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91200000020

第20章 “桐木人”事件与她的政治底牌(2)

李治在暂时无法将武昭仪册立为皇后的情况下,就在修改制度上做文章,他想在贵妃之上设一个宸妃的称号来册封武昭仪。

这时唐朝的后宫沿用的是隋朝制度,设有贵妃、淑妃、德妃、贤妃,都是正一品。高宗要在后宫中特别设置一个“宸妃”的名号,位置在其他妃嫔之上,封给武昭仪,作为封后过程中的一个过渡。

“宸”,为北极星之所在,后引申为帝王之所居,乃至帝王本身。以“宸”为特设封号,彰显其地位的尊贵与超然,隐隐有傲视群伦之意。这个封号应该是出自向来痴迷于文字魔力的武昭仪。

这是一个折中方案,唐高宗认为应该没有多大问题。不料他刚说出自己的想法,就遭到了中书、门下两省宰相的强烈反对。刚被提拔为中书令的来济、门下省侍中的韩瑗,先后上表以不合制度为由谏止,“妃嫔有数,今立别号,不可”。

在这次行动中,长孙无忌并没有亲自出面,甚至褚遂良都没有露面,而是授意韩瑗和来济出面谏阻。他们已经从皇帝调走程知节的事件中看出了事态发展的走向。长孙无忌和褚遂良这时候不适合直接出面,那样只会激化矛盾。更何况这次所议的又不是皇后的废立,他们出面也显得目标太大。

尽管两位权力大佬躲在幕后,可他们还是感受到了风雨欲来的逼人态势。

韩瑗和来济都是王皇后舅父柳奭罢中书令后新提拔起来的,韩瑗与长孙无忌有姻亲之谊。来济是个性格略显耿直的人物,此番进谏,应该是出于对大唐礼仪制度的维护。

韩瑗出身京兆府,世世代代都是长安名门。年轻时在太宗手下担任兵部侍郎,正四品下,后继承其父爵位成为颍川县公。永徽三年(公元652年)任黄门侍郎,四年加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跻身宰相班子。两年后,担任侍中要职,成为首席宰相。

韩瑗的妻子是长孙无忌的表妹,由于姻亲关系,二人在权力集团中也是同气连枝。

来济是扬州江都出身,他是隋朝大将军,荣国公来护的儿子,也是名门之后。贞观年担任中书舍人,正五品上。永徽六年(公元655年),担任中书令兼检校吏部尚书。

既然有重臣施压,封妃原本也不是武昭仪的终极目标,她也不想在这件事上做过多纠缠,所以进号宸妃一事,也就不了了之。“宸妃事件”只是一颗试探性的石子,反馈回来的信息正如她所料。

武昭仪觉得,自己在后宫世界孤军奋战的状态要尽快结束,只有将朝臣间那些反长孙无忌势力集结起来,形成抱团势力才行。前方虽然阻力很大,但是也有未可知的希望在那里等候。

“宸妃事件”虽然不了了之,但韩瑗和来济这两位不识时务的官员的名字,却被牢牢锁定在武昭仪的黑名单上。此事虽然没有取得最完美的结局,但是作为一国之君,高宗皇帝在此时力挺武昭仪的举动在朝臣之中造成的影响却是巨大而深远的。

有人反对,就会有人站出来力挺。别说是皇帝,就连那些小小的基层官员拥有芝麻大的权力,都会有人去投其所好,更何况是堂堂的一国之君?那些受到长孙集团打压排挤,无法得到重用的官员就是这样一群人。他们希望通过废后,在帝国的权力系统来一次大清洗,让他们能够在这场权力的轮盘赌中赢一把。

正在武昭仪筹划着下一步如何围绕许敬宗再做一做文章时,朝中却发生了一起不大不小的事件,任何一起小事件都有可能引发大变局。当时朝中有一个中书舍人名叫李义府,此人是贞观年中后期被推荐入仕的,属于魏王党的外围。在历史的舞台上,一个局面结束,将要展开新局面时,关键人物通常是那些可以改变时局的英雄。

当然李义府和英雄的概念相距甚远,但却比一般英雄更令人感兴趣。此人阴狠、笑里藏刀,因此江湖名声较差,人送外号“李猫”。李义府是瀛洲饶阳(河北省饶阳县)人,其父是一个下级官吏,家中并不富裕。此人自幼勤奋苦读,在当地有些小名气。

贞观八年(公元634年),李义府21岁那年,剑南道巡察大使李大亮来到永泰,听到有关李义府的种种。本来李大亮以为边远地区的乡土秀才就是有才华,才华也是极其有限的,龙生龙,凤生凤,有才之人皆出名门。

