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51900000012

第12章 诗歌朗诵整体创作(4)

(二)灯光设计如今,灯光的运用越来越为大家所重视,灯光变换的丰富性、灵活性和烘托作用能更好地配合诗歌朗诵创作。灯光变换的丰富性在一定程度上和范围内甚至可以代替背景图案的设计。灯光的色彩变化非常丰富,各种色调都可以调配,这就适应了不同诗歌的不同色彩的要求。灯光还有明暗的变化,在多人的合诵中,靠灯光明暗的变化(如追光灯对准领诵者)可以在朗诵者保持相对静止的状态下突出主体或者变换主体。此外,如频闪的灯光可以给人造成一种强烈的不稳定感,通过视觉给人以巨大的冲击,等等。这些都体现了灯光变换的丰富性。

灯光变换的灵活性也是其为人重视的重要因素之一。上文所说的色彩的变换、明暗的变换、多种用光手法的运用,都可以在一瞬间实现,这比那种在朗诵者上下场时赶紧更换背景的方式不知方便了多少。

灯光的运用还具有很好的烘托作用。比如,烘托气氛时可以使用不同的色彩,烘托主体时可以加强灯光的明暗对比,等等。灯光对于视觉的影响作用巨大,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朗诵者和听众的心理。

(三)道具设计(形象、抽象)舞台上出现的一些道具,包括摆放在舞台上的道具和朗诵者手中拿的道具,作为一种符号,会在朗诵的过程中传递一定的信息。这里只是提请朗诵者注意,道具的设计可以灵活多样,一般来说可以分为形象的造型和抽象的造型两种。形象造型的道具具有再现的作用,能加强实物对朗诵者和听众的视觉刺激,使朗诵更加形象;而抽象造型的道具则具有表现的作用,能丰富朗诵者和听众的想象,使朗诵更富意韵。

六、勇于创新

在这里讲勇于创新,目的是让大家明确这样一个观念:学习朗诵的各种原则和技巧,关键是为了在朗诵时能够灵活运用,而不是让大家都朗诵得一样,否则,朗诵者的创作和听众日常的朗诵没有区别,朗诵也就失去了其创造性和艺术魅力。勇于创新,应该在深刻理解、独特感受、灵活用声、创新表达和凸显风格等方面下一些功夫。

(一)深刻理解透过诗歌文字的表面去深刻理解诗歌的内容,朗诵出来就会有不同的处理方法。比如王维《山居秋瞑》诗中的两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松"、"石"二字作为重音来处理是比较常见的,但如何处理则反映了朗诵者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是否深刻。两字都加重加实的处理方法未尝不可,但莫如运用加强对比、虚实相生的方法,其根据在于:月下松林碎影斑斑,似有还无,"松"字可以处理成虚声或半虚半实的声音;而泉底的石头隔水可见,"石"字可以处理成实声。一虚一实对比强烈,但同时都加强了语意,将客观景物点染得更加明晰,"真境逼而神境生"①,诗歌的内容不仅表达得更加清楚,而且还使诗句所描绘的景物更加形象鲜明,并使诗歌呈现出了意境美。

(二)独特感受同一首诗歌,同一行诗句,可以有多种处理方法,但不同的处理方法体现着朗诵者各自不同的感受,并给听众以不同的感①笪重光《画签》,转引自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11月版,第543页。觉。比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一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人们对此句的处理是多种多样的。因为这是一首豪放派的词,所以给每个字都加重处理的人并不少见,而只加重"大江"、只加重"东去"、只加重"浪"、只加重"淘尽"、只加重"风流"等的人也很多,而且从语义角度讲,也都能说得过去,但强调的文字不同,产生的结果是不一样的。举例来说,如果加重了"风流"二字,给人一种赞美英雄人物之感,人们不禁会对英雄投以仰视的目光;如果只是把"大"字作为重音,音量加大,音长加长,音高挑起,音色刚而明,比日常的处理方法要夸张些,而其余的字则或低、或弱、或暗、或快地清晰带过,则有如一位哲人迎风站在长江的源头极目远望,视通万里,思接千载,一抒胸中之情,其时空之辽阔、境界之深远,都是显而易见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加重"大"字的处理方法更可取。可见,只从声音形式上加重一个字并不难,难就难在为什么要加重这个字和如何使其负载丰厚的内蕴上,对此,没有独特的感受和精湛的语言技巧是达不到这种境界的。

