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72600000010

第10章 死马当作活马医——刘备遗嘱(2)

任何一个帝王的治国经验都是在实践中得到的,诸葛亮不会笨到不知道这一点。他越是这样就让越是让后人觉得他有私心,可诸葛亮的确没有私心,在刘备那个奸诈之人的手下,如果有半点私心,早就被他清除出去了。

那么,诸葛亮当时为什么直到死才把政权还给刘禅呢?

大概有如下原因。第一,诸葛亮的确是任重而道远,刘备战败而死,不仅仅是丢了一个荆州那么点代价。蜀国自刘备死后,人心不安,士兵数量急剧下降。这都是一个国家潜在的不安定因素。诸葛亮的《出师表》里谈到:“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夫不效,以伤先帝之明。”这段话很有深意,诸葛亮自我解释了刘备为什么要托孤给他,因为他谨慎小心。此时的蜀国必须要由这样一位谨慎小心的人来主持,才能转危为安。所以,诸葛亮不敢放手。

第二种原因就是,此时的蜀国内外交困,危机四伏。《出师表》也谈到:“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可不是小题大做之人,他能这样说,就说明现实的确如此。当时,诸葛亮不但要面“北边有曹魏,虎视眈眈;东边有孙吴,不怀好意”的外部压力,还有很让人担心的内部压力。

此时的蜀国,随着一批优秀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先后去世而变得人才匮缺。三国时期,谁用人才,谁就能占据优势,诸葛亮当然深知这一点。而蜀汉政权的最主要问题就在于它内部的矛盾一直得不到解决,也正是这个内部矛盾最终导致了蜀国的灭亡。

所以诸葛亮成为辅臣后,一方面要处理好和刘禅的君臣关系,另一方面更要处理好蜀汉政权当中他的同僚们,那些来自不同的阵营、代表不同政治派别和集团利益的这些人之间的关系。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导致了诸葛亮和另一位托孤大臣李严之间的严重分歧,最后导致李严被废。所以,诸葛亮无论如何是不能把政权交给刘禅的。

而李严的被废则成为刘备遗嘱破产的最主要原因,也就是说,刘备的政治遗嘱并没有达到他预想的目的。

5、终结:李严的被废

也许,刘备让李严辅助诸葛亮共同辅佐刘禅本身就是一个错。李严是南阳人,曾经在荆州牧刘表、益州牧刘璋下面做官,干练精明,很得刘表和及刘璋的信任,是一个老于世故、才能出众的官僚。

公元212年,刘备准备进攻程度,但军事实力不够。213年,刘璋派李严指挥驻扎在绵竹的各路军队,抵御刘备的进攻。谁想,这位一向以“忠心”着称的前线指挥官却率领一些官员和军队投降了刘备。刘备经过几次大战,最终取得了成都。

李严的投降对刘备集团取得最后胜利起了重大作用,因此,李严得到刘备的信任是理所应当的。但这的确不是他成为刘备托孤二辅臣中的其中之一。而真正让他成为辅臣的原因是他作为刘璋根据地的旧人这一身份,刘备为了笼络刘璋集团,扩大新建立的蜀汉政权的基础,只能对李严另眼相看。就在他死的头一年,他任命李严为尚书令,死时,又让李严受遗诏,辅少主刘禅。可是,他同时又让李严担任中都护,驻守永安。

也就是说,李严名义上是托孤大臣,但他最主要的职责是也必须是镇守边疆。从古到今,每有一个辅臣是在中央之外的。仅从这一点上来看,他对于后主刘禅是一点直接影响都没有的,从难以接近皇帝而言,李严确实是空有托孤虚名,并无照顾刘禅实情。

那么,是他不想照顾吗?是他真的不想有托孤实名吗?

