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72600000003

第3章 必将被篡改——秦始皇遗嘱(3)

胡亥傻,就听从了他的建议。赵高于是独揽了朝中大权,朝臣怨声载道,然无论如何都见不到神秘的胡亥。

接着,他又怂恿胡亥肆志宠乐,把秦始皇时已经过分的严刑苛法滥用民力,更推进一步。于是,法令诛罚日益深刻,群臣人人自危,文官想要逃跑,武将想要造反。

最后,他将秦的宗亲全部剪除,他对胡亥说,“沙丘之谋,诸公子和大臣都很怀疑,而诸公子都是您的兄长,大臣们有都是先帝时的臣子,您刚刚坐江山,还没有稳当,我很担心他们会搞鬼。”

胡亥惊讶,赵高立即让他安心:“全交由我处置。”

于是,赵高将秦始皇的十二个公子和十个公主全部处死,秦始皇辛苦撒下的种子还没有长成大树,就被赵高一一砍断。秦始皇在地狱肯定是咬牙切齿,怒目圆睁的。

在各地农民起义烽火连天时,帝国最伟大的将军纷纷被赵高弄死,蒙恬、蒙毅、章邯,这些本可以暂时挽救帝国的优秀军人都死在了赵高与胡亥的手里。由此,秦朝的中枢系统被破坏殆尽,等待秦朝的只有灭亡一条路可以走。

为了验证自己的努力,赵高又玩了指鹿为马的把戏,对其中敢指鹿为鹿的大臣一一打击,于是,群臣都对他恐惧不已,到了这种地步,即使是胡亥也是性命不由己了。

秦始皇经营三十多年留下的不仅仅是一个一统江山,还有足以维持一个帝国的文臣武将,而赵高只用了三年时间就将这一切破坏掉。一个没有了臣子的帝国,已经不能称为帝国,支撑帝国的柱子早被赵高抽走了。

秦始皇死后才一年,帝国就烽火连天了。一方面是这些被压迫了很久的百姓武装从外部攻击这个帝国,另一方面赵高从内部挖掘这个帝国的地基,二者可以说是殊途同归。

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赵高在帝国的内部,不容易被清除;可百姓在外部,却能有效的预防。秦始皇死后,帝国虽然危机四伏,但当时的情势也并非完全不可挽救。每一新任皇帝都会给百姓带来希望,新主继位,有着良好的政治的客观条件,只要统治政策略作调整,省刑轻徭,社会危机就会大大减轻。

让我们可惜的是,我们那位“人渣”二世皇帝胡亥像是很怕自己的皇位传给三世一样,他坚决就让自己成为终点。于是,他选择了肆志宠乐,在赵高的操纵下,他领着帝国迅速地走向了深渊。

秦朝是一个特别让人感到奇怪的朝代,历来略有历史知识的人都对他强盛时的强盛与衰败时的衰败震惊不已。就像是一只从森林里冲出来的威风凛凛的老虎,人们还没来得及欣赏它的雄伟风姿,突然倒地死掉了。事实上,秦朝的灭亡并非是短时间的事。这样一个大帝国即使有胡亥那样的三流之人来折腾,凭借惯性,它也能走出好远。大规模的农民造反爆发后,一直激战了两年,秦帝国才宣告灭亡。

有人说,它的灭亡是因为仁义不施;也有人说它的军队的主力在南方,北方的造反大军才能屡屡得胜。还有人说,他的灭亡只不过是因为赵高篡改了秦始皇的遗诏。

帝国未来的光明与黑暗只在一线,为什么失败的是帝国!?