(三)灵活用声用气发声是要经过长期而艰苦的训练才能具有一定功力的,但很多人在经过训练之后,反而不会灵活地运用自己的声音了:听其声音似乎显得不错,气息状态也稳劲、持久、有力,可是朗诵起来却淡如白水,失去了韵味。这并非训练的过错,关键是朗诵者自己不会使用自己的声音,也不敢大胆地用气发声。

比如李白的《将进酒》末句: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这句诗在朗诵时,语速可以由快而慢,声音从"销"字开始由实而虚;至"愁"字时,声音由虚极而变气声;气息发自肺腑,80直至声音渐消,其气似乎仍然弥散在句尾乃至全篇作品的周围。这样处理是比较大胆的,但其效果也是明显的,这会让人在其后的数秒钟之内,还依然沉浸在诗歌作品所营造的氛围中,继而去思索宇宙与人生。反之,如果不敢大胆地去处理,特别是不敢使用虚声并将其夸张到极至,则其效果就有可能打一些折扣。

(四)创新表达有些诗歌的朗诵是须要韵味的,而"声有余音"才能产生韵味。特别是在语句的行进中,字调往往会受到语调的影响,而不是相反。所以,在某些诗句中,我们要注意因语气特别是语势变化而造成的字调的变化,把这种变化表达出来,诗歌才能产生韵味。

比如张锲的诗歌《生命进行曲》中有一句:

(请允许我)跟随你们,把生命的奥秘探寻"生命"的"生"字声调为"55",我们却可以把它处理成"445",把本来是阴平的声调延长后再微微扬起,于是"生命"二字便无形中蕴含了神秘的色彩,增强了空间意识,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思。这一音变是在语言规范化的前提下做的适度的艺术处理。说其适度,是因为其调值虽有变化,但总体调型却没有变化;字音末尾稍稍扬起也是在语流行进过程中受波峰类语势的影响而产生的。这既细腻地刻画了艺术形象,又使得声音形象具有了相对独立的形式美,而且朗诵起来也平添了几许韵味。

(五)凸显风格每一首诗歌都是诗人独特生活阅历和独特感受的产物,同时,不同的诗人也有不同的审美理想和创作风格,所以,朗诵时应体现出不同诗人、不同诗作各自的风格特点。

另外,每一位朗诵者都有自己的审美情趣,有自己的声音条件,有自己独特的生活阅历,对诗歌的理解也有自己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受。有了这么多的不同,如果把诗歌朗诵得都一样,反而是一件令人不可思议的事情了。

从以上角度来说,同一个朗诵者在朗诵不同的诗歌时要有不同的感受和不同的处理方法,做到朗诵每一首诗歌时都能体现出其独特之处。

此外须要注意的是,对于同一首诗歌来说,不同朗诵者的处理也应不同,这些不同的处理不存在哪一个更好的问题,因为这分别反映了朗诵者不同的气质和不同的审美情趣,这也适应了广大听众不同的审美品位和接受心理的要求。当然,这要有一个前提,即朗诵者的创作是有依据和道理的,故意地标新立异、哗众取宠是不会长久的。

七、循环训练

循环训练的过程,是指朗诵者不断地进行训练、分析、调整、提高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重复一两次,也可以重复更多次。

循环训练是诗歌朗诵创作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通过这种训练,朗诵者可以对自己初始的设计进行调整,不断增强自己的心理掌控能力,并使自己的诗歌朗诵艺术创作水平向高层次发展。

具体来说,循环训练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调整设计调整设计包括对文字、情绪、声音、表达、整体配合等方面的调整。

调整文字,主要指的是朗诵者对自己创作的诗歌作品的修改润色。朗诵者在写作诗歌作品时,由于情绪情感强烈的运动变化或受书面语体色彩的影响等原因,诗歌的文字往往并不是很成熟,特别是有时会出现一些拗口、有歧义、音韵不和谐的字词,在反复的上口训练过程中,这样的字词逐渐会引起朗诵者的注意,于是可以在文字上做一些润色加工。

