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88800000007

第7章 论壮族文化的断裂现象(2)

在物质文化方面,壮族在驯养、开发森林、航运、水稻种植、亚热带水果培植、开发海产及淡水养鱼、饲养、土特产开发等许多方面,都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例如全世界有一半人吃用的大米,是壮族祖先首先发明移栽技术种出来的。20世纪初,世界农业史专家墨里尔和我国农业史专家丁颖先后到西江流域调查⑥,发现广泛分布野生稻,上述论点初步得到确认。近年考古进一步证明,壮族祖先是最早发明水稻种植的,以后扩展到江南,并沿稻米之路传到日本,传播到世界各地。这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是不言而喻的。其他方面的贡献,不复再赘述。总的说来,壮族文化的核心及实质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1)含蓄内向的民族性格;(2)开朗上进的心理特质;(3)顽强自立的民族精神;(4)朴实淡雅的艺术风格;(5)谦和礼让的民族传统;(6)重农轻商的经济思想。这里面,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是壮族文化的主干。但是,壮族文化毕竟形成于封建社会,带有一定的封闭性、保守性和惰性,而最大的问题是它的断裂现象。世界上各民族的文化,从传承的角度来看,主要有四种类型,即传承型。转用型、重建型和断裂型。汉族文化属于传承型,满族属于转用型,美国属于重建型或复合型,壮族属于断裂型。断裂型文化在信息时代必造成经济文化发展的迟缓。壮族文化在哪些方面发生断裂呢?第一,古与今断裂,即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发生断裂。上面所归纳的那些文化形态里,有不少优秀的传统文化已经全部或大部失传了。那些重要的科学发现,详情如何,后人不得而知。世人只知道欧几里得把圆分成十五等份,名垂千古,却不知与他同时代的一些壮族工匠,也同样能在铜鼓面上表现出高超的割圆术。这些工匠是谁呢?他是怎样分割圆的呢?那些准确的几何图形是怎样面出来的呢?谁也不知道。又如《岑家兵法》,至今已无法窥其全豹。壮族动人的神话、长诗、短歌,丢掉的不知多少。第二,文与言断裂。长期以来,壮人以汉文作为书面语,而绝大部分壮人却依然以壮语为交际工具。壮语在壮人的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却没有一种通行的与之相一致的文字符号。语言与文字之间的这种断裂,对于壮族发展文化教育、开发智力、吸收新技术和新思想,阻碍极大。第三,高与低断裂,亦即高层次文化与低层次文化之间发生断裂。例如在科学方面,较高的现代科学都是用汉文阐述的,为壮族中汉文较高的知识分子所掌握,广大群众看不懂汉文书刊,听不懂汉语广播,无法接受。他们在生产中所使用的,主要仍是属于低层次的传统生产经验,得不到更新和提高。在文学方面,属于高层次的作家文学,如现代诗歌、小说、散文、报告文学、戏剧文学和影视文学,与大多数壮族群众几乎无缘。由于作家文学长期以来脱离本民族文化的沃土,因而大多在中层徘徊,并未进入到真正的高层次,因而在全国文坛产生影响的作者和作品为数不多。第四,内与外断裂,即本民族文化和汉族以及其他民族文化之间发生断裂。壮族的优秀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由于没有本民族文字,很少向外界介绍,鲜为人知。壮族祖先创造的北流型、灵山型、冷水冲型铜鼓,是铜鼓鼎盛期的代表型号。用石钟健教授的话讲,铜鼓到了瓯骆人手里,才脱离釜,变成真正的金属鼓。其铸造过程的高超技艺,其纹饰的复杂内容,壮族自己无一字留存,外人不得而知。壮族号称歌唱的民族,然其歌海很少有几滴水流入长江,汇入黄河。壮族文化大多自生自灭,外界难以窥其一斑。在历史上,汉文化对壮族产生很大的影响,对壮族的进步无疑起了很大的作用。然而由于广大群众不懂待汉语汉文,无法从浩如烟海的汉文典册、报刊杂志及现代电讯系统中直接得到知识,这就大大影响了群众对汉文化的直接、系统的吸收。汉文化的影响主要是知识分子,他们所得的知识,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间接地传到一般群众中,而且数量有限,这无疑加剧了断裂程度。从汉文化中移植过来的东西,因有断层而难以扎根于民族文化沃土之中,成活率低,生长缓慢,很难出现高层次的产品。以小说为例,汉魏六朝就出现的小说(当时尚属志怪小品),明代达到高峰,而壮族直到20世纪二十年代才出现第一篇短篇小说,至今除陆地较有成就,其他作者在全国文坛影响不多。又如壮人讲汉语,相当一部分人还只是模仿,并没有真正掌握其音位系统,发音多不准确,汉族人非经多次接触,不易听懂。至于文字表达的颠倒、不通,名家作品中也不难找到。内外断裂的程度,可见一斑。如果有民族文字,将汉文化转换成壮人能接收的信号,就不会发生这种断裂。第五,传与承断裂,也就是学校教育与民族传统文化断裂。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壮族地区的官方教育传播的是汉族封建文化,讲钦定的正统伦常,使用的是汉文。壮族文化不仅不能登大雅之堂,还要受到贬低和丑化,久而久之,壮族的文人学子几乎都不大懂得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在封建重压下,形成了虚无主义的畸形思想和变态心理,反而看不起本民族文化。解放以后,学校教材从内容到思想性都起了根本的变化,但壮族地区的学校教育也仍然与民族文化几乎无关,缺乏乡土教材。这极不利于继承优秀传统,振奋民族精神,步入信息时代。造成上述断裂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人认为,由于华夏文化较为丰富和先进,在和越族文化接触中发生冲撞,从而造成壮族文化的断裂。