当然不是。因为刘备根本就没有给他这个实名。我们看李严的官职,分别为光禄勋、中都护、尚书令。而诸葛亮的官职为丞相、司隶校尉、录尚书事,并在地方上还兼益州牧。

蜀国的政治制度是两汉的延续,中枢机要为三公九卿,其中丞相本为三公之一,而光禄勋却为九卿之一,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皇宫卫队长,那么,作为丞相的诸葛亮与作为卫队长的李严,谁高谁低,一目了然。

按汉制,李严的中都护是没有军事大权的,反而是司隶校尉有监察之权。另外,李严的尚书令本为九卿之一的属官,掌管皇帝收发公文书函,而诸葛亮的“录尚书事”则为加衔,也就是超越尚书台,总领台阁诸事。最后,汉末三国地方权重,州牧刺史更具影响,就地方职称而言,孔明以领益州牧,已为地方大员。

事实就是,李严远在永安,距离成都遥远非常,仅这一点就对李严坚守岗位的职责产生非常大的打击。首先,光禄勋是卫队长,他应该时刻在皇帝身边,可李严却无缘兵巡皇宫,只能驻留边境,实质上不可能尽职护卫皇帝。其次,尚书台为处理皇帝奏章等文书,若是尚书令人不在皇宫附近,所有文献、函令及奏章更不可能经过远在天边的李严,因此李严的尚书令更无法实地掌握尚书台各项事务。最后,中都护本来就是边将,这个职位的人根本就无法影响到中央。因此李严的光禄勋、尚书令及中都护都无法发挥应有的任务,全拜留守永安之赐,李严身兼此三官职,却为名存实亡。更何况,李严位处边陲,即使皇帝有事发生,他也不可能在有效时间内赶到。确切地说,他完全被赶出了中央。我们从上面分析可以确定的一点就是:刘备根本就没打算承认李严辅臣之实,他让李严空顶着辅臣的帽子,不过是为了稳定当时的局势。

可李严并非是逆来顺受之辈,如果说,他不明白这是刘备奸诈的话,那么,在刘备死后,诸葛亮独揽朝中大权就让他极为不舒服了。

事情该从他驻守永安时说起,在这期间,发生了几件很不寻常的事。第一件事是,益州从事常房去南中巡视,但他在巡视途中却不宣传作为他上司诸葛亮的教令,却以都护李严的书信去晓谕益州郡各大姓家族。第二件事是,李严的好朋友孟达投降魏国以后,很为魏文帝曹丕所倚重,两人互有书信往来。李严这个人在三国时的名声并不好,他历事三刘(刘表、刘璋、刘备),朝秦暮楚,当时,他率军镇守蜀国的东大门,如果他像当初投降刘备一样投降曹唯,蜀国的前途不堪设想。这些征兆首先就引起了诸葛亮的重视。

第一件事,可看作是李严在与诸葛亮争夺权力;而第二件事则完全可以看作是李严又犯起了三心二意的毛病。

但是,诸葛亮毕竟顾及李严。首先,李严并非好惹之辈,其次,诸葛亮自己正在为蜀汉王朝开疆拓土,无暇顾及。公元226年,李严被调往江州,到了这个战略要地后,他多年来对中央政权和诸葛亮的不满开始发泄出来。

首先,他在江州修筑大城,周围十六里,修建苍龙门和白虎门,还计划在城西十里处凿通后山,汇通两江,建设一个新城市,作为他的势力控制的据点。同时,他要求诸葛亮把五郡划给他建立巴州,由他担任巴州刺史。紧接着,他又希望中央政府允许他开府治事。要知道,当时在蜀国,只有丞相诸葛亮一人才有这个资格开府治事。

无数事情都让诸葛亮感觉到,如果不把李严除掉,迟早有一天,他会飞走,并且掉过头来咬蜀汉政权一口。诸葛亮猜的没有错,当李严手握蜀国四分之一的重兵后,他就开始违抗中央的命令,并且对诸葛亮派来的人故意冷落,进行排斥。