7、关键是什么

秦始皇是中华民族的伟人,至少是帝制时代的伟大人物之一。第一,他结束了战乱纷争的历史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高度集权的大一统帝国。第二,秦王朝的政治体制,实际上规定了两千年来中国政治的基本格局。

秦始皇留下的遗嘱并没有错,秦帝国以法立国,以法治国,走到他要死的那步时,已经步履艰难。秦始皇在最后的时刻,或许悟透了这一点。即使他没有悟透这一点,他把江山传给扶苏,无论在当时还是后来,都是无可指摘的。

关键就在,这道遗诏能否顺利地实现他的想法。

他当时肯定没有想到赵高会篡改遗诏,而赵高之所以敢篡改遗诏,贪欲之心是一个因素,最重要的原因是,秦始皇对扶苏的态度。尤为关键的是,赵高太了解他与扶苏的一切。

对沙丘篡改遗诏的事件,许多人都认为带了很大的偶然性。因为如果不是秦始皇把自己喜欢的小儿子胡亥带在身边,还有掌管印玺的赵高陪同,那么,沙丘政变根本不可能发生。即使发生,由于没有象征着皇帝权力的印玺,政变也不可能成功。这就给人一种错觉,认为赵高曾经被蒙毅审查过,险些丧掉性命,所以他对蒙氏成员怀着大愤恨,借此机会来铲除蒙氏成员。这样的分析结果就给人一种感觉:沙丘政变只是赵高个人的心血来潮、机诈权变的结果。

但无论是李斯还是赵高,都知道扶苏与自己不是同路中人,扶苏的那一套俨然是把百姓全部当作好人来指导。许多年后,我们知道了牧民之道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指斥不如指导。在李斯看来,倘若辅臣卖力,扶苏肯定能成为一位不可多得的治世帝王。但当他们看到秦始皇怒气冲冲地将扶苏赶到兔子不拉屎的上郡时,他们就不对这个储君抱有希望了,甚至都不想多看上一眼,多想上一想。赵高对扶苏的了解还不仅限于此,他曾对李斯说,扶苏孝心可鉴,父亲让他做什么,他肯定会做。而对于蒙恬,赵高更是一语中的:他只听皇帝的话。

所有这一切,就给了赵高胆子敢篡改诏书。

但这一切还不是最关键的,人心难测。一个人的性格并不可靠,人往往在危机来临时,会做出逆于平时的所为。赵高虽然对扶苏与蒙恬的性格了解,但这并非是他敢篡改诏书的最根本原因。

最关键的还在于中国的暗箱政治,这一政治形式一直贯穿于中国帝制的始终。当秦始皇死后,丞相李斯就跟赵高说:“这儿离咸阳还很远,不是一二天能赶到的。万一皇上去世的消息传了开去,恐怕里里外外都会发生混乱,倒不如暂时保密,不要发丧,赶回咸阳再作道理。”

于是,他们把秦始皇的尸体安放在车里,关上车门,放下窗帷子,外面什么人也看不见。那时候,正是夏末秋初,天气还很炎热,为了掩盖尸体发出的臭味,他们还特地买了一大批咸鱼,叫大臣们在每辆车上都放上一筐。就这样,车队周围的咸鱼气味,把秦始皇尸体的臭味掩盖过去了……

如果我们假设,秦始皇死的消息被立即公布,扶苏还会自杀吗?

帝国,从秦始皇开始,就注定了这种暗箱政治的存在合理性。君主集权专制,秉承上天旨意治理天下,无论是什么事都不希望百姓知晓。孔子所谓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大概就是这个道理。

帝王所进行的一切事尽可能地少人知为最妙,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稳定暂时的局势,但弊端显而易见。秦始皇的遗嘱让我们想到了一个游戏,参加游戏的第一个人偷偷地说给第二个人一句话,第二个人再把这句话传给第三个人,以此类推。到最后一个人时,要他把那句话说出来,结果肯定不是第一个人说的那句。

这是一种信息的单方面传递,即使是没有恶意的传递都能发生问题,更何况是传递的人不怀好意呢!

