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05700000018

第18章 士风之变:《庄子》与魏晋时期的新风尚(3)

饮酒狂放乃至裸体在屋中,这不仅仅“绝去礼学”,甚至失去了为人的尊严,虽蛮貘之邦也不至于此。面对他人的讥讽,刘伶的回答更是惊世骇俗,令人不堪。刘伶不是晋代的个别现象,而是当时“放者”的代表。阮籍的侄子阮咸作为竹林七贤之一,其放达之风比之刘伶有过之而无不及。他每与宗人共饮,不用平常的杯子,而是用大瓮盛酒,有时群猪来饮,阮咸便凑上去与群猪共饮。这种事即使今天也匪夷所思。

阮籍的子侄辈,都颇有父风,《世说新语·任诞》载阮浑长成,亦欲作达,阮籍止之曰:“仲容已预之,卿不得复尔!”仲容即阮咸。戴逵作《竹林七贤论》,对这件事情的看法是,阮籍认为阮浑并不懂得自己之所以为“达”的所在,并对放达之风的演变作了如下评价:

“是时,竹林诸贤之风虽高,而礼数尚峻,迨元康中遂至放荡越礼。谓彼非玄心,徒利其纵恣而已。”

这句话可谓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放达之流弊。元康以后,放达遂流为形式,专以破坏礼教为高。这并非真正由玄心而来的放达,正所谓“徒利其纵恣而已”。元康时期的放荡越礼以王衍、胡毋辅之等最为臭名昭著,《世说新语·德行》篇载王、胡诸人,皆以任放为达,时不时裸体。刘孝标注引王隐的《晋书》曰:

“魏末阮籍嗜酒荒放,裸袒箕踞。其后,贵有子弟阮瞻、王澄、谢鲲、胡毋辅之等,皆祖述于籍,谓得大道之本,故去巾帻,脱衣服,露丑恶同禽兽。甚者,名之为通。次者,名之为达也。”

此类“通达”可谓晋代社会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上的怪现象,为此东晋戴逵写了一篇《放达为非道论》,对这类貌似通达,实则纵恣的行为作了入木三分的批评。戴逵首先指出元康时人的放达,可谓循其迹而忘其本,舍其实而逐其声,就像东施效颦,不知其所以为美,徒然贵其貌似而已,并总结道:

“然竹林之为放,有疾而为颦者也,元康之为放,无德而折巾者也。可无察乎!”

然后,戴逵进一步分析老、庄之所以去名,目的在于笃实,元康之放达越礼,乃情礼俱亏。真正的达者乃性足体备,世之人欲为达者,应该先求用心之本,察其被褐怀玉之由;不然的话,则如阮咸、王衍等辈“流遁忘反,为风波之行,自驱以物,自诳以伪,外眩嚣华,内丧道实,以矜尚夺其真主,以尘垢翳其天正,贻笑千载,可不慎欤!”

玄学促进了放达之风的盛行,而元康之后,《庄子》成为比《老子》更重要的玄学文本而受到广泛阅读。因此,对于这种颓废的放达之风,礼法之士纷纷将批判的矛头指向了《庄子》。王坦之的《废庄论》便是这方面的代表。王坦之套用庄子批判儒家仁义的话,来批判《庄子》所导致的狂放之风,他说:

“从我游方之外,众人因藉之,以为弊薄之资。然则天下之善人少,不善人多,庄子之利天下也少,害天下也多。故日:’鲁酒薄而邯郸围,庄生作而风俗颓。”

东晋之时,因士风狂放而批评《庄子》的还有葛洪。葛洪虽然著《抱朴子内篇》采用道家立场,且书中对《庄子》的引用非常之多,但是他所讲为神仙之道。而葛洪本人的立场是尊儒,因此他从儒家和神仙家的立场分别对《庄子》作出了批评。《抱朴子外篇·刺骄》说:

“世人闻戴叔鸾、阮嗣宗傲俗自放,见谓大度,而不量其财力非傲生之匹,而慕学之。或乱项科头,或裸袒蹲夷,或濯足于稠众,或溲便于人前,或停客而独食,或行酒而止所亲,此盖左衽之所为,非诸夏之快事也。”