结果在一试之下,李大亮大为惊叹。这样的人才,埋没于乡间实在是太可惜了,于是向朝廷大力举荐李义府。要知道,当时的科举还是“秀才科”。也就是由地方的刺史或相等的官吏向朝廷举荐。如果被推荐之人,是一个草包型人才,没有通过科举,那么推荐的官吏就会因把庸才推荐给皇帝,要接受处罚。所以,推荐之人必须有相当的把握才会这么做。

唐朝之后,那些非贵族豪门出身的人,想荣登科举,并不是只答对几道策试题就可以的。对策及格后,更要身、言、书、判四个条件缺一不可。也就是相貌端正,举止大方,语言表达流畅,要写得一手好字,能够迅速裁断疑难。

由于他的学识和官场投机,历任监察御史、太子舍人、中书舍人等,并成为弘文馆十大学士之一。当然有人赏识他,同样也有人会鄙视他,长孙无忌就是讨厌他的人之一。长孙无忌一直想让此人从眼皮子底下消失,将其逐出京城,降职为壁州司马。

就在长孙无忌授意草拟的敕令还没有送达门下省公布的时候,李义府已经通过自己的耳目收到了消息,无奈之下便向同是中书舍人的王德俭请教应对之策。

官吏的升迁及调动,都有一套程序。先由中书省起草,送达门下省,经天子批准后才会公布。所以,中书舍人李义府在命令送达门下省以前,收到了这个可怕的消息。

忧愁万状的李义府早就从长孙无忌看自己的冷酷眼神里看见了自己今天的命运,可他又不甘心就此埋没。

对那些京官而言,一旦调为地方官,即使是升迁,心里也不是滋味,更何况是贬职。如果再倒霉一些,被调整到穷山恶水的地方,一辈子就再难重返京都。李义府来自蜀地,经过官场上炼狱般的煎熬,现在又要重新回到蜀地,回到人生的起点。离开繁华的京都,让他觉得人生的无限悲凉。他想到少年时代的自己负笈京都,在宦海里苦苦挣扎,一夜之间付诸东流,欲哭无泪。

李义府写在脸上的黯然失意被另一人看在眼里,此人便是中书舍人王德俭。

授计于李义府的王德俭是另一位失意官员许敬宗的外甥,在权力集团内部被人称为“智囊”。因此,王德俭向李义府授计,应该是许敬宗的一种活动。

有可能许敬宗曾和他这个外甥说起目前有一个可以利用的机会,但这个机会的投资风险太大。王德俭之所以自己不去“叩阁上表”,去争取那一套富贵,而是把机会让给李义府,是因为他还无法准确把握这件事将会带来怎样的结局。

叩阁上表是有风险的,因为长孙无忌还占有绝对的优势。

王德俭教给李义府的,实际上是他自己不敢干的事。他不愿去冒这个风险,而李义府则不同,他必须铤而走险,这是他唯一的选择。这次王德俭见李义府遭到这样的排挤,不妨死马当活马医,就拿他来做一个活体试验。

王德俭对李义府说:“皇帝想要立武昭仪为皇后,正在犹豫不决,一直担心宰相们会有异议。你如果能够在这时候提议立武氏为后,那么就有希望转祸为福。”这虽然是一步险棋,但李义府这时候已经别无选择。人只有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才有可能会绝地反击。

李义府之所以能够成功突围,也是命不该绝。当天夜里正好是王德俭值班,他将这个值夜班的机会让给了李义府。天亮以后,命令下达中书省,即使是高宗皇帝,也无能为力。

这一天的黄昏,李义府进入宫中值班。

在中书省值夜后,李义府在适当的时间,宣称有急事上奏高宗,并约好担任紧急联络的宦官,把已经拟好的奏文呈上。

奏章的主要内容:臣闻皇后王氏行为有碍妇德,恳请尽速废王氏,立堪为后宫典范的武昭仪为皇后,以满足天下臣民的愿望。高宗皇帝十分高兴,亲自召见李义府,赐给他珍珠一斗,留他在京官居原职。

武昭仪也暗中派人慰勉李义府,并说服高宗破格提拔他为中书侍郎。

以长孙无忌为首的贵族官僚,在背后议论废后立武这件事时,张口就骂武昭仪是“寒门出身的贱妾”。这样的话打击了一大片,尤其在同样出身寒微之人听来是刺耳的,让人愤怒不已,本来他们或许是两边都不靠的骑墙派,可现在却更加同情武昭仪的境遇了。