调整情绪,是因为随着朗诵者对朗诵作品认识的深化,其思想感情的运动变化也会更加细腻和有层次,最初流于表面的情绪情感变化会逐步深入具体,真实感人,这时,无论是热烈直率,还是深沉蕴藉,都会变得更有依据和说服力。

调整声音,包括对音高、音量、音色等方面的调整。诗歌的高低起伏、抑扬顿挫的变化也许会很大,朗诵者最初朗诵时难免会控制不好这些变化,产生高音声嘶力竭、低音喉紧声压等弊端,尤其常见的是前者,即一抒情就高声大喊,甚至是从头喊到尾,这样是非常不可取的。调整声音,就是为了使自己在朗诵时既能充分地抒发情感,又能使自己的声音富于魅力,避免情感浓烈、用声粗糙的情况出现--其实,用声状况不好,反过来也会影响情感的抒发。

调整表达,循环训练的过程是对表达技巧琢磨和提高的过程。人们在最初朗诵一首诗时,可能会有技巧使用不当或处理不妥的现象出现,即使基本上表现出了诗歌的思想内容,可能受朗诵习惯的影响或他人处理方式的影响,其作品往往也会显得千篇一律。通过循环训练,可以使自己的表达技巧日臻成熟,同时还可以创造性地运用技巧,做出与他人不同但同样精彩的处理来。

调整配合,是为了使诗歌创作的整体艺术效果更加完美。诗歌朗诵既包括对诗歌朗诵文本所进行的本体创作,也包括各个创作要素(如站位、配乐、舞美等)的组织协调,特别是多人参加的集体朗诵,循环训练更加必要,没有熟练的组织配合,就很难达到较好的朗诵效果。

(二)掌控心理循环训练还是对心理不断进行调控的过程。

我们都知道,紧张是影响正常朗诵的大敌,但是简单地告诫自己"不要紧张"是没有用的,那往往是消极地消解紧张,而不能对消除紧张心理产生应有的积极作用。通过循环训练,对于消除紧张心理方法的理性认识才能真正变成一种自然而然的行动,你每一次上台才有可能变得自信松弛。

对于紧张的认识也要辩证地看待,适度的紧张是有益的。适度的紧张有可能使自己的心理处于比较积极的状态,可以在朗诵的过程中调动起自己全部的热情和创造力,这样不仅可以较完满地完成朗诵任务,甚至可以超水平发挥。

比紧张心理更须要重视的是应激,我们应力求避免应激现象的出现。应激"是在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下所引起的情绪状态","它能很快地改变有机体的激活水平,使心率、血压、肌肉紧张度发生显著的变化,引起情绪的高度应激化和行动的积极化"①。很多人都说:"我没觉得自己紧张,但就是手足无措,肌肉僵直,气息声音都不受自己的控制",这常常就是应激的表现。与其说应激是心理上的问题,不如说是生理上的问题,它往往不是靠心理的调整来控制的,所以只有通过循环训练,这样的生理反应才会消失,朗诵者才有可能把自己的肌体解放出来,以便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诗歌朗诵艺术创作中去。

(三)浑然天成训练是使技能潜意识化的过程。

我们知道,好的诗歌朗诵艺术创作是须要运用技巧的,包括调动情感的技巧和语言表达技巧;但是另一方面,进行诗歌朗诵训练又须要朗诵者全身心地投入创作,尽量减少杂念的干扰。可是想技巧本身就是杂念,去掉杂念就不能想技巧。这似乎形成了一个悖论。

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就是朗诵者在进行诗歌朗诵创作时不能让运用技巧问题进入到自己的高级意识层面里,而方法就是须要循环训练,因为人的许多活动是可以通过重复的方法而变得自动化的,这时只需要很少的意识就可以控制行动,在这里,我们称其为潜意识。循环训练可以使朗诵的技巧潜意识化,这样,朗诵者在进行诗歌朗诵艺术创作时,一方面有高超的语言表达技巧,另一方面,这些技巧又不会形成杂念去干扰朗诵者全身心地投入创作,于是,朗诵艺术才有可能达到"大巧若拙"、"不工者,工之极也"的境界。

