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37200000038

第38章 还有什么观点(1)

记得在半年前和编辑聊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就在想:要不要写其他观点?这么说不是我有偷懒的想法,而是我当时就知道,在即将动笔的这本书里,很多理论和观点已经不完全是弗洛伊德《梦的解析》原著中的论点了,多多少少都有些“更正”及“补充”。那么既然已经是这样了,还有必要再更进一步写其他论点出来吗?这个问题可以说是一直萦绕着我使我很久都没能作出决定。

大约在一个月前,有个朋友因此而提醒了我一句:“你写的是《人人都能梦的解析》,就算是为了满足一下读者的好奇心,也要多多少少给别人提供另一条可选择的路。你自己不是说过吗?‘假如这个世界只有一种视角、一种观点,那么这将是多么无趣的一个世界啊!’对吧?”

感谢这位朋友在关键时刻提醒了我,所以也就有了这章。

在正文开始之前,先容我做一点说明。

本章中之所以选择这三位大师:卡尔·古斯塔夫·荣格、阿尔弗雷德·阿德勒、雅克·拉康。是因为前两位牛人虽然曾同属于弗洛伊德所创建的精神分析门下,但是主要观点却和弗洛伊德的大部分理论势不两立。注意,是对事儿不对人。假如学术攻击带上人格攻击,那只能证明攻击方的人品有多差、学术理论有多浅薄,所以才疯狗似的逮住啥问题都咬,咬住就不松口(简单说就是:有事儿说事儿,你管得着人家喜欢什么颜色的袜子嘛)。而拉康则属于“坚决捍卫弗洛伊德理论”的大师,但这捍卫也并非彻底忠实,而是在不反驳的基础上,对弗大爷部分理论作了更为详尽的说明和探讨(不单是在解梦问题,对整个精神分析及儿童心理也一样)。不过由于篇幅所限,本章中就不再用大量文字对这三位牛人的生平做过多介绍了(会提及一些),只是通过他们自己的理论及学术观点,来阐述他们对于“解梦”这个问题的看法,从而给读者“另一个角度看看”的方向性指引。这个就是本章的原则。至于学术方面的争论以及“谁对谁错”的问题,我完全没有兴趣去辨析或者带着读者们去辨析——因为那没意义。实际上,这种至今都未能全解的东西很难说谁对谁错。其实说白了,关键就在于:你喜欢哪种,就是哪种“正确”。我知道这么说起来看上去很不负责任,但是这毕竟是一个实际情况,所以请读者们谅解,并且希望你能通过辨析来确定自己所认为正确的观点。而不是走:听说→未加证实→跟风起哄→但是依旧不明白的那条路。往好听了说那叫盲从,往难听了说就是没脑子。不过我相信拿起这本书,并且认真读到这里的读者们都绝不会是这种人——并非我挑漂亮话说,而是事实,因为你依旧带着那颗犹如刚刚来到这个世界的、充满好奇与探索的心。

那么,开始吧。

一、荣格怎么说

“性格决定命运。”这句知名度很高的话就是荣格说的,实际上这也代表着荣格的学术观点。我记得某宇宙大国(是哪个国家自己猜)的某女明星总是喜欢说这句话,暗指自己性格很好。然后某报社的记者深挖这句,问女星:你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吗?女星支支吾吾顾左右而言他……话说,记者真“讨厌”!其实就算她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也不代表就可以乱用,除非她信奉(或赞同)荣格对于人类及人类社会的观点(从精神角度出发)。因为前面我说了,这句话所代表的是某种学术观点,而不是什么“格言”。

好了,八卦至此,让我们饶了那位来自于某宇宙大国的女星,还是看看荣格到底都说了啥吧。

首先要说明的是,荣格并不完全排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实际上他很赞同“精神分析”这一形式,但是对于精神分析中需要注重、以及在精神分析的时候必须面对的定位与定义,荣格则不认同弗大爷的“性驱力”(泛性论)这一理论。荣格认为我们的精神源自于心灵,而这个心灵的成分不是全人类统一化的,是根据个人所处环境、种族、社会、文化、信仰、宗教、历史等息息相关的。也就是说,荣格对于精神分析更为开放一些——其实这也就是荣格在我国比较受欢迎的原因。

