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75900000001

第1章 序言:这个与树对话的人

中国曾是诗的国度,现在则是散文的天下。古人所云“书于竹帛,镂之金石,琢之盘盂,传遗后世子孙”(《墨子·天志中》),是出于对文字的崇敬,也反映了为文之难。即便后来有了纸张,能够写出作品并在坊间流传的,也还是少之又少。但是放到现在,写作已基本没有门槛。但凡有点心得体会,哪怕并不文从字顺,也能出手成章,即使不能通过正常的途径发表、出版,也可借助互联网广为传播,或者印制成精美的个人文集。所以,当今时代,每个人都是潜在的作者;每一台电脑、每一部手机后面,都有一位潜在的作家。正因如此,你可以大大方方地表达心意,可以随时随地抒发感情,只需轻动手指,就能作出自己的“作品”。仅就短信和微博的大行其道而言,谁都可能一不小心成为某一条“段子”的原始作者。当然,多数所谓“段子”

只是速生速灭的文字消费品,很难登上大雅之堂,更难以像《世说新语》那样获得正牌的经典地位。论及“作品”,我们仍旧着眼于常规的文学创作—至少这种创作不是无聊的起居注,亦非不堪卒读的火星文,而是具备起码的文学性、能给人以审美愉悦的“语言艺术”。

用这样的标准来看眼下的文学创作—尤其是散文创作,恐怕只好用盛况空前来形容。由报纸副刊和文摘杂志催生的副刊体、文摘体散文如同浩瀚无边的盛宴,让你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大快朵颐,尽享种种美食佳酿。这样的阅读不能说没有愉悦,但愉悦得多了、滥了,而且千篇一律,自然会让人腻烦,好比反季节水果,浅尝辄止尚可,要是大吃特吃,保不准要闹肚子。有鉴于此,对于当下许多过度繁殖的各色大散文小散文,由不得你不更为挑剔—谁知道哪些是克隆的,哪些含有转基因呢?正因每天都处在各种毒素的包围中,才需要我们不仅要增强自身免疫力,还需要提高检验能力。如此,才有可能尽量少吃点残留农药,多吃点无公害食品。

有了上述前提,再来谈张克奇的散文,少不了要拿出我的标准来衡量一番—对他来说,这个标准当然不止是最起码的安全底线,还要有更严格的要求,比如作品的品相、口感、营养含量乃至保质期,都应达到一定高度,否则,就只能判定为食之无害弃之亦不可惜的鸡肋。所谓品相、口感,是说作品的形式。克奇从事创作已经有些年头,单看其文章架构、语言表述,自是多显功力。《山里人家》

《北沟十日》之类长文写得收放自如,韵味绵连,《击中我生命的那些碎片》之类短章又拿捏得很有分寸,不乏点铁成金之妙。“记忆里常常有一头牛向我走来。那是一头老黄牛。它已经很老了,老得走路都有些颤巍巍的。顺着山间的羊肠小道一路走来,它粗糙的舌头舔醒了我全身的经脉。如果能够活到现在,它也应该三十岁了。……”这是《怀念一头牛》的开头—大概是称不上“美文”的。但从总体上看,克奇文字的魅力恰在于此。他不是靠苦心孤诣的讨巧取悦读者,而是从平淡处着笔,以朴素自然的语调徐徐道来,很容易让你产生实打实的亲近感,进而不觉融入他所创设的文本情境,与之一起体悟“照亮生命的灯光”、“深山古寺的钟声”。

不消说,克奇的文字是好读的,但这才只是好文章的冰山一角,更主要的,是隐藏在水面以下无法直观判定的那部分。接着前文说,也即所谓“营养含量、保质期”的问题。吾国素有敬惜字纸的传统,对于登在纸上的文字,人们多少都会给点面子。然而事实上好看不中用的东西太多了,像一些快餐甜品一样,必须赶紧趁热吃掉,但凡超过一定时效,马上成了垃圾。有些活色生香的吃食,除了提供一点卡路里,剩下的恐怕只有负面作用。文学也如是,若许指天画地、唧唧咕咕、拿腔捏调的文字产品,或能让人一时头脑发热,好似开了天目;可是这种打鸡血式的肌体反应热得快凉得也快,也许没等你回头读第二遍,就已经恶心得不行了。所以,耐读,应该是好文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既然耐读,便不可以一目十行,不可以囫囵吞枣,不可以等闲视之;唯一可以的,是可以长期放置,无论过多久,都不会过时,不会变质,都可以重新拿出来细加品读。克奇的许多文字无疑也是耐读的,这种耐读不是用香精色素调制的,也不是靠福尔马林泡出来的,而是以他本人的切身体验提纯烘焙而成。唯因如此,我们看到的这部作品,才不是充满杂质的半成品,而是一本干干净净的书;我们在书中遇到的,才不是一位卡在模具里的作者,而是一个呼之欲出的“人”。