同类推荐
  • 胡适说:文学与历史

    胡适说:文学与历史

    大半个世纪,胡适一直饱受争议,但不妨碍他大师的地位。他是中国现代思想史承前启后的第一人,是倡导文学改良的第一人,是中国近代第一个真正的自由主义者。本书精心编选了胡适在当时即引起很大反响的散文随笔精要,也最易于大家把握的篇章,阅读本书。不但能让您能窥见胡适先生思想宝库中闪烁的数不清的珍宝,也彰显其治学、为人、处世的大师风范。
  • 解放洛阳

    解放洛阳

    敌为固守洛阳,修了无数明碉暗堡,使洛阳堡垒化,又派出悍将“邱老虎”镇守,这样,我军志在必得,敌人死守不弃,战斗岂能不烈?
  • 狐狸的微笑:原始森林里正在消逝的它们

    狐狸的微笑:原始森林里正在消逝的它们

    当我们钦羡大自然中的美丽生灵时,是否想到,它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正在遭受无尽的侵扰。大森林中的野生动物正在加速消亡中,让我们伸出爱的手臂请它们停一停……吉林省专业作家胡冬林深入长白山原始森林二十年,为森林里的美丽生灵深情画像,青羊、熊、紫貂、狐狸、青鼬、星鸦……为我们揭开神秘大森林的一角,挽留即将消逝的它们。森林的大量消失,我们是直接或间接的刽子手,它们永远站在森林一边,活得伟大而尊严!
  • 金陵十二钗的网络生活

    金陵十二钗的网络生活

    “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三百多年来,《红楼梦》为汉语白话写作树立了一面旗帜,是中国古典文学在小说技艺上达到的最高峰。三百多年来,《红楼梦》激动着无数的读者,一代又一代人为它的故事所倾倒,为它的文字所痴迷。无数少男少女们心下默念着贾宝玉林黛玉的名字,暗藏着自己的青春情怀。又是多少历经世事磨练的人从中品位政治纷纭、勾心斗角。更有不能数计的文艺作品从《红楼梦》中演化而出,小说、日记、戏剧、歌舞、影视剧……或改编,或续写,或戏说,三百多年来,一部《红楼梦》成就无数文本。一并多少学者名师潜心红学,皓首穷经,研究《红楼梦》的著作在图书馆里已作汗牛充栋。 ……
  • 幸存者

    幸存者

    "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他被埋在废墟之下长达76小时。他说他是幸运的,可以活下来,可以用写作抚慰受创的心灵,可是,那些失去健康、失去家园、失去亲人的人,忍受着更加巨大的伤痛,更需要我们的关心……于是,他写下了这些文字,为了这段不该忘却的记忆。用血写就的实录以命换来的 真情;献给所有地震遇难者与幸存者的宝贵记忆;这是我们共同的追思,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热门推荐
  • 帝君魔妃

    帝君魔妃

    曾经传说中的废物,化为血水的祭祀品,再一次出现时,让所有人亮花了眼,高级炼药师?杀人于无形?魔君挚爱之人?她,到底还有多少秘密?面对众多猜疑,她淡笑,谁能想得到,她的武器居然是那满头墨发!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道家真人异界游