为此,葛洪主张“释老庄之不急,精六经之正道”,即以儒家思想来纠正庄、老玄虚所带来的流弊。站在神仙家的立场,葛洪认为《庄子》之文虽亦祖述黄老,但只是演其大旨而永无至言。《抱朴子内篇·释滞》曰:

“或复齐死生,谓无异以存活为徭役,以殂殁为休息,其去神仙,已千亿里矣,岂足耽玩哉?其寓言譬喻,犹有可采,以供给碎用,充御卒乏,至使末世利口之奸佞,无行之弊子,得以老庄为窟薮,不亦惜乎?”

既然庄子消解了死亡的恐惧并以死为归宿,那么求长生不死就失去意义了吗?所以葛洪说庄子的“齐死生”去神仙已千亿里”。虽然,其辞可观,但也仅作供给碎用,且一旦为利口之奸佞和无行之弊子所用,则彼辈将以老、庄为窟薮,如此其寓言譬喻之妙辞岂不可惜。

王坦之和葛洪对《庄子》的批评表面看有几分道理,实则是有失公允的。因为《庄子》旨在表达一种深刻的宇宙观、人生观和认识论,如果末识浅知之人对之断章取义,而为种种违道之行,那么其罪不在《庄子》,而在于这些人对《庄子》的误读。以王、葛二人的高才远识,固当深明此理,发为废庄批庄之论者,可能出于一时的激愤,也是出于不如此则不能纠正世俗之偏的无奈。

疯狂的时尚

在隐逸观念和名士风气的转变之外,魏晋玄学在士人行为模式方面还掀起了一个新潮流,即服食行散。一方面汉代的黄老之术变成了老、庄的道家精神,在反对方术的浪潮中,养生从炼丹、吐纳等转向了《庄子》重性全神的养生观,其代表即为嵇康的《养生论》;另一方面,随着玄学的盛行,何晏、王弼等作为玄学的祖师,其服寒食散的个人好尚也为时代所风靡,以至士风在放荡的基础上又走向了行散的癫狂。

1、《庄子》养生观在魏晋的回响

曹氏父子的通脱使得他们在人的自觉和文的自觉方面都具有启蒙的意义,反映在生死观上,他们也非常豁达。比如曹操和曹丕都坚决主张薄葬,对于养生,他们的态度则居于有意无意之间。曹氏父子也写过游仙诗,但那只是作为一种精神游戏停留于笔墨而已,他们严肃而真实的态度是根本不相信长生这回事。正因为他们生活在天下大乱之际,对人生的短暂和虚无又有了强烈的感受,所以他们的诗文才会慷慨而多气。

由于汉魏之际儒家价值理念的衰落,以老、庄为代表的思想作为指向内的个体生命的哲学很快成为知识分子灵魂的避难所。老、庄和汉代的黄老之术并不相同,他们自然地看待死亡如同自然地看待生存,在有生之年,他们主张清净无为,以保真全神。换句话说,他们认为神才是生之所以为生的关键,而身体则不过如逆旅之舍,为寄神之所,因此它不是生命的本质,而且和世间万物一样,生必有死,所以活百年和活千年最终都是走向死亡。但是因为身既然为栖神之所,就不能说和神一点关系都没有,身养得好,对神也有一定的好处。但是老、庄尤其是庄子,特别强调神的重要,保真全神、清净寡欲,也有益于身体的健康。《庄子·德充符》一篇为了说明神全的重要,故意写了每下愈况的好多形残而神全之人。在《庄子》养生观念的影响下,整个魏晋的养生观都表现出重神的特点,比如竹林七贤的土木形骸而任性全真,再到元康名士的饮酒与放达等。