这种观点不无道理,但从根本上来说是不确切的。因为一个民族的文化是一个体系,在与外界的接触申,除了碰撞的一面,还有不断地吸收先进文化,调整文化结构,使自己达到新的文化生态平衡的一面,这后一面可以说是文化的相对开放性,这是一个民族文化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汉文化在壮族地区的传播,不应当是断裂的原因,而是壮族文化发展的外部条件之一。事实上,汉文化的影响主要限于上层知识分子,不易渗透到底层。考虑到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性和严酷性以及意识形态上独尊儒术所造成的重压,壮族文化的断裂从根本上来说是封建统治者实行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歧视政策的必然结果。土司制度有过它的积极作用,但它本质上是“分而治之”、“以夷治夷”的政策的具体实施。这种政策对封建王朝的好处在于,一块块或大或小的土司领地,直接对朝廷负责,互不相属,不得发生横向联系。这块土地由皇帝“钦给”,“地方水土,一并归附”,“尺寸土地,悉属官基”⑦,土官十分感激,一切依仗皇权,按封建文化和伦常行事,以取得朝廷的信任,反过来压制和摧残自己的民族文化。所以在土司时代,屡屡发生土官在歌圩上进行骚扰、驱赶人群、侮辱妇女的事件,不少地方的歌圩被迫停止,甚至转入“地下”——在半夜三更悄悄进行。汉官抓捕唱歌之人漆面惩戒,不乏其例。中央王朝的科举制度,使壮族上层知识分子趋之若鹜,他们以学得封建文化为荣,鄙视民族文化,以求得一官半职,或保其乌纱帽,封妻荫子。民间流传的古壮字,不屑一顾,一千多年,没有一个人肯编一部词典。最近在布依地区发现一部“法部词典”,相比这下,使人感慨万端。而封建王朝派到岭南的封疆大员对壮族语言、文字、风俗的丑化,史不绝书。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壮族文化发生断裂是不奇怪的。不过,处在相同政治环境之下的一些国内兄弟民族,文化却没有发生这样严重的断裂,究其原因,是因为壮族没有全民族统一的完备的民族文字。民族文字有诸多的社会功能,宦是一个民族不断积累经验,提高素质,从落后走向先进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一个有语言的发达的民族,没有文字是不可想象的。在诸多功能当中,民族文字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和韧带,起特别重要的作用,它能将古与今、文与言、高与低、内与外、传与承连结起来,固定民族文化的框架,沟通不同地域的亚文化,形成一个正常运转的文化体系和传承机制,使一个民族在人类文化总体中处于活跃的自我更新、自我完善的状态中。很明显,文字能给一个民族生产力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条件,它是民族文化发展壮大的载体。有了它,低层次才能经过积累和加工,得到充实、提高,从而达到高层次。为了弥合壮族文化的断裂现象,必须以战略的眼光,从民族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总体发展上来看待壮文的推行。壮族人口多,居住地区广大,连成一片,大多数人又不懂汉语,因而不可能重建一种美国型的文化,也难以在短期内像满族那样彻底转用汉语,唯一的办法是用壮文来发展一种符合时代需要的开放性传承型文化,以加快壮族地区的四化建设。断裂现象给四化建设造成的危害,随着时间的推移,是越来越严重了。

