画到位,尤其是市长柳子奇、市委书记苏阳的“官样人生”描绘得栩栩如生。
  • 小心!别让拖延害了你

    小心!别让拖延害了你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拖延往往会让我们为此而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悔恨、愧疚、压力、烦躁、不安……这些消极情绪让人失去斗志、丧失激情、甚至毁了人生。拖延带给人们的是一种极其痛苦纠结的精神折磨,因此超过95%的拖延者都希望能够拒绝这种拖延习性,重新回归正常而规律的生活和工作。尽管人们有心拒绝拖延,但具体实施起来却是困难重重,“拖延”就好比打不死的“小强”,“春风”一吹立即“又生”。为了帮助广大拖延者成就更精彩的人生,本书紧扣拖延症的心理成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不少战胜拖延的方式和方法,意在为广大拖延症患者带来福音。"
  • 学会说话闯天下

    学会说话闯天下

    会说话,一靠技巧,二靠个人魅力,两者都是可以通过训练获得的。本书强调如何主动激发自己提升说话能力,启发读者主动挖掘影响自己说话的原因及改进的方法,而不是简单地传授说话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