最能体现《庄子》养生思想的就是嵇康。嵇康本人的才性和为人处世不仅是庄子精神的写照,而且他的《养生论》是在《庄子》养生思想的基础上,结合神仙之术而进行的理论升华。首先对于形神关系,嵇康认为“精神之于形骸,犹国之有君也。神躁于中,而形丧于外,犹君昏于上,国乱于下也。”夫如是,则养生的根本在于养神,“神”不养则吐纳导引之术皆为徒然。明白了“神”为养生之本,然后再“修性以保神,安心以全身。爱憎不栖于情,忧喜不留于意。泊然无感,而体气和平。又呼吸吐纳,服食养身,使形神相亲,表里俱济也。”这就是说,在修性保神的基础上,淡泊无为,不为爱憎忧喜之情扰乱心神,然后再辅之以吐纳之术、服食之事,就可以使形神相亲,上获千余岁,下可数百年。嵇康在文末总结道:

“善养生者则不然矣。清虚静泰,少私寡欲;知名位之伤德,故忽而不营,非欲而强禁也;识厚味之害性,故弃而弗顾,非贪而后抑也;外物以累心不存,神气以醇白独著;旷然无忧患,寂然无思虑,又守之以一,养之以和,和理日济,同乎大顺。然后蒸以灵芝,润以醴泉,晞以朝阳,绥以五弦,无为自得,体妙心玄,忘欢而后乐足,遗生而后身存,若此以往,庶可与羡门比寿、王乔争年,何为其无有哉!”

同类推荐
  • 曾国藩修身经

    曾国藩修身经

    《曾国藩修身经》是一本讲述曾国藩修身立志生存哲学的书籍,共收录了曾国藩文集、书信、日记中近800条修身语录,逐条进行翻译和简析,并作了注释。《曾国藩修身经》共分十章编辑,每章又分若干节,分别讲述了修身的要旨、修身的前提及修身的应用等。各章之首用较详细的提示,帮助读者了解全章精髓,各章之后均附有曾国藩的修身故事,以印证修身之理念,并以“独处心语”进行引申,启发读者联系实际进行思考和实践。
  • 道家智慧活学活用

    道家智慧活学活用

    道家的智慧,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影响,巨大而深远,并且浸透了中国人的思维。除了儒家智慧,道家智慧又是一股影响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强大的精神力量。即使到了高科技发展的今天,我们还在否定之否定、背叛与反背叛中接受它的影响与推动,获得重新思考生命、世界乃至宇宙的激情。
  • 每天读点《道德经》

    每天读点《道德经》

    《道德经》(又名《老子》)一书分为81章,由“道经”和“德经”两部分组成。尽管全书只有五千余字,但从古至今,研究《(道德经》的文字已经有几千万字之多,注解《道德经》的名家也有数十家。可以说,《道德经》是世界文化史上最具原创性和启发性的著作之一。本书从《道德经》中挑选出近百个影响深远、富有哲理的句子,分为人生之道、处世之道、修身之道、成功之道、社交之道、管理之道、谋略之道、思辨之道等章节,其中既有原文、译文,还有后人评注、人生感悟,能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老子有关治国、为人处世和个人修身方面一系列的观点。若能把它用于实践,希冀能成就自己的事业,实现完满的人生。
  • 老子原来这样说

    老子原来这样说

    本书内容简练,分别从人生、做人、智慧、修心、养生、处世、竞争、忍让等方面选择性地阐述了老子的智慧学说,以清晰明了的解说方式向人们讲解了人生的心态、感悟及真谛。
  • 国学大讲堂Ⅰ:老子、庄子的做人绝学

    国学大讲堂Ⅰ:老子、庄子的做人绝学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言若讷,大勇若怯。我们看世事。往往是聪明反被聪明误。而成大事、生活得轻松自如的,则常常是那些“笨蛋”、“傻子”。就像老子说的: “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老子认为,水虽然表面上看来是柔弱卑下的。但它能穿山透石。淹田毁舍,任何坚强的东西都阻止不了它,战胜不了它。因此,老子坚信柔弱的东西必能胜过刚强的东西。这里,老子所说的柔弱。是柔中带刚、弱中有强、坚韧无比。所以,对于老子柔弱似水的主张,应该加以深入理解,不能停留在字面上。由此推而言之。老子认为。体道的圣人就像水一样,甘愿处于卑下柔弱的位置。对国家和人民实行“无为而治”。
热门推荐
  • 范子计然