这个时候的江州俨然已成了一个独立的政治军事中心,要同蜀国的中心成都分庭抗礼,平分秋色。李严能发展得这么快,完全是靠着刘璋旧部的身份。诸葛亮与李严的关系也成了当初西周周公主陕东、召公主陕西,二公分陕而治的势态。

诸葛亮当然不同意,他做了周密部署,开始向李严进攻。首先,在公元230年,他上表晋升江州都督李严为骠骑将军,并命令他带领军队二万人前往汉中。同时,又任命李严的儿子李丰继任江州都督,办理善后事宜。李严找不到任何借口推辞,并且也没有必要推辞,在他看来,江州还在他姓李的手里。他只好按照皇帝的命令到达汉中,诸葛亮就命令他留驻汉中,署汉中留府事。

第二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让李严负责供应军需物资。但事情就出来了,有人告他施展欺上瞒下,弄虚作假的手段,企图诬陷诸葛亮。他的“罪行”被揭露后,诸葛亮“当机立断”,联合高级官员二十二人上表给刘禅,将李严削职为民,流放外地。“老于世故、才能出众”的李严能犯这样愚蠢的错误,简直是扯淡。

同时,诸葛亮夏粮夺去江州都督李丰的兵权,重新任命了江州最高指挥官,从此后,江州这个战略要地才真正回到了蜀国政府的掌握之中。

而随着江州的归来,刘备的政治遗嘱也宣告了破产。一个中国历史上表面看上去最温和实质却最狡诈的皇帝的政治遗嘱从开始就注定要破产,他让李严作为辅臣之一,不过是想让安抚刘璋的旧部,但诸葛亮彻底打破了这种安排。后来,蜀汉政权的灭亡仍旧是新人(刘备这一面的人)和旧人(刘璋那一面的人)的矛盾激发所导致的。

而诸葛亮最终也没能完成刘备的政治遗嘱,他最终失败了,失败的原因非常简单。

6、所托非人?

刘备的遗嘱第一句话就是:君十倍于曹丕。

为什么不说,十倍于某某呢?一个猜测是:刘备想要诸葛亮北上攻击曹魏,诸葛亮也这样做了,但是,他却失败了。

诸葛亮的失败是必然的,《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就说过诸葛亮不过和管仲、萧何一样,只能理政,不善用兵,却不能象二人那样有自知之明,自己专心理政,而另荐将才出征,将相配合,外内相辅,共成大业。

况且,诸葛亮担当辅臣大任时,朝中能称上将才的人比比皆是。首先就是赵云,赵云之善用兵,在刘备、诸葛亮时均有很出色的表现。当初,黄忠被曹军保卫,赵云负责去解救,恰值曹操扬兵大出,赵云却不慌张,率军边战边退,指挥若定。曹操大军直逼赵云大营时,赵云手下大将张翼想要闭门死守。可赵云却让他打开城门,偃旗息鼓。曹操以为有伏兵,无可奈何地退去,这一手法丝毫不比诸葛亮的空城计差。

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赵云以少量兵力保住了蜀国辎重,使得诸葛亮称赞其临大敌而不惊,善以杀胜多。可这样一个人,诸葛亮始终没有把军权交给他。

其次是魏延,此人有勇有谋,早在刘备时期,就担当汉中镇远将军一职。刘备曾在一次吃饭时问他:“我现在给了你这样一个重任,你准备做什么呢?”魏延立即回答:“如果曹操倾巢而来,我为大王抵挡;如果他的手下领十万人来,我就让他全军覆没。”

刘备大喜不已,当时,诸葛亮也在场。在他看来,魏延此人并非吹牛之辈,但就是对这样一个人才没有高感。魏延镇汉中,采取了“实兵诸围以御外敌,敌若来攻,使不得入”的战略,十多年间,曹魏不敢对汉中动一点心思。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一个若而无能的大将镇长安。魏延跟诸葛亮建议说:“此人是个饭桶,胆小鬼。如果您能给我精兵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动,不过十日,可到长安。那个饭桶听到我的名头,肯定会弃城逃跑。长安唾手可得。”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此计很好,用之必建奇功;即使是败了,不过损失五千人马而已。但一生谨慎的诸葛亮坚决不允,却用了一个空谈家马谡当前锋,最终演成了街亭大败的丑戏。