老杜诗曰:“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克奇的文字之所以耐读,大概正因于他的写作是沉潜到自己内心深处的探掘式的精工细作,而非浮在生活表面左顾右盼扒扒拉拉捡便宜式的矫揉造作。就像《村中的老井》《村口的月亮》这样的题目,要是没有失恋青年兴福死而复活的故事,没有十二岁的“我”夜半遇贼的故事,恐怕只会是假模假样地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因为有了“故事”,才有了人情冷暖,有了悲欢离合,有了回忆和牵挂,克奇的“赵庄”,才不是一个徒有其名的“故乡”,我们捕捉到的,才不是镜花水月一般的虚无。

克奇是以散文起家的,虽则他很会以故事取胜,但也没有把散文写成小说,他只是写出了更为深邃的意蕴,更为高远的境界。这意蕴和境界无须华美的辞藻,与技巧也无甚关系,却与作者的心性和灵魂紧密相连。“我的杯子不大,但我用自己的杯子喝水。”这是法国作家缪塞的一句话,克奇对它的理解是:“这样的杯子,不一定要精美,只要能盛得住生命的基本需要,也不一定要丰富,但必须要装得下自己的人格尊严。”可见克奇对“杯子”的内容多么看重,对他来说,这部散文集就是属于自己的杯子,即便格局说不上多么大,却有一个坚硬的内核,如小小的芥子一般,能够盛得下千言万语,容得下万水千山。这内核,即是作者的精神质地。常见些貌似天高海阔壮怀激烈的大制作,表面上煞有介事,甚是唬人,实质上却言不由衷,空洞无物,纵是那作者端出戚戚含泪状,也没必要买他的账。写文章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但写文章又如酿酒,纯粮的还是勾兑的,作者知道,读者也知道。《人间词话》所说“无我之境、有我之境”或无高下之分,但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之类例证“无我之境”的诗句,定然也不是诗人靠拍脑瓜拍出来的。不管“写境”还是“造境”,最终还要看这“境”从何来。王国维即认为:“境非独谓景物也,感情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我们从一开始学写作文也被教导要写真情实感。

但是往往一落笔,便想往“好”里写,为了往“好”里写,便要挖空心思说大话、编瞎话,于是满纸都是天下社稷、四极八荒,通篇尽是赤胆忠心、崇高伟大。这样的文字也许字字千钧,极显雄阔豪奢,却唯独看不到作者的所在,看不到作者的心量。《周易》说:“修辞立其诚。”一篇文章若是没有写作者的心跳和呼吸,当然也就无法打动读者。我们真正属意的,说到底还是作品的真性情。

克奇的散文是在场的、有我的写作。他尝自比为土地里长出的一棵庄稼,应该说,乡村经验让他本能地亲近土地,也给了他安身立命的根系,让他即便投身于外面的世界仍不失其本心,写下的文字亦充盈了生命的质感。他写的不是什么大题材大场面,他写的只是一些凡人、一些琐事、一些“碎片”。这些“碎片”要么是一点灯光、一声鸟鸣,要么是一块石头、一滴泪水,也可能是“奶奶的习惯”、“父亲的收藏”,或者是“亡友的电话号码”、“萍水相逢的牵挂”。这些闪光的“碎片”给人以温暖和感动,也让人失落和悲伤,坚硬也好,轻微也罢,却能聚集强劲的力量,“击中”我们的命脉,让我们感之念之。作品的冲击力首先来自作者内在的定力,以及对万事万物的“一往情深”。克奇自陈:“唯一值得自豪的是,我并没有在默寂中沉沦下去,始终保持着的,是对独立人格的操守、人际真情的坚信和美好生活的追求。”此言既是冷静的自审,也是不无得意的自我评价。他有理由享受这种得意。假如没有醒着的“自我”,怎会钟情“一个人的荒园”?当然也无从谈起“珍惜生命里的痛”。

假如少了物我两忘的情怀,怎会“在寒冷的冬夜听风”,又怎可能“和一棵树说了一下午话”?宗白华先生在《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

一文中说过:“晋人虽超,未能忘情,所谓‘情之所钟,(王正在我辈’戎语)!是哀乐过人,不同流俗。”又说:“深于情者,不仅对宇宙人生体会到至深的无名的哀感,扩而充之,可以成为耶稣、释迦的悲天悯人;就是快乐的体验也是深入肺腑,惊心动魄;浅俗薄情的人,不仅不能深哀,且不知所谓真乐。”照此看来,克奇也是很有些晋人气质的。他心里埋藏了无数的多情种子,才喜悦着被流俗删除的喜悦,痛楚着被庸常掩抑的痛楚。他的文章便也似幽峭的山谷,只要你愿意叩问,就可听到生动的回声。克奇在他的前一部散文集《后记》里曾表示,好散文是用生命酝酿出来的—这是他努力接近的层次。现在,有了《空山里的疼痛》《枕《怀念一头牛》《着一块石头入眠》等一系列贴心贴肺的作品,我们足可以说:克奇不单找到了永恒的精神故乡,而且建立了诗意的生命家园。