事实上,秦始皇所创建的帝国是开天辟地第一遭,我们知道,在秦大一统前,中国是四分五裂的。也正是因为国家林立,疆域狭小,所以,任何一个国家君主,只要不是太昏庸,治理起来并非是难事。在秦始皇之前,没有人绝对地统治疆域这么辽阔,人口如此众多的国家,秦始皇没底是完全有可能的。

正如一个只具备治理一个县能力的县长,而交给他一个省一样,他不慌张,才怪呢。下面这件事就足以证明秦始皇对帝国未来(他死后)的走向并没有明确的指导方针。

他吞并天下后,曾召群臣说道:“古时五帝把位子禅让给别人,三王却是让儿子来继承自己的位置,诸位以为如何?我该怎么做?”许多人都不敢对,只有一人回答道:“五帝禅让是因为他们把天下当成了一个官职,三天玩继承是把天下当成了自己的家(天下官,则禅贤是也;天下家,则世继是也。故五帝以天下为官,三王以天下为家。)”

秦始皇听了这一解释,就仰天长叹:“我德要比五帝高尚,我想玩禅让,你们诸位有什么人选吗?(吾德出自五帝,吾将官天下,谁可使代我后者?)”

讲话的人嘲讽道:“陛下您行桀、纣之道,却想行五帝之禅,怎么可以呢。”

泰始皇险些就没有跳起来,怒道:“你给我滚来!敢说我是行桀、纣之道,解释给我听,如果不耐听,杀你!”

那人就慢慢解释道:“陛下您大兴土木,把各国美女都充进后宫,又在骊山累死人命无数,依我之见,天下苦您久矣,即使您真想禅让他人,弄得这样半残天下,谁敢接受?”

秦始皇默然良久,叹息作罢。

这件事记载于《说苑·至公》里,它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在秦始皇自己创建的大一统帝国面前,对未来江山之主的设计蓝图并没有展开。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概述秦始皇遗嘱的前因后果,那就是,由于创建的帝国制度并没有达到十全十美的完善程度,尤其是在挑选继承人这方面,他更是没有经验,所以,秦朝由此而亡。

那么,接先来的汉朝,在皇权更替上又会有什么样的故事呢?秦已经为汉提供了一个反面样本,汉会不会一帆风顺呢?

同类推荐
  • 大汉名将

    大汉名将

    以汉帝国的剑,为汉帝国的犁夺取土地!卫青,18岁起于行伍,历经苦战,百炼成钢,他终于成为一代名将!他直面强大的敌人和背后的阴谋,转战千里,诡计百出,所向披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卫青,帝国第一名将,守卫着帝国的边疆!
  • 扶汉歌

    扶汉歌

    国之将亡,必有七患。济世英才,一匡江山。朝堂政治,门阀权谋,且看楚瑜如何游走?西疆羌患,鲜卑寇边,拭目主角挥斥方遒。昏庸无道的灵帝百般拉拢,协皇子“同舟共济、生死与共”的结义誓言是否能助他化解艰难险阻。先皇的托孤遗诏,他是否会甘愿辅佐协皇子戡平宇内。恢复宗庙。我的存在,就是为了助你君临天下、中兴汉室而生。可是伴君如伴虎,自古忠臣多薄命。面对皇权和相权的逼迫,楚瑜是否会步步退让。长公主刘筝的先皇密诏:倘若楚瑜有不臣之心,天下共击之。一边是深爱的楚瑜,一边是皇弟刘协,两难的她是否会化解两人的矛盾恩怨?
  •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 类西游

    类西游

    是谁在暗中布局?棋子真的是棋子吗?棋手是否也是别人中的棋子?洪荒真的是我们所熟知的洪荒吗?各位看官敬请期待!西游路不会很久的,我将与你诉说西游之后的故事。欢迎加入《类西游》书友群,群号码:549411315!本书为玄幻仙侠类小说,不是历史,只是因类型搞错了!
  • 不灭忠魂

    不灭忠魂

    回归之作:《大化生》书号:2929728章节内有传送门,希望支持我的朋友,请继续支持我!工作已稳定,可以稳定更新,求各位收藏支持!拜谢!
热门推荐
  • 爱上冷酷校花