    道家真人异界游

    道家始祖灵宝天尊座下弟子,在度圣劫之时,因命数一劫,机缘巧合之下却穿越到异界,展开了一段段精彩的故事....
  • 名医贵女

    名医贵女

    *世人皆知,望岳县首富李家二公子貌比潘安,引众女子前赴后继。一身肥肉的苏涟漪是其中最让人恶心的一个,其结果便是惨遭李家侍女们群殴致死。*再次睁眼,灵魂已换成三十一岁的现代剩女医师苏涟漪。还没来得及庆幸新生,便要面对种种问题——肥婆?花痴?乡下流氓?这些字眼竟能落她头上!?难道这就是对老处女的天谴——硬塞她个便宜夫君。虽身材挺拔健硕,但那张脸……也罢,一个貌美身如猪,一个身壮面如鬼,天生一对!但这器宇轩昂的便宜夫君为何时不时散发一种慑人的压力?*片段一:一家四口,三个流氓,十里八乡无不闻风丧胆,引众人唾弃。管教约束不务正业的爹和弟便成了苏涟漪当务之急。用死去的娘亲威胁爱妻如命的爹,逼着十四岁的胖子弟读书习字。流氓苏白读书?没错,她就是要逼着流氓读书习字,也许,顺便考个科举。*片段二:半挂悬崖,圆月当空,四面狼嚎。就在苏涟漪以为自己要死之时,他竟出现了。挺拔的身材,千疮百孔的脸,一贯冷冰的眼神,却给她一种奇妙的安全感。“你是怎么找到我的?”她问。他不答,将绳挂于大石,攀绳而下,救她于危难。“谢谢你。”她感激涕零。他不语,默默将她背下山。伏在他宽厚的背上,她平静几十年的心湖乱了,这可如何是好?*片段三:苏涟漪在大厅据理力争,为苏家酒厂洗脱嫌疑。屏风后,两名贵公子品茗看戏。“玉棠,这便是传说粘你很紧的女胖子?”一身紫衣的俊美男子眯了眯桃花眼,饶有兴致。白衣男子,出尘如谪仙,清冷的眸中却满是不屑,“想来,她背后定有人指使。”紫衣男子用名贵折扇敲了敲桌面,“你若是不喜欢,给我玩玩如何?”他意有所指。一道隐怒现于眼底,“在下今日才知,原来京城首富叶家三公子如此缺女人,饥不择食。”*有一种爱,无关贫穷或富有;有一种爱,再华丽的辞藻也难以描绘;有一种爱,不用山盟海誓便可一生一世。本文一对一,丫头出品,质量保证,欢迎跳坑。
  • Last Days in a Dutch Hotel

    Last Days in a Dutch Hote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时光漫游

    时光漫游

    随便写写,没想能成名,读的都是什么同学,也没什么,随意吧
  • 孙威敏征南录

    孙威敏征南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浅伊贵族学校

    浅伊贵族学校

    只因一个赌约,林曦便从一个哈佛高材生变成了贵族学校的草包学渣,从一个世界首富的千金小姐变成了所谓傍高富帅的穷酸人士,一个活泼开朗坚强的妹子走起了林妹妹的柔弱路线,面对种种刁难,林曦是继续隐忍还是反击?随着慢慢的了解何霖帆越来越觉得林曦的古怪,从开始的不屑一顾到之后的不顾一切,是螺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 我的相公十二岁

    我的相公十二岁

    在教堂里举行婚礼的她,等着男友回答“我愿意”之时,轰的一下她穿了,在这里,她依然是新娘,只是,她的丈夫只有七岁。老天爷不带这么玩人的吧!等到她相公十二岁的时候,命运的齿轮终于更改了轨迹,她却陷入了一个巨大的旋涡。
  • 正气修真憾三界:九变神君

    正气修真憾三界:九变神君

    古韵第三部新书《兽神诀》已经上传,大家有金砖的都砸道《兽神诀》上面来,感谢大家的大力支持!3G读者群1号码68146492(主群)3G读者群2号码206386873G读者群3号码49309734
  • 善待人生的120个阳光心态

    善待人生的120个阳光心态

    本书共有十章,主要从现代人的不良情绪开始讲起,依次分析现代人的意志障碍问题、病态心理问题、自我意识缺失问题、不良的性心理问题、学习和工作中的消极心理问题、人际交往中需要注意的心理问题、爱情和婚姻中的不良心理问题,以及一些特殊人群和人生各个阶段的心理问题。内容全面、简洁而不拖沓,读起来轻松且实用性强,方便你随时为自己的心理把脉并进行轻松治疗。本书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希望你能拥有一个阳光心态,在以后的人生路上能够生活得更加轻松、自在和坦然。人生就像一场随心所欲的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应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这一句广告语说得很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