说得远一点儿吧,欧美人的社会、人文、经济等体系源于贸易(欧美人比较注重个人信誉的原因,因为贸易社会的基础是信誉),所以对于“精确”这一概念极为推崇,同时对于似是而非的例如“些许”“少许”之类的量词极为不理解(欧美人看中国烹饪书籍会很头疼,因为他们不能理解那个“放少许盐”到底是多少),而荣格那种看上去“似是而非的理论”,其实在最初也是备受争议的,远不像现在这么风光。至于中国的社会人文、经济等体系源于传承(因为农耕在我国极为重要,而农耕的创新相对比较少,大多靠先辈的经验传承才能获得丰收),对于“精准”这个概念就不那么重视(播种期间每个坑儿就撒两粒种子?无所谓吧?你撒十粒也成。灌溉精确到加仑或者毫升?别逗了,看着差不多水到脚踝就成……这个,精准不了)。所以我国对于荣格的推崇甚至早于,并且高于许多西方国家(还有一点其实也比较重要,就是荣格的书比较容易看懂且颇具浪漫主义色彩)。

让我们话说回来。荣格之所以会有较为开放的这种观点,应该是与他的家庭环境有关——荣格出身于神职人员家庭,他的家族内有着高达两位数的从事神职方面工作的亲戚,并且他父亲本人就是一位虔诚的牧师。所以说宗教气氛对于荣格今后的理论有着极大的影响——神秘主义倾向且具有开放性。而且在荣格的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较为新鲜的,并且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论点。例如说荣格不认同超我的独立性,他认为那是进入本我之中的一种客体心灵,这也就是讨论荣格理论时,使用最高的一个词汇:集体潜意识。

扫盲:什么是集体潜意识?

集体潜意识是荣格理论中最为核心的部分(因此,荣格的解梦结论与弗洛伊德的解梦结论会完全不同)。荣格认为,集体潜意识就是人类在以往的历史演化进程中的集体经验的积累。用荣格自己的话来说,它是“一种不可计数的、千百年来人类祖先经验的成就,一种每一时期仅仅增加极小,也极少变化的史前社会生活经验的回声”。并且他认为这就如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记忆、自己的潜意识一样,整个人类社会也存在一种集体记忆、集体意识,直至集体潜意识。这不仅从全人类历史的各个片断中能够找到,并且我们进化为人类之前的灵长类动物,或更遥远祖先的那些“记忆”,也能在集体潜意识中有所发现。也就是说,集体潜意识是全人类共同具有的经验(或记忆),所以集体潜意识的内容对于一切人类来说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荣格认为应当把集体潜意识从任何一种有关于个人的东西(精神层面)中分离出来,因为这完全不同于个人潜意识(我知道这段很绕,但是想了半天也没办法说得更明白一些)。

不过需要强调的是,荣格之所以后来又单独提出“客体心灵”这个词,并且反复地加以说明,就是为了避免这个词与人类的各种群体之间不同的集体潜意识有所混淆。因为他认为每个族群(社会、文化、宗教族群,而非国界限制内)的集体潜意识都是有所区别的(但是在这之上还有个“大的”、全人类的集体潜意识存在)。例如信奉天主教的国家有着自己的集体潜意识;而信奉释迦牟尼的国家又有着另一种集体潜意识。同时这些略有不同的集体潜意识也影响着各个族群对于某些集体原型的认知度及理解(例如释迦牟尼或者上帝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假如在西方国家,你跟个小报记者似的问别人:你认为谁是至高无上的人?回答大多会是:上帝。要是你在中国问这个问题,估计会是皇帝啥的(不排除是孔子或者什么宗教创始人,但是概率绝对不会有皇帝高)。而欧美国家对于皇帝这个概念很淡薄,顶多也就是国王。至于皇帝,在他们看来则多多少少带着一些“高压统治”、“暴政”、“独裁”的性质——这是欧美人所不能接受的。但是对于中国人来说则完全不是一个概念,所以中国人也就会进一步有了“明君”及“昏君”的这种区别(也就是说,明君统治下,你为了自由和信仰起义就是扯淡,就是反叛;而在昏君统治下你这么干就会获得支持,但往往这种起义成功之后会造就另一个皇帝,进入下一个皇朝而已,自由信仰?边儿凉快去,我先三宫六院了再说)。说到这儿,我认为读者们应该看明白了,究竟什么是集体潜意识,并且这种集体潜意识中的认知是根据其所处社会、文化、宗教环境来统一的。不过在后来荣格学派的补充中,集体潜意识又被划分为几层(这是后话了,本节内不会再对此做过多详谈,而是依旧围绕荣格本人的一些学术观点为基础展开线索)。关于集体潜意识,荣格曾用了一个很好的比方来说明这个概念——所谓小岛人格理论:露出水面的那些小岛是能感知到的意识;潮来潮去而时隐时现的沙滩,就是个人无意识;而岛的底层的作为基地的海床就是集体潜意识。