魏延每次随诸葛亮北伐时,都有新创见,但都被诸葛亮否决。其中自然有诸葛亮对魏延的偏见,他认为此人有反骨。可根源,还是诸葛亮的自以为是。平心而论,魏延的将帅之才,在诸葛亮用事之时的蜀汉,实无其比。若尽其才,蜀汉的历史肯定不是诸葛亮维持下的那个样子。

接下来的就是姜维,诸葛亮一出祁山时得到姜维,大喜过望。姜维当时年仅二十七岁,诸葛亮却称他为“上士”,对其“忠勤时事,思虑精密”的做事手法很看好。诸葛亮死后,姜维继承他的遗志继续北伐,由于蜀汉的弱小,他最终没能完成诸葛亮早已经完不成的遗志。但就是在当时蜀汉军事实力弱,朝中又有奸人作梗的情况下,姜维还是打了许多胜仗。

他的对手魏国名将钟会对姜维评价说:“文武之德,怀迈世之略”,另一名将邓艾也说,姜维是一时之雄儿。

如果诸葛亮能认识到自己的短处,将统兵出征之任,委之于上面三人中的任何一人,而自己则象管仲一样,专心理国内,那么,以当时天下形式,以诸葛亮非凡的政治才干,三人中任何一人的军事才能,两相配合,未必不能建立统一中原之伟业。而刘备心里最真实的政治遗嘱也很可能实现,可惜,这一切都被诸葛亮给毁了。

当初,魏延曾向诸葛亮提出了伐魏战略,而后来魏大将邓艾灭蜀之战略就是这一战略的翻版,由于邓艾统军在外,能自作主张,所以奇谋得逞。魏延上头有个诸葛亮,所以,这一战略最终化为泡影。

无论是当时人还是后来人,都看出诸葛亮只有相才,没有将才,诸葛亮却终生以将相全才傲世。难道领兵打仗就有那么威风?在他担任辅臣时期,无论是政务、军务、都要亲自过问。南中乱起时,他将亲征,有人苦苦哀求他不要去,可他认为其他大将都不如自己,自己必须要去。这真是“夙夜忧叹,鞠躬尽瘁”了。

但他命好,南中之战以胜利告终。这更助长了他的傲气,以至于达到目中无人的地步。他总以为蜀国除了自己会打仗外,其他都是饭桶。在后来大规模的北伐中,每次都要亲自统帅大军,但又没有什么奇技,最终总是以失败告终。蜀汉政权因为他的一意孤行,而元气丧尽,加速走向了灭亡。

一直有人认为,刘备一直把诸葛亮当作神,我们也一直对这个神顶礼膜拜。这都是罗贯中那厮做的孽。据我看来,刘备并没有把诸葛亮当成神,在他有生之年,诸葛亮并没有让他看到汉室中兴。三国之中,属蜀汉最窝囊,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刘备的遗嘱,可以看作是诡诈,这种看法成立的可能性非常大,因为三国时期,奸诈权谋横行于世,刘备不可能学不到。当然,更可以看作是他的死马当成活马医。

在他死时,他已经看到了自己国家与其他两国是有差距的,那么,就随便吧!

事实上,真正高明的人,懂得“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和“量力而行”,为子孙考虑当然不是坏事,但如果能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在天下未合之时,何必为子孙谋?子孙自有子孙福!