    范子计然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盗墓狂少

    盗墓狂少

    一首诗“陕西红木棺,七巧玲珑锁,韩城一枯荣,七彩人头花。”让我下卷入了一场精心设计的阴谋中,幕后人是我完全想不到的那个人。一束夺命的七彩花,内含一颗令无数人不顾亲情、友情、仁义、道德的珠子。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却又带着残忍,人性在那一刻变得微不足道。
  • 超级作弊系统

    超级作弊系统

    一普通屌丝青年,被富二代挖了美女墙角,被当众羞辱,甚至被赶出城市......没处吃饭没处睡觉,苦逼到无以复加。好在点背到极点时,通常老天也会看不过去,于是给了他一个否极泰来的机会。命运的转折点,就在被毒蜘蛛咬了一口之后......
  • 御兽吟

    御兽吟

    一块天外来石,令商行的人生轨迹发生了改变。他接触到了修仙界,渐渐的,他也从一个不起眼的凡人,成为了震慑一方的存在。每个人生在世间,都会受到烦恼痛苦,凡人仙人皆是如此,所谓超脱,只存在于飘渺传说之中。
  • 末路缉凶

    末路缉凶

    一件轰动全国的恶性凶杀案使参与侦破的我成为替罪羔羊。一份份对我不利的铁证让我难以喘气,无法申诉。明知栽赃嫁祸,我却只能束手待毙,直到————为清白,破险阻,踏末路,斗贪官,躲追杀,辑真凶。一场惊心动魄的追逐戏,一段与真凶之间的斗智斗勇。我最终能否坚持心中的执念,抓获真凶,为自己平反?这,只是人性黑暗的开始而已。【公安部绝密X档案公开,揭开不为人知的人性黑暗。】【真实!惊险!悬念!】
  • 最深情爱恋:此生不渝

    最深情爱恋:此生不渝

    继匪我思存之后,最暖伤女王玄默演绎极致情深!青梅竹马少年时,他被迫将她弃于火海之中。他求婚之日,她背叛多年恩爱,反送他一颗子弹。从此,她心里有座坟,葬着已亡人。谁料,三年后,他又突然出现……
  • 杀戮

    杀戮

    “天生异变,必有妖物现世,末日到矣。”武神轩辕氏一段预言,一场末日浩劫发生……狄阿波罗魔尊VS八皇子轩辕魔,天地尽屠VS血寂灭天,末日一战,谁胜谁败……大地震过后的神州大地,这个千年以后遗忘了神魔存在的土地上。一个不知身世的弱冠少年,一人一刀,经历一场场嗜血杀戮的生涯,踏上他寻求颠峰的征途,闯出一片属于他自己的天地……
  • 儿童育养热点问题解答

    儿童育养热点问题解答

    这是一本专门为广大家长编写的大众科普读物。《儿童育养热点问题解答》针对当今社会广大儿童在成长发育过程中最为常见并令家长最为困惑不安的一些热点问题,就问题的成因、危害及应对办法,作了深入浅出的科学解答,以指导帮助家长采用正确的育养方法使孩子健康成长。《儿童育养热点问题解答》科学实用,通俗易懂,是广大家长的良师益友。
  • 黑帮总裁不懂爱

    黑帮总裁不懂爱

    她,看似笨笨,却是名牌大学的硕士生。只因出门求职,巧遇仅比自己大四岁的“叔叔”。他们的故事因那声“叔叔”升级。“叔叔”的疼爱原只是爱情。他,冷酷无情,身份始终是个谜。遇上她是巧合,爱上她是偶然,放弃她是重情。
  • 疯狂的舍利

    疯狂的舍利

    “原以为自己是颗舍利子,到头来才发现,不过是块尿结石。”这是一部足可比美《疯狂的石头》、充满喜剧色彩的黑色幽默,讲述的是落魄的白领在底层挣扎以及两位大龄青年平凡而浪漫的爱情故事。主人公吴耐,曾经是一位广告公司的白领,做过经理,开过公司,一下子跌入生活的底层,他不屈,他要挣扎,他要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