说到这儿想起来了,在荣格的理论中,还有另外两个论点也是被经常提及的,一个是“原型理论”;另一个是“第二个自我”——阿尼姆斯(女性心灵中的男性)和阿尼玛(男性心灵中的女性)。咱们先来说原型理论。

荣格所说的原型是指集体潜意识中形象的总汇,也被叫作“原始印象”(荣格语)。所谓的原型就是借由特定的方法去体验事情的、天生的倾向。这个“原型”本身是不具有形式的,但它的表现就有如我们所见、所为的“组织原理”。比方说当一个婴儿饥饿的时候,他之所以哭闹是因为饥饿,但并不知道自己想要的东西是什么。也就是说这个婴儿的渴望目标是极为不明确的一个幻象。在这之后,假如牛奶令这个婴儿得到了满足,那么下次当他再度面临饥饿的时候,他就自然而然地会想到牛奶——具有了目的性,渴望一些特定的东西。这时候也就是从“原型”转换为“情结”。此论点是明显不同于弗洛伊德“性理论”的。荣格还认为正是母亲的形象造就了男性在婴儿时期对于异性的情结(印象),并借此把异性原型部分实体化(有如婴儿对牛奶,原来只是饿了,而不知道吃啥;现在知道牛奶了,饿了就盼着牛奶——这是一种单纯的情结,也是源于原始本能的,而非复杂动机性的,请注意区分);父亲形象造就了女性在婴儿时期对于男性的情结(印象),同样也借此而把异性原型部分实体化,而并非什么“俄狄浦斯”的问题(注意,是部分实体化,而非全部)。

让我们洗把脸清醒一下后再试着往更深一步去探究。

根据前面所说的,也就能看出一个扩展性的问题:我们绝大多数人都会把自己的父亲或者母亲当作异性原型(从虚幻转换而来的),但是每个人的异性原型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虽然我们拥有这种共同的集体潜意识——相同点是:母亲或父亲;不同点是:各自的母亲和父亲——所以说这种集体潜意识还是有个体差距的。反过来再说梦,也正是因为这种“支点性”理论的差异,造成了荣格和弗洛伊德在解梦上的差异(终于说回来了),对此,我没办法跟读者在这里信誓旦旦地保证:这个错了,那个对了(或者反过来)。还是请读者自行辨析吧(不是我不负责任,而是没法负责任)。不过,虽然有了原型但是事情还远远没这么简单——这还没完,还有另一个自我呢。

荣格说,所有人类人格中的一部分,是我们必须扮演的男性或女性角色。对绝大多数的人来说,这个角色是由他们的自然性别所决定。这点,荣格同意弗洛伊德以及其他学者的观点,认为我们生而具有双重性别。当人类以胎儿的身份开始我们的生命之时,我们没有性器官的差别,仅仅是逐步地受到荷尔蒙的影响而已。之后才随着器官的逐步完善,胎儿发展成男性或女性。同样的,当我们以婴儿开始我们的世间生命之时,在外人感觉既非男性也非女性。但当我们慢慢有了性别上的区分,并且借由整个人类带给我们这种性别差异之说的时候,我们则会受到社会所带来的影响,而它将逐步把我们塑造成男人或女人。在所有社会中,对于男人和女人的期望都不同。这些期望通常根据性别所扮演的不同繁殖角色来决定,但常常包含许多传统细节。就算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也仍然残存这些传统期望。女人仍然被期望更温文尔雅、不要逞强、少好斗;男人则依旧像远古时期一样,被期许更强悍而不要纠缠于生活中的情感面。后来也有人认为,这些期许其实意味着我们只培养自己潜能的一半。而“阿尼玛”这个人格是指表现在男性集体潜意识的女方;“阿尼姆斯”则是表现出女性集体潜意识的男方。