曹操就是这样的一个高明之人。

同类推荐
  • 1792权耀不列颠

    1792权耀不列颠

    那年,乔治四世正和小寡妇蜜里调油;那年,拿破仑还只是个二十二岁的愣头青;那年,还是屌丝的梅特涅正在维·也纳追求白富美。当一缕魂魄穿过两个世纪,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又将走向何方?
  • 三国后传之河南霸战

    三国后传之河南霸战

    史可议本是大晋征虏将军与长安公主之子,乃是皇亲国戚他曾经是个纨绔子弟,放荡不羁,出入妓院、酒馆,与自己的一帮兄弟谈天说地
  • 春秋争霸之大楚风云

    春秋争霸之大楚风云

    彼岸的梦,水雾迷蒙,消失于风中,重现于风中,侧耳听之,感慨万千。春秋是一个遥远的时代,诸侯争霸,群雄角逐,但同时也透出诗经的美丽与哀愁,这个故事以春秋时期的楚国为背景,展现了楚成王,子玉崛起南方,重耳历尽艰难终成霸业的故事,但故事的主线却是一个从小被遗弃的私生子蒍牧,他艰难的成长过程,他对楚国公主真挚深沉的爱情,他与乐妓屈影风之间的情和义,他在争名夺利的过程中的逐步开悟,他与子玉之间独特的友情……从一个私生子成长为一位拥有精神气节的君子,战将,蒍牧和我们中的一部分人一样,凭着一颗赤子之心,在风云变幻的岁月里逐步走向一个真实的自我。
  • 慈恩雁塔趣闻

    慈恩雁塔趣闻

    本书编辑了大慈恩寺的轶闻趣事,包括《念母建寺》、《偷渡五烽》、《沙漠失水》、《太宗雄略》、《雁塔由来》等。
  • 伐元

    伐元

    厓山海战后,南宋流亡小朝廷覆灭,宋亡。蒙古铁骑已经席卷天下,大好河山之上只剩余几支殊死抵抗的义军。现代大学生宅男人陈大举,意外穿越为义师统领陈吊眼。是破釜沉舟同百万蒙古铁骑一战,还是漂洋过海,退守台湾保存汉家衣冠呢?无边的黑暗即将降临神州大陆,大汉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之危。难道让神州沦陷百年?一幅横贯欧亚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看现代宅男陈大举如何破晓?
热门推荐
  • 腾少请放手

    腾少请放手

    身为华夏帝国最年轻的少校,滕烈这辈子唯一的污点就是被景婉黎这个小女子光天化日之下给逃了。五年之前,景婉黎丢下一纸离婚协议书,偷偷离开,却没想到五年后,她竟然又意外地落到他手中,而这一次,他再也不会让她逃开。“景婉黎,在我面前,你没有说’不’的权利。”男人长臂一揽,将景婉黎圈在自己的面前,大手一把捏住了女人精巧的下巴,逼迫她直视着自己的黑眸。”你只能是我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母体基因

    母体基因

    神秘组织的试验品,身具母体基因的主角自组织逃出,设法容纳各种生化基因,提升自身实力,并最终破灭了整个组织的阴谋。
  • 蚀心绝恋·华丽落幕

    蚀心绝恋·华丽落幕

    “你根本不清楚当年我经历过什么,若不是他,我依然活在地狱里……”“我才是一直活在地狱里!他把你救出来,那我呢?谁又将我从地狱里救出来?谁?”三年时间,他把自己的商业王国推到了顶峰,成为人人羡慕、敬畏、钦佩的风云人物,只有他自己清楚,其实自己是一个被爱神抛弃、折磨的可怜人。三年时间,她竟然大难不死,可惜已另嫁他人,让他的儿子喊别的男人为爸爸,过着幸福的生活!她的背叛另有苦衷,然而理智全失的他决定复仇,把她禁锢在自己的王国里审判她、惩罚她,一次又一次伤得她痛彻心扉……只不过他们不知道,相爱的两个人,是永远不会分开的,因为爱,会把他们带到彼此身边。
  • 渔夫的幸福生活