读过克奇的文字,不妨也独自去走走夜路,不妨抬头看看星空,也许就在不经意间,你已形超神越,乘云御风,在岑寂的旷野里照见了自己的澄明。

赵月斌(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文学评论家)

同类推荐
  • 茑萝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茑萝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冬季恋歌

    冬季恋歌

    诗歌集《冬季恋歌》,全书共收集作者诗歌65余首。作者对家乡、对母亲、对童年、对爱情的深切怀念,每一丝都撩动着人的心绪,每一缕都触动着人的灵魂。特别是对爱情的描绘,由期待,到感受,到怀念,到疼痛,再到坚信,每一个细节都像铺在雪地上的丝绸,美丽而忧伤。
  • 生活滋味

    生活滋味

    本书收录了作者151篇小散文、小随笔,包括:“悠长的北京滋味”、“北京文友”、“美食香茗谈风味”、“旅游之乐”等。
  • 神的后花园

    神的后花园

    鲍贝:居杭州。中国作协会员,二级作家,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出版长篇《爱是独自缠绵》,《红莲》,《伤口》;中短篇小说集《撕夜》;随笔集《悦读江南女》,《轻轻一想就碰到了天堂》等。
  • 枕边小品:花季雨季全集(心语卷)

    枕边小品:花季雨季全集(心语卷)

    花季雨季,是生命真正的开始,我们要学会勇敢地争夺属于自己的那一片阳光和雨露,开创属于自己的新天地。虽然有的花在镁光灯下灿烂夺目,有的在荒野迎风飘扬,有的在路旁奋力绽放,但是无论是何种情况,我们都在沐浴阳光,经历风雨,都值得珍藏和回忆,本书既是对青春的铭记也是对青春的致敬。
热门推荐
  • 明末畅想

    明末畅想

    明末清初,诸般角色粉墨登场,时代存在着许多可能性,如果按照历史,清朝上台,如果稍有差错,大顺上台,譬如张献忠等人,也可以触摸那花花江山、天子之位。当然,也可能是......
  • 幻皇武帝

    幻皇武帝

    这是一个由武者、幻术师、驯兽师构成的神奇大陆。天生眼盲却拥有幻瞳的少年纳兰哲,立志成为水云大陆史上最强的存在——幻皇武帝!而这一切,仅仅是为了向那个女孩许下的承诺。为了你,我不惜天下为敌,单挑世界!
  • 上古开天

    上古开天

    没有人可以说清楚什么是活着!更没有人能够在死后再去思考这个问题!他死了,却又活了过来。面对时光流转,沧海桑田,在这陌生的世界,他要撕开那片天空,寻找生命最终的意义。
  • 求援救国路

    求援救国路

    南宋末年,襄阳即将城破,赵一峰到都城求援,遇到失踪多年的师兄,一起求援,一起奔波,到头来却是一场空
  • 决定女人幸福的10件事

    决定女人幸福的10件事

    本书从现实的角度出发,论述了女人获得幸福必须拥有的十大方面,即独立、美丽、修养、智慧、心态、婚姻、家庭、情商、健康、理财,这些也是女人获得幸福应该努力的方向。
  • 商业物业管理法律风险防范与纠纷解决

    商业物业管理法律风险防范与纠纷解决

    一个好的商业物业管理企业已经成为带领商业圈成熟发展的导航标,但在面对种类各异的商户、缤纷繁多的客户群、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与政府调控下也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商业物业管理法律风险防范与纠纷解决》一书对商业物业管理概述、商业物业管理内部法律风险防范、商业物业管理外部法律风险防范、商业物业纠纷案件、宝龙集团商业物业管理主要法律风险及防范等问题做了翔实的介绍,这为商业物业管理企业提高自身的风险防范水平和纠纷解决能力,在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势下游刃有余,并立于不败之地提供了有益的参考路径。
  • 末日剑修

    末日剑修

    末日降临,魔兽遍地,但一切只是个开始,宇宙才是生命的最终归宿……
  • 超能追爱记

    超能追爱记

    小职员林小树在公司长期被人忽视,但他却暗恋着公司的美女凌涵,在一次意外中被重物击中头部,使他获得了一项超级能力,在梦游状态脑域开发度能达到常人的数倍。
  • 光与影之交合:重返黑暗

    光与影之交合:重返黑暗

    张扬的他,狂妄的他,机智的他,到底哪一面才是你?“汐雪,今生今世,我可以为你付出一切,哪怕是我的命。”看凌夜如何一步步成长,如何揭开身世之迷!
  • 魔刃屠神

    魔刃屠神

    拓跋无意中被发现拥有逆天天赋,可是却被妖毒压制,沦为二流宗门的蜀山为其倾尽全力想要重现辉煌,但造化弄人,拓跋却生死道消。当他重新归来,光环不再,天赋平庸,恩师惨死,处在一个千年阴谋中的他又将如何自处,神魔妖仙佛,凡人的道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