咱们还是一个一个来说吧,否则必然会连我自己都说晕的。女士优先,先说阿尼玛。

作为原型,阿尼玛是男性心目中的一个集体的女性形象。“阿尼玛是一个男子身上具有少量的女性特征或是女性基因。那是在男子身上既不呈现也不消失的东西,它始终存在于男子身上,起着使其女性化的作用”。这是荣格的原话,他还说:“在男人的无意识当中,通过遗传方式留存了女人的一个集体形象,借助于此,他得以体会到女性的本质。”也就是说,阿尼玛是从嵌在男人有机体上的初源处遗传而来的因素,是他的所有祖先对女性经历所留下的一种印痕或原型,是女人的全部印象的一种沉积。所以阿尼玛是一个自然的原型,它总是预先存在于人的情绪、反应、冲动之中,存在于精神生活中自发的其他事件里。当然了,我们可以理解为正是存在于男人潜意识中的阿尼玛,才使我们在与女人接触时产生一些自然的生理或情绪反应(这一点是目前未能定论的,仅仅作为方向性理论来提出)。作为一种原型,阿尼玛是各种情感的混合体,它包含了属于女性的各种成分,是男人心灵中所有女性心理趋势的化身。比如模糊不清的感情和情绪,预感性,容易接受非理性的东西,对自然的感觉,等等。至此我们可以看出,阿尼玛既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关于这个女性“潜倾情结”的不同表现方式,荣格指出阿尼玛有时候是一位优雅的女神,有时候是一位女妖、一位女魔,她变幻出各种形状使人迷醉其间,她用各种各样的诡计捉弄我们,唤起幸福和不幸的幻觉,唤起忧伤和爱的狂喜。阿尼玛在古代曾显形为女神和女巫,中世纪以后,这一女神形象被圣母所代替了。文学作品中,海妖、山林水泽的仙子、女魔便是阿尼玛的化身,她们迷惑了年轻的男子,吸走了他们身上的生命(这么说的话,《聊斋志异》基本被“阿尼玛”占据了)。

说完阿尼玛,再来说阿尼姆斯这哥们儿。

同类推荐
  • 向哲人学为人处世

    向哲人学为人处世

    本书从历史哲人为人处世的种种故事出发,总结了为人处世三大重要方面的经验。内容包括:培养强者心态、培养助人成功的品德和修身养性享受生活。
  • 王者归来:揭开普京密档

    王者归来:揭开普京密档

    2012王者归来,普粉必读。来自俄罗斯一线材料,资深俄文翻译,留学俄罗斯多年,全面揭秘普京的心路历程,关于成长,关于生活,关于爱情,关于个性,最有料的内容丝丝入扣解读谜一样的普京,读懂全球最具魅力的天枰座铁腕男人。
  • 气场修炼术

    气场修炼术

    如果你问什么是气场,心理学家会告诉你,气场就是感觉;交际学家会告诉你,气场就是影响力。这两句话都对,但分开说却不完整。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气场。对于我们来说,最理想的气场是亲和力和压迫力的结合?我们培养气场的目的是影响他人,让他人接受我们的影响,甚至让别人按照我们的思维去行事。培养气场,让你身价百万!增强气场,让你改变命运!
  • 31岁小美女的幸福经

    31岁小美女的幸福经

    一个幸福的女人无论走了多远,走得多累,眼神中、仪态里、言语中,永远都抹不掉那种优雅、那份灵秀,仿若一场婉转、一泓深情。内心幸福的女人无论那时多辛劳,别人觉得有多苦,她都能安之若素,最终重返自在安逸。一种途径获得一种幸福,一种幸福洋溢一种气质。幸福的气质是温暖的气质,是迷人的气质。幸福更多的是一种感觉,一种满足安然的感觉。有时候,平安健康地活着,自由自在地呼吸,身边有珍惜自己也值得自己珍惜的人,就已经是莫大的幸福了。
  • 小故事大道理:十年畅销(全集珍藏版)