如今李义府公开站出来挺武,不但挽救了自己明天就要被贬职的命运,还得到了许多赏赐,并升高官。李义府是高宗和武昭仪投到外朝官僚湖中的第一颗石子,要让废立皇后的消息与影响,随着石子引起的涟漪,一波一波地向外扩散。

这件事让那些不知道如何站队的官员们认清了现实,只要拥护武昭仪,不管长孙无忌一派如何反对,也能荣升。当武昭仪立后有一天成为事实,他们便可以从长孙集团的手里夺取政权。

此事和对弈极为相似,一子落下,满盘皆活,李义府本来黯淡的人生,就此得到转机。同时,高宗和武昭仪也大受鼓舞,他们终于有理由相信,朝中确实还有敢于跟长孙无忌唱对台戏的人,这是最重要的。

高宗皇帝第一次违背长孙无忌的意愿,提拔了长孙要贬斥的官吏。多年宦海浮沉的帝国官员们很快从这件事上找到了权力的解码,皇帝已经不再对长孙无忌言听计从了。李义府提出废后建议,鲜明表态支持武昭仪上位。他的职位不降反升,无疑透露出一个微妙的信息,让所有在现行体制下郁郁不得志的官僚们看到了一丝希望,也为他们指明了方向。

看到支持高宗皇帝废黜皇后改立武则天的好处这么大,很多人都动心了。心动不如行动,在这其中许敬宗是行动最快的一个。

李义府转祸为福,是太尉与昭仪两大力量较量中的一个重大变化。人们从这个变化中,得出的结论是,权威赫赫的长孙太尉已经敌不过宫廷深处那个小小的昭仪。

那些观望者对长孙无忌一直心怀不满,其中有想去结交武昭仪又畏缩不前的人,现在开始放下包袱。其结果,便是在朝堂上形成一股拥护武昭仪的力量。于是卫尉许敬宗、御史大夫崔义玄、中丞袁公瑜,都成了武昭仪倚重的心腹之人。

这是外廷上第一批投靠武昭仪的力量,这股力量,与她在宫廷内集结的情报网,构成她起家的基本力量。

这时双方的力量有不相上下之势,武昭仪的频频出手,已经引起了朝中人士的注意。人们自然想到这样一个问题:究竟是太尉长孙无忌的力量大,还是武昭仪的力量大?

如果从武昭仪不断派人向太尉致意,力图争取太尉的支持上看,似乎是太尉的力量大。但是已经有一部分朝臣在暗暗地希冀着,在这场斗争中,昭仪能够战胜太尉。许敬宗就是这样一个人物。

李义府挺武的背后之人就是许敬宗,许敬宗算是帝国的三朝老臣,他比唐太宗李世民还要大七岁,和提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魏徵是老同事,曾一起在瓦岗寨的带头大哥李密的手下当过幕僚,后来又投奔了秦王李世民而成为秦府十八学士之一。这是一个在政治舞台上混迹了大半生的老戏骨,可是演技依然平平,官运依然不见起色。最辉煌的时候曾经熬到中书舍人的位置上,可屁股还没焐热板凳,就被赶下台了。

起因是他去参加长孙皇后的丧礼,长孙皇后是高宗的母亲,太宗皇帝的皇后,长孙无忌的姐姐,按级别这应该是名副其实的国葬。在这样的场合,作为一个体制内的官员就算不能做到如丧考妣、悲痛欲绝,最起码表情应该庄严肃穆。可是许敬宗却不这么认为,他连最起码的跑龙套也演砸了。

当时他在丧礼上,目光游移,四处乱瞟。他兴趣索然地在人群中四下里张望,还真就让他发现了日光之下的新鲜事。

那个平日里长得就像个猴似的著名书法家欧阳询(楷书四大家之一)居然也穿戴整齐,像个人似的站在那里,沐猴而冠,这家伙怎么像刚从笼子里跑出来了。想到这里,许敬宗居然笑出了声。在人们都沉浸在悲痛状态之时,却传来了他那诡异的笑声。

太宗皇帝极为震怒,将许敬宗贬到洪州,没被砍头,实属万幸。后来许敬宗因为参与太宗篡改历史,状况才得以改善。在唐太宗率军征辽东的时候,他得到了赴军中接替丞相岑文本遗留下的工作机会,但随后又因为一句话惹怒了李世民。

当时打仗时有一个不要命的勇士率先冲锋,所向披靡。作为主帅的李就指着那位勇士对许敬宗说:“许大人,你看这人真勇敢啊!”