在自然经济时代,这种断裂的痛苦许多人不易觉察,因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小农经济,可以使人易于苟安。在信息时代里,情况就大不相同了,断裂型文化造成的与相邻地区及民族的反差,明显加剧,这就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震动和反思。同是岭南,为什么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之下,广东上得这么快?广西那么慢?同是岭西,为什么桂东南上得那么快?桂西上得那么慢?同是邻县,为什么宾阳地里的农作物比来宾的好?不就是文化素质不一样吗?文化的断裂现象不仅造成民族文化素质下降,生产发展缓慢,而且在思想上造成的混乱也是惊人的。应当说,对壮族农村发展之缓慢,各级领导是焦急的,一个会接一个会,一个决议又一个决议,又是星火计划,又是贷款扶贫,又是树立样板,然而农村里大多仍无动于衷,有的地区温饱尚未解决,却我不到致富之路。人们干焦急,却不知道那些决定、政策、科普是用汉文写的,生产第一线的人看不懂,学不到,他们怎么用?怎么致富?这些同志越急,听到搞壮文就越烦躁,认为我扶贫还忙不过来,哪有时间去考虑那种“鸡肠字”?这本身并不是一个推行不推行文字的问题,而是民族文化断裂造成思想混乱的一种现象,是一种民族文化自我否定的变态心理,其历史原因是漫长的。美国著名语言学家格劳斯金指出,语言不仅仅是交际工具,而且是社会认同性和集团认同的符号,是集团成员资格的一致性的标志,有着心理上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在世界许多地方,对待语言的态度,如它是否优美,功能如何,是否发达等,常同对待该语言的使用者混为一谈,从而导致同时贬低某种语言及其使用者。格劳斯金又指出,当一个语言集团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处于优势时,往往贬低少数语言集团的语言文字,经过一定的历史持续,被贬者便会反常地接受贬低的观点,出现变态心理,自己贬低自己的语言文字,甚至超过多数语言集团。多数语言集团中的专家学者对少数语言集团语言文字的积极态度,反而超过少数语言集团的一些人。更为反常的是,少数语言集团中文化较高的双语人,并不贬低他族语言文字和自己的民族语言文字,视为等同,倒是单语人或中下层文化双语人对自己民族的语言文字持较激烈的否定态度。关于多数语言集团、少数语言集团以及语言文字歧视的社会的原因,我们是不能同意格劳斯金的提法的。除此而外,他提到的那些变态心理现象,壮族是相当典型的,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为了弥合壮族文化生活的断裂,创造信息时代趋于平衡的文化生态,壮族必须以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南,做出异常艰苦的努力。为了解决民族素质问题,必须建立双语教学的民族教育机制,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适合发展汉文教育的地方要努力提高,抓住不放。多数壮族聚居的小圩场及多村,要大力发展壮文教育,并结合科普建立壮文职业中学和扫盲,使壮人双语同时上,信息四通八达,人的素质才能提高。要建立民族文化研究和宣传体系,继承和发扬优秀文化传统,同时引入新思想新观念,摒弃旧观念。要唤醒民族之魂,使壮人知道在四化建设的今天,我们落后了,对祖国的贡献与人口不相称,对不起曾为祖国做出过许多贡献的祖先瓯骆人,去掉囿于鼻场自以为还可以的盲目自得心态,急起直追。按照文化生态学的理论,开发技术必须与环境相适应;特殊技术必须与特殊环境相适应;特殊行为模式在特殊环境中对文化生态有特殊的作用。壮族地区特殊的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生产生活习俗需要有新的开发技术、生产技术和新观念,才能脱贫致富,从而走上经济发展繁荣的道路,这就是当今研究壮族文化的历史重任!

注释:

①王勃:《滕王阁序》。

②张元生、梁庭望、韦星朗:《古壮字文献选注》60页,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

③《后汉书·马援传》卷廿四。

④梁庭望:《传扬歌》(壮文版),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

⑤清·刘定迪:《写怀二首》(其一)。

⑥梁庭望:《水稻载培——壮族祖先智慧的结晶》,《广西民族研究》,1992年1期。

⑦《白山土司志·招令》

同类推荐
  • 中国文化博览1

    中国文化博览1

    本书可以帮助青少年朋友了解中国悠久的历史,了解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百挠的发展历程,了解各族人民对人类文明的卓越贡献,了解先辈们崇高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了解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 一日看尽长安花

    一日看尽长安花

    本书是北京大学中文系程郁缀教授历时六年之久,在李佩先生主持的“中关村专家讲坛”系统讲授中国古代文学的讲稿。程教授学识渊博,诗文满腹,从先秦到明清,将漫漫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的文学故事娓娓道来,名章佳句信手拈来,有诗词引述,有评点讲解;有历史缅怀,有当下感慨;对比中有感悟,诙谐中含寄托,给听众与读者以一种艺术与精神的美好享受。本书雅俗共赏,可以作为中国传统文学爱好者的入门读物和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者的参考书籍。
  • 在狮身人面像的脚下