    爱上冷酷校花

    原是互不相识,一次偶遇,让他们之间认识,一见面就吵。他们俩的回国,来到学校,掀起了一阵热潮。可是渐渐地他们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好......他们之间萌生的究竟是友情还是爱情?但一切不会那么顺利,经历过挫折的他们,几年后还能否重新走到一起,回到以前?或者......
  • 自信伴你走天涯(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事集)

    自信伴你走天涯(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事集)

    学生时代,是一个充满理想的季节,也是人体发育的转折关键期,这一时期,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生理变化,怎样面对生活和生理的各种烦恼,是决定青少年身心是否健康的关键。
  • 心正话自真(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心正话自真(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名侦探柯南之二十年等待

    名侦探柯南之二十年等待

    毛利兰只是一个公司小员工,可是当她却一不小心惹上了工藤新一,被压迫当贴身秘书。遇上腹黑,毛利兰只能说自已倒霉。但是,毛利兰被工藤新一强迫当他的女人,却把毛利兰宠上天......
  • 叶少,别来无恙

    叶少,别来无恙

    呼风唤雨的豪门总裁,让他耻辱一生的女人。一夜之后竟然会不举了。再次遇到总裁夜夜有新欢,女人分分种让人拐上床。霸道总裁想折磨的女人,能否逃出他的手掌心。
  • 守住麦田

    守住麦田

    讲述了一个回族男孩的青春故事!他们在那个时代大学爱情故事!
  • 蛇王新娘:盛宠暴力小医后

    蛇王新娘:盛宠暴力小医后

    一条全身漆黑冰冷的墨蛇,一名名震大陆的法医,本是没有交集的两人,却因一次赌局,交缠在一起。“你再爬我床上,小心我把你解剖了!”女子目光冰冷的看着盘在一起的墨蛇,没有温度的话语令气氛下降了许多。“嘶”墨蛇瞥了她一眼,还没有人敢如此对他说话,找死。“怎么?还不满了是吧?”女子挑眉,夹起墨蛇往床下一丟“记住我的话。”……当他法力恢复,而她却丝毫不觉危险。“嗯?我养你这么久,你居然忘恩负义?”女子蹙眉,仿佛他做了什么天理不容的事情。“那,我以身相许如何?”墨蛇摇身一变,邪魅的挑起她的下吧,邪笑道。“我嫌弃你。”
  • 时光荏苒,青春不再

    时光荏苒,青春不再

    传说男追女隔座山,女追男隔层纱,那为毛咱夏魔女拼了老命也追不到咱帅气狂拽霸的琛爷呢?“会长会长,有人给你家琛爷送爱心便当了。”夏刺桐悠闲的看着书,“去给我抢来,正好我也饿了。”“会长会长,有人给你家琛爷送情书了。”夏刺桐眸光一闪,“去给我截来,我正愁怎么写情书呢,正好借鉴借鉴。”“会长会长,有人因爱生恨来找你家琛爷报仇了。”夏刺桐站起来,霸气外露,“抄家伙,最近手痒,正好有人给我当沙包。”【一只暴力遇上一只闷骚腹黑,他们能否看清自己的心,抓住幸福】
  • 巅峰造诣的科学家(1)(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巅峰造诣的科学家(1)(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巅峰造诣的科学家(1)》本书分为毕达格拉斯、希波克拉特斯、希帕克斯等部分。
  • 毛泽东和他的父老乡亲(下册)

    毛泽东和他的父老乡亲(下册)

    本书是一部描述毛主席人际关系,反映毛主席与湖南家乡父老交往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我曾读过一部分,感到富有深刻的教育意义。作者通过长期深入采访和研究,掌握了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并以庄重的笔触描写了一代伟人毛主席与父老乡亲水乳交融的关系,歌颂了毛主席深入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体察民情、大公无私、情系桑梓,忧天下的高尚品质和伟人风范。我曾在毛主席身边工作,1959年随毛主席回过韶山,亲身感受到毛主席浓郁的乡情亲情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