许敬宗随口说了一句:“只有那些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人才会不怕死,不惜命”。

当时李世民也在旁边,李世民也是武将出生,许敬宗这句话太侮辱人了。真不知道是别人头脑简单,还是自己头脑简单。好不容易熬到礼部尚书的许敬宗,又一次因为祸从口出被贬。不久后,他被召回京师,只能在弘文馆继续整理那些枯燥的史料。

许敬宗是个性情狂傲之人,很多时候具有小人特质,并被后世划为“奸臣”。无论是小人还是奸臣,都有自己为之奋斗的志向。人生真是个残酷的游戏,谁也无法预知下一秒的意外。

在李义府挺武这件事上获得的种种好处,让许敬宗知道,识时务才是生存之道的根本。他随之抛出了自己的挺武宣言:老农民多收了几斗麦子都想换个老婆,何况天子!

同类推荐
  • 西蒙娜·薇依评传

    西蒙娜·薇依评传

    帕拉·尤格拉在本书中以精准的笔触,为法国哲学家、神秘主义者和政治活动家西蒙娜·薇依刻画了一幅令人过目难忘的思想画像。与维特根斯坦一样,薇依属于那种最特立独行、最难以亲近也最容易遭受误解的另类伟大思想家。加缪和T.S.艾略特对她崇敬有加,而苏珊·桑塔格有句名言:“在薇依赢得的成千上万读者中,能真正分享她思想的人,我想只是少数。”帕拉·尤格拉无疑属于这少数。他生动简述了薇依圣徒般短暂而非凡的人生,以及她的思想历程,诠释了薇依现象中的多重悖论,探讨了薇依思想所涉及的哲学、政治、基督教、犹太教等多个领域的难题,很多地方都像薇依作品一样发人深省。
  • 人生:中国首部商业领袖集体传记

    人生:中国首部商业领袖集体传记

    本书记录了这个时代一些领先的人做过什么、正在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这样做的原因。他们当中有地产界的风云人物黄怒波、任志强、潘石屹,互联网领域...
  • 史海寻踪:戴逸传

    史海寻踪:戴逸传

    戴逸教授是我国当代在海内外有重要影响的著名历史学家,尤其是对于有清一代的历史,无论是在以其个人的研究成果开拓研究领域方面;或者是以其声望与影响推动研究事业的发展而论,都建树丰硕,贡献卓著,实处于执牛耳的翘楚地位。《史海寻踪(戴逸传)》是戴逸先生的传记。《史海寻踪(戴逸传)》从戴逸先生幼年起生活环境,其在少年、青年时代走过的学习和生活道路,乃至于逐渐形成了性格、志趣、理想、爱好、对其日后人生道路的选择,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本书由高亚鸣著。
  • 因为精致所以最美:做林徽因一样的女人

    因为精致所以最美:做林徽因一样的女人

    让徐志摩怀想了一生,让梁思成宠爱了一生,让金岳霖默默地记挂了一生,她,林徽因,不再是年少时“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无病呻吟,也不再是年少时“怒发冲冠为红颜”的武断冲动。她一步一个脚印,走得铿锵有力、热烈唯美、执着笃定,步步皆是令人尊敬的庄严,她是当今无数女子学习的榜样。落花无言、人淡如菊……谨以此文,向一代才女林徽因女士致敬。
  • 努尔哈赤全传

    努尔哈赤全传

    《努尔哈赤全传》是阎崇年先生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再现了清朝开国的宏阔历史和清朝第一帝努尔哈赤的传奇人生。努尔哈赤以“十三副遗甲起兵”,统一女真诸部,创建八旗,制定满文,建立后金,进而袭抚清、克开铁、占沈辽、下广宁,开创出清朝三百年基业。努尔哈赤既播下了“康乾盛世”的种子,又埋下了“光宣哀世”的基因。努尔哈赤在南有大明、西有蒙古、北有叶赫、内有政敌的不利情况下,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内外对手:胞弟舒尔哈齐、叶赫贝勒布斋和纳林布禄、蒙古林丹汗、明辽东经略熊廷弼……建立王权,黄衣称朕。努尔哈赤一生事业的成功,究其根源,在于“四合”——天合、地合、人合、己合。   
热门推荐
  • 剑逆苍穹

    剑逆苍穹

    圣域剑神之子萧云被镇压在神剑山下五百年,带着神剑山重生下界,论天赋,只是废材,可万般剑道神通皆可信手捏来,论实力,任凭,纵然你有万千天地灵宝,我一剑破之。
  • 丫头,谁是你的天使

    丫头,谁是你的天使

    久别多年从小玩到大的枫哥哥居然回来了,还说喜欢她,要她做他的女朋友,弄的小雨好难为情,不过,枫哥哥确实很细心呢!让小雨好像回到了小时候一样的温暖。可是有一天,那个女人居然说枫有两个女朋友,一个是小雨,一个是她?心里很痛,可是,慢慢小雨发现,自己居然喜欢上了浩然……这段感情该如何收场?小雨最后会与谁享受幸福甜蜜爱情?
  • 魔技师之规则执行者