    小故事大道理:十年畅销(全集珍藏版)

    本书包括五卷:心灵对话、幸福之门、生命巡礼、成功有约、人生小语。
热门推荐
  • Antigone

    Antigon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阴缘不散

    阴缘不散

    这个世界上,有些秘密你最好永远不要去打听!这个世界上,也有许多事情,一旦接触就让你后悔莫及!那天晚上我喝多了,去树林撒尿,居然捡到一只绣花鞋,酒精之下,我做了一些不该做的事,从此我的生活被彻底打乱!夜半歌声,山村老尸,古井锁魂,八鬼抬棺!离奇古怪的事情一件件涌入我的生活,让我彻底无法自拔……尤其是,我竟被迫要和死人结阴婚!午夜恐怖,生人勿进!
  • 愚蠢的人类

    愚蠢的人类

    疯狂的科学家在世界末日之时,救了人类,但却跟着来了一场灾难,人类世界出现了魔兽,科学家给人类了希望:龙气,人类不相信,就拿武器对付魔兽,结果死伤无数。就只有修炼龙气了。。。。。。。
  • 坟(鲁迅作品精选)

    坟(鲁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美女班主任是我的未婚妻

    美女班主任是我的未婚妻

    异界高手雷动于地球重生!开启妖孽的人生旅途!“啥米?劳资是雷氏集团董事长的私生子?你妹的,敢欺负劳资?找死!”“啥米?你要踩着我上位?来来来,让小爷叫你怎么做人!”“啥米?你是我的班主任?……”“啥米?你竟然是我的未婚妻?……”“啥米?你想动我的女人?问过我没有?”…………“常言道,不做死不会死,小爷最喜欢打脸了!你都伸过来了,怎能不打呢?”
  • 萌妻来袭:hold住高冷男神

    萌妻来袭:hold住高冷男神

    乔舒雅嫁给了高富帅,新婚后,别的女人却登堂入室甩她一巴掌,“他娶你只是为了钱!”往日的甜蜜化为乌有,当她的车被狠狠撞飞,容颜被毁,是谁让她从幸福的顶端坠入仇恨的深渊?华丽转身,高调归来,她是否能涅磐重生?
  • 创世医典

    创世医典

    一个万法争辉的年代,只有一种法则!一个百家争鸣的盛世,只有一种声音!一个风起云涌的乱世,只有一个英雄!——叶无天古老相传医术演化至极致,可以创造一个世界,你信吗?…………………………………………………………………………………………………一个都市的玄幻,也是一个玄幻的都市更新不快,等不及的养着,养得起的跟着:)谢谢合作!本书无毒有味,欢迎试偿!
  • 勇士快跑之机械达人

    勇士快跑之机械达人

    新手,程序员,电脑狂,游戏玩家,不想睡。。
  • 三世:相思酿

    三世:相思酿

    心中若有相思难忘,酒酿再美,那都是苦的。————————茫茫九重天,她诀别于诛仙台上,魂飞魄散之际只换来他淡淡一笑::“你我缘分已尽,但求各自珍重。”然而司命却说,他与她的这一段缘,不该就此舍断。下凡历劫的帝君,误入迷局的上仙,阴差阳错的生死轮回,离奇扑朔的宫宅秘事,正邪难辨的仙妖鬼魔……世间最后一盏相思酿,酿造出的到底是谁与谁的那三世相思?“你知道么?相思盏中所盛的不止是相思酿,入酒的更是这世间极尽美好的东西。信念,执着,坚守。还有过往酒客,它们自己的故事。”
  • 如何对付小人

    如何对付小人

    小人的本领不可谓不大,他可以使帝王者沦为阶下囚,可以使功高者变成断头尸,可以使尚德者成为逆道人。多少仁人志士经历大风大浪,結果卻败倒在小人的阴沟里。因此对付小人,不让小人得志逞能,是正义的呼声,社会的要求。