    渔夫的幸福生活

    于游是一名普通的外来务工人员,为了淘金来到了大城市奋斗拼搏,高中学历的他只能从事苦力,两年来在海鲜市场做着搬运、打杂的工作。一次寻常发生在远洋渔船的抢鱼大战,让于游获得了一个“海龟壳”。通过实践,逐渐掌握了潜海的能力,使其能和海鱼一样畅游大海,并且自主析出多余的盐分,汲取海水当中的氧气,且无惧压强、光线、海浪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融合了龟壳的于游,身上多了玄武图腾的印记产生了名为“鱼龙之气”的神秘力量,这种能力不仅可以进化水生物,任意潜入深海,其中还蕴涵了诸多神奇的能力。大海是人类一直是竭力探寻的宝库,于游会如何使用利用这个契机可持续地开发海底资源?大龙虾、鲍鱼、金唇贝、金枪鱼、小黄鱼、深海鱼、诸多海底宝藏……且看于游如何在大都市中做一个职业渔夫,驾驶着远洋渔船,扬帆起航,过着幸福、快乐、逍遥的生活!
  • 美女整形师

    美女整形师

    学的是临床专业,做的是美容学徒一次意外,苏誉的脑袋里面出现了一枚外星芯片超强的视力,精准的判断,明锐的思考能力!“你的身体里面有假体”“这个鼻子可以垫的高一点”“乳房里面的硅胶填充的有点多”“苏誉先生,很多媒体说您的出现将世界的整容权威从韩国转移到了中国,您怎么看?”——时代周刊记者“那么韩国人是怎么说的?”苏誉问道“苏誉是韩国人!思密达!”——韩国的所有公民(ps:本书的主线是主角从美容学徒逐渐成长为美容界巨头。世界整容的权威也不再是棒子。主角绝对技术够硬!)已完本小说有《圣剑系统》、《末世系统》两本百万字小说,人品保证,欢迎诸位收藏投票!
  • 风月花满楼

    风月花满楼

    花太香,花丛辗转,恍然不知蜀道难;笑天下,恩怨几何,潇洒携美问天涯。纵情寻欢,把酒歌唱,蓦然回首处,兰舟无数。更待解语人,及盼玉生香,挥军破城,斜阳影风长,手起刀落,日没帝国。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候。
  • 混沌生明晰死

    混沌生明晰死

    半夜少年为何突然惊醒?妖魔鬼怪为何横空出世?是灾难?还是终结?孤身一人闯异界,是敌是友很难辨。究竟是命运?还是一盘棋?让我们走进另一个世界。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1984

    1984

    这是一个战后虚拟的世界,全球分割为3个性质雷同、相互攻伐的极权帝国——大洋国、欧亚国与东亚国。英国伦敦成为大洋国一个行省的首府,成为巨大专制机器中的一部分。人们极度崇拜大洋国首领“老大哥”,孩子自发组成小队,监视告发自己的父母;有异端思想的人随时会悄无声息地失踪;物资极度匮乏,但高级党员的享用却不受限制;已刊发的报道随时会被修改;性欲被严厉压制,因为性和爱是不受意识形态控制的;国家以对领袖的个人崇拜和对国内外敌人的仇恨维持社会的运转;思想警察神出鬼没,你永远不知道街角擦肩而过的陌生人是否就是密探;更要命的是,在你卧室、客厅、路上、电梯……任何地方,都悬挂着监视的铁幕。
  • 地府神庭系统

    地府神庭系统

    天赋神通《气运点灵决》:任何物品点一点,就能成妖,还能获得对应技能;大儒用过的琴?我点!“恭喜宿主,获得技能:大师级琴艺,妖琴一把!”这小火苗长的挺调皮的,我点!“恭喜宿主,获得初级神通:御火术,火妖一位!”这星星不错,我点!“恭喜宿主,获得神级技能:御星术,妖星一颗!”喂,星星,你别跟着我啊,吓到我妹妹了!面对满天神佛,阎浩挥舞着拳头大声嘶吼道:谁不让我活,谁就别想活!每日两更六千字,时间:早9:00,下午3:00,读者交流群:427257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