    魔技师之规则执行者

    世界上存在着一个神秘又特殊的人群,这个人群名叫“魔技师”。他们拥有强悍的魔法格斗技能,其技能简称为“魔技”。他们有的人凭靠这种特殊本领伸张正义、维持治安;有的人逞凶作恶、助纣为虐;也有的人隐藏身份,过着普通人一样的生活。主角闵天然也是一名“魔技师”,同时在从事一种维持治安的特殊执法职业,所从属的神秘组织名叫“规则执行者”......(本书纯属虚构,与现实个人、团体以及事件毫无关联)
  • 北洋风云人物系列之曹锟

    北洋风云人物系列之曹锟

    本书以纪实的手法描写了北洋直系军阀领袖曹锟复杂的人生经历 ,文笔生动,人物众多,刻画细腻,可读性强,再现了晚清至民国初年军阀斗争、风云变幻的真实情景。
  • 看废材四小姐如何玩转大陆

    看废材四小姐如何玩转大陆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王者,却在执行任务是被人所害,她是风云大陆的笑柄,被姐姐害死,这两个人命运多不一样,但却她的灵魂,来自二十一世纪的顶级特工的灵魂,既然穿到你的身体,我就一定为你报仇。她有是风云大陆的第一丑女,可当丑陋的面貌丢掉,换了的是绝世倾城的面容,当毒素解除,她竟然是。。。。。
  • 食色满园之厨娘王妃

    食色满园之厨娘王妃

    作为纽伊斯特学院毕业的高材生……咳咳,好吧,其实就是新东方毕业的!她好不容易在五星级酒店要熬出头了,谁知道老天爷玩她,让她穿越了!她辛辛苦苦攒的钱都还没来得及花,典型的人死了,钱没花完。多么悲催!重活一世,仍旧属于倒霉催的。娘早死,爹不管,还被赶出家门。没办法,她只有带着小弟,靠着自己的一手厨艺混口饭吃。从路边摊开始,然后一不小心的,点心铺子就成了古代星巴克。卤肉店一不小心又成了连锁的!一不小心,就成了个有钱人!!!!到那时……啥,要接我们回去?不是说小弟是扫把星,克你们吗?要是把你们都给克死了怎么办?(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洪荒奇梦

    洪荒奇梦

    这里有烈火焚天的西方天火灵域,千年不化的北方冰雪神原,万流归宗的南方无尽海域,种族混乱的北方断天群山。且看楚风如何在纷繁众生中这逆天而上,问鼎巅峰,造就一场震古绝今的洪荒奇梦。
  • 豪门密爱:陆少的掌心宝

    豪门密爱:陆少的掌心宝

    20岁,榕城有名无实的唐家小姐大着肚子被开除学籍。她整天追在陆仰止身后跑,恨不得让全天下都知道她怀了他的孩子。众人不屑地纷纷议论,唐言蹊想利用一个野种逼婚上位,因为陆家的继承人陆仰止,是个不近女色的Gay。可是,在众人嘲笑讥讽的目光中,她却转身成了人人艳羡的陆太太。……一段惊天丑闻,一顶扣在陆仰止头上的绿帽子,恶名昭著的陆太太被逼引产、锒铛入狱,人人拍手叫好。他们庆幸着陆大公子终于脱离苦海,却不知,陆家从此多了个小千金。五年后,唐言蹊看着闯入自己世界的小包子,目光复杂“你叫陆相思?”“是啊。”小包子脆生生道,“爸爸说,相思如桃李,无言自成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播音员主持人汉字读音手册

    播音员主持人汉字读音手册

    《播音员主持人汉字读音手册》是为播音员、主持人准备的一本手边常用的查询汉语字词读音释义的参考书,从文字、文学、文化、历史、地理、社会等多方面、多视角地对汉语字词加以剖析和诠释。本书共收录1900余个在播音主持实际工作中容易读错用错的字词,主要侧重于读音的正确使用和词义的基本解释。其中,读音的使用基本遵循历届普通话异读词审音的成果和标准,同时也吸纳参考了《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等最新版的标音,个别词语的读音还照应到了群众约定俗成的口语习惯,即使目前尚无明确定论,但也基本表明了作者的观点。
  • 羽化成神记

    羽化成神记

    用无穷道法,斩尽世间不平事。梁羽,历经人间冷暖,一步一步的修炼,终究成就大道。看我如何羽化成神。新书还望大家多支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