    在狮身人面像的脚下

    屹立千年的文明古迹,隐藏着怎样的历史奥秘?流淌万年的文明河流,述说着怎样的智慧心语?林丹环编著的这本书精选的文章,有的追忆文明古迹,有的针砭社会时弊,有的思索文明走向,让您跨越东西方文化,纵横寰宇,俯仰天地,从整体视角品悟“文明与文化”这部大书。
  • 中国文化博览3

    中国文化博览3

    历史的车轮告诉我们,了解过去,有助于理解现在,展望未来。这套丛书成为广大青少年喜闻乐见的读物,感染熏陶,潜移默化,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培养爱国主义感悟,提高爱国主义的思想和觉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同时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
  • 骚客的传记(中华千年文萃)

    骚客的传记(中华千年文萃)

    本书收录了自秦代以来历代文人骚客的传记,再现了历代文人的风流倜傥、浪漫多情、多愁善感。包括有“五斗先生传”、“陆文学自传”、“罪言”等。
热门推荐
  • 易是烊光千万玺

    易是烊光千万玺

    完美如你的少年,却是那么让人心疼,你那么高冷,内心却是活泼的,也许你只是用高冷来掩饰孤独的心.这是一本属于你的青春记事,很抱歉我不能一直写下去……——致梨涡少年易烊千玺
  • exo之再爱无期

    exo之再爱无期

    当人气天王exo遇到呆萌小萝莉,会擦出怎么的火花。当面对爱人的背叛,她将走向何处?当真相浮出水面,他们又该怎面对......
  • 佛说慢法经

    佛说慢法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麦肯锡方法

    麦肯锡方法

    本书从五大方面揭示了麦肯锡工作的小窍门,作者从麦肯锡思考问题的方法开始,不仅介绍了麦肯锡解决商业问题的方法,同时也介绍了其于无声处听有声的推销方法。想知道麦肯锡的生存之道吗?想知道如何敲开麦肯锡这个顶级公司的大门吗?想知道关于麦肯锡最有价值的回忆吗?在麦肯锡方法的背后透视和规划了职场人的职业之路,本书是走向职场的必读之物。
  • 万界苍穹

    万界苍穹

    出身寒门,却不甘命运。为爱献身,却离奇重生。他走过黄泉路,踏过万古墓,一切如过往云烟。在这大战渐起,位面纷乱的年代,陈浩孤傲的身形永世不倒。一处处世界被战争笼罩,一片片空间被异族侵占,是沉沦还是觉醒,是消弭还是崛起,他一挥手便可万界寂灭,他一句话便可万界安定。热血与青春的汇聚,情义与仇恨的交织,《万界苍穹》带给你不一样的青春与热血。
  • 绿茵之最强前锋

    绿茵之最强前锋

    中国队再一次倒在世界杯决赛门前幸运的是中国足球迎来了“钻石一代”人才辈出陆风中国足坛最具天赋的新星征服巴西征服英超征服西甲征服世界在陆风的带领下中国队最终杀入决赛圈...本书书友群已建立群号413751630欢迎大家加入聊天扯淡
  • 异世焚天药仙

    异世焚天药仙

    天才少年刘意天生冰火双灵根却没有修炼功法,这让天才资质变成了彻底的废材,家族的歧视,旁人冷眼,接连打击接踵而来,击垮了少年的意志,整天借酒消愁混混度日,直到被人暗算成为无魂之人,正在这时一把黑色古剑出现将失恋的刘毅穿越了地球并且借尸还魂的附到了刘意身上,从此不一样的故事开始了....
  • 血清胺产生的爱情

    血清胺产生的爱情

    一旦血清胺消失了,爱情也就随之消失。这或许就是顾泽宇一而再再而三出轨还堂堂正正要跟我做朋友的理由;也或许是我很快倒戈向高天睿的原因;又或许是我和王博注定可亲不可近的缘故。这就是爱情,要的不是平和,而是那份提心吊胆的刺激。可又有谁知道刺激的背后将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 无形资本再造

    无形资本再造

    知识经济和全球化背景下,国有企业提高无形资本的数量和质量是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必由之路。那么,如何提高无形资本的数量和质量呢?作者从国有企业的无形资本现状出发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国有企业进行无形资本再造的概念,提出对国有企业从理念到机制、从人员到组织、从生产到营销进行全方位的再造,以培育无形资本理念,完善无形资本创新机制,从根本上提高国有企业无形资本的数量和质量。该书结合历史与现实,思路清晰,内容充实,语言生动,研究结论比较符合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实际,是一本具有较高参考价值的好书。
  • 云流

    云流

    速度必然会很慢,但无力改变。我想写的,就像这个分类一样,是一个关于战争的幻想,只求有人喜欢,喜欢这种风格。文思并非能泉涌,唯有细流静漫,还望体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